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精选18篇)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精选18篇)

时间:2024-01-24 23:24:04 作者:字海

教师在制定高中教案时,可以参考专业书籍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材简析】: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第一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介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棉纺织工业领域里首先出现的技术发明和革新创造、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第二目“从工场到工厂”,介绍了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直接影响;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简单地介绍了工业革命从英国拓展至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作用。

必修一、二相关联系:必修一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条件。

(2)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了土壤。

(3)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资本主义在早期发展中的产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成就间的关系。

2.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及其影响。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詹姆斯?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对当时已出现的蒸汽机原始雏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进,发明了单缸单动式和单缸双动式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蒸汽机发明使人们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却有无究无尽的动力,人类历史跨入了“蒸汽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瓦特解放了人类的双手,瓦特的发明带来了真正的工业革命。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它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飞跃,即发明、使用机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首先出现在英国。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1.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4.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信息的多种功能搜集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视频图片导入新课。

1、火车、轮船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最初的火车、轮船是用什么做动力的?

2、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3、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后点拔: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一百多年后,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主要发明,如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等,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2、理解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掌握工业革命史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

思路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只是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实力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知识点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1、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30页第一自然段和历史纵横。

点拨归纳: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

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的大量财富。

劳动力: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

生产技术: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市场:18世纪以后,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必要性)。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多媒体显示课件。

围绕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发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点拨归纳。

机器发明和使用。(珍妮机---开始的标志)。

机器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工业革命的关键)。

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火车)。

工业革命的完成。

1840年前后,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知识点二:从工场到工厂。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的内容后点拨归纳。

(1)生产方式:从手工工场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发挥重要作用。

(3)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加快。

(4)社会关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5)政治: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6)思想意识: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7)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4.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搜集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

2.分析教材中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资料,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火车、轮船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最初的火车、轮船是用什么做动力的?

2、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3、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件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世界第一架飞机图片爱迪生和电灯图片贝尔发明电话图片〉。

学生讨论后点拔: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一百多年后,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哪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设疑与发现。

课件展示如下问题:

4、卡尔本茨是哪国人他有哪些重要成就。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与讨论、达成共识。时间为15分钟。

问题较为简单,教师不宜多讲。

(三)问题探与究:

1、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设计意图:

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

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能力。

3.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谈谈工业革命给你带来的启示。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知道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课堂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将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讲学习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科学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型。

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资料,分电力、电讯技术、交通运输三组收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将进入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世界,看人类灵魂的智慧之光是如何点亮了我们的生活,如何让我们在广袤的大地上潇洒地行走,在湛蓝的天空自由地飞翔!让我们进入本学习主题的第二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幻灯展示标题)。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结合大家预习的内容,你认为你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播放剪辑视频《寻秦记》中引发雷电一段)。

(从学生喜欢的电视剧导入,结合得很有趣,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对了,似乎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电的开发应用,可这与事实相符吗?

二、学习新课。

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概况)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迅速席卷世界。资本主义实现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新时代——蒸汽时代。

师:(继续引导)在工业革命的促进和推动下,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那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对工业革命有何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12页正文第一段与阅读部分内容思考这一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这一问题,完成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因的理解,并且完成对辅栏“科学技术发展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关系”的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

师:(幻灯片展示: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相互关系结构图)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部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而不断提高的生产力要求技术革新,既而引发了新的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为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如果学生的回答提到其它方面原因,如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最终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劳动力的增加,工人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老师应当积极肯定。)。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加迅猛之势迅速席卷全球,取得了众多重大的成就。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科学家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这些伟大成就带来的重大好处。我们是以三大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下去收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的,现在让我们进入“我行我show!”时间,请各组代表上台展示相关成果。

1.电力的应用。

师:(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完整,老师加以补充;如果回答超出教材范围,老师应积极肯定。老师幻灯片展示:理论基础: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电钻等。电磁感应现象在初二物理中已经学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史海拾贝”的基础上回忆,加强学科间的纵向联系。)先进的电磁学理念被发现后,很快应用于生产实践,带来了社会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发电机、电动机应运而生。(学生再次体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是一种优良而造价低廉的新能源,比蒸汽动力更加强劲,而且环保,因此在生产生活中迅速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机逐渐取代蒸汽机,这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还促成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化学工业、钢铁工业,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面貌,由此,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2.电讯技术的兴起。

师: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信息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要求进一步加强联系,电讯事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的展示。(播放剪辑视频)。

这一段电影片段为我们展示了二十到二十一世纪电讯技术的发展情况,我们却不知道电讯技术是如何兴起的,掌声有请第二组的代表来为我们揭晓答案吧!

