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精选12篇)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精选12篇)

时间:2023-11-23 10:33:11 作者:笔舞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精选12篇)

开学典礼是学校展示声誉和吸引新生的窗口,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开学典礼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每到毕业的季节,校园里总是弥漫着收获和离别的气氛,找回人类的天真——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毕业典礼致辞。在座各位同学在经过复旦短则两三年、长则六七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终于完成了学业,祝贺你们!

此时的你们想必一定有对老师的感情,对同学的感情,对校园一草一木的感怀,也有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憧憬。无论你们将要进入怎样的工作岗位,是选择了继续深造,还是其他的各种类型的职业,我都希望你们能够秉承复旦的精神,活出人生的精彩,为国家和社会尽到一份责任。

当然,我这里的“天真”所指的,恰如我们祖先在遥望着闪烁的星星,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痴迷,想去追究这个宇宙的秘密;它也指人类的天真,是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一种谦卑和敬畏;它还是祖先们对大自然的有限索取,仅限于满足自己的生存,而没有其他非分的贪欲;它也是指祖先们每时每刻总是扶老携幼,共赴生活的这样一种本分。

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已经丢失了许多人类的天真。我们一定要设法把它找回来,至少能够部分的找回来。为什么?因为人类的天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你受了更多的教育,并不表明你就应该变得似乎高深莫测,其实此刻你更应该恢复人类的天真。因为只有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去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基本道理,去探究关于自然、关于社会的造化。正如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过的:“研究的动力必然不是来自哲学问题,而是来自事情的本身”。因此,教育所要造就的不是貌似高深莫测的人,而是有着苏格拉底般天真的人——他明明可以活路,但是为了他心中的学问,为了人类的天真,可以去赴死。我们也要造就阿基米德般的天真,即使当士兵拿长枪对着他的时候,他仍然说,请你不要把我在地上画的圆给踩坏了。我们也需要爱因斯坦、黑格尔、老子、孔子,包括像顾准这类学问家们的天真。他们的天真不是因为无知,这些人都知之甚多,不仅知道得多,而且非常通达。他们的天真当然也不是愚蠢,更不是愚昧,只不过是他们不在乎,或者不谙于世故。他们常常看起来冒着傻气,这在我们博士、硕士研究生身上也会出现,所以社会上才会说,“哦,一批傻博士”,但这恰恰是一种真诚和没有经过任何人工修饰的原始的纯真,致辞《找回人类的天真——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毕业典礼致辞》。有时候,他们在现实的社会中,看起来非常的羸弱,但他们却拥有伟大的、理性的和道德的力量。但凡大学问家他们都有这样一种天真。而那些老于世故的、所谓“成熟”的人,对那种冒着傻气的人的天真似乎都不屑一顾,这些“成熟人”看似左右逢源,但他们只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必要去探索任何东西。他们永远认为只要存在就一定合理,而合理的东西似乎就没有必要去追究,要做的只是去逢迎而不必去改变;一切只需要适应,而不必坚持;一切只需以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不必去顾忌道德。这种老于世故的成熟人,实际上失去的就是那种我说到的人类本来应该有的天真。

人类的天真也是谦虚,也是纯真。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你们无疑已经有了相当精深的专业知识,我认为能够在自己的专业学术领域里有深刻扎实的研究,当然会让你的思维得到良好的训练,从而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然而,现代的知识生产体制把专业分得细而又细,使得知识分子成为非常狭窄学科的专家。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地认识到,专业化的知识分子,专业知识只是你最原初的出发点。不少人在专业领域内堪称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的专家,但是只要跨出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半步,就会变得相当无知。如果我们只是将自己局限于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那么他只是这个专业领域中具有知性的知识分子。因此知识分子如果要在专业以外的领域指手划脚,甚至以民众的代言人自居,或者自以为自己是个启蒙者,那么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自量力。甚至有些人还会更加偏执,以为自己是专家了,他说了的东西别人就一定要照办了,这些人显然缺乏最基本的自知之明。因为他们丧失了人类基本的天真,所以显得高傲。所谓的人类天真,也是对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谦卑,一种谨慎,更是对人类生命的一种根本的尊重。失去了这种人类的天真,知识的积累会使你变得通达,但同时也会让你变得——至少使某些人变得——更加狂妄,貌似豪气冲天,天天叫喊着要改天换地,似乎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为。但到头来,我们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他们只会犯下难以挽回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挽回的错误,反而贻害了人类。

人类的天真也是道德的纯真。现代知识的生产体制已经使知识、价值、以及道德发生了分离,而且这种分离在渐行渐远。但是在现实中知识分子既是知性的存在,同时也是而且更应该是德性的存在。作为知性存在的知识分子,他只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分工,他能够用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服务人类,服务社会,为社会提供各种必要的、具体的知识或者技术、精神文化产品。然而作为德性存在的知识分子,则是一个精神性的群体,不在乎你是哪个专业,不在乎你是哪个职业。作为德性的存在,他们就必须具备道德上的良知,拥有公共的关怀。德性也包含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谦卑,尤其是对生命的尊重。从道理上我们都明白,任何一门应用型的知识都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用这门知识服务于人类,但是你也可以用这门知识来贻害人类,乃至毁灭人类。如果掌握专门知识的人只是一个知性存在的知识分子,那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险。因此我常说越是受过高等教育,越是掌握专门知识的.人,越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越要成为一种德性的存在。但是常常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表面上看来,受过更多的教育的人应该能够更加自主的对自己,包括对人类、对社会进行反省;他的反省能力应该比受过比较少教育的人更强——但是,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事实似乎并不尽然。比如某些人他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不错的建树,但是在道德领域却是那么令人汗颜。因此,知识的堆积和堆垒,似乎也能使人变得世故,甚至变得狡诈,变得趾高气扬,总觉得国家、社会、家庭乃至所有人都是亏欠于他,总觉得自己的人生欠缺还是太多太多,要去不断满足,从而向他所在的单位,向国家、向家庭,甚至向自己的家人、家属、配偶索取很多很多。甚至有些人会用他所学的知识来做不好的事,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认为诸如此类问题的产生,恰恰是因为他们丢失了人类应该有的,应该保持的那份天真。失掉了人类的这份天真,知识就很容易被误用,就会变得残忍。难怪刘瑜女士曾经有过一句话,她说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要恢复人类的天真。

