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柳宗元积累 走近柳宗元心得体会(汇总10篇)

最新柳宗元积累 走近柳宗元心得体会(汇总10篇)

时间:2023-09-30 13:42:50 作者:紫薇儿 最新柳宗元积累 走近柳宗元心得体会(汇总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柳宗元积累篇一

柳宗元,字子厚,号柳河东,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才华横溢,才情出众,他的诗文哲学思想卓越深远,影响了后世。走近柳宗元,不仅可以领略到他的卓越才华和深刻思想,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在与柳宗元的作品相互交融的过程中,我有了许多心得体会。

第一,明辨是非,慎思而行。柳宗元在《答谢汝纂七员外审薪修端州西武士案书》中写道:“古者危言正色。目不识丁,问人是母。是母何如,是母何如?见形相如。形殊而已稽。”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明辨是非的重要性的思考和警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是非问题,需要能够辨别是非。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像柳宗元一样,保持清醒的头脑,慎思慎行,遇事三思而后行,不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第二,追求真理,推陈出新。柳宗元在《答雍陵邑李明府谏议书》中写到:“忠于前古,诚一心。”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真理的追求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学术领域中,推陈出新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追求真理,才能不断推动思想的发展。柳宗元通过对研究历代文献的借鉴与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并且不断提出新的见解。对我们来说,也应该有一种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勇于批判和质疑,不被刻板的旧观念束缚,勇于提出新的思考和观点。

第三,修身养性,坚守原则。柳宗元在《代谢鄂州李明府篇》中写到:“一人千金,而后鲜见其归。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修身养性和坚守原则的看法。修身养性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追求,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只有坚守原则,讲究道德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柳宗元的作品中经常反映了他对于高尚道德思想的推崇和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修身养性,坚守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四,宽容包容,和而不同。柳宗元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不才明主,不仕憺人。”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宽容包容和和而不同的理解。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因此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我们能够像柳宗元一样宽容包容,尊重他人的差异,保持和谐共处的态度,就能够避免无谓的争斗和摩擦,实现和平共处。

第五,奉公守法,忠诚正直。柳宗元生活在一个动荡的社会时期,但他始终坚守原则,忠于职守,为政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停杯诗》中,他写道:“绗襦昨夜不曾解,分付东风第一声。”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于奉公守法和忠诚正直的信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忠于职守,遵循规则,做一个守法公民。

总之,走近柳宗元,领略到他的才华和思想,不仅可以获得文学艺术欣赏的快乐,更可以学到宝贵的道德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像柳宗元一样,明辨是非,推陈出新,修身养性,宽容包容,奉公守法,秉持正直与真诚。只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明智和坚定地前行。

柳宗元积累篇二

尊敬的柳老前辈:

您好!

作为唐朝名臣,您报效皇上,关心百姓,永垂史册;作为一代文豪,您与韩愈齐名,是散文八大家之一,留芳千古。对您,我一直满怀敬仰。今天借给您写信的机会,想与您敞开心扉,作一次深谈。

其实呀,中国文人这种遭遇太多了: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等第,可谓不计其数,那是时代的悲剧。我想对您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跑得马。要胸怀大志,不要为被贬而忧愁,保持乐观心态,总有一天能“骥遇伯乐”,为朝廷出力的。退一步说,即使以后在官场上难以东山再起,也要想开点,对那些功名利禄,不要放在眼里。何必总汲汲于仕途?仕途的路途上开满了美丽的玫瑰,玫瑰上总是长满了刺,倒不如归隐田园,赏月观花自在,何必如此悲伤?所谓“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你不要为那些事感到悲伤,只要你这一生对得起国家、人民,也就足够了。

另外,您还有笔呀,它可以是您的寄托。那么就用您的文章,以及您的那颗心去陶冶人们吧!不要气馁,爱拼才会赢。在黑暗中,您一定会找到光明的。

柳老前辈,您觉得我的话有道理吗?我可是真心为您着想呀。

祝您早日高兴起来!

xxxxxx

公元二零零六年八月

柳宗元积累篇三

心得体会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文与理兼修”的双全才子。他的作品内容广泛,风格独特,对于我国文学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日,通过学习柳宗元的作品,我深感他那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以及崇高的品质。我们走近柳宗元,仿佛走进了一个宽广而有智慧的心灵的世界。下面我将分析他的治国思想、文学创作和他对人生的独特看法,以及他那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首先,柳宗元的治国思想是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他倡导的“以法治国”主张,强调公正廉洁,摒弃人情主义,对于当时政治腐败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在《告劝吏》中说“法当决其罪,官不得决其罪,以私情。”这句话明确表达了他反对人情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官员应该公正执法,不能凭借私情而决定判罚,以确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种理念在当时能够被提出,显示了柳宗元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

