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职业病报告办法(汇总23篇)

职业病报告办法(汇总23篇)

时间:2023-11-11 07:37:07 作者:紫薇儿 职业病报告办法(汇总23篇)

通过撰写报告,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顾和评估,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在阅读以下的报告范文时,我们可以思考作者的观点和结论的合理性。

职业病工作自查报告

为切实发挥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作用,实现和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天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甘肃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xx—20xx年)〉实施情况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甘安办发电〔20xx〕16号)文件精神和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区安委会的部署要求,现将我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从全区来看,尤其是近几年职业病患者上访事件的不断恶化及升级,区总工会高度重视各基层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从基础工作干起,不断建立健全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配备了相关专业人员,定岗、定责,专门负责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督导检查等工作,定期为企业提出建设性合理化建议,并与效益工资奖励制度相结合。

二是建立完善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发放制度。根据企业实际,定期将协调企业把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发放到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手中,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受侵害。

三是建立培训制度。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认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他们对企业、家庭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是建立了职工职业卫生定期检查制度。坚持对新进企业职工进厂体检,例行每年定期对职工进行免费体检,每年至少一次,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做到底数清、责任明。

去年,我们与区卫计局、安监局积极配合,先后召开了两次劳动安全卫生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会议,及时研究和分析了全区劳动安全卫生关系的状况,对一些劳动安全卫生争议案件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意见,维护了全区劳动安全卫生关系的和谐稳定,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企业职工和企业的稳定性、积极性。

全区各级工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树立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逐步促进职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三是号召各企业工会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与安全生产相关联,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四是区总工会深入全区基层工会组织开展了以职工群众自我教育为主,职工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营造了“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讲安全,我会安全”氛围,极大地增强了我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素质。

一是组织开展职工健康体检活动。去年2月份至今年上半年,区总工会协调天水协和医院拿出60多万元,对全区34家企事业单位和11家非公企业的2700多名职工免费进行了健康体检。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职工职业病防护保健意识,受到了全区广大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二是为企业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在去年体检的基础上,根据职工体检的情况及结果,我们分别对11家非公企业的356名职工建立了企业职工健康档案,进一步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是扩大职工互助补充保险覆盖面。去年我们在全区各基层工会中普遍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摸底工作,通过摸底筛选,已为全区3家非公企业的.122名职工建立了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

为进一步维护我区职工群众的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区总工会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与《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保护合同》同时签订、同时续订制度,保证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的制度化与长效化。

1、截止目前,全区新签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1份,覆盖企业11家,涉及职工214人;续签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98份,涉及职工7840人;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累计达209份,涉及职工11034人。

2、对今年上半年新建会的11家非公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214人;对今年上半年到期的28家非公企业续签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984人;今年上半年累计签订企业集体合同39家,涉及职工1089人。

3、配合区社保局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今年上半年共签订劳动合同718份,其中农民工512份。

4、区总工会免费为全区基层工会女职工举办了妇科病普查和妇幼保健知识讲座,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保护合同34份。

5、截止目前,对全区11家非公企业签订了劳动安全卫生集体合同,涉及职工477人。

1、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职业病发病缓慢,短时间内难以引起政府、企业、职工及社会普遍重视,加之近几年很少发现职业病病例上报,客观上由于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2、机制不全,制度完善不够。

一些基层工会的劳动保护规章制度没有健全完善,存在着有的工作项目无章可循,有的制度运行机制差而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度没有考核内容而缺乏工作制约,有的制度内容过时没有及时修订,有的制度没有通过一定的形式(如文件、职代会等)发布而缺乏权威性,导致一些规章制度的严重缺位、形同虚设与不能落实。

3、管理不当,档案规范不够。

多数单位工会的劳动保护档案不够规范,有的没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有的未开展工作而没有劳动保护资料,有的开展了工作而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有的没有定期汇总而资料缺失,导致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前后没有传承性,工会对单位的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职业卫生和职工的劳动保护状况不能完全掌握,工会工作的经验不能全面总结、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诊断。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领导及各基层工会、用人单位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职业病自查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市全区总人口156万,市区常住人口20万,境内有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交通运输方便快捷。我市目前共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机构0家,我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均由疾控中心承担,职业病诊断依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以来,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由最初的不足千人逐年上升至2004年4000人左右,每年新诊断职业病病人3人左右。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是在原**市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单位,是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全民事业单位,集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为一体,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根本目标。

二、职业病报告工作开展情况1.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中心职业病报告系统业务管理员由传染病报告系统业务管理员兼任,职业病防治科具体负责职业病报告与审核。中心制定有职业健康体检网络报告工作制度,对职业健康体检网络报告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中心根据职业病报告工作的要求及实际需要,目前共有职业病报告系统业务管理员1名、职业病直报用户1名,具体负责职业健康体检情况的网报与审核。

2.经费和硬件保障。

中心职业病防治科专门配置了职业健康体检网络报告工作的电脑,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报告与审核均通过科室电脑网络直报。中心未设有职业病网络报告专项经费,但日常工作中,中心能保障职业病网报工作的软、硬件的需求。

3.培训工作。

因我市仅有疾控中心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中心职业病网络报告工作均由中心直接负责,中心不需要也未组织其他单位进行业务培训。2013年以来,中心网络报告业务管理员、直报人员、审核人员按有关要求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同时中心不定期组织三类业务人员交流沟通,以便更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4.日常督导检查工作。

中心内部定期组织自查,确保网报工作规范开展。5.网络直报系统使用情况。

我市共开设有职业病报告系统本级业务管理员1名、职业病直报用户1名,均为疾控中心使用,2013年、2014、2015年均规范开展##职业病报告工作,各项报告及时、全面,无漏报及迟报现象。中心对职业病网报账号规范管理,因工作需要,为及时掌握了解我市职业病的相关情况,中心经审核,对唯一的本级用户授予隐私使用权限使用,并要求对查询结果仅在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范围内用于政府部门管理,隐私权限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6.纸质报告卡管理。

2013年以来,中心对所有需要职业病网报系统上报的信息均先行填写纸质报告卡,纸质报告卡规范、完整,所有报告卡均保存在档案室。

7.数据质量控制。

中心本级用户定期对职业病网络数据审核,2013年、2014、2015年均及时进行审核,确保上报数据准确及时。

8.数据利用情况。

中心定期对职业病网报数据进行分析,对网报中发现的问题及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及时向政府监管部门通报,为政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去年中心规范进行网络直报及数据审核工作,但在2015年上半年,中心对职业病网报工作有一定的松懈,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存在不及时现象。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中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的网络直报工作,及时规范通过网络直报。重点是要强化网报人员的专业化和责任心的教育,强化目标考核,做到常抓不懈。

五、意见及建议。

建议省、市专业机构举办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以促进职业病报告工作全面平衡地发展。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4月18日。

职业病自查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职业病防治法》及市cdc信息中心要求,为进一步作好本中心职业病报告管理工作,本中心信息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科室专业人员对本中心有职业病报告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职业病报告检查,提高本中心职业病报告、审核和登记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规范本中心相关科室职业病报告和职业病网审核工作;提高职业病信息发掘、预警利用和交流能力。