各位同学,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将离开复旦校园,但你们仍然是复旦人,你们是作为复旦人,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你们将以一种新的身份继续复旦人的梦想,以一种新的方式践行我们复旦人的责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这份责任,让我们一起找回人类的天真,因为天真才会使你像孩童般的去对未知进行追问,才会毫无顾忌的,并且不求回报的去探索自然、宇宙、社会的奥秘。因为天真才会让你真诚地对待家人,对待他人。因此天真的才是可爱的,复旦祝福你们,祝福你们找回人类的天真,并永葆这份天真。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级新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对于2014级全体新同学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你们好奇的目光、青春的神采,犹如源头活水,为东北大学这所座落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九十余年辉煌历史的学校,增添了蓬勃向前的朝气和活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向同学们加入到东北大学这个大家庭,表示衷心地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初入大学,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你们在满怀喜悦憧憬的同时,一定会有新的挑战、思考乃至困惑和迷茫。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我想与各位新同学一起品读大学,探究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以及大学学习对于未来生活和成长的意义。

品读大学,要体会大学的人文精神。

从创建千年的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开启现代大学帷幕之日起,大学功能的边界一直在丰富,在拓展,但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核,却象天边永恒的星辰之光,亘古闪烁。那就是让更多的人,开启心智,获得解决问题、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健全的人格,追寻学术的卓越,这是大学的精髓,是文明的基石,是大学在动荡的社会中,确立自己独立品格和影响力的基础。追寻东大历史的脉络,我们可以在“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这样荡气回肠的校歌传唱中;在张学良将军重金礼聘名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荀、梁思诚、林徽因等一批大师执教东大的人文鼎盛中;在“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东大师生御辱图强的忘我投入中;在东大教师于流亡途中谱写出“五月的鲜花”,给予无数绝望抗争的人以希望的泣血旋律中;在东大学生刘长春历尽艰辛,代表国家首次参加奥运会的精神激励中,感受到一所大学作为文化堡垒和精神旗帜的强大力量。

品读大学,要了解大学的学术文化。

一大批优秀的东大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国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战略转型的重要力量。

同学们,在未来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们将在东北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礼记·大学》有云,格物致知。格物是实践,致知是良知和真知。这正是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之所在。希望你们到东大不仅是“上大学”,以学习专业知识,获得毕业证书,找到一份好工作为目的;而是“读大学”,仔细阅读、欣赏、品味90年风雨历程积淀下来的东大历史、东大学术、东大文化和东大精神,并沉浸其中,获得滋养,真正实现自身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升华,成为具有人格之美的东大人,这是东北大学最重要的价值和使命。

要实现这一使命,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在东北大学努力优化学科结构和内涵,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构筑高水平创新平台,将优质的学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向学生汇聚的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以科学和人文为两翼,为未来的人生和发展,插上两只翅膀。只有兼备科学和人文的综合素养,锻造并淬硬相互协调的双翅,才能在天地间自由地翱翔。

科学的精神是崇尚真理、信守理性,是求真务实。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我们不但要从科学发展的物质层面去理解科学的辉煌成就,更重要的是从思想意识层面去认识科学的作用,去品味伟大的科学精神,因为它是人类文明中最为宝贵的一部分。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才有可能越来越接近真理。数学,在抽象而严密的维度中帮助我们认知数量、结构及其变化,使人严密而聪慧;物理,作为一种思维智能,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建立科学的时空观;化学则在更微观的层次上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周围物质的性质和结构,远到宇宙深处,近在咫尺之间,人们根据化学的原理不断地创造出缤纷世界中的各种新物质。希望同学们在教师的引领下,打好科学基础,努力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激情和能力;培养理性批判、挑战权威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追求卓越、创造一流的眼界和意识;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做事,奠定立世之基。

人文的精神是健全人格、塑造心灵,是修善尚美。

在教育的内容里能够让人终生铭记的,始终是那些引发内心情感震荡、最为深刻的部分。哲学会使你心灵受到教化,唤起你的追问;历史学赋予你明辨和洞察的能力,逻辑学使你思维清晰且推理有力,文学带给你审美意识和想象空间,艺术会激发创造的灵感和创新的激情。这些需要同学们在广泛的阅读中,在自主的学习中,在同学的互助中、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去获取。我也希望东北大学的老师们,用人文精神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启迪青年人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起创新的欲望、冲动和激情,获取追求自由、幸福人生的精神动力,仰望星空,胸怀天下,以服务社会、贡献国家、造福人类为己任,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学习做人,指导做事,坚守为人之道。

同学们,在东北大学,你们将开启新的人生,无论你在哪个校园,都将受到一样的关注和培育,都将面对各自的体验和挑战。品读大学、回应挑战将使你们走向成熟,因为人类的一切成就都与挑战和回应直接相关。我深深知道,我们所热爱的东北大学,达到理想的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仅是追求学术上的一流,还需要体制机制的革新,需要文化精神的引领。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和感性的情怀,去做东大精神的保有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以科学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去创造你们的未来,去创造东大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顺利通过高考这个令人终生难忘的挑战,如愿以偿来到广东财经大学,踏上新的筑梦之旅,今后,广财大就是你们的新家了,让我们携手未来,共同创造一个生机勃勃、乐观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园。在这里,确立你们的人生信仰和理想追求,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

同学们,从你们期待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以来,我想你们一定一直纠结着几个问题:上大学对你们人生价值的实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学期间究竟能学到些什么?大学生活该怎样度过才能让青春无悔?我想,只要你们能够秉承学校“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实现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就会得到让你们自己、你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满意的答案。

“厚德”,源于《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作为现代人,具有高尚的私德、公德和完美的人格,仍然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根本。我期待,在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的当下,同学们能够通过道德实践和修习养成,拥有感恩之心、大爱之心;拥有对自己的生命、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诚信向善,将来能够以优秀的品德,立身、立家、立业,回报父母、家庭和社会!

同学们,现代的大学已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你们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你们追求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进入大学,你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渠道和方法,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更加广阔的社交空间,面临着林林总总的诱惑,尤其是常常让你们难以自拔的互联网。我期待,你们能够理性地认识互联网的工具价值,不要低头沉迷于刷屏、快餐式阅读和一味地向搜索要答案,而要尽快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调适,以理性的求知精神和科学的求知方法,持之以恒,逐步建构既博又专的知识结构,培养全面的能力和雅正的品行。

“笃行”,源于《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经由后代儒学大家的诠释,“笃行”意在努力实践所学的经过审问、慎思明辨的道德律令和术业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学是行之始,行是学之成”,我们学校的教学特色就是强调实验实践教学,拥有国家级的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专业均拥有校外专业社会实践基地;我们在三水校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我希望同学们在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拓新”,源自于我们学校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的追求,就是要不固守成规,要开拓进取、努力创新。

同学们,创新发展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谋求新发展的共识和时代主题,为了实现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国家也在全面规划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这也是我们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义务。我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能够发扬求新、求变、求真的精神和勇气,敢于理性质疑、批判既成的知识和观念,敢于挑战权威,用创新的理念、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学习和锤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同学们,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这个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也期待,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当你们离开广财大时,每个人都是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

祝同学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复旦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

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

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

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

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

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经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说你学这个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这个专业有关的。

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必须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

