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反比例数学教案范文(19篇)

反比例数学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4-01-22 05:44:02 作者:念青松

精心编写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范文中的好的设计点,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反比例》数学教案

教材第56页复习第4~l0题。

1、使学生加深认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

加深认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提高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

在“比例”这一单元里,除了认识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外,还学习了成正、反比例量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正、反比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要加深对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量的认识,提高两种相关联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关系的判断能力;二要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加深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让学生看第4题,思考各成什么比例。指名学生口答,说明理由。

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说明:根据实际问题里相关联量所成的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让学生读题,思考各成什么比例的应用题。指名学生说明各是什么应用题,为什么。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根据什么列式的。

让学生读题。提问:“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看出药粉和水的份数以及1:500表示比值一定等)这两道题成什么比例,为什么?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等式,老师板书。再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根据什么列式的。追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做?(让学生思考按比的意义,应用分数知识或归一方法,口答算式)。

要求学生思考有哪些方法解答第一个问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列出不同解法的式子。集体订正,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方法?

复习第7、9题,第10题第二个问题。

《反比例》数学教案

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1、什么是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利用反义词来导入今天研究的课题。今天研究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

情境(一)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

情境(二)

情境(三)

写出关系式:每杯果汁量×杯数=果汗总量(一定)

5、以上两个情境中有什么共同点?

反比例意义

引导小结:

活动四:想一想

p26页第1、2、3题

关系式:x×y=k(一定)

课后反思: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回答,相互补充。

学生观察,弄清题意。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

独立观察,思考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写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一定)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乘积(路程)一定。

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

都有两种相关联通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这两种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反比例》数学教案

由对现实问题的讨论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明确: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反比例函数的概念;3.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表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1.认识到数学知识是有联系的,逐步感受数学内容的系统性;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启发引导、分组讨论

1课时

课件

复习引入

2.在上一学段,我们研究了现实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两个量

《反比例》数学教案

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培养发现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体会反比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悟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掌握反比例的特征,能够正确判断反比例关系。

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什么叫正比例关系?

2、在生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关系,还可能成什么关系?学生很自然想到反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学生想学反比例的哪些知识,学生大胆猜测,对反比例的意义展开合理的猜想。由此导入新课。

达成目标:猜想导课,激发探究愿望。

1、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

(2)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2、情境导入,学习探究。

(1)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高度(厘米)302015105。

底面积(平方厘米)1015203060。

体积(立方厘米)。

提问:根据列表,你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回答:表中的两个量是高度和底面积。

高度扩大,底面积反而缩小;高度缩小,底面积反而扩大。

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300.

(4)计算后你又发现了什么?

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300,乘积一定。

教师小结:我们就说水的高度和体积成反比例关系,水的高度和体积是成反比例的量。

教师提问:高底面积和体积,怎样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板书:高×底面积=水的体积(一定)。

(5)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他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

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为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

(6)归纳总结反比例的意义。

(7)比较归纳正反比例的异同点。

达成目标:比较思想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十分普遍的数学思想方法,《成反比例的量》是继《成正比例的量》一课后学习的内容,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相似之处,学生从知识的差别中找到同一,也可以从同一中找出差别,学生学习新知识,进行深化拓展,归纳总结。

1、生活中,哪些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关系,举例说一说。

2、课后做一做每天运的吨数和运货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3、出示反比例图像,与正比例图像进行比较学习。

达成目标:学生利用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判断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学会分析并进行判断。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达成目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反比例》数学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强了学生对用数据说明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的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个成反比例的量和它们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复习一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1、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2、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3、判断题: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判断各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说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反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

4、印刷厂用6000张纸装订练习本。

每本的页数。

(1)先填写上表。

(2)思考每本的页数与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

6、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用抽象形式巩固反比例意义的题目。学生先思考,根据x和成反比例,确定x和的乘积一定,再根据第一组数据找到x和的乘积,然后利用这个乘积和每组中的已知数据,求出另一数据。

