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热门17篇)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热门17篇)

时间:2023-11-20 20:43:28 作者:雁落霞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热门17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内涵。想要写一篇出色的读后感,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帮助到你。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是教育家李镇西关于教育学生的书籍。我花了整整两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一睹这本书的风采,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这些内容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书中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们所熟悉的文字: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我们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读了这本书,我的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几则印象最深的来叙述我的一点体会。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教育根植于爱,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也是老师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时刻把学生当作朋友,以感情为纽带,让学生体会到你在关心他、爱护他,这是李老师对待学生的宗旨。李老师在《爱心与教育》里提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所以我们应给学生以微笑,给学生以师爱。李老师不仅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然牵挂着他们——”从此,在紧张的工作中,我的心灵深处多了一份惦念和忧思,我常常收到许多来自大学学生的信,每当这时,我忍不住想:宁玮现在在什么地方呢?“”仿佛刚放下电话,宁玮就像失踪似的。于是不停的问,不停的追忆,不停的叙说——“;所以他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对比自己,虽然作为小学老师的我,没有初中那样的升学压力,但与学生朝夕相对六年了,师生之情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增加,因而也切身体会到学生的确是自己的牵挂,我也希望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渡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处在尴尬之中,对教学工作也有点力不从心了,但责任感又使我不得不竭尽所能地支撑下去。正如有人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在教学工作中是多么的重要。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了老师的耐心,也证实了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要明确的是,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我们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也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节假日,我们邀约学生(或被学生邀约)去远足郊游、去登山探险;在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对近来发生的新鲜事的看法……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我们当作老师,甚至当成了亲人、朋友。这时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换言之,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试想,有哪位老师能够在学生毕业这么久后,还依然保持着和他们的联系,受到他们的爱戴呢!

回想以前,跟李老师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面对个别孩子的顽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复不定时,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知道是真的原谅我,还是纯洁无瑕的心根本就不会去多想,回应我的都是真诚的笑脸。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试问自己;对于一个责备或是训斥过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长,你能这样去宽容和包容吗?可这些孩子们能做到。他们眼中没有丝毫的杂质,透出的都是单纯、坦诚。学生幼小的心灵更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读后感

最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手记二,感触颇深,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令人头疼的事。李老师讲“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是,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而李老师在工作中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对待万同这样一个学生和生活顽童学生,难!万同,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可怜的孩子,物质和情感上的缺失,让万同便成了一个人间人怕的.坏孩子,可万同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李老师,这个像父亲一样的班主任,在别人已经放弃他的时候,却给他信心和鼓励。

不仅如此,李老师还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让同伴的爱唤醒了他沉睡的心灵。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有这样一群集体,才让万同的人生轨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大后的万同是一位光荣的有志气的解放军。我想,如果没有李老师的坚持和执着,万同的人生可想而知。

我在问自己: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也会如李镇西老师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但我会容忍他太多的反复吗?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恨,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我自己已经尽了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当我面对班级里让人头疼的后进生,我也曾试着去爱这些孩子,可是往往都是徒劳无功。在感叹之余只能责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管,不懂事。现在想来,以前所谓的对他们的“爱”,放在李老师那里,他微不足道了。也我该试着向李老师学习,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让自己的心灵走进他们。只有赢得了他们的认可,教育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

是的,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从手记二中我还学到了不少转化后进生的办法:如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集体评价、安排当班干部等方法是老生常谈,但是李教授也赋予了不同的内容,使得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有一些自己感到很新颖的措施,如写“每日九问”、学生作文表扬、游玩等等,这些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启发。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读后感

每当别人听说我是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赞叹道:"您真有爱心呀!",听到这样的赞叹,我总会有些许惭愧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从教之初,我的确是全心身的投入到特殊教育中去,以极大的爱心与耐心去教育这些残疾孩子。课堂上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就是对我认真备课的最好回报。课后孩子们总缠着我,对我打着手语说:"老师,晚上我可不可以到电脑室练习打字?",我又怎么忍心拒绝学生的好学请求呢?于是,每天晚上,我都会回校在电脑室里边备课,边静静的等候孩子们来练习打字。孩子们也会在做完作业后安静的来到电脑室,认真的练习打字。而且越是笨的孩子就越是勤奋,这么爱学习的学生,真的令我感动,我喜欢看到他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的朋友,把我当成他们的姐姐,爱向我倾诉心事。所以,我也经常去学生家中家访,即使我并不是他们的班主任。孩子们毕业后,遇到总总问题也爱向我咨询,家长也信任我,孩子们遇到一些婚姻方面的问题也让我帮助解决。虽然那批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但见到我还是非常亲切的叫我姐姐,经常在qq上和我聊一聊他们的生活。的确,那时的我不愧是个有爱心老师。

