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儿歌腊八节教案(专业14篇)

儿歌腊八节教案(专业14篇)

时间:2023-11-27 08:59:00 作者:灵魂曲

教学工作计划要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需求,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和可继续性。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一起学习进步。

儿歌腊八节教案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3.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1.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腊八节教案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圆圆的黄豆,

红红的胡萝卜,

胖胖的玉米豆......

四、活动延伸。

投放不同材料到美工活动区域,制作腊八粥或以腊八粥为主题,在表演区开腊八粥店。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知道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和风情。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宣传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国文化。

12月——1月。

1、宣传动员阶段。

组织团委成员向全年级发出号召,在本班举行有关弘扬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活动。

2、配套活动。

(1)在各班中举行腊八节的知识竞赛。

(2)发出让学生回家亲自为父母做腊八粥的倡导。

(3)在各班举行主题班会关于‘腊八的来源’。

3、总结阶段。

(1)一个人为单位,写个人心得。

(2)在本班进行知识讨论。

儿歌腊八节教案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1、准备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煮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节教案

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和春分的相关知识。

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一、课题导入。

二、了解春分的由来。

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趣话。

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村居》、《渭城曲》、《春夜洛城闻笛》、《踏莎行》、《清平乐春晚》、《蝶恋花》。

中班儿歌腊八节教案

《过了腊八就是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讲述了北方人们迎年、忙年的喜悦。童谣内容富有童趣,写出了人们迎年时粘糖瓜儿、蒸馒头的热闹与喜庆,表达了人们忙年的喜悦心情。“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等诗句节奏的律欢快押的,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本活动通过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人们忙年的图片和故事,在两两结伴的拍手游戏中朗诵童谣,使幼儿感受传统童谣的语言节奏特点,体验传统童谣的`乐趣,加深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

1、学说童谣,了解民间童谣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

2、能有的律、有节奏地朗通童谣。

3、感受迎年和忙年的热闹与喜庆,体验朗诵传统童谣的乐趣。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26,幼儿搜集的有关忙年的图片、照片、文字等资料,“幼儿学习材料”《拥抱冬天》。

2、请幼儿欣赏童谣,初步感知童谣的整体内容。

提问:童谣的名字叫什么?人们都做了什么事情来迎接新年?

3、请幼儿再次欣赏童谣,理解童谣内容,结合图片了解一些北方人民迎接新年的习俗和传说。

提同:腊八是哪一天?为什么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帮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传说。)农历二十三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要粘糖瓜儿?人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了解在农历腊月初八以及腊月ニ十三以后的每一天,人们都有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情要做,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借助课件,师幼共同朗诵童谣。

5、玩“童谣”游戏,感受童谣的节奏和趣味性。

(1)请幼儿拍手念、拍腿念、跺脚念童谣。

(2)引导幼儿同伴间合作边玩拍手游戏边念童谣。

教师可以和一个幼儿示范玩拍手游戏,其他幼儿一起念童谣。之后,幼儿两两自由结伴边念童谣玩拍手游戏。

亲子阅读《拥抱冬天》第26-27页,感受忙年的快乐和喜庆。

中班儿歌腊八节教案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难点: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1.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小班腊八节教案

1、知道腊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重点: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活动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各种制作腊八粥的材料等。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师: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知多少。

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2、介绍腊八粥

师:你们吃过腊八粥吗?

师: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请你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3、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师: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幼: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4、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相关知识,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且懂得关心爱护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们,其他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们赶紧去告诉他们吧,出发吧!