介绍反比例图像,学生了解反比例关系也能用图像表示。由于理解难度较大,只作了解,不做学习要求。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练习。课上要重视学生掌握的情况,正确判断的同时,还要说理清楚。学生对一些不是很熟悉的关系如: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使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何比例?出粉率一定,面粉重量和小麦的总重量成何比例?判断时会较为困难,说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在补充这些练习时,应该有前瞻性,引导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的复习,然后再进行相关形式的练习,我想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必然有所帮助。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通过复习,巩固了正比例的意义。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反比例的意义”,过渡自然,知识做到了连贯性。然后启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通过知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区别不同的概念,巩固了知识。学生的全面参与,有效地培养了总结、区别、沟通的能力。再加以练习的及时,使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

《成反比例的量》数学教案设计

今天我们上了六下数学《成反比例的量》这节课,因为孩子们有正比例量这部分作基础,我备好了课就直接进教室了。在讲述的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孩子们很快理解了反比例的意义,也能准确的判断给出的两个量是否是成反比例的量。本来以为这节课很成功的就上完了。这时,孙晨浩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我和同学们一起了解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时它问:“这些点,为什么不用直线连接起来,而是用曲线呢?”说实话,刚开始,我听了他的话也产生了疑惑,这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的。自己脑海中虽然有一点可以解释的东西,却不知道这样说出来,六年级的孩子会不会明白,于是我就说:“这个曲线只描出了几个点,其实在图中的这两个点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的点,如果在把这些点描出来的话,连接起来的'就是一条曲线。”后来我又问了一些老师的建议,他们所如果把两个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的话那就变成了“成正比例的量”了,我觉得也很有道理。网上我查阅了一下是这样的:事实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就是曲线,而不是由曲线连接的点。理论上,只要你每隔一个“无穷小”取一个值再把相应的图象画到坐标轴上那么呈现在坐标轴上的图象就是一条平滑的曲线。

这再一次让我相信,我们的孩子的思维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宽广的多,我很欣喜我又这样的学生。这也让我更深刻的明白,单纯的把结论给孩子,他们脑海中势必是有疑问的,如果让孩子经历了画和探究的过程,或许在研究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反比例函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并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关系的函数解析式;。

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结合图象分析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4、体会数学从实践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研究、应用过程;。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数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用具:直尺。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式。

教学过程:

我们在小学学过反比例关系。例如:当路程s一定时,时间t与速度v成反比例。

即vt=;。

当矩形面积s一定时,长a与宽b成反比例,即ab=。

从函数的观点看,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可以分别看成自变量与函数,写成:

(s是常数)。

(s是常数)。

一般地,函数(k是常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如上例,当路程s是常数时,时间t就是v的反比例函数.当矩形面积s是常数时,长a是宽b的反比例函数。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解:列表。

说明: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反比例函数,无法推测出它的大致图象.取点的时候最好多取几个,正负可以对称着取分别画点描图。

一般地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的图象由两条曲线组成,叫做双曲线。

3、观察图象,归纳、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前面学习了三类基本的初等函数,有了一定的基础,这里可视学生的程度或展开全面的讨论,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学习。

显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提出问题:你能从图象上发现什么有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呢?并能从解析式或列表中得到论证。

(1)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可以扩展到k=0时的情形,即k=0时,双曲线两支各在第一和第三象限。从解析式中,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xy=k,即x与y同号,因此,图象在第一、三象限的讨论与此类似。

抓住机会,说明数与形的统一,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

(2)函数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x从左向右变化时,图象呈下坡趋势。从列表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趋势。有理数除法说明了同样的道理,被除数一定时,若除数大于零,除数越大,商越小;若除数小于零,同样是除数越大,商越小。由此可归纳出,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同样可以推出的图象的性质。

(3)函数的图象不经过原点,且不与x轴、y轴交.从解析式中也可以看出,.如果x取值越来越大时,y的值越来越小,趋近于零;如果x取负值且越来越小时,y的值也越来越趋近于零.因此,呈现的是双曲线的样子。同理,抽象出图象的性质。

函数的图象性质的讨论与次类似。

4、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性质.大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象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数学学习要求我们要深刻地理解,找出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能数学地发现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给以一定的解释.即数学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同时又隐藏在世界中。

5、布置作业习题13.81-4。

《反比例》数学教案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写出函数解析式。

教材第57页的例1,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学生根据基本公式很容易写出函数关系式,此题实际上是利用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同时也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材第58页的例2是一道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此题的实际背景较例1稍复杂些,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函数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1、见教材第57页。

例2、见教材第58页。

例1、(补充)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千帕)是气体体积v(立方米)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千帕是一种压强单位)。

(1)写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当气球的体积是0.8立方米时,气球内的气压是多少千帕?

