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古代汉语论文(热门24篇)

古代汉语论文(热门24篇)

时间:2023-11-26 14:07:26 作者:笔尘

范本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可以给我们带来灵感和启发,使我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古代汉语对完善学生的汉语知识体系的作用探究论文

1、改善校园物质条件,形成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住校生,他们整天奔波于教室、宿舍、图书馆、实训室等场所,校园的内部环境与他们息息相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校园的规划设计、建筑物的风格特色以及教学设施的配备等手段营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场景。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大投入,改善校园的物质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校园的整洁和优美,感受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体验建筑的现代与舒适。同时学校还要增加文体活动设施,配足教育教学设备,形成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它可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进取的精神状态,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营造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确如此,学校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校园的文化氛围体现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句标语、一个横幅等方面。真正优美的校园环境,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环境,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职业院校更应给予学生关爱、重视和引导,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氛围。如在校园建筑、主干道的命名上要仔细斟酌,体现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每栋楼的楼道应设置格言警句、每个班级的板报要有启发意义、学校的电子大屏幕上也要不断更新“心情物语”等内容,让学生时时刻刻都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上得到积极的暗示;学校的文化长廊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上需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眼球,教会学生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如何排解心理上的困惑和疑虑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就是在软环境上下工夫,在细节上仔细谋划,让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无声的教诲,从而端正自己的日常行为,并学会进行心理调节,增强心理品质。

二、笃厚的校园精神能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1、弘扬校风传统,凝练育人文化。校风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高度凝练,它是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恪守的准则。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广泛宣传自己的校风、教风、学风等传统,突出职业特色,引导学生崇技尚能、实践创新。如可以发挥橱窗、展板、标语牌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校风、学风等,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地方都能见到关于校风传统的宣传标语,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的精神食粮;经常开展校情校史教育,邀请杰出校友到校进行励志演讲,彰显学校的办学成绩,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凝练深刻的育人文化。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深刻领会校风的内涵,牢固树立爱校、尊师、重教、乐学的思想,并在日常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2、尊重学生人格,和谐师生关系。校园的精神文化还体现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氛围等方面,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只有当师生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时,学生才能对教师言听计从,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职校生在中学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入职校后在心理上更需要得到老师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用朋友式的爱心和诚心来对待学生,以情感人、以情教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就会首先想到找老师或朋友倾诉,并学会自己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其心理负担便会随之减轻,心理也会变得更加阳光和健康。

三、完善的.制度规范能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校园制度常常以规定、措施、决定等形式出现,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它主要是指学校和班级教育中的领导体制、管理模式、教学规范、活动组织形式以及各项规章等。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它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和特色亮点。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规范学校的教学秩序,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使学生充满自信,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从而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1、严格学校管理制度,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约束性的条款,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限制性和规范性。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自我约束力较差,叛逆心理较强,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做出违纪甚至违法事件。因此学校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将“冰冷”的制度转变为学校的内在文化,逐步让学生接受和认可,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会激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

2、组织校园文体活动,以制度的形式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具有愉悦性情、培养兴趣、增长才艺等作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心,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文体活动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渴望得到尊重,更渴望获得成功,因此职业院校要采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来综合评价学生,并用制度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职业技能节、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采用学分制的方法激励学生每学期都参加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具体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统筹规划,如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努力办好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以一系列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展现自我,克服怯懦和自卑心理;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技能比武、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组织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四、小结。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它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创造和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整洁的校园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优良的校风传统、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特征;完善的学校制度、多彩的校园生活等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校园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茁壮成长。

语文课堂中古代汉语文学教学方式的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南京在哪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它融入了先锋叙事的经验,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寓言式或者说是隐喻式的结构。小说以一种绵密、精细、轻巧的笔触,从现实切入历史,在多个层面实现意义的延展。小说一方面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试图在强势的现实与处于弱势的历史之间构建一种叙事的平衡。小说文本也因此具备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吕志青的中篇小说《南京在哪里》(《收获》第4期)发表之后,引起了创作界与评论界的重视,小说在获得了“上海第六届长中篇小说优秀大奖”中篇奖,吕志青又藉此获第二届湖北文学奖。关于该作品的思想意蕴与艺术魅力的评论文字已不少见。笔者认为,小说以隐喻的手法,隐秘地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及其现实关系的理解,这构成了文本的二重叙事结构,而这一点为学界所忽略。

作者在作品文本中所表达的对宏大历史进行隐密叙事的这一种言说方式,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作者的创作实质上是作为一个传播者成功的完成了一场完整的编码、译码、释码的符号传播过程。编码就是作者把要传递的信息转化成符号,因为在文学作品未形成可传播文本之前,这些要传递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仅是作者个人的主观体验,在自己的大脑里,别人是无法知晓的。要想把这些东西传达给别人,就要把它们转化成文字、声音、表情、姿势等各种各样的符号,变成别人凭各种感官就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即文学作品。译码是编码的逆变换,即接受者把接收到的符号再转换成信息,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就是释码。作者在作品中隐密叙事的言说方式,显然就是编码者考虑文本创作目的,而选择什么样的符号和怎样组织符号去传达意义的一种方式。

一、“编码”:一个地理问题如何成演变一个有关历史的“新闻事件”?

在谈论小说的叙事立场与思想意蕴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小说的叙事细节: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如何演变成一个历史问题,并最终导引了一场社会事件。这个问题耐人寻味的,其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次“议程设置”,它是我们理解小说的基础。

一个其貌不扬并且是临时代课的地理老师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南京在哪里,问题首先在学生中间引发强烈反响。面对日常生活中我们异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学生们突然都感到了一种“陌生”与“不确定”。这种“陌生”和“不确定”,不仅仅是一个地理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正是这种“陌生”和“不确定”,激发了学生们一场关于“南京在哪里”的知识探寻欲望。学生们从秦淮河与金陵两个意义层面出发,开始搜寻一切有关南京的知识。由此,那些沉埋于地表之下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逐一显露出其本来面目。这种显露进一步刺激并导引学生们向历史更深处漫溯,他们收集而成的东西本身构成了有关南京的历史文献。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在不经意之间演变为一个深刻的历史问题。不仅如此,有关南京的问题还在继续生发、裂变,并以某种令人吃惊的速度向前伸展和蔓延。

这种伸展和蔓延,不仅体现在有关南京的知识层面,更在于这个话题在社会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先是那些家长们如邮电局局长、影楼老板、茶楼老板、李小红的父亲李总等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加入到这一事件中来。就在劝阻学生这一行动的过程中,班主任黄老师、历史小陈老师、政治大刘老师等也逐步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和教育战线的领导者们如陶校长、教育局长、宋副市长也居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学生们因为这个问题分心而不再把重心放在课堂学习上面,教师们也心有旁骛,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同时,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这一事情的发展。这样,一个课堂问题真正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新闻事件。

从文本的表层来看,这个故事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对那些日常生活中为人“熟知”的事物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可能是非常肤浅的,也即在“熟知”的背后往往是引人深思的“陌生”乃至于“无知”。在另一方面,正如有论者所言,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再一次洞察了人在精神上的脆弱性和盲目性”。但是,一个如此简单的话题竟然能够引发这样巨大的反响,乃至于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文本的叙事逻辑。吴俊认为,“《南京在哪里》(吕志青)中的一个偶然的提问,竟然会酿成生活中的一连串事件。作为事件的起因和核心,偶然因素的不可捉摸的神秘性就在我们眼前,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可思议地成为现实,成为不可预料也无法推翻的事实。一切与之相关的人事,都像是附着了一个能量巨大的漩涡,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跟着沉没到底。这是存在于生活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冥冥之中)的命运或超人力量的显示。……作家的才能就应当这样体现为能够去发现日常平凡中的深不可测性。”我不太赞成吴俊的这一说法,这个说法附和了先锋试验作品的一般经验,却有些言过其实。因为在我们当下的中学课堂里,一个地理问题或者历史问题能否真正演变成一个社会事件,这是很让人怀疑的,换言之,小说的叙事存在一种逻辑悖论。我想这正是我们理解这篇小说的一个关键之处。正是这个逻辑悖论透露给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南京在哪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它融入了先锋叙事的经验,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寓言式或者说是隐喻式的结构。只有在寓言或隐喻的层面,小说文本的结构和叙事逻辑才是合理的。

二、“译码”:在所指与能指的语境传播之间实现文本的隐秘叙事。

译码是对编码的逆变换,即接受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和作品外的所有读者)把所接收到的符号,即传播者(作者)在作品中想要传递的信息再转换成自己所能理解和体验的信息,那么,作为一种寓言或者隐喻式的文本,《南京在哪里》究竟要传达什么样的写作意图呢,它的思想意蕴与叙事立场又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评论界对于小说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强调小说的趣味性。王宏图认为:“这是一部很特别的小说。采用了先锋小说的探索方式。整部作品展示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它的内核是人们所谓的蝴蝶效应,即一个貌似不起眼的小事招引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后果。……它的写作技艺非常高超,起笔貌不惊人,但随后的一切充满悬念,让人感到极度的不可思议,其叙述框架仿佛是对侦探小说的戏仿。此外,在叙述中它巧妙地将大量有关南京的事件和人物穿插其中,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色彩。”

其二是突出小说的话语特性。有论者认为,“南京在哪里”最终演变出了各自始料不及的日常喜剧,“这与其说是生活本身的逻辑使然,倒不如说是‘南京在哪里’这句提问带来的‘话语哗变’。在某种意义上,人的命运会受到话语的左右和宰制。话语的力量超过了生活的力量,这似乎印证了福柯的那套后现代理论。从表面看,小说只不过是一场从能指到能指的空洞叙事游戏,从零到零,从起点回到起点;但在另一个层面上,作者似乎无意中揭示出了当代社会人的主体性丧失的另一种表征,创造了一个极具智性意味的审美空间,于是,先锋小说擅长的叙事游戏由于其对‘所指’发生的勾联,获得了某种再生力,从而也使这部小说具有了值得反复阐释的可能和意义,并藉此成为先锋小说写作在现阶段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成果。”

上述两种说法都有自己合理的成分,但是也很值得商榷。趣味性毕竟只能反映文本的表层意义,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这一审美高度,这多少有些佩不上这样的文字了。至于有关话语的说法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但是在话语的能指与所指上又语焉不详。南京在哪里?这个话语的所指是很有限的,其能指却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小说文本对事件的描述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一个地理问题如何演变成为一个历史问题?其二是一个课堂问题如何演变成为一个社会事件?仔细审视与揣度这两个方面,我们发现,一个纯粹的地理问题决不可能引发如潮的知识探寻活动,而“历史”是一个真正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小说沿着寻找“南京”这一事件所展开的种种途径,从话语的所指悄然滑向有关“历史”的能指,小说由此实现了关于“历史”的隐秘叙事。这里面因含有两个转变:从偶然转向必然,从局部转向全局――其结果是话语的能指从“南京”转向一切如南京一样被现实遮蔽的“历史”。

“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南京的历史文化沉积带自然是极为丰富的,但是,北京、西安等地哪一个城市不是如此呢?由此可见,“南京”这个概念自身并非不可替代,但在另一方面,“南京”作为一个历史的切入点,我们藉此进入历史,这样看来这种选择又是合理的,因为切入点可以有许多个,但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历史自身。在“南京”背后隐含有全部的历史,这才是我们要探寻的标的;或者说,南京,作为整体历史中的一个局部,象征着历史自身。不错,“南京”正是作为一种历史子系统的符号,存在于文本里。

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始终没有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我们(学生、家长、社会大众乃至于教师)对南京的“陌生”和“无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会牵引我们从“历史”走向“现实”,但这个问题被成功地掩盖起来了。从表面上看,吕志青似乎很沉醉于对“现实”种种的琐碎记忆里。事实上大量的读者已经很满足于文本的表层叙事了,它完整、细腻、生动、丰富,以至于我们差不多已经无可挑剔。这正是吕志青的高明之处,或者如西人所言,文本大于作者自身?它的多重结构使得我们可以穿透文本的表层叙事,达到一个极为隐秘的层次,发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层情绪。

这种隐秘叙事,典型地体现出吕志青的文本特征;以一种绵密、精细、轻巧的笔触,从现实切入历史,在表层、深层两个甚至更多个空间里实现意义的延展。在很多时候,他以一种精细的文思穿透后现代的狂欢,让我们漫步云中,小说文本也因此具备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他的《老五》、《穿银色旗袍的女人》等佳作莫不如此。谢有顺在《中国中篇小说年选》(花城出版社出版)选本序言中说:“这是我在近年读到的叙事上最独特的小说之一,整个叙事细密而微妙,环环相扣却又不着痕迹,最后,因南京在哪里的提问而起的社会事件平息了,可内心的骚动却一直延续在了当事者身上。小说的叙事处理如同一个象征,但它却精妙地虚拟了一场精神漩涡,把置身其中的人的.那种不由自主、不能自拔的状态。”唐静恺则认为这篇小说在“叙述结构上和写作技巧上的创新实验,别出心裁,拓展了作品的信息量,在教学秩序的有序和无序、发散性思维的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生活中耐人寻味之处的思考。”这都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三、“释码”:跨越“启蒙”之后的狂欢与诙谐。

现在我们来提出本文的最后一个问题:侯老师是谁?