最近,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深爱感动,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永恒不变的,他是一位有智慧且非常有爱心的老师。如:对待后进生万同,他是想尽一切办法,为了学生的成长不断的坚持,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犯错时,他能理解、能宽容,但并不放弃对他的教育。也只有他这样的老师才可称得上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其实,学生可以感动教师,教师也可以感动学生,成功的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我应该向他学习,排除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重燃起对教育的激情,以自己的热情去感动学生。

"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面对今天,应该是加倍珍惜的;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但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像李老师一样问心无愧。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

读完《爱心与教育》后,我由衷地敬佩李老师,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他与学生交流总是充满无限深情的。最终,他的爱心付出得到了回报,学生们都很爱他。

看着看着,我的愧疚感也油然而升,我也爱孩子的,我会因为他们生病了,抱他们去医务室,我会因为下雨了送他们回家,他们没钱吃饭了,我就掏出钱来。每次训练结束,我都会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并叮嘱他们路上小心车辆……但是,由于我为了抓教学进度和效果,常常出现发火的时候。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幼苗。他的执着震撼着我,渐渐让我心平气和起来。

现在新的世纪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断学习,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要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充满信任的和睦关系,要把教师的奉献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我想我应该学习李老师,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想他们所想,学他们所学,与孩子们共享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

八月份经过连续十几天的认真阅读,认真参悟李镇西老师撰写的每个事例,为他的每一次成功的教育而心生佩服!也为他的爱心、童心、悲心、真心、信心而感动。

现在我们都说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要进行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是的,这也是我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感悟。所以李老师所讲到的对几位学生的教育,都脱离不开他对学生的爱,所以很多事情很多问题都是通过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谈话,让学生对自己信任,并愿意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好。

现在的教育形式下,我们教的高中生也是打骂不得,很多时候也只能是通过苦口婆心的教育来进行,也怕学生万一想不开而自寻短见,这个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教好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品行上,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与做法是至关重要的。

自我从教起就开始做中职学生的班主任,现在带了两届。这届学生普遍来说比上届学生要听话一些,但是就懒惰许多。特别班里的一位男生,一到冬天天气冷,就很难起床,所以我每天都要电话或者亲自到他宿舍去叫醒他。或者男生总是有点爱面子的,我的不厌其烦去叫他,倒也让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后来他qq跟我说,老师,你不用上来宿舍叫我了,现在我一听到电话响我就会起来了,如果我还会迟到你再上来叫我吧。我按他的意愿做了,后来再打电话的时候,接通后他都很自豪的跟我说,我已经起床了!另外,他除了起床懒,学习上更懒,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所以我也没对他要求太高,上课尽力认真听讲,作业一定要完成上交,还有上课不能影响到别人。我知道他喜欢上体育课,因为他很喜欢打排球,我就安排他当体育委员,他也是非常兴奋,对于体育委员要做的事情,他也是非常积极完成。除了有些时候我会找他出来谈心外,更多的时候我都是利用qq这个软件,因为我觉得,在qq上,我们更加平等,很多话当面说不出来的,我们都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为此,高二临近实习的时候他还主动告诉我,他跟一个女生拍拖了。虽然我从他平时的言语跟qq空间的异样已经有所察觉,但是他自己亲口告诉我也让我感到几分欣慰。高三就要出去实习,而且跟那女生是分开实习,我也是在qq上跟他讲一些道理,注意一些问题,让他眼下先好好完成实习再说。

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李老师那个时候多用信件,而我们现在的qq、微信使用广泛,也为我们教育者带来一些方便的。利用这些工具,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动向,从他们发布的个性签名、朋友圈等等还能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通常我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首先就是把、微信账号给大家,然后建立一个班群。

