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及对策论文(模板8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及对策论文(模板8篇)

时间:2023-10-16 06:07:49 作者:字海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及对策论文(模板8篇)

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我代表全体工作人员向各位致以最热烈的欢迎!撰写欢迎词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用恰到好处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打动每位听众的心。通过欢迎词范文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活动所需的欢迎词形式和技巧。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

《初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及对策》

学 校:六盘山镇东山坡小学

姓 名:张 红

联系电话:***

初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挣回不少收入的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原因、策略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挣回不少收入的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退跟还林政策的推广,农村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困难,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更是日益突出。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村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应从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谈到农村留守儿童,我们首先来理解什么叫农村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点在我乡我校尤为明显,经过调查,我校学生家长86%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整个农村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基本上是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从年龄分布来看,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小学学龄、初中学龄、和大龄四个组在整个农村留守儿童总数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居多。

一、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新问题

1、逆反心理强。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譬如,我班的李依郎同学,老师说的好话他不听,布值的作业不做,但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于,他就信以为正。一次,数学老师说:你今天作业做不成,明天就不要来了”。第二天,他还正的没有来,害的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找了整整一个早上,才找到他。

2、自卑心理障碍。学生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3、学习成绩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祖辈们文化程度偏低,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帮助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也从来不与老师联系、沟通,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对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大多数祖辈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起不到教育作用。

4、老人过分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孩子的生活

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怕苦怕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同时随便给孩子零花钱,造成很多留守儿童存在乱吃零食、打游戏等坏习惯,更甚者编造谎言,更多地索要零花钱。我们班的李依郎和何刚就经常向他奶奶骗很多的零花钱,如果他奶奶不给他的话,他就会找几个同伴去偷。

5、思想品行新问题较多。

留守生的道德问题,美国学者埃里克森指出:“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心理发展任务,如果未完成,它会阻碍个体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可见,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异常将会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俗话说:“先成人,再成才”。德育较之智育更需优先考虑。家庭教育的弱化和缺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离。

6、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心理的健康起着重要功能。父母长期在外,很少回家,与孩子的沟通联系较少,对孩子的成长缺少关注与指导,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7、安全隐患较多。

监护不力导致的安全问题。当地留守儿童多是由爷爷奶奶或母亲在家照顾,由于“隔代亲”以及女性相对软弱的特点,他们往往对这些孩子们百般溺爱,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管。这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伤害。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极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公安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各类犯罪分子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中男孩容易被人贩子拐卖,女孩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二是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一些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管理,长期和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上赌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不良恶习,久而久之,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

二、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造成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打工地入学的高昂费用及各地不同教材影响教育衔接,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经济收入和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熟悉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而认为其是最大的负担。

3、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能力和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喜好的关注就更少了,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4、农村学校课程设臵和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或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的方法

1、家长方面: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

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2、家庭方面: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学校,并主动地和学校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要加强和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最好每周联系一次,还要经常和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多回家和孩子团聚,做到挣钱和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

把家庭作为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港湾。让父母明确:家长的角色不可代替。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很多方面,他人(包括亲属)是无法取代父母的。家长的关心、爱护和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必须强化对子女的教育意识,既不能溺爱无度,也不能放纵不管,更不能轻易地把职责移给他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也明确指出:儿童不应当与他们的父母分开,除非得到有能力满足他们福利的政府的照顾。

3、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4、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2、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臵。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3、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如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4、开展法制平安讲座,促进“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开展。适当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喜好小组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随时洞察学生心理,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心。针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支持的目前状况,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臵换,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新问题的临时父母;抓住节假期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使学校、家庭产生合力效应。

三、社会方面: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各媒体、单位、组织、个人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留守”儿童成长做出努力,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适当开展少年儿童活动,弥补儿童离开父母后的空虚感。

四、结语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在进行中,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一现象还将在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睦稳定,从长远来看,更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新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目前,应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下,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平教育体制,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二

当前受改革开放城市化建设进程影响,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其子女大多数滞留在农村,于是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笔者根据淮安市淮阴区三树中心小学日前的调查数据显示,全校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36%,而且这种情形呈增长态势。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没有办法照顾孩子,绝大多数孩子是由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来照顾,也有一小部分由其他的亲戚来照看。因多方面原因,在教育方面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甚至根本不管。此外,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家长的陪同及约束,又缺乏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家务负担都很繁重,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特别关照那些留守儿童。