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的培训所。专业知识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须去认真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这点是不够的。按照怀特海德的说法,如果你仅仅只想学一些专业技能的知识,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为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作为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何为“道”?“形而上谓之道”,“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

然而就现实来看,如果一个人对人类的存亡一点都不关注,对未来国家和民族将赋予你们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一点都没有感觉,对崇高的价值体系没有过执着的追求,他就会缺少一个积极而又严肃的价值系统。这样的人在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必定会迷失自我。因此责任和担当应该是对道的一种悟,也是道的一种具体的外在表现。

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包括对自己、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有责任感。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一些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我们每一个人在对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的追求当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问题,这也是建立价值系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些问题包括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的终极命运到底会怎样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很大,现在甚至于未来没有人能够对这样的问题提供一种完整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思考。因为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才能获得一套崇高的价值。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人文精神应该总是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他对崇高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远远地高于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们复旦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就是希望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改革,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到一种价值的追求当中去。

虽然我们对这类问题不可能提供一个终极答案,但是我们至少能够提供一些思考线索,而这种思考线索的重要性在于启示人们如何让这个世界成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从而在充满着种种困难的现实世界当中不至于迷失。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还要为这个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

在今天的中国,这套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系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说来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我们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具有更大的担当。

xxx在今年的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这个“道”就是传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践行这个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的“道”也是一种智慧。智慧很难定义,在我看来,智慧是一种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够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与智慧相比,知识只是获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种途径而已。

我们常说的升值引以为荣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谓之器”当中的“器”而已。就获取知识而言,在今天网络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来获取知识,尤其是诸如慕课等等网络视频课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教育获取知识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认为,在网络教育时代,大学教师将沦为节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耸听的是,就连我们大学存在的必要性都应该受到质疑了。

其实这种担忧并非什么新鲜的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哲学家罗素就指出过学习并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当然其中某些东西确实需要传播,但教师不是传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识传播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现在途径更多了。

如果我们把大学只是理解为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也就是传道授业当中的授业,学生也只是去接受授业,那么上述的担忧当然就不无道理。因此当时罗素就提醒我们,说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知识。

如果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那么教师可能是要失业了。其实,教书育人自古就是为了使得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独立,惟有人格的独立,方可获得智慧。因此,教育更为重要的内涵是传授思维方法,而学习的本质那就是获取隐藏在各种知识背后的智慧。

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但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难以言说,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

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这个过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过网络或者软件来完成的。网络和软件能够做什么?在我看来,只有当某些知识能够非常准确地被定义,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进步能够非常定量地、精确地来进行表征,那么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确实可以实现一种网络化、自动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实现计算机编码,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能力;同样的知识,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导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洞见。

其次,网络上的论坛无法完整地复制现实当中的讨论这样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和各种现实对话中的丰富性。除非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小说家一样娴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说或者散文的形式来重现复杂的思路和体现,这个要求是太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悟道的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当中的,这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

因此,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复旦大学是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创造更好的这种互动空间和方式。这种互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编得如何先进,不管技术如何发达,人毕竟是人,学生对课堂和书院里所遇到的辩论情境,以及与他人实时接触时的思考,机器无法复制。

而这些恰恰将对学生产生极其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大学的存在,其意义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在当今显得更重要。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的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渔,以传授思维方法为主的教育。

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变革,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某种回归,回到古代、古典关于教育的定义,回到更加注重智慧传授的教育,回到中国人说的传道。从而也能够让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智慧,获得一套崭新的、合适的思维方法。

悟道必须坚持持续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

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达到释惑,也才能解决你心中长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问题。曾经有人说过,没有经过谨慎慎思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当然“思”还是思想,我们虽然习以为常地说这个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

脱离了思想,脱离了对道德的知识,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还是其它任何什么学科,一定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祸害甚至毁灭人类。要让知识真正服务于人类未来的命运,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道,以及对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类的大道,思考我们每一个专业学科中的专业之道。人类近一两个世纪的巨大发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纪中叶思想家们和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来的。

人类在近一两个世纪以来,由于在技术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法则、社会法则对人类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认为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思想极度贫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纪时候所诞生的。

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纪初时,将知识的时代转换成为一个思想的时代,转换成一个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辈出的时代,转换成一个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因为科学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有再强的经济军事,若没有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它最多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国家而已。同样,如果人类出不了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我们就很难解决当今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而又复杂问题的挑战。

复旦的先贤们为我们选择的校训十分深刻,我认为它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具体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对校训有关的诠释当中提到,我们的校训当中其实还有一个内在的重要逻辑,也就是唯有博学方可笃志,惟有切问方有近思,这样去做了,你们与别人包括与社会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们来到复旦学习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将开始痛苦而又快乐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从我个人来讲,我不相信那种所谓快乐学习的说法,这就是刚才陈思和老师讲的,只有当你热爱它了,那么乐就在苦中。

若你们在复旦悟得了这个“道”,那么在你们离开的时候,你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且你们将变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对国家民族就会更有担当,对整个全人类也会更有担当。我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人!

谢谢大家!

来到底学什么,到底怎么学?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

虽然你们最终都会被归到某个专业或学科,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就是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

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是卑微到教学生某些学科专业的一部分知识”,而不是像古代的书院,由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一种智慧。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的生活。虽然,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它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

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

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学校设定的教学内容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但这样的高等教育是在“制器”,而不是“育人”,其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大家必须去认真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到这点是不够的。因为纯粹地学习专业知识,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

作为大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悟道”的过程。

何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

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

就现实来看,如果一个人对人类的存亡一点都不关注,对国家和民族将赋予你们的历史责任和未来担当一点都没有感觉,对崇高的价值体系没有一点执着的追求,他就会缺少一个积极而又严肃的价值系统。

这样的人在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必定会迷失自我。

在今天的中国,这套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系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这样的核心价值观,能够使我们更具有使命感,能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具有更大的担当。

xxx总书记在今年的教师节讲话中指出,“‘传道’是第一位的”。我想这个“道”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悟道,就是不惜一切地去追求、践行这个崇高的核心价值观。

“道”还是一种智慧。智慧使人能够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知识只是获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种途径而已。

网络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来获取知识,尤其是诸如慕课(moocs)等网络视频课的出现,以至于有人认为,大学教师将沦为“节目主持人”。

更加危言耸听的是,就连大学存在的必要性都应该受到质疑了。

罗素提醒我们,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知识。学习的本质就是获取隐藏在各种知识背后的“智慧”。

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难以言说,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这个过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过网络或者软件来完成的。

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地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渔”。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变革,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某种回归。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来复旦学习,意味着你们将开始痛苦而又快乐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若你们在复旦悟得了这个“道”,那么在你们离开的时候,你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且你们将变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对国家民族就会更有担当,对全人类也会更有担当。我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人!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老师们、各位新同学:

