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教案(模板13篇)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教案(模板13篇)

时间:2024-01-23 00:44:04 作者:翰墨

初中教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指南,也是教师思考和反思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探索和发展。教师在编写初中教案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2立方分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2)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是96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3)把一个体积是18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成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削去()立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体积、底面积与一个圆锥相等,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

(5)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2、判断。

(1)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体积也扩大3倍。()。

(2)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相等,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是圆锥体积的3倍。()。

(3)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体积是(12.56×4×1/3)立方分米。()。

三、综合应用。

1、一块圆锥形巧克力,体积是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立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2、一个圆锥体积是640立方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八课时教学反思。

教材中圆锥体积的相对练习较少,但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却常常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以特别增加了一课时练习。

教学中的一组填空题,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很有价值。通过练习,学生们明确了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为4个圆锥的体积(或4/3个圆柱的体积),而它们的体积相差2个圆锥的体积(或2/3个圆柱的体积)……。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如将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求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圆柱的体积乘2/3(1—1/3)从而使计算简便。

教学中,我也遇到一些阻力——就是学生不愿用方程去解答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可用算术方法列式又常常对“1/3”发憷。为了更好与初中衔接,我在本节课综合应用环节俨然是一位“推销员”,不断给学生强化方程解法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全班不足五人愿意采纳这种方法。而用算术方法解答,则必须首先明确:若圆柱和圆锥体积和高(或者是底面积)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或高)是圆锥的3倍。

[再教建议]针对学生思维习惯,在教学填空第4小题时不仅要讲清原因,而且应要举一反三,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新知探究。

2.1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2.2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图形。

二、知识点。

例3:图中的两个圆半径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步骤:

师: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师:分别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个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一个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师:应该怎么计算呢?

归纳总结。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当r=1时,与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四、知识应用。

70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这道题目吧。

解:铜镜的半径是300px。

5.3随堂练习。

若还有足够时间,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5/6/7题。

(可以邀请同学板书解题过程)。

6小结。

1.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们在已知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圆环和“外圆内方”“外方内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不是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些推导出来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学们能过明白推导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去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7板书。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教案

证明(二)。

判定定理及相关结论的证明,利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判定定理及相关结论的证明。

知识点。

1、三角形相关定理。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定理有一个角等于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º,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等于30º,这它所对的直角边必然等于斜边的一半.)。

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互逆命题逆命题互逆定理逆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直线与射线有垂线,但无垂直平分线。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定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

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ao=bo=co)。

cc。

e图1图2。

4、角平分线。

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角平分线逆定理)。

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如图2,od=oe=of)。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

1.小数的意义。

预设。

生1:半个可以用0.5来表示,一米半可以用1.5来表示。

生2: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师: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谁能把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小数部分留白。指名回答,师填充)。

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师:怎样读小数?怎样写小数?

预设。

生1: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生2: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写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空位用“0”补足)。

4.小数的分类。

(1)谁知道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类?

预设。

生: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小数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类。

(2)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

预设。

生1: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21.7,35.3,0.13都是有限小数。

生2: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8.33…,3.1415926…都是无限小数。

(3)无限小数还可以再细分吗?如果细分,那么可以分成哪几类?

预设。

生:无限小数可以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循环小数。

(4)关于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循环小数,你都了解哪些知识?

预设。

生3: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

5.小数的性质。

(1)师:谁能说说小数有怎样的性质?

预设。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理解小数的性质时,应该注意什么?

(提示:要注意是“小数的末尾”,而不是“小数点的后面”)。

6.小数点位置的变化。

三视图人教版数学九年级教案

14.(曲靖中考)将如图所示的两个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对其所得的立体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视图相同b.左视图相同。

c.俯视图相同d.三种视图都不相同。

15.一位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立体模型素描教学时,把由圆锥与圆柱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圆锥在圆柱上底面正中间放置)摆在讲桌上,请你在指定的方框内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视图).

16.一种机器上有一个进行转动的零件叫燕尾槽(如图),为了准确做出这个零件,请画出它的三视图.

