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江西春节风俗(优秀15篇)

江西春节风俗(优秀15篇)

时间:2023-12-09 06:13:05 作者:FS文字使者

江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江西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关于江西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了解。

江西春节的风俗作文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江西的春节虽然普通,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呢!

一早上,就会被那连绵不断的鞭炮声惊醒,这代表春节的到来。哪一家的鞭炮声最响,哪一家的福气就越多。早餐必须吃白米饭,一粒一粒的米聚在一起,寓意团团圆圆。

到了正午,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寿”字包子,来做一个丢包子的活动。许多的小伙子和小姑娘都会来参与这个活动,谁接的“寿”最多,家中的'老人就会长寿最久。这似乎是一种半开玩笑的寿法,但每家每户都会认真去对待。

夜幕降临时,天上的星星格外多,眨巴眨巴眼睛,仿佛在说:“我也想过春节!”村里的小径12点前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因为都在家中吃年夜饭呢!

“咚!咚!咚——”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人们都从屋里出来了,除了很小的孩子,大部分的人都在守岁。有的人家还会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多姿多彩,别提有多美了!当然,你一定会看到几个妇女往河里丢银币。这并不奇怪,她们只是在祈求河神保佑自己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江西春节风俗

春节,又叫过年,是中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江西春节风俗吗?下面本站小编精心整理了江西春节风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

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

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今“出方”拜天地之俗已废,初一开财门习俗沿袭不衰。

饺子。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汤圆。

汤圆的“圆”有“团团圆圆”之意,南方人过年时每家每户必定要吃汤圆。

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江西春节家乡风俗作文

新年的最后一天,元宵节如期而至。

元宵节,家家灯火通明的节日,一到元宵节。最开心的无非是孩子们,因为在这个举国同庆的佳节里,烟花爆竹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一颗颗烟花伴着孩子的笑声,吵闹声,接连不断地飞上天空。随着一声巨响,一朵朵的烟火盛开在深蓝的天幕中,不是鲜花却胜鲜花。爆竹声也接连响起,应和着孩子的欢闹声,好不热闹!

元宵节的节目除了烟花爆竹之外,灯笼也是必不可少的。夜幕降临,各家灯火亮起,孩子上街的必备物品那就是灯笼。热闹的夜市,各色的灯火,各式的小贩,孩子们欢欢喜喜提着灯笼的一幕也是一道风景线,火光映在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为节日增添了一丝活气,和真正的快乐。

元宵佳节,伴随着烟花爆竹的轰鸣声,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伴随着大人的喝彩声,慢慢走远了脚步。

喜庆的元宵节刚刚过去,人们吃元宵,打灯笼……真是太好玩了。光知道好玩不行,得知道它的来历,不行了吧!还是我告诉你吧: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知道了吧!把它记住,回家给你爸爸妈妈说。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这天是元宵节,学校里到处挂满了灯笼,各式各样,每个灯笼上贴了灯谜,让大家去猜。再去教室看看:哇!一幅红对联贴在门口,外面也挂着好几个灯笼,上面写有灯谜。同学们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很快,猜灯谜活动开始了!同学们一窝蜂涌出了教室,我和胡可欣向外一看,外面人山人海,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站在每个灯笼下面商量着谜底,我们两个也在灯谜前寻找答案。突然,胡可欣眼睛一亮,摘下“降落伞”的灯谜对老师说:“张飞!”“你答对了!”老师笑眯眯地递给她一块巧克力。

我们继续前行,可是毫无头绪,压根不知道怎么办,但后面的灯谜都被摘光了,我只能想这个,是“坐”吗?不对。唉,还是算了,放弃吧!

我们俩人索性跑去操场上。啊!一看更傻眼了,这些灯谜我一个都不知道!是我们太笨了,还是灯谜太难了?一个“蓝色的枪和蓝色的刀”悄悄对我大喊着:“嘿,来猜猜我吧!”我心里一想,枪和刀,刀枪,蓝色,用英文想想blue!刀枪blue!刀枪不入,我兴奋地记下号,跑去排队,总算轮到我了,我对老师说:“刀枪不入(blue)!”“错了,下一个。”老师无情的让我从幻想中清醒。

剩下的我们谁都不知道,怎么想都不行。

时间过得真快,灯谜会结束了,回教室的路上,我心想:下次要多积累知识,下次我一定会获得奖品!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年我度过了一个特殊而热闹的无宵夜。

说特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过节。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们全家早早就准备好了去看花灯,每年,我都能欣赏到漂亮新颖、五彩缤纷的花灯,还会看到美丽迷人、五颜六色的焰火。听妈妈说,张掖的灯展比临泽更清亮,所以,我征得爸妈同意,到张掖姨姨家过元宵。

姨姨早早就煮好了汤圆,圆圆的,从口甜到心,但人和哥哥只吃了几个就缠着姨姨带我们去观灯。

到了广场,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挂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有火红的金鱼灯,象征奥运的福娃灯,开屏的孔雀灯……今年是牛年,牛当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闹春灯,牧童戏牛灯,斗牛灯,一排排闪亮的花牛灯祝福人们今年身体牛,事业牛,生活越来越牛。

远处,一闪一闪的灯塔吸引了我,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前面,高高的灯塔上镶着漂亮的霓虹灯,红的,蓝的,黄的,绿的,五彩纷呈,耸立在广场中央,美丽极了。

过了一会,我们又来到了甘泉公园,这里也挂了许多灯,特别是闪烁在柳树丛中的,有可爱娃娃灯,美丽的孔雀灯,金灿灿的元宝灯,真叫人留恋忘返。

这时,随着轰轰的声响,广场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来,噢,原来是开始放焰火了,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见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绽放,又缓缓消失,有的像美丽的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从远处的天空慢慢飘落,美丽极了。