复旦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每年欢迎新同学的开学典礼,我感到对复旦总是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复旦这两个字的本来意思就是太阳再一次升起,而你们各位就是复旦校园里初升的太阳,是你们让复旦永远保持着朝气蓬勃,复旦非常庆幸拥有了你们。

有人说高考前的考生及其父母是不可理喻的,因为似乎进大学或者进好的大学,或者进好的专业似乎成为唯一的奋斗目标。但是我想我们乃至整个社会对考前的考生和父母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既不嘲笑也不打扰。但是现在你们踏进了复旦的大门,原先的激动、憧憬以及好奇,我想会逐渐淡化。取而代之应该是冷静和思考,因为进入复旦只是个开始,不仅是你大学学习生活的开始,更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的开始。你们戴上了复旦大学的校徽,我相信大家都会感觉到一种庄严感。因为复旦是一所神圣的百年学术殿堂,复旦是个有传统、有故事的大学,有故事的大学必定是有魅力的大学。我想你们已经参观了复旦的校史馆,你一定知道了复旦所经历的一百多年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政治众志成城、追求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是历经坎坷,追求美好未来的历史,复旦就是这民族振兴的交响诗中的一串强劲而优美的音符。老校长曾经将复旦精神概括为团结、服务、牺牲,为了国家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复旦人敢于担当,复旦人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虽然你们已经戴上了复旦的校徽,但要真正成为一位复旦人,我觉得还要有一种特殊的复旦的气质。下面我就我所感受的复旦的气质跟大家谈一点体会。

复旦人的气质首先体现在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这样的精神,我想起前苏联的作家高尔基在他的《我的大学》一书中对大学生曾经有这样一段非常有趣的描述,他说在一个大学附近的小杂货铺里,大学生们常常带来厚厚的书本,用手指头搓着书页面对面地喊叫。各人说着各人所喜爱的真理,他们有着我说不出来的思想,我对这些人的喜欢几乎到了发狂的程度,感觉就像一个被允诺给予自由的囚徒。我想这个景象就是生动地描绘了基于博览群书,思考和争论的基本学习和研究的方式,这是大学中诸多的求知学问、追求真理的基本方法。这种争论不仅应该发生在学生之间,而更应该发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我记得我还是大学生的时候,我和我们复旦著名的物理、化学教授邓景发院士一起去工厂,解决工厂的实际问题。就学术问题我和我的老师发生了剧烈的争论,甚至于争论一直延续到工厂里面的大众浴室里面,我们冲着澡还在争论。我想这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这样一种体现。而且复旦的老师有这样一种为了培养学生,承续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这样一种优秀的师生关系。我想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和高尔基一样感受到这样一种如此强烈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探索真理的自由。

在复旦,你们完全可以毫无保留地质疑老师,你们更是可以毫无保留地来质疑校长。

复旦人的气质还体现在浓厚的人文情怀上。复旦的教育理念是博雅教育,如果要问复旦和一般的大学有何区别,我想从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或许和很多大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我想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熏陶。恰如英国教育家纽曼说的,他说“universityisaplaceteachinguniversalknowledge”(大学是教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更重要的实际上就是教育你,教你具有巨大普适性的这样一种知识。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在专业素养上出类拔萃,而且更具备非常全面的知识,并且拥有相当高尚的品德,能够引领社会走向美好。这就是我们复旦人常说的我们要关注人民的疾苦,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要关注整个人类的命运。复旦学生走向西部支教,为贵州息烽培养了第一位复旦学生,他今天就坐在这里。我还看过我们宁夏西吉支教团拍摄的纪录短片,在宁夏西吉这样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饮水都成了问题,但是他们坚持在那里支教。我为我们支教的学生感到自豪,为这样的地方带来了我们复旦的新鲜血液。

复旦学生不仅走向西部,走向全国,复旦的学生还走向全世界,所以我想真正的复旦人到复旦来学习,绝对不会是仅仅为了一个漂亮的分数,或者是仅仅为了拿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而作为出国留学的敲门砖而已。也绝对不会仅仅是为了找一个不错的工作,挣一份像样的薪水,组建一个似乎温馨的小家庭而已。我想复旦人还会在这些生活琐事的背后去思考他更加深刻的意义,会有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精神追求,会恪守良知和道德。复旦老校长对某些人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评价,他说“世间最可怕的凶不是那种专制蛮力的人,而是那些足智多谋的.人,他们称其皈依的剂量,可以杀人而不避血刃,他们的智慧是足以增加他们的罪恶。”所以我在今年7月份的毕业典礼上曾经说过,作为复旦人每个人都要关住我们自己心里的那只老虎,把它关得紧紧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守住我们做人的最基本的底线。

作为医生,复旦人就是正谊明道服务人群的好医生;作为科学家,我们只会把现代的科学技术用来造福人类,而不会贻害于人类;复旦人如果从商,应该是一个具有道德的儒商形象;复旦人如果做官,那么就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官。

复旦人的气质还体现在他们对复旦的爱不是仅仅挂在嘴上,而是放在心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你去恭维一个复旦的研究人员说他,你最近做出了非常漂亮的研究成果,他会对你淡淡的一笑,他会告诉你,我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如果跟复旦的老师说,你看看我们哪个兄弟院校哪方面比我们发展得好得多,他就会淡淡的一笑问你,是吗?但是复旦人心里绝对永远是热火燃烧,而且为着学校的发展在尽心尽力的。

复旦人在同行当中不会动辄就说我们复旦如何如何,我记得我在当复旦学生的时候,我有一次坐火车去北京好多学校的人都在这节火车上,但是我发现一个非常特殊的特点,似乎复旦人你一眼就知道这个人是复旦的。这就是因为复旦有传统、有故事。你看复旦人不张扬,你可以认为似乎复旦人底气不是很足,但其实他们只是把对复旦的感情深深地藏在了心里。所以他们在离开复旦的时候,就会绕着复旦转一圈,而且热泪盈眶,因为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化在了复旦的生活和复旦的学习当中。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毕业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还记得四年前在迎接你们的时候,我曾经说过,四年后有一个事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校长包括我们的老师们都变老了,但是我们年轻学生会变得更加的成熟,我这里说的“成熟”不是指的丧失了纯真和热情的那种老于世故,或者是左右逢源,而是指的智慧和知识的增长给你们带来的一种冷静、理性和持重。我认为或许这个才是毕业的真正含义。

我想毕业是你们对学校,无论你所碰到的好事儿,或者你所碰到的坏事儿,但总会存在这样一份依恋。毕业也让你们对老师和同学,无论是你们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无论是你们仰慕的或许是有一些非议的,都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毕业也因为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你们都会兴奋不已。我更相信毕业后的成熟,让你们在兴奋过后面对未来会心存忐忑、焦虑和隐忧,或许这就是金晓峰老师说的你们会度过一个‘伤感期’。”

