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教案(精选16篇)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教案(精选16篇)

时间:2024-01-22 09:22:03 作者:JQ文豪

教案是一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设计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课堂教学。接下来是一些经过严格筛选的一年级教案,可以供教师们参考和应用。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知识与技能: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禾”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禾”和“火”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2.先认识2种新笔画“竖钩、横折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3.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笔顺跟随,伸出小手试着在桌上按笔顺写一写。

4.请同学跟着老师一边书空笔顺一边说笔画。

5.请同学拿出铅笔,把这4个生字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按笔画记忆字形。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日月水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禾”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禾”和“火”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我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对吗?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对,单韵母家族的“aoeiu{”6个小朋友,还有声母家族的“bpnf、dtnl、gkh、jqx”14个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仅要再认识声母“zcs”3个小朋友,而且还要到整体认读家族中看一看。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声母“zcs”,一会儿它们带我们去整体认读家族。

(一)学习声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4)教师范读“z”。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z”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谁说得最好,就让他带读:像个小2zzz。

(二)学习声母“c”的音形

1、出示“c”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4)教师范读“c”。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c”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圆圈ccc。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学习声母“s”的音形

1、出示“s”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4)教师范读“s”。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记忆“s”的形

(1)问:仔细看看图,哪儿像字母“s”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8字sss。

(3)学生读记忆儿歌。

(2)电脑博士书写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学生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

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草、花、鱼、鸟?

生: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学生齐读、分组读。

1、仔细观察,具体形容草、花、鱼、鸟。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具体来形容一下我们发现的草、花、鱼、鸟?(教师可引导:哪里的草、花怎么样;鱼和鸟在做什么?)

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全班齐读。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了解了哪些自然现象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二年级语文第一课思维导图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门庭若市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05平方分米=()平方米0.06立方分米=()毫升。

2.圆柱的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长方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3.圆柱的体积是75立方厘米,高是15厘米,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把一个圆柱体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16立方分米,则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则底面周长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已知圆锥的高是3.6分米,圆柱的高是()分米。

9.用进一法把252.5平方米保留整平方米约是()平方米,保留整百平方米约是()平方米。

10.把一根3米长的`木头截成4段,(每段仍是圆柱形),表面积比原来增加30.48平方分米,这根圆柱体木头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体积一般比表面积大。()。

2.铁丝是圆柱体。()。

3.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积相等。()。

4.圆锥体的体积总是圆柱体体积的。()。

5.求圆柱形容积,就是求这个圆柱形容器的体积。()。

6.把一个圆柱平均切割成3个小圆柱,那么每个小圆柱的表面积一定是原来圆柱表面积的。()。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把一个大圆柱分成两个小圆柱后发生变化的是()。

a.圆柱的体积b.圆柱的表面积c.圆柱的侧面积。

2.压路机的前轮转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是指()。

a.前轮的体积b.前轮的表面积c.前轮的侧面积。

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长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a.3倍b.倍c.无法确定。

4.一个圆锥的体积是31.4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分米。

a.10b.30c.60。

5.下面三个等底等高的形体中,体积最小的是()。

a.正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

四、应用题:(共42分)。

1.做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高6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得数保留整平方分米)(8分)。

2.一个圆柱形粮仓,底面直径6m,高3m,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600千克,这个粮仓可装稻谷多少千克?(8分)。

3.一个圆锥形容器,底面直径6厘米,高8厘米。如果把这个容器装满水倒入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圆柱形容器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9分)。

4.一个圆柱形汽油桶,从内部量得它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深8分米。如果每升汽油重0.75千克。这个汽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8分)。

5.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的圆柱形杯子,里面装有6厘米深的水。把一个圆锥形铁块放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离杯口2厘米的地方。这个圆锥形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分)。

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题

一、变魔术,加一笔,变新字。

一——()()()二——()()十——()()人——()()大——()()木——()()口——()()卜——()日——()()了——()月——()()牛——()()白——()厂——()()米——()()火——()()乌——()()万——()()目——()()云——()()小——()()。

二、反义词。

例;出——(入)。

左——()上——()大——()长——()东——()远——()有——()来——()白——()前——()笑——()早——()冷——()弯——()南——()多——()高——()开——()天——()。

三、量词,照样子,填一填。

例;一(头)黄牛。

四、比一比,写笔顺。

五、照样子,写一写。

例;高兴高高兴兴。

例;一个一个个一个个苹果。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口算题(每道小题8分共16分)。

1.105-5×2+3=(105-5)×2+3=。

105-5×(2+3)=105-(5×2+3)=。

2.50+90÷(2×3)=(50+90)÷2×3=。

50+90÷2×3=(50+90÷2)×3=。

二、计算题(每道小题5分共20分)。

1.12520÷8×(121÷11)。

2.(-906)×(65+15)。

三、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5分共15分)。

1.6000除以59与35的差,商是多少?

