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17篇)

最新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17篇)

时间:2023-10-20 09:42:51 作者:MJ笔神 最新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17篇)

学习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经典军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这也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以学生准备一周后的一次测试为例,刚学完的第一天要复习两遍,第二天再复习一遍,第三天不要复习,第四天再复习一遍,第五六天不要复习,第七天再复习一遍。

2.调动感官,增强记忆。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由多种感官(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参加的学习活动,其记忆效果最好。在学习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并将其结合在一起。如在读图时,不仅仅是观察地图,还可以根据需要用笔进行勾画涂抹。

3.适当联想,趣味记忆。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除了进行重复记忆、感观记忆之外,还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联想、理解增强记忆。可以将一些内在联系并不紧密的地理事物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或句子,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在学习中国政区图,记忆我国省区轮廓时,同学们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形象地记忆,把黑龙江形象地看成一只美丽的天鹅,陕西省形象地看成跪着的兵马俑,而台湾省又像一叶正在驶向祖国怀抱的小舟……等等,这样记忆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4.把握联系,理解记忆。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例如:关于日本,课本介绍的内容是很多的,应当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可以这样联系: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达。

高二地理选修五全新复习知识点

(1)诱因:自然异变。(自然属性)。

(2)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和资源。(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取决因素?

孕灾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致灾因子(自然异常变化)、

受灾体(人、财产、资源环境)。

3.自然灾害的影响或危害?(答题角度)。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如(农业生产:种植业、农作物、林木、牲畜等)、(工业生产:道路、机场、船舶、厂矿等)、(生活:房屋、建筑、道路等)。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如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等;。

环境破坏: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影响和破坏(结合具体材料,具体自然灾害答具体)。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1)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抗灾害能力。

(2)具体表现: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反之,危害程度就低。

5、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等。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

注意: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不同?

突发性:地震、火山、崩塌等。

渐发性:干旱、洪涝等。

6、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1.概念:发生在或的深厚的。

2.形成条件:

(1)广阔的,海水通过。

(2)下上的的大气结构,促使空气及水汽。

3.分布:

三大海域:

(1)海域: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2)海域: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3)海域: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4.台风——热带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判定:中心风力达到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合理利用水资源(河流的`上中下游地区合理分配)。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草方格沙障的作用:增加地面粗糙度,截留水分等,但是不宜大范围推广,原因是成本太高)。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开发沼气、风力发电)。

5、控制人口增长。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状况表现为三个特点:

1、面积大,范围广。

根据遥感调查,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达到35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2%。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而且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9.1万km2,占全国的2.6%;中部地区51.15万km2,占全国的14.3%;西部地区296.65万km2,占全国的83.1%。

2、强度大,侵蚀重。

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约占全球土壤侵蚀总量的1/5。主要流域年均土壤侵蚀量为每平方公里3400多吨,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甚至超过3万吨,相当于每年2.3cm厚的表层土壤流失。全国侵蚀量大于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的面积达112万km2。

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以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其中,长江流域265个、黄河225个、海河71个、松辽河44个,分别占41.0%、34.9%、11.0%和6.8%。从省级行政区来看,水土流失严重县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97个;其次是山西省,84个;然后依次是陕西省63个,内蒙古自治区52个,甘肃省50个。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3)、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

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等温线的突变。

等温线的突变,既偏离纬线。影响的因素不同,偏离的程度和方向不一。一般情况下,陆地上等温线的突变是由地形因素所致,海洋上等温线的突变是洋流的影响。如上图所示:

(1)、a、b、c、d四处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这四地都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

(2)、e、f、g、h、i五处的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高。因这五地都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在青藏高原和科迪勒拉山脉等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高原山地海拔高,降温作用明显。小范围闭合等温线也是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4)、a、b两处凸向的纬度比c、d两处的更低。因a、b两处的寒流是由寒冷的西风漂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更低,气温相应降低。而c、d两处的寒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较高,气温相应较高。

(5)、从图中可以读出,同一纬度高温区等温线凸向高纬,低温区等温线凸向低纬。可简记为‘高温高凸,低温低凸’(同一纬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行星地球,在会考中约占13%。其中对地球运动,要记住自转、公转的特点,特别提醒公转的近日点速度最快在一月初而不是冬至,远日点反之。地转偏向力主要偏向。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是南北方向。昼夜交替和时差关键记住同纬度地方时“东早西晚”;计算某一时区的区时,根据未知在已知的方向“东加西减”时差,算出结果。判断昼夜长短,太阳直射哪个半球,此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冬至反之。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某地距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四季划分以北半球为准,南半球反之。五带中只有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一年只有夏(冬)至一天极昼(夜);南极圈反之。热带除南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天直射外,其他都有两次直射。

大气,在会考

水循环、水资源、洋流、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多出现在选择题中。

必修二的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和传统、新兴工业区的分布、生产特点、区位条件是重点,和必修三的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调配,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湿地、能源、河流流域开发,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特征及比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结合,可能会出现在最后三道综合题中。

想要得好成绩,考生要认真复习,注重平时积累生活和旅游中的一些常识。只靠突击复习很难获得高分,地理会考题越来越贴近生活。

高二地理《产业转移》知识点总结

答: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产业转移可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2.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规律是什么?