李镇西老师还十分注重“集体”这个有力的教育工具,特别强调集体中“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他一方面指出,“集体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这几个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又指出,“如果学生没有个性,那就不会有集体”。

我觉得集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我们的中职学校,后进生可能相对也比较多,所以我们在利用集体的时候,一定要在集体养成正气之后。如果一个班歪风盛行,那对学生的教育必然是适得其反的。另外,利用集体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感觉我在这个方面还不成熟,还需要磨练,今后在这个方面还得多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或者多阅读书籍多提升自己。

总之,对学生的教育,爱心与平等是必不可少的。我会尽自己的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读后感

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相当少,怎样悲观的估计都不过分,而且到现在,爱心越来越成为教师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

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心得体会

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确如此,因为借来的书就有还期,必须每天有计划地读一些,到时候才能如期偿还。图书馆的综合类图书区是我常去的地方,很多好书让人爱不释手。为此,我给自己制定了每天读书不少于30页的读书计划。这样,我的借书卡每次借一个月就可以读完两本300页左右的书了。寒假到了,于是我特意借来一本教育类的书籍——著名教育家老师的代表作《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每天细心研读,在感动之余常常受到很多启发,致使每天都多读一些,比计划提前读完了这本号称“让所有人感动流泪的教育故事”,甚至连“前言”“后记”“补记”“附一二三四”都一字不落地如饮甘露一般读过了。读书必有感触,即使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我自己的读书习惯也是要摘记读书笔记和在博客中留下感受的。

在小的时候,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凡读书就有摘记,每每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美文掩卷之际,都要在脑海中回味半晌,陶醉于文中的故事里,尽享文字给人带来的那种酣畅淋漓的仿佛品尝艺术盛宴的美妙滋味。现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仍然不想改变这种现在看似迂腐的习惯。

关于自己的读书个性说了很多,现在该说正题,我的读后感了。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这一点,我在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时,就深有感触。因为在书中,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提到某部名著对其成长的影响,窦桂梅的书中更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一辑专门介绍了自己的几篇读后感,我在读这样的书时则参照着把未曾读过的书名列入预购书单。老师更是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

感受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们老师却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尤其是我教的小学生,细细想来,他们个个都是那样可爱;有时候老师对学生好一点,那孩子必然感激涕零,其实那都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分内之事啊!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

感受之三:老师特别勤奋。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他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作为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性。对比之下,我在学生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方面就怠惰得多。

我也常常把“天道酬勤”作为口头禅,但是实际上行动却不如心动。曾经有过的成功都是勤奋与幸运牵手使然。而寄希望于侥幸和偶然,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我想,今后如思进取,“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感受之四: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黄金涛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在家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黄金涛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并鼓励学生“一两天做到这每日十问并不难,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而我教小学,但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尊敬、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有,教师也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

感受还有很多,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虽然他的方法可能针对中学老师更实用,但我这个小学老师也受益匪浅,我不学他的实例,而学他的精神。我想,即使是一个成功的小学老师的事例,我也不能完全套用,因为面对的学生是不可复制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百试不爽。关键是要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着眼于人的培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对得起学生那一声声“老师”的呼唤!我也向往当学生离开我的时候,会这样说:“我幸运,因为我遇到了程老师!”我会像老师那样,为这个愿望而不懈努力。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

在学校中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是中下等生心中的榜样。教师喜欢优等生十分自然,因为他们学习认真,学习成绩好。但他们即使天生是块“美玉”,也同样需要教育者的精雕细琢才能成器。在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手记第四部分中,我读到了自己忽视的一个问题――优等生的培养。我总感觉老师在后进生身上花的时间太多了,有时真的不划算。如果我们把补差时间花在培优上,可能取得的效果会更好。一方面给后进生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却给优等生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但对于优等生的培养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优等生长期处于班级的顶峰,长期听惯了老师的表扬,各方面的能力也强,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在与其他优等生的竞争中,也容易产生狭隘情绪或嫉妒心理,这些对他们健康成长很不利。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对优等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优等生自尊心特别强,各方面能力也强,教师对他讲的道理,他也懂。因此,他们不容易接受外界的忠告和批评,排他性和自我管理的愿望强烈。有时,干涉越多,说教越甚,他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所以,最好是让他们“自我内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自己感觉到改正缺点的必要,以此产生自觉自愿地弃旧图新的动力。找优等生谈话,不断给优等生暗示,挖掘优等生内在潜力,调动优等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我新接手的这个班级,有一名优等生――李某,不好管理,虽然是女生,但性格像男生,早在一年级我和班主任老师谈话了解到,这个学生的能力特别强,如果用好了,她肯定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但如果没有正确发挥她的作用,那她反倒会成为班级的消极分子。在开学的第二天,我就找她谈心,把老师对她的一些夸奖转达给她,同时也向她暗示,我希望她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做老师的小帮手,配合老师英语科目的管理,她愉快地接受了我的任务,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也很负责地完成任务。但我深知,她随时都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我得经常找她谈谈。