一是家庭教育监管不力。一方面,那些父母双双外出的家庭,由于祖父辈的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不能予以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中,留在家里的一方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劳作,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二是教育态度消极。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欠发达的农村家庭,他们父母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农民心中存在一种原始的观念:“只要子女身体好,健康成长,照样可以打工挣钱。”

三是学校教育缺位。首先是部分教师在观念上对留守儿童有偏见,大多数教师认为:父母在外的留守子女教育起来更困难。很多教师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很少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交流,对孩子的状况不明确,教育难度大。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读五、六年级后,由于监护人缺乏监管,周末大多在网吧和游戏厅度过,他们缺乏关注和关爱。另外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留守儿童不能象城区孩子一样可以参加培养自身特长兴趣班的学习,也无法和父母一起参加亲情活动等等,这些严重削弱了社会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四是部门重视不够。近几年来,各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有力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却未引起高度重视。由于没有制定优惠政策,使很多留守儿童不能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就近入学。此外,对于偏远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够,很多留守儿童采取走读入学。同时,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也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管理。希望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机制,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同时,应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制定优惠政策,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就近入学。此外,还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是进一步强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无论是否外出务工,父母都应给予儿童成长中的指导与关爱。首先在外出安排上,父母应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父母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在外出期间增加回家的频率,通过各种通讯工具与子女增进交流沟通;父母和监护人应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时刻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儿童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给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引导与情感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

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第一,学校的教育理念要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第二,班主任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多关注他们,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第三,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把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开通家校通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组建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的成员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和适当聘请一些专职人员组成,它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留守儿童在大家的共同关住下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三

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缺失问题是指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没有与父母或父母的中的一方生活、沟通,造成情感上的失落、亲情感缺失严重,使孩子在情感上产生情感饥渴的现象。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造成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抑郁、孤僻好斗等不良心理特征,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也令人担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做事心不在焉,应付了事,致使学习成绩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成绩在60-70分的占15%,不及格占7%,二者共占22%,成绩在80分以上占15%;非留守儿童成绩在60-70分的占6%,不及格的占2%,二者共占8%,成绩在80分以上占26%。

甚至有一部分是半文盲。调查表明,文化程度在小学和文盲的分别占43%、22.4%,合计占65.7%。代沟使他们与孩子很难在思想上沟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特别是新课改以来,许多知识是监护人所没学过的,更不知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他们所能做的只是问孩子有没有作业、作业做完了吗?对孩子的.学习问题无从指导。

很多负担都落在了老师身上,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更要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和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有的教师感到情感资源被极度耗尽。除了上课,批改大量的作业,还要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既要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又要抽出时间对他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教师也表示应目前教育工作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表现出太多的无奈。

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产生种种心理困扰,此时父母的关爱与照顾就显得尤为重要。缺少父母的疏导,很大部分留守儿童思想正确性都存在偏差,更谈不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思想境界了,甚至一部分儿童还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长期放纵使他们养成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诚实、顶撞祖辈、我行我素等不良习惯。依赖父母给予的物质享受,极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习气,并有可能形成“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长期的关爱和管教,加上临时监护人在道德品行上缺少对孩子的严格管教,这就让留守儿童很容易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出现道德品行上的问题,走上犯罪的歧途!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篇四

1.因为缺少关怀导致情感发育不良。情感发育不良的表现,就是情感缺乏。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卑、自闭、孤僻等现象,并且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往往会表现出自私的状态。这样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对他人的信任感也逐渐偏低,和同龄城市儿童相比,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

2.安全隐患普遍存在。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大多由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履行。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他们并无法像父母一样关爱自己的孩子,这就会导致孩子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较差,同时出现任何意外事故,都无人监管。

3.日常行为缺乏约束与管理。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启蒙阶段,如果这一阶段无人对其行为进行看管,便会使儿童自身的行为出现随意性。小到平时课堂上的不守规矩,大到打架斗殴乃至逃学偷盗,这些行为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上屡见不鲜,这就足以说明,留守儿童自身行为缺乏约束与管理,是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体现。

1.亲情与家庭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心理成长方面,都长期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态。许多家长一个学期才会打一次电话给老师,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而孩子平时的教育,则由祖父母代劳。长期下去,必然导致留守儿童放任自我,甚至出现厌学心理,最后不得不面临辍学的选择。