复旦人就该成为知识分子:

“实际上,在所有的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焦虑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开始对自己、对这个社会都有所期许。美国心理学家在《少有人走过的路》这本书中写道,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对一名知识分子那更是如此,从宽泛的意义上,你们已经或者将成为一名知识分子,因为有人认为知识分子这个称号跟受教育的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就像刚才阿拉法特·居来提同学所说的,他认为我们已经成为一名知识分子,而且我认为复旦人就应该成为一名知识分子,因为大家意识到了你是一个知识分子或将成为知识分子。所以我觉得你们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国家的责任与社会的责任,以及来自于你们对知识分子尊严性的维护的这样一种焦虑。要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我觉得你必须对这个国家和社会负有责任,具有担当。”

知识分子应有社会的担当: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意味着社会对你,你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知识分子当然应该有社会的担当。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当然应该用所学来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为社会提供各种必要的具体的知识或者是精神文化产品。但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在社会狂热的时候保持着清醒,在社会失范的时候对大家提出警醒。

毕业后,你们会接触一些新的现象或者各种各样新的观念,有好的也有坏的,你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于可能会经历处处碰壁的窘境,无非只有这个碰壁的‘壁’的大小而已。甚至于你们中可能有一些人会被这种碰壁或者困难所暂时性地击跨,然后对你产生很大的挫败感。由此,你就会对这个社会产生种种的质疑,我觉得假如你们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只是采用一种漠然麻木的态度去面对,或者反过来你只是采用一种非常偏激或者冒进的方法去处理,那么都不可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知识分子的责任是什么:

“责任不是空洞的,它是具体的,包括对自己,对家人,

责任首先是对家人。责任是一种感恩,当然也包括你对朋友以及对陌生人,也许是一个普通的路人,或者其他你从来没有面对过的事情,乃至你对整个国家、民族或者整个人类,你所负有的大大小小的责任。我们不要以为一谈责任都是一件大事,不,很小的事情也是责任。

对责任的认定和履行实际上是一种信仰和追求。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当然不能只做一个冷眼旁观的批判者,更不应该是一个随意的解构者,而应当是负责任、有担当而又务实的建构者。这就是复旦人的一种基本气质,因为尊严或者说知识分子的尊严就来自于你的责任和你的担当。但是你要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还意味着你必须坚持理性,并且依理而行。

其实,知识分子必须理性是最最基本的。知识分子作为这个社会最敏感的成员,乃至作为社会的良知,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大众苦难等等的重大问题上,理应发出你们自己的声音。但是这个声音必须是理性的,清醒的,有说服力的,尽管在说的时候你可以声情并茂,但是你绝对不可以简单的情绪化。”

知识分子应守护尊严:

“知识分子要守护你的尊严,意味着你一定要独立思考。知识分子在本质上不是一个职业性的阶层,而是一个精神性的群体。知识分子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关怀,知识分子本着自己的道德良知和学术良知,怀揣着心中不灭的理想和信念,独立思考对社会发声,对面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无论是文化思想上的.,还是科学技术上的,还是社会政治方面的,提出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但说到独立,独立思考它首先来自于独立的精神,独立思考体现在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知识分子能不能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学术和艺术独立的价值,守护自由理性的精神,维系着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存亡。所以只有坚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我们才能够真正来赢得我们应有的尊严。

要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还要各位有道德自律和道德的勇气,一个知识分子有两种存在,一种是作为知性的存在,但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作为德性的存在。知识分子是一个知识人,当然首先是作为一个知性的存在,但同时更重要的德性的存在对这个社会的影响会更大。道德的自律和道德的勇气就成为知识分子的又一个鲜明的品质。我们作为知识分子必须知道,你选择自律当然是在对自己负责,但同时也要想到你的选择也为他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有过这样的论述,出人头地,追求成功可以;想过一个潇洒多彩的人生,也可以;但是那都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人生的目的是在于塑造高尚的人格。”

不应放弃成为更好的人:

“或许我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够或者永远也不能够弄明白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希望究竟想过怎样一种生活。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即使我到了这样的年龄,这个问题有时还是会困扰我。但是我们应该至少明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要保持自律而不堕落,拒绝与社会的污浊同流合污;至少应该知道我们不应该工于心计,明哲保身,我们不应该放弃对人生价值的追问,或者对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追求。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的一句简单的话,爱因斯坦说过,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但是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发表新生开学致辞

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但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难以言说,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这个过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过网络或者软件来完成的。网络和软件能够做什么?在我看来,只有当某些知识能够非常准确地被定义,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进步能够非常定量地、精确地来进行表征,那么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确实可以实现一种网络化、自动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实现计算机编码,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能力;同样的知识,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导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洞见。

其次,网络上的论坛无法完整地复制现实当中的讨论这样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和各种现实对话中的丰富性。除非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小说家一样娴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说或者。

散文。

的形式来重现复杂的思路和体现,这个要求是太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悟道的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当中的,这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复旦大学是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创造更好的这种互动空间和方式。这种互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编得如何先进,不管技术如何发达,人毕竟是人,学生对课堂和书院里所遇到的辩论情境,以及与他人实时接触时的思考,机器无法复制。而这些恰恰将对学生产生极其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大学的存在,其意义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在当今显得更重要。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的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渔,以传授思维方法为主的教育。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变革,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某种回归,回到古代、古典关于教育的定义,回到更加注重智慧传授的教育,回到中国人说的传道。从而也能够让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智慧,获得一套崭新的、合适的思维方法。

悟道必须坚持持续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达到释惑,也才能解决你心中长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问题。曾经有人说过,没有经过谨慎慎思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当然“思”还是思想,我们虽然习以为常地说这个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脱离了思想,脱离了对道德的知识,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还是其它任何什么学科,一定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祸害甚至毁灭人类。要让知识真正服务于人类未来的命运,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道,以及对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类的大道,思考我们每一个专业学科中的专业之道。人类近一两个世纪的巨大发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纪中叶思想家们和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来的。人类在近一两个世纪以来,由于在技术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法则、社会法则对人类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认为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思想极度贫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纪时候所诞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纪初时,将知识的时代转换成为一个思想的时代,转换成一个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辈出的时代,转换成一个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因为科学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有再强的经济军事,若没有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它最多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国家而已。同样,如果人类出不了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我们就很难解决当今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而又复杂问题的挑战。

复旦的先贤们为我们选择的校训十分深刻,我认为它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具体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对校训有关的诠释当中提到,我们的校训当中其实还有一个内在的重要逻辑,也就是唯有博学方可笃志,惟有切问方有近思,这样去做了,你们与别人包括与社会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们来到复旦学习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将开始痛苦而又快乐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从我个人来讲,我不相信那种所谓快乐学习的说法,这就是刚才陈思和老师讲的,只有当你热爱它了,那么乐就在苦中。若你们在复旦悟得了这个“道”,那么在你们离开的时候,你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且你们将变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对国家民族就会更有担当,对整个全人类也会更有担当。我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人!

