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大全(18篇)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大全(18篇)

时间:2024-01-13 22:09:21 作者:笔舞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大大体现了预习的必要性。以前学过列表整理的方法,所以学生对这种方法并不陌生。所以今天重点还是放在线段图的指导上,如何画得规范?其实这节课上解决问题并不困难,难就难在这种策略的应用上,实际还是操作能力薄弱。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还是耐心的教会他们这种解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问题做好知识和技能的双重准备。不能只重结果而轻过程!

今天这节课我针对学生预习作业上的问题重点进行画图指导。学生对于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不是十分感兴趣。课上我提了个问题:你们喜欢用列表法还是喜欢用画图法来解决问题呢?祝瑜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用列表法,因为列表法条件列得很清楚,便于比较。画图法比较烦。王新洛不甘示弱说:我喜欢用画图法,因为画图法把条件和问题表示得很清楚,画好图就知道怎么做了。季文协说:最好直接解答,既不画图,又不列表那该多好呀!确实有的题很简单对于优生来说完全能直接列式解答。一些行程类问题用画图法来解决数量关系很清晰。可惜学生似乎较难接受这个新事物。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

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

上衣————————————。

1、“一件上衣多少钱?”

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

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设计这道题,目的是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全课小结。

最后师生共同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提问: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并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策略,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意识、习惯。教学准备:投影,作业纸,挂图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目标学习活动教师提供的帮助与指导活动设计意图反思再设计激趣唤起旧知活动一:课前游戏拍手游戏要求学生拍的下数是老师的2倍、3倍……(让人清楚地听出)复习“倍”的概念,为新课学习探究作铺垫。开门见山,寻找条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活动二:情境导入1、学生反馈:裤子28元,上衣是裤子的3倍(随机贴出条件)2、一件上衣多少元?(师:会做吗?怎么列式?这是一步计算题)一套衣服一共多少钱?(板书贴出)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板书贴出)1、师:上周日,徐老师去逛商场,走到了这家店(挂图出示)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师:那你可以知道什么呢?3、这两个问题需要几步?(2步)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贴出)——揭题用例图的情景把学生带如学习场景,开门见山。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并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策略,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三:自主探索学生自己列式解,师巡视发现:1、28×3=84(元)2、28×3=84(元)84+28=112(元)3、28×4=112(元)4、1+3=428×4=112(元)学生各抒己见:1厘米,2厘米,1.5厘米……学生自己探索画线段图中几倍数的画法,师巡视发现资源。学生评作业纸得出初步的画图方法。(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表示求一套衣服多少钱?(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合起来多少钱)不能,交代4是从哪里来的?1+3=4先求上衣的价钱加上裤子的价钱条件没有变,问题变了。只要改问题就好了。生来指,老师改图。28×3=84(元)84-28=56(元)3-1=228×2=56(元)1、“一套衣服多少钱?”师:你会做吗?(自备本完成)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你想发表什么想法?(把认为错的排除掉)3、请你们认为对的三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追问:哪里有4个28?条件告诉我们没有?(没有)4、引入“线段图”(1)为了让们更清楚地理解题目,请小助手:线段图来帮忙,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28元。那这条线段画多长呢?追问:1厘米好还是1.5厘米好?为什么?(2)我们一般取整厘米数比较简单,这里取1厘米表示裤子28元。那上衣怎么画呢?完成在作业纸。(3)展示学生作品,你觉得他们画得怎么样?(可能端点不对齐,端点对齐,在每段上面标28……)(4)师示范画法。追问:为什么上衣要画这样的三份?(5)图中清楚地表达了这两个条件,问题求什么?注意看好老师如何表示。手指“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6)请学生对照老师的线段图对自己的稍作调整。5、看线段图理解解题方法师:28×4你能看懂了吗?能找到4个28了吗(同桌互相指一指)追问:能不能直接写28×4?再看28×3=84(元)84+28=112(元)先求什么?你能找到图上是哪段吗?(指一指)求一共还要?5、试一试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1)师:这题我们还是借助图来做,和上一题比较,条件变没?图要不要变?为什么?不同在哪里?(2)师:问题变了,在图上也只要改问题,怎么标呢?谁来指一指?(3)师:会做吗?你会几种呢?(4)交流怎么想?6、归纳解题方法同学们真厉害,学得真快,以后遇到这样的应用题,可以先审题,再画图,再分析,然后解答,最后检查。(板书)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蓝本,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增强其应用意识。抓住学生的资源,以资源带动今天的学习,让学生在线段图的学习中体验其重要性,自发形成画图解决的内在需求。巩固中练习,水到渠成活动四:巩固练习蓝带子长5米,红带子的长度是蓝带子的大倍,求一共多少米?(1)周末我还买了些彩带准备装饰教室,看书第43页,你了解了什么?(2)你会求吗?有几种?(3)交流解题方法分层进一步体会这类问题的特征。活动五:总结课堂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贴纸形式)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因此学生素材应尽量来源于生活,在其中又应当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那样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所以我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课难点借助线段图,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一种结构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审题、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而我在处理这些环节的时候整节课的结果意识是有的,可每个环节处理都很仓促,指导都不到位,导致一半学生还是云里雾里的。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自我分析反思一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应变,及时捕捉,巧妙处理,合理引入上存在欠缺,这一方面是经验积累少,还有是理论知识的缺失。要多学习理论书籍,多向其他老师学习课堂经验,多积累。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本节课时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基本能掌握方法,但本节课还多了项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内容。上课前我和同年级数学老师交流了下,这里的线段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这种方法吗?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也有求会吗?结果我们就陷入误区,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线段图的画法,结果导致学生对于自己本来能够理解的方法都晕了,更别说另一种方法的出来。教学内容也没完成。