2.52与28的'差与276相乘,积是多少?

3.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商是多少?

四、应用题(1-2每题8分,第3小题9分,共25分)。

五、其它题(1-4每题3分,第5小题12分,共24分)。

1.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960÷15=64。

2.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75×24=1800。

3.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4035÷5=807。

4.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8×15=120。

63+120=183。

183÷61=3。

5.给下面的式子加上括号,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7×9+12÷3=91。

7×9+12÷3=25。

7×9+12÷3=49。

48×6÷48×6=1。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2、讲读课文1、2自然段,理解“从前、大声喊、常常、赶快”,教学“狼、常、喊”

3、有感情朗读。

(一)、揭题:

1、听录音,看图象。问: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回答。

3、齐读课题,教学“狼‘,注意后鼻音。

(二)、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对照田字格,圈出生字,划出词语。

2、检查自学;

(1)说说你觉得哪个词难读,说清原因。学生认读。

正音:狼慌后鼻音常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一人读生字,一人读词语

3、开火车分段读课文,学生评议:生字在课文中是否读正确了,有没有加字、漏字。

(三)、讲读第一段:

1、单击出示第一段,指名读,想:有几句?

2、指名读第一句,问:你为什么把常常读得响一点?。

理解“常常”,我们还能说什么?(专门、时常)

3、第一句话还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理解:从前(以前,古时候)

4、看图,问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师总结:我们经常说的文章开头要说情: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过渡:有一天,他在山上大声喊,生接:“狼来了!狼来了!”

5、单击,看图说,从哪儿看出放羊的孩子是在大声喊。

学生回答(放养的孩子张大了嘴巴,在叫。)

6、学着放养的孩子喊一喊。

7、朗读第一段。想:我们是怎么把它读好来的?

学习方法:抓重点词,做动作。

(四)、讲读第二段

1、单击,看图说:上下的人听了是怎么做的?找出重点的词。

(赶快/忙)变红。

2、想:上下的`人要赶快跑上山?

3、划出他们是怎么说的句子?(狼在哪里?狼在哪里?)

学生说,师单击划出。

4、指名读人们的话,把急切的语气读出来。表演读。

5、放羊的孩子见了是怎么样的?单击看图。

6、抓重点词:笑变红。问:为什么要笑着说?

7、用开玩笑的语气读。

8、朗读第二段。

山下的人看来会怎么想?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书写“常喊”

1、常:重点上面是“”,生书空。

2、喊:右边与成比较。

4、学生各书写一个,师在展示台上反馈。、[20xx年12月9日]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0.913.04的积有()位小数。

a、2b、3c、4。

2、与1.253.5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a、12.50.35b、0.1253.5c、1.250.35。

3、7.810.1=()。

a、7.810+0.1b、7.810+7.80.1c、7.810+7.8。

4、两个数的积是9.87,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a、9.87b、0.987c、98.7。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8分)。

1、一个数乘0.99的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2、把5.965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是6.0。()。

3、8.6+1.43.25=103.25。()。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十分之一,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也缩小十分之一。

三、直接写出得数。(8分)。

4.320=1.80.3=0.0520=0.1258=。

500.6=0.90.8=2.50.04=2.41100=。

四、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9分)。

4.50.36=3.080.24=0.183.5=。

五、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7.225-4.86.430.2507.9+2.10.35。

1.253.780.80.3299+0.325.610.1。

六、列式计算。(10分)。

1、4.32加3.6乘0.48的积,和是多少?

2、7.2减2.39的'差乘0.16,积是多少?

七、应用题。(每题7分,共14分)。

1、学校买来24包练习本,每包80本,每本0.35元,买这些练习本共花多少元?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9分)。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所有的半径都(),直径是半径的()。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倍。

4.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分米,半径为()分米,周长为()分米,面积为()平方分米。

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7.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二、判断。(6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倍。()。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检测试卷参考

一、考试成绩及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22人,及格21人,良好21人,优秀21人,高分16人,学生的成绩比较不错。

2、试卷分析及出现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九道大题,用不同的形式考察了学生对第七单元字、词、句、朗读等能力的测试,题覆盖面较全,题量适中,题型不难。

第一、二、三、四、五题考察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出错很少,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比较扎实。

第六题为写笔顺,有四名同学出错,中间有写乱的地方,还有把一笔分成两笔来写,其他同学完成都很好。

第七题是选字填空,“块”和“快”区分的很好,出错的是采蜜的“蜜”不是“密”.