[负责收集电讯技术的一组同学收集成果展示]。

师:(肯定学生表现,幻灯片展示:电讯技术:电话—贝尔、无线电报—马可尼。同时出示贝尔试通电话、无线电穿越大西洋实验的图片)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是近代电讯技术的重大成就。(如果学生展示太简单,教师可补充:1880年,美国已有4.8万门电话机在使用。发展到今天,不仅有有线电话,还有无线电话,如移动电话、视屏电话等。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了。时至今日,已进入信息时代。

师:大家还记得中国近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情况吗?(引导学生回忆八年级上期“近代社会生活”一课的知识,加强中外历史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中外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香港到上海之间,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

3.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这一时期,还有一种新能源----石油,被人们广泛使用起来,这与内燃机的创制是分不开的。内燃机的发明,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我很期待第三学习小组的代表在展示的过程中能为我们解决这几个问题:

1、动力机的变革情况?

2、内燃机与蒸汽机相比的优点?

3、交通工具的变革?

[负责收集交通运输的一组同学收集成果展示]。

师:(肯定学生表现,引导学生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气机的改良和火车、轮船的发明,体会“汽轮时代”与“铁路时代”的交通状况,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幻灯片展示:动力机变革:内燃机(柴油机)—狄塞尔)内燃机的创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动力机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

[学生比较内燃机与蒸汽机的优劣,认识到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师:(总结学生讨论意见指出)过去的蒸汽机烟尘很重,污染环境,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因为要携带充足的煤和水,非常笨重,操纵不灵,还经常出事故,现在被干净、能量大,携带方便的内燃机淘汰是必然的。尤其是柴油机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幻灯片展示:交通工具变革:汽车—卡尔·本茨、亨利·福特,飞机—莱特兄弟。并展示“坐在汽车上的福特”,三轮、四轮、现代汽车的对比图片,“在飞机上操作的威尔伯·莱特”的图片)汽车的发明让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产量猛增到每年50万辆以上。中国直到20世纪初才在香港、天津等大城市出现电车和汽车。一战时,飞机作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大量投入战斗。中国人自己的飞机是由冯如发明的。(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小字部分,了解人类研制飞行器的过程。)。

师:通过同学们的辛苦收集,我们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刚才是代表动口,接下来是大家动手!(巩固所学知识,突出重点)。

[自己动手:学生设计第二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图表]要求:1、所设计的表格形式不拘,可以把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成就及相关要素都能填进自己设计的表格。2、思路清晰,突出创意,动作迅速,当堂展示。

(老师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优秀的设计作品投影展示,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师:大家的创意的确让老师获益菲浅,表格内容课后完成。(小结学生表现,幻灯片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表,全班共同完成填空项目。)。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1)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

(3)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4)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材料创设情境,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工业革命产生条件的影响。

(2)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影响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知识整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历史知识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本课主要运用三种学习方法:情景学习法、历史比较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运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创建多样性。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文明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和影响。

2.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特别是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开幕。这一天,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者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博览会上,参观者惊奇地观看着来自各个国家的发明、珍奇和产品,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各种机器发明,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正在工作的机器,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们领悟到了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自主预习。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前提:18世纪时,随着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市场:越来越多的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___________。

(3)劳动力:圈地运动迫使很多农民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资金: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广阔的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5)技术:________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2)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

(3)其他领域: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二、从工场到工厂。

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________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________,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社会关系的变化。

(1)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________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欧美国家的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4.经济思想:资产阶级希望摆脱封建束缚,要求________、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兴起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巧思妙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四个一”:一个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一次动力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一个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诞生;一个新时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背景。

(1)工业革命的扩展:________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2)世界贸易扩大: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市场,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3)交通运输快捷:___________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________________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课堂探究。