3、职业病卡片填写质量。

5、职卫科对所属部门职业病报告培训、检查和指导情况。

6、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效果。

7、对本中心信息报告和审核质量进行期中、期末评价。

2、检查时间:每半年1次,并根据应急要求随时增加自查次数和内容。

年终将全年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并提请中心领导审核,纳入年度科室工作考核,按中心相关制度进行相应的.奖惩。

北京市第六医院感控科。

20xx年07月19日。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是为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制定的办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煤矿另行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四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第五条 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六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第七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四)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第九条 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条 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应当包括辖区内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数量、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行业及地区分布、接触人数等内容。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违反有关保密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制度,依法受理和查处有关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如实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关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的式样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9月8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对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地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现有法定的职业病分10大类115种。用人单位如存在下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必须申报、登记。

1.粉尘类:矽尘、煤尘、石黑尘、炭墨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等各种粉尘。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等。

3.化学物质类:铅、汞、锰、镉、锌、铊、钒、磷、砷、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氟、氰及腈类化合物,四乙基铅、有机锡、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正已烷、汽油、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甲醇、酚、五氯酚、甲醛、硫酸二甲、丙烯酉脘、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根据《职业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可导致诊断为职业中毒性肝病的化学毒物;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导致诊断为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化学毒物。

4.物理因素:高温、异常气压、振动、放射线、微波、高频等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炭疽杆菌、森林脑病病素、布氏杆菌等生物因素。

6.皮肤损害因素:可导致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等职业性皮肤病的皮肤损害因素。

7.眼部损害因素:可导致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的眼部损害因素。

8.耳鼻咽喉损害因素:可导致噪声聋、铬鼻病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9.致癌物: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以及焦炉作业,铬酸盐制造作业产生的致癌物。

10.其他:可导致化学灼伤,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牙酸蚀病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病自查报告

为切实发挥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作用,实现和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天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甘肃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实施情况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甘安办发电〔2015〕16号)文件精神和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区安委会的部署要求,现将我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12(四)大力开展劳动合同签订。为进一步维护我区职工群众的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区总工会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与《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保护合同》同时签订、同时续订制度,保证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的制度化与长效化。

1、截止目前,全区新签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1份,覆盖企业11家,涉及职工214人;续签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98份,涉及职工7840人;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累计达209份,涉及职工11034人。

2、对今年上半年新建会的11家非公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214人;对今年上半年到期的28家非公企业续签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984人;今年上半年累计签订企业集体合同39家,涉及职工1089人。

3、配合区社保局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今年上半年共签订劳动合同718份,其中农民工512份。

4、区总工会免费为全区基层工会女职工举办了妇科病普查和妇幼保健知识讲座,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保护合同34份。

5、截止目前,对全区11家非公企业签订了劳动安全卫生集体合同,涉及职工477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职业病发病缓慢,短时间内难以引起政府、企业、职工及社会普遍重视,加之近几年很少发现职业病病例上报,客观上由于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2、机制不全,制度完善不够。一些基层工会的劳动保护规章制度没有健全完善,存在着有的工作项目无章可循,有的制度运行机制差而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度没有考核内容而缺乏工作制约,有的制度内容过时没有及时修订,有的制度没有通过一定的形式(如文件、职代会等)发布而缺乏权威性,导致一些规章制度的严重缺位、形同虚设与不能落实。

3、管理不当,档案规范不够。多数单位工会的劳动保护档案不够规范,有的没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有的未开展工作而没有劳动保护资料,有的开展了工作而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有的没有定期汇总而资料缺失,导致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前后没有传承性,工会对单位的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职业卫生和职工的劳动保护状况不能完全掌握,工会工作的经验不能全面总结、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诊断。

四、今后的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领导及各基层工会、用人单位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56-。

职业病自查报告

市安监局:

根据2012年11月02日市安监局组织的关于职业健康的培训内容,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面开展专项检查整治活动。目前,活动已取得预期效果,正在不断引向深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了确保专项检查工作扎实开展,公司招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部署,本着“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严而又严”的原则,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开展此项工作,通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广泛宣传职业病的防治与危害相关知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本次会议上,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时开展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为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3、突出重点,综合整治。围绕本次工作重心,对公司生产车间及周围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厂区环境卫生,重点检查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条件;对生产车间内部环境,主要检查员工是否按各工序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各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解决。在人事制度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坚持每一个新进公司的员工都要有健康证,老员工每年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限期完成。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存在问题。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决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有计划性的对薄弱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及职业健康防治工作。

职业病自查报告

xx市全区总人口xx6万,市区常住人口20万,境内有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交通运输方便快捷。我市目前共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家(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机构0家,我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均由疾控中心承担,职业病诊断依托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xx年以来,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由最初的不足千人逐年上升至20xx年4000人左右,每年新诊断职业病病人3人左右。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xx年9月,是在原xx市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单位,是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全民事业单位,集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为一体,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根本目标。

1.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中心职业病报告系统业务管理员由传染病报告系统业务管理员兼任,职业病防治科具体负责职业病报告与审核。中心制定有职业健康体检网络报告工作制度,对职业健康体检网络报告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中心根据职业病报告工作的要求及实际需要,目前共有职业病报告系统业务管理员1名、职业病直报用户1名,具体负责职业健康体检情况的网报与审核。

2.经费和硬件保障。

中心职业病防治科专门配置了职业健康体检网络报告工作的电脑,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报告与审核均通过科室电脑网络直报。中心未设有职业病网络报告专项经费,但日常工作中,中心能保障职业病网报工作的软、硬件的需求。

3.培训工作。

因我市仅有疾控中心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中心职业病网络报告工作均由中心直接负责,中心不需要也未组织其他单位进行业务培训。20xx年以来,中心网络报告业务管理员、直报人员、审核人员按有关要求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同时中心不定期组织三类业务人员交流沟通,以便更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4.日常督导检查工作。

中心内部定期组织自查,确保网报工作规范开展。

5.网络直报系统使用情况。

我市共开设有职业病报告系统本级业务管理员1名、职业病直报用户1名,均为疾控中心使用,20xx年、20xx、20xx年均规范开展xx职业病报告工作,各项报告及时、全面,无漏报及迟报现象。中心对职业病网报账号规范管理,因工作需要,为及时掌握了解我市职业病的相关情况,中心经审核,对唯一的本级用户授予隐私使用权限使用,并要求对查询结果仅在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范围内用于政府部门管理,隐私权限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6.纸质报告卡管理。

20xx年以来,中心对所有需要职业病网报系统上报的信息均先行填写纸质报告卡,纸质报告卡规范、完整,所有报告卡均保存在档案室。

7.数据质量控制。

中心本级用户定期对职业病网络数据审核,20xx年、20xx、20xx年均及时进行审核,确保上报数据准确及时。

8.数据利用情况。

中心定期对职业病网报数据进行分析,对网报中发现的问题及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及时向政府监管部门通报,为政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去年中心规范进行网络直报及数据审核工作,但在20xx年上半年,中心对职业病网报工作有一定的`松懈,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存在不及时现象。