与“南京在哪里”一样,作品文本中这些符号或信息的意义是什么?作者(也即编码者或传播者)使用这些符号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读者对编码者在作品中传达所有这些信息的理解就是释码。作品中,“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由一个临时代课的地理老师提出,最终问题的解决也回到他这里,那么,在文本逐一出场的知识分子人物系列中间,这个地理老师就显得举足轻重。令人感兴趣的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又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弱化这个人物的本来面目。小说写他的地方非常有限,倒是一开端他的出场显得突兀,这构成了文本的叙事的玄机。试看小说开端:

初二五班的地理老师病了,临时派了一个人来带课。梅雨季节,天色老是灰蒙蒙的,加上前排的日光灯又坏了,光线更加黯淡。所以自始至终大家都没怎么看清这人的面目,只是留下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似乎有点黑,有点瘦,还带点慌张,像是没什么教学经验。特别是他走路的样子,轻悄悄的,给人一种躲躲闪闪、鬼鬼祟祟的感觉,像是做了点什么亏心事或者正打算做什么亏心事。进来之后也没什,么开场白,说了句“我姓侯。”

说罢径自转过身去,将一副中国地图挂在了黑板上。等他转过身来时才又冒一句:“南京在哪里?”

为什么是由一个地理老师而非历史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在“历史”和“地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呢?按照侯老师的说法,一个词就是一个活的神秘的发酵体。只要死死逮住不放,它就会一而二、二而三地生发、裂变,生发和裂变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来。他说,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知识群落自身都是一个系统,此系统与彼系统相联系,一个连着另一个,另一个又连着另另一个以致无穷无尽。所谓学习就是从一个被控信息流环路向一个较为广泛事件领域的延伸,并依靠这延伸和规定这一系统的可理解性标准的密码来理解这个世界……“南京在哪里”,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地理问题,但是奇怪的是,年轻的学生们无以为答,而对这个地理问题的探讨是沿着一条历史线索进行的,随着“金陵”与“秦淮河”两个历史层面因素的展开,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就自然转化为一个历史问题。

这个人在“不经意之间”提出的一个问题,掀起了大波,在周遭一切秩序日益混乱之际,他却安然自处,大谈所谓围棋棋理:“想过没有,如果把几个棋盘拼接起来,那会怎么样?不断地拼接起来,那会怎么样呢?”这又似乎透露出作者的思想痕迹,看似漫无边际,却是处处契合。一直到这个叙事阶段,他的生命态度与境界都着实让人期待。但是,转眼间我们又变得无比惶惑与失望,并且不得不再次向一种荒诞的现实低头。在校方的压力之下(或者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他把学生们研究的专题加以合并。“将选题两两合并,合并,合并,再合并……经过多次合并,问题逐渐萎缩,萎缩,再萎缩。渐渐的,又回到民康和李小红这里来了”。在经过他的合并之后,我们回到了文本叙事的起点:“南京在哪里”。这事一完,他就又不声不响地缩回到他的小屋里去了。仍然不怎么跟人来往,仍然只是和历史小陈老师在一起下棋。

从上面这些情节可知,“南京在哪里”,这个看似无理而简单的问题却显示出他的敏锐与独到。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那些追求真知的青年学生的热烈响应,由此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寻找“历史”的运动。那么,到底他在文本的深层结构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不妨假设,这个事件越闹越大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时候,他却突然消失不见了。这样,他的面目就有些形迹可疑并且将引起我们持续的关注。但事实上他哪儿也不去,就躲在书房里与人下棋。他看到了“历史”的丰富意蕴及其能量,也知道围棋棋盘无限拼接的复杂前景,但是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与世无争、无关世事的,常常躲在书房里与人下棋的地理老师。

由此,我们发现小说开端对他形象的描述是恰如其分的,侯老师也由此具备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多重属性。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他可以提出“南京在哪里”的问题,引导学生求知,并充分暗示知识的可能性。但是当这种求知行为演变为一场事件,并且对现实秩序带来冲击的时候,他身上的另一种属性就自然地发挥作用。他服从于现实秩序的需要,以“合并”的手段――实际上是以一种消解历史的方法,将问题导向一个最初的出发点。“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情节在这里获取了一种因为颠覆而产生的狂欢效果。

侯老师就是作品文本的编码者,是代替作者在作品中的议程设置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和作品外的所有读者都是译码者,而只有我们才是最后的释码者。侯老师这个人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叹息,然后是随着作者一起狂欢。合并的细节再次宣告:后新时期的人们并不惮于取消“启蒙”行为的合法性。正是在这一节点上我们窥见了吕志青的叙述立场。

但是我们也无须产生历史虚无的悲观,因为文本依然是充满张力的。小说在结尾处有一个细节:提前退休的陶校长客厅里挂着一幅他自己写的横幅,上面写着:南京在哪里。这是文本最后归结的一个符号表征,这个细节是意味深长的,它似乎是要告诉我们,真正的历史永不消亡。这就在强势的现实与处于弱势的历史之间构建了一种叙事的平衡。这正是小说的高明之处。

语文课堂中古代汉语文学教学方式的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分析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和要求,论述了古代汉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种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互动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问题引导教学法。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综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既相对稳定又清晰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自从有了教育以来,人们就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体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懈追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完美传授,都是值得采用的。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基础主干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些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因其枯燥,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其晦涩,所以内容不易理解,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深讲解才能理解。因此,教这门课的教师大多采用讲析法进行教学,认为讲析法是教好这门课的不二法门。讲析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总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教师在采用讲析法进行古汉语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对教师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融合与交流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加强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相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了以创新教学与和谐教学为指导,以启发性教学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互支撑,课堂内外互为依托,通过师生各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交互性和创造性。因此,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它对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互动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传统观念。教师不应是知识的注入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要甘当配角,起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互动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和谐友善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尊重教师,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互动式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再次,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挖掘教材中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引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古代汉语一般开设在大学的第二学年。在此之前,学生经过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在初中及高中阶段,接触了一定数量的现代汉语知识,大学一年级又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汉语知识,有了不少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学生可以拿它们和新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再者,古代汉语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令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其中还是有一些知识是比较浅显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它们。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中放弃传统的讲析法,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可行的。

前文已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一种讲析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绝对不会太好。再者,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为他们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参加工作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在教师的带领下系统地学习了。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的知识、新的问题。要获得这些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自己去看书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在大学时代就要不断加强培养。互动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体现出来,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下面选取几种教学法谈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被誉为哈佛大学法宝的案例教学法在19就开始实行,但到了1980年以后才引入我国。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教师讲得非常投入,也非常精彩,但学生却丝毫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互动的主角。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学习带来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参与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过程,同时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进而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彼此交流的效果。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能否采用案例教学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字词教学、语法教学、音韵教学、文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例如,在讲诗词格律的时候,可以做这样的案例设计:在近两年,网络上热议赵忠祥创作的近体诗。赵忠祥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家对他也都非常熟悉。赵老师将他写的诗发到网上,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网民对他的诗开始热议。有赞美的,有批评的,当然批评的比赞美的要多得多。批评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矛头所指集中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因为他写的格律诗不合格律,矛头所指也主要集中在这方面。咱们刚学过诗词格律,要学以致用。现在我们就用诗词格律知识,分析赵忠祥的格律诗是否合律。然后笔者举出赵老师几首格律诗让大家分析、讨论、总结,分析的结果是赵老师的诗确实有很多不合律的地方。这个案例运用名人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组织部分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进行角色朗读或情节表演,辅助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的一种活动性教学形式。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论,讲的是古代汉语基本知识;一部分是文选,即古代比较好的文章。在古代文选中,有一部分文章适合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叔向贺贫》《靖国君将城薛》《颜周说齐宣王》《寡人之于国也》《更法》等文章。这部分文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人物对话描写,而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相对比较少。在角色扮演法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道具等方面的局限,人物的对话比动作行为的扮演更容易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结合,选择要表演的篇目。提前一至两周让学生熟悉课文,将各自所演角色的对话背下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拿捏对话中的语气和声调,经过多次的演练达到成熟。在课堂表演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摩。观摩后进行讨论,形成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背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文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的语感,十分符合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

3问题引导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要想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离开教师的提问是很难达到的。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克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如在字词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字与词的关系。笔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字和词是不是相同的概念?”学生回答:“不是。”笔者又问:“先有字还是先有词?”学生回答:“先有字。”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笔者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用归谬法进行反驳。笔者问:“没有字的时候人是否会说话?”学生回答:“当然会了。”笔者又问:“人说的话是句子,句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回答:“句子是由词组成的。”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错误的结论:“句子是由词组成的,那么没有词就没有句子,没有句子人就不会说话。既然先有字然后才有词,那么字应该先于句子而出现。也就是说,没有字的时候人就不会说话。”这个结论学生绝对不能认可。因为他们知道,成系统的字才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人会说话的历史却要久远得多。经过引导,学生才理解先有词而后才有字。词在口语中早已有之,后来人们为了把语言记录下来,才为词造了字。字和词的关系是:字是记词的符号。

当然,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还有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语文课堂中古代汉语文学教学方式的探究论文

摘要: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本来,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本文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胡适的《我的母亲》写得清新质朴,十分动人,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例如,分析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这些细节,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分析母亲对“我”、对其他亲人、对自己名誉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感受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为人特点,使学生真正窥视到母亲那颗金子般的心灵。这样让学生在饱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最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建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要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如,把握鲁迅《藤野先生》一文的材料安排:“相识――相处――离别――思念”,抒发对藤野先生的热爱、感激之情,通篇还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全文布局严谨,结构完整,给人以统一和谐的美感。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我们知道,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天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审美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如,教学冰心的《谈生命》,我们可以通过文章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像,用语言去描述“春水、小树”的视觉形象,体会“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会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法指导》.河池地区教研室主编。

[2]《语文课堂艺术》.河池地区教研室主编。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4]张云岗《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史的美感教育》。