2

页,当前第。

2

1

2

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新同学们:

今天,大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我代表全校x万多师生员工和遍布全世界的xx余万校友向新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与欢迎!

xx年前,清朝的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我们学校的名称也由创办时的“北洋大学堂”改为“北洋大学校”,时任“监督”徐德源成为学校历史上被称为“校长”的第一人。时光荏苒,昔日的北洋大学已经成为今日的天津大学,xx年前建校之初,学校只招收了xx名学生,而今年,我们录取了xx名本科生、xx名高职生、xx名硕士生和xx名博士生,你们将从今天开始创造天津大学的也是你们自己的未来。

还有x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即将在天津举行,你们所在的这个体育馆也是赛场之一。本届大运会的主题口号是“新里程新跨越新精彩”,我也想把这九个字送给你们――天津大学xx年入学的全体新同学。

人的一生有一些重要的转折点,进入大学学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她诞生于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时,创办就是为了“兴学强国”,正如学校的创始人盛宣怀所说:“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天大人历来以国家、民族为重,“爱国奉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了天大人的传统与责任。天津大学的老校长李曙森在xx多年前就曾教育当时的天大学子:“个人的前途取决于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幸福寓于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之中。不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个人的前途和幸福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希望同学从私心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放在头等的位置上,做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地缘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化,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几十年中,你们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贡献力量,实现人生的新精彩,多么令人期待!然而,要能真正做出一番事业需要同学们在大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以“严谨治学”为校风的天津大学,你们的学但是,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浮躁的风气,诱使人投机钻营,急功近利。在这种风气的误导下,一些人读大学敷衍了事,以为只要能拿到文凭,就可以发大财、做大官。我们的校训是“实事求是”,天大人喜欢踏实、好学的学生,天大人希望培养出踏实、能干的学生。成功没有捷径、更没有秘诀,天大众多杰出校友的成功靠的是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请你们记住“实事求是”四个字,这是天大的灵魂,一代又一代天大人以此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当你们能够真正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并以此作为人生信条之时,就是你们完成人生又一次跨越,成为一名真正天大人的时候。希望你们毕业时可以底气十足地告诉别人:我,是“天大人”!

还有xx天,天津大学即将迎来xx岁的生日。预祝全体新生和全体天大人节日快乐!谢谢。

复旦大学开学典礼校长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经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说你学这个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必须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的培训所。专业知识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须去认真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这点是不够的。按照怀特海德的说法,如果你仅仅只想学一些专业技能的知识,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为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作为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何为“道”?“形而上谓之道”,“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然而就现实来看,如果一个人对人类的存亡一点都不关注,对未来国家和民族将赋予你们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一点都没有感觉,对崇高的价值体系没有过执着的追求,他就会缺少一个积极而又严肃的价值系统。这样的人在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必定会迷失自我。因此责任和担当应该是对道的一种悟,也是道的一种具体的外在表现。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包括对自己、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有责任感。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一些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我们每一个人在对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的追求当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问题,这也是建立价值系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些问题包括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的终极命运到底会怎样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很大,现在甚至于未来没有人能够对这样的问题提供一种完整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思考。因为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才能获得一套崇高的价值。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人文精神应该总是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他对崇高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远远地高于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们复旦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就是希望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改革,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到一种价值的追求当中去。虽然我们对这类问题不可能提供一个终极答案,但是我们至少能够提供一些思考线索,而这种思考线索的重要性在于启示人们如何让这个世界成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从而在充满着种种困难的现实世界当中不至于迷失。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还要为这个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国,这套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系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说来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我们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具有更大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这个“道”就是传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践行这个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的“道”也是一种智慧。智慧很难定义,在我看来,智慧是一种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够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与智慧相比,知识只是获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种途径而已。我们常说的升值引以为荣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谓之器”当中的“器”而已。就获取知识而言,在今天网络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来获取知识,尤其是诸如慕课等等网络视频课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教育获取知识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认为,在网络教育时代,大学教师将沦为节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耸听的是,就连我们大学存在的必要性都应该受到质疑了。其实这种担忧并非什么新鲜的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哲学家罗素就指出过学习并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当然其中某些东西确实需要传播,但教师不是传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识传播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现在途径更多了。如果我们把大学只是理解为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也就是传道授业当中的授业,学生也只是去接受授业,那么上述的担忧当然就不无道理。因此当时罗素就提醒我们,说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知识。如果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那么教师可能是要失业了。其实,教书育人自古就是为了使得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独立,惟有人格的独立,方可获得智慧。因此,教育更为重要的内涵是传授思维方法,而学习的本质那就是获取隐藏在各种知识背后的智慧。

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但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难以言说,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这个过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过网络或者软件来完成的。网络和软件能够做什么?在我看来,只有当某些知识能够非常准确地被定义,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进步能够非常定量地、精确地来进行表征,那么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确实可以实现一种网络化、自动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实现计算机编码,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能力;同样的知识,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导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洞见。

其次,网络上的论坛无法完整地复制现实当中的讨论这样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和各种现实对话中的丰富性。除非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小说家一样娴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说或者散文的形式来重现复杂的思路和体现,这个要求是太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悟道的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当中的,这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复旦大学是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创造更好的这种互动空间和方式。这种互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编得如何先进,不管技术如何发达,人毕竟是人,学生对课堂和书院里所遇到的辩论情境,以及与他人实时接触时的思考,机器无法复制。而这些恰恰将对学生产生极其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大学的存在,其意义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在当今显得更重要。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的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渔,以传授思维方法为主的教育。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变革,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某种回归,回到古代、古典关于教育的定义,回到更加注重智慧传授的教育,回到中国人说的传道。从而也能够让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智慧,获得一套崭新的、合适的思维方法。

悟道必须坚持持续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达到释惑,也才能解决你心中长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问题。曾经有人说过,没有经过谨慎慎思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当然“思”还是思想,我们虽然习以为常地说这个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脱离了思想,脱离了对道德的知识,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还是其它任何什么学科,一定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祸害甚至毁灭人类。要让知识真正服务于人类未来的命运,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道,以及对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类的大道,思考我们每一个专业学科中的专业之道。人类近一两个世纪的巨大发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纪中叶思想家们和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来的。人类在近一两个世纪以来,由于在技术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法则、社会法则对人类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认为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思想极度贫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纪时候所诞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纪初时,将知识的时代转换成为一个思想的时代,转换成一个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辈出的时代,转换成一个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因为科学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有再强的经济军事,若没有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它最多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国家而已。同样,如果人类出不了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我们就很难解决当今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而又复杂问题的挑战。

复旦的先贤们为我们选择的校训十分深刻,我认为它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具体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对校训有关的诠释当中提到,我们的校训当中其实还有一个内在的重要逻辑,也就是唯有博学方可笃志,惟有切问方有近思,这样去做了,你们与别人包括与社会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们来到复旦学习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将开始痛苦而又快乐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从我个人来讲,我不相信那种所谓快乐学习的说法,这就是刚才陈思和老师讲的,只有当你热爱它了,那么乐就在苦中。若你们在复旦悟得了这个“道”,那么在你们离开的时候,你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且你们将变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对国家民族就会更有担当,对整个全人类也会更有担当。我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人!

