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游记心得体会(大全5篇)

最新游记心得体会(大全5篇)

时间:2023-09-22 20:30:26 作者:念青松 最新游记心得体会(大全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游记心得体会篇一

在愈来愈多的人开始热衷于旅游的当下,我也不例外地选择了上海这座繁华大都市作为我的旅游目的地。我对上海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繁忙的街头巷尾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但通过这次旅行,我深深感受到上海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第二段:上海历史与文化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我首先参观了上海博物馆,那里展示了上海的历史沿革和丰富的文物。在这里,我了解到上海是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地方,它曾是中国主要的贸易港口,也是外国势力的租界。而现在,这里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

第三段:上海的现代化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上海都展现着其现代化的一面。浦西的外滩是个绝佳的例子,夜晚的外滩上灯火辉煌,各种国际知名品牌的标志性广告牌让这里充满了奢华和现代气息。此外,上海的地铁系统也体现了其现代化的一面,交通方便快捷,让人感觉宾至如归。可以说,在上海,现代化呈现在每一个角落,让游客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

第四段:上海的风情与美食

除了现代化的一面,上海还保留了许多独特的风情。我沿着老弄堂游走,欣赏着百年老建筑和传统的上海街道风情。在非常繁忙的城市中,这些老弄堂是我寻找宁静和放松的好去处。而上海的美食更是让我欲罢不能。小笼包、蟹黄汤包、鸡汁汤面等上海特色小吃,都让我胃口大开。在这里,我发现了美食与城市文化紧密相连的关系。

第五段:上海给我留下的印象

在这次上海之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她以不同的面貌展现在我眼前,让我热爱上这座城市。现代化的外观和独特的风情相结合,形成上海独有的魅力。同时,上海人民的勤劳和友好让我感到亲切。我在这座城市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总结

上海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既有现代化的一面,又保留了独特的风情和文化。这次旅行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对上海更加向往和热爱。上海是一个值得再来的地方,我相信下一次的行程还有更多新的发现和体验等待着我。

游记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介绍丽江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200字)

丽江是中国云南省的一座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独特的纳西族文化而闻名于世。我最近有幸到丽江旅游,亲身体验了这座古镇的魅力。丽江的古城区保存得十分完好,很多古建筑依然屹立在那里,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而丽江古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文化的交融地,汇聚了汉族、回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第二段:古城区的魅力和游览经历(300字)

古城区是丽江最吸引游客的地方之一。在古城的狭窄的巷道里漫步,仿佛能穿越时空。这里有许多古老而美丽的建筑,每一次转角的惊喜都能为你带来意外的感动。我沿着古城的街道漫步,看到了许多纳西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店,这里的物品精美而独特,让人流连忘返。我还参观了丽江木府,这座古老的建筑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文物,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除了古城,我还游览了狮子山、黑龙潭等景点,尽情地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

第三段:品味纳西族文化的独特之处(250字)

在丽江旅行期间,我有幸了解和体验了纳西族的文化。纳西族是丽江的主要族群,他们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我参观了纳西族的民居,在那里我学习了他们特殊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纳西族的民居都是砖木结构,屋顶上还有特殊的纳西式的飞檐。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盛大的“三月节”等节日庆典,这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我也有幸观看到了庆典活动,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活力。

第四段:与当地人的交流和感悟(250字)

在丽江的旅行中,我还有幸与当地人的交流。我和纳西族的人们聊天,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和愿望。他们告诉我,他们一直都希望能够保护好丽江的环境和文化,使丽江得以永久地保存下去。他们也告诉我,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他们也在争取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丽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第五段:对丽江之行的总结与思考(200字)

丽江之行让我受益良多。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古建筑,还了解了纳西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我从当地人的交流中了解到旅游业的重要性和难题,这让我认识到旅游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需要保护好环境和文化。我会将这些感受和思考带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积极传播和分享丽江的美丽,也希望能够为保护和传承丽江的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丽江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它不仅有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还有着独特的纳西族文化。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丽江的美丽和历史,还了解到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性。我会将这些体验和思考带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积极传播和分享丽江的美丽。我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丽江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将会得以永久保存下去。

游记心得体会篇三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若说到唐僧师徒四人,那有一人就非说不可了,那就是大师兄——孙悟空。孙悟空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师学会长生之道、七十二变、筋斗云,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意变化。他占花果山称王,大闹东海龙宫,被天庭招安为弼马温,又因嫌官小反下天自称齐天大圣,然后击败天军复被天庭诏安封为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经观音点化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一个责任心很强能当机立断、注重行动作风,不畏自然艰险,锄强扶弱,抱打不平的英雄本色。他疾恶如仇、敢于斗争、有胆、有才、有识。他追求自由,反对神权,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始终保持充沛的战斗热情,从不气馁,坚持追求民主的精神,到西天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正体现了他的`叛逆性和妥协性的性格特点。

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曾两次返回花果山,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孙悟空也知错能改,师徒五人来到五庄观,悟空在八戒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清风明月发现辱骂,悟空一怒下推了人参果树,观主将师徒众人囚禁,悟空只有四处寻访医树之方,最后读完《西游记》,我感受颇深。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打过牛魔王、斗过白骨精,用疲惫不堪的双脚走了14年。这14年里,不知趟过多少条大河,穿过多少片森林,翻过多少座大山,一路上斩妖除魔,历经千难万险,尽管如此,他们依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最终取得真经。

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唐僧师徒四人拿到经书后,在经过通天河的时候,老乌龟驮他们过河,可是由于唐僧没有帮乌龟完成它的托付,老乌龟生气地把他们连人带马一起丢进了河里。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经书一本本捞上岸,却发现经书全是白纸。