[5]刘伯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6]诸荣会《从优美到崇高》。

语文课堂中古代汉语文学教学方式的探究论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第八中学)。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我国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而作文教学正是这些水平提高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这是值得探索的。

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词、句、段、文的训练。对于词语我们可以开展:(1)连词成句;(2)遇景用词;(3)词语辨析;(4)品味词语;(5)成语接龙等等活动,让学生积累大量词语,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为写作打好基础。对于句子和段,我们可以开展看图说话的训练。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景让学生用一定的修辞、句式、表达方式来进行表达,由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水平。至于课堂上的小短文练笔更是可以提高学生在语言、结构安排、立意等方面的水平。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真实生动的作文素材。

中考作文其实是以记叙文为主的,四大类型: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内容。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精彩之处,抓住事物的独特之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以我手写我心。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最近的校内外活动,如,运动会、社区活动等,作为写作的素材。在这一过程中,虽然这些都是学生经历过的,但是这些经历在学生的头脑中较为模糊,缺乏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日常观察、积累的习惯。

可以通过日记方式让学生记录每天的一件小事、一处景物、一点读书观后感等。真正的写作其实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不光要让学生观察积累,还要让学生学会把积累的素材一点一滴叠加到一起,有效地组合,再进行加工,如此这般,这些素材在学生的头脑里才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写作时便会出现“文思泉涌”。

指导学生“泛读”和“精读”“边读边写”,由此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利用范文和身边作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诵读,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使学生找到榜样和信心,从而对写作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

作为间接材料,我们必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材料。以课本为例,鼓励学生多记、多背及时摘抄,分类整理,除了课本还要大量阅读经典名着,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且边读边做阅读批注辅助记忆。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放飞思想。

长期以来,由于作文教学死板,不敢创新,写作课堂中往往规定了写作的体裁、对象等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造成了学生的思维狭窄、僵化、虚假,千人一面。为此,我在上作文课时经常以课本作为写作范本,用课本中的一些文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散步》中,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如果文中的母亲、妻子、有任何一方不满意我当时的决定,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改写文章结尾。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和学生谈起他们看过的一些着名影片,一起分析里面的人物性格,引导他们从不同侧面去观察人物、看待事物,写作中学会独辟蹊径,反弹琵琶。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还是书上的间接材料都是需要再加工的,写人记事不能总是陈年旧事千篇一面,要学会变通、比较、发现和联想,陈旧僵化的作文得不到读者的青睐。

四、写作前的情境引入和初稿完成后的自我修稿。

“语文”本身承载着文化,承载着优雅,承载着美,当学生在构思时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写作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将学生带入写作佳境,如,播放一些舒缓的古典音乐、一些雅致的图片,让学生身处一定的情境中触发写作情感,感受写作的美妙。当一篇初稿完成时要指导学生先进行自我修稿。学生是写作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基础常规修改和自我品赏。此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小组互读交流、评赏精彩,以此来强化、维持学生的写作热情。

编辑郑淼。

古代汉语可以的历时演变略考论文

摘要:“可”和“可以”都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词汇,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其语法意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助动词“可以”源于“可(助动)+以(介)”的句法结构。在“可以”的形成过程中,其句法位置、前后成分的语义关系、人类认知心理的重新分析等因素都是“可以”虚化的重要机制。“可以”早在上古时期既已凝固成词,因此探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一定难度。如果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此问题展开讨论,无论对于古代汉语研究,还是对于近现代汉语研究,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汉语语法史;可以;虚化;

“可”和“可以”都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词汇,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但是上古汉语的“可以”本来并不是独立的助动词,而是“可(助动)+以(介)”结构。在历时的发展演变中,“以”的介词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完全成为助动词“可”的后附成分。在“可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其所在的句法位置、前后成分的语义关系、人类认知心理的重新分析以及与此相关的句法关系的调整等,都是“可以”逐渐虚化的动因和机制。但是从历时文献来看,“可以”早在先秦时期既已完成了虚化,成为独立的助动词。探讨助动词“可以”形成和进一步虚化的脉络,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我们遵循词汇和语法演变的规律,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虚词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历时的分析,无论对于古代汉语研究,还是对于近现代汉语研究,都是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一)上古汉语的“可”和“以”

1。上古汉语的“可”是亦声字,作动词,表示同意,许可。

2。在上古汉语里,”以“作动词,意思是使用,运用。

《尚书·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唐孔颖达疏:”王当继续从今已往立其善政,其勿用憸利之人。“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刑(形)。“《礼记·儒行》:”礼之以,和为贵。“此例《论语·学而》”以“作”用“。

(二)双音词”可以“的形成。

1。先秦时期”可“和”以“就可以连用了。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孔颖达疏:”它山远国之石,取而得之,可以为错物之用。“《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左传·庄公十年》:”(此)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应该指出,这类”np+可以+vp“句式的np并非施事主语;句中的”可“是助动词,犹今言可以;”以“是介词,但后面有时不带宾语,其作用并非引进宾语,而是提示”可以“前的主语是其后vp所表示动词的工具、方式等。这类例子”以“的逻辑宾语在”可“字之前;介词”以“后面能加”之“来复指这个逻辑宾语。《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用它来琢磨美玉。因为”以“的逻辑宾语就在前面的短语里,因此可以承前省略;代词”之“虽然没有用到,但能补出。说明这类句子中的”可“和”以“虽然并用,但依然是两个词。

2。值得注意的是,先秦时期”可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种句子可有两种分析形式:句子的表层结构形式是”vp1+可以+vp2“,其中vp1和”可以+vp2“是两个分句,这两个分句具有条件关系。仔细玩味该句,可以看出,其中的”vp1“和”可以+vp2“两个分句都有自己的逻辑主语,而且二者的逻辑主语往往相同。例如上文《论语·宪问》:”见利思义……亦可以为成人矣。“句子大意是:如果一个人见到利益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难时愿献出生命,相隔很久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那么他就可以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了。因此这种”vp1+可以+vp2“的结构,其深层语义结构是:”np+vp1,np+可以+vp2“,但在这个复句中,两个分句的np都被省略了,因为这两个假设关系的分句,其施事主语相同。若前面分句的条件成立,则后面分句所指的行为或结果也”能够“成立。其次,”可以“所处的位置恰好在”vp2“之前。根据人类认知心理,这类句中的”可以“很容易被重新分析为表示”能够“意义的助动词。不难看出,句中”以“的介词性很弱,在”以“字后面补出”之“字,就显得很勉强。此时后面的分句就可分析为”(np)可以+vp2“,介词”以“已经依附于”可“,应该说”可以“已经演变为表示可能意义的助动词了。

在先秦汉语的否定句中,”可“”以“连文,也可以这样分析。例如《左传·隐公五年》:”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其大意是:(兵家)如果不事先做好准备和防范,就不能够用兵作战。前面分句的条件如果不存在,后面分句所表示的行为或结果也应该是否定的。换言之,只有前面分句表示的条件具备了,后面分句的行为或结果才能实现。这类句子”可以“所处的句法位置及其前后成分的语义关系,为”可以“的功能调整和重新分析创造了条件。下面一例更典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启戎心。“这让我们感到,vp1的结构越复杂,”可以“凝固的程度似乎越高。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民不可无主而存,主不能无尊而立。“《左传》所谓”(宗邑和疆埸)不可以无主“与嵇康所谓”民不可无主而存,主不能无尊而立“,前例中的”可以“与后例中”可“”能“的语法意义殆无二致。据此可知,”可以“早在春秋时期已基本是一个表示可能或能够意义的助动词了。

如果说《诗经》中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句中的np属于非施事主语,”以“对”可“的依附程度还很低,那么,在”np(施事)+vp1+可以+vp2“这类句式里,”可以“处于施事主语后,其在结构和语义上对”可“的附着性就相应增强了。在”以“后添补”之“就更加勉强。这导致”以“的介词性进一步减弱。将这类句子的”可以“视为助动词,其理据性也更强。

3。上古汉语的”可以“也能出现在”np(施事)+可以+vp“句式里,”可以“所在的句子一般是单句。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左传·成公十六年》:”范文子曰:'若逞吾愿,诸侯皆叛,晋可以逞。'“这类句子的”可以“前无vp,”以“完全虚化为”可“的后附成分,此时”可以“已经完全凝固为一个词了,因此先秦时期的”可以“已是一个典型的助动词了。

总之,”可“”以“及其前后句法成分的语义关系、二者所处的句法位置、其间功能的调整、人类认知心理对语言结构的重新分析等,都是”可以“逐渐凝固为一个双音节助动词的重要动因和机制。

(三)上古汉语”可“和”可以“的语法意义。

1。”可以“凝固为助动词后,其用法与”可“基本类似,二者都是既表可能,亦表许可。

2。”可“与”可以“表许可时,都表示情理上的许可,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主语的意义类型方面。助动词”可“的主语为受事主语,”可以“的主语则很少为受事主语。”可以“凝固之前,其主语表示工具、材料、方式、凭借等意义;它凝固之后,主语的意义类型为施事或者当事,上文所举文例皆是其证。

二、两汉至唐宋”可“和”可以“语法意义的演变。

3。唐宋时期,助动词”可“承袭了六朝时期的意义。表许可的”可“在对话中也表示委婉的祈求、规劝或建议。《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越将兵来伐,王可思之。“但是,助动词”可以“有个别表示许可或可能的用例。唐魏徵等《隋书·礼仪》:”降服大功,可以嫁女。“《敦煌变文·降魔变文》:”众口可以铄金,灾祥自然消散。“在一些用例中,表许可义多用”可“,而非”可以“。南唐静、筠二禅师编《祖堂集·洞山和尚》:”但以神会,不可以事求。“此例”不可以事求“当分析为”不可以事求(之)“。

三、余论。

1。上古汉语的助动词”可以“源于”可(助动)+介词(以)“。从句法结构变化角度看,在非施事主语后的”可以“”以“的介词性明显,后可补充”之“,提示标记”可以“前的主语是vp所表动作的工具、方式、凭借和原因等。当”可以“前为vp时,此格式可进行重新分析,这是”以“进一步虚化的机制,此时”以“已非单纯的介词,对”可“有一定的依附性。vp结构越复杂,”可以“的凝固程度越高。当”可以“前出现施事主语且施事后无vp时,”以“的介词性完全消失,说明”可以“已经凝固成词。从上述分析可知,”可以vp“到底分析为”可(以vp)“还是”(可以)vp“,有时很难判定,此时可看作”可“与”以“凝固的过渡阶段,说明”可以“还不是一个纯正的双音词。认识这一点,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现代汉语的助动词”可“和”可以“继承了古代汉语的一些重要语法意义,例如,它们都能表示许可或可能,但其用法却与古有别:”可“和”可以“在现代都能表示值得,有时用于”可+动+的(+n)“结构:

我没有什么可介绍的了,就说到这儿吧。

这个展览会可看的东西真多啊!

