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精选23篇)

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精选23篇)

时间:2023-11-30 06:06:18 作者:紫衣梦

教学工作计划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对应的教学内容。接下来是一些经过多次实际教学验证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启发作用。

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

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

1.使学生经历练习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假发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熟练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在浇花。

提问: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明: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书:=5)。

认识加号,带领学生书空“+”,并读算式。

指名学生结合图意,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顾整理: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结:算3+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1.依次出示“试一试”中的二副图,请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题意:左边来了1个女孩,右边来了2个男孩,现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问: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写成什么算式?

互相说一说,教师板书算式,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的得数。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3.变换角度看图意:右边来了2个男孩,左边来了1个女孩,秋千上现在有3人在一起玩。从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4.回顾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分与合的知识角度说到加法,也可以从加法角度回到分与合的知识】。

复习1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

教学目的:

1、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法计算;

3、通过一图四式复习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要求(板书课题)。

1、做第1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2、做第2题(出示加法表)通过小动物搬砖搭房组织学生对学过的加法算式进行有序的整理。

提问: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每行1、2、3、4……都是加上相同的数?

提问:竖着看,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同一行里每道题得数都是相同的)。

提问: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做第3题。

可以组织模拟送信的游戏,仿照前面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方法,对学过的减法算式进行有序的整理,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

4、做第4题。

注意交流列式的想法,对照着看这一组算式,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让学生根据一道算式,说出其余相应的3道算式。

三、总结。

四、作业。

3+44+67–310–2。

3+52+79–46–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20+4=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例2、

一共有36个足球,我们班借了8个足球,还多少个?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36-8=2836-8=28。

16-8=810-8=2。

20+8=2826+2=28。

复习1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

教学目的:

1、亲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3、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出示。

二、整理知识。

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

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

2、观察。

a出示10以内加法题。

b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

c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

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

3、除了加减法式题,我们还学了图画式应用题。

师出示p79熊猫图和书包图。

你能说出图意吗?大括号里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

2、图画式应用题。

3、填括号。

4、口算计时完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

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具体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感受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许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个、小棒。

创设情境,理解加法含义。

指导看课本18页图,创设情境。师:图中画了什么?

理解加法含义。师:2辆车和一辆车合起来是几辆车?你怎么知道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指明: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认识加号。

师:在数学上,2和1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书:2+1=3。

读作:2加1等于3。

师领读,生跟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符号,你准备怎样记住它?

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生:3+2=5。

小组合作,探讨算法的多样化。

师:3加2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

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算一算,写一写。

师:刚才大家想出那么多的计算方法,下面,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田字格中的3个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指导以及观察各学生的计算能力。

集体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一图两式,体会加法交换律。

1、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观察对比,找出规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课堂活动。

说一说,填一填。

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

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反馈,订正。

看图填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交流。

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看看一共能写出几个不同的算式。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的例5,课堂活动的第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写数。

新授。

创设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分一分,师巡视指导。)。

交流展示。

指名让分法不同的学生到投影仪前展示。

师: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有点乱,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每种分法都想出来,一个也不落下?同桌商量一下。

(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大家。

学生展示按顺序分。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边说边自己按顺序分一分。

小结。

我们通过分小棒得到了5的组成,以后凡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想出更好的办法。

小组学习4、3和2的组成。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汇报展示。

课堂活动。

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求帮助。)。

反馈、集体评议。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先与同桌交流,再回家与父母交流。

五、布置作业。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可能会有教师提出: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认识,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提供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知识间层次推进,从编排上来看:(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单元主题图的认识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放在第一课时进行认识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

三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拨数、计算等知识的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现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复习1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4、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看,小主人来了……(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妈妈告诉我等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他们来啦!多媒体显示:小动物们带着面具边唱生日歌边依次出现)。

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二、知识探索。

(多媒体显示: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学生回答)。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

师:怎么分?(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师: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么排,然后动手理一理。

学生小组讨论、操作,然后教师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有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横排的、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竖排的,还有斜排的等多种情况)。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

(学生回答)为什么?