其次,柳宗元的文学创作给后来的作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以意蕴深远、形象生动的特点著称。比如《贾生》以写人起家的重要性,将社会责任与个人奋斗相结合,传达着柳宗元对于人生追求的价值观。而对于才子佳人的喜欢,《祭十屈》更是表达了他对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他的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意味,又有玄言的深意,给人以无穷的思考和阅读的乐趣。柳宗元的文学创作无疑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文学篇章。

此外,柳宗元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利名岂信后来人,去世收功甚了哉。”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追逐名利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名利不过是外物,追求自身的价值才是人生最终的目标。他还强调了“不以人遗己”的原则,主张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不为别人的言论所左右。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柳宗元对于人性的理解和自身追求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

最后,柳宗元生活的积极向上也是他令人敬佩的品质之一。他在生活中充满了勇气和智慧。他担任过吏部侍郎、太原尹等官职,又数次获罪。但是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屈不挠地致力于改革,对于国家和民众有着坚定的责任心。他对待政治上的挫折,不沉溺于自己的痛苦,而是义无反顾地继续奋斗,展现出了他那种勇敢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总之,柳宗元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文学创作和生活态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治国思想启示了后人对政治的思考,他的文学作品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他的人生态度和品质都足以让人敬佩。走近柳宗元,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他的智慧和见解,更能汲取他的勇敢与乐观,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充满希望。

柳宗元积累篇四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七古与柳宗元的另一首五绝《江雪》,都是描写渔翁的。渔翁的形象都体现着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而艺术上各具特色:《江雪》中的蓑笠翁在孤傲中映着寒光,而这里的渔翁却于高逸中透着凄清。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柳宗元于顺宗永贞元年(805 )被贬为永州司马,曾遍游这一带山水,先后写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永州八记 》,借山水以写幽怀。我们将这首诗与《永州八记》放在一起参读,让这一作品群所展示的山水美与人格美相互映照,会更容易看清诗人在这个时期的孤清高洁的情怀,而他笔下的山水人物都打上了诗人这种审美情趣的'印记。柳宗元在青山绿水间为什么特别注目于渔翁的形象?他是否想起了一千多年前屈原被放逐到潇湘之间,在江畔与渔父对话的情景?是否屈原那“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的悲剧形象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以柳宗元的谦卑自放的性格,决不会自比为先贤屈原,但我们从渔翁的生活情趣中隐约看见了诗人的影子。这位渔翁的居处是“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饮的是“清莹秀澈”的潇湘水,连烧水做饭的竹子都是浸过娥皇女英之泪的班竹。何等高洁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情趣!这个渔翁不象是一位高人逸士吗?时间由“夜”而“晓”,画面由幽暗转为明丽,再加上“清湘”、“楚竹”的轻灵诗笔点染,更令读者悠然而神往。“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晨炊既毕,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这位渔翁也该驾着他那一叶扁舟出现了吧?然而却不见其人,正当你凝眸远望时,忽然一声欸乃摇橹的欢快渔歌自山间传来,你禁不住心头喜悦,正准备一睹仙颜,那歌声却又飘然远去,消溶于满目绿色之中了。人呢?终于可望而不可及 —— 这望也只不过是想望,原来前面的“夜宿”、“晓汲”云云,都是打听来的关于这位高人的传说而已。然而多么奇妙,隐约却又真切,“欸乃一声山水绿 ”,当你从想望中醒来,再看眼前景色时,似乎山更青了,水也更绿了,好像这山水之美恰是刚才那“欸乃一声”从仙境召唤降落到人间来的。难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叹为“奇趣”,这实在是一种飘逸超然得带点神秘味道的审美境界。寻访而不得见,你也许有点儿怅惘,只好泛舟而下 。然而当你驻舟中流 ,回望渔翁居住的山巅时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简直就是一位仙翁,居处如在天际,缥缈虚无,超然于尘世之上。你看,“古今隐逸之宗”陶渊明所向往的“云无心以出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悠然境界又在这儿的“岩上”出现了。

