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的教案(优质8篇)

最新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的教案(优质8篇)

时间:2023-10-13 21:40:18 作者:文锋 最新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的教案(优质8篇)

请您帮助我解决问题。请示时,我们要有条理地陈述问题和要求,做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使上级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请求。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你可以掌握一些请示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篇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品读韵文

1、瞧,宽阔的绿茵场上,足球在运动员的脚下多灵活呀?

2、运动员们激烈拼抢,脚下生风,踢球技术娴熟。结合图片点拨:争顶和倒勾。

3、他们拼尽全力,运用熟练的技巧摆脱对方,把足球射向对方球门。

4、看台上,观众们摇旗呐喊,为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和球队加油助威。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场上的运动员,绿茵场上沸腾啦!

5、诵读韵文,读出画面。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倒、勾、过、门、加。

1、认读生字。

2、看笔顺表,记笔顺。

3、认识新偏旁。

4、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教师范写生字。

6、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哪些笔顺。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8、反馈纠正。

四、作业。

五、课外延伸

1、和爸爸一起看一场足球比赛,并认真听解说员的解说。

2、课后大家可以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一次班级的小小足球赛,体验一下踢足球的快乐。

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有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猜谜语。身子像个小豆点,摇着一根小尾巴,从小就会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

小飞机,绿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天气预报它内行。

2、夏天到了,小动物都会做些什么呢?指名说一说。

师;这些小精灵给夏天增添了很多乐趣,让我们来读一首儿歌吧。

对话平台

自学(在读文中标记生字,激发识字兴趣)

自由读儿歌,用喜欢的标记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的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儿歌。

二、识字(利用构字规律识字,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效率)

1、同桌交流:把你圈画的动物名称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观察特点引导发现:

(1)出示带虫子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有虫子旁,与小动物有关)

(2)读一读,想想这些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一下。

(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可出示例子点拨:蜻――虫、青;蝴――虫、胡)

(3)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字。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朗读(把识字放到儿歌情境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激发了读儿歌的兴趣)

结合插图,采用多种形式读儿歌。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多形式复习生字,进一步巩固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师生共做“我说你指”的识字游戏。

3、读读有这些生词的儿歌。

二、识字(巧识字,发展学生语言)

1、出示“网、运、展”所在的句子,指名读。

2、猜字谜:

(1)网字:师读生找卡。读句子:蜘蛛为什么结网?你还知道什么网?

(2)猜运字:师做动作生猜。还可以运什么?怎么运?练习说话。

(3)展字:做动作理解伸展的意思。

三、练习(利用课本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运用知识)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结合搜集的课外资料模仿课文说一说。

2、学生交流感兴趣的动物资料,开展“动物王国趣事多”发布会。

四、写字(书写和评议结合,激发写字兴趣)

1、学习书写“空、运、展”,学生互相提醒怎样把字写得更漂亮。

2、展示书写作业:自评、互评与师议结合。

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篇三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课文围绕夏天,将12个词语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成行,隔行押韵,分别介绍了夏天特有的气候、瓜果、昆虫、花卉,易于诵读。课文配有插图,为学生了解夏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识字识词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极富生活气息和童趣。

2、学习目标3、: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两个偏旁。

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4、教学重点:

1、了解夏季的特点,2、积累词语

3、掌握生字的字形。

5、教学难点:

认真书写、积累生字;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

6、教学准备:卡片、挂图、图片

7、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2、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指导谈话看图

同1、学们,2、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情景吗?想看看吗?

3、播放有关资料或图片,4、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5、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小组读

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用“夏、台、桃、瓜”口头组词

三、指导诵读

教师范读,生评议跟读

四、人小组读

指读

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文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写字

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了解两个新偏旁。

教学过程:

1、复2、习导入

组长带同学复习生字词

开火车认读老师罗列的生字

比赛读课文

3、学习写字

认识新偏旁

认识虫字旁和雨字头,找出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读读。

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重点反馈“桃、蛙、荐”的笔顺。

学生描红、书空,播放轻音乐。

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姓、什、么、双、国、王、方”等七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姓氏文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你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抽多个学生回答。)

师: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刘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姓呢?

师: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改编的一小部分。(教师板书:《姓氏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哪些姓?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姓、什、么、双、国、王、方”,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

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

华金魏陶姜……

哪位同学还可以说出更多的百家姓?

2、交流姓氏故事。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医学家张仲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由其他学生讲述其他姓氏的故事。

3、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3)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2姓氏歌

赵钱孙李……

百家姓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李、张、胡、徐、许

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篇五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天:(1)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人:(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我:(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篇六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准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理解字义,对在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2.通过模仿和分组朗读,初步学习朗读课文的姿势和方法。

准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理解字义,对在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1、识记字形,辨别“地”和“他”。

2、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学习语文从识字开始。谁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汉字?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2.祖国的汉字成千上万,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学习和探究。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世界。

3.我们先从一张图画开始我们的识字之旅吧。

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这幅国画主要画了什么?

板书课题:天地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天地人”

1.出示甲骨文的“天”。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2.出示“天”,读一读。

3.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认识田字格中的“天”初步感受汉字书写的美。

4.出示晴天、阴天、雨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5.用类似的教学方法教学“地、人”

(1)看图片理解:田地、沙地、草地。告诉学生“地”是提土旁。

(2)指名读“人”,正音。联系生活,认读“男人、女人、老人、好人”。

6.读一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了解“天地人”的含义。

天地人是宇宙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天地人合一,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二)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出示“你、我、他”汉字字牌,师生谈话交流。

教师与两名学生对话。你叫什么名字?(出示字牌:你)他是你的同桌(出示字牌:他),他叫什么名字?最后教师自我介绍,我叫xx。

2.观察比较,识记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你、他”,提问: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单人旁,学习“单人旁”)

3.三人组情景剧表演,用“你我他”说话

一位学生说:我是xx,你叫什么名字。第二位同学回答:我叫xx,他是我的好朋友,叫xx。第三位小朋友说:我是xx,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4.同学手拿字牌,游戏互动,用上“你、我、他”说一句话。

5.课中操:听读一首儿歌“你、我、他”

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

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

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

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

四、复习巩固

(一)游戏巩固

1.摘苹果游戏:可重复玩几次;

2.开火车游戏:除了读图片上的词语。

3.给“天、地、人、你、我、他”找朋友(口头组词)。

(二)朗读巩固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六个汉字,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每天里,无论在哪里遇到这些字,以及其它你认识的,想认识的,都留心读一读,比一比谁认识的汉字最多。

五、作业。

1、回家把今天学会的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讲一讲这些生字的字义。

2、完成练习册。

资料:

1.国画《一望大江开》。配合课文,用一幅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作为铺底。画面近景是岩石松枝,龚半千和费密同游,吟诗唱和,眺望远处。中间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似有万里之遥,让人可以充分感受天地之广袤。取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意。

2.“天地人”三才之道。“天地人”来源于《周易·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是指本质,“三才”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易》中具体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了。“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三才之道”的探讨和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说法。民间春联也有:“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由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经几千年而流传不衰,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天地人

你我他

教学后记:

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篇七

《姓氏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每个人都有,都不陌生,所以一开始介绍百家姓,孩子不陌生,但是说出大量的姓,对孩子来说可能一时说不完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百家姓的认识,对姓氏歌的学习,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产生了热爱之情。

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习后面的。所以说,兴趣是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这是教学中最最基础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可是这一点我还欠缺着呢!

小学语文学字识字教学过程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

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