答: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答:因为工业化初期缺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但劳动力价格较低。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其他如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低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6.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影响?

答:对发达国家而言,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7.在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中,各环节有什么差异?

答:从效益高低方面而言,研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附加值最高,效益高;生产加工环节附加值低,效益低。从全球分布而言,研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生产加工环节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8.产业转移是如何改变区域地理环境的?

答: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地理位置分析:

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半球位置。

(2)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3)经纬度位置高低中纬热带、温带、寒带。

(4)海陆位置。

(5)相对位置:相邻地区(国家、经济发达区);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1)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地形)。

(2)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大、小)。

(3)地势特征(东西南北中,哪高哪低)。

3、某地地形分布特点:

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4、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

(1)等高线的分布。

(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5、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

(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地无三里平。

(3)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4)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5)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6、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是很多的,那可以分为几大类呢?不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地理知识点。

总结。

大全”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1、地理位置分析:

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半球位置。

(2)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3)经纬度位置高低中纬热带、温带、寒带。

(4)海陆位置。

(5)相对位置:相邻地区(国家、经济发达区);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1)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地形)。

(2)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大、小)。

(3)地势特征(东西南北中,哪高哪低)。

3、某地地形分布特点:

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4、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

(1)等高线的分布。

(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5、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

(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地无三里平。

(3)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4)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5)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6、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拓展阅读:高中地理怎么学好。

1.及时复习,重复记忆。

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这也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以学生准备一周后的一次测试为例,刚学完的第一天要复习两遍,第二天再复习一遍,第三天不要复习,第四天再复习一遍,第五六天不要复习,第七天再复习一遍。

2.调动感官,增强记忆。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由多种感官(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参加的学习活动,其记忆效果最好。在学习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并将其结合在一起。如在读图时,不仅仅是观察地图,还可以根据需要用笔进行勾画涂抹。

3.适当联想,趣味记忆。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除了进行重复记忆、感观记忆之外,还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联想、理解增强记忆。可以将一些内在联系并不紧密的地理事物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或句子,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在学习中国政区图,记忆我国省区轮廓时,同学们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形象地记忆,把黑龙江形象地看成一只美丽的天鹅,陕西省形象地看成跪着的兵马俑,而台湾省又像一叶正在驶向祖国怀抱的小舟……等等,这样记忆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4.把握联系,理解记忆。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例如:关于日本,课本介绍的内容是很多的,应当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可以这样联系: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达。

高二地理选修五全新复习知识点解析

1.自然灾害定义: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者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形成条件:有自然异变还要有损失。

3.自然灾害的特点: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联系性、危害的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4.自然灾害的分类:

g.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h.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

a.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并导致汛期水量增大,更易。

发生洪涝灾害。b.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a.修建水利工程;b.裁弯取直,加固大堤,清理河道;c.开挖。

入海河道(淮河);d.修建分洪区;e.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f.退耕。

还湖;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h.实行防洪保险等。

淮河多水灾原因:支流众多、扇形、源短流急河水汇聚快,中下游地势平。

缓落差小洪水下泄缓慢,河道弯曲、狭窄、淤积造成行洪不畅,湖泊淤积。

蓄洪能力减弱,暴雨频繁,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发生于冬春季节,春季最明显)。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a.快行冷锋天气影响;b.气候干旱,降水少;。

c.春季大风日数多;d.蒸发强e.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危害:引发呼吸道疾病、能见度低等。

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或虽然在板块内部,但地处板块内部小板块交界处。

a、气象灾害热带气旋、洪涝、干旱、寒潮大风、冰雹、雪灾、干热风、龙卷风、沙尘暴等。

b、地质地貌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c、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啸等。

d、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

5.主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旱灾: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以及季风区。

分析旱灾的成因:厄尔尼诺、拉尼娜、太阳活动、雨带延迟、伏旱、春旱防灾、减灾:节约用水(工农业、生产生活)、法律法规、宣传。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部季风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黄河还有凌汛——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向的河段发生在解冻和封冻季节)。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a.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b.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c.台风的影响;。

d.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e.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f.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全球定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由于卫星的位置可精确得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图3—1—7显示了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