【探究问题】工业革命的影响。

【探究素材】。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英国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生铁产量17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的1/2以上。

材料二……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星期日学校到处设立。1785年成立星期日学校协会。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

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却越来越贫困。这种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顺应历史潮流,创立马克思主义。

材料三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送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气)、co2、少量的so2、ch4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

【探究思路】材料一中“社会生产力”“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得出结论(1);材料二中“星期日学校”“创立马克思主义”得出结论(2)(3);材料三中“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得出结论(4),材料四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得出结论(5)。

【探究结论】。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

(2)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4)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5)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开展的最直接的条件是(。

)

a.英国的社会稳定。

b.人口、资本的自由流动。

c.经济的稳步发展。

d.海外市场的扩大。

解析:海外市场的扩大导致国内工场手工业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从而推动技术革新,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

答案:d。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解析:工业革命首先是生产技术的革命,机器生产就是典型的新技术的使用。

答案:c。

)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d.汽轮。

解析:由材料中“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可判断,“它”应是动力的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b。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能力要求:

(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节重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就其内容来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使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它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能力要求来说,它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才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分析,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难于深入理解其深层含义。

课堂教学设计。

一、背景和条件。

师:工业革命的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社会政治前提、市场的需要、技术的准备等方面思考。

生:(思考、回答)。

二、主要成就。

师: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生:看书、回答。

师:结合课件讲解。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1、教材地位: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其特点,掌握电气时代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学生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性。

3、教学重点:

(1)重点: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2)难点:理解垄断组织的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学情和教法分析:

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探究式教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材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那么这些教学方法这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呢,那就来看我的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采用ppt图片展示的方法,给学生出示第一辆汽车、电灯、电话等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并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2、新课:

(1)第一子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可以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发生的背景、进程和产生的影响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感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并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从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三个方面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第二子目“垄断组织的出现”。采用探究法,先向学生解释“垄断”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学生讨论“工厂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异同,引导学生认识垄断组织的历史作用。

(3)第三子目:世界市场的发展。采用讨论法和问题探究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有何新发展?为什么?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与交通通讯手段的发展,使世界怎样从分散、孤立状态连成一体的。3、总结巩固提高:通过板书结构引导学生一起来总结本堂课的学习的总结,并布置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巩固和提高作业。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4)从世界交流的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至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性,掌握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深刻体验科技改变生活和世界的过程,学习发明家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的历史责任感;从对世界市场的分析中,培养学生作为“世界人”应有的全局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展示学校办公楼前的停车场)这个地方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生:第二次。

师:除了汽车之外,电灯,飞机,随处可见的塑料,以及用来制作我们校服的化纤,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就是说,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广泛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之深远,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首先请同学们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

概念阐释。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4、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后果。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及标志;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和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观;。

4、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图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你们当中谁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请举手。你们知道火车和汽船发明于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同学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看图说史。

(2)、除了珍妮机之外,你还能找出其它的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名称吗?(动手写一写)。

(3)看了瓦特和他改良的蒸汽机后,你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的历史意义吗?

(4)、看了史蒂芬孙和他发明的火车机车后,你知道火车发明的时间以及影响吗?

(5)、你还知道谁发明了汽船?发明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畅想天地。

想一想,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下列问题自主学习)。

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原因)。

2.工业革命何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英国)。

3.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哪个部门?(找学生回答哪个部门)。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形成如下要点)。

1.兴起原因: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市场需要。

2.时间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

3.最先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珍妮纺纱机)。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一系列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情况,并理解纺纱与织布是如何相互促进的)。

2.瓦特改良蒸汽机。

(教师强调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机;改良蒸汽机是动力之源;改良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并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3.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指导学生看书,举出火车、轮船的发明者和第一辆火车(汽船)的名称,认识火车、轮船的发明重大意义)。

美国人,富尔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英国,史蒂芬孙,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引导学生知道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和过程。)。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性,掌握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深刻体验科技改变生活和世界的过程,学习发明家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的历史责任感;从对世界市场的分析中,培养学生作为“世界人”应有的全局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工业革命》高中历史教案