中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的网络直报工作,及时规范通过网络直报。重点是要强化网报人员的专业化和责任心的教育,强化目标考核,做到常抓不懈。

建议省、市专业机构举办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以促进职业病报告工作全面平衡地发展。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xx年4月18日。

职业病防治工作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广晟管理综字[20xx]14号文件精神,公司领导认真学习了省安监局副巡视员林天逐和职业健康处处长朱光华在省安监局召开《职业病防治法》宣贯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后,对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现根据文件要求和近年来开展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以下汇报:

1、油墨。目前印刷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溶剂型油墨,主要有芳香烃类、酯类等有机溶剂,它们大多有毒性,会污染环境并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存在着生产安全隐患。

2、润版液。印刷机上普遍采用的是酒精润版系统,异丙醇是润版溶液的添加剂之一,挥发后产生的醇蒸汽有毒,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

3、胶片和显影液。它们都含有大量的银离子,这些物质若直接进入环境中,重金属银离子能污染自然水体而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同时,胶片的片基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环境中极难降解而污染土壤。

4、油性上光材料。其使用的稀释剂主要是甲苯,人体吸入一定量会导致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发生病变。

5、洗车水。清洗印刷机组必备的原料之一,传统的洗车水含有大量苯、酚、醇,人体吸入后会刺激呼吸系统,对皮肤也有损害。

6、噪音。操作人员如果长期在没有防护的工作场所工作,会致使听力减退。

我司的职业病防治教育贯穿到安全生产教育中,实行“三级”教育,即在厂级、车间级、岗位级,通过教育使各岗位人员了解本岗位工作可能带来的职业危害,并通过厂报和宣传栏刊登有关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员工应该如何科学、安全地操作,提高了员工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2、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代替了原有造成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

紧跟世界低碳环保的潮流,响应国家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号召,我司一直倡导绿色印刷,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给公司发展绿色印刷带来了坚实的基础。为避免印刷车间人员患上职业病,我司宁愿选用成本较高的“绿色油墨”代替传统的`溶剂型油墨。所谓“绿色油墨”是以大豆为原料而提炼的环保性油墨,具有无味、无毒、无害的优势,通过环保油墨运用,避免了对人体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在印刷车间日常工作中,经常会使用洗车水作为清洁剂对印版进行清洗,我司采用的洗车水也是环保型,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无害的特征,采用该洗车水可避免员工患上职业病。我司是有着70多年的历史的印刷企业,多年来一直钻研和改进印刷器械,经过不断的摸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司从09年开始就尝试免酒精润版系统,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现在采用的都是无酒精润版系统,通过对这项技术的改造不仅节约了成本,还避免了因异丙醇而产生的职业危害。为避免显影液、油性上光材料对人体的损害和对环境的,在20xx年8月投入246万购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富士紫激光ctp直接制版设备,替代传统手工拼版工艺,减少有机粘合剂的使用,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公司有一台uv上光机,但该设备运行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甲苯等有机溶剂,极易使操作者患上职业病,该设备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理念,公司从几年前就停开了该设备,也避免了职业病的发生。

3、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措施。

我司本着对员工、企业、社会负责的态度,主动接受卫生、环保、安监部门的检查和监督,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为使员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我司施行5s现场管理制度,所有的生产车间、仓库都安装了通风设备,有效降低了有害物质在生产场所的浓度,公司建立了劳保用品发放制度,定期给员工发放工作服,为在印刷车间和装订车间部分噪音较大工序工作的所有员工配置了防护耳塞,并在生产车间张贴指示标志,提醒员工在上岗前应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公司为每位员工依法参加了包含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及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使员工工作无后顾之忧。经过公司不断的努力,近年来公司未发生一起职业病病例。由于之前印刷行业存在工艺、设备上的局限性,有些工种需要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我司已按政策给以前从事过特殊工种又符合申报条件的老员工申办了提前享受养老待遇,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去年,我司原本计划今年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但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20xx年我司面临厂房搬迁或转型升级的挑战,今年度我司依托企业转型或升级,再按照实际的工作场所和工种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工作,如评估后仍存在职业危害风险,将依照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目前在未申报前,继续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要求,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职业病自查报告

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北京市职业病报告管理办法》,认真做好职业病报告的自查、互查工作。

三、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一次职业病报告自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年底存档。

四、按区疾控中心的规定,及时与相关单位认真做好职业病的互查工作。并要有详细的记录。

五、职业病专职人员负责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指导工作,防止漏报现象的发生。

六、做好职业病的上报工作,要求字迹工整、无涂改、无漏报、误报、错报、瞒报。

七、做好职业病报告的自查、互查计划及总结。

职业病自查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职业病防治法》及市cdc信息中心要求,为进一步作好本中心职业病报告管理工作,本中心信息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科室专业人员对本中心有职业病报告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职业病报告检查,提高本中心职业病报告、审核和登记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自查目的规范本中心相关科室职业病报告和职业病网审核工作;提高职业病信息发掘、预警利用和交流能力。

二、检查人员。

三、

检查内容。

3、职业病卡片填写质量。

5、职卫科对所属部门职业病报告培训、检查和指导情况。

6、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效果。

7、对本中心信息报告和审核质量进行期中、期末评价。

四、检查方法。

2、检查时间:每半年1次,并根据应急要求随时增加自查次数和内容。

五、考核评估。

年终将全年检查结果进行。

总结。

并提请中心领导审核纳入年度科室工作考核按中心相关制度进行相应的奖惩。

北京市第六医院感控科。

2017年07月19日。

职业病工作自查报告

为切实发挥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作用,实现和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xx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xx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xx—20xx年)〉实施情况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xx办发电〔20xx〕16号)文件精神和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区安委会的部署要求,现将我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从全区来看,尤其是近几年职业病患者上访事件的不断恶化及升级,区总工会高度重视各基层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从基础工作干起,不断建立健全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配备了相关专业人员,定岗、定责,专门负责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督导检查等工作,定期为企业提出建设性合理化建议,并与效益工资奖励制度相结合。

二是建立完善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发放制度。企业实际,定期将协调企业把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发放到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手中,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受侵害。

三是建立培训制度。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认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他们对企业、家庭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是建立了职工职业卫生定期检查制度。坚持对新进企业职工进厂体检,例行每年定期对职工进行免费体检,每年至少一次,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做到底数清、责任明。

(一)建立三方协调机制。

去年,我们与区卫计局、安监局积极配合,先后召开了两次劳动安全卫生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会议,及时研究和分析了全区劳动安全卫生关系的状况,对一些劳动安全卫生争议案件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意见,维护了全区劳动安全卫生关系的和谐稳定,限度地调动了广大企业职工和企业的稳定性、积极性。

(二)抓好安全宣传教育。

全区各级工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树立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逐步促进职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一是“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区总工会于6月10日,安排组织工会干部在二马路步行街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安全生产法》、《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共计20xx余册,并于六月下旬深入企业为企业职工发放《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二是督促各企业工会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要求新进厂的职工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岗位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三是号召各企业工会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与安全生产相关联,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四是区总工会深入全区基层工会组织开展了以职工群众自我教育为主,职工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营造了“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讲安全,我会安全”氛围,极大地增强了我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素质。

