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新农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总结(优质5篇)

最新新农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总结(优质5篇)

时间:2023-10-03 10:15:58 作者:雅蕊 最新新农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总结(优质5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农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转型,新农村建设已经在我国农村地区展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地区的面貌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亲身参与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并体会到了其中的变化和带来的效益。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过去,农村地区的农民主要以种地和养殖为生,收入有限且不稳定。而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民可以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及电商等产业,增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在我所在的农村,一些农民利用自家的农田开展农家乐和观光农业,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一些农村合作社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通过这些变化,农村地区的经济日益繁荣,农民也有了更好的生活。

其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农民的文化生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随着新农村建设中文化设施的兴建和文艺活动的举办,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我所在的农村,政府为农民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文化活动中心,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群众性活动,吸引了很多农民参与其中。同时,农民还能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化信息,增长自己的知识和修养。这些举措不仅让农民拥有更多的精神享受,还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此外,新农村建设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过去,农村的环境相对落后,生活条件较为简陋,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严重不足。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宽敞明亮的农民住房、干净整洁的道路和标准化的卫生设施。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推行垃圾分类和生态农业,使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还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新农村建设激发了农民的创业激情和创造力。过去,农民主要在传统的农田种植和养殖上谋生,缺乏创业的动力和机会。而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民可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厂和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在我所在的农村,一些有创业意向的农民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培训,开办了农产品加工厂,生产出一系列的加工食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收来源。通过创业,农民的收入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民和农村地区的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它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激发了农民的创业激情和创造力。然而,新农村建设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推动。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将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繁荣。

新农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近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许多乡村地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我有幸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参与,并深刻体会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变化。下面我将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意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与特点”、“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挑战”、“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与收获”和“新农村建设的展望与期待”五个方面,谈谈我对新农村建设变化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意义不容忽视。一直以来,农业乡村是农民的家园和农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但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化生活需求。因此,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其次,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与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强调遵循农村实际,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建设新农村的理念强调农民的主人翁精神,旨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新农村建设还强调农村的多元化发展,致力于构建农田、林地、湿地等自然生态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关系,实现农村绿色发展。

然而,新农村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首先,资金的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尽管国家层面给予了相应的支持,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依然巨大。另外,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此外,农村土地规模过小、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等问题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困扰。

然而,新农村建设也带来了许多的价值与收获。首先,新农村建设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新农村建设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了农村自然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我对新农村建设变化充满期待。首先,希望政府能够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其次,希望农民能够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最后,希望农村改革能够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之,新农村建设的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新农村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不过,通过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收获与成就,我对未来的新农村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新农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当前,各地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上海,更是把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农村建设总体形势不错,各级政府决心大,动作快,投资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顺利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次,上海市委把全会的主题,聚焦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这也是上海发展中的第一次,上海市委以决议的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推进政策和工作措施。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重视形式,轻视内容,对农村产业建设支持不够;重视政府作用,忽视社会力量参与,对调动和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作用不够;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关注不够。

我认为,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六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和农民的作用都很重要,但两者在建设中地位有所不同,政府起主导作用,农民则是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根据农民的真实需要,搞好规划,增加公共投资,提供公共服务,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要让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贴近农民的需要,着重在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下功夫。要让农民感受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自觉参与规划制定,积极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自身力量。从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践看,各级政府的决心大、动作快,调集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而对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发挥得也不充分,一些农民还处于观望态度,甚至还有一些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农民个人的关系,政府该干什么,农民要做什么,要尽量界定清楚。同时,政府要通过引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二要处理好“近”和“远”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既有长远任务,也有近期任务。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基本国情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制订出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长远规划,同时选好切入点,解决好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贵、养老难、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要按照规划,有步骤地展开,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要量力而行。同时,还必须考虑农民长远发展的需要,从现在起就要谋划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如何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如何解决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如何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问题;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三要处理好“城”和“乡”的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需要农业、农村的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动、互补关系。新农村建设不但不排斥、不阻碍城市化,而且还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培训及转移、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提高,去推动城市化。同时,一些农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小城镇,这对促进城市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农村为了解决城市的吃饭问题、饮水问题,发展工业受到限制,而农业的效益远远低于工业,这也可以说是农村为大局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对于农村人口,他们所需要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必须提供,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政府也必须给予必要的支持。否则,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农民享受不到或很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社会结构必然会失衡,现代化进程也可能会被打断。当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可以将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一方面促进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减少农业人口,使农业成为少数专业农民的主业,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励志天下)