劳动节期间的车展倒可以看看。

现代汉语助动词”可以“除了表示可能或许可意义外,还能表示某物具有某种用途,而且都能单独回答问题:

棉花可以织布,棉籽还可以榨油。

问:你明天能再来一趟吗?答:可以。

问:我可以进来吗?答:可以。

这里仅列举了”可“和”可以“的部分功能。除此之外,现代汉语的”可“和”可以“都能作副词或连词,表示不同的意义。其副词意义有的与其动词、助动词意义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的来源及其演变很值得研究,兹不赘述。现代汉语里有很多语法现象,要探讨它们的来源,往往可以追溯到近代、甚至中古或上古汉语。

3。众所周知,汉语的虚词很多是由实词的虚化形成的。在历时发展过程中,虚词往往会向意义更虚的词类演变,这是词的意义和功能的扩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新的意义和功能产生后,旧的用法往往不会很快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在词汇意义和功能扩展的过程中,新旧意义和功能之间往往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其间会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即过渡带。这种现象一般可以从语义、句法和语用角度来分析,也能运用模糊理论和认知语言理论来解释。从汉语史来看,有的动词虚化为助动词,有的动词虚化为副词或介词等。这个虚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历史时期,一般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可以“的虚化,却是在上古时期既已完成。由于历史文献的限制,我们虽然无法将这个虚化完成的时间说得很具体。但是我们却可以根据词汇和语法演变的规律,结合人类认知规律,根据有限的资料,探讨和认识这个变化的大体脉络、演变历程及其完成虚化的大体时代。我们认为,这样的探讨对汉语史研究也是有意义的。

刁晏斌先生在探讨海峡两岸语法差异研究问题时谈到:”语法是一个系统,很多语法现象本身往往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语法的差异也有系统性,两岸诸多具体的语法差异往往可以从其上位或上上位的层次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们认为,系统论思想及其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汉语语法史研究。不仅海峡两岸的语法现象可以比较,不同方言区语法也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不仅相关词类可以进行比较,相同词类之中的次类之间也能够进行比较。此外,词与词之间语法意义的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同是助动词,”可“和”可以“之间同中有异,”能“、”可能“和”得“之间,”也许“与”或许“之间,也是如此。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考察和研究,必单一层面的描写更具有意义。同时,将语法研究和语音、词汇研究结合起来进行也比孤立地研究语法更有意义。因为系统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这种属性体现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层面,这也是我们从事比较语法研究的一点点感受。

注释。

(1)(1)沈玉成。左传译文[m]。北京:中华书局,:321—322。

(1)(1)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400—428。

(2)(2)(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21。

(3)(3)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65。

(1)(1)(日)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册第193号经第86页。括号中的”t04,no193,p86“,其中t代表引文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中的册数,no代表引文所在经典的经号,p代表引文所在的页码。

(1)(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333—338。

(1)(1)康振栋。中古汉语里否定词前”初"的意义和用法归属[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52。

(2)(2)刁晏斌。海峡两岸趋向动词的用法差异及相关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9(2):106。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知识字词的分析探究论文

摘要:古文字学的知识和理论对古代汉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增强对古代字词本义的探求和理解,有效辨识近义词或同义词,还有助于把握文言句意,正确认识古代文化。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知识要以造字结构为基础分析字形,字词的分析要与具体文章相结合,同时还要注重提升任课教师的古文字素养,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文字;说文解字;古代汉语;。

一、引言。

古代汉语历来被学生视为晦涩难懂、难学难考的课程之一。从内容上看,古代汉语讲授的是古代字词语法和文化知识,距离现代化的今天有很大的距离;从教学方法上看,大部分老师采的都是传统的泛读法、练习法等填鸭式教育,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现阶段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事倍功半的现状,笔者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及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探索着将“古文字”知识引入到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古文字学的创立和主要理论。

汉语文字学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历史悠久、著作宏富,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汉语文字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字,包括文字的性质、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展、以及文字的形音义等。和古代汉语课程紧密相关的主要是汉语文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古文字学,古文字学最早孕育于宋代的金石学中(金石学是以青铜器及其铭文与石刻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它的内容实际上包括有铭刻学和考古学两门学科[1]),直到晚清时期,随着音韵学、训诂学的繁荣发展以及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使得古文字学终于从金石学中分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古文字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古代文字,包括汉语文字的起源、汉字的构型、汉字的形体演变以及考释方法等。

在历代古文字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优秀著作,如吴大徵《字说》、孙诒让《古籀拾遗》《古籀余论》《名原》等;学者们在研究中也归纳出许多重要理论,其中,尤以”六书“理论最为显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次明确界定了“六书”的概念,它是对文字结构的概括,包括:指事(如:上、下),象形(如:日、月),形声(如:江、河),会意(如:武、休),转注(如:考、老),假借(如:令、长)。[2]经过历代学者的讨论,对“指事”“象形”“会意”“形声”的认识日趋一致,但对“转注”“假借”的理解却大相径庭。有的学者认为“转注”“假借”为造字之法;戴震则指出此二者为用字之法,并明确阐述,产生极大影响。[3]由此,“六书”理论便确认为是“四体二用”之说。

三、“六书”理论对古代汉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六书”理论揭示和概括了汉字形、音、义的内在关系,对于古代汉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可以增强对字词本义的探求和理解。

汉字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可以通过文字古文形体的分析来辨别字义,加深对字的.本义的理解和认识。如“我”,现代汉语作第一人称代词,表示“自己”。《说文解字》:“我,施身自谓也。”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基本相当。然而追溯“我”字的古文字形:甲骨文作,像带有齿刃的钺之形,金文作、春秋金文作,皆是兵器之形。可见,“我”最初应表示某种兵器,战国以后,除作人名、地名外,多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4]在这里,应该严格区别“我”作为字的本义和作为词语的义项。

词汇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古代汉语词汇中,以单音词占多数,即一个字代表一个词语。如《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自姑待之’。”13个字皆为单音节词语。因此可以根据字的古文形体和造字构型来辨识词的本义。

如“亡羊补牢”中的“牢“字,现代表示“牢固”或“监牢”的意思,然而把这两种意义放入成语中显然都不太准确。“牢”,甲骨文中上部作(覆盖之形),下面是(牛)。检《说文》:“牢,闲,养牛马圈也。”,是有牛羊的圈栏之形。将成语中的“牢”翻译成其本义“关牛羊牲畜的圈栏”,显然更为准确。

《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诗句“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讲究结构对称,此处的“秉”显然不是“拿”“持”的意思,而应是和“穗”相对应的名词性词语。《说文》:“秉,禾束也,从又持禾。”甲骨文形体作,金文作,战国形体为,属于“六书”中的会意字,会手持禾之意。因此,文中的“秉”即泛指禾稻、庄稼。

(二)可以有效辨识近义词或同义词。

“伐”“袭”“侵”是一组意义相近却又有所区别的近义词。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追溯这两个字的古文字形:“伐”,甲骨文作,金文作,从戈从人,会以戈击人之意。“侵”,金文作,从人、从又、从帚,会人以手持扫帚渐进扫除之意。《说文解字》:“侵,渐进也。”

通过对字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伐”主要指征伐、讨伐,而“侵”有逐渐逼近、渐进的意思,这样就可以将两者区别开来。

再如:“流”“采”“芼”是一组同义词。《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流”,形声字,篆文作。《说文》:“流,水行也。”这里有顺水寻找的含义。

“采”,甲骨文作,金文作,从木从爪,会以手探取果实或树叶之意。说文》:“采,捋取也。”

“芼”,指的是可以使用的水草、野菜。《说文解字注》:“覒,择也。《玉篇》引诗:左右覒之。按毛诗作芼,择也。盖三家诗有作覒者。”因此,“芼”作为动词,含有边挑选边摘取的意思。

由此可知,上文中的“流”“采”“芼”虽都有“采、取”之意,用文字学理论进行辨别,即可发现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异。

(三)可以帮助准确把握文言句意。

学习古代汉语,最终是为了熟读文言文,把握文章内涵。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因此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含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礼记·礼运·大同》一文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中的“归”字,现代汉语多指“返回”“还给”,将此相关义项用在文中显然解释不通。追溯“归”的古文字形:甲骨文作、西周金文作,春秋金文作,会意字。《说文》:“歸,女嫁也,从止从婦省,声。”“归”在文中应是理解为女子出嫁。这样,此句就可以翻译为:“所以人们不能只以自己的父母为双亲,只以自己的孩子为子女。要使社会上的老人可以安享晚年,壮年人得以贡献才力,小孩子可以顺利成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妇、失去父母的孤儿、失去儿子的老人,以及有疾病残废的人都能有所供养。男子有自己的职业,女子有自己的家庭……。”如果不掌握“归”的这一义项,显然会在理解句意上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对文意的把握。

又如《尚书·周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中的“索”字,甲骨文作,金文作,会双手握丝成绳之意。用尽丝线编成绳索,文中“索”即为“尽”,“完”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即为:“古人曾经说过,母鸡是不会打鸣的。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这篇文言文的背景在周武王十三年,武王在周文王所创基业的基础上,联合大小诸侯,亲帅士兵伐商。决战之前,周武王在殷都朝歌的南郊—牧野誓师,进行战斗动员。此篇即为誓师的誓辞。武王在这里引古人语“牝鸡无晨”,是用以斥责商纣王昏庸无道,偏信宠妃妲己,使得朝纲混乱,颠倒阴阳,民不聊生,国家灭亡。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文言文学习中只有对文言篇章中重要字词理解透彻,才能够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四)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

王力先生曾说过:“通过《古代汉语》的学习,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以便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5]。运用“六书”理论对古代常用文字的造字方法和结构形体进行解说,可以加深对文字所蕴含的文化习俗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兴趣。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分工明确。成年男子主要是在室外耕田干活,工作挣钱养家;而女子则主要在庭院室内,整理家务或织布女工等,很少出门。主内的女子居家操持家务,曲线柔美正是体现在女字形态上的跪踞且双手有操作之形的外在。[7]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并非自人类产生时就有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在经济生活中主导地位的显现、社会地位的提高而逐渐演变的。

四、应用“古文字”知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以字的造字结构为基础分析字形。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把一些字词错误理解,究其原因,还是对字的结构不甚明了。这时利用文字学知识对字词进行形体分析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词的形音义及其内在关系。在进行字形分析时,应注意要以字的造字结构作为作为依据和基础进行分析,而不能以字的构型结构为基础。

例如:“暴”。《荀子·劝学》中有“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的“暴”字,有的直接分析为“日共水”,这样在意义上就很难解释通,事实上,“暴”是会意字,古文形体作,会双手捧米于日下曝晒之意。

还有的把“章”分析为“立”“早”,把“勝”分析为从“月”“劵”等,都是对字的造字结构没有正确认识,进而无法正确理解词义。

同时,在利用文字学理论分析字形时,不应过度拘泥于《说文解字》。汉字的特点之一是字形表意,然而其形符往往只是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示某一类事物或象征性地表示某抽象概念,在使用时应灵活运用。如:“牧”,甲骨文作,金文作,会手拿鞭子赶牛之意。《说文》:“牧,养牛人也。”从字形上看,牧指的是放牛,但绝不仅仅只指放牛,放马、放羊等也都可以称为“牧”;同样也可以指代牧羊人、牧马人等。

(二)字词的分析要与具体文章相结合。

词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在变化的过程中,有些词语通过辐射、链条、综合等结构方式,引申出更多的义项。[8]利用古文字知识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固然有利于对字词本义的探求,但在探求词义的过程,不应拘泥于《说文解字》,而是将字词与所处的位置及具体文言文相结合,由于文章时代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字词在文言文中使用的都是本义。

如:“亡”,本义是“逃跑、逃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中“亡”引申为“遗失、无”;《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中“亡”翻译为“消亡、不存在”。因此,在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分析时,不仅要把握字词的构型结构,还要与具体文章相结合,通过对文章大意的分析和理解,判断出准确的词义。

再如上文中的“牢”,本义指的是关牛羊牲畜的圈栏。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土有画地为牢,势不可人,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中的“牢”字,结合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其含义应是由“圈栏”这一本义的作用而引申出的“关押、囚禁”之意。

建国以后,随着大批文物的出土和发掘,古文字研究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研究的成果也是日益增多。古代汉语教师应关注古文字学的发展现状,了解和掌握古文字学的新知识和新理论,注重提升自身的古文字素养。同时,在运用古文字学知识进行教学时,应明确重点字词、语法知识,注重针对性。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画、音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注释。

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3戴震:《戴震集·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版。

5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版。

6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版。

8易国杰,黎千驹:《古代汉语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语文课堂中古代汉语文学教学方式的探究论文

【内容摘要】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生命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自然也是诗意。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中流淌。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语文。稍微用心研读一下教材,就会发现,选进语文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佳作。这些精约优美、含蕴深厚的文字,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淘漉,闪烁着人类的精神之光,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由此可知,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更多地以诗意的内容为载体。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生命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自然也是诗意。

语文是知识的载体,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只强调它的工具性。如今,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面对学生课堂上眼神呆滞、表情冷漠的无动于衷的种种,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该怎么做?该怎样才能更巧妙地拨动学生心中敏感的那根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使他们活跃的智慧和鲜明的想象得到发展呢?我以为,唯有进行诗意的教学才好。因为,在语文面前,每个学生就其天性来说,都应该是“诗人”,而我们教师,则应该是“种诗”的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播下诗意的种子呢?