我认为对于优等生,老师应该做到几下几个字:“放”,这个“放”不是放纵,而是放手,他们对于课本知识往往不需要老师多加讲解,就能快速接受,这样他们就有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各方面水平都非常有帮助。“引”,这个“引”是引导,老师要利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优等生进行正确引导,如如何与科任老师相处,如何与其他优等生相处,如何在班级中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发挥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优势帮助后进生等等。在临近毕业的时间,我感觉优等生的思想比较浮躁的,这时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免走上不正确的道路。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读后感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今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整篇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上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上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李老师所采用的一连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顿开,受益无穷。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李老师转化你的成功事例为榜样,以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为指导思想,耐心地去对待我的任何一个学生。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这是我看《爱心与教育》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

手记中的程桦、杨嵩、黄金涛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孩子。程桦爱好广泛,学习非常优秀,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子小;杨嵩脑子灵活,悟性很高,可很“调皮”,上课时有些“不务正业”;黄金涛自控能力较差。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李老师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对于程桦,李老师从谈心入手,推荐书籍作铺垫,一步步引导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向树立远大志向发展;对于杨嵩,李老师从引导他战胜自我开始,逐步过渡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于黄金涛,李老师则发挥了“日记”这个教育载体的作用,让黄金涛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通过不断地总结、反省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经过李老师费心地调教,三个人都渐露出耀眼的光芒,为他们以后的成材之路作了很好的铺垫。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手记四“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中用自己的行动很精辟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李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当下很多教师忽略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唯分数论”的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

随着课改的春风吹进,很多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想健康也不容忽视,德育问题也毅然被摆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然而,也许是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对教师考核方面的条例欠缺,抑或是教师本人对理论认识的不到位。

总之,也还存在着“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在轰轰烈烈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李老师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把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只要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教育也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的代表作,这本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书中描述的故事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心,让我无比感动和崇敬。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永远是那么真挚。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教育是一种需要真情付出的劳动,唯独真心赋予学生,才会收获内心的感动。不同的老师对学生有不同的爱的表达法,有的如疾风骤雨,有的如细水长流。无论哪种,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这也许没错,但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让我们感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之中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李老师则不同,他给汪斌煮鸡蛋,给学生送生日祝福,和宁玮八年如一日地通信并一直鼓励她。由此可见,李镇西老师的爱是那么的真挚,因为贵在执着和坚持。作为一名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这样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实在是少见!这份教育手记,让我在感动的同时也不断的反思:如果我遇到这样一些难以管理的学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们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问题的反反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我以为我们应该用心去阅读,并且结合自己身的实践去读。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且发自内心的爱,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李老师是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学生,正是这种爱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反观自身,作为一名英语老师,由于平常带的班比较多,平时与每个班的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刚工作时的还是满腔热情,但现在工作的繁忙与压力让我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曾经对学生的那份执着与牵挂,现在竟有些淡然。李镇西老师的故事让迷茫我又注入了清新的活力。我深深地感到成功的教育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爱的付出,这些要比知识的灌输重要的多,教师只有做到爱的付出才会有爱的回报,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

教育需要爱的付出更需要理性公平的教育方式。宁小燕的故事让我流泪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沉重的思考。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则认为他们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消极的,这是教育的可悲。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

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要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翻看这本书,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教书几近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的也踏实认真。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渐趋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芦笛小学蒋金兰:《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