了解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内容,评价维也纳体系;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1848年欧洲革命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通过对维也纳体系建立、破坏、瓦解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历史的反动和倒退;19世纪二、三十年代改革和革命中资产阶级发挥重要作用,沉重打击封建势力;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前期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大决战时期,最终资本主义在斗争中占据上风,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源,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专政,使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但与此同时,欧洲的封建势力仍然非常强大,并在19世纪前期居于主导地位。

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欧洲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拿破仑帝国被镇压,欧洲恢复“正统秩序”,建立起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维也纳体系”,这一时期欧洲政治上表现为逆流横行。

但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生产力的发展,这股逆流很快被遏制,欧洲爆发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和1848年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历史车轮的前进。

教学总体建议。

阅读课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为主,可以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进行阅读分析,再分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教师从中要起到引导作用。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点明教材三个目录的内在联系(也可放在后面总结处):第一目: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确立);第二目: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维也纳体系受到冲击);第三目:1848年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关于导入的教学建议。

可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回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消亡的内容,说明在此之后,欧洲大国重划欧洲政治版图。

另外可以直接点题:题目是“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本节课讲述的是关于19世纪前期欧洲的情况,1848年革命是其中重要内容。

让学生对比19世纪前期欧洲经济和政治状况,得出结论:19世纪前期的欧洲总体仍是封建势力占上风,因此,在拿破仑帝国失败后,出现了封建势力的复辟。

重点分析。

维也纳会议和1848年欧洲革命是本课重点。

19世纪前期的欧洲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大决战时期,一开始封建势力占上风,制定反动的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工业革命后壮大了的资产阶级凭借经济实力展开和封建势力的决战,经过反复斗争,1848年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资产阶级最终在斗争中取胜。

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维也纳会议和1848年欧洲革命是两件标志性的事件,正代表着当时欧洲的主要矛盾,突破这两个重点,就明白19世纪前期整个欧洲政治经济情况。

难点分析。

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是本课难点。

学生对“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历史的反动”这一提法容易接受,但对维也纳体系“促进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这一结论不易理解。

解决了这一点,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分析维也纳会议。

教师先给出阅读提纲,让学生扫清知识上的障碍并对维也纳体系进行评价。

关于维也纳体系的评价,指导学生评价历史进步和反动的标准:第一,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是否推动人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进步;第三,评价历史事件要置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中。

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1848年欧洲革命。

先由学生自己解决基础知识的问题,再在教师指导下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的影响。

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各国革命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即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重点是法国的两次革命。

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1.知识与能力。

记住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知道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美国人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等机器发明的学习,体会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等观点。

通过学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等问题,体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一致,深刻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专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课时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讲述了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使用蒸汽为动力的火车机车的发明制造等史实。本课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具有时代特点的工业革命的进程场景。

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本课看似简单,其实内容非常重要,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之重更是不言而喻。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地位很重要,它不仅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巨大飞跃,而且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到一个时代,此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如果追溯历史根源,都要归根到工业革命。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教材内容由“珍妮机的故事”、“瓦特与蒸汽机”和“火车的诞生”三部分组成,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始终贯穿了工业革命发展历程这一主线。从珍妮机的发明带动了机器的发明创造,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引发了对带动机器的动力探索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的以来自然动力转化到了蒸汽动力,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使用领域快速扩展开来,从生产部门扩展到生活部门的广泛使用,交通领域诞生了蒸汽轮船和火车机车。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瓦特与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如何阐释“蒸汽机”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呢?这是需要突破的地方。工业革命的影响,课本阐释的只有一段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这段话的理解却并不容易。尤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这段话非常重要,但是学生很难吃透,这也是一个教学设计的重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九年级学生已养成了一定的历史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较好的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情景假设法和材料分析法。通过情景假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1851年的第一届世博会,引出对工业革命代表机器的分析,从而了解工业革命的进程。