谢谢大家!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发表新生开学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经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说你学这个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必须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的培训所。专业知识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须去认真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这点是不够的。按照怀特海德的说法,如果你仅仅只想学一些专业技能的知识,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为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作为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何为“道”?“形而上谓之道”,“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然而就现实来看,如果一个人对人类的存亡一点都不关注,对未来国家和民族将赋予你们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一点都没有感觉,对崇高的价值体系没有过执着的追求,他就会缺少一个积极而又严肃的价值系统。这样的人在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必定会迷失自我。因此责任和担当应该是对道的一种悟,也是道的一种具体的外在表现。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包括对自己、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有责任感。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一些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我们每一个人在对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的追求当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问题,这也是建立价值系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些问题包括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的终极命运到底会怎样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很大,现在甚至于未来没有人能够对这样的问题提供一种完整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思考。因为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才能获得一套崇高的价值。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人文精神应该总是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他对崇高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远远地高于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们复旦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就是希望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改革,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到一种价值的追求当中去。虽然我们对这类问题不可能提供一个终极答案,但是我们至少能够提供一些思考线索,而这种思考线索的重要性在于启示人们如何让这个世界成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从而在充满着种种困难的现实世界当中不至于迷失。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还要为这个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国,这套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系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说来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我们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具有更大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这个“道”就是传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践行这个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的“道”也是一种智慧。智慧很难定义,在我看来,智慧是一种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够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与智慧相比,知识只是获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种途径而已。我们常说的升值引以为荣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谓之器”当中的“器”而已。就获取知识而言,在今天网络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来获取知识,尤其是诸如慕课等等网络视频课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教育获取知识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认为,在网络教育时代,大学教师将沦为节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耸听的是,就连我们大学存在的必要性都应该受到质疑了。其实这种担忧并非什么新鲜的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哲学家罗素就指出过学习并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当然其中某些东西确实需要传播,但教师不是传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识传播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现在途径更多了。如果我们把大学只是理解为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也就是传道授业当中的授业,学生也只是去接受授业,那么上述的担忧当然就不无道理。因此当时罗素就提醒我们,说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知识。如果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那么教师可能是要失业了。其实,教书育人自古就是为了使得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独立,惟有人格的独立,方可获得智慧。因此,教育更为重要的内涵是传授思维方法,而学习的本质那就是获取隐藏在各种知识背后的智慧。

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但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难以言说,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这个过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过网络或者软件来完成的。网络和软件能够做什么?在我看来,只有当某些知识能够非常准确地被定义,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进步能够非常定量地、精确地来进行表征,那么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确实可以实现一种网络化、自动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实现计算机编码,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能力;同样的知识,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导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洞见。

其次,网络上的论坛无法完整地复制现实当中的讨论这样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和各种现实对话中的丰富性。除非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小说家一样娴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说或者散文的形式来重现复杂的思路和体现,这个要求是太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悟道的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当中的,这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复旦大学是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创造更好的这种互动空间和方式。这种互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编得如何先进,不管技术如何发达,人毕竟是人,学生对课堂和书院里所遇到的辩论情境,以及与他人实时接触时的思考,机器无法复制。而这些恰恰将对学生产生极其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大学的存在,其意义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在当今显得更重要。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的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渔,以传授思维方法为主的教育。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变革,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某种回归,回到古代、古典关于教育的定义,回到更加注重智慧传授的教育,回到中国人说的传道。从而也能够让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智慧,获得一套崭新的、合适的思维方法。

悟道必须坚持持续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达到释惑,也才能解决你心中长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问题。曾经有人说过,没有经过谨慎慎思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当然“思”还是思想,我们虽然习以为常地说这个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脱离了思想,脱离了对道德的知识,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还是其它任何什么学科,一定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祸害甚至毁灭人类。要让知识真正服务于人类未来的命运,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道,以及对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类的大道,思考我们每一个专业学科中的专业之道。人类近一两个世纪的巨大发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纪中叶思想家们和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来的。人类在近一两个世纪以来,由于在技术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法则、社会法则对人类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认为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思想极度贫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纪时候所诞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纪初时,将知识的时代转换成为一个思想的时代,转换成一个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辈出的时代,转换成一个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

复旦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们来到复旦,在这里开启一段求学深造的人生旅程,也给复旦这所百年名校带来了新鲜活力。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从今天开始,在座各位同学将成为复旦研究生,学校对你们最大的期望和祝福,就是希望你们成为优秀的复旦研究生。

同学们要成为优秀的复旦研究生,首先要有复旦魂。无论同学们来自何方,来自何校,我们继续强调同学们要读懂“博学而笃智,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并用心铭记,一生践行。要有理想,有抱负,志向坚定,不断追求;要不断探求真理,敢于面对社会现实,独立思考,勇挑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重任。

同学们要体验复旦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为真理而不计名利的学术风骨。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海外留学生,都要学习“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都要为中华民族、各自的民族和人类文明事业的进步而努力。同学们要不断追求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完善与提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正确的价值观落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落到你们的一言一行之中。

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将逐步融入国家各个领域。我们看到科教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等等创新格局,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方面面新气象,无疑创新已经逐步成为主基调。这个时代的到来,给了同学们人生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是你们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时机。

创新,就是要做没人做过的事情。同学们要敢为人先,要有善于抓住问题的智慧,要有超越引领的勇气,要有对一流创新成果的追求。同学们作为未来社会的创新主人,首先要成为学校学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各种理论和实验创新的主体,要成为创新思想的主要源头。

同学们还要善于学习,尊重导师,尊重他人的创造,无论是在实验室里的创新,还是结合社会重大问题的创新,都是你们吸收经验、发挥创新智慧的好机会,大家一定要珍惜。

作为一所现代综合性大学,作为一所世界著名学府,丰富的学术资源,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你们从事创新活动的最佳实验场。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学术实践的养成,这是你们走向创新成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终身必修课,这是你们立足创新领域的基础。

同学们,今日的复旦汇聚着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两所名校的历史基业和财富。同学们要爱护她,保护她,珍惜她!原复旦大学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是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公立高等医学院校。在旧中国,两校筚路蓝缕,屡处绝境。