生: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叫我们排队时要横排对齐、竖排对齐。

师:说的真好!奖给你们小组一个图片。(教师把代表他们小组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的得奖栏中)xx小组这样从下往上,横里面对齐,竖里面对齐,排得既整齐又漂亮。小红也是这样排的(多媒体出示第68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填写)。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你发言很积极,奖给你们小组一个图片。(教师同样随意地贴,下同)。

……。

三、知识应用。

学生在音乐声中把学具鲜花图片分类统计在课本第69页例图上,然后相互交流,有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有的学生走下座位与别的小组学生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些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吗?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高高举起书本向老师、向同学、向听课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老师大概统计了一下,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是这样排的(多媒体显示从下往上竖排的情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教师为上述学生所在的小组贴上奖品)看,大象他跑来感谢你们了!

(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谢谢你们的帮助。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爸爸研究种植的神奇果树结果子啦!)。

师:好!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组长带领大家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板上统计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学生在音乐声中摘水果并统计)。

各小组长上台展示,老师将各小组的统计图竖着对齐贴在黑板的左侧。(便于学生观察)。

师:(指着竖排的六组统计作品)你们能看出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结果呢?

师:好,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统计一下。

两名学生在喝彩、欢呼及音乐声中统计黑板得奖栏中各组的得奖情况。

师:今天的冠军是“xx”小组!祝贺你们!其他小组的小朋友表现也很出色,来,为自己鼓鼓掌.

四、知识的延伸。

师:今天学了统计,课后你准备统计什么?

学生回答。

……。

师:你们想的真多啊。课后选一项进行统计,然后我们再来交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内容:p52 主题图及例1、例2, p54课堂活动第1、2题,p55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情景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需求。

2、让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教具准备:面值不等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

1、情景引入,出示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生交流,汇报)。

你知道人民币有那些吗?根据生答,师板书:元、角、分。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并能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2、学生按p52例1、2题的要求独立思考,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自学p58的数学文化--五套人民币。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p53例2下面的“议一议,填一填”。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并能认识人民币的面值,1元=10角     1角=10分。

3、师补充讲解p58的数学文化--五套人民币。

六、检:

p54课堂活动第1、2题,。

七、练:

p55练习十一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一)。

例1          例2。

(略)      (略)。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人民币(二)。

教学内容: p53--54 例3、例4,p54课堂活动第3题,p55--56练习十一第3、4题。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人民币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深化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10张1角纸币,10个1分硬币,2张5角纸币,1张1元纸币。

教学过程:

一、导:

1、谈话导入,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你都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门一起来了解人民币相邻单位的十进制关系。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人民币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认识。

2、学生按p53--54例3、4题的要求独立思考,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人民币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认识。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例4下面的“想一想”。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人民币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的认识。

1元=10角     1角=10分。

六、检:

p54课堂活动第3题,。

七、练:

p55--56练习十一第3、4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二)。

例3       例4。

(略)    (略)。

1元=10角     1角=10分。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认识人民币练习课。

练习内容: 练习十一第5-11题。

练习目标:

1、了解人民币的使用价值。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练习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3张1元人民币,5张1角纸币。

练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了解了人民币相邻的十进制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练习指导。

1、练习十一第5题,实践调查,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练习十一第6题,通过填一填,进一步让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与元、角、分进率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这些知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练习时既要注重填一填,还应注意每横排两个问题的比较,以便进一步感受这种联系。

3、练习十一第7题,通过换一换的活动,进一步巩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交流结果。

4、练习十一第8题,让学生在物品买卖中,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培养实践能力,独立计算后再交流。

5、练习十一第9题,人民币计算的练习,进一步巩固人民币求和的计算方法,促进对人民币计算知识的熟练掌握。独立计算后再交流。

6、练习十一第10题,人民币的计算练习,有的数据较大,且脱离具体的人民币,还涉及单名数和复名数,因此该题具有一定难度。交流时,注意突出思考过程与方法的交流,注意复名数计算的思考方法的指导。

