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实用8篇)

最新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实用8篇)

时间:2023-10-16 12:52:32 作者:GZ才子

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篇一

制作导学案的原则是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教材是以最简练、严谨、科学语言给出知识、素材或结论的工具。教材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材组织的出发点。但教材本身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缺乏旧知识的再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点知识的互动探究等。要实现“少教多学”就必须将教材这一国家课程根据学生实际校本化,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研读教材,为课堂教学奠定认知基础。因此导学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1.1课标、考纲要求和课堂教学目标

要保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中学习行为名词的界定,即“了解、认识、理解、应用、独立操作”等。除此之外,并将每节课教学内容给出明确说明。还要将本节课教学目标要求告知学生,即“记忆、理解、反思总结”等。

1.2本节学案必备的预备知识和体验

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是现有的知识和体验,为了使学生生成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学案中必须包括本学科相关知识回顾、必备的知识背景、材料和相关学科(尤其是数学)基础知识等。涉及生活实践和能够课前完成的简单实验一定让学生亲身体验,以便形成必要的感性认识。

1.3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

“少教多学”模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学生有效预习是最关键的,而教材对概念引入、定理定律的推导是简洁、规范的,给学生的预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导学案中过渡性的问题设置,无疑成为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为使导学案真正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对于不同课型,问题设置方法也不相同。对于基本概念较多和理论性较强的课型,为了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必须注重概念的物理意义和理论形成过程的引导,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理论变成有型的物理事实。

2.课堂的构建与实施要立足于学生的预习成果和进一步探究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探索、拓展和有效应用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教师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课堂。因此,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与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2.1课堂的构建

“少教多学”模式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构建,课堂构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备课素材,二是课堂教学设计。与传统课堂相比,备课的素材除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外,更要充分考虑学生预习成果,即哪些是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能够较好掌握的,哪些是学生预习过程中难以掌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思维障碍是什么,等等。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学生的预习学案,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做出层次分明的教学设计。“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应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行为范本,其设计理念应该是创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行为设计方案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考总结、纠错提升”等。也就是说,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为保证行为的有效,问题的设置(也就是活动的内容)应该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和拓展性,要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递进性设问,引导学生剥茧抽丝,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

2.2高效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

有了精准的素材和科学的设计理念之后,如何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和课堂高效呢?

2.2.1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学好能够学会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少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贯迎合高考的高要求,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不会或学不懂,这是限制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的进步来源于兴趣,兴趣起源于成就感。为确保“少教多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持续顺利进行,最先应该做到的是把学生通过自身学习能够学会的知识,做到准确、规范、熟练,并在预习过程中自主应用,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应用不仅是应用概念和规律解题,还应用旧知识生成新知识,理解新知识,而这一点往往被教师忽略,认为学生听懂了就算会了,会解题了就是会运用了,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会与不会的界限,自己也弄不清什么会,什么不会,失去学习兴趣和目标,“少教多学”的目的很难实现。

2.2.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学生的结果性错误是过程性错误的表现。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才是真正的教学效果。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少教师只注意学生结果性错误,错了就讲,给出正确的解法,就认为学生会了。很少认真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于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疏于思考,被动接受,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反而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时,不是生搬硬套,就是茫然不知所措,根本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发挥,教学效果不佳。我们必须明白,学生思维能力只有在不断地思考和应用中才能得到真正提升。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并善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果可能,勇于把讲台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二是给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善于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演算、分析过程,引导所有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习过程。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却可以保证每一位同学都经历了思考的过程。再有教师的适时鼓励,课堂教学效果就有了保证。

2.2.3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纠错,使学生得到真正提高。学生最直接的进步,就是将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并且不再重犯。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教师的正确解答是不够的。教师的思维方式是多年教学积累的结果,具有典型、规范的特性,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初学者的试探性思维,二者有着很大的差距,正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教与学不能很好地结合。“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问题和错误,以学生的问题和错误作为合作交流学习的素材,允许学生以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多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将共性的错误展现出来,采取分组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研究和探讨,找出错误的根源所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更新、完善思维过程,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