《现代汉语词典》对“诗意”的解释是这样的:“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由此可见,“美”是诗意的最显著特征,给人以美感享受应是语文课追求的目标。教学实践中,我试图构建一种能激发学生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们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诗意课堂。

首先,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课堂是饱含“人文与情感”的课堂。学生作为一种生长着的生命的存在,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生命发展加以观照。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也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课堂,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学生心中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课堂上,教师要发挥独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文蕴涵去滋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人性美,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熏染。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情境的创设。教育,是唤醒,是等待,是激励,是鼓舞,但,教育首先是保护。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在学生的心底留下深深的投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真情去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

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整个课堂“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诗意的氛围。

学生会感到有一滴圣洁的露珠滴落在灵魂深处,诗意,就在心间悄悄发芽……。

二、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教学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在阅读和感悟中表达、充实和提升自己灵性的过程。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独特的观察视角、绮丽的想像,为语文课堂氤氲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为语文课堂留下了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学而教,为学而教,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权利,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亲近”文本,在平和的、无权威的交流中,生成一个个新的视角。教师的任务不是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停留在理解课文的层面,而是指引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去交往,使语文教学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这样,在预设的目标下有了学生“放肆”的畅想,有了学生的诗意栖息;这才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经常会听到学生灵性被擦燃的声音,那是一种美妙的声音。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肖川先生在文章《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中有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能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的日臻完满的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我们应当推开窗户,让语文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

让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学习。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风景区……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我们的课堂,就无处不在。

当然,诗意语文的教学依然在探索之中,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切身体会和感受,诗意语文的探索还需要千千万万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钻研,去体会,去完善。期待着诗意在语文课堂中更加欢快地流淌!

参考文献:

《标准汉语词典》。

《新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

《诗意语文》 王崧舟著。

《孙双金与情智教育《杨春茂主编。

映日碧荷。

古代汉语对完善学生的汉语知识体系的作用探究论文

学生社团给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社团中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不同的社团类型与种类对学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这些社团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是最为显著的。首先,学生可以自觉地培养与锻炼自己的兴趣爱好,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激发对学生生活的热爱,陶冶自己的身心,还蕴涵了广博的知识;其次,社团成员的构成是多样化的,同一个社团中有不同专业的'社员,在这样一个人员广泛,并集聚着不同思维方式与能力的组织中,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社团活动与交往中感受到年龄与知识的不同,从而受到启发与教育,更能让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受到相互的影响与刺激,并且能在活动与相互交流中能够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拓宽自己的知识背景,再次,学生在参与和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处理事件能力、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和锻炼。所以广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效拓展综合素质,有助于个人水平与文化水平的提高,更能有利于将来的社会管理。

3.2促进学生社会化,提供了解社会的途径。

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通过社会实践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其个体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以规范自身的社会性,并且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最后经历社会知识的洗礼被社会认可的过程。学生社团是学生步入社会获取社会经验与社会建立联系的桥梁和平台,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校期间,除了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参加社团活动,甚至参与管理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更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交流、管理等各方面社会能力上有着显著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自己的社会角色。学生社团与社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经常邀请一些社会成功人士、专家、企业管理人员等来学校开座谈会,作报告,帮助学生走向社会,走出校门,深入社区,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在奉献才智的过程中加速了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3.3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角色变迁的思维,利于社会化管理。

社团活动能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角色变迁的思维,更有利于社会化管理。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全部内容。学生不应该自己来认定社会角色,而是由社会来客观赋予学生的社会角色。大学生在走出校门的一刻,就代表着他们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重新认识自己并担当起新的社会角色,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社会职能与角色,并且认真地履行自己在社会上的责任与义务,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奉献社会并享受社会给予的回赠。由于学生社团具有来源广泛的成员的特点,依靠自主运行内部规范和章程,使得学生以担任一定的社团角色参加社团,必然承担相应角色的义务与权利。大学生活不断向前,社团内部的分工也不断变化,新旧交替,人员的职能也不断变化,在这种改变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所担任角色的相应期望值,履行好自己的角色的相应职能,在变迁过程中提高了相应的角色适应能力,从而为今后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角色的不断变迁以及担任一名合格的社会角色奠定了基础。学生社团的发展对于学生思维的变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社会化的进行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社会化管理。

4总结。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参与因素,不仅仅对于高校管理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还对于未来社团成员走上社会,扮演社会角色具有帮助,这有利于社会化管理。在今后社团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团对于高校管理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不断研究分析当今高校社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来提出解决措施与方案,促进社团建设的高效,适应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古代汉语论文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知识信息更多地汇集到有限的课堂中来。

多媒体技术因其灵活性、直观性、高容量性,成为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

一、与专业结合,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意义。

明确古代汉语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性质和功能,才能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首先是它的工具性,“主要集中体现在运用所学的古汉语知识进行古书的阅读方面,‘阅读’是其工具性最充分的直接体现。

这一点也正是古汉语课的工具性与现代汉语课的工具性在‘工具’使用范围上的不同表现。

现代汉语课的学习也是为了运用,但它不仅仅体现在对现代文的阅读上,它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指导人们更好地说话和写作上。

学习古代汉语则没有说和写的要求。”[1]明确古代汉语的工具性这一特点,教师才可以在教学时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与安排教学内容,加大重点难点的教学力度,保证教学效果;学生才可以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作用,并依此确定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基础性和语言性也是古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性质。

所谓基础性,是指古代汉语是学习古代文学、古代历史等课程的基础,如果不具备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就无法看懂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献内容。

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古代汉语课也是我们的基础课呢?我们不需要看很多古书,这门课程似乎与本专业没多大联系,学习起来没什么实际意义。

如果教师对课程性质和意义的讲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很正常。

笔者在讲授时,往往把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与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列举一两部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电影中的台词或场景,让他们找出里面出现的常识性错误。

如《走西口》里田青与田耀祖喝酒时,田青说:“我父亲叫田耀祖。”田耀祖说:“认识,原来他就是你的家父啊!”学生一听,马上指出:古代称呼自己的父亲是“家父”,称呼别人的父亲是“令尊”,应该说“原来他就是令尊啊”才对。

《三国演义》中有曹操吃玉米的镜头,学生纷纷指出:玉米是明朝时候从美洲引进中国的,三国时期哪里会有呢?之后,教师再明确: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古代文化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就会不犯或少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古代汉语的语言性,教师在课程一开始就要对学生明确,因为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的差别,听课时不知如何分别对待。

甚至认为古代汉语课讲过的文选,古代文学课不必再讲,古代文学课讲过的篇目,古代汉语也可略去。

笔者第一节课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讲“绪论”时,就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同一部作品,古代文学偏重文学,侧重分析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而古代汉语强调的是语言性,侧重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把握。

只有对古汉语语言性有明确的认识,对古汉语课的学习内容才能了解得更加具体,从而采取适宜的方法来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授课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积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呢?笔者认为,在授课时,古代汉语理论知识可以有选择地去讲授,不必像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讲得全面系统;应该重点介绍那些较为实用的、能够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内容。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不必拘泥于能够准确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的来龙去脉,集中体现在能够认识繁体字,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近的文言文,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很多古代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仍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讲授知识、满堂灌,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只有少数学生听讲并记笔记,课堂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为了激发非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根据近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采用的方法有:

(一)古今结合,突出古代汉语的实用性。

古今汉语是“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继承发展来的,学好古代汉语,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

笔者在给戏剧影视文学的学生讲课时,特别注意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并鼓励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遇到的语言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古代汉语很实用,离他们也并不遥远,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意义是从古代汉语沿袭或发展来的,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增强对这些词语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加深印象。

比如“奔”字,现代汉语中是“奔跑”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意义呢?从简化字的字形上我们已经看不出来了,但是一看金文中的字形,上面是人甩着胳膊走,下面三只脚表示走得很急很快,不就是奔跑吗?再如,每年的1月1日是新年的开始,我们称为“元旦”。

“元”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的是人最上面的部分即人头,由此引申出“开始”的意义。

“旦”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太阳刚从地面升起,本义“早晨”,引申出“天”的意义。

“元旦”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现代汉语的成语中还往往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通过成语和来剖析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现象,不但使古代汉语易懂易学,还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成语有比较透彻的理解,从而运用得更加准确。

例如,“唯利是图”是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常见格式,“唯”是语气词,表示单一性、排他性;“是”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利是图”就是“唯图利”,意即“只追求利益”。

成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不胫而走、星罗棋布、风餐露宿、衣锦还乡、丰衣足食、不耻下问等等。

这些成语典故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通过它们来讲古汉语语法知识,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二)与古代文化相结合,增强古代汉语的知识性。

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汉语的关系相当密切。

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曾谈到,“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

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2]“古汉语的教学虽然离不开字词解释及语言分析,但绝不应仅从语言到语言,而应将语言教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因为语言并不是孤立的。

语言中变化最显著、最迅速的是词汇,词汇中很大一部分词语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含义。”[3]笔者讲授文选时,在帮助学生扫除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之后,还适当地把某些词语与古代礼制、风俗等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古代文化内蕴,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句话中,“山陵崩”是用山陵倒塌指“太后死”,因为古人尤其是君主都忌讳“死”字,所以用“山陵崩”作为“死”的委婉说法。

这种说法,除了避讳之外,还有尊君的意思。

讲到这里,可以再继续延伸,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语言的词汇中会有所反映。

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是不能逾越的,统治阶级在某些词汇的使用上也体现出尊卑之分。

《公羊传•隐公3年》中说:“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崩、薨、卒、不禄”是一组表示“死”的同义词,但使用对象不同。

皇帝死称“崩、驾崩、山陵崩”等,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普通老百姓“死”才称“死”。

“山陵崩”这种说法更能体现出封建时代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

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字面上看是青色的衣衫,其实可以进一步与唐代的官服颜色联系起来讲解。

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

因为八九品的官员地位低,后来又借“青衫”指失意的官员。

如此分析,就将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化结合到一起。

这种综合、系统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讲授古代汉语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古代书面语言中生疏的字词、抽象的语法规律很容易让学生们望而却步、失去兴趣。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诵读、启发、设疑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多思考,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吟诵是形成并强化古汉语语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诵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常用词的意义和各种句式的特点,提高古代汉语的语言感知能力。

