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中华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实用7篇)

2023年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中华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实用7篇)

时间:2023-09-25 03:32:19 作者:念青松 2023年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中华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实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篇一

中华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化和社会交际中。成语可以彰显古人的智慧和思想,而且在生活中使用成语能够使人语言更加丰富、精炼,使人表达更加准确、得体。学习和掌握中华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内涵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和修养。

第二段:学习中华成语故事的良好效果

在我个人的学习历程中,我发现读中华成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首先,中华成语故事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和思想。其次,成语故事中的实例和案例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背后的含义和用法。最后,通过学习中华成语故事,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段:举例中华成语故事的魅力

中华成语故事的故事背景魅力无穷,值得我们深入体味。比如,“如履薄冰”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谨慎小心,使“履”和“冰”两个看似矛盾的元素形成了很好的内在联系。“舍己为人”这个成语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放弃一些个人的利益得以帮助别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达到团结协作的目标。这些成语故事都折射出古代文化中的智慧和人文关怀,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深邃和开阔。

第四段:分享我学习中华成语故事的体会

在学习中华成语故事的过程中,我特别喜欢亲自去查阅文字原文,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景。读完故事之后,我还会触类旁通,思考故事中的意义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例如,在工作场合中,我曾经亲身体验到“一丝不苟”的重要性,只有把工作做到最好,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并赢得同事的尊重。

第五段:总结中华成语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成语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文化和思想中的精髓与智慧,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修养,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同时,这些故事也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使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能体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因此,我希望通过阅读和学习中华成语故事,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篇二

1、一介儒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2、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3、方正之士: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4、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5、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6、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7、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8、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9、十寒窗:形容长刻苦读书。

10、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11、摘句寻章:摘取搜寻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12、囊萤照雪: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3、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4、硕彦名儒:硕:大;彦:有才学的人;名:有名声的;儒:读书人。指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者。

15、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16、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7、雪牖萤窗:雪牖:指晋朝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萤窗:指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比喻贫穷苦读。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就要多读书。

19、穷措大:措:读书人。比喻贫穷的读书人。

20、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21、铁砚磨穿: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2、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3、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24、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6、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27、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8、士穷见节:士:读书人;穷:困窘;节:节操。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29、贫士市瓜: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30、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1、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32、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3、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34、折节向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35、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36、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7、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38、聚萤积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39、士穷见节义:士:读书人;穷:困窘;节义:节操,气节。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40、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1、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42、招贤礼士: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43、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见《尚友录》卷四。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形容刻苦攻读。

44、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45、聚萤映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46、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47、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48、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49、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50、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5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52、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53、磨穿枯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54、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55、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以求进取,才是高尚的途径。

56、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57、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光。点上油灯,接续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58、书生气:书生:读书人。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

59、太璞不完:太璞:未治之玉。璞经过加工,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出来作官,就丧失了纯洁。

60、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61、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62、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63、五行俱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64、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65、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66、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67、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68、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69、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70、淹滞措大:淹滞:有才德而居下位者;措大:旧指贫寒的读书人。旧指当不上官的读书人。

71、兔园册: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72、兔园册子: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73、目不知书:指不会读书写。

74、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75、朱墨烂然: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76、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77、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78、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79、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80、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81、文业砚田: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旧指以文墨为生的读书人。

82、轻贤慢士: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83、开卷有得: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得益。读书总有好处。

84、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85、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严艺丹个人资料

8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87、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88、匡衡凿壁: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89、废书长叹: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90、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91、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92、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93、燕颔书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94、负薪挂角:负薪:背着柴草,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读书;挂角:把备读的书挂在牛角上,隋代李密骑在牛背上读书。指边劳动边读书,不畏辛苦。

95、书呆子: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96、儒士成林:儒士:指读书人。比喻读书人很多。

97、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98、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99、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00、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01、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102、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3、轻财重士:轻视钱财,重视读书人。

104、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105、暮史朝经:史:指历史书籍;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106、书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107、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108、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109、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110、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篇三

1、燕颔书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2、凿壁悬梁:凿:打孔,挖洞;悬:吊挂。形容刻苦读书。

