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母亲的恩情教案设计(优秀20篇)

母亲的恩情教案设计(优秀20篇)

时间:2023-11-24 08:55:24 作者:字海 母亲的恩情教案设计(优秀20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性思考的结果,它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进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实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母亲的恩情教案设计

又一个母亲节到了,母亲的恩情是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我无从下手。恩情,我能回报您多少?我恐怕连一点都回报不了。我是您给的,您让我有了生命,您让我有了一个家,而您,已经有了缕缕白发。母亲,此情此恩我何以报答?不知什么时候,望见你那缕缕白发,我的泪水已经湿润眼眶。母亲!您为我做得太多太多,让我怎样报答?我试着用最美的语言描绘您,可似乎还有些不足;我试着用最妙的歌声唱出您,可似乎还是有些不满。母亲,我该怎么办?我的声音您可听见?我的心声您可听见?望着窗外的雪松,泪水已一点一点开始漫延。我轻轻地把您写下,我又小声地把您唱起。

现在,您已不在我的身边,女儿长大了,不再是要让你抱,让您吻的小孩子了。过了明天,女儿就又大一岁了,明天是我的生日,母亲您又不能回来了,女儿知道,您也是为了我。您的此恩此情,我要怎么报?母亲,春天已经不在,夏天也早已远离,秋天很快又要过去,冬天,还未来临,而您的爱天长地久,不会离开。我害怕:万一,有一天,我没有了您的爱,我怎么走下去?母亲,您是我生活的动力,此情此恩,让我无以为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对太阳许下心愿,“祝您健康!”如今愿望未能实现,您已为我落下了不治的病根,有它相伴,让您痛苦。我不知如何报答,此情此恩,终生难忘。当夕阳再次出现,我对它许下心愿,“愿母亲快乐相伴!”如今还未实现,您已走入了“天昏地暗”,您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在家与工作岗位之间,快乐已经离您忽近忽远,不知此情此恩,我如何能了。

当微笑在您嘴角,我默默自豪,您总是为我而笑,当泪水在您眼中打旋,我在苦恼,您总是为我而泣。当白发在您头发上飘舞我在呐喊,这不是您所要,这是您为女儿做出的牺牲。此情此恩,我如何能了?母亲,一千一万个“我爱您”,一生一世的`“我爱您”,天长地久地“我爱您”,都难解下心头的恩情,您给的恩情太多太重,我怎样回报。

此情此恩,女儿只有慢慢回报,也许无以为报。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想对母亲说声:“母亲节快乐”。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板块一:课前背诗,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我们利用课前2分钟进行一个“小小赛诗会”,好吗?哪位小朋友会背古诗,就自己站起来背,看谁背得多。(学生背古诗)。

课件出示:赛一赛。

2、镜头:老师曾经被一首古诗深深地打动过,你们想读一读这首诗吗?

课件出示古诗全文注音: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读一读,读准字音。

3、镜头: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写谁吗?写她的什么呢?诗人怎么会想到写这首诗的呢?原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题目就叫——母亲的恩情。

课件出示课题(“恩”注音):9.母亲的恩情注意“恩”是前鼻音。

“恩情”,深厚的情意。问: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写谁的恩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知道这个故事吗?就请你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吧。

课件出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导生字读音,认读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孟缝沐浴铭。

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

课件字体变色:孟缝“孟”“缝”都是后鼻音。

课件字体变色:恩针根“恩”“针”“根”都是前鼻音,小朋友们读时要注意区别。

3、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先练读两边,再读给同桌听听,比比谁先把字音、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读正确,读流利。

4、自由交流: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课件出示:说一说。

5、课件出示填空题:

《游子吟》的作者叫(),是()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课文读熟练了吗?能把这道题填完整吗?

6、课件出示孟郊图片孟郊,唐朝著名诗人。40岁时才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那年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小学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案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唐代一个叫孟郊的诗人,在他50岁那年写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他是怎么写出这首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一课。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最令你感动的一句话,用线划出来。(指名说)。

2、学习第一自然段。

看课件:谁能告诉我图上画了什么?

指名读句子“夜深了——————衣裳”、生生评议。

3、学习第二自然段。

看课件:第二天清早,孟郊要走了,母亲把他送到了村外,望着孟郊母亲会说些什么?

