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猴子的烦恼教案(通用21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猴子的烦恼教案(通用21篇)

时间:2024-04-15 10:04:02 作者:字海

通过编写三年级教案,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持。下面是一些值得一看的三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启示。

小学数学三年级《猴子的烦恼》教案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学习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新课标第一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48÷2=868÷7=896÷8=。

二、导学新课。

出示试一试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1.看图后,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算式表示?这时3个猴子还能分到桃子吗?

0÷3=0.

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news/0个猴子来分,怎样列式。100个呢?你有什么发现?0÷10=0.0÷100=0.

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现在3个猴子要分306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有0)。

列式:306÷3=。

口算:

竖式计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十位上的0÷3=0,因此商的十位上要写0.

3.算一算,想一想(末尾有0)。

840÷6=。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教材练一练第1题、第2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0÷3=00÷10=0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

七、教学心得(记录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感悟)新课标第一网。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p105、106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1—4题。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直尺1把,三角尺1块。

1、下面图里哪些是线段?为什么?(出示小黑板)

2、比一比,下面图里哪些是直角。(出示小黑板)

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3、引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线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板书课题)

1、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让学生观察数学书的封面,要求学生跟老师一起用手指沿封面的边指一周。

提问:课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黑板的面,教师指一指。

(2)出示:长方形纸片。提问:这张纸片的面是什么形状?

提问:长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

(板书: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提问:平时你看到的方桌的桌面是什么形状?(板书:正方形)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出示正方形纸片。

提问:正方形也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齐读: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认识长方形。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板书:四条边四个角)

(2)引导学生对折。先说明“对边”,并让学生自己指一指哪些边是对边?

学生对折,得出: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

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纸片上4个角都是什么角?

提问后板书:都是直角。

(3)你能总结出,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把长方形贴在黑板上。

(4)说明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指一指。

3、认识正方形

(1)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跟着了老师折一折。

(2)观察一下正方形纸片,正方形有几条边和几个角?

(3)请同学们拿出直尺量一量,四条边有什么关系?用三角板比一比,四个角有什么特点。

(4)你能总结出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你见过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

板书:四条边,四个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提问: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4、总结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练习二十三第4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1)认识米尺。

(2)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没有对准0刻度的。(2)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0刻度线,怎么办?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先让个别学生说,然后教师再小结。

1、填空。

(1)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2)图钉的长大约是()厘米。

2、量一量。

(1)你的铅笔长()厘米。(2)数学课本长()厘米。(3)你的笔盒长()厘米。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2、导入新课。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9~51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

2、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什么节目,在什么时刻播出。

2、呈现新闻联播片头视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初步揭题。

3、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让学生尝试着说说各自的理解。

二、比一比。

1、分组研究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讨论喜欢哪种记时法。

2、比较两种记时法的相同点,初步了解转换方法。

三、互换。

1、学习把24时记时法转换成12时记时法。

2、学习把12时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

四、强化零时。

1、出示直线,指出用这条直线表示时间,要求在直线上表示今天的一些时刻。

2、讨论一天的时间从几时开始。

3、小组讨论关于0时的几个问题。

五、回顾与质疑。

1、回顾上述学习过程,让学生谈谈收获。

2、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

六、应用。

1、讨论银行营业时间。

2、讨论火车票上的发车时间,以及去火车站的时间。

七、游戏。

用手臂表示指定的时刻。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结合具体的活动,学会推算出日期。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能力。

通过实际情景学会根据条件推算日期。

掌握倒推和跨月的日期推算方法。

一、 结合生活,引入新课。

1、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日。

2、猜老师的生日

你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吗?谁来猜一猜?