2.2.4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学生之所以优秀,首先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良好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计算习惯、表表达习惯等。随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考查必然会进一步加强。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考查的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科思维习惯。而学生学习习惯和学科思维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督促实现。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习惯好了,规范性强了,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缜密,缜密规范的思维必将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提高。因此,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体现。

2.2.5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多媒体技术为“少教多学”提供了无限可能,学生预习成果的展示、思维过程的再现,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本文不再阐述。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板演模式必须淘汰,“一人算,多人看”的板演模式是制约“多学”的又一因素。需要计算和板演的内容,所有学生都要独立完成,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错误的予以纠正,正确规范的给予鼓励。

3.课堂教学反馈要立足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和延伸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反馈不是简单的问题解答和检测,而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不是某一学习过程的结束,而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第一种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进行总结。对概念、规律的总结,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学科语言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对方法的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在归纳总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励学生富有个性的总结,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补充,逐步完善。虽然学生总结的方法不一定很完备,但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有针对自身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才能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第二种反馈方式是课后限时作业,“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课后限时作业与传统教学的课后作业存在很大区别,传统教学模式的作业是课前制定的,更多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存在主观性,很难达到学生“多学”的目的。为了达到“多学”的教学效果,课后作业的命制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之后,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加深理解、深入辨析、强化应用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重复和再现。对于再次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降低难度、改变方法的措施进行弥补,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总之,“少教多学”的核心是“多学”,“少教”是相对于传统观念和传统单一讲授方式而言的。要想真正做到“少教”,教师的观念和行为都要改变,从观念上要真正把学生看成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体,充分认识到教学活动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承,而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判断及整合,探究学科发展规律,初步形成学科探究能力。在教学行为上变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树立学生主动学习的信心,引领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机会和平台。“多学”是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使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知识的复制”和“方法的再现”。而立足于知识的探究和主动生成,也就是说预习立足于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课堂立足于在教师指导下改进探究方法,完善学科知识系统,课后练习和总结立足于初步形成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7月出版.

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篇二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交流谈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关系到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和正确思想观点的塑造;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是学生本身对人生认识的基础课,更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础课,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传统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多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主要内容进行,现如今一切教育都从学生发展和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也要进行必要的改变,研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也势在必行。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进行探索。

一、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都是依托于教学板书和教师的口语表达,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学生在下面“听”和“记”,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致使上课氛围枯燥,学生的学习情绪低沉,上课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做小动作等的课堂不良现象。要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进而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为辅,进行创新教学。简单来说便是:教师要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盲点,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倾听学生的学习想法,对症下药,做到“精准”教学;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必要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差,而且上课注意力集中能力也差,需要教师变化教学方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其易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分组比赛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以放影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扮演动画人物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的求胜心理,在对字词的记忆内容上,以比赛的方法,进行生词生字的教学,如此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三、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对提高教学效率很有裨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教学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相比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来说,具有较强感性认识的特点,教师在上课前,为学生安排一定的知识进行预习,或者进行导学案教学,使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能提前有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中能减少对新知识的引导时间,也使节约的时间能花在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也要为学生安排一定量的课后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总结,使学生能对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强化和巩固,这些强化和巩固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四、重视手抄背诵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写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抄生字生词,对于小学生生字生词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现如今,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小学生受到社会或成年人的影响,喜欢玩电子产品,主观的认为手写生字生词毫无意义或者意义不大,这种错误观念,造成学生或者教师对于课后抄写生词生字有抵触心理。所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手抄生词生字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还要引导小学生转变观念,勤于手写,少用电子工具代替手写。采用手抄方法使学生在生字生词学习方面能有牢靠的记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间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育是教育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重视手抄背诵等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希望能给广大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者提供参考。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结合时代的变化和小学生心理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教师也要结合教育和学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创新思维,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2]司霞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15:39.