正月十五的张掖多么热闹,元宵节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家家户户都在用笑脸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元宵”我认为元宵其实是和汤圆一样的。都是那么园,那么白,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觉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里放入各种馅儿:芝麻,豆沙,桂圆,果仁等等,然后再包好。我想“元宵”这个“元”和团圆这个“园”是谐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圆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锅里煮。这样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户户就围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这句话“闹元宵,煮元宵,骨肉团聚,满心喜。”

元宵节还可以观花灯。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热闹而美丽。在这一天还可以猜灯谜,在灯笼下贴上一张张灯谜纸,既可以动脑筋,又可以观灯,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真是一举多得啊!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听妈妈讲元宵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情侣们手拉着手一起去观灯、看表演。笑声洋溢着整条街,幸福洒满每个人的心。

元宵节那一天最热闹的无过于放礼花了。街上人很多,每个人都站在了观赏烟花的位置。放烟花的人来了,他点燃了烟花,“呯呯”开始放了。看,一只像老鼠一样的烟花冲上天了,一炸五颜六色的花点儿就在天上飞舞,过了一会儿又不见了。紧接着,又飞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样从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来越多了,笑声越来越响了,一朵朵“花”也越来越好看了……大伙儿沉浸在欢声笑语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节家家户户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会儿就进入了美妙的梦乡,我想,人们也一定会笑得很开心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西的春节风俗作文

我的故乡——江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节日习俗也饶有一番风味!虽然江西也已渐渐步入城镇化,但还保留着正宗的农村味儿!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最为隆重的节日非春节莫属了!当然,我们江西过年的年味儿绝不比别的地方差!这不,腊月才刚到,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江西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认门还有一个这样的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八,打糍耙;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照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家家飘香,户户欢腾,为新年打一个结实的底座。

过年时,孩子们最开心了!可以放鞭炮,吃好吃的,还可以穿新衣服。最开心的是——收红包!哈哈!但是,守岁却好像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一家之中,除了周岁未满的小婴儿,其他人必须得守岁。熬到了午夜,虽然会有好吃的东西吃,但还是倒头就睡了!天明了之后,总是会有“熊猫眼”的。

到了春节临近尾声的`时候,大人们照常做事,小孩子又将开始上学,盼着下一个年……。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春节风俗作文

正月初一的早上,母亲都会煮好热腾腾的汤圆,然后,我们便会和父亲忙上忙下的搬张桌子出来,在桌子上面摆好8个碗,8双筷子,整齐的摆放好,接下来,就该把热乎乎的汤圆盛在碗中啦,最后父亲便会跪着烧纸钱。祭拜完了以后,我们都争先恐后的抢吃汤圆,因为吃老祖宗吃的东西不会生病。

其实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春节风俗,可是它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祭拜,是对长辈的尊重,我们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长辈的思念,体现了一个孝字。

不管是什么样的春节风俗,都应该很好的传承下去,不是吗?

异地的风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江西春节家乡风俗作文

我们江西风俗非常多样:有抓周啊,有守岁啊,还有祭拜天地……今天我就来介绍几样。

三是祭拜天地,每次在过年的期间我们都要祭拜天地,让他们保佑我们可以全家安全一年里不会出事。我们要把猪头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这样可以全家幸福。

我们江西还有很多习俗想要了解的话就到本地去了解吧!

江西的过年风俗习惯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春节、元宵、端午节和中秋节了。这些节日当中,春节又属于重中之重。每年因回家过春节的外出游子、农民工流、学生流交汇在一起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春运”现象。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的就是人们对春节的重视,反映在心理上就是中国人十分看重与亲人的团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春运期间车票之昂贵,人员之拥挤,人们依然向往挤上过年前的最后一班车。

我们这里通常意义上的“过年”,不单单是指“春节”那一天,而是从“春节”那一天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后为止。这期间节日的气氛相当浓厚。因为只有等到过年,才能见到久别的亲人并与之团聚,小孩子则不仅可以尝到许多平时享受不到的美味,可以放开肚皮大饱口福,而且还能得到一笔数目不小的完全归自己支配的压岁钱,那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先说过年的准备阶段。过年最重要的准备是年货,为了让家人和亲朋好友吃好玩好,妇女们通常要准备众多的年货。秋收已过,她们有时间到墟市上买回酿酒的酒曲,用刚刚收获的糯米酿上一缸甜美的米酒,以招待远道归来的亲人和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米酒是用酒娘冲开水的,喝上一口,从口里甜到心里,但又不失酒的香味。除了酿酒外,她们还会用自家养的鸭子制成美味的板鸭,用猪肉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香肠,或者将从集体鱼塘中分得的鲢鱼制成腊鱼等等。所有这些肉制品制成后,只要是阳光灿烂的天气,人们就用竹篙将其挂成一排放在太阳下晾晒,直至将其晒得流油为止。家家都是这样,这构成了我们家乡冬天的一道风景线。以上是要在锅里煮熟后用盘子端上饭桌的年货,还有一些则是用米粉加调味料搅和成团,然后捏成更小的不同形状炸熟的果子,墟市上购买的瓜子、蜜饯等等,则是专门用于喝茶聊天时享用的。