答案:=,当v=2时,=7.15。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时间x(min)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mg,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

二、新授:

(1)如果小明以每分种120字的.速度录入,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录入任务?

(3)小明希望能在3h内完成录入任务,那么他每分钟至少应录入多少个字?

例2某自来水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为的长方形蓄水池。

(1)蓄水池的底部s与其深度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蓄水池的深度设计为5m,那么蓄水池的底面积应为多少平方米?

(3)由于绿化以及辅助用地的需要,经过实地测量,蓄水池的长与宽最多只能设计为100m和60m,那么蓄水池的深度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三、课堂练习。

1、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kg/m3)是它的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当v=10m3时,=1.43kg/m3.(1)求与v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v=2m3时求氧气的密度.

2、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度,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元至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x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y(亿度)与(x-0.4)(元)成反比例,当x=0.65时,y=-0.8.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点p在bc边上移动(不与点b、c重合),设pa=x,点d到pa的距离de=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四、小结。

五、作业。

30.31、2、3。

小学数学《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案举一反三例子小学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3,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意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法。

学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常规练习,齐背8的乘法口诀。

(2)听算:

第一组:2×8,3×8,8×2,4×8,5×7。

第二组:8×4,4×7,7×4,6×8,8×5。

(3)课件演示:教材例3。

(小军和小红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专柜有许多的文具:文具盒每个8元,铅笔每枝3元,橡皮每块2元,日记本每个4元……)。

(1)看一看,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同桌互相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这幅图说出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元钱?

橡皮每块2元,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铅笔3元一枝,要买5枝一共多少钱?

日记本每个4元,买6本,一共多少钱?

……。

(3)解决问题。

汇报学习过程。

三、练习巩固。

(1)比一比,算一算。

出示练习十九的第2题:让谁算得又对又快。

(2)看图列算式。

出示练习十九第1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列出算式,再集体交流。

(3)每横排有6颗星,4排有几颗星?

每列有4颗星,6列有几颗星?

(3)第横排有7个圆,3排有几个圆?

每列有3个圆,7列有几个圆?

四、拓展学习。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学们说一说。

分析:这是一道先乘后减的应用题,首先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小兰花钱总数,再用妈妈给的钱数减花掉钱数求剩余。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反比例函数教案

1、借助正比例的意义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技能,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同学们,昨天老师去幼儿园接小朋友,看见幼儿园的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们分饼干,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分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人数(人)



1



2



3



4



5



块数(块)



3



6



9



12



15



每人分的块数(块)



3



3



3



3



3



仔细观察,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知道表中的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吗?(说明理由)

说一说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变化规律。

师小明的妈妈要去银行换一些零钱,请你帮忙算一算,各换多少张:

面值(元)



1



2



5



10



20



张数(张)





20





总钱数(元)








1、独立思考: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探讨问题。

要求: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详细说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要虚心求助,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小组长要协调好本组的合作过程。

3、汇报交流,发现规律。

4、教师小结,明确概念,呈现课题。

5、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增加记忆。

1、给车棚的地面铺上水泥砖,每块水泥砖的面积与所需数量如下:

没块水泥砖的面积(平方厘米)


500


400


300


数量(块)


600


750


1000


每块水泥砖的面积与所需数量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

2、下表中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x


2




40



y


5



0.1




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全班的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2)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和高。

(3)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经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4)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

(5)、六(1)班学生的出席人数与缺席人数。

4、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 例,成什么比例?

(1)、订阅《小学生天地》的份数和总钱数。

(2)、小新跳高的高度与他的身高。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4)、正方行的边长与它的周长。

(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5、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1、这节课学会了什么知识?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2、这节课你与小组同学合作的怎么样?以后应该怎么做?

反比例教案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习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解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注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可知,图象过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x2,试比较y1和y2的大小.