后来我看了教师用书,上面写道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方式画线段图,对画法不要作统一的规定,不要提出一题多解的要求,这才知道我要求过高了,不适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

另外对于本节课我和同年级老师还专门去请教了我们的师傅该如何上,下一篇会写上。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1、课件演示小猴摘桃的情境。

毛毛猴说:“我们一共摘了42个桃。”

提问: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安排自己的食物?

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案:(1)每天吃的个数同样多。(2)每天吃的个数不同,如:第一天吃9个,第二天吃12个。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估计学生会提出:吃了多少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还剩下多少个桃?你能独立解决吗?

[设计意图:变静态展示问题为动态生成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探究解决方法。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再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想法:(1)从条件想起。根据每天吃9个桃,吃了3天可以求出长尾猴吃了多少个桃,再用一共摘了42个桃减去吃的桃,得到还剩多少个桃。(2)从问题想起。要求还剩多少个桃,需要知道摘了多少个桃和吃了多少个桃,已知摘了多少个桃,所以要先求出吃了多少个桃。

谈话:你能根据上面的讨论,自己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列式,教师板书:

(1)吃了多少个桃?9×3=27(个)。

(2)还剩多少个桃?42—27=15(个)。

提问:9×3求得的是什么?42—27为什么会得到剩下的呢?

3.引导反思,形成思路。

提问:为什么要先算已经吃了多少个桃?

4.迁移解题思路。

出示“试一试”。

毛毛猴说:“我一共摘了42个桃。”长尾猴说:“第一天吃(9)个,第二天吃(12)个(用学生课始时提出的数据)。”大卡提出问题:“还剩下多少个?”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求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与计算方法。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今天龚老师为我们示范了一节《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有以下特色:

其一,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二,以画“数学画”为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

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

上衣————————————。

1、“一件上衣多少钱?”

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

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裤子多2个28元。

28×2=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1)。

4、比较: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三、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分别出示带子图,要求:先说说带子图所表示的意思以及问题各表示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解答,最后在小组里交流。汇报时要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有哪些信息我们不知道?你会解决吗?

提问:看着这张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四人小组合作,互相提问并解答)3、独立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6题。

四、质疑问难,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获得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

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7~8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开放的情境中合理提取数学信息,能够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确定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步列式解答相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与同伴进行交流,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解决方法。

1。课件演示小猴摘桃的情境。

毛毛猴说:“我们一共摘了42个桃。”

提问: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安排自己的食物?