7、练习十一第11题,是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实践活动中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练习时可以根据问题情境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还可以让学生开展类似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p87例1,p88课堂活动,p90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

教学重、难点:

学习分类的方法,推广使用教学中学习的直觉思维方式和策略。

教学关键:

加强观察和操作活动。

教具准备:

1、课件。

2、圆形,三角形图片。

学具准备:

两种颜色的圆形和三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

1、创设情境。

(电脑出示由图形拼成的一幅画)。

师:这幅画中有你认识的哪些图形朋友?

生:……。

师: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各有多少个呢?

生1:我们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怎样数才不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2:先分类,再数。

(电脑演示把图形按形状分类的过程。)。

师:是这样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数图形个数的时侯用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

生:分类。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分类(板书:分类)。

二、思: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独立思考:

出示例1,让学生根据例1的要求,结合学具操作,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

师巡视指导。

三、议:

师:请把你的想法和具体分类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四、展:

师:你们能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吗?

(学生小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分的过程。)。

师:你还可以怎样分?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法。请大家看一看数学书第87页,你和哪个小朋友的分法是一样的?(学生看书后回答)。

3、师小结: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六、检:

1、学生独立完成p88课堂活动。

2、学生汇报。(按硬币、纸币分,可分为两类,按元、角分,也可以分为两类,按面值分,分为三类……..)。

七、练:

p90练习十八第1、2题。

【板书设计】。

分类。

例1(略)。

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88例2, p90练习十八第3、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分类的方法,推广使用教学中学习的直觉思维方式和策略。

教学关键:

加强观察和操作活动。

教具准备:

1、课件。

2、卡片。

学具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

1、师:昨天我们学会了对图形等事物进行分类,谁能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吗?(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分类。

二、思: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2、独立思考:

出示例2,让学生根据例2的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师巡视指导。

三、议:

师:请把你的想法和具体分类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四、展:

师:你们能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吗?

(学生小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分的过程。)。

师:你还可以怎样分?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法。请大家看一看数学书第88页,你和哪个小朋友的分法是一样的?(学生看书后回答)。

3、师小结: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六、检:

1、学生独立完成p90练习十八第3题。

2、学生汇报。(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奔跑和站立分……..)。

七、练:

p90练习十八第4题。

【板书设计】。

分类整理。

例2(略)。

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89例3,p89课堂活动, p91练习十八第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的能力。

3、经理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并能呈现分类整理的结果,积累分类整理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理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并能呈现分类整理的结果,积累分类整理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

1、师:我们学会了对图形、数据等事物进行分类整理,谁能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吗?(在分类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分类整理。

二、思: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用表格表达整理的结果。

2、独立思考:

出示例3,让学生根据例3的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用表格表达整理的结果。

师巡视指导。

三、议:

师:请把你的想法、具体分类整理的方法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四、展:

师:你们能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类整理的吗?

(学生小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分类整理的过程。)。

师:你还可以怎样分?(是否戴帽子、是否穿裙子等)。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存在的不足)。

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法。请大家看一看数学书第89页,你和哪个小朋友的分法是一样的?(学生看书后回答)。

3、师小结:在分类整理之前,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同。

六、检:

1、学生独立完成p89课堂活动。

2、学生汇报。(按男女分、按年龄分、按高矮分、按衣服颜色分……..)。

七、练:

p91练习十八第5、6题。

【板书设计】。

分类整理。

例3(略)。

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同。

【课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分一分。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运用分类整理的知识解决鸡鸭分栏喂养的问题。

2、积累分类与整理的经验,感受分类与整理的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活动重难点:

运用分类整理的知识解决鸡鸭分栏喂养的问题。

教具准备:

p102的鸡鸭图。

学具准备:

鸡鸭图片(含大小)、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出示p102的鸡鸭图。

师提出活动目标:学生运用分类整理的知识解决鸡鸭分栏喂养的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利用学具和记录卡,运用分类整理的知识解决鸡鸭分栏喂养的问题。要求至少要有三种分法。

师巡视指导。

三、议:

师:请把你的想法、具体分类的方法及结果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

四、展:

师:你们能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分栏喂养的吗?