当接收机处于3颗以上的卫星交叉测量范围时,就能显示所处位置。

1—6显示了所接收的卫星信号情况,接收机处于某颗卫星的精确测量范围中时,它接收这颗卫星的信号就较强。gps接收机只收不发信号,故不受卫星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用户数量也不受限制。

探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工作。全天候指包括所有复杂天气在内的各种天气。gps全天候是指gps不受天气限制,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使用或工作。

(2)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3)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4)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取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2.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应用时主要利用了其定位和导航功能。具体如下表所示:

【】。

(1)gps在汽车导航中的应用。

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汽车配备合理,能程度地满足乘客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当车辆在营运途中出现机械故障、交通事故或人员意外受伤等情况时,可通过gps及时采取救援措施。gps系统还能监控声音,对于司机不文明用语或刁难、欺骗乘客等行为,通过gps遥控监督,对司机及时发出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一旦车辆遭劫或被盗,跟踪监视系统和车载报警系统会不断地将车辆位置、前进路线以及紧急报警信号等,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通过卫星定位跟踪,锁定车辆的具体位置并报警,甚至发出遥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停止行驶。

(2)精准农业。

通过实施精准耕作,可在尽量不减产的情况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gps可以应用于土壤养分的分布调查,在播种前,可用一种适用于在农田中运行的采样车辆按一定的要求在农田中采集土壤样品。车辆上配置gps接收机和计算机,计算机中配置gps软件。采集样品时,gps接收机把样品采集点的位置精确地测定出来,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将采样点标定,绘出一幅土壤样品点位分布图。

gps可以监测作物产量,在联合收割机上配置计算机、产量监视器和gps接收机,就构成了作物产量监视系统。对不同的农作物需配备不同的监视器,例如监视玉米产量的监视器,当收割玉米时,监视器记录下玉米所结穗数和产量,同时gps接收机记录下收割该株玉米所处位置,通过计算机最终绘制出一幅关于每块土地的产量分布图。通过和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作物产量的相关因素,从而进行具体的田间施肥等管理工作。gps帮助合理施肥,便于农业管理。设置有gps接收机的喷施器在gps的控制下,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能够精确地给田地的各点施肥,施用的化肥种类和数量由计算机根据养分含量分布图控制。利用飞机进行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代价昂贵。利用gps对飞机精密导航,合理地布设航线,将大大节省飞机作业费用,大约可以降低50%。具体应用中,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使飞机在喷洒化肥和除草剂时减少重叠,节省化肥和除草剂用量,避免过多的用量影响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减少转弯重叠,避免浪费,对于在夜间喷施,更有其优越性,因为夜间蒸发和漂移损失小,夜间植物气孔张开,容易吸收除草剂和肥料,提高除草和施肥效率。依靠gps进行精密导航,引导农机具进行夜间喷施和田间作业,可以节省大量的`农药和化肥。

(3)娱乐。

旅游或野外考查,利用gps,可以随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行走速度和方向,使自己不迷失路途。

gps接收机的小型化、操作简便以及价格大幅度降低,使gps手持机和手表式接收机等成为旅游、探险者的好帮手。利用gps,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携带gps接收机,可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发生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以便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援。gps还能准确记录每次摄影地点,并自动计算出该地点每天日出、日落时间,为出游者在地点和时间拍摄到最理想的画面提供帮助。可以预言,gps将成为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地改变。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一)海岸。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无霜期和生长期:我国各地的无霜期,一般来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缩短.

霜期长则作物的生长期也长.反之则短.

2.降水和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概况如下表:。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风.位置,指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季风,指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

5.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主要优点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我国气候的主要缺点是:受季风强度的影响,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易产生水早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高二备考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

(1)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

(2)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现在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

(3)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二)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2)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3)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三)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1)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南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高二地理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高二备考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全球定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

由于卫星的位置可精确得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图3—1—7显示了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

信号的接收。

当接收机处于3颗以上的卫星交叉测量范围时,就能显示所处位置。图3—。

1—6显示了所接收的卫星信号情况,接收机处于某颗卫星的精确测量范围中时,它接收这颗卫星的信号就较强。gps接收机只收不发信号,故不受卫星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用户数量也不受限制。

探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工作。全天候指包括所有复杂天气在内的各种天气。gps全天候是指gps不受天气限制,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使用或工作。

(2)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3)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4)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取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2.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应用时主要利用了其定位和导航功能。具体如下表所示:

