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包括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分析论文(优秀6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包括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分析论文(优秀6篇)

时间:2023-10-13 15:20:02 作者:笔舞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包括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分析论文(优秀6篇)

奋斗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它赋予了我们追求优秀和成功的动力和勇气。奋斗需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计较一时的成败,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终会取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关于奋斗的文章,共同感受其中的力量和魅力。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包括篇一

1.基本内容

1.整体框架

1.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若想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而在此期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它能够帮助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作为企业来讲,也要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结合外部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的内部评价体系变的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2]姚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企业研究,2014,16:63.

[3]刘欣.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06:1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包括篇二

(一)内控制度的内容

一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塑造企业文化,着眼未来,确保企业稳步、持续健康的发展[4]。

二是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评、晋升和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

三是严格制定单位业绩与个人工作表现挂钩的薪酬制度,以及奖评措施。

四是定期安排培训,确保公司职员具备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和应有的专业能力。

五是对重要岗位实行委托制和定期轮换制,以便内控的有效运行。

良好合理的内控,可以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的利用,能够预防和控制各种错误和弊端,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包括篇三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知识,欢迎阅读。

企业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实施评价,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企业应当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入手,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一般程序为:设置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制订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口。

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检査评价工作过程中,应当根据评价内容和被评价单位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广泛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评价方法的选择应当有利于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1.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和分类

(1)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与运行缺陷。

(2)内部控制缺陷按其表现形式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3)内部控制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

2.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企业对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综合分析缺陷的成因、表现形式及重要程度,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各项内部控制缺陷分别认定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由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该缺陷是否可能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可能导致的潜在错报金额的大小。

(2)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合理确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和定性认定标准。

(3)常见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情形参见相关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3.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和整改

(1)内部控制缺陷报告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向相关部门报告,还应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程度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缺陷报告的时限。

(2)企业对于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制订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按照编制时间的不同,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

(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主体包括单个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母公司。

(3)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程序包括: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根据内部控制缺陷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搜集整理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所需的相关资料;撰写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报经理层审核、董事会审批后确定。

3.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报送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经董事会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主管部门,通常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

4.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中介机构和研究机构等。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包括篇四

摘要:本文以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探究体育产业效能评价综合体系的建立。分析体育产业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文化4个方面的产业效能及相互作用下的效能发挥,并用专家直观判定法评价确定指标权重。本文是体育产业效能评价的体系初探,以期为体育产业作为山西省经济转型中替代型绿色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体育产业;效能评价。

1构建思路。

本研究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研究背景,讨论在资源型地域产业演化和城市演化过程中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环境有哪些产业效能。将前人对效能评价和计算的集中视角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效能评价,引用到产业效能的评价和计算中来,并在山西省资源转型的特殊大背景下,研究作为第三产业中朝阳产业的体育产业如何在转型中发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效应。体育产业的效能不仅是量上的规定性,更是质的规定性。在以往对产业贡献计算时往往只注重量的计算,即以经济贡献为主的评估。本研究则提出以经济贡献为基础效能,在经济效能评价的基础上,更注重体育产业的综合效能,即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环境四位一体的体育产业综合效能评价体系。因此,体育产业从理论上可作为山西省资源转型的替代产业之一。

2设计原则与方法。

指标设立遵从客观性原则、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指标的相对独立性原则、可操作性与发展性原则。借鉴“平衡计分卡”建立体育产业效能评估四维度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法是基于平衡的管理理念,强调组织绩效不仅来自财务方面,还注重服务对象的发展愿景等转换为绩效评估的整体绩效,同时提供了定性与定量2种绩效评估的分析途径。而体育产业的效能评价也要摒弃以往对产业贡献的评价仅限于量化的经济效能评价,而忽略体育产业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的贡献,或忽略无形的、定性的、效能的评价方法。本文所要建立的体育产业效能评价体系,是综合的、全面的、平衡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效能评价体系,进而给予体育产业对社会创造的贡献予以较为客观系统的考量。同时,由于体育产业效能评价与企业绩效评估在评价指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本课题对体育产业效能评价的平衡计分卡法对原评价方法系统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只沿用了原方法的评价结构与思想。

3指标的确立。

指标初稿设计完成经多次修改后,运用专家直观判定法,对所有指标进行重要性打分,从而确定指标权重。问卷调查表以电子邮件、亲自送递方式发放给各位专家,共发放问卷57份,收回问卷5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回收的专家问卷,给出了各专家对指标体系中指标重要性进行了标度,以下为基本计算过程。

3.1德尔菲法确立评价体系。

均数mj表示,是指n位专家对第j项指标重要程度打分的意见集中程度,反映了第j项指标的平均重要度。

用标准差sj表示,是指n位专家对第j项指标重要程度打分的分散程度。

用变异系数vj表示,是指n位专家对第j项指标重要程度打分的协调度。

经过2轮专家意见征询,结合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背景,建立了山西省体育产业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3.2ahp法建立确定权重值。

邀请专家对同一层次的指标对上一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矩阵计算运用层次单排序,确定权重值。本文对体育产业效能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和检验选用了yaahp10.5软件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同时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以上方法,本研究得出了体育产业效能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4指标的分析。

从评价体系中可以看出,体育产业的4大效能权重基本持平。经济效能、社会效能对体育产业效能的评估贡献最大;而体育产业的政治效能与生态环境效能则略低于经济效能和社会效能的权重,但仍然举足轻重。政治效能与社会效能都具有不便于统计的特点,但政治效能的发挥更具有内隐性,所以尚未被学术界和社会广泛认识;而生态环境效能则是在山西省作为老牌资源型经济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差的前提下,体育产业作为绿色替代产业可以发挥突出的作用。