材料取材广泛包括图片材料、音像材料和文字材料。学生通过分析图片资料得出有效信息,通过音像材料搜集有关的内容,通过文字材料总结归纳。学会从细节分析历史,从细节中体会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课在环节的设计上和材料的选材上充分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习过程具有层次性和独创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加深认识,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材料设计的难度层次学生更容易把握课程重点,更容易参与到课堂过程中。设问具有拓展性和启迪性,能够照顾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具有基础性的设问则能顾及全体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工业革命,如何设计出新出彩,为学生展现一个生动的工业革命过程,让学生明确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体会工业革命给英国、给世界甚至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思考了各种活动形式,搜集阅读了大量材料,从中选取有效的信息,加以修改整理排序,形成了一个基于课本,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能够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设想。

从教学视频的选择到教学活动的设计,再到教学材料的选取,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的参与了工业革命一般,学完这节课,基本能对本课的重难点有所理解和突破,实现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

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有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方法。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有情景假设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材料分析法等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本课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用视频《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工业革命》一段,视频比较新颖,而且文艺水平高,可以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加深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在课程中,使用ppt课件,用生动的图片和形象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贯穿课堂,使整节课的节奏紧凑,学生很好的参与课程活动。最后,运用思维导图加以总结,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对学习内容的一个总结和巩固。

4.板书设计。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好,老师先和大家分享我的回家故事,我家在陕西西安,考虑到经济实惠和安全便捷的因素,我每次都坐火车回家,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火车这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自主学习。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国家,行业及标志?

2、工业革命中的交通运输发明是什么。

3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自学检测。

提问学生完成知识表格。

发明者国家时间成果。

新课讲述。

填一填:回忆所学,填写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前的重大事件。

事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与工业革命关系。

教师总结: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教学。

环节教学过程教学目的与效果联系实际,以身说法,增加真实性,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生:(回答)。

师:

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师:找一找:根据材料,找出材料中还提到了哪些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17世纪,英国人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奠定了物理学基础,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生:……市场,……资本,……商业利润,说明英国具备了资本和市场基础。

生:……流动劳动力,说明具备了劳动力基础。

师:总结,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是因为英国具备了政治基础、资本和市场基础(或者说经济基础)、思想基础、人力基础和理论基础。

生:专制主义、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农业发展为主、重农抑商……。

师:同学们概括的非常好,我们整理一下。

师:这样的对比之下,我们得出,中国虽然处于康乾盛世,但是仍然不具备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给出背景和奠定的基础,让学生复习旧知,写出英国工业革命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样设计,其实是对原因的弱化处理,降低了学生写原因的难度。

再通过一段材料分析,给学生点出一些工业革命发生的比较重要但是书上没有提及的条件作为补充,方便学生透彻的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

在阐述了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背景之后,我就想在同样的条件下,拿中国和英国对比在政治上、在经济上、在思想上、在对外上,各个方面,中国都走上了和英国不同的道路,与之一对比,学生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是因为中国不具备各种条件任务三:

剖析影响师:议一议:英国作家狄更斯这样评价工业革命:“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请你根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师:五分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取代人力、兽力、水力、风力……把大量的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厂房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诞生了……”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

材料三: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到19世纪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初期的普遍现象。

生:生产力快速发展,出现了工厂和两大对立阶级……。

材料四:工业革命让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的爷爷他们年轻的时候都不穿袜子,只有几套手工做的衣服,现在我有各种各样的袜子和衣服。以前他们住在农村,周围都是田地,每天都要干农活,可是现在我住在城市,周围都是工厂,我的父母每天要去工厂上班。以往一年才能去一次的亲戚家,现在坐火车直接就可以过去,非常方便。

材料五:日不落帝国。

“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川教版教材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3课《辛亥革命》。本学习主题主要体现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与探索,从而使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其中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共分有三目:革命的酝酿,武昌起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这节课的线索就是革命的背景——爆发——结果——意义。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是历史学科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一种尝试,试图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充分分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合作中,活动的参于中学会学习的。

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

历史。

学习方法。

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在导学案设计中,通过。

课前预习。

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初中学生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学习中兴趣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氛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住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能力与方法。

2、通过分析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及三民主义内容的分析,培学生掌握论从史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3、通过课前小热身,使学生培养起自学历史,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4、通过提炼教材,使学生学会历史的基本概括规纳的能力。