腊八节教案

腊八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北方尤其受人们重视。每到腊八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煮上浓浓的腊八粥,还会泡上腊八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腊八节,教师设计了“开开心心过腊八”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养成善观察、勤记录的良好习惯

(3)喜欢过腊八节,乐于参加腊八节的实践活动。

环境互动

1.主题墙面环境

在“冬天”的主题墙饰中设计一个“冬日的节日”板块,其中包括腊八节板块。

2.互动墙面环境(低矮墙面环境)

“我知道的腊八节”:请幼儿搜集各地有关腊八节的风俗图片,粘贴在墙上。

3.相关区域融合

(1)语言区:投放有关腊八节的书籍资料。

(2)自然角:把腊八蒜的制作过程图粘贴到墙上,并引导幼儿自制腊八蒜投放到自然角,同时为幼儿提供记录表格、笔等。

(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来历,了解相关的风俗习惯。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知道的腊八节。

(3)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和家长一起搜集腊八节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腊八节的知识。

材料准备:有关腊八节习俗的图片,并做成ppt;较大的日历一本。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腊八节的相关习俗。

难点:会用完整的语句介绍自己知道的腊八节。

活动过程

1.出示日历让幼儿观察

师:今天是几月几日呀?(指着日历上标出的日期)这一天也是农历的腊月初八,又叫腊八节。腊八节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

2.集体活动:说说我知道的腊八节

(1)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腊八节。

(2)教师结合ppt小结:我们国家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节日了,是用来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人们在这一天会喝腊八粥、吃腊八饭,还会泡制通体碧绿的腊八蒜呢。

(3)生活经验迁移:启发幼儿回忆并说说去年的腊八节是怎么过的,都吃什么了。

3.欣赏活动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请他们讲述搜集的图片是什么、代表什么等。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腊八节”互动墙面环境。

(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在了解腊八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腊八粥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2)认识不同的腊八粥食材,知道营养搭配身体好。

(3)喜欢参加实践活动,喜欢喝腊八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腊八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成的。

人员准备:事先请一位对熬制腊八粥有经验的老奶奶一起备课。

材料准备:电饭锅、各种做粥食材、儿童用碗筷等。

活动重难点

认识熬粥的各种食材,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体验共同做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农历几月几日?是什么节?请小朋友猜猜,奶奶今天来我们班做什么。

2.老奶奶讲述并熬制腊八粥

奶奶:今天是腊八节,你们知道腊八节喝什么粥吗?(腊八粥)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做好喝的腊八粥。

(1)介绍食材(各种豆类、米类和干果)(见图34),让小朋友们一一认识,并讲解食材的营养价值。

(2)讲解熬粥的方法:洗干净食材一烧开水-将食材放进电饭锅里-熬半小时即可。

(3)演示做粥的过程,可请小朋友帮忙清洗食材。

(4)讲解腊八粥的来历。熬粥的同时讲一讲腊八粥的各种食材代表什么意义,讲讲腊八粥的来历。

3.品尝腊八粥

幼儿洗手-保育老师准备碗筷--共同分享。

活动延伸:

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品尝腊八粥。

(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来历,了解相关的风俗习惯。

(2)能够和同伴较好地合作泡制腊八蒜。(3)养成爱探索、爱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剥蒜皮。

材料准备:大蒜若干、醋、干净玻璃器皿。

活动重难点

合作完成制作腊八蒜的过程。

活动过程

1.腊八节话题引入

2.制作腊八蒜

(1)出示泡好的腊八蒜,请小朋友说说制作腊八蒜需要什么。(洗好的玻璃宽口瓶、剥好的蒜、醋)

(2)分发大蒜,请幼儿说说剥蒜皮应该注意什么。(洗干净手;不要用剥过蒜的手抹眼睛等)

(3)幼儿分组剥蒜皮。(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4)往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醋。(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

(5)将剥好的蒜放入醋中,盖好盖儿。(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活动延伸

(1)师幼共同设计自然角互动墙,把腊八蒜制作过程图粘贴到墙上。同时,把幼儿泡制的腊八蒜摆放到自然角。

(2)绘制观察记录表格和分组记录单,请幼儿观察腊八蒜发生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腊八节大班教案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4、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tt准备。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欣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儿歌《腊八粥》教案

文章选自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半部分,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大部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学习比较积极,参与学习的面儿比较广。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章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看图法、合作法、小组活动。

一、看图导入:

1.请学生说一说对“腊八”或腊八粥的了解。

2.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腊八粥》这一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记号,划出读不准音的词语。