2.留守儿童的教育者缺乏管理教育能力。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现状来看,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打工,而农村中剩下的就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家庭儿童大多都是由老人和儿童组成,而老人并没有相应的能力对孩子进行看管。即便是履行了监护人的权利,可是大多数农村老人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状态,老人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代沟完全无法满足对儿童的教育要求,更不要提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或者思想教育。

3.父母文化水平以及价值观念对孩子的影响。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父母自身的文化程度相对有限,因此其往往会凭借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孩子。许多父母认为即便是未来走到了城市,也依然是给别人打工,所以这就会影响一些家长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进而对子女的教育也会有所影响。

4.不良社会习气的影响。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对于社会中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也因为缺乏明辨是非的心,从而导致自身很容易受到社会中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

1.针对留守儿童建立相应保护体系。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改变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建立起对留守儿童相应的保护体系。如可以实行农村学校寄宿制,这样将可以将所有留守儿童集合起来,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既保障了孩子的精神需求,也可以由老师统一管理,进而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感悟生活温暖。

2.注重农村地区化对儿童的教育。农村地区可以依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符合该地区自身的教育体系。如可以由村委会、学校、妇联等机构共同联手,建立起保护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系。

3.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与帮扶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政策宣传力度,同时还应该规定父母对孩子的义务教育行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其监护人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且尊重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使得未成年人适龄的时候必须接受相应的教育。

4.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城市受教育权利。农民工进城打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公平待遇力度,甚至可以加大帮扶,使得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因此政府应该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尽可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为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条件,同时也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可以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相应的权利,感受同样快乐的童年,获得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五

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1.6、3.9和3.1个百分点。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都高出5.8个百分点。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最亲近的人,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30.5%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社会支持弱化使得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更多,经常感到烦躁(46.0%)、孤独(39.8%)、闷闷不乐(37.7%),以及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19.7%)的都多于非留守儿童。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更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经常感到烦躁(47.6%)、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21.5%)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3.7、1和3.5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76.7%)、担心见不到父母(59.2%)、担心父母不爱自己(34.6%)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学生4.1和8.7个百分点,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43.38%),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曾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寄宿生(49.6%)比非寄宿生高10.5个百分点,平均每天睡眠9小时以上的`寄宿生(15.2%)比非寄宿生低5.9个百分点。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上学迟到(49.2%)、没完成作业(54.6%)、不想上学(45.6%)、对学习不感兴趣(48.9%)、听不懂老师讲课(62.9%)、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56.7%)、成绩下降(78.5%)以及被老师惩罚(67%)的寄宿生比例均高于非寄宿生,相差5.9—12.6个百分点。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寄宿生表示晚自习经常有老师答疑的仅有四成(40.4%)。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寄宿生学习之余或节假日最经常做的是在宿舍和同学聊天(50.1%),其次是在室外锻炼、玩耍(38.5%)和看电视(24.5%)。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就餐满意率仅六成多;安全状况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35.2%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其中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1.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保障亲子团聚、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指导。

2.完善监护制度和国家救助体系,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加快完善国家监护和救助体系。

3.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搭建工作平台,统筹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并提供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流程及规范。

4.构建全方位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网络,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和监管,在留守儿童集中的社区建立关爱服务阵地,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

5.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作用,积极探索共青团统筹、团属组织联动、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工作体系,建立帮扶活动的长效机制,着力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服务中的作用。

6.注重满足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多样化需求,考虑性别、年龄段及监护类型不同的留守儿童的特点。

7.通过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以及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篇六

我市很多农村乡镇中小学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0%以上,最多的乡镇甚至高达70%。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难题,各学校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在困难面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选择了给自己加压,对留守儿童不歧视、不冷落、不放弃,努力让每位留守儿童学会自主学习、独立生活,创造条件使得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生活上享受到温暖、学习上得到关爱。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及时与家长沟通。农村中小学普遍对留守儿童进行了登记,建立了联系卡,昌江区丽阳乡余家希望小学还挤出资金,按生均每学期1元的电话费补助教师,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鱼山镇中心学校还提出要求,让教师经常家访,改变教育方式方法,上门送关爱,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二是教师无偿辅导。不少学校采取放学以后对留守儿童开小灶的措施,延长教师工作时间,无偿辅导学生作业,通过托管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是指导家庭教育。鱼山中学抓住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召开家长会对监护人进行指导,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家长以前的那种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心理;只知道训斥责备,不懂得理解关爱;只关心物质生活,不重视精神支持等不良心态。