[3]张洪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15:38.

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篇三

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必须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起来,积极起来,手脑并用。教师当然还是要讲解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启发和指导学生去动手动脑,引导学生去正确地分析考虑问题、探索知识。最容易出现的偏向往往是只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而忽视社会的需要,只考虑少数学生升学的要求,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就业的需要。

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现代教学观认为:我们不能把物理教学搞得那么死,不要什么问题都要书上写了、老师讲过,才能要求学生去解决,可以进一步考虑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联系实际的范围不要只限于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生产实际当然是先要联系最重要的方面,但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实验中、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关物理的问题,也是可以而且应该联系的。联系的面宽广了,学生的视野就开拓些,思想也活泼些,对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以及如何应用就知道得更多些。

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反对考试前夕搞突击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特点之一就是实验比较多。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才会感到物理真实有用。可是有些中学,尤其是在农村,平时课堂上学生很难见到应该见到的实验,学生实验也不做,只是临考试前老师在黑板上讲一下。

教材中提到的验证性实验,老师应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途径感知事物,这样掌握的知识更牢靠,难学的东西转化为易学的东西,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我们建议创设开放式的课堂和实验室,逐步增加探索性的实验。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甚至作自己设计的一些简单的实验。利用平常生活中易于寻找、易于实验的物品,开展课后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的活动。例如,在演示失重问题时,利用一个下端开有小孔的易拉罐、塑料瓶,在装满水后的自由下落来呈现水在下落过程中的失重现象,不仅学生易于实验,而且效果明显。创造性劳动是人类的一种属性,只要我们创设条件、加以引导,那么在我们的物理实践教学活动中就会有更多的爱迪生出现。教师应做好每一节课的组织、引导、指导工作,在学生出现困惑时给予必要的指点,在学生得出结论时给予引申、小结。和传统课相比,这样的课堂需要倾注更大的热情,也需要有更高超的教学艺术。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在实验的性质和方式上越灵活越多样化,实验的内容越丰富,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上会得到更多益处。

总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取决于教师转变观念,教师观念转变取决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同时也与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另外,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也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在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就应该算是一节好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篇四

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是语文教师所努力的方向,笔者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进行探究。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心理。

良好的情感是人们的精神力量,它能给人们以强大的动力。课堂心理气氛通过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等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心理气氛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兴趣、注意力也不尽相同。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操作活动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积极向上的课堂心理气氛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这样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思路会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想象力非常丰富,精力集中而旺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想象等创新学习。恰恰相反,消极的情感会使学生会感到课堂压抑、枯燥,从而注意力分散、思路狭窄,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更谈不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了。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互动教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能够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认知的交流和互动。语文课堂交流主要有两种交流方式,一个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另一个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既复杂又有趣,在交流中实现了课堂的可变性,构成立体型信息传递。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什么作用呢?教师要努力和学生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效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质疑。

当然,除了重视课堂互动,课外交流和活动也不能忽视。例如,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进行指导和辅导。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究问题。学习课文,不管是哪一种体裁,首先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常言说,善教者“其言也约而达”,这话有着深刻的道理,用的比喻少但通俗易懂。语文教师要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无论什么体裁的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结构,这一环节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运用了哪些典型材料,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等,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一一设计问题。教师或搭桥、或启发、或质疑、或举例等,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的感官也就随着动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只要教师合理启发和指导,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效的学习方式很重要。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不去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收获是很有限的。比如,有的教师在上作文课的时候,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让小作者在讲台上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作品的优缺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一学习方式使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大受鼓舞,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雄心壮志;而平时害怕写作文的学生也见了世面,学到了别人的长处,树立了自信心。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有必要。教师需要备好课,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如果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便失去了实践的机会。