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案:(1)每天吃的个数同样多。(2)每天吃的个数不同,如:第一天吃9个,第二天吃12个。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估计学生会提出:吃了多少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还剩下多少个桃?你能独立解决吗?

[设计意图:变静态展示问题为动态生成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探究解决方法。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再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想法:(1)从条件想起。根据每天吃9个桃,吃了3天可以求出长尾猴吃了多少个桃,再用一共摘了42个桃减去吃的桃,得到还剩多少个桃。(2)从问题想起。要求还剩多少个桃,需要知道摘了多少个桃和吃了多少个桃,已知摘了多少个桃,所以要先求出吃了多少个桃。

谈话:你能根据上面的讨论,自己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列式,教师板书:

(1)吃了多少个桃?9×3=27(个)。

(2)还剩多少个桃?42—27=15(个)。

提问:9×3求得的是什么?42—27为什么会得到剩下的呢?

3.引导反思,形成思路。

提问:为什么要先算已经吃了多少个桃?

4.迁移解题思路。

出示“试一试”。

毛毛猴说:“我一共摘了42个桃。”长尾猴说:“第一天吃(9)个,第二天吃(12)个(用学生课始时提出的数据)。”大卡提出问题:“还剩下多少个?”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求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与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并及时发现下面两种解法,指名板演:

(1)9+12=21(个);42—21=21(个)。

(2)42—9=33(个);33—12=21(个)。

组织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表述第一种方法的思考过程,并提问:这样解答与例题的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都是要先求已经吃了多少个)。

交流第二种方法。提问:这种解法先求什么?与第一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二、分层练习,逐步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叙述题意后,提问:要先求什么?为什么?

学生独立解题,并组织反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主解决,并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不同解法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每一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与同伴交流(每一种解法的思考过程)。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组织全班交流。

5.拓展练习。

毛毛猴摘了3天桃,一共摘了31个;长尾猴也摘了3天桃,每天摘9个。

(1)毛毛猴与长尾猴一共摘了多少个桃?

(2)毛毛猴比长尾猴多摘了多少个桃?

学生独立解答后,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整理反思,形成思路。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思考呢?举例说一说。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本课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选择、组合等方面有明显的特点,但基本思考方法是一致的,重点让学生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进一步拓宽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也存在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说不出算式的含义,如张子文、徐宏鹏,需个别辅导,还有个别学生计算结果直接口算,正确率不高,需强化要求。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 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   ————。

上衣   ————————————。

1、“一件上衣多少钱?”

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

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

1、经过探索与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

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谈话。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班上谁平时最讲究卫生,衣着最整洁吗?(不提漂亮,避免学生盲目攀比),确实,衣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那么,××同学你知道吗,你的衣服是谁给你买的呢?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有关衣服的问题。(板书:实际问题)。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既自然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课件出示妈妈带芳芳买衣服的情景。

衣服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在书上画。要求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钱一共是多少元,那么该怎样表示这个问题呢?可以这样表示(师生边说边板演)。

(3)现在线段图画完了,你能指着线段图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吗?

(1)学生根据教学情境,说说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2)学生根据题意,同桌进行讨论,弄清上衣和一套衣服的价钱该怎么表示,并将线段图补充完整。

(3)结合线段图说说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教学试一试。

3、比较。

(4)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解决?你会解答吗?写在自己的随堂本上。(若有困难,可以与同桌讨论后再做。)。

(5)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有不同的算法吗?若有,则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说”1+3“和”28×4“表示的意思,若没有则不教学第二种解法。

(2)先看线段图,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呢?你能说出要改的是哪部分吗,师画线段图。

(3)在随堂本上独立解答。

(4)交流:你是怎么做的呢?怎么想的?(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5)有不同的解法吗?(没有别的解法则不讲另外的解法)。

上面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师补充出完整课题。

(4)学生独立解答或讨论后解答,全班交流。

(5)学生交流自己的解答过程,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学生交流不同的解法。

(1)思考怎样解答芳芳的问题。

(2)用线段图表示题意。

(3)独立解答。

(4)有序地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解答的过程。

(5)交流不同的解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三、应用拓展。

四、小结全课布置作业。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说说要求的问题,独立解答后再交流。

根据已知的信息,你能求出什么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说图意后,独立解答。

交流时,说说怎么想的(注意表达的.有序性)。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图,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要求我们做什么?你打算怎么办?独自填表,全班集体订正。

4、补合适的条件。

湖中黑天鹅有24只,,

白天鹅和黑天鹅共有多少只?

