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大全(12篇)

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大全(12篇)

时间:2024-01-10 00:46:04 作者:灵魂曲

10.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总结和回顾自己的阅读体验,还可以加深对书籍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的理解。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文章后的个人感受和思考,通过写读后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阅读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它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读后感了吧。如何写一份有深度和高质量的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写出独具个人特色的读后感,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

《只有一个人生》,书名就传达着哲理。

女性,情感的载体,与理性的哲理,颇有水火不相容的感觉。

读起来,便不忍丢下。

丢下,也不想拿起。

读它,需要凝神静气,从眼中进去的是文字,从心里流出的是感悟。

书中第十一辑“未知死焉知生”回答了我所有关于生死的疑惑。

庆幸觅得一个知音。

为何我们避讳谈及这个话题?世上所有的苦难,都可以用逃避、忍耐、甚至用死来解脱。

唯独死是既躲避不掉,又无解脱之路,除了接受,别无选择。

也许,正是这种无奈,使得大多数人宁愿对死保持沉默。

其二,我们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实在太习惯了,而对于死却感到非常陌生。

陌生得不认识它了。

为何我们惧怕死?我们死后不复存在,不能感觉到痛苦,不应感到可怕。

但死的可怕,恰恰在于死后的虚无,在于我们将不复存在,一个独特自己的绝对寂灭,永远的寂灭。

面对死亡,不是哲人的我们,不回避,也不用寻找它的理由。

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我们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与限度。

如此我们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

我们虽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

我们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此刻,邀请读字的你,轻拂去弥散周身消极情绪的薄雾,是否能和作者,还有我,一起清晰可见“向死而在”的场景?立足于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对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对于生的价值并非没有意义。

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

《只有一个人生》,书名就传达着哲理。女性,情感的载体,与理性的哲理,颇有水火不相容的感觉。读起来,便不忍丢下。丢下,也不想拿起。读它,需要凝神静气,从眼中进去的是文字,从心里流出的是感悟。

书中第十一辑“未知死焉知生”回答了我所有关于生死的疑惑。庆幸觅得一个知音。

为何我们避讳谈及这个话题?世上所有的苦难,都可以用逃避、忍耐、甚至用死来解脱。唯独死是既躲避不掉,又无解脱之路,除了接受,别无选择。也许,正是这种无奈,使得大多数人宁愿对死保持沉默。其二,我们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实在太习惯了,而对于死却感到非常陌生。陌生得不认识它了。

为何我们惧怕死?我们死后不复存在,不能感觉到痛苦,不应感到可怕。但死的可怕,恰恰在于死后的虚无,在于我们将不复存在,一个独特自我的绝对寂灭,永远的寂灭。

面对死亡,不是哲人的我们,不回避,也不用寻找它的理由。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我们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与限度。如此我们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我们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我们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此刻,邀请读字的你,轻拂去弥散周身消极情绪的薄雾,是否能和作者,还有我,一起清晰可见“向死而在”的场景?立足于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独一无二的价值。

对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对于生的价值并非没有意义。

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

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用我们的爱去谱写曲目,奏响生命的乐章。只有一个人生,我们是浑浑噩噩还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调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体味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己,这才是本文的主题。

所谓真性情,是一种对内在情感的看重与外在功利的看轻,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处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接人待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是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想起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情趣,念起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观,忆起阮籍青白眼示人的爱好,如此种种,不都是性情使然吗?雪莱说:“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足挂齿!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有算得了什么!”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读后感

近来,忙里偷闲,把武志红老师今年年初出版的新作《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抓紧阅读完了。该套丛书分两册,上册是《活出自我篇》,下册是《终身成长篇》。两册各有侧重,通过心理学理论并结合武志红老师的真实案例,同时附加了问答部分,感觉读来,真的是受益匪浅,很有收获。