四、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同样一篇文章,如果制定的教学目标不一样,运用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语文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既要关注教学目标,又要关注教学环节。三维目标为教师指明了制定教学目标方向,如果教师不去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内容、重难点、知识点,了解写作背景、主旨等诸多因素,那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盲目性。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设计恰当的教学步骤,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恰到好处地授课。

五、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使抽象的知识化为直观、生动的教学信息。运用多媒体能够为学生呈现大量的信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丰富了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枯燥、呆板的课堂模式,促进了学生心智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做出反应,可以追问,可以启发,还可以暂时搁置,后续探究。教师要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果学生的表现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或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评价,那么不但失去了一个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还失去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有利契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接近知识,探究知识,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秀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语文尝试教学法浅析[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7)。

[2]苏海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师版,(3)。

[3]张玲。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其突破路径--对“自主探究热”教学模式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86)。

[4]朱爱兰。全面树立新型理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问题[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10)。

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篇五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又能还学生一个轻松的童年,让学生学好语文,热爱语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一、语文课堂注重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二、语文课堂要目标简明,环节简约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总喜欢为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而赶“时髦”,拿到一篇课文,还没好好读两遍,便考虑怎样将课上得精彩。殊不知,花样越繁多、环节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就越不理想,只能是教者辛苦,学者更辛苦。学生只会是云里进,雾里出。那么,怎样才能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学生明明白白地学知识呢?每一堂课,应把握“三个维度”和阅读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依据课文的特点与单元训练重点,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阶段目标,拟定简明的教学目标。

于永正老师的课质朴淡雅、自然本真,教学环节朴实无华、扎实有效。一是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二是研读课文,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三是拓展延伸,强化读写训练。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时髦的跳跃式讲读,也没有精彩的课堂表演,引导学生以读懂课文为主,在每一步的学习中都经历了读进去、读出来的过程,在扎实的学习中,学生学到了读书的方法,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一句一句地读好课文、也读懂了课文。

三、语文课堂应该过程与效益并重

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开放活泼,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学习氛围自由热闹,可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课堂效果又怎么样。这些问题都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好好深思。

简单而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提倡的是教学内容要简要,教学过程要简约,教学方法要简便,教学手段要简单,教学语言要简洁,力求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获。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杨氏之子》一课时,没有精妙的教学设计,也没有精美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跟平常的随堂课没有什么区别:揭示课题,自主读文,学习生字,范读课文,读写训练等。整个过程简简单单,没有进行传统的分析讲解,而是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理解的方法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读中感悟,读中拓展。最后,学生读出了节奏,读懂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读出了文章的韵味。整节课上,这篇文言文在于老师的循循指引下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轻松惬意。

四、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根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一节语文课上,如果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缺乏灵性的课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中的《桥》一课时,笔者担心学生感受不到文中的老汉那种舍身忘死、不徇私情的崇高精神,花了很多心思准备如何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料,试教下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反思,笔者发现整堂课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尽管教学极力地“煽情”,但学生却好像丝毫不给面子,无动于衷。经过反复思考,再次教学时,笔者重新设计教学环节,放弃一些无价值的提问,抓住重点的句、段来指导朗读,以读为本,以读促思。配上背景音乐,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深受感染,纷纷举手想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通过这次教学,笔者也悟出了一个道理,简单而有效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老老实实地把课文读好,从读书中有所得有所悟,让繁琐复杂的“讲解、问答”让位给学生充分地读、入情入境地读。