四是鼓励学生交流。乐平市塔前中学还专门安排了,鼓励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鱼山镇中心学校开展红领巾帮扶,鼓励学生结伴同进,组织留守儿童才艺展示和竞赛活动,为留守儿童打开心扉,增进与外界交流创造条件。多项活动的开展,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五是教师结对帮扶。浮梁县福港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都下到班级蹲点,与班主任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并采取结队帮扶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对特殊留守儿童进行教育,还动员学校教师捐款捐物,为留守儿童买雨伞、雨鞋,给留守儿童送温暖,留守学生受到很大鼓舞。塔前中学让一部分留守儿童,将生活费委托班主任代为管理,帮助他们科学理财,使家长消除了后顾之忧。

各校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许多留守儿童得到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数量较多,教育的工作量很大,牵涉面又广,仅靠教育一家很难但此重任,尤其是教师负担过重,教育经费紧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困难。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正常的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由于数量庞大,近期看来似乎只是家庭问题,若干年后就有可能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存在的教育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每年才联系一至二次,甚至有的父母基本上一年内都不与孩子联系。尽管有相当部分的外出务工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但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尤其是孩子的情感教育几乎成为空白,由于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心理需求也无法满足,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情感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缺陷,如性格孤僻、寂寞空虚、难以沟通、攻击性强等等。有些在外务工父母为提高孩子的生活水平和学习条件,经常给家里寄钱、寄物,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存在乱花钱的状况,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调查显示,平均约有65%(有的县区高达70%)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祖孙年龄相差一般都在40至50岁左右,老人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孩子往往只能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保障,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无从谈起。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无法完全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

由于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是半文盲,年龄的代沟无法在思想上沟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调查结果显示,有不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明显处于劣势;大多数教师也反映留守儿童中“学困生”、“问题学生”较多,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多有厌学倾向。一方面缺少父母的关爱,而祖辈的文化水平较弱,学习上缺乏监督;另一方面,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践性内容增加,需要家长适当辅导,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的作业态度和质量都有明显不足,留守儿童年龄都不大,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然不够,学习状况很不理想。

很大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健康出现偏差,更谈不上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思想境界,甚至一部份儿童还没有形成一种价值取向。出现不遵守规章制度、不诚实、拉帮结派、欺负同学、顶撞祖辈、我行我素、甚至小偷小摸等不良习气。依靠父母得到的物质享受,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习气,并有可能形成“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七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留守儿童一个特殊群体。

近几年,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的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监护。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在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十分关注的社会群体。

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只有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出现临时监护人学习 辅导不力,生活照顾不周,亲子接触缺失等现象困难。

但已有调查表明,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留在家乡的子女疏于照顾,无法认真履行监护的职责,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安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被拐卖,受到意外作害,失学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少亲情关怀和应有的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

“留守儿童”教育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不多,将子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人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甚少,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上弊端也较多。加之他们还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和学习。

(二)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较少,与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比例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

(三)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造成亲情欠缺,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点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和座谈情况看,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留守子女在人际文化、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习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四)心理障碍。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发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亲近畅通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引发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封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五)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行为发生在文化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质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的教育作用。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共同的责任,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很大部分没有建立相关的儿童少年教育组织,使农村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来那种稳定的由家长亲自伴孩子走儿童少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越来越多。这样,儿童少年的监护与教育的责任就几乎全部落在了学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只有全部时间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时间大部是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指导站、乡村教育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现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

一是在沟通时间与机会就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三是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建设者,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光和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这一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已在为一项紧迫任务。

如此,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或母贴身的爱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或母的言传真教,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的帮助,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或母是一个长期漂浮的身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如孤僻内向,情绪消极,胆小怕事,自觉性差等,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他们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篇八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文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

村的家乡并且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

童(6-16岁)[1]。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流动

儿童的数量,因为和父母长时间远距离分隔,他们的家庭教育问

题是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讨的,庭结构不完整,教育问题诸多

家庭结构是指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

生活关系的统一体,既包括代际结构,也包括人口结构,并且二

者是组合起来的统一形成[2]。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

外出务工、经商,打破了原有核心家庭的稳定性,从而导致了家

庭结构的不完整,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

体现为“单亲式”、隔代式”、“委托式”以及“兄长式”四种

家庭教育新方式[3]。父母双方由于常年在外,留守儿童的家庭

教育完全落在临时监护人的身上,而这部分人一方面是大部分都

年老力衰,思想保守,文化程度较低,农事繁重,并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来管教孩子。