(1)gps在汽车导航中的应用。

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汽车配备合理,能程度地满足乘客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当车辆在营运途中出现机械故障、交通事故或人员意外受伤等情况时,可通过gps及时采取救援措施。gps系统还能监控声音,对于司机不文明用语或刁难、欺骗乘客等行为,通过gps遥控监督,对司机及时发出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一旦车辆遭劫或被盗,跟踪监视系统和车载报警系统会不断地将车辆位置、前进路线以及紧急报警信号等,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通过卫星定位跟踪,锁定车辆的具体位置并报警,甚至发出遥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停止行驶。

(2)精准农业。

通过实施精准耕作,可在尽量不减产的情况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计算机,计算机中配置gps软件。采集样品时,gps接收机把样品采集点的位置精确地测定出来,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将采样点标定,绘出一幅土壤样品点位分布图。

gps可以监测作物产量,在联合收割机上配置计算机、产量监视器和gps接收机,就构成了作物产量监视系统。对不同的农作物需配备不同的监视器,例如监视玉米产量的监视器,当收割玉米时,监视器记录下玉米所结穗数和产量,同时gps接收机记录下收割该株玉米所处位置,通过计算机最终绘制出一幅关于每块土地的产量分布图。通过和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作物产量的相关因素,从而进行具体的田间施肥等管理工作。gps帮助合理施肥,便于农业管理。设置有gps接收机的喷施器在gps的控制下,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能够精确地给田地的各点施肥,施用的化肥种类和数量由计算机根据养分含量分布图控制。利用飞机进行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代价昂贵。利用gps对飞机精密导航,合理地布设航线,将大大节省飞机作业费用,大约可以降低50%。具体应用中,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使飞机在喷洒化肥和除草剂时减少重叠,节省化肥和除草剂用量,避免过多的用量影响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减少转弯重叠,避免浪费,对于在夜间喷施,更有其优越性,因为夜间蒸发和漂移损失小,夜间植物气孔张开,容易吸收除草剂和肥料,提高除草和施肥效率。依靠gps进行精密导航,引导农机具进行夜间喷施和田间作业,可以节省大量的农药和化肥。

(3)娱乐。

旅游或野外考查,利用gps,可以随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行走速度和方向,使自己不迷失路途。

gps接收机的小型化、操作简便以及价格大幅度降低,使gps手持机和手表式接收机等成为旅游、探险者的好帮手。利用gps,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携带gps接收机,可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发生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以便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援。gps还能准确记录每次摄影地点,并自动计算出该地点每天日出、日落时间,为出游者在地点和时间拍摄到最理想的画面提供帮助。可以预言,gps将成为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地改变。

相关范文推荐
  • 10-20 热门仓管员的工作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实习心得是在实习期间对所学知识、实践经验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材料。通过撰写实习心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回顾实习过程,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 10-20 实用维修安全承诺书(通用13篇)
    竞聘可以是个人发展的机会,也可以是实现梦想的一步。在竞聘中,我们需要准备好回答各种面试问题,包括个人优势和克服困难的经历。下面是一些成功竞聘的案例,他们的优秀应
  • 10-20 2023年预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实习心得是对实习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亮点进行梳理和回顾的重要文件。实习心得范文二:《实习心得:与团队成员共同成长》*月21日到*月27日,我参加了辽宁大学党校第
  • 10-20 专业资金拨付申请书(通用13篇)
    入党申请书的语言应该简练、准确、真实,表达个人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符合不同类型申请的更多申请书样本可以为申请者提供借鉴和指导。县政府:为大力推动土地开发和城乡
  • 10-20 实用工作续签申请书(汇总13篇)
    转专业申请书需要对当前所学专业和将要转入的专业进行仔细比较和分析,以确保转专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低保申请书的样例,供您参考。转眼之间,断断续
  • 10-20 专业酒店安全免责协议书(汇总14篇)
    通过致辞致谢,我们不仅能够感谢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能够凝聚人心,营造和谐的氛围。写致辞时,我们要注重语言的优美和形象感的营造,使致辞更加生动有力,让听众产
  • 10-20 专业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工作总结(汇总15篇)
    通过护师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一些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小编整理了一些政务报告,希望能对大家的政务工作有所启发。
  • 10-20 专业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题目(汇总16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际项目或工作任务进行总结和归纳的重要文献,它能够记录我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收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竞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我们一行十三人
  • 10-20 优秀男生贾里全传第一章读后感(汇总13篇)
    环保宣传可以引导人们重视环境问题,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何有效传播环保理念?环保宣传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它可
  • 10-20 热门漏水维修请示(案例16篇)
    通过征文可以发现、培养和激励更多的创作人才,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征文的结尾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用一个激励人心的话语、一个引人思考的结论或者一个积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