在抗战过程中坎坷飘摇,坚持不懈。在新中国,两校迅速发展:1952年高校院系挑战,复旦壮大崛起,坐镇东南,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上医的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医学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加强;1959年,两校同时成为全国重点大学,贡献卓著。进入新世纪,两校合并,成为新的复旦大学,学科结构进一步拓宽,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同学们,今年是复旦大学建校110周年,也是学校加快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你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加入复旦,也担当起了复旦人的共同使命。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在最美的青春年华奋斗,共同为复旦的发展添砖加瓦。

学校期待,若干年后当我们再次在这里聚集为你们毕业送行的时候,同学们能够自豪地说,我们领悟了创新的真谛,获得了创新的硕果,满怀信心走向未来,为人类文明进步不断创新,做出更大贡献!谢谢各位。

复旦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

1818年10月22日,黑格尔在受聘柏林大学哲学教授职务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个世界的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服务于外界,而不往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于自己的心灵家园当中。这个家园就是我们的心灵。

尽管已经过去了近两百年,但我感觉,他的讲话更适合于我们现在的时代。我们现在的时代正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化。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心,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这是我强调的心灵育人。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

我相信各位同学现在的情感都非常复杂,其中既有别离的伤感,也有依依不舍的眷恋。当然,我相信更多的是大家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毕业典礼上所特有的难以言表的一种滋味。

此时此刻,我不想从网络上搜寻一些流行的词汇来修饰我的讲话。因为它们既不能让你们对我增加一分尊敬,也不能增加一分亲切,更加不能使我变得跟你们一样年轻。我想,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一颗可以互相沟通的心灵。

光阴而远离智慧。

无论你们当初进入复旦的理由是什么,我们现在更需要反省的是复旦在这四年中给了你们什么,你们从复旦还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到教育的本质。

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海(tehead)说过,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的笔记,忘记了为考试所牢记、所背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才能真正被称之为是教育的。对于复旦,我们认为这剩下的东西应该是一颗自由而年轻、真诚而脱俗的心灵。

我在这里严肃地讲讲心灵。因为心灵的严肃和丰富是一切行为之源。1818年10月22日,黑格尔在受聘柏林大学哲学教授职务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个世界的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服务于外界,而不往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于自己的心灵家园当中。这个家园就是我们的心灵。

尽管已经过去了近两百年,但我感觉,他的讲话更适合于我们现在的时代。我们现在的时代正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化。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心,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这是我强调的心灵育人。复旦的心灵在哪里?有一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我们中文系的朱东润老师在他的自传中回忆:上世纪50年代,他给学生讲《诗经》,讲到《诗经〃采薇》的时候,有学生就站起来大胆地质疑书本上的解释,问题正中要害。这位学生就是章培恒先生。

师的风采;在茶余饭后,你们谈论着学校的轶事趣闻。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复旦心灵所在,当然也在你们身上进一步延伸。

大学的根本就是学术。在大学的运行当中,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应该围绕着学术开展,也就是学术优先的原则。所谓学术,就是研究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一所大学的根本。对大学的爱心,则应该是渗透在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全心投入,管理人员对学生的真心关怀,以及我们每一位复旦学子在社会上的一言一行,都将体现我们对复旦的真心。

我昨天晚上在写发言稿的时候,听说了一件令复旦人感到羞愧、感到伤感的事情,它让我几乎彻夜难眠。请原谅我在今天这样一个场合来谈论一个不怎么愉快的事情。但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如果我今天在这里不谈,那么前面的话全都是废话。

事情是这样的:某学院的一位女学生今年拍毕业照时,因为帽子掉下来,她回头去捡帽子,但这个时候摄影师的快门按下了,照片当中就没有这位同学的脸。摄影师当场就补拍了照片。但是昨天,她拿到的却是那张没有她的毕业照。所有在场的同学都可以理解她的心情。她希望重印那张重拍的照片,并发给同学。遗憾的是,有人说这不是学院的责任,学院没有必要管,应该让学生自己和照相馆交涉,甚至还有人认为她小题大作。这位女生只能沮丧地要求班上的另外一个同学给全班的同学发短信,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一起分担重印的费用。

我不得不把我前面说过的一句话再重复一遍: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无法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我唯一能做的,是代表学校向那位女同学表示道歉。

这些现象引起了我更多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复旦的追求真正成为现实,让我们不够完美的地方变得更加完美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我们所有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能够受到真正的尊重和尊敬;只要让我们每一位学生,包括刚才我提到的那位女同学都能受到真诚的关注和呵护;我们的师生都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对学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理念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复旦,才会吸引更多的心灵。即使你离开了它,你也将对它永远眷恋,它将成为你毕生的精神家园。

100年前,有两位复旦的同班同学留学(微博)归来,他们可能比我们在座的还要更小一点。100年后,作为中国的人文和科学的代表,他们的学术成就令人景仰,而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世人传颂。其中之一就是陈寅恪先生,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言说成为温家宝总理一生所崇尚的格言。他还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另一位是竺可桢先生。他说:“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该随波逐流。”无论同学们从事何种职业,你们都不是一部适应社会的机器,而是引领社会、改造社会的创造性人物。

让我们相互勉励,守护好我们自己美丽的心灵,守护好我们复旦大学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和想象力展翅飞翔。

相关范文推荐
  • 11-23 消失的帝国读后感范文(13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道理和哲理,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如果你需要更多的读后感范文来参考,那么请看下面为大家准备的这些文章。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
  • 11-23 电气技术员个人总结范文(18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应对将来的挑战。接下来是一些总结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叫xxx,从事电气设备维
  • 11-23 会植树的鸟读后感(优质16篇)
    读后感应该包括对书中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的思考分析,尽量提供有深度的见解。在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 11-23 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年版范文(17篇)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发现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值得一读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
  • 11-23 电缆桥架采购合同范文(20篇)
    采购过程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需求,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采购管理实践和经验。招标人:____________(以下
  • 11-23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学期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在学期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在不同课程和项目上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学期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 11-23 伽利略走下斜塔后大全(14篇)
    优秀作文在语言运用上富有变化和创意,采用准确、美观、生动的语言,让人眼前一亮。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当伽利略做完了试验,从
  • 11-23 大学迎新晚会活动策划(通用19篇)
    活动策划是指根据特定目标和需求,制定相应方案并运用相关资源,从而策划和组织各类活动的过程。这是一些活动策划中的案例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活动策划能力。
  • 11-23 银行软件正版化自查报告范文(17篇)
    自查报告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关于自查报告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分享,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指导和
  • 11-23 歌曲发行合同(优秀13篇)
    合同协议的内容通常包括合同的主体、目的、条款、责任、违约等方面的规定。以下是一些经过专业律师审核的合同协议样本,供大家参考。乙方:_________有限公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