他们可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衣食

住行的关怀上,对留守儿童的法制、安全、心理等方面的引导和

重视不足,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任性、自闭、小偷小摸等心理

反应和不良习惯。

2缺乏亲子沟通,弱化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以往的调查分析当中,孩子都是希望父母在家的,或者跟着他们一起出

去的,或者至

少有一个人是在家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了父母的细心呵护和引导。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大部分都是隔代教

育。父母与自己的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孩子也缺失了对其的心理

归属和依恋。这样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

化。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以令人心碎的方式体现着“三农”问

题。这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解

决过程,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这是一个艰难的工程,但是党

和政府必须去攻克,因为这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稳定。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发展以及人格养成具有

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必须引起

党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它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和谐社会

的稳定和中国梦的实现。

村[4]这主要是在观念上要做一个改变,在思想上要把城市和农村

看做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统一体,其实在制度上,要改变

不适合城乡发展的旧的二元制结构,由二元走向一元,从根本上

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

学校对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应加以照顾

学校要开设一些培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的素质能力活

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关怀的缺

失。

比如学校可以建立留守

儿童专项档案,有效掌握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样既可

以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也可以及时发现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外,父母或者临时监护人要积极配合学校举办的各项亲子活动,像是“一周一次电话”等等。

开展各种社区活动,为留守儿童创造温馨的成长环境

相对家庭与学校,社区是留守儿童生活成长的一个大环境。

他们耳濡目染的会受到社区社会风气、活动的影响,整治留守儿

童的周边生活环境,在社区内开展各种互助活动,关爱活动等。

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也是弥补家庭教育

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

乡镇要加强对留守儿童抚养人或监护人的培训

乡镇要采取相应措施,督促留守儿童的抚养人或者监护人对

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并交给抚养人或监护人科学的教育观

念和方法。

必要的时候成立社区教育机构,规定符合要求的人必

须来参加。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作为中国社会转

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效果还不明显。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

教育缺失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充满意义的社会工作。

在社会的转型期,为了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了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这

一难题

必须达到妥善解决。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2023年新学期励志名言名句 新学期的励志名言(汇总11篇)
    撰写征文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征文要避免泛泛而谈,应该注重具体细节,举例论证,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征
  • 10-16 2023年初中春季开学国旗下讲话稿 春季开学国旗下讲话稿(优秀11篇)
    总结可以是一种积极的反馈和正向心态,鼓励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持续进步和成长。这个话题是一个挑战,但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开场
  • 10-16 最新物业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优秀16篇)
    试用期是对我的一种考验和锻炼,我需要写一份总结来记录这段经历。在以下是一些学期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物业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篇一阴如
  • 10-16 时光老人的故事 时间老人读后感(模板17篇)
    公益志愿者的付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公益活动应该遵循法律法规,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效益。这些公益总结范文的撰写精炼明了,内容丰富实用,在我们写公益总结时可
  • 10-16 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个人总结(通用8篇)
    教师总结是每个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通过总结自己的工作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期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住院医师
  • 10-16 人教版小学语文汉字 中小学语文养蜂人教案(大全20篇)
    公益是一种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的行为,它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如何开展一次成功的公益活动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公益项目的实施案例,希望
  • 10-16 急诊科工作心得短篇 急诊科工作心得体会(优质8篇)
    读书心得是在阅读一本书后对所获得的知识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急诊科工作心得短篇篇一20xx年,是我
  • 10-16 2023年高考动员大会学生发言稿(通用18篇)
    提纲可以帮助我们在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最重要的观点,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在编写提纲时,我们可以根据逻辑关系和时序关系来组织各个部分。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提纲编写技巧的案
  • 10-16 水在时间之下读书笔记(优秀8篇)
    保护环境,构建绿色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环保工作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环保活动的案例,希望能给你灵感和启发。水
  • 10-16 外国名著雾都孤儿读后感(汇总8篇)
    奋斗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它使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在总结奋斗的得失和付出时,要客观评价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