(三)组织开展健康体检。

一是组织开展职工健康体检活动。去年2月份至今年上半年,区总工会协调天水协和医院拿出60多万元,对全区34家企事业单位和11家非公企业的2700多名职工免费进行了健康体检。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职工职业病防护保健意识,受到了全区广大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二是为企业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在去年体检的基础上,根据职工体检的情况及结果,我们分别对11家非公企业的356名职工建立了企业职工健康档案,进一步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是扩大职工互助补充保险覆盖面。去年我们在全区各基层工会中普遍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摸底工作,通过摸底筛选,已为全区3家非公企业的122名职工建立了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

(四)大力开展劳动合同签订。

为进一步维护我区职工群众的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区总工会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与《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保护合同》同时签订、同时续订制度,保证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的制度化与长效化。

1、截止目前,全区新签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1份,覆盖企业11家,涉及职工214人;续签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98份,涉及职工7840人;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累计达209份,涉及职工11034人。

2、对今年上半年新建会的11家非公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214人;对今年上半年到期的28家非公企业续签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984人;今年上半年累计签订企业集体合同39家,涉及职工1089人。

3、配合区社保局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今年上半年共签订劳动合同718份,其中农民工512份。

4、区总工会免费为全区基层工会女职工举办了妇科病普查和妇幼保健知识讲座,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保护合同34份。

5、截止目前,对全区11家非公企业签订了劳动安全卫生集体合同,涉及职工477人。

1、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职业病发病缓慢,短时间内难以引起政府、企业、职工及社会普遍重视,加之近几年很少发现职业病病例上报,客观上由于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2、机制不全,制度完善不够。一些基层工会的劳动保护规章制度没有健全完善,存在着有的工作项目无章可循,有的制度运行机制差而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度没有考核内容而缺乏工作制约,有的制度内容过时没有及时修订,有的制度没有通过一定的形式(如文件、职代会等)发布而缺乏性,导致一些规章制度的严重缺位、形同虚设与不能落实。

3、管理不当,档案规范不够。多数单位工会的劳动保护档案不够规范,有的没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有的未开展工作而没有劳动保护资料,有的开展了工作而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有的没有定期汇总而资料缺失,导致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前后没有传承性,工会对单位的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职业卫生和职工的劳动保护状况不能完全掌握,工会工作的经验不能全面总结、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诊断。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领导及各基层工会、用人单位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人、职员的身体健康,改进劳动条件,做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并合理解决工人、职员患职业病以后的劳动保险待遇问题,特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职业病系指工人、职员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的恶劣等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生产和技术条件,将危害工人、职员健康和影响生产比较严重并且职业性比较明显的十四种职业病列为职业病名单(职业病名单附后)。以下条文中所指的职业病,系指职业病名单内列的职业病。

第四条职业病的确定,由本单位医疗机构或指定医疗机构负责治疗的医师负责,如果不能确定时,可提交本单位的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小组)解决,凡经确定为职业病者,即应发给职业病证明书。

第五条职业病的诊断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必要的理化学检查、患者的职业史及其劳动、生活条件等进行全面的观察。

患者临床症状虽与某种职业病相似,如果致病原因与职业条件无关或实难确定时,不能列为职业病。

第七条工人、职员调转工作时,原单位应在离职单内填明该工人、职员的工种和工作年限。如果是职业病患者,应将有关确定职业病证明材料(如病历等),一并转交调往新的工作单位。如果该工人、职员到达新的工作单位以后,原患有的职业病未痊愈或新发现的职业病,虽与现工作无关但确与以往工作有关时,均应由新的工作单位按职业病待遇处理。

第八条患病的工人、职员,如果对医师或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小组)的确定有不同意见时,可按《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组织试行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各单位的卫生部门应会同工会组织督促与协助本单位的行政做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第十条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认为有的职业病确实影响工人健康比较严重,而未列入职业病名单内者,可报请地方卫生部门会同工会组织审查提出意见后,报送卫生部研究处理。

第十一条本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试行,解释与修正时同。以前个别地区或企业所规定的职业病名单和办法,自本规定试行之日起一律废止,现正按原规定享受职业病待遇的工人、职员,虽不符合本职业病名单的规定,亦应按本规定第六条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职业病管理办法心得体会

自1996年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我国对于职业病的防治日趋重视。而职业病的治理不仅仅是医疗行业和劳动监察等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职业病管理办法是保障职业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一个重要文件。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职业病管理办法的重要性,以及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职业病管理办法是对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的具体规定,是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手段。职业病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明确企业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帮助企业建立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制度,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在企业实践中,职业病管理办法属于一份具有指导性的文件,是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的重要依据。企业可以将职业病管理办法中的有元素纳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治和管理。比如,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等。

第四段: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

在实际执行中,我发现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非常重要。企业应根据自身职业病危害情况和职业病防治法规相结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在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的过程中,应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企业还应将职业病防治计划纳入日常管理中,形成常态化的职业病防治体系。

第五段: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要实现职业病防治的目标,仅仅依靠法规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素质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该重视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对于非常规作业岗位的员工,企业应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职业病防护意识。通过增强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

总结:通过职业病管理办法的执行,可以有效实现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企业应该按照职业病管理办法的要求,完善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技术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技术、科学防治思想会不断完善和进步,保障着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病防治总结报告

晋城东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位于西大街、景西路和晋韩路的交汇处,总占地面积15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1954年建厂,已有50多年生产玻璃器皿的历史。是山西省玻璃制品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生产经营高级日用玻璃器皿。连续十年公司通过了iso质量环境体系双认证; 于2001年获得了国家轻工部赋予自营进出口权。

目前,公司拥有资产4000万元,职工600余人,年生产产值可达6000万元,销售6500万元,利税600万元。公司生产的2300余种产品全部出口,远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倍受外商的青睐。公司产品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熔技术,工艺及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热效高、耗能低、污染小,采用传统的人工吹制,制作精良,品种多样,合格率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公司现有产品七大系列二千余种,出口欧、亚、美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6年以来,公司先后被命名为“山西省玻璃制品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和“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景德桥”牌玻璃制品连续十年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 和“山西省著名商标”。公司多次荣获 “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全国轻工业卓越绩效优秀企业”、“山西省优秀企业”等称号。

针对职业健康危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相关权益。

职业病防治工作不仅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而且也关系到公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报告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家疾控中心相关文件的`要求、《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公司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随着公司的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认真宣传,职业病防治工作正逐步走上完善成熟的轨道,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

一、 加大宣传力度

公司充分利用板报、会议学习等工具,有针对性地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同时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向工作人员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广泛深入宣传。

二、 重管理,完善制度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公司设置了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同时制订《劳保用品管理制度》来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事务由行政人事部负责,发生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核心,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立了《职业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职工的隐患意识和应急能力;公司还加强对各级、各类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等内容。通过制度实现管理,使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 抓技术,防控职业危害

公司针对粉尘、噪音、高温等有毒有害物质因素,根据近年来国内积累的成功的经验和办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减轻职业危害的发生,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使职工生活在健康、清新的环境中。