逐步给出提示,如:

(1)第二季度。

(2)这个月是大月。

(3)是这个月的第12天。

二、 创设情境,探究推理。

1、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独立思考)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2、说一说,解决简单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简单的推理过程。(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出一些模仿练习,如:一年的倒数第5天是哪一天?)引导学生讨论:淘气的生日是哪一天呢?你你自己的看法。

3、议一议。

师巡视、提示、纠错 。重点关注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思考。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书上p72上的填一填。

2、读一读。

引导学生读你知道吗?你想到了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节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

1.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很少,接触这些质量单位的机会更少。针对这种情况,光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信息,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2.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学生认识了吨,掌握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例8,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准备ppt课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同学或老师的体重。

2.讲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游戏和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生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吨。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张伯伯要运送大米,选择集装箱和火车运送,你知道它们分别能装多少吨货物吗?(学生看车厢上的数,说出它们的载质量)

(2)1吨到底有多重呢?还是让这些大米告诉我们答案吧!

课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课题:这10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板书:1吨=1000千克)

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呢?(指出: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1吨。然后让班级的40名同学到前面站成密集队形,体会1吨的视觉效果)

(2)让学生完成课堂活动卡,丰富对吨的感性认识。

(3)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质量是1吨的物体。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计量鲸、大象的体重,计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质量等)

小学数学三年级《猴子的烦恼》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简单小数的比较问题。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认识小数对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这些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过小数甚至用过小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旨在将日常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地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加、减法的计算。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是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中出现的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位或两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做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课标分析。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发展数感。

2.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会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4.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并学会设计较复杂的对称图案。

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

(1)每一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哪幅图案是对称的?(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

(二)解释应用。

1.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复杂图案呢?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教材第24页)。

学生在书上独立画图,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请画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在画图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2)继续画下去(教材第24页)。

我们一起来欣赏,观察图案,它是由哪个简单图形运用什么现象,经过怎样的变化过程得到的。

(学生汇报。)。

2.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

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个几”和“倍”的联系。

2、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倍”的概念

圆片数个,例5花图、线段图等。

1、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

(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2)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要摆2个3,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3)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1、老师演示:第一行圆片摆了3个,第二行摆跟它同样多的3个,这时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圆片的1倍。请你也来摆一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1倍。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摆边想:1倍该怎么摆?

3、题目要求我们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请你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后)谁来说一说第二行圆片摆了()个()。

4、完整地说一说: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2个3。

5、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又该怎样摆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并完整地复述: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摆了()个()。

6、巩固练习:

(1)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先独立摆一摆,再说一说。)

(2)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独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说一说。)

(3)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4)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1、教学例5

(1)直接出示例5。

(2)谁来说一说: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倍。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月季花有2朵,菊花有3个2朵,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一共有6朵。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3)谈话:如果我们把灰带子的长看作1份,花带子的长就是这样的4份,(老师边讲边将花带子与灰带子进行比较)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4倍。

(5)在灰带子的后面加上一段。

1、白皮球

花皮球

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倍。

2、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谈话:老师要求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2倍,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拿去花皮球的2段,也可以给白皮球加上一段)

4、请你也来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同桌一个人出题,另一人根据同桌的意思画一画,摆一摆,再说一说。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学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和分米度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3、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会换算质量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并牢记它们之间的进率。

1、能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表示物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7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并且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还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课件。

一、知识再现。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2.填空: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闰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通常每()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2题。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生1:去过,去过遵义会议会址。

生2:去过遵义姑妈家。

生3:去过遵义游乐园。

课件出示遵义游乐园的一处场景

师:这是遵义游乐园,你们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木马、风车。

(利用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

师:你们能在这幅图中找出角吗?

生积极主动的找到了很多角。

师:你们生活中哪里还有角呢?

生:桌子上有角;

生2:窗户上有角;

生3:安全出口牌上也有角;

生4:书本上也有角

(让学生在图中找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大幅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这个角是什么角,老师手中拿的这个图形的角是什么角呢?