综合题。

人教数学九年级教案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头饰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字下边是个“口”字。

5、做“左右”操。

拍拍我的左肩,拍拍拍;

拍拍我的右肩,拍拍拍;

拉拉我的左耳,拉拉拉;

拉拉我的右耳,拉拉拉;

这是我的左边,嘿嘿嘿;

这是我的右边,嘿嘿嘿;

这是我的左脚,跺跺脚;

这是我的右脚,跺跺脚。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老师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黑板上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6、想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师:老师现在要请两个小朋友上讲台来?(每个小朋友拿一束花排成一队,然后听口令做动作,复习左右,最后让小朋友面对面站着,再来一次,让学生知道“相对”)。

(学生讨论)。

小结: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口述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我们平时都是靠右边上下楼梯的(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要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五、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板书设计:左右。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教案

八年级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根据学校计划和科研室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二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整体情况是学生基础较差,优秀生少,后进生站每个班的40%左右。少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上课听讲、作业完成总是应付,不能够主动学习,所以造成基础掌握不扎实。要在本学期获得进步,则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查漏补缺,打好基础;同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3、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及时查缺补漏。

4、成立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辅导后进生,同时促进优生,共同进步。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三环六步的各个环节。

2、上课时定向要明确,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弄清疑难。点难拨疑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有所发展。

3、作业布置要分层,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批改要认真、及时,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

四、教研工作。

积极参加教科室和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结合学校的双思三环六步讨论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交流体会。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并及时发布。通过教研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1、尝试实验,获得有关容量守恒的经验。

2、乐意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容量比较)。

2、标有刻度的瓶子,水,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提问。

1.出示趣味练习:容量比较。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这六瓶水是一样多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现在我们想办法做一下实验,比较一下水的多少吧。

二、实验操作。

1、教师:用什么办法验证呢?怎么操作?

要求:实验用的两瓶水不能混在一起,实验时动作慢一点,避免将水洒出影响实验结果。

2、记录实验结果。

(1)高矮不同的两只瓶子。

方法是通过比较水位的高低,我们可以看出瓶子的水是一样的。

原来瓶子的高矮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2)粗细不同的两只瓶子小。

选择两个相同的空瓶,把装在大小不同的瓶内的饮料倒入其中,比较出饮料一样多。

方法,任选一个瓶子,将一瓶饮料倒入,用笔画或粘纸条的方法做标记,

把饮料倒出后再将另一瓶饮料倒入该瓶,看饮料位置与原来留下的标记是否一致,

比较出饮料一样多原来瓶子的粗细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一只含内容物的的瓶子内容物为石子。

方法是取出瓶中石子,比较水位的高低。

内容物为海绵小结:方法是将海绵中的水挤回瓶中,比较水位的高低。

原来瓶子里面是否有物体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总结:瓶子的高矮、粗细、内含物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这种现象就叫做容量守恒。

三、活动延伸。

想一想,如果把两块一样重的橡皮泥塞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橡皮泥会变重吗?

回去试试看吧!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总复习教案

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阶段,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2.正确认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3.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涵义和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涵义和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分别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什么?

导入:。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新授:

第一目高举伟大旗帜。

(一)____。

总结:____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突出贡献是开辟了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因此,党把____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_。

以_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立了____。____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二)邓小平理论。

1.感悟歌曲《走进新时代》的歌词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2.探讨: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1)理论系统回答了在我们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2)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____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4)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

(三)“中国特色”

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开辟符合中国实际、符合社会规律的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目“三个代表”在身边。

1.看学习实践“三个代表”flash。

2.交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含义: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努力体现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3.基本要求:逐一举例分析。

(1)先进生产力。

(2)先进文化。

(3)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地位。

提示关键词:“强大思想武器”“根本指针”“写入了宪法”

5.读名言,悟道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归纳总结: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位似人教版数学九年级教案

位似图形的概念,位似图形的性质,位似图形的画法.

(二)内容解析。

位似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似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图形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位似就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相似,是对相似的纵深挖掘与提升,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相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

根据给出的一系列图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从而归纳出位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归纳给出图形的共同特点,得出位似图形的概念,体现了研究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对于图形的概念学习,尤其要注重概念的生成过程和基本含义.而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本质上是位似图形性质的应用,它也是一个集动手与动脑于一体的活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目标解析。

2.学生通过对作图方法的模仿和归纳,总结出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位似是相似的延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似的相关知识,对图形已经有了丰富的认知基础,教学中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引入,对位似图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位似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念.本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自我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重视作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形成位似图形的概念,探索位似图形的性质过程中,强调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和创新的能力,对初三学生是必须的,也是适可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位似图形的概念,位似图形的作图,以及位似与相似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位似图形的准确作图,动手能力的落实.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位似图形的概念。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下面所给的这样一类相似的图形,他们有什么特征?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欣赏图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展示的图片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充分感知位似,欣赏位似图形.

师生活动:学生从相似图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出发,通过观察了解到有一类相似图形,除具备相似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其特性,学生思考,并总结位似图形的概念.