等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家里称“过小年”,说是灶神回天宫奏报述职的日子,所以这天要煮很多好吃的食物,使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回来是天庭将会降福人间,故有“上天奏善事,回宫降吉祥”之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家中一切器具,包括台凳桌椅、橱柜等统统搬出来清洗,然后将房里屋外的灰尘、蛛网打扫地一干二净,把整个家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过年前两天,每家会派代表到附近的墟市上购买最后的年货,比如爆竹、蜡烛、香和对联、门神画等等,当然,如果哪家有擅长书法的人,对联就直接由他负责了。对联和门神画是在春节那天贴的,都是图个红火喜庆。

最重要是就是春节那一天了,准备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过年”了,过年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在下午的四五点钟,便不断有人家开始燃放鞭炮吃年夜饭了。爆竹噼噼啪啪的声音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热闹喜庆的气氛。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和轰轰的爆竹便竟相燃放。和其他地方一样,全家团团坐在桌上,品尝着那些美味可口的菜肴,大家举杯说出自己对于家人的良好的祝愿。所不同的是这里不是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那样过年吃饺子,而只煮一桌丰盛的饭菜罢了,而且不会吃光,那意味着“年年有余”。在开饭之前,必须把筷子放在摆好的饭碗上,每个碗倒上几滴茶,由家中年纪最小的人叫: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被叫的人应该都是已经故去了的),然后将各个碗中的茶到掉,请家里年纪最大的坐上席后,大家才能动筷子。这些过程虽然看上去有些麻烦,可却是寓示着对祖先的尊敬,对长辈的孝顺,它不自觉地给我们提供了教我们和小孩如何做人的一个舞台。在有说有笑的过程中,大家享受着最丰盛的年夜饭。过后,大人照例要给老人和小孩发压岁钱,并要求小孩将压岁钱放在枕头下,以企求岁岁平安。

大年初一,是祭祀“观音”的日子。这一天全家人都只能吃素食,比如豆腐、白菜、萝卜之类,而且每餐都要将素菜吃光,寓示着新的一年庄稼长势喜人,不要到农田中拔杂草。吃完早餐,那些少男少女们往往准备进城逛街购买衣帽鞋袜之类,而善男信女则前往当地的佛寺烧香拜佛求签,所以,这一天的行人也是相当之多,导致交通堵塞现象频频发生。可是人们决不会在这一天去走亲戚,向亲戚拜年。初二“喝汤”,其实并不是喝汤,只是烧些米线,煮些清水蛋来吃。原来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一碗米线,上面放上两个剥了壳的清水蛋,送往本家族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家庭中,实为敬老,因为米线意为长寿,剥了壳的鸡蛋意为脱壳重生。老人一般只会接受米线和其中一个鸡蛋,另一个蛋回敬给主人。如果双方都有老人,双方就会互送。从初二开始,人们便可以向亲戚朋友拜年了。特别是年前出嫁的闺女,是一定要在初二这天回娘家的。而且须在娘家呆上个把礼拜,那些兄弟哥嫂叔伯们会按一定顺序请新婚夫妇到自家吃一顿,那叫“请饭”,这时,也是新郎熟悉娘家亲人的好机会。一般人拜年可以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过年这一段时间是个人们互相交流的时期,最重要的表现在于“礼”的往来。在亲戚家做客,一般是只吃两顿,一顿叫“喝汤”,一顿是中餐。前者是主人为刚刚远到而来的客人洗尘的,他们端上美酒和下酒的几个小菜,让客人先垫垫底。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讲述工作和家庭的情况,这样在闲聊中不知不觉就减轻了客人在路途的疲劳。不一会儿,主人撤下小菜的盘子,端上十几个家里的拿手的好菜,开始真正的中餐。临走时,他们又回送一些自制或是买来的果子、花生之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到了正月十五,家家团团圆圆闹完元宵,节日气氛就已渐渐淡下来了,因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为了拼得更好的生活,还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经过一个“春节”的休息,人们疲惫的身心得到调养,这使得他们更有精力去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应该说,我们家乡的春节不仅是亲情、友情的展现,而且是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润滑剂,更是教育后代尊老幼,善待他人,拼搏进取的一个途径。通过春节,将身处异地的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互相倾诉一年来的得与失,共同分享一份快乐,分担一份别人的苦难,使人们内心不感到孤独!

春节风俗作文

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人们就慢慢的掌握了“年”的出现时间,原来它每年春节都来,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的时候,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思,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还必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保佑他们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夜。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年,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再也没有来了。

通过络,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春节风俗的知识,以后要经常上,了解了解大事和有趣的事。

江西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江西春节习俗大家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西春节习俗,欢迎阅读。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春节、元宵、端午节和中秋节了。这些节日当中,春节又属于重中之重。每年因回家过春节的外出游子、农民工流、学生流交汇在一起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春运”现象。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的就是人们对春节的重视,反映在心理上就是中国人十分看重与亲人的团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春运期间车票之昂贵,人员之拥挤,人们依然向往挤上过年前的最后一班车。

我们这里通常意义上的“过年”,不单单是指“春节”那一天,而是从“春节”那一天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后为止。这期间节日的气氛相当浓厚。因为只有等到过年,才能见到久别的亲人并与之团聚,小孩子则不仅可以尝到许多平时享受不到的美味,可以放开肚皮大饱口福,而且还能得到一笔数目不小的完全归自己支配的压岁钱,那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先说过年的准备阶段。过年最重要的准备是年货,为了让家人和亲朋好友吃好玩好,妇女们通常要准备众多的年货。秋收已过,她们有时间到墟市上买回酿酒的酒曲,用刚刚收获的糯米酿上一缸甜美的米酒,以招待远道归来的亲人和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米酒是用酒娘冲开水的,喝上一口,从口里甜到心里,但又不失酒的香味。