(一)粉尘烟尘的控制:配料室、进料间等都设立了通风除尘设施。加强配料人员的防护措施,上班期间必须佩戴防毒防尘面具、呼吸保护器等。

(三)噪声控制:积极减少硬性物质碰撞,有效的降低了噪声对工作场所的影响;要求噪声影响区的工作人员佩戴耳塞等防护措施。

(四)防高温:(1)车间工作面采用了中央空调等降温措施。(2)对部分高温工作地点采用局部通风降温措施。(3)针对伏天高温公司特供清凉饮料及绿豆汤等措施防暑降温。

2

四、 加强职业卫生防护

(一)职业性健康监护:公司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每年对全公司的特殊工种和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检查,并将体检结果存入员工档案。

(二)保健品的发放与管理:对于从事特殊职业危害接触(如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公司制定了防暑降温药及饮品、饮料的方案。

五、 从自身做起,加强职业防护

个体防护方面公司制定并执行了《劳动用品管理制度》。《劳动用品管理制度》对个体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做了明确的规定,按照不同的工种、劳动环境和条件,发放给职工不同防护能力的防护用品。公司每月都严格按照规定给生产一线职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毛巾、肥皂、洗衣粉、挂胶手套、高温手套、耐酸碱手套、劳保手套、隔热面罩、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尘口罩、布口罩、工作服、劳保鞋、披肩帽等),接触尘烟的操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报警装置等应急防护设备与用品。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严格配备了耳塞、耳罩。

《职业病防治总结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公司深感责任重大,尽管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以做全球公民,创绿色公司的企业理念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强化宣传教育,强化员工的职业安全意识,借鉴国内、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防控职业危害,为广大员工的健康、公司的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晋城东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11日

3

一、管理工作

(一) 进一步完善我院科研与继续医学教育各种管理制度,细化投稿、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等各项管理程序,继续以服务、公正、公开为原则推进各项管理工作。全年共下发各种通知、公示、公告等35项,科研管理相关工作16项;继续教育管理工作19项;及时公布新修订的《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办法》。新的《办法》xx年1月1日起实施,我院按季度公布全院专业人员获取学分情况,经年终考核汇总公布全院专业人员学分达标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二) 按上级部门科研工作管理的要求,认真梳理我院在研的各级科研课题141项,如实填报在研课题的进展情况、经费开支情况等,进一步加强了我院科研项目的后期管理。我院xx、xx年度省医学科学基金项目按时申请结题11项;申请延期2项。

二、科研工作

(一) 科研立项正常推进。全年院内立项课题6项。共组织申报院外各级科研项目30项,已获批准立项12项,其中省医学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中医药局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由朱光华副院长牵头申请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化学毒物暴露人群生物样品库的建设与运作》通过卫生部专家评审和答辩,并按财政部要求提交了总额为100万元的经费预算申报书。我院丘创逸副院长、放射卫生防护所杨宇华所长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聘为应急管理专家,分别申报的《广东省突发化学中毒应急资源现状与能力评估体系研究》、《广东省核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医学资源整合与调度研究》应急管理研究课题均被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立项,共获补助经费10万元。

(二) 专科建设取得突破。《毒理实验与应用》批准为省医学重点专科,获经费支持30万元;《核应急与辐射防护》、《职业病防治与控制》批准为省医学特色专科,分别获支持15万元。目前,三个专科正在按计划进行建设,将不定期接受省卫生厅的考核,三年后终期评估验收。

(三) 科技成果登记取得新进展。黄汉林院长负责的省科技厅重点计划项目《广东化学中毒突发事故危害评估与医学应急救援系统》通过成果鉴定,完成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并获成果登记证书。该项目研究成果建立和发展了我国化学中毒事故、急性职业性危害评估和医学应急救援信息支持综合平台,具有创新性;危害评估技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成果已在我省地级市职防机构推广应用,为申报科技成果奖奠定了基础。

(四) 知识产权保护有新成果。由我院牵头研制《化学中毒突发事件危害评估与医学应急救援信息系统》、《职业健康监护与监测信息系统》已完成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工作,并首次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分别为xxsr05677、xxsr26395.我院成功研制的两个信息系统对处置化学突发中毒事故以及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 国内科研合作开拓新领域。由黄汉林院长负责参与中国cdc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牵头研究的国家“xx-x”重点攻关项目《卫生安全重要技术标准研制-职业病防治技术标准研究》、《重金属和有机溶剂对工人健康损害的预防控制研究-三氯乙烯免疫系统损伤的研究》、《职业卫生安全卫生防护干预试点(who)》,共获得科研资助经费53万元。目前,三个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职业病防治整改报告

区安监局:

根据x月贵局对我公司检查情况及下达的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xx安监管责改﹝xxxx﹞职卫xx号)的精神,xxxx公司从技术、防护、监护三个方面的进行了整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造工艺设备,减少声源、降低噪声。

一是针对气传动设备多,气流噪声大,通过增加尾部消声器,利用滤波的原理,达到消耗声能降低噪声的目的。目前,7条生产线已完成安装,共计加装消声器2500余个,加装后现场监测显示噪声级比原来下降了2-3分贝。其余生产线预计6月30日前完成。

二是用1台大功率中央吸尘器替换掉xx一分厂17线4个布袋吸尘器,并将其布局在车间外,在减少噪声来源的同时,改善了车间环境,降低了二次扬尘的可能。

三是计划通过设备更新换代,淘汰噪声危害较重的麦森公司配料分厂4台老式手动剪板机,购置全自动剪板机,减少16个噪声危害较重的岗位。目前,技术中心正在抓紧时间进行选型和采购工作,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更新换代。

二、梳理噪声危害区域,增加个人防护,加强宣传教育 一是安全办会同技术中心对生产区域的涉及噪声危害的区域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专门采购了噪声测量仪,技术人员花费2周时间对现场90余个区域逐一进行噪声监测。

对监测数据按80db以下、80db-85db、85db以上三个级数建立了噪声危害数据库,今后将定期监测,同时建立完善了噪声危害岗位员工档案。

二是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要求,为员工配备适用的防噪耳塞。我们通过遴选、择选、试戴、定型4步,确定用霍尼韦尔smf-30防噪耳塞替换原3m1100防噪耳塞。截止4月30日,噪声危害岗位员工配发及更换工作已全部到位,累计配发和更换耳塞610副。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和现场告知。为确保员工重新认识噪声危害,能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噪耳塞,安全办及各子公司、分厂、部门共组织培训会10余场,现场增加“噪声有害”、“必须佩带护耳器”、“噪声-职业危害告知卡”等安全标识310张。并计划在5月拍摄新定型耳塞的佩戴视频加入车间电视机滚动播放,进行目视化佩戴培训。

通过这次整改,公司上下对噪声危害重新进行了认识,有计划分步骤进行了整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司将继续在区安监局的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上下功夫,确保安全稳定。

xxxxxxxxxx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安达市安监局:

针对黑龙江美信职业卫生环境评价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对黑龙江豪运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控制职业危害的整改建议,我公司整改情况如下:

一、生产车间(造气厂房、络合厂房)已经按国家排风标准要求设置了机械通风装置,并进行了联锁,事故通风设施通风次数每小时不少于12次。

二、车间出入口、通道、走廊、楼梯等场所均设置了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并增加了局部照明,照明设施照度达到150-200lx以上,已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

三、公司已为员工提供和配置了防护性能较好的3m防毒面具和全面罩式防护用品,并按规定定期更换,符合《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的要求。

四、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及《用人单位职业防治指南》的要求,已建立了职业管理措施,制度了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方针,设置了职业防治领导机构,明确了相关组织的职能,职业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职业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了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了警示标识、警示说明和公告栏。

二o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也关系到瓮安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我公司历来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报告工作的通知》及省、州、县精神,国家疾控中心相关文件的要求,公司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随着公司的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认真宣传,职业病防治工作正逐步走上完善成熟的轨道,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近两年来,通过采取宣传教育,加强对作业场所的监督监测等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维护了职工的权益。为此,我公司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职业病防治整改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张文康

2002年3月28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一)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三)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放射事故的分类及调查处理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重大和特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职责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条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

(一)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

(二)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三)组织事故调查;

(四)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处;

(五)结案存档。

第五条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迅速、有效、科学、公正。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六条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应当实施紧急报告:

(一)特大和重大事故,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行部报告;

(二)一般事故,应当于6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八条 接收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首诊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九条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己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第十条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规定》,负责管辖范围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并应当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同级工会组织通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情况。

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情况,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对外公布。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第三章 事故处理

第十二条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五)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七)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根据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

(二)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三)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四)组织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

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公安、安全生产部门、工会等有关部门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第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十六条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二)分析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

(四)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

(五)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第十七条 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时,有权向用人单位、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

第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意见,决定和实施对发生事故的用人单位的行政处罚,并责令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落实有关改进措施建议。

第十九条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工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布处理结果。

第二十条 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不采取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而导致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导致特大或者重大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1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的;

(二)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的;

(三)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四)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未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或医学观察的。 第二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集团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公司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总经理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企业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企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5、组织对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经常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技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企业技术部门的职责。

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四、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责。

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五、分厂厂长职责。

1、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厂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厂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遵循科学、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区域覆盖。

第四条 各地要加强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相关的人员、设备和工作经费,以满足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

第二章  诊断机构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设置规划,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

(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副本的复印件;

(三)与申请开展的职业病诊断项目相关的诊疗科目及相关资料;

(四)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等相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五)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清单;

(六)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决定受理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评审。专家组应当自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和提交技术评审报告,并对提交的技术评审报告负责。

第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技术评审报告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批准的申请单位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为五年。

第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批准证书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延续。经原批准机关审核合格的,延续批准证书。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可以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

设区的市没有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指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工作,并使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第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

(一)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

(二)报告职业病;

(三)报告职业病诊断工作情况;

(四)承担《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诊断权,并对其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诊断医师等有关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并采取措施改善职业病诊断工作条件,提高职业病诊断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十五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尊重、关心、爱护劳动者,保护劳动者的隐私。

第十六条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资格证书:

(一)具有医师执业证书;

(二)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从事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工作三年以上;

(五)按规定参加职业病诊断医师相应专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依法在其资质范围内从事职业病诊断工作,不得从事超出其资质范围的职业病诊断工作。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机构名单、地址、诊断项目等相关信息。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三章  诊 断

第十九条 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论。

第二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需要以下资料:

(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四)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二条 劳动者依法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接诊,并告知劳动者职业病诊断的程序和所需材料。劳动者应当填写《职业病诊断就诊登记表》,并提交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

第二十三条 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内如实提供。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依法提请用人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前应当中止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

第二十八条 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资料或者提供资料不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仍不能作出职业病诊断的,应当提出相关医学意见或者建议。

第二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单数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独立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

第三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诊断医师对诊断结论有意见分歧的,应当根据半数以上诊断医师的一致意见形成诊断结论,对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不得弃权。

第三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诊断需要,聘请其他单位职业病诊断医师参加诊断。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后,应当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二)诊断结论。确诊为职业病的,应当载明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

(三)诊断时间。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三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应当包括:

(一)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二)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包括参加诊断的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

(三)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相关部门、机构提交的有关资料;

(四)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三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确诊为职业病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用人单位提出专业建议。

第三十五条 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活动中怀疑劳动者健康损害可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时,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四章  鉴 定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第三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指定办事机构,具体承担职业病鉴定的组织和日常性工作。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的职责是:

(一)接受当事人申请;

(二)组织当事人或者接受当事人委托抽取职业病鉴定专家;

(四)建立并管理职业病鉴定档案;

(五)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有关职业病鉴定的其他工作。

职业病诊断机构不能作为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

第三十八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依法承担职业病鉴定工作的办事机构的名称、工作时间、地点和鉴定工作程序。

第三十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职业病鉴定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其成员。专家库可以按照专业类别进行分组。

第四十条专家库应当以取得各类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师为主要成员,吸收临床相关学科、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职业病鉴定工作。

第四十一条 参加职业病鉴定的专家,应当由申请鉴定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从专家库中按照专业类别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抽取的专家组成职业病鉴定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

经当事人同意,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根据鉴定需要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的相关专业专家作为专家组成员,并有表决权。

第四十二条 专家组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相关专业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为本次专家人数的半数以上。疑难病例应当增加专家组人数,充分听取意见。专家组设组长一名,由专家组成员推举产生。

职业病鉴定会议由专家组组长主持。

第四十三条 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已参加当事人职业病诊断或者首次鉴定的;

(三)与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

(四)与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职业病鉴定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职业病鉴定申请书;

(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申请省级鉴定的还应当提交市级职业病鉴定书;

(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四十五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审核,对资料齐全的发给受理通知书;资料不全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补充。资料补充齐全的,应当受理申请并组织鉴定。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鉴定申请之后,根据需要可以向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职业病鉴定的办事机构调阅有关的诊断、鉴定资料。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鉴定、形成鉴定结论,并在鉴定结论形成后十五日内出具职业病鉴定书。

第四十六条 根据职业病鉴定工作需要,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向有关单位调取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应当如实、及时提供。

专家组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必要时可以组织进行医学检查。

需要了解被鉴定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或者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的,在现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作出前,职业病鉴定应当中止。

职业病鉴定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专家组进行职业病鉴定时,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人员旁听职业病鉴定会。所有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人员应当依法保护被鉴定人的个人隐私。

第四十七条 专家组应当认真审阅鉴定资料,依照有关规定和职业病诊断标准,经充分合议后,根据专业知识独立进行鉴定。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鉴定书。

鉴定结论应当经专家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

第四十八条 职业病鉴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及鉴定事由;

(二)鉴定结论及其依据,如果为职业病,应当注明职业病名称、程度(期别);

(三)鉴定时间。

鉴定书加盖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印章。

首次鉴定的职业病鉴定书一式四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原诊断机构各一份,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一份;再次鉴定的职业病鉴定书一式五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原诊断机构、首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各一份,再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鉴定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四十九条 职业病鉴定书应当于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二十日内由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送达当事人。