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篇六

小学生有着和其他学段学生有不一样的特点,他们充满朝气活泼可爱,同时感性特点明显,尤其是在个人的感情表示方面,在个人的思维能力方面也开始日益独立化,所以对老师的要求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过程。因此,老师在面对小学生的时候更要注意孩子在行为方面的细节改变,主动关心学生,同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径那个重要的带路人。平时的工作中要更加有耐心,更加主动的关心学生的每一个发展需求,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比如,在平时的授课课堂上,要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对班级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孩子们说,学习不能急躁,要按部就班地慢慢来。同时,在课后时间主动跟学生交流,重点是协助学习暂时存在困难,学习成绩不太令人满意,同时在性格上又存在一定的内向且不自信的孩子。有时候会将这些孩子带到办公室进行私下交流鼓励,根据学生的情况,找出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并给予一定的指导,鼓励学生要树立信心。同时在平时的课堂中,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逐步帮其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并要求这些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改进学习的主要措施,对于学生的一点进步,要及时发现并予以鼓励。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平时授课时候,尽量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问题,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长期努力之后,学生的课堂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尤其是学习暂时困难的孩子,经过训练之后,学习的自觉性和信心会不断增强,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频率会不断增多。

这种变化,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根据上面的事例可以发现,师生之间进行真诚的感情交流,可以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进步,形成更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在教学中采用情感体验法,就很容易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寓理于情的教学效果,并指导着学生明白事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小学语文课的魅力。比如,在教学《沉香救母》的时候,首先进行角色设计,讲述一个现实中关于父母在旅游过程中出现险情,并舍身挽救自己孩子的案例,这个案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到一个景区旅游,在乘坐高空缆车的时候,缆车的绳子突然断掉,缆车从高空坠落,在这危急时刻,这对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孩子高高举起。

最终,父母双双遇难,但是孩子因为父母用手托起的缓冲力而得以存活。这个时候,教室里的孩子都被这个案例所震撼,孩子们在听案例的同时也陷入了思考。笔者利用这个窗口期及时设计相应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周安信小朋友演唱的《天之大》视频,孩子们被周安信的天籁之声所感动,在歌声中纷纷留下了感动的泪水,都为伟大的母爱父爱而感动。视频结束之后,笔者对这节内容进行概况,小沉香通过不懈的努力,受尽了各种苦难,为了救出自己的母亲,虽然他还只是个孩子,但是仍然要承受这份困难,就是为了实现救母,回报母亲对自己的抚养之情。然后我接着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大家都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抚养之恩么?你们的父母在平时都是如何对你们进行关爱的呢?大家可以都来谈谈。”这时候,学生都被调动了起来,主动抢着说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疼爱自己,呵护自己的。有的学生讲述了自己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父母是如何的给予自己细致的呵护;有的讲述了自己的父母为了让家庭过上更为舒适的生活,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如何辛勤工作;还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的安全,不论风雨每天都按时接送自己。这时候,笔者又利用同学们的这个热情,给他们留下了一份课后作业,就是“放学到家以后用自己的方式来感谢父母的抚养之恩”。

第二天上课时候,学生都十分积极的讲述他们在家的行动过程,有的同学讲述自己上街帮助父母买菜,有的在家主动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有的帮助父母按摩,也有的同学为自己的父母设计了一份生日卡片。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可以更好达成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发挥语文的情感教育功能。

教学实践证明,情感教学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堂是可行的,但是情感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而有所调整,实现该教学方法和语文课堂的完美融合,方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继续丰富情感教学的内涵,使之发挥理想的教学功能。

[1]佟兴波.加强情感教学优化语文课堂[j].今日科苑,2012年04期.

[2]李忠强.小学语文课与情感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篇七

思维型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法,分别为实验观察法、已有知识的逻辑展开法、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法,三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型课堂教学的主旨是思维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活动,它包含着多种教学方式,如探究性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发现式教学以及分层式教学,等等。纵观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可见,物理教学内容过于逻辑性和理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比较大,难以提高的学习成绩常常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现代化高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思维型课堂教学优势,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充分展现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势。