除了酿酒外,她们还会用自家养的鸭子制成美味的板鸭,用猪肉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香肠,或者将从集体鱼塘中分得的鲢鱼制成腊鱼等等。所有这些肉制品制成后,只要是阳光灿烂的天气,人们就用竹篙将其挂成一排放在太阳下晾晒,直至将其晒得流油为止。家家都是这样,这构成了我们家乡冬天的一道风景线。以上是要在锅里煮熟后用盘子端上饭桌的年货,还有一些则是用米粉加调味料搅和成团,然后捏成更小的不同形状炸熟的果子,墟市上购买的瓜子、蜜饯等等,则是专门用于喝茶聊天时享用的。

等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家里称“过小年”,说是灶神回天宫奏报述职的日子,所以这天要煮很多好吃的食物,使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回来是天庭将会降福人间,故有“上天奏善事,回宫降吉祥”之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家中一切器具,包括台凳桌椅、橱柜等统统搬出来清洗,然后将房里屋外的灰尘、蛛网打扫地一干二净,把整个家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过年前两天,每家会派代表到附近的墟市上购买最后的年货,比如爆竹、蜡烛、香和。

对联。

门神画等等,当然,如果哪家有擅长书法的人,对联就直接由他负责了。对联和门神画是在春节那天贴的,都是图个红火喜庆。

最重要是就是春节那一天了,准备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过年”了,过年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在下午的四五点钟,便不断有人家开始燃放鞭炮吃年夜饭了。爆竹噼噼啪啪的声音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热闹喜庆的气氛。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和轰轰的爆竹便竟相燃放。和其他地方一样,全家团团坐在桌上,品尝着那些美味可口的菜肴,大家举杯说出自己对于家人的良好的祝愿。

所不同的是这里不是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那样过年吃饺子,而只煮一桌丰盛的饭菜罢了,而且不会吃光,那意味着“年年有余”.在开饭之前,必须把筷子放在摆好的饭碗上,每个碗倒上几滴茶,由家中年纪最小的人叫: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被叫的人应该都是已经故去了的),然后将各个碗中的茶到掉,请家里年纪最大的坐上席后,大家才能动筷子。这些过程虽然看上去有些麻烦,可却是寓示着对祖先的尊敬,对长辈的孝顺,它不自觉地给我们提供了教我们和小孩如何做人的一个舞台。在有说有笑的过程中,大家享受着最丰盛的年夜饭。过后,大人照例要给老人和小孩发压岁钱,并要求小孩将压岁钱放在枕头下,以企求岁岁平安。

大年初一,是祭祀“观音”的日子。这一天全家人都只能吃素食,比如豆腐、白菜、萝卜之类,而且每餐都要将素菜吃光,寓示着新的一年庄稼长势喜人,不要到农田中拔杂草。吃完早餐,那些少男少女们往往准备进城逛街购买衣帽鞋袜之类,而善男信女则前往当地的佛寺烧香拜佛求签,所以,这一天的行人也是相当之多,导致交通堵塞现象频频发生。可是人们决不会在这一天去走亲戚,向亲戚拜年。初二“喝汤”,其实并不是喝汤,只是烧些米线,煮些清水蛋来吃。

原来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一碗米线,上面放上两个剥了壳的清水蛋,送往本家族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家庭中,实为敬老,因为米线意为长寿,剥了壳的鸡蛋意为脱壳重生。老人一般只会接受米线和其中一个鸡蛋,另一个蛋回敬给主人。如果双方都有老人,双方就会互送。从初二开始,人们便可以向亲戚朋友拜年了。特别是年前出嫁的闺女,是一定要在初二这天回娘家的。而且须在娘家呆上个把礼拜,那些兄弟哥嫂叔伯们会按一定顺序请新婚夫妇到自家吃一顿,那叫“请饭”,这时,也是新郎熟悉娘家亲人的好机会。一般人拜年可以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过年这一段时间是个人们互相交流的时期,最重要的表现在于“礼”的往来。在亲戚家做客,一般是只吃两顿,一顿叫“喝汤”,一顿是中餐。前者是主人为刚刚远到而来的客人洗尘的,他们端上美酒和下酒的几个小菜,让客人先垫垫底。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讲述工作和家庭的情况,这样在闲聊中不知不觉就减轻了客人在路途的疲劳。

不一会儿,主人撤下小菜的盘子,端上十几个家里的拿手的好菜,开始真正的中餐。临走时,他们又回送一些自制或是买来的果子、花生之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到了正月十五,家家团团圆圆闹完元宵,节日气氛就已渐渐淡下来了,因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为了拼得更好的生活,还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经过一个“春节”的休息,人们疲惫的身心得到调养,这使得他们更有精力去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

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今“出方”拜天地之俗已废,初一开财门习俗沿袭不衰。

跳傩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的,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初一叫“起傩”,十六叫“搜傩”.“起傩”之后,傩班开始四处巡回,十六日回村“搜傩”.“搜傩”仪式极其热烈隆重,四邻八乡的乡亲们在这一天夜晚往往都要赶到石邮村自己的亲戚家中来,村里往往也要摆上几桌到几十桌,集中招待一些来此地观傩的“上面人”.