应该说,柳宗元笔下的这个渔翁形象,并非中唐时期渔民生活的现实反映,而是诗人自己的志趣的客体化。这个形象是高洁的,悠然自得的,同时又是虚无缥缈的;其背后还浮动着屈原和陶渊明的影子。这样,读者从诗人苦心孤诣的构思里,又可窥见一层凄清之色。

柳宗元积累篇五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文詞千古绝”,他的作品在唐代受到重视,亦为后世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才华,更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世智慧。在走近柳宗元的过程中,我对他的思想和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些体会令我深受启发并受益匪浅。

在了解和阅读柳宗元的作品时,我深深被他对人生及人性的独到见解所吸引。柳宗元的作品中融入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他追求真实,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善恶和人的行为。他的笔触铿锵有力,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性的关注和对权力腐败现象的深入研究。柳宗元关注人之本性,对人性的复杂性展开了深入探讨,他的作品给人以启发,使读者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提出更多的思考。

同时,在柳宗元的作品中,我深受他对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的关注所感动。柳宗元笔下的作品承载着他对历史、文化和社会深思熟虑的观点,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分析,使读者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古代社会。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对社会不公和人类矛盾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远比现代人对那些问题的思考更全面深入。柳宗元的作品给了我一个更加全面的历史认知,使我对中国古代的变革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另外,在柳宗元的作品中,我也看到了他对艺术和文学的热爱,以及他对语言表达艺术的追求。柳宗元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文艺性,他善于运用优美的修辞和意象,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柳宗元用一个个精心构思的故事,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融入其中,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享受和启发。他的作品犹如一幅幅画卷,透过文字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令我深受感动,也激发了我对文字表达的热情。

最后,在走近柳宗元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柳宗元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智慧和成熟的人生观,让我从中受益匪浅。他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和坚持不懈的追求让我深受启发。他的作品透露出对人生矛盾和挫折的思考,通过挖掘人生的智慧和真理,柳宗元让我懂得了勇敢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追寻生活的意义。

总之,通过接触和研究柳宗元的作品,我深刻感受到他对人生、文学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的作品不仅给予我启示,更激发了我的热情和求知欲。柳宗元借着他优美的文字,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娓娓道来,给予了我不少思考和启迪。他的作品告诉我,对人性、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关注、对历史的认识、对艺术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的追求都是一个文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柳宗元的作品成为我人生的一面镜子,给予了我深刻的反思,也为我的人生道路指引了方向。

柳宗元积累篇六

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丧。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12]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柳宗元积累篇七

《溪居》作者: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唐诗三百首之柳宗元:溪居。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解】:1、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2、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3、滴:流放。4、夜榜:夜航。5、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古诗大全《唐诗三百首之柳宗元:溪居》。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评析】: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

“闲依农圃邻”、有“采菊东篱下”之概;“晓耕翻露草”,有“晨兴理荒废”之风。沈德潜评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集》卷四)这是很有见地的。

柳宗元积累篇八

柳宗元的《永州辕门杂记》中有一则名为“渔翁”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渔翁通过“无为而治”的思想,获得了幸福。这个故事与当今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个人看来,渔翁的经历启示着我们,寻求幸福的道路并不一定是直接取得成功,而是寻找和谐、平静以及适度。

一、渔翁的哲学思想

故事中,渔翁每天早上都会去钓鱼,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就会去街道上的药店坐一会儿,然后再回家。面对这样单调的生活,渔翁并不焦虑,他认为:天给了他钓鱼的职责,自己已经尽了全力,其他的事情交给上天去安排。即使没能捕到鱼,他也不会失落,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有自己的活动。

二、渔翁的心态

渔翁经常放下钓杆,四处漫步,以此来搜寻那些久违的好心情。他相信,通过让自己充满生机和爱,就能够让自己的心境更加不为外界所累。他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而幸福则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来源于内心的满足和深度的安宁。

三、渔翁的处世哲学

渔翁并不担心无法获得成功,他深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总会得到上天的眷顾。据他所述,人生犹如打捞,有时候你总是会遇到不那么好的时机,但只要你继续努力,就总有一天你会得到想要的东西。他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适宜的时间,等待这个时机,通过外界的努力,就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获得丰收。”

四、渔翁的家庭生活

渔翁的家庭非常和睦,他和妻子相处得十分融洽。他认为,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够有一个美好的心境。他相信:“人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家庭的和谐,因此他就非常注重和睦的家庭氛围。”