生:直角(师把直角图形贴在了黑板上并指书上也有直角)。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直角,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锐角和钝角。

揭示课题并板书:锐角和钝角二、探究锐角和钝角

出示不同三角形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分一分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生:按照角的大小来分的;

(让学生动手操作对这几个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熟知锐角与钝角有什么特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师:现在我们把这两组角与直角比,有什么发现呢?

生:这组角比直角小,这组角比直角大。

(老师将这其中的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画了出来,同时也把直角描了出来。)

2、引导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咱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老大和老二,那你们认为哪个是哥哥那个是弟弟好呢?

生:这个是弟弟,这个是哥哥。

师引导学生论得出:这个就叫锐角,这个就叫钝角。

3、深入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了锐角和钝角,请看这是什么角呢?

生1:直角

生2:钝角

生3:锐角

师:有三种结果,那到底是什么角呢?同学们想个办法准确的判断一下。

生: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量。(用投影仪展示)

通过学生测量反复2次,这个角的一条边与直角板上的一条边重合后,另一条边在直角板上的另一条边的外边,说明这是一个角是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让学生用肉眼观看,判断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论,让学生出现了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更积极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完成的欲望)

1、找游乐园里的锐角与钝角(课件出示游乐园,场景图)

(先找出了很多)

2、找游乐园里物体中的锐角和钝角

(生找出了相应的'锐角和钝角)

3、找出生活中哪里有锐角和钝角

生1:红领巾的三个角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生2:老师眼镜框上有钝角;

生3:凳子上有锐角

生4:文具盒上有锐角

生5:玩具上有锐角和钝角

4、说说这些角的名称

(生说得很好)

5、用纸折角

(学生折出了各种各样的锐角和钝角)

6、用手臂比划角

(学生用身体的很多部位比划出了不同的锐角和钝角,在生活中找角、物体中找角、用纸折角、用手臂比划角、用身体划角)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锐角、钝角或直角,你想向在座的朋友说点什么?

生1:大家好,我是锐角请大家多多关照。

生2:我是钝角,请大家为我准备更多的三角板,让我认识更多的角。

生3:我是锐角,请大家别碰我的尖,会刺手的。

生4:大家好,我是钝角,我愿意和大家交朋友。

师:小朋友们好,如果我是锐角,我比直角小,如果我是钝角,我比直角大。(拓展小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自己溶入到了知识中,又起到了化龙点睛的作用)

课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1、从资源开发的角度看

教师能充分利用挖掘资源(情境中找角、生活中找角、图片中找角、手臂中找角、人体中找角)帮助学生抽象和构建各种角的特征,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认识各种角。

2、从三维目标角度看

(通过让学生指出角,分类,描角,比大小等)使学生对锐角、钝角有了非常明确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技能达标率较高(如能正确量角、判断角、比划角等特别是人体上找角)

3、知识构建的过程与方法来看

表面上似乎是少了一些,看上去只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上学生的思想过程与方法是突出非常清晰的,就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参与意识较强,特别在练习部分中的游戏部分更为突出。

较好地渗透了品德教育内容(如遵义会议会址,教后的你想对老师谈点什么)。

更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又为生活服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属于数学学习生活化特点。

4、突破误区(即一说到任务深,就要用多媒体,就要怎么样、怎么样,但这节课中多媒体的出现并不多,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课中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学中双边活动非常到位,真正实现了课堂中学生爱学习,乐学数学的效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渗透学习方法。

练习小篇子。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容。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

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4×60=(说算法)80×5=(注意0的个数)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

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订正。

(3)全班交流。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

(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

(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

(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

1.快速抢答争第一。

(1)出示题目:

(2)学生抢答。

2.认真观察填表格。

(1)出示题目:

(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趣味数学找规律。

(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1.做第108页的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然后让学生改变题目的问题,口头改编成一道两步应用题.

2.做第108页的第5题.

然后,让学生改变第三个条件口头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改编,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口头改编的应用题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如:

(2)……总数多38吨……

(3)……存的玉米是小麦和大豆的总数的2倍.……

(4)……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多38吨.……

(5)……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少38吨.……

3.做第109页的第6题.