2.正音,并反复读关键词语。

3.同桌一起读重点段落。

三、再读课文:

1.学生围绕课后题默读思考。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

第1小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先适当提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围绕“妈妈”和“八儿”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先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

第2小题:这一题旨在训练学生对“八儿”这一人物是否理解。是在梳理文章大意后关注作者的表达。聚焦到主人公“八儿”身上,因为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文章随处可见“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情形。

第3小题:全文围绕“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表达了一家的其乐融融。

4.教师相机总结。

四、分析人物特点:

1.“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

2.师生交流。

3.文中的母亲呢?用刚才的方法。

4.师生交流。

五、指导朗读:

1.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组织朗读比赛,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六、作业:

1.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腊八节的教案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1、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ppt课件。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香菇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老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班主题课件《腊八节》ppt课件。

腊八节故事教案

1、知道腊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重点: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活动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各种制作腊八粥的材料等。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师: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1、腊八节知多少。

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2、介绍腊八粥。

师:你们吃过腊八粥吗?

师: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请你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3、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师: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幼: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4、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今天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相关知识,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且懂得关心爱护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小朋友们,其他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们赶紧去告诉他们吧,出发吧!

腊八节小班教案

孩子:掌握腊八粥的制作方法,感受亲情与劳动实践的快乐。

家长:引导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并将安全意识渗透在腊八粥的制作中。

1、与孩子一起购买腊八粥的原材料,为她介绍必要的制作腊八粥程序。

2、与孩子一起制作腊八粥,讲解必要的安全用火与应急常识。

3、孩子为父母讲述自己了解的腊八节及每种食材代表的意义。

4、孩子为长辈端上亲手制作的腊八粥。

5、设计校园小报(a4)《中国传统节日——腊八》(有责任编辑、图文设计、校正人员姓名)。

6、征文——腊八节的感受。

7、彩绘与父母共同制作腊八粥的场面(8开素描纸)。

腊八节教案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小朋友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小朋友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1、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 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小朋友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小朋友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 、我做摸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小朋友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小朋友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

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 糖瓜粘。

二十四 扫房子。

二十五 炸豆腐。

二十六 炖羊肉。

二十七 杀只鸡。

二十八 把面发。

二十九 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全体小朋友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

五 、认识卡片上的字。

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

相关范文推荐
  • 11-27 端午节赛龙舟比赛范文(20篇)
    比赛不仅能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培养人们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以下是一些比赛总结的范例,它们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比赛经验,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1-27 小学亲子活动策划范文(20篇)
    活动策划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合理规划和安排资源。活动策划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以下是一些精心策划的活动范文,供大家参考。一:亲子活动主要是
  • 11-27 会计毕业社会实践体会(优质20篇)
    社会实践可以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以下是一些社会实践成果的展示和发布会信息,欢迎大家踊跃参与。社会实践的这段期间,我学到了很多
  • 11-27 大学生个人顶岗实习总结(热门13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导。请大家注意,以下范文仅供参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和感悟,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 11-27 高一第三单元大全(18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和深度的思考,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大家能够提高写作水平,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每个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
  • 11-27 学年新闻专业实习报告(热门14篇)
    实习报告的写作不仅需要详细记录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和成就,还需要提供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展示个人的思考能力和专业素养。在下方,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些实习报告范文,希望
  • 11-27 村里聚会发言稿(精选17篇)
    发言稿是在特定场合进行演讲或发表言论时所使用的一种书面材料。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发言稿范文,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演讲内容。大家好!我叫——,今天十岁
  • 11-27 中学艺术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应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参与性。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活动方案,欢迎查阅。我们秉承“养正气、
  • 11-27 小学教师新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的参考(模板15篇)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中的案例和经验非常实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师德师风的
  • 11-27 体验一次盲人(实用15篇)
    在写作中,优秀的作文常常能够展现出作者独特的眼光和思考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欣赏,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思考。星期六下午,我去温新作文上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