笔者在讲授文选时,大多选择故事情节生动、韵律突出、各类语言现象相对集中的经典作品来讲解。

且每讲一篇文章,都要请学生诵读部分段落,并拿朱熹对读书的要求来勉励他们:“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诵读时,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在诵读中领会文意,之后再串讲,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所谓“不悱不愤,不启不发”,教师如果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巧妙地设计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解《鞌之战》“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中的“及”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古汉语中“及”有哪些用法?明确是作动词“到”和连词“和”后,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在文中如何解释才合情合理呢?若作动词“到”讲,解张中了几箭?若作连词“和”讲,中了几箭?这样提问并启发,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归纳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讲语法部分的“名词用如动词”时,如何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名词在句中用如动词是教学的难点。

笔者给学生列举出二三十个句子,分成六组,引导学生在观察语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名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自己归纳总结出名词用如动词的六个条件。

讲虚词“而”时,先列举学生熟悉的文献材料,让他们自己体会“而”连接的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再进行评讲和补充。

语文课堂中古代汉语文学教学方式的探究论文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重点,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胆小害羞,无论教师怎么启发、鼓励,就是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眼神有力,有口无心;甚至有的学生像东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课文学完后都还是不能流利的朗读……从这些现象,我们不难感觉出: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让课堂书声琅琅,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反复小结,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经验: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热爱读书。

一、直观形象的画面欣赏朗读。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试验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增强了直观性,特别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甚至语文园地的相关内容都配有密切联系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画面充满童趣,而且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进行看图训练的基础上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对画产生喜爱之情,产生朗读的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一年级有篇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朗读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让他们充分的去观察,自由的`表达:两岸的树木长的那么茂密,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鱼儿在清清的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有的还跳出了水面,多么高兴,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唧唧的唱着欢快的歌,小男孩撑着竹排多么快乐!学生看着这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江南的美好,再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朗读,效果很好。有的读第一句“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时像一种跳跃的音符,把鱼儿与鸟儿的的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的读第二句“两案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很陶醉的样子,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有的读第三句“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时则满是憧憬。

二、如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

优美的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带领人们进入精神的圣域,能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小语课文类型不一,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指导朗读《静夜思》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大致的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感受了诗人李白孤独、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之后,播放了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的《思乡曲》,忧伤而悠长的曲调一响起,我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思绪仿佛进入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渐渐,个别孩子脸上有了一丝丝不宜察觉的忧愁,于是我在者安静而平静的氛围中轻轻的朗诵了起来,孩子们不由自主的接着我轻轻的随着音乐也读了起来。那停字断句,轻重急缓随着音乐自然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次把古诗唱了起来,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的跟我唱了起来,连下课了也不知道。在如教学《四季》和《小熊住山洞》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四季的美,在欣赏四季景色的时候,我陪上了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在惊讶之中充分的享受。还让学生在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中进行朗读,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

又如教学充满音乐感月童真的〈小小的船〉时,我选择了儿歌《小小的船》,不仅让学生借助音乐记住了课文的内容,更充分的利用音乐把学生带如了广阔的天宇,给了学生无尽的想像空间。让学生读的像歌,美的像歌,快乐的想飞。如此种种恰当的音乐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诱发了美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知识字词的分析探究论文

(昭通市昭阳区北闸中学,云南昭通657000)。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定量测量实验中,学生虽然通过实验获得了结果,但其结果不一定是符合要求的,教师要能清楚解释类似的诸多问题,就需要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误差分析,能使教师“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也正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的真实而具体的体现,进行误差分析是教师从理论的高度指导实践,而使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应该重视误差分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通过误差分析,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种现象中温度还未到熔点便开始熔化,是萘粉不纯或者温度计零点不准而造成的系统误差.对第二种现象,广西师范大学的罗星凯教授则分析说:“主要是萘粉受热不均产生的系统误差.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即把盛萘粉的试管没入水中加热),就使接触试管内壁的萘粉到试管中心处的萘粉之间有一温度梯度,外层萘粉温度高,中心处萘粉温度低,萘又是热的不良导体,故这种温差较大.这样,外层萘粉已开始熔化,但中心处的萘粉温度尚未达熔点,还在继续升温,而当中心处的萘粉温度也达到熔点时,本应保持一段时间温度不再上升,但此前已熔化的液态萘内部已存在温差(靠近试管内壁液态萘的温度超过熔点),致使液态萘发生对流,加快了导热,这就加快了剩下部分固态萘的熔化.”

二、通过误差分析,合理选择实验仪器。

1.分析系统误差,合理选择实验仪器。

现对两种选择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来回答这一问题,电路如图5所示.。

误差理论告诉我们,电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如果实验中两表都选小量程,指针均能偏过量程的2/3,但均可能超量程,是否可能超量程就不能选用呢?我们知道,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具有限流和保护功能,而且实验中总要求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端.本实验中,当电压表示值在2,00~3.00伏范围内(满量程的2/3以上)。

2.分析偶然误差,合理选择实验仪器。

三、通过误差分析,找出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的有效办法。

例3用感量为0.2克的天平和精密度(最小分度)为1锄?的量筒测铝柱体的密度.若测得m-(57.3±0.2)g(估计读数的偶然误差为0.2g),v=v2-i/i=(21.0+0.5)cm(vl为量筒中原来水的体积,v2为浸入铝柱体后水的体积,估计读数的偶然误差为精度的一半,即0.5cm)。

该实验中“天平、量筒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主要是偶然误差,而系统误差可略去不计”,这也可用下述实验加以验证:水,倒入另外的容器内,水后,将先倒入容器内的水加入量筒内水中,依此进行,发现每次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0cm……,即量筒自身的固定系统误差非常小.故此实验中主要分析偶然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物体的密度为:

p-7n/v;57.3/21.0-2.73g/cm3。

根据误差理论,被测柱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

8m;am.2/57.3卸.003=0.3%。

8v=2aw(v2-vl)=2x0.5/21.0=0.048=4.8%。

根据间接测量的误差传递公式,密度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8p=8m+8v.05-5%。

这一误差来源主要是体积的测量.怎样减小这一误差呢?

四、通过误差分析,判断学生实验结果。

例4在上文密度测量的例析中,已求得铝柱体密度为p=2.73g/cm3,由最大相对误差5%求得最大绝大误差: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常由人提到,在否定句中有个词序问题。所谓否定句,是指含有“不”“莫”这一类字眼的句子。比如“不知道我”,古人说的时候,要把词序颠倒过来,说成“不我知”。这就是说,在否定句中要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去。还有“你”字,古代说成“汝”。“他”字说成“之”,“自己”说成“己”。这一类都是代词,在否定句中,如作宾语用,一律提到动词前面,说成“不我知”“不汝知”“不之知”“不己知”。这可以说是一条规律,用得很普遍,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况。

疑问句中的宾语,也要提前。不过这里有的限制,宾词必须是代词。比如“何”字,是个代词,它在“尔何知”这句话中作宾语用,需要提到动词前面。如果不提前,说成“尔知何”,那不合语法。有个成语“何去何从”,意思是离开什么,追随什么。这个“何”字也在动词的前面。《孟子》中有句话:“先生将何之。”“之”者,往也,是“去”的意思。这个“何”是动词“之”的宾语,需要提前。上古时候,“往”字不带直接宾语,因此这句话不能改成“先生将何往”。何以见得?这可用《孟子》中另外一句话作比较说明。《孟子》中有句话说:“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这个“焉”字作“于何处”讲,而“于”是介词,所以“焉”能当“往”的间接宾语用。

学习古代汉语语法,要仔细进行分析。宾语要提前,得有条件,那就是必定在否定句、疑问句的情况下。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如果普通名词,那就不能提前。比如说“不骑马”,就不能说成“不马骑”。“知我”,不能说成“我知”,因为这不是否定句。如果学习时,忘了这些条件,那就容易出错。《论语》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怕自己不知道人家。这句话中,“不己知”中的“己”字,提到了动词前面,“不知人”的“人”却没有提前。这些地方都值得注意。语法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有的可研究得很细。不妨再举个例子。“之”和“往”有分别,“之”本来是“往”的意思,但从语法上看,“之”不等于“往”,其中有差别。“之”的后面可以带直接宾语,而“往”则不能。比如说到宋国去,可说“之宋”,到齐国去,可说“之齐”,但不能说“往宋”、“往齐”。总之是我们也要注意学习语法。

古代汉语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古代汉语心得总结

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只能依据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古代书面语的情况怎样呢?请看下面两段材料: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孔子徒弟,姓曾名参,根前奉侍来。孔子说:“在先的圣人有至好的德,紧要的道理。以这个勾当顺治天下有(蒙古语助词,相当于”啊“)。百姓每(们)自然和顺有。上下人无怨心有。你省得(懂得)么?”曾子起来说道是:“我不省得,怎知道着(呢)?”孔子说:“孝道的勾当是德行的根有。教人的勾当先以这孝道里生出来。”———贯云石《孝经直解》上面所引的第一段材料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孝经》的原文。第二段是元代大臣贯云石解释《孝经》的“白话讲章”。

当时元代皇帝读不懂《孝经》,便由精通汉文的大臣用当时的口语作解释,写下来便成了一篇反映当时口语的白话文。可见,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还有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古代汉语要研究的主要不是古白话,而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和口语的关系怎样呢?文言文最初与口语较为接近,后来同口语逐渐脱节,并形成一套较为定型的词汇,语法系统。口语在不断发展变化,而文言则处于相对凝固的状态,但它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尤其是秦汉以后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经典作品进行写作时,他们不能不受当时口语和民间创作的影响,不断给文言增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使文言也有所发展和变化。所以我们说,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它所写的种类作品的语言,如诸子百家、《史记》、《汉书》、《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等,都是古文言实际应用的范例。直到“五四”运动,文言文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现代白话文所取代。

因此,一般把“五四”时期定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界限。

为什么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重点是文言文,尤其是先秦两汉散文,而不是古白话呢?这是因为在我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文言文担负了记录、传播、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历代许多伟大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都曾使用这种语言,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今天我们要继承这笔遗产,就必须有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自然重点是文言。从殷周到清末,文言尽管有所变化,但其基本词汇、结构和表达方式早在先秦两汉时代已基本定型,并且创作了许多典范的文言作品。因此,可以就只要能读懂先秦两汉典型的文言文,就能读懂其后大多数文言文,算是学好了古代汉语。

什么是古白话呢?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学术界一般把从晚唐五代开始直至“五四”时期形成的古白话称作近代汉语)。古白话上承古代汉语,下接现代汉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把古白话弄清楚,那就不能说对古代汉语有了全面的认识。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也应该重视对古白话的研究。但古白话与文言文比较而言,它毕竟离现代汉语近一些,总体难度小一些,况且古白话使用范围大致限于唐宋以后的俗文学作品,可以不作为我们学习研究古代汉语的重点。前人是怎样研究古汉语并有些什么贡献呢?古汉语从它产生开始,就有人对它进行研究,但真正作为一问学问,还是从开始的。我国传统语文学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统称为“小学”。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王力先生的说法,从汉代至清代,古汉语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汉初到东晋末,是语义研究阶段,即偏重文字训诂的研究。因为汉代崇尚儒术,提倡读经,每一个儒生都要求具有阅读古书的能力,自然对语义的研究就比较重视,其代表作品是《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这一时期,为了读经的需要,还出现了许多经学大师,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他对《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所作的注,对后世也有巨大影响。从南北朝到明末是音韵研究阶段。南北朝以后,诗律学兴起,于是研究韵律和节奏成了当时的“热门”。南朝沈约著《四声谱》,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汉语里有四声并把这种认识运用到诗律的实践上。这一时期,韵书已开始出现,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部韵书,它在汉语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根据《切韵》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考今音。从十三世纪开始,音韵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话语言方面。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为北曲创作需要而作的,它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重要历史文献。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清初到太平天国)是汉语研究的全面发展阶段,也是最有成绩的阶段,清统治者严厉钳制思想,一般学者被迫离开现实而从事古书的整理与考证,汉语的古音和古义研究在这一时期有很多发明。《说文》之学,此时最盛。段王裁、桂馥、王筠、朱骏声是最著名的《说文》四大家;高邮五氏父子王念之、王引之虽不以《说文》名家,其成就却在《说文》四家之上;此时在古音方面,特别是古韵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顾武、江永、戴震、段五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浩、章炳麟、黄侃等都有卓越成就。