(学生小组展示。边展示,边介绍分类整理的过程。)。

师:你还可以怎样分?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存在的不足)。

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法。请大家看一看数学书第92、93页,你和哪个小朋友的分法是一样的?(学生看书后回答)。

3、师小结:根据需要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同。

4、大家评比一下:哪种分栏喂养的方法更好?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分类?

学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除了书上介绍的两个例子外,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例如“超市里货架上的货物分类摆放,方便顾客挑选”、“衣柜里的夏装和冬装分类摆放,方便取用”等)。

七、活动小结: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本次活动的感想,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加、减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往往是教学难点,也是计算错误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

1.操作学具理解进位与退位,形成计算思路。

在教学口算与笔算、加法与减法、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的例题中,都通过摆小棒或拨算珠探索并建构计算方法。

第74页例题列出的算式是24+6,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思路,先算的4加6得10,怎么办?这时摆小棒能激活10根捆成一捆的经验,形象地展示出再算20+10=30。摆小棒计算24+9,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操作,因而算法可以多样化。各种算法虽然都是好的,但“辣椒”卡通的思路更好些。这种算法有三个优点:一是与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24+6的思路是一致的。相对稳定的思路易于学生掌握;二是已经熟练掌握的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能支持这种思路的运行;三是与笔算法则一致,有利于以后竖式计算的教学。

摆小棒计算30-8,拆开1捆、拿掉8根,形象地显示了从十位退1、个位作10的退位原理。摆小棒计算33-8,也可以算法多样化。“辣椒”卡通的算法更好些,是希望学生选用的方法。

2.经常组织比较,及时整理知识结构。

到本单元为止,先后教学了100以内加、减计算的多种情况。能否组织成合适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以及计算的正确与熟练程度。为此,教材有计划地组织不同计算情况的.比较。

(1)通过比较,进一步引导算法。第75页第2题的三组加法题,都从20以内进位加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第81页第2题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思路,通过三组题的计算和比较,更好地应用十减几或十几减几计算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

(2)通过比较,进一步理清思路。第76页第1题是三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每组题一道不进位、两道进位。进位加法里一道题和是整十数,另一道题和是非整十数。

3.引导估算。

本单元教学的估算仍要求估计加法的和、减法的差是几十多。通过估算,进一步体会并区分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估算前安排了铺垫。如第76页第3题中的54+3和54+8,都是54加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五十几和六十几?5+62和5+65都是5加六十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又如第82页第3题中的53-4得四十几,54-3得五十几,都是五十几减几,但得数差异很大。这些现象的发现、原因的思辨、结论的得出,成为估算教学的宝贵资源。

在教学估算时,把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估算的方法,积累估算经验。如48+3是进位加法,得数是五十多。6+52是不进位加法,得数仍然是五十多。学生独立探索估算的方法,应用了口算与笔算的经验,能促进口算与笔算水平的提高。

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

3、各种图片每人一张。

一、老师示范。

1、老师拿出红气球3只,说:“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上有多少个气球啊?”(答:3个)。

“刚刚我又买2只兰色气球,现在我一共有几个气球啊?”(答:5个)。

“你们真聪明,那么现在有谁可以照着我说的样子说一遍?”(指导幼儿模仿老师的叙述,初步学习描述应用题。)。

2、老师再拿出4个男娃娃说:“我这里有4个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个女娃娃,那你们知道我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娃娃吗?”(请小朋友回答,表扬答的好的,鼓励答的不好的。)。