五、渔翁的认识

渔翁的生活方式尽管好像很简单,但不无道理。他的哲学是:不为外界的事情所影响,内心要平静,心态要稳健,谦逊和谨慎是永远不会错的人生态度。总之,我们应当像渔翁一样,不要束缚自己,让心灵自由起舞,寻找人生中最简单,但也是最美好的幸福。

通过阅读渔翁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真正的幸福并不需要很多物质条件,而是来自于人内心的平静和外界的和谐。我们应该学习渔翁的心态,不被外界影响,寻找自己的重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

柳宗元积累篇九

一、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渔翁柳宗元生活在江南水乡,每当静夜无人时,他便会一个人坐在岸边,静静地看着渔民们以及一些水生物活动。他在《渔翁夜话》中写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他用庄周梦为胡蝶这个典故,表达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真实状态,不要为虚妄的所谓美好而失去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二、明辨是非,把握人生

渔翁柳宗元一生关心社会问题,爱忠恕之道,同时也反对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人。在他的眼中,那些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是缺乏生命质量的。他在《渔翁夜话》中写道:“贪夫徒见于富贵,贫士大抵何罪于斯?即如手艺、庶业、识书,不必皆得,通盈大都会上,尚不能顿弃,况非义利之所在乎?以臣论之,富贵如此,乃生民之祸也。”渔翁柳宗元明确了个人追求需要符合公共利益与正义的前提,这是明智与博学者应该具备的道德特质。

三、顺境逆境,随遇而安

渔翁柳宗元经常和一位老渔翁谈天说地,共享自然美景。在《渔翁夜话》中他这样写:“世亦学问无非是求利益,笔墨诚然良莠不齐,情状大小亦不一。人情似诡诈、是非常深,富贵多祸,贫穷亦然。夫得陇望蜀、因小失大,有生之年计其於己,无何可作,为之奈何?”他告诉我们,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有随遇而安、适应改变,才能以平和的态度应对困难。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的生命价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

四、知行合一,善待他人

渔翁柳宗元非常关心正义和平等的问题,认为对他人的善待是整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价值。在《渔翁夜话》中,他写到:“曾闻海内有义士,名一生,乡者皆曰:穷酸困厄人,何以敢护群凶?一生闻之,笑曰:‘今之义士,皆假名耳。’”渔翁柳宗元通过这个故事,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和道德观念上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五、宽恕包容,充满感恩

渔翁柳宗元认为人生最大的福祉在于帮助他人,并心怀感激。在《渔翁夜话》中,他写道:“人生在世,其乐之深一时无二,其哀之深一境无二,无论乐哀,感恩相报,有事则作,无事则服。”渔翁柳宗元非常谦逊、宽容且感恩,他认为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他的这种人生哲学,为后人所推崇学习。

柳宗元积累篇十

柳宗元重亲情,一生都与亲戚有密切的交往。至元和十四年死前,他姐姐崔氏诸外甥丧亡已尽,他写的这类祭文和墓志凸显于《柳集》同类文字里,让人不忍落眼。柳宗元在《又祭崔简旅榇归上都文》说:“君死而还,我生而留。”你死,还能回到老家去;我活着却只能留在这荒蛮的地方。他又在《祭外甥崔骈文》里说:“我自得罪,无望还都。”这是一种多么凄苦的心境。乾隆《御选唐宋文醇》说,这是“乐死而哀生”。柳宗元为自己生不如死而悲哀。

柳宗元死时,留有两子两女,长子周六,四岁;次子周七;女无名。柳宗元死前,曾遗书托孤给刘禹锡,并把他生前写的全部文章和诗篇都交给刘禹锡,请他代编成册。当刘禹锡接到好友病死的讣告后,“惊号大叫,如得狂病。良久问故,百哀攻中,涕泪并落,魂魄震越。”刘禹锡作《祭柳员外文》﹑《重祭柳员外文》悼念柳宗元,并把柳宗元诗文编纂成集,还在集前写序言。

据《韩集》旧注说,柳告后登咸通四年(八六三)进士,如柳告为周六,此时已四十八岁,入仕可为晚矣。此后柳氏子孙再不见史书有只言片语。柳告或是刘禹锡抚育养大的。柳宗元一生穷困,死时无钱归葬,是他上司裴行立出钱,由其舅弟庐遵把他灵柩送回长安的。柳宗元舅弟庐遵,性谨慎,学文不厌。柳宗元遭贬,他一直随侍身边,至死不去。柳宗元对亲戚友善,众戚弟也对柳宗元一生情重。这在历史上是非常让人敬佩和羡慕的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