指名读母亲说的话。

听了母亲的话,孟郊有什么表现?他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他可能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孟郊表现的句子。

4、学习第三自然段。

孟郊上路了,走着走着,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谁?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表演理解:抚摸、注视。

谁曾经抚摸过你?你有什么感受?孟郊抚摸、注视衣服,他想到了什么?

比较: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齐读本段。

5、学习第四自然段。

此情此景令孟郊激动不已,于是他写下了:慈母手中线———————(引读古诗)。

谁能从文中找出表现诗句意思的句子?

指名读、配乐读、齐读古诗。

6、指导背诵古诗。

同桌互相背诵、指名背诵。

三、拓展延伸。

你的妈妈曾经做过哪些令你感动的事?你打算怎么报答她?

四、总结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2、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三、课堂练习。

1、读句子,写话。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摸()恩()。

扑()漠()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身上的衣服,()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吗?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小学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图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2、把《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和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

学习课文的生字词,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2、出示生字“恩”,指读带着学生书空生字,教认。

3、解题:恩情:深厚的情意。“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2、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读读认认。

4、出示以下带有生字的词语,认读识字。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逐段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6、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补、针”两个字,左右两部分宽窄相当,上方左右齐平,下方左高右低。

(2)“根、抚、摸、报”,左窄右宽,右边部分的第一笔,笔都向外伸展。

恩:上下结构,上面的“因”小而窄,下面的“心”宽而扁。“心”字写时卧钩起笔较高较细,然后略向右下行笔,底部稍平,超出“因”字右侧再向左上钩去。三个点。第一、三两点分别在卧钩左右外侧相对,第二点落在竖中线上。迟:写时注意两点,一是下面的“捺”要包住“尺”,二是“尺”字的“捺”要改为“点”。寸:虽然只有三画,要写得舒服。注意:横画挨近竖中线起笔,竖画的下部长于上部,一“点”不宜偏下。永::“点”竖中线上方落笔,横折钩的“横”部稍短,在竖中线左侧起笔,至竖中线处沿竖中线向下运笔,至底部“钩”出,“横撇”的“横”沿横中线向右运笔,至“横折钩”“横”的起笔处向左下“撇”出。撇在有上格与“横折钩”的“横”齐平处起笔,至田字格中心收笔。捺从田字格中心起笔,向右下角运笔。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母亲的爱是柔柔的春风,是冬日里暖暖的阳光,她呵护着我们的心灵,哺育着我们健康地成长,无论我们长得多大,走得多远,她总将我们牵挂,总将我们深深地思念,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六、作业。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

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都认真自读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想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吗?那么请你再读读课文,待会儿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出示:我想读书。

我想说话。

我想提问。

二、初学古诗。

出示古诗:《游子吟》。

(1)自由读,指名读。

(2)请学生大致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小学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课文前半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后半部分引出诗歌。第一至三自然段具体写母亲的恩情及孟郊对母亲的感念。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故事,有时间、地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第四和第五自然段介绍《游子吟》一诗的内容及写作的情况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二、学情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对母亲的感受又是不同的。教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事情而引出课文。学习课文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反复吟诵,启发想象,有所意会。

三、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四、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经常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我们对妈妈的敬爱,而古代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就写了古代诗人因为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知道“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吗?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

1、苹果精灵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小小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看: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带领学生一起读小提示。

3、学生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检查生字。

出示:恩、孟、缝、补、针、根、抚、摸、浴、报、迟、寸、永。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四)学习课文。

1、读了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

2、母亲对孩子的恩情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3、在回答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第一、二小节。

(五)重点指导。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1)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妈为你忙着干过什么吗?他们是怎么为你做的?你这时想说些什么呢?

(2)你每天上学时,妈妈是怎样叮嘱你的?

母亲的恩情教案设计

《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一、是语言同语言的对接。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描写妈妈的诗文,让学生和自己的妈妈回忆一件使母女都感动的事情。上课一开始,首先从“妈妈”这个亲切的词语人手,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的妈妈。学生通过原生态的课外阅读,陶冶情感,积淀语言。生活中“母女回忆”是一个亲子活动。在母女对话中,让爱的暖流再次升温。课堂上,“你的母亲是什么样的母亲?”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学生说的热情被激发后,一个个饱含赞美之情的词语就在课堂上精彩纷呈,每一位学生都举了手。从课外阅读的“书面语言”到“生活感悟”,再到课堂上学生的“口头语言”;从积累,到内化,再到表达,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经验,最后一句“让我们永远地记住‘母亲的恩情’”又把学生引入教材文本的语言。

