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最新比教学设计(实用8篇)

最新比教学设计(实用8篇)

时间:2023-10-15 17:53:23 作者:琉璃

比教学设计篇一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读儿歌

1.自己读儿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小问号。

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3.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

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比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的:

(1)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根据思路,探索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_。

教学重点: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设想:着生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理解关键文句,进而把握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听写字词

检查词语含义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导入:在我国文学,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板书)。

设计二:忘不掉那南斯拉夫大大使馆被炸的硝烟;忘不掉那打着“民主”旗号的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更忘不掉我们的三位记者不幸以身殉职。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就看看鲁迅先生为了“记念刘和珍君”是如何布局全文思路的。

2、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背景资料

“三一八”惨案是继“五”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_,它的直接导火线是1926年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_运动展开了。3月17日下午,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政务院_,执政府卫队竟用_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李大钊作了演说,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高唱《国民革命歌》,高呼“_帝国主义”“_段祺瑞”“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出境”“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进行_。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欣然前往,并担任指挥;女师大进步学生杨德群等沿途散发传单,群情激昂。

刘和珍等到就是此时遇难的。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_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鲁迅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出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

(二)、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问题设计:本文思路的起点是什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至此形成板书)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训练重点:理清思路

一、写作缘起(1-2)

二、记念主体(3-5)

三、教训、意义(6-7)

(三)、分析局部思路

关于文章的局部思路,既指一个语段中的几个句子的思路,也指一个部分中几个层次的思路。

比教学设计篇三

1、自读诗歌。

2、读完诗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小作者喜爱读书?

作者为什么把书橱比作是“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感悟2—5小节,体会读书的乐趣。

读最后一小节,面对书中的'无穷的宝藏,我们应该怎样做?

比教学设计篇四

: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会认“怎、独、跳”等13个生字。

2、会写“玩、当”等7个字。

3、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会认“怎、独、跳”等13个生字。

2、会写“玩、当”等7个字。

3、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比教学设计篇五

上海名师教案精选(一)

中班活动《狐狸爸爸鸭儿子》目标:1、阅读狐狸爸爸孵化鸡儿子的有关情节,观察角色的工作和表情,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变化。2、初步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过程:一、激趣引发1、认识狐狸笨笨,了解故事的起因2、猜测故事可能出现的情节,引发阅读的兴趣。二、阅读分享1、阅读多媒体图书,了解狐狸找到鸭蛋后的心情。提问:猜猜狐狸找到鸭蛋后会怎么想?看看说说狐狸笨笨的特殊日历。2、阅读大图书,了解狐狸爸爸孵化鸭儿子的经历。提问:看看狐狸爸爸是怎样照料他的蛋宝宝的。3、阅读多媒体图书,感受鸭宝宝出壳后狐狸心情的变化。提问:为什么狐狸笨笨没有一口吞下鸭宝宝?接着,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4、阅读情景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相处的情况。提问:你们看到了些什么?看到了这些照片,你们的心情怎样?小班活动《变色鸟》活动目标:1、愿意尝试有趣的.方法,观察色彩混合发生的变化,萌发探索的兴趣。2、培养、激发幼儿想象和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红、黄、蓝三种颜料、小勺。2、《变色鸟》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故事《变色鸟》。1、说说自己穿的衣服颜色是什么?2、听老师讲故事。二、师生共同制作奇妙的画,引发幼儿对玩色彩的兴趣。1、让我们一起来做玩色彩的小实验。2、用提问引导幼儿对颜色进行压色。三、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四、展示评价(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附故事:】变色鸟灰色的天空有白云,灰色的大地有树林。一只白鸟向前飞,飞呀!飞呀!白鸟落在树枝上,吃了一颗红果子。好香好甜哪!白鸟长出了一些红羽毛,又吃了几颗黄果子。好甜好脆呀!白鸟有了红羽毛、黄羽毛,再吃了一些蓝果子。好脆好香呀!白鸟吃多了,成了变色鸟。身上的羽毛,除了红的、黄色、蓝的,还加上了橘色、绿色和紫色。变色鸟吃个不停,这个颜色的果子也吃,那个颜色的果子也吃,什么颜色的果子都吃!啦啦!哪来的声音,哇!是彩色鸟在空中唱歌呢!彩色鸟在树枝上唱歌,黄色的音符往下撒,让大地开了许多黄花,彩色鸟在空中唱歌,蓝色的音符,到处飘,把天空染成了蓝色。蓝天下的大地,有红花,有黄花,有绿绿的树林,有彩色的远山,看起来比什么都美丽。它要唱一首春天的歌,走,让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唱给更多的朋友。

比教学设计篇六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探索大海、探索自然的积极兴趣。

2、学习并掌握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新的笔画“撇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勤学好问的习惯。

比教学设计篇七

中班活动《狐狸爸爸鸭儿子》

目标:

1、阅读狐狸爸爸孵化鸡儿子的有关情节,观察角色的工作和表情,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变化。

2、初步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

过程:

一、激趣引发

1、认识狐狸笨笨,了解故事的起因

2、猜测故事可能出现的情节,引发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分享

1、阅读多媒体图书,了解狐狸找到鸭蛋后的心情。

提问:猜猜狐狸找到鸭蛋后会怎么想?