读了这本书,我不由得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教书?或者说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学?从这本书中,我得到了最重要的启示,首先要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在未来社会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读后感《芦笛小学蒋金兰:《爱心与教育》读后感》。"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也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真的,跟李老师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孩子的顽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复不定时,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知道是真的原谅我,还是纯洁无瑕的心根本就不会去多想,回应我的都是真诚的笑脸。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试问自己;对于一个责备或是训斥过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长,你能这样去宽容和包容吗?可这些孩子们能做到。他们眼中没有丝毫的杂质,透出的都是单纯、坦诚。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得也踏实认真。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渐趋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近些年,由于工作的繁琐忙碌,已经很少读书。但偶偶心血来潮也会去书店坐坐,和一些小朋友大朋友一起看看书,前次看到《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看了几个章节,也许是自己搞教育工作的原因吧,不知不觉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吸引,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于是,便买了下来回家细看。看后感触颇深。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爱。

书中这样写道:成为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这不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吗?那么如何爱学生呢?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威严,真正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书中作者对教育的深思,达到了一个高度。他说: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有些人对此表示怀疑,我的理解是对幸福地度过一生,不是每个人都过上理想中的富贵生活,而是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能力过好一生。每天睁开眼迎接新的一天,为自己和家庭担好责任。学生到学校来上学,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吗?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只有学生学会做人了,他才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这已深深融入到了作者的血液当中,成了作者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在他给高考落榜的学生信中写道: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那么如何去爱呢?

作者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日常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真心。他说:他对学生的爱,不是只爱优秀生,也爱落后生。尽可能地做到一视同仁。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落后生几十年来都坚持按号轮流家访,对有进步的学生会给他们一张报喜带回家等等。作者这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常工作习惯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落后学生”的教育方式。

一、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

二、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联系我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这也深有感触。我有一个学生,学习不是很好,通过家访我知道喜欢机械,在家经常动手做一些小模型、小玩具什么的。于是我经常让他把自己做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和同学分享,并鼓励他要多学习文化知识,为以后学习机械理论之用。后来这位同学没有考取高中,便去一个职校学习修理摩托车,由于他有专业知识,加上自己的勤劳,很快就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生意很好,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生活的很好。现在他还经常来看我,经常谈起当年在学校的事,我们也成了忘年交了。我认为我们只有与学生平等地对待,以心交心,他们才会信任你,才会听取你的意见和教导。对于落后生,千万不要以分数论英雄,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由衷地赞美他们的长处,用各种方法去引导他们取长补短。关于转化落后生,作者也提出要注意的几点:第一,注重感情倾斜。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第二,唤起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以后有个念想。第三,引导集体舆论。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第四,讲究方法。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书里讲述了他与落后生万同的事例,其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从这个事例也可以看到作者对学生们的真切之爱。

作者的《爱心与教育》,是教育界不可多得的珍宝,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学生难得的范本。作者对学生倾注了毕生的爱心和感情,是我们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今后,我将以作者为榜样,用自己的诚挚之爱对待学生,用爱心掌舵,扬起育人风帆,让学生们都能在我的引导和教育下,开始幸福快乐的人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可以说震撼大于感动。开始拿到这本书,心里有些反抗,觉得是学校给的任务,然而当逼不得已的翻阅时才发现,书里面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术语,相反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不愿意读到成为了枕边书,李镇西老师和学生之间这种深深的超越一般师生的爱让我佩服更是羡慕。

给汪斌每天煮一个鸡蛋,给班里学生送生日礼物,用自己的钱给学生买书籍笔记本并认真写赠言,对宁玮的关心帮助,帮助王铜转变……这种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超越了老师这个岗位的职责。李老师为学生做的太多太多,而他自己却说学生对他的情感太多,他自己是在还债。是啊,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被学生爱戴拥护。

我从这件事情发现原来学生的情感是这么的重要!唯成绩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真正的会爱学生才是王道!这是我教学的第二年,我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多彩的教学技巧,但我有学习的心,我也想像李镇西老师这样拥有与学生间亲密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知己关系。每当回忆起学生,学生回忆起我嘴角都会有上扬的微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用爱心浇灌学生的成长。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感受颇深。浏览书中的字里行间,我屡次被李老师对学生的用心和爱心所感动,为他的育人方法所折服。细细品读,我深感李老师就是一本书,一本用爱心铸就的书,耐人回味。