教师加以归纳,得到位似图形的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图形的观察,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位似的特征:对应点连线交于一点.

(二)巩固提高,运用新知。

问题1判断下列各对图形是不是位似图形?

(1)正五边形abcde与正五边形a′b′c′d′e′;。

(2)等边三角形abc与等边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通过辨别位似图形,巩固位似图形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必须满足的条件:(1)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2)两个相似图形每对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问题2是否相似图形都是位似图形?举例说明.

问题3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生活动:学生举例说明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并总结出位似图形具备相似的所有性质,除此之外,还有其特性,所以位似图形是特殊的相似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位似图形和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位似图形的概念.

位似图形的性质。

问题4观察几组位似图形,猜想对应边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位似图形对应边是互相平行或者重合的.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位似图形对应边平行或重合.

问题5已知问题1中的图形,思考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似的知识证明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与相似比的关系.最终总结出位似图形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设计意图:位似的性质通过讨论、对比、证明自然得到,能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比直接给出效果要好,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总复习教案

1、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是()。

a.分子动能b.分子势能c.内能d.机械能。

2、关于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降低,放出内能。

b.内能是指每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

c.内能是指物体中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所具有的能。

d.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为零。

3、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a.具有机械能b.没有机械能c.具有内能d.没有内能。

5、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温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6、下面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a.热传递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c.摩擦生热d.今天天气很热。

7、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九年级数学圆教案

(一)知识我先懂:

方差: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方差:即用。

来表示。

给力小贴士: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波动性越。

(二)自主检测小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组数据如下:

甲组:1091181213107;。

乙组:7891011121112.

分别计算出这两组数据的极差和方差,并说明哪一组数据波动较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

上周我们结束了所有新授内容,本周起初三历史教学进入复习阶段。在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下面结合今年的历史复习工作,和大家谈谈备课组的复习计划。

一、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教学案的编写、周练的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时间大约在1月8日-5月10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考标》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约占了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大半时间,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时间是在5月11日-5月27日,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第三阶段是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时间大约在5月27日——中考,根据列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但课时少,虽然《考标》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重点是什么呢?就是《考标》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此外,我们认为七年级第二、三、五、十单元,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我们每两周进行一次周练,每月进行一次考试,每次周练、月考的内容都是滚动式的,带着学过的内容一起考察,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做选择题尽量不看书,材料题和问答题一定要看书。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

四、复习进度。

二十周:中国古代史(上册)。

二十一周:中国古代史(上册)。

下学期复习任务和进度另行安排。

相关范文推荐
  • 01-23 2024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计划书(热门18篇)
    职业规划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做好职业选择。在职业规划中,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大学及主修专业:求职目标用人
  • 01-23 父母赠与协议范文(20篇)
    赠与的代表性案例有:捐赠文物给博物馆、向公益组织捐款赠物等。赠与是一种爱心行为,是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通过赠与我们可以传递出我们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性。
  • 01-23 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汇报(热门13篇)
    通过情况汇报,我们可以了解项目进展、问题和难点,及时调整和解决。掌握了一些优秀情况汇报范文的特点和技巧,我们能够写出更加出色的情况汇报。***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
  • 01-23 督导实习总结范文(21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工作和提高效率。对于过去的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我有以下几点总结和体会。通过市场的巡查与监督维护,更为了提升单店的销售业绩
  • 01-23 销售员工自我鉴定该(实用21篇)
    范本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能够触类旁通,提高写作、表达等能力。接下来将为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我是今年5月份到卫浴公司工作的,我的销售经验并不大
  • 01-23 消防安全知识(热门22篇)
    范文范本不仅提供了写作思路和方法,还能帮助我们提升写作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水平。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总结写作样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发生火灾时,如果被大火围困,特
  • 01-23 大学职业规划书范文(19篇)
    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职业生涯中的变化和挑战。我们收集了一些职业规划成功的故事,希望对大家在职业发展方面有所启发。
  • 01-23 最新承包合同水表安装(汇总22篇)
    承包合同是为了保护承包商和业主的合法权益,确保双方能够按照合同条款履行义务。以下是一些承包合同管理的最佳实践,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法定代表人:卜xx(以下简称甲方
  • 01-23 最新大学生职业规划书(专业14篇)
    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观察和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规划可能听起来很抽象,但通过以下的范文,你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 01-23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热门22篇)
    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提高个人的职业竞争力,有助于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和实现个人价值。以下是一些职业规划的常见误区,希望能帮助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