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元宵节:(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异常热闹。

春节:我们南昌人说:过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南昌话)。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后才陆续回家,家人均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所以,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是过年的,有的早上过年,有的是中年、晚上过年。

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

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上七大似年: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元宵节:(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异常热闹。

春节风俗作文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倒霉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与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衬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春节风俗作文

我生长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我爱我的家乡。杭州是个美丽的城市,山美水美的地方。山有宝石山、玉皇山;水是西湖之水。现在我给你介绍杭州的西湖吧。

杭州的风景春、夏、秋、冬都是美丽的。

杭州的春天有柳浪闻莺;在沿湖长这个千米的堤岸上和公园的主干道路上,沿途栽种的垂柳及狮柳、醉柳、浣纱柳等特色柳树,从涌金门至清波门,是一座以春花为主景的大花园。在园中主景区有闻莺馆,力闻莺馆不远处有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

西湖的夏天有曲院风荷;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提春晓,面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乃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种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娣莲等等各种荷花,莲叶田田,分外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枝,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西湖的秋天有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乃西湖十景之一,位于白堤两端。登楼眺望秋月,在适静中,感西湖的浩然,洗涤烦躁的心境,是她的神韵所在。从岸上远眺,是衣服素雅的水墨江南图卷,平湖望秋月,可谓搂、岸、水,皆可望。

西湖的冬天有断桥残雪;断桥残雪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白蛇传》的故事中出现过,这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她书写了一个默默的在断桥上苦苦等待的痴情男子一场宿命与灰暗的情感基调。

杭州的名胜景区还有很多,如果你想了解”外公,这几包垃圾不能倒吗?堆在这里臭死了!”外公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杭州人的习惯,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奥,来这儿喝茶吧!”我跟着外公拿了一杯菊花茶。菊花宛在水中央,旁边几颗枸杞点缀着,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出现在眼前。我喝了一口却差点喷出来。我叫:外婆,这茶怎么是甜的?哪儿搞错了吧!”外婆不紧不慢的说“没错,这个东西叫糖茶,象征甜蜜,喝两口!”“噢~~~~”我顿时茅塞顿开。

春节是五千年的文化缩影,是中国人的特色,是中国人的特色!!!

山东春节风俗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许多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临清地方初一早饭吃各种馍馍、枣糕、粘窝窝等,又佐以各种丸子、粉条、白菜熬成的“全菜”,名为“吃全年的饭菜”。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临清初一拜年,男子与已婚妇女参加,男女分开,拜过自家长辈,再拜族内各长辈,此谓“合族拜年”,之后,由族长率领到各庙宇、异姓祠堂内敬拜神位,此谓“拜庄乡年”,最后,村长指挥全村人于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纠纷怨气,此则谓“拜团结年”。

郓城等地有“春节五更乞长”的习俗。儿童起床后一声不响,先去紧紧抱住椿树,同时唱“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了做材料,俺长长了穿衣裳”。邹城则有捣鼠洞的特殊习俗,初一早晨,用面杖捣鼠洞,边捣边说“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证粮食安全。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扫地,忌打人骂人。临沂则忌动针钱,忌包饺子,忌吃荤,忌捣蒜。沂源初一晚上忌点灯,据说点了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胶东各地最忌初一打破东西,万一打破东西,要手持碎片,不回头,不说话,直走到井边,将碎片抛掷井中,否则“主凶”。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语“岁岁(碎碎)平安”来解除。初一煮饺子,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商店过年吃饺子同时吃蒜时,因“蒜”与“散”音同,改称蒜为“义和菜”。

鲁西南地区俗规,初一早上不能把鸡、鸭、鹅等放出来,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搅乱了年(因为鞭炮齐鸣,会把家禽惊得到处乱飞),其它如牛、马、狗、猫等家饲动物,都得到优待,有的吃饺子,有的啃肉骨头。有的人家用五谷杂粮喂牲口,牲口吃饱以后,再用扫帚从牲畜头上往下扫,扫出什么粮食来,就意味着这种粮食丰收。即墨初一早晨用隔年饭喂鸡,据说鸡吃一粒米,就能下一个蛋,把各种食品端给狗吃,据说狗先吃的东西,必定丰收。

胶东龙口、蓬莱一带,初一早晨还有些特殊活动。一是照虚耗,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红烛,掀起炕席照照,然后再把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驱逐黑暗,把邪气恶息统统赶出去。二是压窗台,把年前用面粉做好的各种各样的面花于初一早晨放到窗台上,十分美观。三是“打秋千”,小孩一起床,就遵照父母年前的嘱咐,攀着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这样能长得快。四是放压缸钱,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放了压缸钱,一年不会干旱,五谷丰登有余钱。五是丢盛虫(蟠龙),初一早晨,女主人先要把年前用面蒸的盛虫放进粮囤和面缸之中。盛是剩的谐音,丢盛虫取“剩余”之意。地当京杭大运河的微山县南阳镇,年初一由儿童擎灯笼上街,跳跃欢呼唱吉利歌谣,俗称“喊发”。儿童所唱吉利歌谣有多种:“发财!发福!买地!盖屋!”,“今年好子(个)年!明年排大船!装红枣,下江南,装一个,卸一万,扫仓扫个八百担!”,“发来!圆来!元宝轱辘家里来!”

莱芜等地有初一送家堂的习俗。人们上坟、烧纸、鸣炮、叩头,将祖宗送回坟茔。回家以后,把家谱收起来,春节祭祖仪式遂告结束。但是,有的地区是初二送家堂,还有的`地区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串亲拜年的顺序各地不一,临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孙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岳父,俗称“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较远的亲戚家。胶东东部和莱芜等地于初二到岳父家串亲,未婚的男女青年可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春节串亲,都要带一些礼物。新婚女婿给岳父的礼物十分讲究,莱芜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糕点、馍馍。鸡、鱼、香肠、罐头、挂面、油条各算一色。此外,香烟、糖块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鸡要带两只,鱼要带两条,各色礼物,均要双数,切忌单数。