二、是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通过朗读,初步触摸文本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有前面的铺垫,再加上文字本身的情感和语言的魅力,字里行间,无一处不拨动着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爱的琴弦。就连“母亲的恩情”这五个字,读来也让学生润湿了眼眸。“孟郊使劲地点了点头”。一句教学中,学生三个层次的回答(一是点头就是回答;二是不敢回答,怕自己的眼泪留下;三是不敢回答,怕自己说舍不得的话让妈妈更加心伤。)让我也惊讶了。细细想来,这种对爱的感悟得益于平时的感恩教育: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每天对他们说一句感谢的话,并说出原因。这一处的教学,正是唤醒了学生平日里的点滴感悟。让学生用真挚细腻的情感与作者以及主人公孟郊的心灵交融,思想在课堂里闪光。

三、是心灵对心灵的告白。

母亲的恩情教案设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不但说明了母亲对儿女的恩情,还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是无私的,是温暖的。

耀眼的阳光唤醒了沉睡的我,揉揉朦胧的睡眼。惊奇的发现妈妈靠在我床边睡着了,眉头还是紧锁着,但也掩盖不了她那疲惫的神情。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似乎看到了妈妈双鬓的银发。

啊,妈妈!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给小草的恩情一样,无私且温暖。

妈妈,我爱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母亲的恩情教案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针注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1、读读生字词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1、指名读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2、把《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和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

1、看图背诵这首诗

2、同座位点背

3、指名读,齐背。

1、比一比,再组词

补()摸()针()恩()

扑()漠()什()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着身上的衣服,()着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

4、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都认真自读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想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吗?那么请你再读读课文,待会儿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出示:

我想读书。

我想说话。

我想提问。

二、初学古诗。

出示古诗。

(1)指名读。(2)请学生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孟郊的母亲对孟郊好不好,好在哪里?

(1)抓住“忙着”、“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母亲的恩情,指导朗读。

(2)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母亲边缝衣边会想些什么呢?谁能用上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她想,孩儿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得给他。

总结:想着读着,读着想着,我们就能把书读懂了。再一起读一读,你会有更深地体会。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请你轻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你能读出母亲的担忧吗?边读边画一画。

1、指名读这一段。。

2、出示第一句。

母亲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外,母亲是多么地不舍呀,想一想这句该怎么读?

3、一句话一颗心,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她的语言上。出示第二句: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一生读)师:这就是娘的叮咛呀!

(一生读)师:这就是娘的嘱托呀!

(齐读)师:这就是母亲的恩情啊!

4、出示:他看到母亲……。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即将远行的孟郊,看到满头白发的母亲,你不想说些什么吗?

出示:母亲呀,您的白发就是为我的结果啊!

学生说。

师:读到这里,你对母亲是否有了更深地了解?母爱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他的爱就体现在那些细微的事情上。教师引读一二段。

孟郊回忆着这一幕幕,不由地写下了下面的诗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五、教学第三自然段。

孟郊告别了母亲,独自一人上路了。一路上,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读后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你的理解。

孟郊看到太阳,觉得它就象。

而路上生机勃勃的小草就象。

我们这些孩子,无论怎样,都啊!

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同学们,《游子吟》记录着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寄托着儿女对母亲的恩情,轻轻地读这首诗。(配乐朗读)。

孟郊到了50岁,还一直不忘母亲的恩情,同学们,你们的记忆里,一定也有感动着自己的事情吧。谁来说一说。

六、感情升华。

最后,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这样一首赞美妈妈的歌曲!

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从今天起,做一个体贴妈妈,孝敬妈妈的好孩子!(下课)。

附板书:

母亲缝衣送儿。

孟郊铭记在心。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投影片。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细读课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2、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图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课堂练习。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1、读句子,写话。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摸()恩()。

扑()漠()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身上的衣服,()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吗?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知识背景,展示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

这篇课文与学生在一年级所学的《咏华山》类似,属于文包诗类。教学中,应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提供的几幅插图,加强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增强对诗句的感受,从而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只识不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一、以诗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还会背这首诗吗?(出示诗题:游子吟),集体背诵。

2、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根据回答板书:孟郊,学习生字:孟,读准字音)

3、孟郊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母亲的恩情》,认真读好课文,你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学习生字:恩,注意读音和字形。

二、初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

2、圈画出本课生字词,标明自然段序号。

3、在课文中画出与答案有关的句子。

三、课堂检查交流。

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课文检查生字词。

2、简要回答思考题。

四、精读课文。

1、孟郊为什么要写《游子吟》这首诗呢?