四要处理好“表”和“里”的关系。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形象多,偏重于抓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项目,比如搞道路硬化、墙面白化,这些形象要抓,但更不能忽视那些影响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关键项目,如抓好农业、农村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要多出实招,突出重点。新农村建设好比是一辆赛车,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制度建设则是“四个轮子”,一个也不能少。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上来看,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更不应该被忽视,它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应该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五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不搞试点不行,光搞试点不推广也不行,因为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所以等试点全部搞好再推广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将试点建设和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点带面。从目前新农村建设进展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包括我们上海,十分重视试点工作,在示范试点镇、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大、进展快,路电水气、通讯、广播电视、学校、卫生所等改造建设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示范试点的经验如何向面上推广,如何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筹集必要的资金,向示范试点以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让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必要的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政府在这方面考虑的还不够。在农村建设中搞示范试点,让一部分农民优先享受到公共产品服务的“阳光”,是在现阶段根据国情做出的必要选择,但是,当试点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应尽快组织力量向农村各地推广,使试点之外的农民也能尽快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六要处理好“上”和“下”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的供给、产业能力建设、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建设等都有明显的层次性,作为地方政府,市、区、镇也应根据权力分配和财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一些大型工程和项目,牵涉面广,需要资金多,市政府应予以承担,而在区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救灾、扶贫等方面,市政府要协调区、镇,制定政策,明确各级职责,明确资金来源,防止上级喊口号,下级等政策,“眼睛向上”,依赖上级政府的思想。

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不仅解决了建设新农村“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之所以这么说,首先,农民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自古以来,所有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无不凝聚着万千农民的心血与智慧。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正是有了农民这一反抗侵略、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才铸就了民族抗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方针,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同时,经过几十年农民艰苦卓绝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因为有了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分田到户”的改革创举,就有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农民的这种首创精神,才促成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新的发展局面。其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能力。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公共财政特别是支农财力仍很薄弱,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主要依靠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农民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村经济活动的自由主体,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将主要是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大包大揽,否则,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掩盖农民的主体地位,让新农村建设丧失其根本的基础的力量。第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为亿万农民谋划福祉的治国方略。在实施和推进中,国家必定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由此必将会吸引、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新农村建设,其结果一定会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明发展,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村社会构成的主体,长期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自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者。从当前看,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对农民的认识上,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不相信依靠农民能够建设新农村。同时,从农民自身看,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二是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三是体制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既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导力量的各级政府,必须突出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要通过宣传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在这方面要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宣传政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二是注重典型引带。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注重树立新风。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农村良好民风,营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2、要通过办实事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们**县县委、县政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在“面”上,我们提出以解决农民“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点”上,我们建设**村等__个新农村示范村,使其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各个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3、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积极研究生产发展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业发展,以特取胜,以优取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拓宽输出渠道,提高培训水平,增加劳务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支持乡村干部、农村经营管理能人、产业大户和具备一技之长的农民自主创业,开发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村货畅其流。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造完善市场体系,为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4、要通过完善机制保护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日等制度,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力度,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二是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力度,建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乡村农民培训机构,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农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采取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构建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适度提高救助标准,健全救助体系。

新农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我有幸前往农村参观,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这次参观使我深受触动,对于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的观察和心得体会。

首先,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在我到访的农村,我看到了许多农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传统的土坯房不见了,代之以整齐漂亮的新房。这些新房被涂上了鲜艳的颜色,给整个村落带来了活力和美感。同时,道路也得到了铺设,不再泥泞晦暗,农民出行更加便利。不仅如此,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特色农业和农村旅游的兴起,使得农民可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和开拓乡村旅游,增加收入。这些改变让农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也使农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其次,新农村建设注重保护农村文化和乡土气息。在新农村,我看到了许多保留传统建筑风格的新房,这些房屋既满足了农民居住的需要,又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痕迹。农村的传统活动和节日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在农民自己的村庄里举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同时,一些农村的特色手工艺和农产品也得到了更好的宣传和销售,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通过这些举措,新农村建设不仅提升了农村发展的质量,也保护了农村的独特文化。

第三,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民群众的参与和自治。在我到访的农村,我看到了许多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社,共同经营农田、养殖和旅游项目,分享利益。通过这种合作的方式,农民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实现扶贫致富。同时,村级的决策也更加民主,农民可以参与到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参与和自治的方式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第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我所见到的农村,许多都已经变得十分现代化,设施完备,与城市并无明显差距。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居民也更加愿意到农村体验田园生活。同时,城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也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引进到了农村,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这种双向的交流和融合,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减小,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最后,新农村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我所看到的农村,有一些房屋建设质量不过关,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此外,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推动农村发展的不断推进。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还存在一些困难。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注重保护农村文化和乡土气息,重视农民群众的参与和自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然而,新农村建设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对于未来的新农村建设,我们应该继续努力,继续解决问题,努力使农村地区变得更加繁荣和美好。