即墨于初三或初四给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话说:“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莱西串亲的顺序是“先看姑,后看舅,岳父岳母在后头”。岳家对姑爷,特别是新婚姑爷要盛情接待。莱芜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鸡、鱼、肉、蛋外,一般都要摆“四顶四”,就是四个果碟,四个炒碟,四个小碗,四个大碗和四个大盘。陪客的人要轮流给姑爷敬酒。岳家给姑爷的回礼是10斤左右的大馍馍和大糕各一个。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亲,叫做“扎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扎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扎根时,外祖父、舅舅、姨妈等都要送给新娘压岁钱,鲁西南的新婚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意为成双成对,大吉大利。旧时,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亲,过了十五之后才能串亲。

山东春节风俗

腊八。腊八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给当差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粥果”。这样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字样,放在小孩子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过后所有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宁阳县。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崂山。

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灯节。崂山沿海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带领下来到各自渔船上送灯,预祝新一年渔业丰收。

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是崂山渔民祭海时节。祭海时,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传统祭海仪式。祭海日子里,纯朴豪爽渔家人用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前来观看祭海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山东春节风俗

火狮子是莘县温庄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绝技,据当地人推算已传九代,近200年历史。“火狮子”有别于传统的南狮、北狮,用数千根火捻点燃后的亮点组成的狮子轮廓,极其艺术感染力,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独有的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形式。“火狮子”2007年被山东省政府收录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聊城杂技历史悠久,艺人辈出,逐渐形成了富有齐鲁特色的杂技行业文化体系。聊城杂技主要包括马戏、魔术、表演三大种别,重视腰腿顶功,突出新、难、奇、美、险,艺术风格朴实、英武、粗犷,素有齐鲁英豪之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运河秧歌是一种综合性的舞蹈,至今约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境内古老的运河两岸的十几个水闸码头,几十个村庄流行。目前梁水镇、沙镇、道口铺、闫寺、李海务(今凤凰办事处)等一带均有秧歌队。运河秧歌阵容庞大,少时二三十人,多时六七十人。其中伞棒舞的动作豪迈粗犷,矫健、英武、多与武术套路相糅合,难度高、力度大。秧歌演出通常先以棒舞开场,然后舞伞人领诸人登场。随后伞旋棒打,舞队中花大姐、花公子、三花脸、憨老婆、憨小、绅士、老翁、火流星、高跷、跑驴等角色,在伞的指挥下依次表演。穿梭在队伍中的憨小、憨老婆等丑角,不时地说出农村最让人发笑的话,诙谐逗趣。

竹马舞是道口铺办事处的特色文化,也是聊城有名的民间舞蹈形式。“竹马舞”是春节期间民间的一种花会形式,多在元宵节前后表演。表演竹马者一般要求4男4女,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正生骑红马,青衣(俏闺女)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花大姐)骑白马,小丑骑黑马。竹马的表演在跑动时,各角色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以走场为主,有“双进门”、“开四门”、“水溜溜”、“绕八字”、“蛇蜕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圆场”、“三龙出水”、“南瓜蔓”等十余种。演员手中的`道具,或马鞭,或刀枪剑戟,或棍棒,根据人物身份选定。表演者通过表情、姿态和唱腔,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表演时,伴奏乐器多为锣、鼓、镲等打击乐器。目前,这种活动已与秧歌、戏曲小唱如弦子戏、三句半、吕剧、豫剧等有机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内容更鲜活的寓教于乐的民间娱乐健身运动。每逢节庆,五颜六色的群马,生龙活虎,跳跃奔驰,大大活跃了节日气氛,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高唐“落子”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最早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发源地在高唐县城南15公里处的倪堂村。落子舞的道具简单,仅用1根1米左右的竹竿,两端加红毛线穗、铜铃数个、竹竿涂上绿颜色,杆体夹铜币,打跳起来,随着舞步的节奏,同时发出多种清脆的声音,陈列在室内,还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工艺品。落子舞的服装讲究,男演员头戴英雄巾,黑裤褂加黄坎肩,打裹腿,黑鞋加彩绸;女演员上身紧身红褂,下身紧身裤、红鞋,具有古今结合的观赏价值。“落子”人数不限,10到40人均可,但打、跳的动作、舞步、节奏要绝对一致。全队人员要求男女各半。在历史上,领舞者是类似戏曲舞台上的男丑角和女彩旦。女彩旦大多数为男扮女妆。男女领舞者是队伍的支柱和核心。他们不仅与整个队伍配合一致,而且相互挑逗,妙趣横生,令人捧腹不止。

田庄花船位于冠县冠城镇田庄村一带。田庄花船有着200多年的历史。田庄花船表演分“文武场”,文场演唱,武场舞蹈。文场共5人,踩街时敲锣鼓,表演时演唱本地流行的乱弹。乱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称为“北曲遗韵”,唱腔风格高亢嘹亮、悲壮苍凉,别有韵味。演唱的剧目主要有:《铁冠图》、《高平关》、《赵公明下山》、《高金宝下南唐》等。武场舞蹈表演包括4部分:它有花船、花车、二人搬、老姜背老婆四种舞蹈组成,表演各富特色。花船表演优美流畅,模仿逼真;花车表演配合默契,风趣幽默;二人搬表演热烈火爆,技术独特;老姜背老婆表演真假难辨,富有极强的生活气息。

“梵呗”起源于佛陀时代,“梵”为古印度之意,“呗”为赞叹、赞颂,是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在佛菩萨前歌诵、供养、止断、赞叹的颂歌,是净化人生的清净之音,后世泛指为传统佛教音乐。因“呗”与佛教同样从梵土(古印度)传入中华,故称“梵呗”。公元230年曹植登临鱼山,闻岩洞内传有梵音歌唱,便拟写音调并依《太子瑞应本起经》的内容编撰唱词填入曲调,后被称为“鱼山梵呗”。