心理学,这门学科,其实并不是起源我国,但是近几年随着心理医生行业的逐渐兴起,国人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更多的高知或是社会成功人士,也逐渐开始重视各种心理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真的是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跨行业,跨学科,也意味着,心理学,真的应该成为广谱学科,需要现代人每人都应该具备的心理常识和人性洞察的一门科学。同时,在阅读期间,总是能够从文字中,让我看到身边认识的人的影子,看到周围人所具有的这样那样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对照自身,也发现自己也需要做出调整和改进的诸多之处,特别是涉及到与孩子的成长相处模式时,愈发感到,只有对自己的心理建设做的更成熟,更充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去与孩子培养出正向,积极,有益的亲子关系,这样环境下成长出来的下一代,才能成为一个性格健全,个性完善的人。如今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自己超有自信的说,我没有任何心理问题。所以,当下武志红老师的这套丛书,真正的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没有一个正向的精神状态,即使你获得了世俗所认同的成功也好,成就也罢,也未必代表你的个人感受是幸福的、丰盈的、满足的。所以,尽可能地去学习剖析自己,认识自我,对人性的多层面进行深度了解,才能真正摆脱长久以来的认知盲区,看到这个世界本来的模样,活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这才是这部著作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两本上下册,捧在手里是实实在在沉甸甸的感觉,同样,书里容纳的丰富文字也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和营养。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至少第一遍精读,第二遍反复再去重点阅读,第三遍就是做好读书笔记的摘录。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至少能有一半的内容真正领会、体悟到武老师这些年的心理分析的知识精髓吧。

现做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活出自我篇》。

1)潜意识就是命运-------我们的外在命运和内在想象是互为镜子的。通过外在命运,可以看到我们的内在想象;而通过一个人的内在想象,又可以看清楚他的外在命运。并且,我们越是能懂得我们的内在想象,就越是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内在现实)是怎样决定一个人的外在现实的。同样,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外在现实,就需要去认识并改变你的内在现实。

在内在想象中,包括意识和潜意识。有时候,我们能意识到,我们是如何清晰地塑造我们的人生的,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塑造着我们的人生。

“选择性注意”的心理机制,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关键机制。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视觉系统在每时每刻都会收到大量信息,注意的过程需要选择重要的信息来进行优化加工,注意一个而抑制其他。通俗来说,是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选择性不注意,即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抑制(忽略)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

改变自我实现的预言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1)要知道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想象在指引现实。

(2)预言其实大部分是对体验的提炼和总结,所以不管是觉知你的预言,还是要改变,都需要从体验入手。

(3)如果想要更积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就需要寻找机会,让自己体验到这个预言。

(4)你可以问问自己,你希望的那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是什么,过去什么时候体验过?然后好好调动回忆,让自己去体验这份体验。

(5)你可以去接近有类似体验的人,在他们身上学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是很容易感染到你。这是扩大自己体验的一个重要方式。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孩子,甚至达到皮格马利翁的神话级别。

自信,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这样的自信,我常常能在人生关键的时刻爆发出力量来。但这份自我实现的预言,或者说自我期待,其实本源上是父母对我的积极期待。父母相信我,这内化到我心中,就形成了所谓的“自信”。

父母给予孩子的有意识的积极期待,还不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实际上,比积极期待号上太多个层次的是满满的喜欢。其实,命运就是你会遇见谁:你总遇见贵人,就是好命;你总遇见“衰人”,就是运气不好。生命之初,就遇到这样一个满心喜欢你的人,是最好的命运馈赠。

成熟的人追求利益,而不够成熟的人喜欢耍性子。如果你的重要权威对你表现不出积极期待,你也可以看看,对方是不是太自恋。过于权威的领导者,需要通过打压别人的意志来捍卫自己的绝对权威,但这常常不再是现实需要,而是一种自恋需要罢了。而那些善于鼓励下属的权威领导者,则容易通过激发大家生命力的展现去达到更好的效果。人性中最深刻的渴求是赞美,特别是来自权威认识或重要他人的赞美。