学生

自读(1—3)段,思考:孟郊的母亲对孟郊的恩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1)、理解“出远门”就是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缝补”,就是缝新衣,补旧衣,为儿子出远门正做着准备。

从这里你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师小结:是呀,俗话说:儿是娘的'心头肉。儿要远行,母亲怎么舍得,怎么不牵挂呢?她要把对儿的思念,牵挂,缝在那细密的针脚里。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有感情朗读上面句子。

4、母亲又是怎么把思念牵挂说出来的呢?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5、指导看图:在村口的大柳树下,母子作最后的告别。从哪里可以看出母亲舍不得郊儿,郊儿也舍不得母亲?读句子,理解母亲话语中的思念和牵挂。

看郊儿的动作、神情,体会郊儿舍不得离开母亲。

6、师:这是一个不忍离别的场景,这是一场母子情深的感人离别。

7、看第三幅插图、读第三段。说说看到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理解“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迷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8、师:孟郊看着阳光照耀下生机勃勃的小草,他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迷的针脚。他想到了谁?他怎么想的?读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9、比较: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哪句好?体会反问句所起的强调作用。

10、孟郊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你能替他说吗?

享受着母爱的孩子,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11、指导朗读第三段,读得意味深长。

12、读诗《游子吟》,理解“意恐,三春晖”。

13、读最后一段,从哪些地方读出孟郊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理解:“铭记”,抓住:“50岁,写成了,著名”,想象孟郊从十几岁到50岁,这么多年来,一直牢记着母亲的恩情最终写成了小诗《游子吟》,体会孟郊不忘母亲养育之恩。

14、再读《游子吟》,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2、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上节课,我们都认真的读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他对母亲的爱和思念都凝聚在了《游子吟》这首诗里。

出示古诗,齐读,指名读。

过渡:这首流传千年的古诗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这个故事。

二、民主导学: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母亲对孟郊的恩情表现在哪里?

把你找到得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试着读一读,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生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生发挥想象,母亲缝衣时的神情,动作以及心理活动。

指导朗读“忙着”,“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母亲的恩情。

(2)“还在”,母亲劳作了一天,可是没有休息,还在缝补衣服。

(3)“夜深了”,人们都进入了梦乡,连星星都困了,可是母亲不肯停下来。

(4)母亲把期盼、把担心都缝在了衣服里。这就是:出示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5)我们一起来读这几句诗。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读出母亲的牵挂。

过渡:“儿行千里母担忧”,分别的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到村外感受离别的情景。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2、面对母亲担忧的叮嘱,看到已是满头白发的母亲,假如你是孟郊,你会说些什么?

3、多么感人的画面,谁来读好这段话?(个别——齐读)。

4、母子分别,孟郊为什么眼睛湿润了?

5、师:母爱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她的爱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事情上,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请你读读课文第三小节,说一说!

2、理解“生机勃勃”:生机:充满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文中指沐浴在阳光下的小草,绿油油的,充满了生命力。

练习造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孟郊看到小草之后,是怎么做的?“抚摸”两个字都是提手旁,做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这么摸?让我们记住这个词,一起来写一写。

看着这沐浴在阳光下的小草,孟郊想到了什么?

读着读着,你想说些什么?

5、没有阳光,就没有小草的生长;没有母亲对我们的关爱,就没有我们的茁壮成长。让我们一起来读。

6、孟郊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古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短短的一首诗,共30个字,字字句句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儿子对母亲的感恩,齐读。

(四)感情延伸课堂小结。

1、联系生活或学习,说说我们该怎样回报母亲。

2、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这样一首赞美妈妈的歌曲!

全天下的父母的爱都是无私的,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平时帮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三、检测导结:

1、背诵《游子吟》。

2、完成写话。

母亲缝衣、送儿。

孟郊铭记在心。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2、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她无处不在。

自古母爱多恩重,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在50时回想起妈妈关爱他的这一幕幕,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3、[出示古诗],谁愿意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还有谁愿意读,齐读。

4、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母亲。

(对,这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5、[出示成语],“骨肉之情痛痒相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母亲的爱“情深似海”板书情深似海。

母亲的爱“恩重如山”板书恩重如山。

这比山还重,比海还深的就是母亲对儿子的恩情呀。齐读课题。

过渡: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

1、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这是古时候的听字。你们看,这个听字里包含有哪两个字呀?