书中提及李老师能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通过为学生过生日,写鼓励学生的贺辞,感动学生。星期天,他陪同学生一起去公园,在草坪上摔交和斗鸡;假期里,他利用休息时间和学生一起徒步去郊外旅游,在田野追逐,登山等方式逐步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愿意与他在一起,愿意与他交换,说心里话,当孩子们与他产生了朋友般的迷恋之情后,激起和点燃了学生心中“想做好学生”的欲望,这便是教师实行教育的关键,这样就为教育学生铺好了基石。记得书中记叙有一个学生早恋了,经过李老师的悉心教育,那个学生居然让李老师帮他写拒绝的情书,多么让人佩服啊。看来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致胜的宝贝。李老师对那些落后生的教育方法很值得我学习。

书中有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就是李教师要学生怎样做,不是直接命令,而是通过谈话等等想办法让学生从心里自己想要怎样做。比如他在转变一个不遵照纪律的.学生时,想让一个好的同学帮助和监督他,李老师首先与该学生谈心,让那个学生有了强烈想改掉不良习惯的意念,然后学生恳切地说,想改但是担心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怎样办呢?李老师告知这位学生可以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帮助和提示自己,让他记录自己每天的表现,然后给家长看。如果是学生从心里想改过,又是学生自己选的帮助人,效果可想而知了。

从教学进程中,我也发现具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一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类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错误,要仔细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由于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类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遭到老师的一颗爱心,因而,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毛病。由于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成心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

书中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沉思也让我收获颇丰。我也曾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何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让我深深震动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寻求。所以他不单单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犹如一个茂盛的大森林,里面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艳丽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和博大的胸怀啊!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所带给我的不但是感动,更是震动。有幸的是我还有漫长的教育旅程可供我去实践、思考和探索。我也会永久记住要用热情、童心、爱心、耐心去做好教育。让我们也像李老师一样,在解读童心的同时将爱心深深的融入孩子们的心间,如甘泉般滋润着学生,而我们也将期待着收获春季般的希望。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尽管夜已深但我一点倦意还没有,我深深的被李镇西老师“还债”的故事感动了。当了教师以后,为了充实专业教学知识,常要逼自己读一些教育类书籍,却经常翻不了几页,但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真正的感受到了书籍带给我的精神冲击力。为什么此书在出版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成为一本无需炒作的畅销书?究其原因,是因为书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唤起了千万读者尘封已久的情感,是因为李老师那一股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对学生、对工作无比挚爱的清泉也同时滋润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田。李老师对教育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忠诚;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凡是用心灵写出的作品必然会赢得读者心灵”。“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他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爱意与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看着看着,愧疚之心油然而生。虽然我也是爱孩子的:但是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而且忙忙碌碌的工作,让我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激情,而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爱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一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所以我们也应该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我坚信我能够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向着目标出发。

读完《爱心与教育》,我还进一步感悟到:教师应该善于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每个孩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现状和接受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如同一棵棵正在生长的树苗,需要我们小心地呵护扶持,才能茁壮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心中只有装满爱学生、爱事业的情感,才能闪现智慧的光芒,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爱心与教育》让我明白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有爱才有教育”。