“五鬼闹判”是流传于临清城区的一种面具舞蹈,是以古代传说的神话故事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舞蹈,“五鬼闹判”中的“判”即阴司判官,亦即传说中的镇鬼之神钟馗;“五鬼”即是手执琴、棋、书、画以及撑伞的蝙蝠鬼,每当演出之时,随着一阵紧锣密鼓,手执琴棋书画的小鬼首先翻腾跳跃出场,动作洒脱,加之多种形式队形变换,整个场面情趣盎然,随后身材高大、豹头环眼、腰佩利剑的判官在伞鬼的伴舞下出场,只见他手执木板,舒展阔袖与众小鬼打斗嬉戏,或环眼圆睁、明察秋毫;或托琴聆曲、凝目观画;或举盘品棋、捋髯审书,小鬼判官配合默契,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加之借鬼喻理、伸张正义、鞭挞邪恶的深刻思想内涵,因而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它都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郎庄面塑产生于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哪叱闹海”、“赵匡胤借头”、“舞狮”以及老虎、金鱼、青蛙、瓜果、花篮等,应有尽有。其制作过程,用精麦面粉发面,发好后在案板上用剪刀、梳子等工具捏塑出各种花样,然后蒸熟,上胶绘色、晒干即成。它的造形简练夸张。面塑为半浮雕式,经过蒸熟“发胖”,显现出一种浑厚的造型美。着色也很大胆,常涂以大块面的红、黄、绿等原色,间以多变的线条,再用少量的钴蓝和白的粉点缀成花骨朵和小梅花,最后用墨绿勾画出任务眉眼和发色,造成色相度的对比,使面塑色彩更加活泼跳动、绚丽多彩。著名民间工艺美术专家鲍家虎曾几次到冠县考查,赞其为“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枝奇葩”。

江西的风俗作文

江西的人文地理环境是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里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养成,是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结果。从这一角度去看,江西的人文地理环境不外乎两个层次,看看下面的江西地理风俗小论文吧!

首先是江西人文地理的原生态层。这主要是指在历史萌发阶段,江西地区天然的地理环境状况,这片土地上最初几批居民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由此形成的早期区域文化的原型。这时候产生的看似简单、处于萌芽状态的文化奠定了江西人文环境的基础,并且成为一种稳定的因素流传、存在于江西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或显或隐地发生着作用。江西文化的底蕴来自于此。

天然的地理环境条件是各地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汉书·地理志》这一段叙述就印证了这一点,清楚地指明自然环境对人类行为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所以有“风土人情”的叫法,二者是不可分的。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境内的地形地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其实它是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其东、西、南三面都有山峰突起,构成半环绕之势,中部丘陵、盆地相互交错,北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带。内有以赣江为首的“五河”(另外四条主要河流是抚河、信江、饶河、修水)流入鄱阳湖,构成以之为中心的一大水系;外有长江流经北部边缘,构成天然的航运系统,水利资源不可谓不丰富。整个地区以亚热带气候为主,温和湿润。另外,江西还有着丰富的林木资源。

温和的气候条件适于作物生长,大小不等的盆地和平原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场所。在人类早年蛮荒时期的渔猎生活之后,江西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农耕社会。在以后长达千年的历史进程里,农业一直是在其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在与土地为伴的日子里,人们逐渐形成了勤奋务实、淳朴善良的内在精神特质,从而设定了江西人文风貌的基本色彩:质朴、稳健。江西各地县志中都有所反映,如“地平衍,介乎江湖间。风厚俗朴,贤哲辈出”、“民安土重业,俗俭啬,矜谨节义”、“尚醇质,好俭约”、“康土厚重,朴而醇;康之人士,笃实恭谨,守礼而贞良。其父老和粹安梓,式模楷”、“风俗笃厚而纯一,人物秀特而节概”等等。人们通过农耕务农,维持温饱,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界的吸引力。而江西内部呈现的环绕状地理构造,在人类生产力还不是十分发达的时候,无疑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大障碍。缺乏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使得江西在保持民风淳朴自然的同时,又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之中,整个社会趋于保守,形成了江西民间意识形态保守的基本特征。

人们还习惯以“吴头楚尾”来称呼这一阶段的江西,可以说这是较早出现的一种人文地理概念的表述。江西历史上早期居民以山越族和楚国人为主。吴人楚地崇尚鬼神、注重祭祀的风尚也渗入江西各地的民风民俗当中,成为其特色之一。这在《汉书·地理志》中有记载:“……本吴越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吴。”类似的说法还有“风俗之厚,文物之雅,在楚越之间,谓之乐土”(敖英《清江县题名记》)、“地接湖湘,俗杂吴楚”(杨侃《郡厅记》)、“俗颇尚鬼,疾疫则巫进医退;每有祈祷,必令道士立符,用木三尺许,画符其上,安立室中,祀以香火”(《清江县志》)、“南安略同楚俗:火耕水耨,民食渔道,无积聚。衣食取给,不愁冻馁。信巫鬼,好嚣争”。这一风俗信仰在今天江西一些地区仍有保存,流传至今的江西傩舞当中就糅合有这种民间信仰。

其次是江西人文地理的进化层。这种进化多来自于江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点滴积累对人文环境带来的影响。因为原来固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只是后天的社会环境发生转变,江西不再处于“边缘地带”的位置,同外界的沟通日益频繁,风气也因之逐步开放起来。与原生态层相比,进化层中包含着更多的外力因素。