“刚刚几位小朋友已经学着我的样字说了一遍,现在还有谁想试一试的?看看谁编的最有趣?”(指导鼓励幼儿编题,肯定幼儿编的好。)。

提出新要求:“刚刚你们都编的很好,可是现在呀,我们编题的小朋友不要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有多少个娃娃,考考他们,好吗?”(老师示范一次。)。

3、每个幼儿都发一张图片,让幼儿根据内容编应用题。“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图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个,想想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每人编一道加法题考考旁边的小朋友。(老师巡视,检查幼儿是否学会,纠正错误的,鼓励正确的。)。

在活动中我采用挂图作为教具,在此过程中还进行多重游戏亦配合这次教学活动,所以幼儿很容易产生兴趣。而且整个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整个活动幼儿都精神饱满,而且也充分的体现了纲要的精神————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自编5以内口头加法数学应用题,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以内加法应用题的自编,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体会到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动中试着让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

《5以内加法》教案

学习5的第二组加减。

根据实物图讲述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正确使用“一共”和“还剩”。

积极开动脑筋,大声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具4幅实物图,2幅图上画有问号。

集体活动复习5的组成。

我做的动作和你做的动作合起来要是5,我跺3下脚,你跺2下脚。

学习5的第二组加法。

学习5的第二组减法。

看图列算式。看看图上说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号到底是几呢?

在表格中为图形勾画特征,将图形读出来以后再在适当的地方打勾。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大声表述自己的想法。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以内的加法教案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复习。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

()可以分成2和2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1+1=(),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1由于在幼儿园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

2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体含义。

5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使学生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的组成”来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

教学课,小棒、圆片,小动物贴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出示主题图)

交流汇报:生列式师板书:4+1=5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数、接数、心算、摆学具、数的组成4和1组成5所以4+1=5,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

4、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师对于用数的组成求和的同学给予高度评价。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做第25的“做一做”第1题。

(1)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2)全班交流,汇报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3+2=52+3=5

(3)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4)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做第25的“做一做”的'2题。

(1)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2)口头列算式。

(3)打开书填在书上。

3、由学生独立完成第28的1题。

4、师出示卡片1+1、2+1、1+2,生动手用学具摆,并汇报得数。

5、做第28的2题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的活动。

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学生互评:给优胜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表现的真好!而且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加法的计算,老师希望你们课下多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

《1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1.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

三.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

2.口答。

6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2个1组成()。

(二)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3.看图写出一图四式。

(三)指导练习。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7+52+95+87+46+6。

2.口算下列各题。

3+2=7+4=5+3=7+8=6+6=8+0=9+0=。

5+7=1+6=4+7=4+5=2+7=9+4=5+5=。

1+3=2+3=3+3=4+4=6+6=7+7=8+8=。

3.填空。

()+3=65+()=810-()=7。

()+4=97+()=10()-4=3。

()-5=29-()=7。

总结方法:若出现进位加法算式,可使用凑十法完成。先凑十位,再凑个位。

小结:说一说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5以内加法》教案

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

1.使学生经历练习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假发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熟练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在浇花。

提问: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明: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书:=5)

认识加号,带领学生书空“+”,并读算式。

指名学生结合图意,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顾整理: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结:算3+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1.依次出示“试一试”中的二副图,请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题意:左边来了1个女孩,右边来了2个男孩,现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问: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写成什么算式?

互相说一说,教师板书算式,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的得数。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3.变换角度看图意:右边来了2个男孩,左边来了1个女孩,秋千上现在有3人在一起玩。从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4.回顾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分与合的知识角度说到加法,也可以从加法角度回到分与合的知识】

《10以内的加法》教案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10以内的加法》教案

3、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卡片小黑板。

一.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基本环节。

1.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板书3+7=107+3=10。

3.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跟着老师板书4+6=106+4=10。

5.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教师巡视。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2.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

3.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10的分解和组成。在这基础上学习10以内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这节课中,师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学有些小学化了。