此外,以研究金文和甲骨文为主的古文字学也开始也新局面。吴大、孙诏让、罗振、王国维郭沫若都是研究金文和甲骨文的名家。字典编纂也有很大进展,如《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统籍纂诂》等均是集大成的辞书。语法作为中国语文研究中心的一门新兴学问,此时也有了开创性的发展。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首先创立了一些语法术语并分别了词类,成为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

综观我国传统的古汉语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成就也很显著,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几百种,汉语研究的专著,积累了许多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尽管如此,我国传统的汉语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发达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历来“小学”总是经学的附庸,基本上以经字为中心,因而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普遍存在重古轻今、重通语轻方言、书面语轻口语的现象,这就必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建国后,王力先生在大学中文课程中首倡开设《古代汉语》课程,从此,全国各高校相继响应,并成立了全国性的有关汉语研究的学会和专门研究机构。在古汉语研究领域,人才辈出,著作如林。这一切都给我们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一般实学者来说,怎样学习才能费力较少,而收获较大呢?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这时主要指文言文)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古奥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要说“诀窍”和“捷径”,很好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那么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还是可能的。

因为学习古代汉语,目的是为了读古书,文选是古书的举例,是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各种古汉语知识的综合体现。不读文选,不仅知识不能掌握,而且也很难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作为文学作品,在了解文句以后,要着重领会这几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趣、爱好和态度等,作为古汉语材料,则要求切实弄懂“鼓”、“瑟”、“希”、“铿”、“尔”、“舍”、“而”、“作”这些词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如不切实弄懂,就没有达到古汉语学习的要求。要逐字逐句读,不能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如前例,按古汉语的学习要求,应该懂得,“鼓”原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但不能作“敲打”解,而应作“弹奏”解,因为“瑟”不同“鼓”,是一种拨弦乐器,“希”同“稀”,这里不能解释为“稀少”,而是指瑟的声音渐渐减慢减弱,接近尾声。“尔”是助词,用在象声词“铿”的后面,开窍推瑟发出的声音。象声词或形容词后加“尔”或“然”都是同一种构词方法。“作”一般作“劳作”解,这里用的是本义,作“起来”解,即“起身”。

“而”是连词,连接“舍瑟”和“作”两个动作,但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偏正关系。读文选就应该这样一字一句,细细比较推敲。当然不是每一句都要平均用力,可以有重点有一般,但必须有这样认真仔细的态度。还要注意常用词和特殊句式。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对于这段话中的“晋侯”、“秦伯”、“郑”、“楚”、“函陵”、“汜南”等人名,爵位、国名、地名等只要一般了解即可:“晋侯秦伯围郑”这样的句式古今也一样,不必多花力气。面对于“以”、“其”、“于”、“贰”、“军”这些常用词的意义或用法则必须掌握,对于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无礼于……”、“贰于……”这样的句式,也应该注意比较、分析。“无礼于……”或“贰于……”句式虽然相似,但表达的意义则不完全相同。“无礼于晋”是指对晋国无礼,“贰于楚”则不是对楚有二心,而是指表面上跟晋好,实际上向着楚。要熟读成诵。古汉语在用词造句等许多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它有一套特殊词汇,句式和修饰手法,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时代的书面语。

要真正熟悉古汉语,掌握古汉语的微妙差别,最好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读熟,有些片断要能够背诵。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也就“看来百事只在熟”,“熟则精”、“精则巧”。“工夫自熟中出”。

学习古汉语,在重视读文选的同时,还要学习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把前人总结归纳出来的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知识学到手,用它来驾驭分析古汉语语言材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今天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也不应该像古人那样十“年寒窗”,完全沉浸在古书堆中,慢慢用自己的感性经验去摸索、体会。这样做花力费时太多。何况今天我们还有许多有利条件,因为前人已花了许多精力,为我们整理出有关古汉语的规律知识。古汉语知识涉及面很广,重点应该是学习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词是语言的建筑料,要能读懂古书,至少到掌握一千多个常用词。

所谓常用词,是指那些古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而不是那些冷僻的使用频率很低的词。所谓“掌握”,就是要用古今对比的方法,弄懂并记住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特别是那些细微差别。《史记。

项羽本纪》:“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使者,皆斩之。”我们知道羊是很温驯的,怎么说“狠如羊”呢?原来古代“狠”是“不听从”的意思。羊有时很犟,你拉它,它就是不走。又如《汉书。霍光传》:“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初学者指出疑问,霍光是男的,上官桀身为左将军,自然也是男的,说二人“结婚”,不可理解。其实古代结为夫妻的双方,女方的亲属可称为“婿”,男方的亲属可称为“姻”,这里指霍光的长女嫁给上官桀的儿子做妻子,双方成了亲“家”。可见应该从古今比较之中逐步掌握这些常用词。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之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

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如《史记。扁鹊传》:“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这句话中的“生死人”

是什么意思?按现代汉语语法规律去理解,就讲不通。在古代汉语中,这里的“生”是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是活着的意思。“生死人”即扁鹊能使死人复生。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解,就讲不通。在古代汉语中,这里的“生”是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是活着的意思。“生死人”即扁鹊能使死人复生。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

古代汉语学习笔记

现代汉语为白话文,为大多数国人理解学习,而古代汉语则为中国独创,很多字词语句和现在相比,意义差别较大,所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学习了近一个学期的古代汉语后,我对“望文生义”这个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现代汉语中有不少。

成语。

这其实是古代汉语的一部分一般人仅知道一个成语的引申义但对它的原义则孤陋寡闻。例如“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我们都知道它用来形容两件事情毫不相干但究其原义则会叫许多人大吃一惊它的原义是指牝牡相诱即动物交配的意思如果你“望文生义”了则会成为一段笑料因而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培养一个人严谨治学的态度。

对每个字斟酌一番,虽有“咬文嚼字”之嫌,但却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是尊重古人成果的表现。

自从文字改革以来,国人多写简化字,有的人为了附庸风雅,会象征性地写几个。

繁体字。

然而他们未必懂得体字代表的意义因此常常张冠李戴。例如“发”这个字繁体字“髪”和“發”两个读音意义完全不同其中前一个读“发展”的“发”是“发射”、“产生”、“兴起”等义为动词;后一个读“头发”的“发”为去声指“头发”。这种现象其实为古代汉语中异体字、古今字的常识异体字是指字音意义完全相同但字形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代的某一义经发展而产生了新字这个新字与古字在字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古代汉语的字义多与造字结构有关由此产生了一个字的原义但许多字的原义现在已不用仅用它的引申义然而在一些文献资料中许多字还使用它的原义引申义反而比较少。

历时一个半学期的古代汉语课结束了,在听张教授讲解的过程中,自己真正学到了很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学习心得和体会。于是在结课之际,来谈谈自己的关于学习古汉语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文化始终传承的文明古国,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汉字。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到考古发掘的斑驳甲骨文,再到历朝历代遒劲奇秀的书法艺术,无不散发着历经数千年洗礼的汉语言的神奇魅力。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去了解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同时,学习古代汉语使我们更便捷的阅读古代优秀典籍,去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在《古代汉语教程》的第一页写着摘自《论语》的一句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告诉我们要广博的学习,更要有一个坚定的追求目标;好问又要多考虑当前的问题。我想这也应是做学问之道。我们从小学到现在也读了十几年的书,读书容易,但确立一个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坚持努力是不容易的。

也许多数人认为学习古代汉语会是枯燥的课程,但通过张教授的讲解和学习的深入,发现学习古汉语也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每个汉字被创造时都有它最初的意义,而历经岁月的变迁,它的样子会变,也许你依然可以认出它,但却读不懂它了。现在,我们普遍使用学习的是简体字,简体字虽然使用简单方便,但也使文字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意义和造型原则。张教授在讲解繁体字时,用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使我们清晰的记住汉字的原有意义和创造由来。同时老师在上课时,用幽默的语言结合现实的事例,来讲解枯燥的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些的确应该感谢张教授。

苏轼曾有言“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在信息量巨大而且便捷的当今社会,我们应尽力去读书,去读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古代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知识的影响,让书卷气来点缀生活的色彩。学习古汉语,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也许我们不是专门去搞古汉语的研究,但是它提升的不只是我们的单纯的语言知识,还有阅历和能力。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兴趣是做学问最重要的动力,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学习古汉语课的过程中,虽然学的不深,但的确很受用,就像老师给了你一把钥匙,然后,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去探索了。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2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a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b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

a“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省略“于”字,“动+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c“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为”字句。a“为+施事者+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b“为+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见”字句。a“见+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见+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c南北朝后,“见+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

(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4)“为……所……”句。a“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为……所”句。

a“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5)“被字句”。

a“被+施事者+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

b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c汉代后,至今,“被+及物动词”。如:杯子被打破了。

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a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

b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需要注意的是:

a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

b“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

c“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

d“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发展的,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但同时它也不可能变化得很大,因为它一方面有发展,一方面还有它的稳固性。因为有继承,所以几千年前的汉语和现代汉语有许多共同处,这是继承的一方面,但它也有发展的一方面,这就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学习汉语首先须树立历史观点,知道它有相同,有不同,有继承,有发展,这对我们学习汉语是有很大好处的。

现在就词汇方面来谈,词汇方面也是有继承有发展的。那末我们对语言的发展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如果是很大的不同,容易发现,也容易知道它不同。古代没有的东西,现在有的,语言的表现就不同。如现代的飞机、拖拉机以及各种科学和工具,都是古代所没有的,当然它就不同;还有些东西是古代有现在没有的,因为古代有许多风俗习惯和工具,都是现在所没有的,所以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找出从前古老的词汇来,这种大不相同的地方,大家都容易注意到。但是,有些并不是大不相同,而是大同小异,古代的和现代的看起来好象是一样的,可是真正仔细考察起来,却并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两者不可能有很大不同。刚才说的很大的不同,只是小部分不同,大部分都是大同小异的。因为从古代来是有继承的一面,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它也有发展的一面,所以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特别要注意又同又不同、大同小异的地方。从词的意义的变化,可以看出历史观点的重要。我们要研究古今这些词的意义的异同,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应该搞得很清楚。因为看古书,太深的字不怕,我们可以查字典得到解答。如“靔”字,这个字太深,但我们从《康熙字典》上可以查出这个字就是道家的“天”,一点也不难。又如“墬”字,这个字也很深,但是我们一查《辞海》,知道它就是“地”字。所以说,难字难不倒我们,容易的字,倒易迷糊。刚才举的许多字,都是很容易的字,每人都认识它,由于太熟悉了,所以古今的不同就容易忽略,容易放过,这样使我们读古书读得半懂半不懂,实际就是不懂,那就有点象我们读日文,许多字我们认识,就是不懂它的意义。当然读古代汉语不能与读日文相比,但是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要以为字很熟就懂得它的意义了。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树立历史观点。

古代汉语成语典故

为此,刘邦命丞相萧何制订一个国家根本大法,使举国上下有法可循。萧何从县吏一直当到大臣,对民情比较熟悉。早在起义军进入秦都咸阳的时候,他就收取秦朝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等情况。他奉命后,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参照秦朝的制度,制定出了《九章律》。

军事方面也得有个法令。韩信是位卓越的军事家。在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刘邦让他制定军法。大臣张苍是有名的历算家,刘邦叫他制定了有关历数、度、量、衡等的规章制度。他还命博士官叔孙通制定礼仪制度,使君臣之间有了规定的礼节,大家都能遵照执行。刘邦年轻时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了皇帝也没有读书的习惯。太中大夫陆贾喜欢读书写文章,还常常在刘邦面前谈论《经》、《书》。刘邦每天处理政事已经非常繁忙,时间不够用,听多了就感到厌烦。有一次,他骂陆贾道:“我是骑在马上取得天下的,关《诗》、《书》什么事!”