这是告诉我们,听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要用心去感受。

请大家轻轻地地打开书p52,拿好书,听老师读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我看出来了,大家也很想读是吗,那请你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刚才大家读得多认真呀,我想请你们读读这课的生字——(开火车)读准前后鼻音。

生字读得非常准,词语也能读好吗?自己试试看。生词——(一人读一排)。

有这么一个词的意思是离开家到很远的地方工作、学习,这个词叫——。

3、我还想请读书最认真的小朋友参加读书比赛呢,愿意吗?

这么多人想读呀,那这样吧,请你捧起书再读一遍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我选读得最认真的小朋友参加比赛。

4、检查,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恩情。

1、[出示图片]:

[出示]:“一针针一线线”读——从这个词你又体会到什么——你来读——再说、再读。

母亲缝进衣服里的仅仅是针、是线吗?(评点:多仔细呀多认真呀)。

[音乐响起]。

师:夜深了,母亲已经很累了,可是她揉了揉疲倦的双眼继续在昏暗的油灯下——(生接读)。

师:夜很深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母亲直起身子捶了捶又酸又疼的腰背继续在油灯下——(孩子啊,看到这一幕,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

师:这一夜母亲几乎没有休息,就一直在油灯下——。

3、她一边缝着还一边想着——指名说——母亲担心着,你来读——母亲忧虑着,你来读。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郊儿母亲担心你呀,可又不能跟你说,男儿志在四方,母亲生怕你在外不安心呀!母亲只有把这份挂念一针针一线线缝里衣服里,希望你能体谅到母亲的一份真情呀!

这真是(出示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齐读古诗。

1、天不知不觉就亮了,母亲早早的起来送儿子上路了,这一路她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儿子说,所以她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

[出示图片](村口送别)。

2、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路母亲可能想说什么呢?

[出示]:郊儿,你可要!

儿子就要离家远行了,此时此刻母亲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儿子说,可是,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师:母亲拉着孟郊的手不舍地说——。

师:母亲紧紧地拉着孟郊的手期盼地说——。

师:母亲紧紧地紧紧地拉着孟郊的手深情地说——。

就这一句话,饱含着母亲多少的关爱呀!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本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的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相关所谓背景知识,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景。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意境。第四自然段,即古诗《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待了《游子吟》的写成。本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课文所配3幅彩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学会本课10个绳子,两条绿线内所谓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顺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生字卡片若干。

根据教材中的情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出示古诗《游子吟》)教师适当设疑:诗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了这篇课文就能弄清这些问题了。

1、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那好!开始自由朗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生自由读课文)。

2、刚才,你们读书可认真了,相信会有很多收获。谁能勇敢的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谁读的最棒。(师生评价)。

3、(课件出示生字词)你们看,这些淘气的生字朋友跑到这里来了,你们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采取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4、生字词读的很准确了,现在请你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你会读的更棒!

1、指名读第一至二自然段。

2、读后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回答)。

(1)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中,(出示课件: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b、读好这句话,看谁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给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2)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语言上,(出示第二幅图片,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母亲的眼睛紧盯着孟郊)、动作(双手拉住孟姣)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母亲舍不得孟郊离去)。

c、那母亲的这句话该怎样来读?(个别读、齐读)。

(3)出示图片三,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读课文。

a、他看到了什么?(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

c、出示: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怎样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3、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孟郊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出示《游子吟》)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a、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什么?

b、谁想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诗句)。

d、齐读全诗,看三幅图,试背古诗。

这首诗中的母爱是那么寻常,又是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感染了无数游子之心。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这伟大的母爱。

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回家把《游子吟》背给父母听,并说说诗的意思。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三副图片,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的生字词,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2、出示生字“恩”,指读带着学生书空生字,教认。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2、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读读认认。

4、出示以下带有生字的词语,认读识字。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逐段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6、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补、针”两个字,左右两部分宽窄相当,上方左右齐平,下方左高右低。