5.自己的优势是:能带动并引导教学,使教学顺利的完成。

自己的不足是:教学小学化。

6.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小学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同时应用更多的幼儿教学方法。

7.如果让我从新上一节课,我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

8.幼儿教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小学教育不同。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科书第24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或圆片。

投影片(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

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给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a、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生评略。)。

b、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理由。

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

2、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

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1.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到“小猴摘桃”的数学活动中,并能遵守游戏规则。帮助幼儿能正确熟练地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数学游戏化,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遵守游戏规则,能正确熟练地运算,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运算中能灵活运用运算方法,思维灵活。

场景设置:自制一棵桃树(桃树上结满了桃子)、石块(泡沫垫子)、皱纸(溪水)、小猴头饰若干、自制篮子若干。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小猴子们,猴外婆打来电话说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们小猴子们去摘桃,高兴吗?(高兴)好!那我们就出发吧!外婆家离我们比较远,我们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难。”

二、小猴去摘桃。

1过小溪:

(1)“猴妈妈”(老师)带着“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条小溪挡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小溪边还有一块牌子(请你踩着石块走,只能踩算出来得数是10的石块,踩错了要掉进水里的)。

(2)师:“赶快找找能踩的石块吧,哪块石头可以踩?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幼儿进行相应的计算:4+6、3+7、8+2等,并说出运算过程。

(4)找出后,幼儿一个一个过小溪。

2租篮子:

(1)总算安全地过了小溪,小猴们继续往前走,咦?路边还有个出租屋,专门出租篮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篮子借给我们用。出租屋的外面还有一块牌子呢(只出租10号篮子,请你看清楚三个数,相加是10,这只篮子就租给你)。

(2)师:“小猴们赶快找找哪些是10号篮子,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又快又准确)。

(3)幼儿进行相应的.运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师生:哇!又大又红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准备摘桃。

(1)老师讲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数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数是10的桃子。

四、庆丰收:

(1)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小猴们欢天喜地分享劳动的收获与喜悦。

(2)老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小猴们稳定情绪,休息吃“桃子”。

五、课后延伸:游戏“卖桃子”。

《5以内加法》教案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复习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1) 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 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1) 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 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 1 由于在幼儿园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

2 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体含义。

《十以内加法》教案

1.在游戏中继续学习并运用10以内加法的运算。

2.发展观察力,运算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多媒体。

师:一只小鸟天上飞,两只小鸟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几只鸟儿飞?

幼:一共三只鸟儿飞。

师:两只蝴蝶空中飞,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几只蝶儿飞?

幼:一共五只蝶儿飞。

师:三条小鱼水中游,两条小鱼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几条鱼儿游?

幼:一共五条鱼儿游。

师:在加法计算中我们要用到一个符号,叫什么呢?

幼:加号,等于号。

师:(出示“+”)“+”表示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它出现在哪。

里就表示要把它两边的两个数加起来。

师:天上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问天上一共有。

几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师:算式怎么列呢?先飞来的三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3表示.

师:后飞来的4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幼:用数字4表示。

师:那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蝴蝶我们要用到什么符号呢?幼:加号。

师:3+4=?幼:7.

师:这道题我们列的算式是“3+4=7”。

1.师:听音乐取学具。

2.师“打开棋子盒,取出蓝色的数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

顺序摆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数字10的后面。取出蓝色的带“+”

的那柱棋子把“+和=”摆在第9行数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

回棋子盒。

3.师: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来了4只小猴,问草地上一共有几。

只小猴?这个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师:(出示多媒体)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

什么?