陆贾又耐心地说:“陛下是骑在马上取得天下的,可是能骑在马上治理天下吗?自古以来的圣君、贤王,都要研究治理天下的办法,文武不能偏废,国家才能巩固。”

刘邦觉得陆贾说的话有理,便说:“好吧,你既然知书达理,就把秦朝为什么灭亡,我为什么取得天下,以及从古到今朝廷兴亡成败的大事,都写出来给我看。”不久,陆贾写出了十二篇文章。刘邦看后觉得很有启发,就把这些文章编成一部书起名《新琼》。

刘邦还立下誓约,并叫人将分封功臣的文书用朱砂书写,铸成铁券,把它放在金属做成的盒子和石室中。然后藏在宗庙里面,以便永久保存。

就这样,刘邦虽然每天忙得一点空闲时间也没有,但离他所要达到的规模还远得很。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5、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6、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

7、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8、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

9、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10、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

11、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12、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13、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4、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15、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1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17、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18、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19、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1、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22、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23、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2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5、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6、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2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28、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9、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释本义。

30、对动词用法: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31、判断句:是指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对主语做出判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32、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式。

33、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34、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35、“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

36、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37、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38、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39、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

40、曰,为,谓之:释义术语,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41、谓:释义术语,放在被解释的词后面,用它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较、影射的事物。

42、貌,之貌:释义术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43、犹,犹言:释义术语,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用引申义训释本义。

44、之言,之为言,之犹言:声训术语,被释词与注释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关或相通。

45、读为,读曰:注音术语,一般是用本字来注假借字。被注字在术语之前,注释字在术语之后。

古代汉语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古代汉语心得总结

学习古代汉语最单纯的收获,是能让自己对于古代文言体系的把握变得富有理据性。文以载道,通晓训诂音韵文字小学之道才算完成了对整个文言体系的登堂,至于入室,相去甚远。古代汉语是古代经验的累积,读古代汉语对于传承我们国家最优秀的文化是必不可缺的。对于个人而言,文言语辞刚劲而典雅,这无异于给我们提供了认知上的感受与心灵的愉悦,对于个人人格魅力的养成以及不凡的谈吐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新三国》的热播,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为好多小青年们热议的话题,有的说《新三国》中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有的却认为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古文更耐人寻味。不难发现,小青年们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有待改观,毕竟古代汉语是我国灿烂历史和文明的一个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途径。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重视。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具体说来,就是五四以前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文。从殷周到清末,在这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语言文学,从屈原的《离骚》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担负了记录、传承、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我们要学习并继承这些遗产,就必须研究文言文本站学习古代汉语。

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一味地指望“诀窍”和“捷径”更不现实。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点滴积累,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语。

就好像我们学习外语一样,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古代汉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平日里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读古文有时会碰到一些不曾见过的、陌生的字、词,这个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我们可以查。

字典。

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了;但有时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词却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它的意义变了。在词语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这一部分词语因为如果我们按照它的现代意义理解文章就读不通了。比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更衣”现代汉语是“换衣服”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上厕所”的意思。

二、多读多背,培养一定古代汉语语感。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古时候幼童入学,老师并不教其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诵读《。

三字经。

》、“四书”、“五经”等,这是有道理的,将这些文章烂熟于心,意义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读多诵,熟读熟背,然后就能达到“熟读。

唐诗。

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学习古文,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文选都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就很容易掌握了。阅读过程中处处留心,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多读多背,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理性认识。

三、总结规律,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又到了期末了。同时也预示着这一学期古典文学的学习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古典文学的余音还回旋在我的脑海里。它并将激发我有继续学习的兴趣。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去学习,让我们去体会,让我们去了解等等。最主要的还是要了解中国博大精的文化。这样的文化里:有现实的真实再现;有思想上的名家名著;有情感上的真知真谛;有军事上的智谋才能……这些都被后人记录下来,而文学在此就承担了相当的责任和重量。

我不仅仅了解了作品,我还了解了许多名人名家。

接着是屈原。他是位爱国主义诗人,堆起了我国诗歌的第二座高峰。他的精神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所敬仰,他的“楚辞”也濡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的精神思想,文学成就都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他个人而讲,却是抗争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他虽然逝世了几千年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因此,我们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来纪念他。

司马迁,一个天才的史学家,又称“史圣人”。读完他的《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后,我知道了他伟大的志向,坎坷的经历,执着的精神;了解了他创作《史记》以继《春秋》的壮举和用心。他受刑之后仍忍辱著书,评判历史,褒善贬恶。他这种“言必信,行必果,诺必城”的美好品德值得我们去学习。记忆最深的要数这几句了:“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总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是我们学习古典文学所必须具备的。

这一篇篇杰出的作品,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人物,无一不是来自文人之笔,正是由于人们的心灵可以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人们的思绪可以跨越时空的阻碍,人们的思想可以在此平台日趋完善和理性。

写了这么多比较混乱和无头绪,但我理解的实在少之又少,我希望老师在授课时能多讲讲有关作家的经历和文学作品看鉴赏,使我们对其有更多的了解。

现在我对文学还没有更多的了解,但我希望通过文学可以让我充实,令我茁壮成长。让我懂得如何去体悟人生和领悟生活。

2

页,当前第。

2

1

2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1.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2.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3.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4.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5.音变:连音变化,在动态的语言序列中有些音节的结构受前后其他音节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它通常是由前后的音节结构和音素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

6.轻声: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7.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音色的特殊音变现象。

8.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通畅,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

9.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时,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鼻音。

10.鼻化音: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

11.声母:音节中语音前头的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语音: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13.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

14.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属于非音质音位,因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叫非音段音位。

15.音位变体:一个音往往包含不同的音,这些音叫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16.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vs自由变体:没有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更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

17.区别特征: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种语音的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18.互补分布;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的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能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出现的位置是相互补充的。

19.语流音变:一个音和其他的音结合成一串其它的音,就会相互影响,产生语音的变化。vs历史音变: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而造成的语音变化叫历史音变。

20.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狭义的讲它是构成某种语言的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短语的总汇;广义的讲,一个人或一本著作所使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叫做这个人或这本著作的词汇。

21.理性意义:指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即词中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vs色彩意义:词汇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附加上了各种各样的色彩,从而形成了色彩意义。

22.本义:多义词中代表该词的最初的意义(历史/源头)——来源。vs基本义:多义词中几个意义最常用、最基本的意义——应用。

23.转义:在词的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直接或见解发展而来的意义,现代的转义通常是通过引申或比喻而来的。

24.比喻义:由修辞上的比喻手法逐渐固定下来的意义,即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叫比喻意义。

25.基本词汇:语言词汇中最主要的东西,它是基本词的总汇,基本词是日常生活中最必须、最常用、最普遍、最明确,而且是被一般人所了解的词,它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

26.一般词汇:现代汉语中出去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叫一般词汇,一般是由基本词汇和词根派生出来的。vs词根:构词能力强的词,它的稳定性不强,但有很大的灵活性。

27.社会习惯语;又叫社会集团语,只由于某种社会联系,而在处于同一集团的人们中间自发产生的少量特殊语言,这些词语大都能反映人们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身份等。

28.行业语:各种行业上用的语言,是各种职业和某种特殊生活的的专门用。

语。

29.熟语: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等,内容十分丰富。

30.成语:一种长期相沿袭用的具有浓厚书面语色彩的短语,既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使用的定型短语。

31.隐语: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32.音译词:以读音相近的字翻译外族语言而形成的单纯词。

33.真词缀:位置完全固定,意义基本虚化,读音大都弱化的词缀。vs类词缀:位置基本固定,意义正在类化,读音保持不变的词缀,它是由词根向词缀真词缀的转化的中间过度形式。

34.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词,叫多义词。

35.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36.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也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vs不自由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组合成词,且位置固定的语素。vs半自由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只能够和其它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37.词:代表一定的语音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既是句子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vs词组:又叫短语,是大于词的语言单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加实词或实词加虚词构成的而不成为句子的语言单位。

38.实词:表示词汇意义,表示一个完整的、确定的和其它词组相对立的概念。vs虚词:表示语法意义,表示实词和实词在语句组织中的相互关系或表示句子当中的语气。

39.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vs合成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成的词。

40.词义:是词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

《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10、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禮、气氣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後、适適、征征、余餘。

古代汉语成语典故

部将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井陉这条路很狭窄,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队伍必定拉得很长。请拨给他三万人马,拦截敌军的粮草,再截断他们的后路,不用十天,定可将韩信等人的头献上,但陈余没有同意。

就这样,韩信在井陉狭窄道路没有遭到袭击。在出井陉口前,他先派两千轻骑兵从隐蔽小道上山,在那里观察赵军,准备行动。韩信又派出一万人为先头部队,命他们出了井陉口就背靠河水,摆开战斗列队。

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认为这是犯了兵家的大忌。天刚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旌旗和仪仗,大模大样地开出井陉口。赵军立即打开营垒,向汉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激战了一会儿,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营。河边阵地的部队马上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详解

1.音读正确,了解通假,知道古今异义的词,正确理解本文的句式。

2.意译课文,把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对比原文,通读课文,根据上下文语境理解文章意思。

3.分段研读,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可用余映潮先生的“实读法”,就是强调句句落实,包括“节句,断句,破句,虚句,句归,句比,句链,句读”。

4.背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达到记忆熟读的程度。

以上就是古代汉语学习方法,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加油!

相关范文推荐
  • 11-26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范例(实用18篇)
    党课是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引导党员正确履行党员职责。10.小编整理了一些党课学习的问题和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教育党员
  • 11-26 理想国读后心得范文(17篇)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美好的期盼,是心中永远闪耀的明星。下面是一些理想实现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构推荐,它们可以帮助你提升能力和实现目标。在该书中柏拉图把国家分为
  • 11-26 最后一节英语课(模板18篇)
    通过学习英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电影和音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英语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世球上的水资源少动又少,而贪
  • 11-26 吹泡泡小班游戏教案(精选19篇)
    编写小班教案要遵循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小班教学中,教案的编写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小班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教学目标:1、培养
  • 11-26 市委书记在人民代表大会结束时的讲话(汇总18篇)
    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不过度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讲稿范文,他们的经验和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同志们:局党组决定今天召开这个
  • 11-26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阅读心得(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对思考和经验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问题和改进方法。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狐狸一家有五只
  • 11-26 喜迎国庆祝福祖国的演讲稿大全(18篇)
    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整理思路,提升演讲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演讲稿范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和借鉴的方式,使我们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1、像雨后的彩虹那样多娇,中国好
  • 11-26 工程师个人工作心得(优质20篇)
    工作心得的总结可以给予我们客观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工作心得有所启发和指导,欢迎大家
  • 11-26 感谢你七年级(实用12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春天的生机盎然已经褪去,进入了烈日炎炎的夏日,时间
  • 11-26 游乐园游玩(模板20篇)
    优秀作文是思维的火花,在纸上迸发出绚烂的光彩,让读者沉醉其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分钟后,目的地到了。几个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