5、根据情境图,编一道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素材:雅典奥运会上,罗马尼亚获得金牌8枚,中国获得金牌32枚)。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1、先说出要求的问题,再独立解答、交流。

2、说图意后,独立解答交流。

3、交流题中的信息,填表后,集体订正。

4、同桌一人补合适的条件,另一人再说出算式。

学生交流感受,

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设计说明。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用线段图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帮助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

2、强调与他人合作交流,重视思维与表达的有序性。

3、鼓励解题方法多样化,但不强求一题多解。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过探索与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画线图表示和分析数量问题,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变式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谈话。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班上谁平时最讲究卫生,衣着最整洁吗?(不提漂亮,避免学生盲目攀比),确实,衣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那么,××同学你知道吗,你的衣服是谁给你买的呢?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有关衣服的问题。(板书:实际问题)。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既自然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课件出示妈妈带芳芳买衣服的情景。

衣服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在书上画。要求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钱一共是多少元,那么该怎样表示这个问题呢?可以这样表示(师生边说边板演)。

(3)现在线段图画完了,你能指着线段图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吗?

(1)学生根据教学情境,说说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2)学生根据题意,同桌进行讨论,弄清上衣和一套衣服的价钱该怎么表示,并将线段图补充完整。

(3)结合线段图说说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教学试一试。

3、比较。

(4)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解决?你会解答吗?写在自己的随堂本上。(若有困难,可以与同桌讨论后再做。)。

(5)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有不同的算法吗?若有,则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说”1+3“和”28×4“表示的意思,若没有则不教学第二种解法。

(2)先看线段图,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呢?你能说出要改的是哪部分吗,师画线段图。

(3)在随堂本上独立解答。

(4)交流:你是怎么做的呢?怎么想的?(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5)有不同的解法吗?(没有别的解法则不讲另外的解法)。

上面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师补充出完整课题。

(4)学生独立解答或讨论后解答,全班交流。

(5)学生交流自己的解答过程,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学生交流不同的解法。

(1)思考怎样解答芳芳的问题。

(2)用线段图表示题意。

(3)独立解答。

(4)有序地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解答的过程。

(5)交流不同的解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三、应用拓展。

四、小结全课布置作业。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说说要求的问题,独立解答后再交流。

根据已知的信息,你能求出什么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说图意后,独立解答。

交流时,说说怎么想的(注意表达的有序性)。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图,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要求我们做什么?你打算怎么办?独自填表,全班集体订正。

4、补合适的条件。

湖中黑天鹅有24只,,

白天鹅和黑天鹅共有多少只?

5、根据情境图,编一道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素材:雅典奥运会上,罗马尼亚获得金牌8枚,中国获得金牌32枚)。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1、先说出要求的问题,再独立解答、交流。

2、说图意后,独立解答交流。

3、交流题中的信息,填表后,集体订正。

4、同桌一人补合适的条件,另一人再说出算式。

学生交流感受,

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设计说明。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用线段图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帮助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

2、强调与他人合作交流,重视思维与表达的有序性。

3、鼓励解题方法多样化,但不强求一题多解。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 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

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 ,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

上衣————————————。

1、“一件上衣多少钱?”