练习二十六的第7~9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第21*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吗?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玲玲的妈妈问营业员:“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提问:从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问号)。

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

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会解答,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指名说,教师板书)。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

提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没有不同的算法,教科书上的第二种解法不再教学。如果有学生说到第二种解法,先让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再让学生指着线段图说一说“1+3”表示的意思,即裤子的价钱是1个38元,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妈妈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出示问题: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指名读问题。

(2)谈话:我们先看线段图,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会解答吗?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3)交流: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提问:有用第二种方法解答的吗?如果没有,不再教学这种解法,如果有第二种解法解答的,让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比较。

提问:这两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学生回答时,把课题板书完整。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是求什么。

独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样解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

交流并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

学生各自填表。

全班共同校对。

4.补上合适的条件。

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

(1)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

(2)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5.出示情境图。

编一道用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汕头到广州有几千米。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你是否知道从哪到哪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跑5圈体会1千米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2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千米,知道1千米的长度,还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乐园的情境,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下面学习乘法做背景。

二、探究新知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提出问题:坐碰碰车20元,3人需要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20×3=

提出问题:要怎样计算呢?

预设1:可以用加法计算,20+20+20=60

预设2: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

提出问题:那200×3=多少呢?

预设:2个百乘3是6个百,也就是600。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提出问题: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呢?

预设1:12+12+12=36。

预设2:把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

预设3:用3乘2等于6写在个位,1乘3等于3写在十位,就是36。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3写到十位上呢?

预设:因为1表示1个十,1个十乘3就是3个十。

提出问题:想一想,12×4=应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2乘4等于8写到个位上,1乘4等于4写到十位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7=200×7=700×2=

21×4=23×2=32×3=

2.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多少钱?

3.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口算算法的理解,熟悉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预设2: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乘一位数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理清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重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具:小棒,卡片。

指名发口令,学生按口令摆立体图形。

1、p16第1、2题。

(1)独立做。

(2)订正。

2、p17第3题。

(1)独立做。

(2)独立搭。

3、p17第4题。

(1)独立画。

(2)订正。

1、同步练习p16。

2、自主天地p10。

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 04-15 大学资产管理制度(热门24篇)
    在社会生活中,规章制度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范,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接下来是一些关于规章制度的案例研究和分析,可供大家深入了解。为了更好的利用固定资产,实
  • 04-15 校园快递代取计划书(优质19篇)
    无论是制定个人计划还是团队计划,一份清晰详尽的计划书都是必不可少的。计划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件,选取一个好的范文对于我们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随着电子商务的快
  • 04-15 教学小班工作总结参考(专业18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希望通过这些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的分享,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数学教育源自生活,尽管我们
  • 04-15 廉政自律承诺书(优质18篇)
    范文范本的写作风格独特,能够为我们提供不同的写作思路和风格选择。下面是一份包含多个范文范本的参考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
  • 04-15 重阳佳节老年人活动方案(模板19篇)
    在策划活动时,我们需要借助活动方案来明确活动的内容、目标和流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活动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通过学习这些例子,相信你能够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活动方
  • 04-15 检查工作的总结(优质17篇)
    通过写述职报告,可以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教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写好述职报告。
  • 04-15 大班立春教案(模板16篇)
    教案需要符合教育教学政策和教材要求,同时也要灵活适应教学实际,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整。小编精选的这些大班教案范文,是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撰写并整理而成的。
  • 04-15 教学研究活动总结(优质19篇)
    活动总结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改善和升级我们的活动策划能力。活动总结范文9:在活动总结过程中,我们再次强调了社区文化建设对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 04-15 一年级古诗教案(热门16篇)
    一年级教案的编写应当注意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和衔接,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接下来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整理的一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
  • 04-15 网页设计自我信样文大全(17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人生的选择总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