第五十条 鉴定结论与诊断结论或者首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及时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十一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如实记录职业病鉴定过程,内容应当包括:

(一)专家组的组成;

(二)鉴定时间;

(三)鉴定所用资料;

(四)鉴定专家的发言及其鉴定意见;

(五)表决情况;

(六)经鉴定专家签字的鉴定结论;

(七)与鉴定有关的其他资料。

有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应当如实记录。

鉴定结束后,鉴定记录应当随同职业病鉴定书一并由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永久保存。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一)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规章制度建立情况;

(三)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和培训等情况;

(四)职业病报告情况等。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监督检查;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监督检查并不定期抽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

第五十三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职业病鉴定工作程序、制度落实情况及职业病报告等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定期考核。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病诊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六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职业病诊断的;

(二)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五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八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

(二)不按照规定向劳动者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

(三)泄露劳动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五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解释。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7年4月10日起施行。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及时、便民的原则。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应当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并符合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程序。

第三条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第四条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第五条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申请从事的职业病诊断项目;

(四)与职业病诊断项目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等资料;

(五)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它资料。

第六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资料后,应当在90日内完成资料审查和现场考核,自现场考核结束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批准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

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限为4年。

第七条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

(一)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

(二)职业病报告;

(三)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有关职业病诊断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二)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规范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从事职业病诊疗相关工作5年以上;

(五)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及其管理;

(六)经培训、考核合格。

第九条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诊断权,并对其做出的诊断结论承担责任。

第十条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

本办法所称居住地是指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

第十一条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

(一)职业史、既往史;

(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四)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五)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

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当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

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的,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职业病诊断应当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

对不能确诊的疑似职业病病人,可以经必要的医学检查或者住院观察后,再做出诊断。

第十三条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第十四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对职业病诊断有意见分歧的,应当按多数人的意见诊断;对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

第十五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做出职业病诊断后,应当向当事人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明确是否患有职业病,对患有职业病的,还应当载明所患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和复查时间。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执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按规定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内容应当包括:

(一)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二)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包括参加诊断的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

(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用所有资料;

(四)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结果报告单;

(五)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

第十八条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注明的复查时间安排复查。

集团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1.公司应当采用先进技术或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确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要求。

2.公司应加强设备和工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3.公司在改革工艺和技术革新时,应采用低毒物质替代高毒物质,加强通风排毒、排尘,实现机械化、密闭化和自动化。

4.公司必须对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上岗前和定期的职业卫生和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安全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器材。

5.公司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安排专人管理,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6.对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及其它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警示牌,配备有效的紧急防范设施和医疗急救用品,并有应急救援的组织措施。

7.公司必须为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和监督其正确使用。

8.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的作业,公司必须加强安全卫生管理,在作业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保证贯彻执行。

9.公司必须配合公司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定期检测。

10.公司必须配合公司及地方卫生监督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职业卫生调查,如实反映职业卫生的现状和实际情况。

11.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12.涉及有害作业建设项目立项,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该建设项目验收时,必须提交由专业机构出具的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13.生产、使用和引进新化学品,必须具备毒性鉴定资料、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否则严禁出厂、使用和引进该化学品。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下文是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遵循科学、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三条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区域覆盖。

第四条各地要加强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相关的人员、设备和工作经费,以满足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

第二章诊断机构。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设置规划,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

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副本的复印件;。

(三)与申请开展的职业病诊断项目相关的诊疗科目及相关资料;。

(四)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等相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五)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清单;。

(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决定受理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评审。专家组应当自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和提交技术评审报告,并对提交的技术评审报告负责。

第九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技术评审报告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批准的申请单位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为五年。

第十条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批准证书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延续。经原批准机关审核合格的,延续批准证书。

第十一条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可以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

设区的市没有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指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工作,并使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第十二条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

(二)报告职业病;。

(四)承担《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诊断权,并对其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诊断医师等有关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并采取措施改善职业病诊断工作条件,提高职业病诊断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十五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尊重、关心、爱护劳动者,保护劳动者的隐私。

第十六条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资格证书:

(一)具有医师执业证书;。

(二)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五)按规定参加职业病诊断医师相应专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十七条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依法在其资质范围内从事职业病诊断工作,不得从事超出其资质范围的职业病诊断工作。

第十八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机构名单、地址、诊断项目等相关信息。

第三章诊断。

第十九条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论。

(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四)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二条劳动者依法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接诊,并告知劳动者职业病诊断的程序和所需材料。劳动者应当填写《职业病诊断就诊登记表》,并提交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

第二十三条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十四条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内如实提供。

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第二十六条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依法提请用人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前应当中止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七条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

第二十八条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资料或者提供资料不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仍不能作出职业病诊断的,应当提出相关医学意见或者建议。

第二十九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单数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独立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

第三十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诊断医师对诊断结论有意见分歧的,应当根据半数以上诊断医师的一致意见形成诊断结论,对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不得弃权。

第三十一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诊断需要,聘请其他单位职业病诊断医师参加诊断。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十二条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后,应当出具职业病诊断。

证明书。

(一)劳动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二)诊断结论。确诊为职业病的,应当载明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

(三)诊断时间。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第三十三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应当包括:

(二)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包括参加诊断的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

(三)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相关部门、机构提交的有关资料;。

(四)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三十四条职业病诊断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确诊为职业病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用人单位提出专业建议。

第三十五条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活动中怀疑劳动者健康损害可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时,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四章鉴定。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第三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指定办事机构,具体承担职业病鉴定的组织和日常性工作。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的职责是:

(一)接受当事人申请;。

(二)组织当事人或者接受当事人委托抽取职业病鉴定专家;。

(五)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有关职业病鉴定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八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依法承担职业病鉴定工作的办事机构的名称、工作时间、地点和鉴定工作程序。

第三十九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职业病鉴定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其成员。专家库可以按照专业类别进行分组。

第四十条专家库应当以取得各类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师为主要成员,吸收临床相关学科、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职业病鉴定工作。

第四十一条参加职业病鉴定的专家,应当由申请鉴定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从专家库中按照专业类别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抽取的专家组成职业病鉴定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

经当事人同意,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根据鉴定需要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的相关专业专家作为专家组成员,并有表决权。

第四十二条专家组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相关专业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为本次专家人数的半数以上。疑难病例应当增加专家组人数,充分听取意见。专家组设组长一名,由专家组成员推举产生。

第四十三条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四)与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第四十四条当事人申请职业病鉴定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申请书。

(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申请省级鉴定的还应当提交市级职业病鉴定书;。

(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四十五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审核,对资料齐全的发给受理。

通知书。

;资料不全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补充。资料补充齐全的,应当受理申请并组织鉴定。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鉴定申请之后,根据需要可以向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职业病鉴定的办事机构调阅有关的诊断、鉴定资料。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鉴定、形成鉴定结论,并在鉴定结论形成后十五日内出具职业病鉴定书。

第四十六条根据职业病鉴定工作需要,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向有关单位调取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应当如实、及时提供。

专家组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必要时可以组织进行医学检查。

需要了解被鉴定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或者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的,在现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作出前,职业病鉴定应当中止。