5、通过资料分析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加强对事物本质的挖掘能力逐步掌握对历史事件的客观众分析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前搜集孙中山的生平资料及图片,学习孙中山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了解辛亥革命及一系列革命斗争活动,学习革命先辈们勇于探索,立志奋斗,不的积极进取的斗争精神。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及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导学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孙中山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革命活动。

预习教科书,完成导学案——“课前小热身”。

a>。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教师引导。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师:今年。

国庆节。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生:略。

多媒体播放国庆__周年阅年式的精彩片段,生谈观生感。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中取材,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与旧中国形成强烈对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体会中国的发展强大来之不易。

(二)、链接旧知识,回顾近代以来列强发动过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中国人民所做的探索。

生:列举近代以来的四次侵华战争,及其结果和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思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所做的斗争和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生:归纳出.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结果——失败,说明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斗争,回顾维新变法失败的教训,斗争必须由改良走向革命,)。

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顺应历史潮流,开始拿起武装进行斗争,并于__年前的今天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做的探索进行复习,有利于旧知的巩固,同时,自然地过渡到本课内容,使学生从线索上清晰地把所握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的探索,认识到革命斗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三)、课前小热身:学生小组交流课前预习的学习内容。了解本课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知识点。

设计意图:课前了解线索和基本知识点,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重难点问题和重要知识的理解落实。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课堂进行时——新课解析。

1、小组交流: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引导学生分别从组织准备,思想理论准备,军事准备三个方面在小组间交流。

师强调同盟会,三民主义等重要知识的过手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本中归纳出重要的信息,找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落实重要知识点在学案上。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背景资料的介绍。

2、材料分析三民主义。

出示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和三民主义的内容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这两段材料,分析出它们之产的联系。并评一评三民主义。学生记住三民主义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

设计意图;三民主义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资料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引用历史资料,以及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

师过渡:在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一大批革命志士投身于反清的武装斗争中,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革命的继续发展。不久,一场规模壮大的武装起义在武昌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武昌起义。

3、学生观看视频《武昌起义》片段,结合课本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这一重大事件的相关情况。完成导学案的填空,通过观察《武昌起义后国内形势图》。

说说。

起义的影响。

生:通过图片说出起义得到了全国很多省份的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影视资料中提取信息,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

师过渡:接学生回答,武昌起义使腐败的清王朝摇摇欲坠,中国社会也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4、合作交流,探讨武昌起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四件大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概括出这四件大事:(1、中华民国的成立。2、清朝统治被推翻,3、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学生通过课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概况,掌握公元与民国换算的方法。了解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的实事。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结果有一个完整地认识,体会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从繁杂的零碎的知识中归纳出重要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议一议:阅读材料,并在小组间讨论,根据材料评价辛亥革命。

师交流评价历史事物的一般方法:性质+积极影响(历史功绩)+消极影响(局限性)。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本课共有两目,分别是“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义”和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都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

元旦。

成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本课的主线:准备――爆发――结果。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想渐趋成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学生一方面有了一定知识水平,一方面又感觉历史是副科,从心理上不是很重视,所以教者既要让他们有兴趣,学习历史知识,又要突出重点,理清知识线索。

对于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都会很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创新、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自读、探究、点拨、练习。

板书设计:

准备:中国同盟会爆发:武昌起义结果:中华民国。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课前两分钟播放《走向共和》主题曲,多媒体配以历史事件的画面,最后打出歌词,上课铃响音乐结束。

(课件出示历史画面配以音乐)。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孙中山,学习他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

师:重温辛亥精神。

(课件出示课题)。

师:提到孙中山,你对他都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对孙中山的介绍)。

(课件出示孙中山革命。

事迹。

知多少?)。

师:讲述“兴中会”,“同盟会”创立的相关信息。

(课件出示兴中会,同盟会创立的相关信息)。

师: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

师:讲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革命目标,革命旗帜。

(课件出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旗帜)。

师:讲述同盟会是一个政党的原因。

师:你能找出同盟会革命纲领和革命旗帜之间的对应关系吗?

(课件出示革命纲领,革命旗帜,革命目标之间的关系)。

师:(过渡)在同盟会成立并提出明确的革命旗帜后,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许多武装起义,如: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课件出示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示意图)。

师:这些起义的结果都怎么样?