新农村建设参观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根据县委新农办关于驻村建设指导的相关文件精神,在xxx的指派下,我于xx年xx月xx日到xx村负责驻村指导相关工作。半年来,通过不断对新农村建设相关知识的学习,驻村走访调查,使我深刻体会到:

一是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田间地头。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首先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各项工作的带头人,“三农”建设的言行标杆,而且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和推动者。各项政策、工作知识、相关法律以及科技知识的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调动群众的工作热情和班子建设的影响力。与群众要紧密结合,亲密相处,遇事急于扑下身子,乐于解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更好地发挥驻村指导员的工作效能。

二是只有树牢服务意识,才能让公仆形象永驻群众心窝。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新农村驻村指导员具备的基本素质。xxx村是一个地域宽广、人烟稀少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而且居住分散,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交通比较落后。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贫困高寒山区。当面对这些现实的困难和新的挑战时,我们不能只树官的形象,不立官的榜样,要迎着困难上,具体分析,逐步解决,做到小事急办,大事专办。各项工作只有先让群众信服,新农村建设才能有推动的活力。

三是只有深入调查论证,才能科学迈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驻村以来,在各级的帮助下,为xx村解决困难家庭救助资金xx元、被子xx床、衣服xx套,xxxxxxx,虽然驻村半年来,工作成绩还不突出,但我觉得深入科学研究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制约村发展建设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村情民意、生产生活环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等,如果不深入调查了解,就不能制定出科学地解决对策,更谈不上发展的要求。作为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没有缜密的思维,科学的眼光,就不能把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坚持到底。

通过开展驻村工作,使我的思想进一步成熟,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对农村工作的认知特别是山区农村的情况进一步的了解和加深。自身各方面素质明显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固本强基工程”,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暂且把这个“固本强基工程”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简称为“阳东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是扎根于村民中的基层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反映村民的热切愿望,得到村民真诚拥护,是深得民心的,“得民心得天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法律基础。

一、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抓好、加强领导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导班子问题。

张德江书记明确的指示说:“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建设好。”平地村领导班子建设的第一步,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和领导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地教育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培养干部的教育机制,选派村干部进市、县党校的大专班深造,系统学习理论、村务管理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深造,提高了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思想观念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渐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村干部领导群众致富的能力。第二步,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录用村的“两委”干部,聘用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助理和村务工作人员等,这就使得有理想、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出力。第三步,为了着眼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培养村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平地村党支部在“固本强基”思想的指导下,对支部的建设采用了新的教育培养机制,新的党员活动载体,新的发展党员的渠道,这样就能不断的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使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支部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力量。为了能够提高村级政权领导成员的管理能力,他们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作制度,使职责明确,有章可循,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也便于村民的监督。

建设和谐新农村必须要有强有力领导,必须要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建设和谐新农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要把存在了几千年的、保守的、简单循环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充满激烈竞争的、面向世界市场的、为消费者服务的、为他人的需要而生产的,要在多元文化的组合中实现其价值的市场经济,这是一场和平的、渐进的、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会改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当前的“三农”问题,其基本的原因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矛盾造成的。换言之,必须彻底克服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和交往方式,才能使传统的农村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同时,也必须实现了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才能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完成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村党支部是“三个代表”思想在农村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因此,农村领导班子的建设必然成了极为重要的,不能不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尤其要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带领农民致富奔康的能力”,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关键问题。

二、这个模式,通过“三化并举”,把“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终极目标。

以工业化为中心,促进产品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平地村“两委”明确提出“工业富村”的发展思路,以万象工业园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先锋,以工业化带动种植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使村民富裕起来。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固本强基工程”以“富民”为根本的任务,体现了“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在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有“富民”的优秀传统。历代儒家都把“富民”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早期启蒙思想家唐甄明确得出,“立国这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行的“富民”政策是受其宗旨所决定的、是自觉的,不只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付诸实践的。不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不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不发展商品生产,就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就不能使村民富裕起来。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使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使财富分配的公平,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相关范文推荐
  • 10-03 2023年小数的意义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
  • 10-03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 10-03 内部换岗申请书(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 10-03 最新竞聘班长申请书(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 10-03 最新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人教版(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 10-03 节日心得体会(实用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是小编帮
  • 10-03 学前班说课稿(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 10-03 最新初一历史教案(实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
  • 10-03 2023年五年级语文教案总结免费(通用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
  • 10-03 2023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蜗牛反思(大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