反比例函数教案

1、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重点: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时间x(min)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mg,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

(1)如果小明以每分种120字的速度录入,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录入任务?

(3)小明希望能在3h内完成录入任务,那么他每分钟至少应录入多少个字?

例2某自来水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为的长方形蓄水池。

(1)蓄水池的底部s与其深度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蓄水池的深度设计为5m,那么蓄水池的底面积应为多少平方米?

(3)由于绿化以及辅助用地的需要,经过实地测量,蓄水池的长与宽最多只能设计为100m和60m,那么蓄水池的.深度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1、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kg/m3)是它的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当v=10m3时,=1.43kg/m3.(1)求与v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v=2m3时求氧气的密度。

2、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度,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元至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x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y(亿度)与(x-0.4)(元)成反比例,当x=0.65时,y=-0.8。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点p在bc边上移动(不与点b、c重合),设pa=x,点d到pa的距离de=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反比例函数教案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

把实际问题利用反比例函数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活动2分析解决问题

活动3从函数的观点进一步分析规律

活动4巩固练习

活动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提出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请学生帮助解决,激发学生的兴趣

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追寻杠杆原理中蕴涵的规律,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等角度挖掘

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所学,体会利用函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如何打开这个未开封的奶粉桶呢?―

教师提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引出利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

能否从数学角度探索杠杆原理中蕴涵的变量关系呢?

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两个量之间具有反比例关系的例子,自然引入课题

展示问题1:

几位同学玩撬石头的游戏,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是1200牛顿和0.5米,设动力为f,动力臂为。回答下列问题:

(1)动力f与动力臂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不妨列表描点画出图象

(图象在第三象限会有吗?)

分析问题中变量间的关系

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从函数的观点进一步分析规律

(5)地球重量的近似值为(即为阻力),假设阿基米德有500牛顿的力量,阻力臂为20xx千米,请你帮助阿基米德设计该用动力臂为多长的杠杆才能把地球撬动?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变化规律解释实际生活中一些问题深入挖掘动力臂与动力f又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呢?待定系数法解决函数问题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定律”: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他形象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动”

展示练习

市政府计划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米,某运输公司承办了该项工程运送土方的任务。

归纳、总结

作业:教科书习题17.2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教师予以补充

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内化、系统化

反比例函数教案

1.能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

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景创设

反比例函数在生活、生产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矩形中s一定,a和b之间的关系?你能举例吗?

二、例题精析

例1、见课本73页

例2、见课本74页

四、课堂练习课本p74练习1、2题

五、课堂小结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六、课堂作业课本p75习题9.3第1、2题

七、教学反思

更多初二数学教案,请点击

反比例教案

p53~54、第4~13题,思考题,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练习。

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并沟通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一、基本训练。

p53第4题,口答并说明理由。

二、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十第5题。

2提问:按过去的算术解法,第(1)题要先求什么数量?第(2)题呢?

用比例的知识怎样解答呢,请大家自己做一做。

评讲: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一定)=反比例。

提问:正、反比例应用题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练习:(略)。

三、综合练习。

3、练习十第11题。

启发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

4、做练习十第13题。

(1)提问: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2)把树苗总数看做单位“1”,成活棵数是94%,你还能用比例知识解答吗?

四、讲解思考题。

引导:增加铅以后,铅与锡的比是5:3,有怎样的关系式?

五、课堂:

通过本课的练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内容?

六、作业:

第8、9、10题。

七、课后作业:

第6、7、12题。

反比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反比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对比、概括、举例、判断等活动,结合实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认识反比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认识反比例,根据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认识反比例,根据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电脑课件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文具盒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个数和总价。

(2)一堆货物一定,运走的量和剩下的量。

(3)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3、说说什么是正比例。

师:大家对正比例知识理解掌握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该学习什么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反比例。

2.通过猜想、分析、对比、概括、举例、判断等活动,结合实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认识反比例。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指导自学

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过了几天,财主到了裁缝店取帽子,结果一看,顿时傻了眼:10顶的帽子小得只能戴在手指头上了!

学习提示:独立思考?