江西地区接受儒家教育比中原地区略晚,但儒学一经传入立刻受到尊重和重视,并得到迅速传播。此后,儒家思想成为继原始鬼神观念之后的又一江西文化主体意识,这是进化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构成因素。在东汉时期,江西就出现过不少饱学之士,有曾为太子之师的虎贲中郎将何汤,更为知名的是人称“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的“南州高士”徐孺子。经过六朝、隋唐的人文初兴,江西在宋、明两代发展成为人文鼎盛的地方,培养出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洪遵、洪适、文天祥等许多在政坛、文坛都颇具影响力的人物。由简陋落后的蛮荒之地发展为富庶繁荣的文化区域。江西社会文化力量之强已足以在当时领导着一时风尚,由此改写了江西的人文地理地位,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在儒学的熏陶下,江西地区的人文氛围呈现出浓郁的诗书之气,历代典籍中均有反映:“山高水清,好尚儒雅”;“临川旧为文献之邦,儒贤前后相望,经术、词章、言行、风节,垂之笺述,载之简策,未泥也”;“衣冠所萃,艺文儒术为盛,虽闾阎力役,吟咏不辍”;“由六一之乡里,家有诗书;以数万户之井廛,人多儒雅”;“俗尚儒学,敬老守贤”等等。从这些描述中不难看出江西人文风貌已在原来的粗犷之外,又增添了细致、理智的一面。而自唐以来,江西境内强宗大族日渐增多,其大多遵行的是儒学中倡导的礼教观念。强大的宗法制度将这种礼教观念的变体之一的宗族宗法意识渗透到个人意识领域,使之以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想姿态存在和流传下来,影响了以后的社会风尚,使江西地区在有儒雅之风的同时也显出一点拘谨和呆板。

江西的人文地理地位的重要性还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一个宗教十分发达的地区,并由此而享有盛名。道教、佛教在此都曾获得重大的'进展。道教由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道”发展而来,初始时在川北、陕南等地传教,在东汉末,将主要传教地转到江西龙虎山,此后代代相传,风气渐盛,成为在民间很有声名的一个教派,并于唐代开始受朝廷的敕封,成为国教。道教教义中主要贯穿中国传统鬼神精神,与江西本土的巫鬼信仰有相通之处,易为人们接受,并由此传播开来,留下了像龙虎山天师府、三清山上清宫、西山万寿宫这样的道教胜迹。佛教传入中土后,分衍出诸多门派,其中在江西开宗的颇多,有晋僧慧远定居庐山东林寺时开创的净土宗以及禅宗的临济宗、杨岐宗(杨岐为萍乡的杨岐山)、沩仰宗(仰是指宜春的仰山)、曹洞宗等等。江西因此在佛教的历史上居于显要地位,海外佛教徒的寻宗活动总会选择江西这一站。象征着非自然力的宗教和其宣扬助人脱离苦海、减轻痛苦的教义吸引着人们,道、佛宗教精神成为民众心灵的一种超现实的寄托,与儒家思想共存。

当以农业为代表的自然经济已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之后,商品经济也开始萌芽。江西在封建历史后期拥有了极其有利的地理交通条件:鄱阳湖水系本来就与长江水系相连,隋朝大运河又将各大水系相连,构成一个流通的整体,江西的水运能力和路线价值都在提升;而大庾岭更是通往岭南的必经之路。江西的门户被打开,商贸活动频繁,“金溪人贾书,临川人贾笔,清江人贾药,饶州人贾瓷”。来来往往的商人在带来大宗的各地商品货物的同时,也带来各地的见闻,促进了江西社会风俗朝着开放化方向发展。周边地区的其他文化,如闽文化、粤文化以及同在长江流域内的巴蜀文化、徽州文化等,都随着物资的流通进入江西,与江西的本土文化相互影响,形成江西人文风俗综合多元的特点。

在封闭与开放、稳定与变革的发展过程中,江西的人文地理正是在这多重构成因素的影响下,既有着来自原生态层的个性色彩,又与其他地区一样,注重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还积极地吸取各地的人文精华,最终形成了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江西民俗,成为长江流域民俗圈、乃至全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关范文推荐
  • 12-09 酒店装修工程设计合同(优质18篇)
    装修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保密责任,保护委托方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如果你是第一次签订装修合同,可以查看下面的示例,了解一些基本常识。联系电话:__________
  • 12-09 学校团委工作计划个人(实用20篇)
    学校是学生收获友谊和成长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结交一生的朋友。整理以下这些学校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指导。在省团委、校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我院本学期
  • 12-09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演讲稿(汇总15篇)
    撰写一份精彩的演讲稿,需要深入思考主题内容,提升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演讲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这些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把握当下的
  • 12-09 护士个人年度工作计划集锦(模板17篇)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不断改进和进步。接下来是一些年度总结的实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
  • 12-09 灯具销售简单版合同(汇总19篇)
    销售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通过明确双方义务和权益,为销售双方提供了法律保护和交易的明确规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销售合同的写作要点,我们特意整理了几个销售合同的
  • 12-09 守纪律讲规矩教师学习心得大全(19篇)
    学习心得的撰写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强项。学习需要自信和毅力,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达到理想的目标。第一段:引言(约200字)。守纪律规矩是一个
  • 12-09 护士的工作计划汇编(精选21篇)
    护士在医院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是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在撰写自己的总结时参考。20xx年即将成为过去,20xx
  • 12-09 教师教研组长工作总结(热门19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教学、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文书。教师工作总结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下面这些范文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 12-09 行政处罚听证申请书盖章(精选18篇)
    行政是实现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手段,它需要与各方面合作协调。行政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内部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行政工作是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
  • 12-09 家乡风俗学生范文(18篇)
    优秀作文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思考。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