幼:2表示先来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来的4只小猴,6。

表示合起来一共有6只小猴。

4.师:天空中飞来了2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问一共有几。

架飞机?请小朋友取出红色的带飞机图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

的左下角红柱子上,开始操作。

(等幼儿摆好后,看多媒体进行验证)。

师:一起说一说列的算式。

幼:2+3=5。

5.师:水中有4条鱼,又游来3条鱼,问一共有几条鱼?请幼儿。

在洞洞板上直接摆出算式。并请一名幼儿来前面摆算式,然后集。

体验证。

6.(没有图,老师读题,让幼儿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师: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虫,又来了3只小鸡,问一共有几只。

小鸡?请幼儿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10以内的加法》教案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完成后将物品归还原处。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焦距准备:2个塑料篓子做"粮仓"、"粮袋"(上面写有10以内的算式)。

2、学具准备:双色圆片10个(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算式卡片若干,飞行棋、汽水盖,塑料碗、扑克牌、红枣等。

一、准备活动。

二、游戏活动。

创设游戏情景:游戏连环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小朋友门都喜欢做游戏,于是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个够。

1.游戏"双色卡"。有那10个双色卡(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向上抛去,双色卡落地后,数一数红色的有多少片,蓝色的有多少片,红色的和蓝色的合起来有多少片?教师将幼儿说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扣碗"5人一组,每组准备10个汽水瓶盖,一个塑料碗,一名幼儿左手向桌面上撒开瓶盖的同时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盖,大家一起数一数桌上剩下瓶盖,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几个瓶盖,可以调整瓶盖的总数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

3.游戏"抓抓抓"将小鞋盒挖个洞,里面放10个红枣,请幼儿将手伸进洞里抓出红枣,数一数抓了几个红枣,算算盒子里还有几个红枣。

4.游戏"小马运粮食"幼儿分成两队扮演小马运粮食,老师发出命令后,两队排头跑向"小河边"拿起一袋粮食,"粮食上贴有10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题目,幼儿将答案填在等于号的后面,跑向"粮仓"答案正确的才能将粮食袋放到粮仓,再将每队的第二名幼儿上来运粮食,依次进行,相同时间里哪队云的粮食多为胜利。

三、分组活动。

1.双色圆片游戏,幼儿操作双色圆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数填写在方框里。

2.扑克牌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扑克牌1到10,两人各自抽出一张牌,比一比谁的大,用大数减去小的数,或者将两张牌合起来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戏。2到4人为一组玩飞行棋游戏,每人两次掷2次,显示的点数相加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最后谁先到达中点谁就是胜利。

4.交流小结: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相关范文推荐
  • 11-30 亲情为话题的记叙(模板18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他们对于人生的深刻领悟和独特见解的呈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我在读课外书的时候,不免会看到许多
  • 11-30 我和狗狗捉迷藏我和狗狗捉迷藏大全(14篇)
    优秀作文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发共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之处,这些作品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思考,还能够提升我
  • 11-30 演讲心得体会(汇总2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做出评估。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演讲是一种传递思想,征服听众的艺术。每个人在生
  • 11-30 参观鸟的天堂小学(汇总16篇)
    优秀作文是对语言运用和逻辑思维的高度要求,它要求我们在表达中追求简练却又不失深度。通过阅读下面的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 11-30 高校新学期文艺部工作计划(优秀17篇)
    学期工作计划是一种规划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学习和工作的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如果你对学期工作计划不太熟悉,可以看看以下这些范文,了解一下如
  • 11-30 镇雄活动策划(优秀15篇)
    活动策划也需要考虑风险和紧急情况的处理,以免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活动策划是在组织各类活动时所做的规划和安排工作,它可以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进行活动策划之前,
  • 11-30 消防文员年终个人总结(通用21篇)
    总结是对过去时期的成就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是进步和成长的关键。大家可以在下文中找到一些写作个人总结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技巧。消防技术的创新是整个消防行
  • 11-30 两只蚂蚁的小学读后感(通用20篇)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后,向他人分享自己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和感受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读者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读后感,希望它们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 11-30 开学初教学计划(优质20篇)
    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计划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下面是一些成功教学计划的案例供大家参考。根据上级文件要
  • 11-30 老师事迹材料大全(15篇)
    事迹材料是通过对个人或团体在一定时期内的事迹进行描述和记录的一种文本形式。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事迹材料范文,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他于19xx年10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