(2)“根、抚、摸、报”,左窄右宽,右边部分的第一笔,笔都向外伸展。

恩:上下结构,上面的“因”小而窄,下面的“心”宽而扁。“心”字写时卧钩起笔较高较细,然后略向右下行笔,底部稍平,超出“因”字右侧再向左上钩去。三个点。第一、三两点分别在卧钩左右外侧相对,第二点落在竖中线上。迟:写时注意两点,一是下面的“捺”要包住“尺”,二是“尺”字的“捺”要改为“点”。寸:虽然只有三画,要写得舒服。注意:横画挨近竖中线起笔,竖画的下部长于上部,一“点”不宜偏下。永::“点”竖中线上方落笔,横折钩的“横”部稍短,在竖中线左侧起笔,至竖中线处沿竖中线向下运笔,至底部“钩”出,“横撇”的“横”沿横中线向右运笔,至“横折钩”“横”的起笔处向左下“撇”出。撇在有上格与“横折钩”的“横”齐平处起笔,至田字格中心收笔。捺从田字格中心起笔,向右下角运笔。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母亲的爱是柔柔的春风,是冬日里暖暖的阳光,她呵护着我们的心灵,哺育着我们健康地成长,无论我们长得多大,走得多远,她总将我们牵挂,总将我们深深地思念,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六、作业。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

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都认真自读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想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吗?那么请你再读读课文,待会儿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出示:我想读书。

我想说话。

我想提问。

二、初学古诗。

出示古诗:《游子吟》。

(1)自由读,指名读。

(2)请学生大致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母亲的恩情》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课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都认真自读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想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吗?那么请你再读读课文,待会儿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出示:

n我想读书。

n我想说话。

n我想提问。

二、初学古诗。

出示古诗。

(1)指名读。(2)请学生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孟郊的'母亲对孟郊好不好,好在哪里?

(1)抓住忙着、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母亲的恩情,指导朗读。

(2)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母亲边缝衣边会想些什么呢?谁能用上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她想,孩儿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得给他。

总结:想着读着,读着想着,我们就能把书读懂了。再一起读一读,你会有更深地体会。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请你轻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你能读出母亲的担忧吗?边读边画一画。

1、指名读这一段。。

2、出示第一句。

母亲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外,母亲是多么地不舍呀,想一想这句该怎么读?

3、一句话一颗心,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她的语言上。出示第二句: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一生读)师:这就是娘的叮咛呀!

(一生读)师:这就是娘的嘱托呀!

4、出示:他看到母亲。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即将远行的孟郊,看到满头白发的母亲,你不想说些什么吗?

出示:母亲呀,您的白发就是为我的结果啊!

学生说。

师:读到这里,你对母亲是否有了更深地了解?母爱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他的爱就体现在那些细微的事情上。教师引读一二段。

孟郊回忆着这一幕幕,不由地写下了下面的诗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五、教学第三自然段。

孟郊告别了母亲,独自一人上路了。一路上,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读后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你的理解。

孟郊看到太阳,觉得它就象。

而路上生机勃勃的小草就象。

我们这些孩子,无论怎样,都啊!

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同学们,《游子吟》记录着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寄托着儿女对母亲的恩情,轻轻地读这首诗。(配乐朗读)。

孟郊到了50岁,还一直不忘母亲的恩情,同学们,你们的记忆里,一定也有感动着自己的事情吧。谁来说一说。

六、感情升华。

最后,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这样一首赞美妈妈的歌曲!

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从今天起,做一个体贴妈妈,孝敬妈妈的好孩子!(下课)。

附板书:

孟郊铭记在心。

《母亲的恩情》教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从小就会背这首诗,听老师讲,孟郊50岁做了官时把自己的妈妈接到自己身边;而写了这首有名的诗。

记得上了初中,我就到街上来读书(因为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是到我的村子里读的)。一个礼拜才回一次家,我每次回到家,都要等到很晚才看到妈妈回来。每次看到妈妈显得更黑,更老了。妈妈每天早出晚归,每天总是辛辛苦苦的。

她每天都来不及整理自己的头发,那双手又粗又糙,总是洗不干净。我每次回家,总先要找一点事做。扫扫地、煮饭和到菜园摘一些菜,因为这总能让妈妈少辛苦一点吧。

过了两天,等我下午去学校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衣服干净了还多了两个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小补丁,口袋里装好了一个月的饭费,我要去坐车了,妈妈就说:我送送你吧,我说:不用,我自己去就可以了,但是妈妈拒绝了,出了门,冷风吹在我脸上,一直凉到耳根,小路上出现了一大一小两行足印。