3、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4、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5、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6、五行俱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7、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8、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9、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0、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1、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2、兔园册子: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13、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14、兔园册: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15、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16、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17、朱墨烂然: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18、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19、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20、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1、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2、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23、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4、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5、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26、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2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28、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比喻专心读书。

29、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30、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31、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32、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3、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4、招贤礼士: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35、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36、书生气:书生:读书人。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

37、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38、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39、铁砚磨穿: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40、硕彦名儒:硕:大;彦:有才学的人;名:有名声的;儒:读书人。指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者。

41、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2、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43、折节向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44、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45、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6、太璞不完:太璞:未治之玉。璞经过加工,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出来作官,就丧失了纯洁。

47、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48、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49、淹滞措大:淹滞:有才德而居下位者;措大:旧指贫寒的读书人。旧指当不上官的读书人。

50、同门共业:同门:在同一个老师门下;业:读书。同在一个老师的门下读书。即同学。

51、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52、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53、雪牖萤窗:雪牖:指晋朝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萤窗:指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比喻贫穷苦读。

54、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以求进取,才是高尚的途径。

55、文业砚田: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旧指以文墨为生的读书人。

56、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57、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58、一介儒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篇四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只要功夫深

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

折节读书,囊萤照书,废寝忘食

秉烛达旦,笃学好古,牛角挂书

映雪读书,映月读书,据鞍读书

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

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好学不倦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刺股读书

三余读书,生吞活剥,熟能生巧

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滴水穿石

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笃学好古

博览群书,学而不厌,博学强记不耻下问

笃学不倦,笃实好学,笃信好学

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各抒己见

勤学苦练,勤能补拙,将勤补拙

集思广益,迎刃而解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程门立雪,穿壁引光春诵夏弦

似懂非懂万世师表文行出处

读书破万卷,读书三到,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古为今用,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名落孙山,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然荻读书,入主出奴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只要功夫深

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

折节读书,囊萤照书,废寝忘食

秉烛达旦,笃学好古,牛角挂书

映雪读书,映月读书,据鞍读书

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

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好学不倦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刺股读书

三余读书,生吞活剥,熟能生巧

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滴水穿石

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笃学好古

博览群书,学而不厌,博学强记不耻下问

笃学不倦,笃实好学,笃信好学

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各抒己见

勤学苦练,勤能补拙,将勤补拙

集思广益,迎刃而解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程门立雪,穿壁引光春诵夏弦

似懂非懂万世师表文行出处

读书破万卷,读书三到,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古为今用,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名落孙山,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然荻读书,入主出奴

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篇五

1、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3、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4、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5、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6、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7、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8、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9、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0、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11、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2、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13、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14、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5、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16、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17、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18、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19、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20、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1、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2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23、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4、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25、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26、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27、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28、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29、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30、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31、白面儒生——〖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32、白面儒冠——〖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33、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34、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35、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36、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37、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38、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39、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41、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42、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43、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4、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45、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6、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47、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48、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49、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50、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51、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52、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53、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54、臧穀亡羊————〖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篇六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这些符号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使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下面是有关于读书的成语的大全,请参考!

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篇七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故事(简短),欢迎阅读。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故事。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是说:晋朝人孙康家里穷,无油点灯,曾经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着读书。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故事大全《故事》。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暗室求物、傲贤慢士、白面书生、闭户读书、博览群书、布衣韦带、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箪食瓢饮、读书得间、废书而叹、焚膏继晷、腹载五车、滚瓜烂熟

含英咀华、画荻教子、开卷有益、立地书橱、两脚书橱、磨穿铁砚、囊萤照读

牛角挂书、囊萤照书、七行俱下、然荻读书、三余读书、十年寒窗、诗礼之家

十行俱下、书香门第、十年窗下、硕学通儒、书声琅琅、大璞不完、孙康映雪

徒读父书、五行并下、韦编三绝、学富五车、寻章摘句、一箪一瓢、一介书生

引锥刺股、凿壁偷光、映月读书、源头活水、映雪读书、招贤纳士、昼耕夜诵

折节读书、暗室求物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