4.1经济效能的指标分析。

经济效能的专家重要性评分显示,二级指标中体育产业产值和体育产业吸纳就业在经济效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体育产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关联、体育产业的其他带动作用因其测量上的不便性,尚未被学术界广泛关注。这也是本次研究关注的重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多年来限定于可计算的产值,以及实际就业人口,但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多是隐形增收和带动增长,且贡献也更多于传统收入。

4.2社会效能的指标分析。

首先,社会效能的二级指标中,体育对居民体质改善的影响程度是权重最高的指标,其次是体育产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体育的根本目的即是增强身体素质的身体运动,必然对居民体质改善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国务院46号文件便是对促进体育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体育作为新兴绿色行业,带给社会经济增长值的前提下,更对居民消费结构、消费习惯进行缓慢的更新,非实物型精神文化消费比例增加,消费结构优化,从而对居民生活质量、生活幸福感提升给与助力,进而优化民众素质,改善社会风气。

4.3政治效能的指标分析。

政治效能的二级指标中,体育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权重值高居榜首,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为首的体育产业,在走品牌化路线,越来越多的体育比赛以城市/区域为依托,做品牌赛事,做持续性赛事;体育旅游以体育性专业化为特色,区域特色明显,体育旅游、健康出行为优势,打造区域性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本地资源丰富并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体育产业可以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其次是体育对提升居民素质的影响,和对民族趋于稳定和发展的影响。这与体育产业的经济效能、社会效能是息息相关的。体育产业在提升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习惯,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幸福感的基础上,产生体育产业的政治效能,提升居民素质,促进民族区域稳定和发展。

4.4生态环境效能的指标分析。

生态环境效能的2项二级指标权重基本持平,体育产业对植被和绿化的改善和对荒山、荒地的改造贡献都功不可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为了吸引顾客,都会对自然环境进行改善,广种植被,提高绿化面积,如夏季室内外游泳馆的建设,小区健身步道的建设等;而体育旅游在山西境内多以改造荒山、荒地的方式,如登山、徒步,冬季风行的滑雪项目等。将荒山、荒地改造为适合冬季滑雪的场地,滑雪也成为山西省内风行一时的冬季娱乐项目。各项3级指标对体育产业的效能贡献权重值基本持平。

5结语。

体育产业效能的统计,在传统经济效能之外,本课题组提出将体育产业效能4大功能:经济效能、社会效能、政治效能和生态文化效能进行综合评估,避免了以往学术界对体育产业效能的单一考量,并对4大效能进行交叉研究。再对4个一级指标进行分解,细化为15个2级指标和57个3级指标,对体育产业效能发挥进行深度剖析,尽可能地还原体育产业对社会的价值作用,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全方位评估体育产业的综合效能,为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带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产业转型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金敏力,周晓世.事业单位绩效评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包括篇五

高级会计师在学历和工作资历、外语、计算机技术、会计专业知识上,都有严格要求。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高级会计师考试知识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

企业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实施评价,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企业应当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人手,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一般程序为:设置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告等。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工作过程中,应当根据评价内容和被评价单位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査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査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广泛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评价方法的选择应当有利于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五)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1.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和分类

(1)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与运行缺陷。

(2)内部控制缺陷按其表现形式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3)内部控制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

2.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企业对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综合分析缺陷的成因、表现形式及重要程度,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各项内部控制缺陷分别认定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由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该缺陷是否可能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可能导致的潜在错报金额的大小。

(2)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合理确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和定性认定标准。

(3)常见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情形参见相关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3.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和整改

(1)内部控制缺陷报告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向相关部门报告,还应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程度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缺陷报告的时限。

(2)企业对于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

(六)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按照编制时间的不同,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

(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主体包括单个企业和企业集困的母公司。

报告所需的相关资料;撰写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报经理层审核、董事会审批后确定。

3.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报送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经董事会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主管部门,通常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

4.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

内郁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政府监菅部门、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中介机构和研究机构等。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涵义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郁控制评价、财务报表审计既有内在的关联又有本质的区别。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1.计划审计工作

2.实施审计工作

注册会计师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将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

3.评价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需评价其识别的各项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并影响其审计结论。

4.完成审计工作

包括取得企业签署的书面声明、与企业沟通控制缺陷、形成审计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

(三)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审计意见的类型包括无保留审计意见、带强调段的无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包括篇六

2017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马上就要到来,考生们的复习备考也到了最重要的提高阶段,下面梳理了高级会计实务考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供大家参考借鉴。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

企业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实施评价,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企业应当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入手,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一般程序为:设置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制订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口。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检査评价工作过程中,应当根据评价内容和被评价单位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广泛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评价方法的选择应当有利于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五)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1.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和分类

(1)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与运行缺陷。

(2)内部控制缺陷按其表现形式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3)内部控制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

2.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企业对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综合分析缺陷的成因、表现形式及重要程度,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各项内部控制缺陷分别认定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由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该缺陷是否可能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可能导致的潜在错报金额的大小。

(2)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合理确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和定性认定标准。

(3)常见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情形参见相关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3.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和整改

(1)内部控制缺陷报告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向相关部门报告,还应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程度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缺陷报告的时限。

(2)企业对于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制订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

(六)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按照编制时间的不同,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

(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主体包括单个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母公司。

(3)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程序包括: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根据内部控制缺陷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搜集整理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所需的相关资料;撰写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报经理层审核、董事会审批后确定。

3.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报送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经董事会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主管部门,通常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

4.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中介机构和研究机构等。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含义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财务报表审计既有内在的关联又有本质的区别。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1.计划审计工作

2.实施审计工作

注册会计师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将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

3.评价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需评价其识别的各项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并影响其审计结论。

4.完成审计工作

包括取得企业签署的书面声明、与企业沟通控制缺陷、形成审计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

(三)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审计意见的类型包括无保留审计意见、带强调段的无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意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