看看说说狐狸笨笨的特殊日历。

2、阅读大图书,了解狐狸爸爸孵化鸭儿子的经历。

提问:看看狐狸爸爸是怎样照料他的蛋宝宝的。

3、阅读多媒体图书,感受鸭宝宝出壳后狐狸心情的变化。

提问:为什么狐狸笨笨没有一口吞下鸭宝宝?

接着,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4、阅读情景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相处的情况。

提问: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看到了这些照片,你们的心情怎样?

400)=400;“

小班活动《变色鸟》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有趣的方法,观察色彩混合发生的变化,萌发探索的兴趣。

2、培养、激发幼儿想象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料、小勺。

2、《变色鸟》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故事《变色鸟》。

1、说说自己穿的衣服颜色是什么?

2、听老师讲故事。

二、师生共同制作奇妙的画,引发幼儿对玩色彩的兴趣。

1、让我们一起来做玩色彩的小实验。

2、用提问引导幼儿对颜色进行压色。

三、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四、展示评价(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

【附故事:】变色鸟

灰色的天空有白云,灰色的大地有树林。一只白鸟向前飞,飞呀!飞呀!白鸟落在树枝上,吃了一颗红果子。好香好甜哪!白鸟长出了一些红羽毛,又吃了几颗黄果子。好甜好脆呀!白鸟有了红羽毛、黄羽毛,再吃了一些蓝果子。好脆好香呀!白鸟吃多了,成了变色鸟。身上的羽毛,除了红的、黄色、蓝的,还加上了橘色、绿色和紫色。变色鸟吃个不停,这个颜色的果子也吃,那个颜色的果子也吃,什么颜色的果子都吃!啦啦!哪来的声音,哇!是彩色鸟在空中唱歌呢!彩色鸟在树枝上唱歌,黄色的音符往下撒,让大地开了许多黄花,彩色鸟在空中唱歌,蓝色的音符,到处飘,把天空染成了蓝色。蓝天下的大地,有红花,有黄花,有绿绿的树林,有彩色的远山,看起来比什么都美丽。它要唱一首春天的歌,走,让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唱给更多的朋友。

400)=400;”

大班综合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

执教教师:应彩云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能大胆尝试、想象,剪纸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托盘、蓝色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出示图书,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师:有办法的爷爷是怎么样的'?聪明的爷爷在故事里做了什么?这本书就讲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分段欣赏故事,逐步尝试剪纸。

(一)毯子变外套。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并演示剪外套。

师:当约瑟还睡在摇篮里的时候,爷爷为他缝制了一条蓝颜色的小毯子。那么温暖和舒服,恶梦一个也不会来。可是,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太小了,也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可是约瑟不舍得,他说:“也有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材料还够做…”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2、(在幼儿座位的后面准备剪纸工具)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对称的剪纸方法。

3、将幼儿剪的外套成列在黑板上,交流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4、再次剪外套(让刚才剪外套成功的幼儿做计时员)。

(二)外套变背心。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太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不同意,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用这块材料做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师: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别?把外套做成最大的背心。(这次教师没有示范)

2、幼儿将黑板上自己刚才剪的外套取回剪成背心(教师指导个别剪外套不成功的幼儿)。

3、成列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讨论最大一件背心是怎么剪的?

教师小结,剪掉的越少,背心越大。

(三)背心变领带。

1、鼓励幼儿想象剪纸出各种可能的物品。(不揭示领带的答案)

师: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他好喜欢这件背心。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可是约瑟怎么会同意,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用剪刀咯吱咯吱地剪,又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你猜猜爷爷这次把背心变成了什么?(幼儿猜想)

2、让幼儿取回自己剪的背心,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操作。

师:怎样剪才能是大大的?强调:剪得越少越好。

3、展示幼儿的作品。评评谁剪得最少,最漂亮。

4、教师继续讲故事: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蓝颜色领带!

(四)领带变纽扣。

1、师: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蓝领带肯定又小了、旧了,而且上面还沾了一大块汤,不用说,妈妈又想把它丢了。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的。那么,现在,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

2、激发幼儿用对称的方法,将两颗最大的纽扣。幼儿操作(剪掉最少,就是最好)。

3、幼儿相互之间互动比较,介绍自己是怎么剪的。

师:你看到什么形状的纽扣?各种形状(教师没有说一定是什么形状的)。

三、延伸

师: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

给幼儿问题(留疑):约瑟的纽扣会落到哪去了呢?(老鼠洞)纽扣被老鼠捡出还会有什么用?引发幼儿阅读故事书的兴趣。

师:为什么我让你们把废纸留下来,可以用这些废纸给老鼠做什么?

比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结合语境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词的意思。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充满期待、向往的,放风筝时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产生的疑问,如:我们的心情为什么回起这样大的变化?)

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激励学生主动起来读。

(2)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3)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4)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课文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适时理解“憧憬”。)

(5)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这一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立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可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5)品味课文:用心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读字、组词。

(2)观察要求会写的字,交流写字经验。

(3)练习书写生字。

2、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

五、课外延伸

上网搜索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