师徒四人很沮丧,八戒说:“看来如来不想给咱们经书,咱们还是各回各家吧。”可是大家觉得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在最后一步放弃太可惜了,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决定再回去求取真经。四人又风尘仆仆地赶回如来那里,如来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要经历的最后一难,现在他们功德圆满了,就把真经给了他们。我想如果他们在最后一刻没有坚持就放弃了,他们可能会后悔一辈子吧。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有一次体育老师让我们跳绳100个,跳绳是我体育中最不好的项目,我想跟老师说我肚子疼,可是最终我没有说,因为我不想被这点困难吓倒。于是我拿起跳绳开始练习,1个、2个、3个……当我跳到80个时,已经精疲力尽了,两只脚开始不听使唤,脑袋里有两个小人,一个说:“坚持一下,就剩下20个了。”一个说:“放弃吧,反正老师也不会说什么。”两个小人争论不休,最终,坚持打败了放弃,我又拿起跳绳,81、82、8……终于,我跳到了100个。当时我心里真是高兴极了,我想如果当时我放弃,就永远不知道自己也能跳100个啦。

像唐僧四人一样,面对困难,咬牙克服,坚持到底,必取真经。

游记心得体会篇四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那么,如何合作呢?又怎样合作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是怎样合作的吧!

盘丝洞的七女妖把进来化斋的唐僧吊上房梁,又从脐冒出丝绳,将山庄满足。悟空变苍蝇将七女妖在温泉洗浴,遂变饿鹰,叼走其衣。八戒下水变成鱼乱窜,然后现出本相,举耙便筑。众女妖盘丝绊倒八戒回洞。悟空用毫毛变众鸟,灭了守洞毒虫,就出唐僧。

唐僧靠他的徒弟之间的`合作,成功脱险。看来,合作就是每个人各尽其能,发挥所长,更快的达到共同目标。是啊!合作为成功奠定了基础。

不由地,我想到了蚂蚁的故事:一大群蚂蚁被林火包围这,火圈在迅速缩小,黑压压的一群蚂蚁瞬间将被大伙所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蚁群迅速地聚集到一起,抱成一个巨大的蚁群。蚁群顺着地势向小河的方向滚去,熊熊烈火烧焦了蚁球外围的蚂蚁不断发出爆炸声。但蚁球没有被烧散,它迅速地滚过火区,进入小河。大批蚂蚁得救了。看来,合作能凝聚力量,能培养奉献精神。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只有学会合作,才能更快地登上成功的顶峰,更快地到达理想境界。

游记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段:预期目标与游览计划(200字)

去丽江,我心中满怀期待。作为一个旅行爱好者,我一直被丽江的美景所吸引。在这次旅行中,我希望能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到纳西族独特的文化和风俗,并与当地的居民互动交流。为了更好地规划行程,我提前查找了相关资料,制定了游览计划,确定了要参观的景点和体验项目。

第二段:迷人的丽江(250字)

抵达丽江后,我被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貌所吸引。古城的石板路上,青石板上刻满了纳西族的传统图案,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古城内部保留着许多具有纳西族特色的建筑,如木结构的传统民居、石桥、石碑等,让人仿佛穿越到古时的丽江。在古城的街道上,我品尝到当地的特色小吃烤鱼,并参观了纳西族的传统村寨。同时,我还前往丽江周边的四方雪山和玉龙雪山,欣赏到了壮丽的雪山风光。丽江的美景让我流连忘返。

第三段:独特的文化与风俗(250字)

在丽江,我有幸了解了纳西族的文化和风俗。我参观了丽江古城文化博物馆,了解了纳西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博物馆内陈列了丰富的文物和展品,让我对纳西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我还参加了当地的三道茶仪式,了解了纳西族独特的饮茶文化。在丽江的一家纳西族家庭里,我还学习了一些纳西族的手工艺品制作技巧,亲手制作了一件属于自己的纳西族手工艺品。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熟悉这个美丽的民族。

第四段:乐于互动的居民(300字)

在丽江,我深深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和友好。在古城漫步时,我遇到了一位纳西族的老人,他主动向我介绍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并邀请我参观他的家。在他家里,他亲自为我泡上了一杯纳西族特色的美味茶,并与我分享了他的人生故事。我还结识了一些纳西族的年轻人,在他们的带领下,我探访了一些当地人聚集的小巷和背街,了解了更多纳西族的生活风情。这些居民的友善和热情让我在丽江找到了家的感觉。

第五段:收获与感悟(200字)

通过这次丽江之行,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了解了纳西族独特的文化和风俗。更重要的是,我结识了许多友善的当地居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次旅行让我感到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并深深领悟到旅行的意义。旅行让我们拓宽视野,开阔思维,增长知识。同时,旅行也是一个与人交流、学习和互动的机会。我将永远珍藏这次丽江之行的美好记忆,并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次回到这个迷人的地方。

(以上文本,仅供参考)

相关范文推荐
  • 09-22 2023年禁毒心得体会(精选8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优
  • 09-22 最新打架医疗赔偿协议书(模板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 09-22 勤学实践报告 实践部心得体会(通用7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
  • 09-22 工伤赔偿协议无效情形(模板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
  • 09-22 观看心得体会(优质6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
  • 09-22 最新死亡赔偿金协议书(优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 09-22 三人入股合作协议书(优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 09-22 学期教育心得体会论文 学学期教育心得体会(优质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帮大
  • 09-22 最新暑假班合作合同(通用5篇)
    随着法治精神地不断发扬,人们愈发重视合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合同能够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
  • 09-22 2023年巴金电读后感 巴金家阅读心得体会(通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