第八题为连词成句,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测试中只有一名同学出错,其他全部正确。但要提醒学生连成句子后末尾要加标点。

第九题为阅读题。第一个短文因为是课内学过的`,学生答的都很好,第二个短文稍有些难度,特别是第小题的加标点,全对的只有一人,第二小题用“纷纷”、“承认”、“聪明”各说一句话,也有几名学生出错。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这些同学要继续训练和巩固,对几名差的同学还要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训练,找到适合他们的办法,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提高措施:

1、在这次测试中,学生的书写能力都有了提高,在今后的学生中还要巩固和加强,把良好的书写习惯保持下去。

2、在每课的学习中,都要把字、词这些基础知识砸实,学生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同音字在使用上的区分。

3、继续进行阅读题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在提高读的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解,学会分析,对几名学困生要进行单独的训练和辅导。

4、坚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讲评:

第一题:“天气”不是“叹气”.要看准拼音,拼准拼音。

第六题:“圆”字的笔顺。

第七题:“密”和“蜜”的区分。

第八题:提醒连词成句后末尾要加标点符号。

第九题:两个短文都重点讲,让学生体会做此类题的方法,体会读的重要性。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4、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 ?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1、多媒体显示:舟 竹 石 川 燕(1) 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2) 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部分?记一记。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四、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教学后记: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 较难把握。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口算。(另卷共6分)。

二、填空题。(第7题4分,其余每空0.5分,共13分)。

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计算比较简单。

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3、4.0320.8的积是()位小数,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

7、根据,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4分)。

4.42.1=()0.440.21=()。

0.924=()×()92.4=()×()。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断题。(5分)。

1、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数字38中十位上的3表示()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个()。

2、79的前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3、10个一是(),3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100。

4、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5、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89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6、99在()和()之间。

7、填一填。

46。

()80。

()=98。

()41。

二、填一填。

71、27、42、77、24、79、84、67、54、56。

个位上是7的数()。

个位上是4的数()。

十位上是7的`数()。

三、排一排。把这些卡片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5、46、78、71、12。

()()()()()。

四、数一数,写一写。

1、一个一个地数,从28数到33。

(),(),(),(),(),()。

2、两个两个地数,从49数到59。

(),(),(),(),(),()。

3、五个五个地数,从55数到80。

(),(),(),(),(),()。

4、十个十个地数,从50数到100。

(),(),(),(),(),()。

五、找规律。

1、77,78,(),(),(),82,()。

2、92,82,(),(),52,(),()。

3、34,36,38,(),(),(),()。

4、(),(),(),55,45,35,()。

相关范文推荐
  • 01-22 感恩爱岗的企业员工演讲稿(优秀20篇)
    感恩是一种与他人共同成长的方式,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激发自己的潜能和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恩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生活更多的感激之情和积极的力量。
  • 01-22 一年级数学月份教学总结(实用15篇)
    教学工作总结需要我们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勇于发现不足,勇于改进。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说真的,今天不忙,这一
  • 01-22 城市管理工作演讲稿(精选14篇)
    演讲稿范文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确保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演讲稿的范文展示了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演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的素材。
  • 01-22 医院护士人员年终工作总结大全(16篇)
    医院工作总结应当结合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评价和反馈,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年,就是我工作的
  • 01-22 小组合作学习演讲稿(优质19篇)
    合作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个人的领导力和沟通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领导力和团队管理的策略和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成为优秀的合作者。在新课改以及案本学习法的指
  • 01-22 2024年大学生校外实践报告(精选15篇)
    实践报告应该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既要阐述实践经验,也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理论支撑。感谢小编整理的这些实践报告范文,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写好一份实践报告。
  • 01-22 学校疫情防控预案报告及应急预案范文(14篇)
    应急预案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和配合,加强团队的默契和协作,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实际经验分享,希望能给
  • 01-22 鲜花送给妈妈初中范文(18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优秀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体验等,具备良好组织结构、合理论证和生动形象的写作作
  • 01-22 广东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15篇)
    社会实践可以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接下来,我们将共同阅读一些社会实践总结的范文,探索优秀作品的共同特点和价值。通过自己这几天的切身的体验
  • 01-22 幼儿园元旦文艺汇演策划方案大全(23篇)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资源、时间、人力等,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策划方案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启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