职业病鉴定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专家组进行职业病鉴定时,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人员旁听职业病鉴定会。所有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人员应当依法保护被鉴定人的个人隐私。

第四十七条专家组应当认真审阅鉴定资料,依照有关规定和职业病诊断标准,经充分合议后,根据专业知识独立进行鉴定。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鉴定书。

鉴定结论应当经专家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

第四十八条职业病鉴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及鉴定事由;。

(二)鉴定结论及其依据,如果为职业病,应当注明职业病名称、程度(期别);。

(三)鉴定时间。

首次鉴定的职业病鉴定书一式四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原诊断机构各一份,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一份;再次鉴定的职业病鉴定书一式五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原诊断机构、首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各一份,再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鉴定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四十九条职业病鉴定书应当于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二十日内由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送达当事人。

第五十条鉴定结论与诊断结论或者首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及时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十一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如实记录职业病鉴定过程,内容应当包括:

(一)专家组的组成;。

(二)鉴定时间;。

(三)鉴定所用资料;。

(四)鉴定专家的发言及其鉴定意见;。

(五)表决情况;。

(六)经鉴定专家签字的鉴定结论;。

(七)与鉴定有关的其他资料。

有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应当如实记录。

鉴定结束后,鉴定记录应当随同职业病鉴定书一并由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永久保存。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五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一)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

规章制度。

建立情况;。

(三)人员、

岗位职责。

落实和培训等情况;。

(四)职业病报告情况等。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监督检查;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监督检查并不定期抽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

第五十三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职业病鉴定工作程序、制度落实情况及职业病报告等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四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定期考核。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病诊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六条职业病诊断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职业病诊断的;。

(二)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五十七条职业病诊断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八条职业病诊断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不按照规定向劳动者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

(三)泄露劳动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五十九条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十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二条本办法由卫生部解释。

第六十三条本办法自20xx年4月10日起施行。20xx年3月28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职业病管理办法心得体会

职业病是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严重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和劳动生产力。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职业病管理的力度,颁布了一系列职业病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的出台,有助于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提高职工的工作安全保障,保障职工权益,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

在职业病管理办法中,我国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等一系列措施,标准化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与控制要求。比如,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理和救助措施、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等。这些标准明确规定了职业病防控的具体要求,提供了行业单位落实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参照。

实践表明,职业病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减少劳动者受害程度、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一些复杂病因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标准,仅通过管理办法难以完全解决;职业病诊断技术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加强职业病管理办法的实施,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细化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标准,提高预防职业病的教育和培训水平,完善职工职业健康档案和病例报告制度,加强监督和检查,落实责任人制度和追究责任制度,形成多部门多途径联合防控的工作机制,从而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展开,并为提高职工的健康状态和劳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第五段:结尾。

总之,职业病管理办法的出台和实施,是国家对职业健康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职工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和完善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领会、认真贯彻,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践探索,不断提升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切实维护职工的基本权益和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职业病管理办法心得体会

职业病是指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行业而患上的疾病,它不但严重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还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职业健康风险,公司通过实行职业病管理办法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加强职工教育。

职业病是由于职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危害物质导致的,因此加强职工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公司在职业病管理办法中规定,对所有新进员工进行职业病预防教育,向职工普及职业病危害知识,教育职工认识到职业健康的重要性。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只有加强职工教育能够真正达到提高职工自我预防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段: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卫生是职业病预防的重要环节。我公司实行了“工作场所卫生监测制度”,通过对主要作业场所进行定期环境监测和评估,评估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公司还加强职业防护具的配备和管理,确保职工在工作中佩戴护具。在职业卫生管理中,重要的一点是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这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加强职业病监测、诊断和报告。

对职业病进行监测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环节。对职工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报告职业病疑似病例。以便对病例进行诊断并积极展开治疗,避免病人职业病的恶化甚至死亡,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在公司实施的职业病管理办法中,要求做到职业病诊断及治疗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诊断及治疗真实、准确、及时。

第五段:持续完善职业病预防体系。

职业病预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地完善职业病预防的体系机制。在公司实施的职业病管理办法中,规定还应不断改进和完善职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监测、诊断和报告等职业病预防体系。通过企业和职工双重努力,有效地控制职业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公司长远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结论:

职业病管理办法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且必须得到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加强职工教育、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监测、诊断和报告等方式,能够不断提高预防职业病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在企业和职工共同努力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防范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才是真正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2.

卫生局须对当事人实施鉴定。

本案中,王某不服“无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结论,向被告申请鉴定,同时提供了自述材料、相关人员证明材料,已履行了其个人所能尽到的举证义务。被告在受理了原告的鉴定申请后调取了原告的职业病诊断材料,未能全部获得法律规定的鉴定所需资料,但即便“已穷尽了通知和取证方法”,被告也未能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履行法定职责。此外被告提供的证据材料中,对受理原告鉴定申请的时间前后不一致,又未能作出合理解释,行政行为存在瑕疵。

对于原告王某诉讼请求被告作出“确认患有职业脖的鉴定结论,法院认为“该结论的作出,须由被告组织的职业病鉴定委员会进行实体审查后才能确认”,因而驳回原告请求;判决撤销南京市卫生局今年6月对王某作出的《职业病鉴定终止通知书》,责令卫生局于本判决生效后六十日内对原告是否患职业病组织鉴定。

健康维权有法可依。

获悉该案判决结果后,劳动部门相关人士也对广大从事特殊职业的劳动者提出建议,若在工作期间发生疾病并怀疑所得疾病为职业病,应及时到当地卫生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30日内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鉴定后仍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执行。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 11-11 商业中介的合同签(通用23篇)
    在签订合同协议时,双方应该认真审核内容,确保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这里收集了一些常见业务的合同协议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在生活中,协议在生活中的
  • 11-11 初中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发言稿(优质17篇)
    发言稿的内容应该围绕主题展开,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等进行论证,增加说服力和可信度。不同的社会角色需要准备不同类型的发言稿,以下范文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示例。
  • 11-11 混凝土外加剂买卖合同(实用18篇)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买卖已经成为经济交流的主要形式,无处不在。以下是一些买卖行业的趋势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的买卖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买方(甲方):卖方(乙方):
  • 11-11 机关单位办公室个人总结(实用22篇)
    个人总结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方式,还是使我保持目标和提高自我意识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指导
  • 11-11 四年级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5篇)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改正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反思是一项艰巨而必不可少的工作,以下是一些教师们分享的反思范文。
  • 11-11 村镇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热门20篇)
    月工作总结有助于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促进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共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其一是做好创建宣传
  • 11-11 设备维修及保养外包合同(汇总18篇)
    合同协议应当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详细规定交易的具体内容和流程。请参考以下范文,为您的合同协议加入更完整和详尽的条款。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
  • 11-11 高中学生代表开学讲话演讲稿(实用18篇)
    写演讲稿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我们的演讲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写中学生演讲稿时,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演讲案例,借鉴他人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 11-11 吸烟有害健康的班会教案(通用13篇)
    一个完善的教学工作计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果你正在为教学工作计划苦恼,不妨看看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 11-11 短期的工作计划(模板17篇)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分享的编写工作计划书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