到了车站,妈妈停住:我不送了,自己会小心。我点点头,强忍即将流出的眼泪,转身走到车站,过了一会儿,我本能地回过头去,发现妈妈还站在路口,望着这里一动不动。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眍而出。

妈妈不但给了我读书的条件,更是给了我刻苦学习的动力,每次一想起妈妈,学习上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文档为doc格式。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文章大意指的是通过初读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其核心是把课文读准读通顺,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发现自己难读或不会读的的字,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说出难读或不会读的字,然后教师范读。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生字指的是本课的“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10个一类生字和“孟、缝、沐、浴、铭”5个二类生字,其核心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正确书写10个一类生字,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教学的重点是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弄清生字的结构、部首、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一类生字和认读5个二类生字。

【说明】。

2、学会10个一类生字和认读5个二类生字就是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正确、规范的书写“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10个一类生字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认读“孟、缝、沐、浴、铭”5个二类生字。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是“抚、摸”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学生不易把握,产生这困难的原因是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没有明显的标志。要解决这困难,就要教师先让学生掌握好这两个生字的笔顺,再在田字格中具体指导。

活动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师生活动: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3、题目就是《母亲的恩情》,说的就是唐代诗人孟郊感受母爱而作诗的故事。

(板书:母亲的恩情,读准字音,理解“恩情”)。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介绍孟郊:唐朝诗人,他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引出《游子吟》教师朗读古诗。

6、范读课文。

活动二:初读指导。

【设计意图:读熟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初读时应该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师生活动: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老师应说明诗单独为一段)。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谁能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5、指名试读课文每一段,师生共同纠正。

6、出示古诗《游子吟》,读熟,思考:老师不做讲解你能读懂哪句诗的意思?(指名回答)。

活动三:教学生字。

【设计意图:扫除学习课文的障碍,才能更流利的朗读课文】。

师生活动:

2、请说出生词中,你已经懂得哪些词语的意思?(联系实际和插图理解)。

3、出示生字: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

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左右结构的字有6个)。

4、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5、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补、针:左右两部分宽窄相当。

根、抚、摸、报:左窄右宽,右边部分第一笔起笔要高于左边部分的第一笔。

6、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母爱是伟大的,它呵护着我们的心灵,哺育着我们的健康成长,无论我们长多大,走的多远,母亲总是牵挂着我们的。

五、目标检测。

1、填写古诗:

慈母()()(),游子()()()。()()()()缝。

()()()()归。()()()()(),抱得()()()!

2、用下面的偏旁组字。

木礻氵扌。

相关范文推荐
  • 11-24 国庆见闻点面结合(优质22篇)
    优秀作文要求作者能够展现优秀的语言驾驭能力,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开拓眼界,提升审美和思维的广度。十一黄金周到来了,我
  • 11-24 安全员八月份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6篇)
    安全工作总结是对过去某一段时间内的安全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文书,它旨在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 11-24 初中教学公开课(专业20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精准的词语选择和准确的语法运用,给读者留下良好的语言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深刻的
  • 11-24 公司实习生实习报告(汇总15篇)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期间所从事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自身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实习报告范文的分享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习情况,有助于职业规划和发展。
  • 11-24 竞选班长职位的发言稿(热门18篇)
    无论是在大型会议上还是在简单的座谈会中,发言稿都是我们表达意见的重要工具。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和技巧,以下是一些范文解析和写作指导,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
  • 11-24 文案策划专员岗位职责(汇总17篇)
    明确的岗位职责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市场调研员的岗位职责包括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进行竞争对手调研和用户需求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和提供市场策
  • 11-24 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为(优质24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能够通过文学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共鸣。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有人说,青春是一
  • 11-24 药厂生产实习的心得(汇总20篇)
    通过撰写实习心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和理解自己在实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实习心得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
  • 11-24 团市委的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17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下一个月的任务。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纷纷拿来借鉴。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西部
  • 11-24 学习七名同志先进事迹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范文(22篇)
    事迹材料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工作业绩或者某个团体的创新成果和社会贡献等。张浩是一名顶尖的作曲家,他最近完成了一部受到广泛好评的交响乐曲,展现出了超凡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