一、运用问题进行教学导入

提问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式之一,提问可以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上,也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中,先用提问的方式将思维型概念引入课堂,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分析解决问题,促使思维型物理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为例,教师进行提问:“当一颗苹果掉到你的头上,你会想到什么?”在没有明白教师提问含义之前,很多学生回答“疼”。这时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也觉得非常好笑,继续提问学生:“那么,一颗苹果砸在大科学家牛顿头上,他想到了什么?”学生很快反应过来教师的问题“万有引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对“万有引力”这个概念进行阐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解释了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可否认的是,万有引力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截止到目前,人类天体研究事业已经如火如荼,但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位先驱,他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功臣。在学生对万有引力和牛顿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本章主题“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促使学生继续深思,从而深入剖析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提问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高中物理中实施思维型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提问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进而为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贴近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也可以适当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中,用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现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用衣服摩擦塑料尺子,然后用尺子去吸碎纸屑,发现碎纸屑都被吸到尺子上。在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进而引入了本章主题“静电”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列举出了非常多的例子,如冬天脱衣服时发出的“噼里啪啦”声音,梳头发时头发粘在梳子上,手碰手时出现的触电现象,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生活中所接触的“静电”。学生将自己所了解的生活案例放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迅速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这对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高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中以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也可以降低教学内容难度,对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是课堂教学小结的主要目标,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通过这个环节,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高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以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目标。依然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时,采用了思维导图和提问的方式。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然后由教师根据重点知识内容进行提问,教师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对于本章教学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如何进行探索的呢?”学生根据学习过程回答教师的提问,并提出自己在本章学习中的疑问,由师生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为学生创造反思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反思学习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因此,在高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探讨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然后通过思维型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课堂对话教学策略论文篇八

不可否认,小学语文是一门以语言基础性为主的综合性学科,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相对雄厚的基础,更需要学生对于已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将已学的知识融入到实践的过程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笔者以为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众所周知,罗马并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使得自身的语言基础得到相对比较深层次的提高。

1根据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作出自身的改变

根据教育部对于我国语言学科的要求,教学不仅需要根据我国语言教学特色,更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完善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许这样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作为一名教师而言,采取适当的模式和方法仍然是非常必要的,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为例,在进行有关古诗词的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古诗的中心思想。在许多专家和学者看来,中心思想的把握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以及想表达的情感。因此,中心思想的教学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一名学生而言,只有把握住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够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不会迷茫,不会不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通过培养学生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还有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表达情感,使得一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不会毫无头绪,就算写了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把握中心思想以外,根据一些教育文件要求,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写作习惯以及阅读习惯也是非常必要的。语言学科的特点是在于长期的训练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不断的将自身的语言信托点融入到生活当中,才有利于自身价值以及语言学科性的提高。

2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新时代的语言学科的教学要求,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适当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学科的基础呢?笔者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写作练习和阅读练习,然后教师再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进行练习,却缺乏教师的指导,那么无疑就会使得学生陷入于,题海战术当中,不知道自己练的是什么,不知道怎样把握一种方法,只有让学生适当地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合理的评价,以及对于犯错误的地方进行合理的引导,才利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1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是非常必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让学生多读一些非常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古诗词,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更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多读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章,就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才能够学的学生真正地热爱阅读。教师之所以要注重有关阅读方面的要求,不仅仅是因为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其对于学生相关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提高也将有帮助的。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那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作为一名教师而言,不仅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以及阅读练习,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到相关比较好的文章的时候作好读书笔记,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当然这样的过程因为繁琐会遭到许多学生的抵触,因此,教师有必要监督学生进行相关阅读量的练习,学生就拥有了大量的阅读量,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2.2引导学生多写。进行适当的写作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进行了适当的写作练习,才有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否则一味地停留在阅读的阶段,就会使得学生依赖阅读,却缺乏自身对于事物的看法的表达。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给学生安排一些阅读练习和写作练习,这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一名学生而言,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在于背诵许多优美的古诗文,更在于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练习,并且持之以恒地进行写作练习,对于其自身的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3结语

本文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作出了一系列的探究,希望能帮助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教学现状而言,需要注重相关教学手段的提高,以及相关古诗文著作阅读的练习。通过日常的阅读和写日记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这样,能够使得学生的语文的基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