师:一次又一次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众多热血儿女的英灵变成了纪念碑上笼统的数字。

师: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敛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郊外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们大多是留洋归来的学生,平均年龄才29岁。英雄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起义三天前,林觉民在一方白色手帕上给妻子用血和泪写下一封感人至深的绝笔信。

师:这是截取信中的一段:

(课件出示《与妻书》部分内容)。

师:这段什么意思?

师:为了苦难的祖国,他永远地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为了天下人的幸福,他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和年轻的生命。

师:林觉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师:林觉民这种为了祖国,为了民主共和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师:黄花岗起义结果失败了,但烈士的鲜血唤醒了更多的国人,黄花岗起义半年后,武昌起义就爆发了,现在就让我们回到__年前那个敲响清王朝丧钟的夜晚吧。

(课件播放:“武昌起义”视频)。

师:武昌起义的结果使得武汉三镇光复,武汉三镇包括:武昌,汉阳,汉口。1949年后将这三部分合成:武汉市。不仅如此,武昌起义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各省纷纷起义,大家看地图:

(课件出示武昌起义后形势图)。

师:清王朝这座260年的老屋子,革命党人这么一推,它就哗啦啦一个月倒了一半。十几个省响应起义,宣布脱离清王朝而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师:有人说: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课件出示“史学争鸣”)。

(课件出示能量充值卡)。

师:各省宣布脱离清王朝而独立,这个独立可不是今天说那个地方闹独立的意思,各省从清王朝里面独立出来,就是等着民国建立以后再加入进去,因此这时,大家邀请革命领袖孙中山回国,建立民国,颁布约法,使革命达到高潮。

师:情境:假如你是民国记者,你会如何报道民国建立呢?

(课件出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表格)。

师: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什么成就呢?

师: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临时约法》。

师: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比封建制度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有人就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课件出示史学争鸣)。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教案

1.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信息的多种功能搜集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

2.分析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资料,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视频图片导入新课。

1、火车、轮船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最初的火车、轮船是用什么做动力的?

2、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3、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后点拔: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一百多年后,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哪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1.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4.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搜集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

2.分析教材中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资料,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汽车标志,提问导入新课。

(二)新授。

问: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呢?(生答后出示第二次工业革命定义)。

1、科技: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如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我们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那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发明呢?看书后找出查尔斯在19可以用到的发明,看谁找的多:

在1911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法国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及电脑配件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并准备用远洋轮船将货物运回曼彻斯特。

问:那上面哪些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是由谁发明的?除此之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发明?找出的同学上黑板写(发明者,发明时间,没时间的不用写,发明物)。

相关范文推荐
  • 01-24 中班健康教育集(优质23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和分析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接下来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写作样例,供大家欣赏和学习。一直以来,“健康第一”是小
  • 01-24 高一写人及点评(模板21篇)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以下小编准备的范文范本,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岁月总是毫不留情地在每一
  • 01-24 最新大学职业规划书(模板15篇)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和谐发展。现在,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职业规划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1、我的性格:大
  • 01-24 监控申请书(汇总20篇)
    范文是指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主题下已经成型且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它可以作为写作参考或者学习的榜样。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在写作中可以借鉴其写
  • 01-24 公司安全报告与分析(优秀21篇)
    公司应该注重创新和持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希望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我公司是以生产电子产品为主,以加工半成
  • 01-24 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学习心得(模板15篇)
    通过写学习心得,我能够培养自己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学习心得,希望可以激发大家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 01-24 一分钟公司自我介绍范文(18篇)
    在社交场合,自我介绍是我们与陌生人建立联系的第一步,因此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些自我介绍范文精选了不同场合和不同目的的例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 01-24 美味的甜甜圈美术教案(优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应对学生的学习差异。现在,请大家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欣赏一份成功的教学工作计划。1、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体验酱油
  • 01-24 清明祭祖倡议书(热门18篇)
    范文范本是古代文人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模仿和学习范本的优点,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触发写作
  • 01-24 分钟自我介绍重要技巧(模板20篇)
    自我介绍是在与他人初次接触时,对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背景进行陈述的一种方式,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