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同学。她看上去是一个冷漠、自傲、言语刻薄的女孩。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我就注意到了她,一位她眼中的那种冷漠的感觉,让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在内心深处甚至有一种排斥心态,当时我就在想她应该是一个需要我特别注意的学生。于是我便耐心等待时机,寻找教育的契机。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是一个比较聪明伶俐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还算可以,但就是待人刻薄,对人冷漠,因此也就导致同学们不想和她有接触都远离她。作为班主任,我深知这样的恶性循环对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了解了一下她的家庭背景,从而得知她的这些个性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爸妈离异,她跟随爸爸一起生活,虽然她爸爸是爱她的,但远不及那细腻的母爱,再加上他爸爸的文化水平不高导致教育方法欠妥当,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不是耐心的劝导而是拳脚相向,为此,孩子逐渐变得冷漠,仇视身边的一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深知要想感化她的内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这时想到了雨果先生的一句话:“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为此,我决定以“爱”为契机,开导她,满足她,改变她。我和她进行了第一次谈话,她表现得极为平静,我采用的是拉家常式的谈话,但她仅仅只用寥寥数语来应付。所以第一次谈话以失败而告终。过了一段时间她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我发现那几天她总是闷闷不乐的,我知道,她一定是遇到了烦心事。“孩子,老师发现这些天你的心情不怎么好,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告诉老师吗?让老师也帮你出谋划策。”我写了这张便条偷偷放到她的抽屉里。“老师,最近我和一个同学发生了矛盾,他们都不理我,我感到很孤独。”她很快回信给我说。孩子需要爱,除了师爱,还有更加重要的同伴之间的爱,不然,学习生活就会失去色彩,变得黯淡无光。我迅速回给她:“孩子,老师能够理解你此时的心情,孤独的滋味的确不好受,难为你了。和同学偶尔发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以后,你的心情是可以调节的,关键看你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它,解决它。如果你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你不会感到烦恼,反之,你会感到烦恼缠身。孩子,老师说这话,是希望你待人宽容,同时,老师也相信在看完这张便条后,你会像这样做的。只要你始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同学们会敞开胸怀接纳你的,那时,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五彩斑斓。加油哟!老师永远支持你!”在给她的便条的同时,我迅速找到了班上几个得力的同学,让他们嘱咐其他同学,要敞开自己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她,不可以让她无法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友爱。

这段时间我们通过传纸条的方式以朋友的口吻去交流和沟通。我发现她的性格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和同学们的交流也变得频繁了许多。这以后,我终于可以多看见一个阳光灿烂的女孩,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爱的便笺原来是如此的神奇!《爱心与教育》用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我,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用爱去感化学生。我想说:因为有爱,才使老师与学生的心贴得那么近!因为有爱,才使一位普通教师的形象显得那么高大!因为有爱,才让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变得那么多姿多彩!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以李老师为榜样,实施爱的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祖国的花朵。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拥有妈妈般的慈爱”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孩子最需要的心灵呵护。如果我们付出的是妈妈的慈爱,那么我们会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再多的不听话,再多的任性,有的也只是宽容和正确的引导。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需要爱,孩子更需要爱,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也是获取为师之乐的最大保证。

《纲要》中提到“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教师、同伴交流”,因此,教师的真爱成为构建这一和谐关系的首要因素。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以一颗真爱的心去面对孩子,用真爱去融化孩子的心灵。及时发现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相关范文推荐
  • 11-20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毕业自我鉴定(模板18篇)
    范文范本可以指导我们如何选取合适的写作素材和展开结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四年的大学时光过的很快,随着这学期的最后一
  • 11-20 开学典礼总结发言稿(实用21篇)
    在开学典礼上,学校会宣布一些重要政策和规定,告诉学生们新学期的期望和要求。请大家注意以下的开学典礼安排,准时到场参与各项活动。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
  • 11-20 公司合作协议书简单(优秀22篇)
    在合作中,人们需要建立互信和积极的合作关系,相互支持和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和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作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吧。地址:_______
  • 11-20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参考(实用22篇)
    劳动合同是履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明确工作责任和职位要求。在下面的范文中,您将获得一些有关劳动合同内容的实用建议和指导。乙方:___________
  • 11-20 读小王子有感心得(通用15篇)
    我在这段时间里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只有对自己有高要求,才能真正发掘出自己的潜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 11-20 春游无锡动物园(汇总16篇)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句子的结构,使作文更加生动和有力。掌握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可以通过阅读经典的作品和范文来提高。星期一,我们五爱小学全体同学
  • 11-20 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的论文范文(12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能够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摘要:社会的发展
  • 11-20 应届毕业生个人求职简历(热门19篇)
    毕业生们需要面对成人世界的种种压力和困扰,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毕业生总结是对学业生涯的一个总结和回顾,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我是广东人
  • 11-20 土地租赁合同标准(模板15篇)
    租赁合同的签订可以有效地规范租赁关系,提高租赁双方的交易效率。以下是一些租赁合同范本,可以供您参考自己的合同起草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
  • 11-20 大学生学年鉴定个人总结(精选14篇)
    写个人总结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找到克服它们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个人总结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