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

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裤子多2个28元。

28×2=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1)。

4、比较: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三、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分别出示带子图,要求:先说说带子图所表示的意思以及问题各表示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解答,最后在小组里交流。汇报时要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有哪些信息我们不知道?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填表,全班共同校对)。

提问:看着这张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四人小组合作,互相提问并解答)。

3、独立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6题。

四、质疑问难,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获得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本人进行《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后,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有两个。其一,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二,以画“数学画”为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出色表现令我欣喜不已,本人认为“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样设计和处理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问题意识是创新素质的基础,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会问,善于问”的能力,切实改变教学中只教“学答”,不教“学问”的现象。

2、有利于学生学习线段图。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

3、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技巧。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和在对线段图画法的讨论中,得不断的联系已知信息,去体会、分析信息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获得的,所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很轻松,讲起解法头头是道。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会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4、有利于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个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就不多叙了。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评课稿

教师在设计引入部分以表格形式出现,让学生来寻找“原有、卖出、剩下”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再以一步计算的问题来引出两步运算,但在此过程中,老师出示的两道题目“故事书每本8元,采购5本,求一共”和“工程队第一天修300米,第二天修350米,求一共”,求的问题都是一共,但是一道题目用乘法,一道题目用加法,进行比较,强调乘法和加法的不同,只有相同的几个数相加才能用乘法,强调了乘法的意义,为教学新课打好基础。

在教学新课的时候,老师也没有急于把例题展示,而是通过一步计算的问题,让学生看出有两个条件来解决问题时,我们只需要一步。那么再增加一个条件,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两步。

最后老师给学生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补充条件来让题目变成一道两步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让学生讨论是否能这么加条件,为什么这么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目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本人进行《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后,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有两个。其一,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二,以画“数学画”为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出色表现令我欣喜不已,本人认为“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样设计和处理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问题意识是创新素质的基础,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会问,善于问”的能力,切实改变教学中只教“学答”,不教“学问”的现象。

2、有利于学生学习线段图。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

3、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技巧。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和在对线段图画法的讨论中,得不断的联系已知信息,去体会、分析信息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获得的,所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很轻松,讲起解法头头是道。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会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4、有利于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个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就不多叙了。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

完成想想做做3。

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以及“合计”什么意思?

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

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对教材把握的问题,特别是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分析与表达还有不足。首先没有对学生进行线段图的正确指导,没有进行题意与线段图的紧密结合。没有让学生完整的表达题意,特别是对问题的重视没有进行充分训练,以及问题在线段图的正确表达、表达方式的正确指导,因此出现了较多的画图问题这将影响学生以后对应用题线段图正确率。

交流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学语言的正规性与正确性是我的最大毛病。

课堂作业处理不当,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两步计算是各有不同,没有对这种不同点进行充分的说明与比较,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相关范文推荐
  • 01-13 护理培训工作总结(汇总15篇)
    培训工作总结可以促使培训机构和培训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训工作总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护理规范培
  • 01-13 学生手机使用承诺书(热门14篇)
    手机的智能化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便利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款热门手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尊敬的老师:为了响应学校号召,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 01-13 我们学校的活雷锋(专业20篇)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它承载着师生们的期待和努力。接下来是一些学校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雷锋叔叔的事迹深深的刻在我们的心里。生活中处处都
  • 01-13 党风廉集体谈话发言稿(优秀18篇)
    发言稿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让我们在发言时更加自信和有条理。下面是一些成功应用的发言稿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发和指导。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我就201x年党风廉政
  • 01-13 学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优秀18篇)
    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是他们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场所。学校是一个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怎样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以下是一
  • 01-13 秋天的鹤山公园(通用20篇)
    优秀作文要有独特的创意和构思,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感受。对于写作优秀作文来说,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例子
  • 01-13 神鸟五年级(实用20篇)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能够驾驭各种表达技巧,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 01-13 让青春为祖国绽放个人心得体会大全(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经历,总结经验教训,并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心得体会范文可以给我们启发,让我们在写作中有更多的思路和创意。青春的梦想让我们不断前
  • 01-13 我的小花伞范文(15篇)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与感悟。探索优秀作文的奥秘,我们可以从这些范文中找到一些启发和技巧。有一天,乡下的婆婆给我送来了一只十分可爱的小花狗
  • 01-13 中国梦劳动美职工演讲稿(精选16篇)
    “没有耕耘,哪有收获?”这句老话说得好。是啊,如果你不辛勤劳动,哪儿来的收获?而我们中华民族在一步步完成梦想的同时,更是对这句话作出了完美的诠释。在我们的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