1、“为什么同一匹布,裁缝说做1顶帽子,2顶帽子,10顶都可以呢?”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上述的问题。看书合作学习

1、把25页例

2、例3的表格补充完整。

4、你知道什么是反比例吗?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效果

让学生说说自学要求中的内容。

师归纳: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两种量的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六、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你们还找出类似这样关系的量来吗?”

学生:要走一段路,速度越慢(快),用的时间就越多(少)运一堆货物,每次运的越多(少),运的次数就越小(多)百米赛跑,路程100米不变,速度和时间是反比例;排队做操,总人数不变,排队的行数和每行的人数是反比例;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反比例。

七、当堂训练基础练习

1、填空

两种_____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______,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_______关系。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4)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5)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6)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7)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提高练习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联,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积一定

xy=k(一定)

反比例函数教案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重点: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时间x(min)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mg,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

(1)如果小明以每分种120字的速度录入,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录入任务?

(3)小明希望能在3h内完成录入任务,那么他每分钟至少应录入多少个字?

例2某自来水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为的'长方形蓄水池。

(1)蓄水池的底部s与其深度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蓄水池的深度设计为5m,那么蓄水池的底面积应为多少平方米?

(3)由于绿化以及辅助用地的需要,经过实地测量,蓄水池的长与宽最多只能设计为100m和60m,那么蓄水池的深度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1、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kg/m3)是它的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当v=10m3时,=1.43kg/m3.(1)求与v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v=2m3时求氧气的密度.

2、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度,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元至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x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y(亿度)与(x-0.4)(元)成反比例,当x=0.65时,y=-0.8.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点p在bc边上移动(不与点b、c重合),设pa=x,点d到pa的距离de=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0.31、2、3。

反比例函数教案

(二)对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进行巩固和熟悉。

例题非常简单,在例题的处理上我注重了学生解题步骤的培养,同时通过两次变式进一步巩固解法,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在变式训练之后,我又补充了一个综合性题目的例题,(在上学期曾有过类似问题的,由于时间的久远学生不是很熟悉)但在补充例题的处理上点拨不到位,导致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点走弯路。

题组(三)在本节既是知识的巩固又是知识的检测,通过这组题目的处理,发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从整体来看,时间有点紧张,小结很是仓促,而且是由老师代劳了,没有让学生来谈收获,在这点有些包办的趋势。

虽然在题目的设计和教学设计上我注重了由浅入深的梯度,但有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不是恰到好处,有的学生课堂表现不活跃,这也说明老师没有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细节问题的。

还希望数学组的老题多提宝贵的意见。谢谢了!

相关范文推荐
  • 01-22 最新装修行业劳动合同(汇总18篇)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管理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工具。劳动合同是一种基于劳动法律关系建立起来的书面合同,它规定了雇佣关系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保障劳动
  • 01-22 员工工作辞职报告(专业19篇)
    辞职报告的撰写不仅能展示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还可以为离开的同时留下一份美好的印象。接下来将展示一些优秀的辞职报告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思考
  • 01-22 大学生面试行政自我介绍(汇总14篇)
    自我介绍是一种社交技巧,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友好关系。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以上的自我介绍相关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位面试官:您们好!我叫xx,毕业于xx
  • 01-22 小课题立项申请书(热门19篇)
    只要拿到一个写作要求,我们就需要去找范文范本来参考一下。阅读这些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写作的思路,提高文采和表达能力。根据xx省煤炭工业厅[20xx]1014
  • 01-22 贵州省三定方案(模板17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经典作品的写作风格和内涵。这些范文范本展示了一些优秀总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通过学习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 01-22 中国兵器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提炼规律,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心得体会是一个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机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应
  • 01-22 月份宣传部工作总结(汇总15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反思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技巧,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特点,可以让我们借鉴和选择
  • 01-22 戒毒所民警的个人工作总结(模板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0xx年,我在上级领导指导下
  • 01-22 开学国旗下讲话演讲稿幼儿园教师(优秀23篇)
    教师演讲稿的写作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和生动性,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阅读他人的教师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风格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
  • 01-22 初二未来的梦(优秀20篇)
    优秀作文注重细节刻画,揭示出真实而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咚咚咚咚咚”,“主人快起床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