一些人之所以太喜欢批评别人,根本问题是他自身的自恋问题--------他需要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太喜欢批评别人的人,是因为从权威的镜子里照见自己是不好的,所以当他作为镜子时,照见的你也是不好的。相反,喜欢给予赞美的,也是因为自己在权威的镜子里,照见过自己有多美。

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个命题:

(1)自恋,即做自己;。

(2)满足别人的期待;。

(3)超越自恋和满足别人的期待,体验到联结的深情。

用简单的哲学语言来讲,即“我”要做自己,同时去寻找“你”。而一旦“我”与“你”有全然的联结,那是我们彼此都可以被证明。

互动: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无论是权威的期待,还是自我的期待,积极的都好过消极的。积极的期待,是有重要区分的。积极的期待有两种:

第一种是权威自恋的延伸-----“我希望你能成为我希望的积极形象”。

第二种是权威对你的信任-----“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你现在对自己有了怀疑,我就给予你积极的确认和支持”。

可以说,这第二种期待是“知己”般的感觉。如果权威的期待是知己班的信任,那就是巨大的力量源泉,而不是压力。在心理学的精神分析领域有一个很好的词----“抱持”。精神分析领域认为,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备这样两个基本特征: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的时候,支持他。支持包括积极期待,但这里面的积极期待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而不是以父母头脑里的想象为中心的。父母的期待太高,会让孩子失去自己本来的生命诉求。

打赢你的内在比赛。

一个人是否赢得比赛,外在的竞技很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内在比赛(即这个人是如何感知比赛的)。

什么样的状态是好的内在比赛状态?放松而专注,让自己尽可能地活在当下。

加尔韦在《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一书中提到自我有两个。自我1,就是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它的语言是文字。自我2,就是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它的语言是图像。

互动:竞争是最好的合作。去大胆地竞争,借竞争充分展开你的人性,这样你才有机会发现你是谁。

界限意识-----其实是地盘意识,你必须确立属于你的地盘、你的空间,才有可能走向最终的目标-----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自己有界限意识,也要尊重别人的地盘。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界限意识是人际关系极为重要的东西,有了明确的界限意识,一个人就可以活得简单、清爽、有力。界限意识可以分为三种:地理界限、身体界限和心理界限。

界限意识的对立面是共生。共生关系中,有两组心理矛盾:付出与剥削,控制与服从。

六招划出界限。

1.不含敌意的坚决。

2.从小事开始。

3.尊重是事实,驳回情绪。

4.直击命门。

5.让对方疼。

6.在地理上保持界限(设置地理界限是最简单的避免冲突的方式)。

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自我稳定性、自我灵活度、自我的疆界、自我的力量和自我的组织力。

自我的稳定性,分数越高,一个人的自我越稳定、结实;分数越低,一个人的自我就越脆弱、越容易瓦解。

自我的灵活度,分数越高,一个人就越容易及时调整;分数越低,一个人就越会固守着自我。

自我的疆界,即一个人会将自我延伸到多大的空间。

自我的力量,即一个人的力量程度,他是有“汹涌澎湃”的力量,还是只是“涓涓细流”。

自我的组织力,即一个人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特别是:在“高压”下能否及时做调整;当自我被打碎后,能否得以疗愈。

人格的大五模型(ocean)。

外倾性------外向和内向。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开放性------是富于想象与变化,还是务实和墨守成规。

宜人性------是热心信任,还是无情、多疑。

尽责性------是有序、谨慎、细心、自律,还是无序、粗心大意与意志薄弱。

成为你自己。

父母在和孩子的关系中,需要警惕自己的自恋。只要你过多的管孩子,那么无论你的方法有多高明,都意味着,你切断了孩子和事物的直接联系。把管教限制到最少的程度。孩子一旦充分意识到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终极责任,他们自己就会走向成熟。成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着,是可以自主选择也能为之负责的人。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做选择,孩子也就学不会负责。

珍惜规则与权利规则。

一个人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

两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核心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

权力规则,其实就是“我与它”的关系。我将你视为达成我的目标的对象与工具,总之是试图建立一个我说了算的空间。珍惜规则,实际就是“我与你”的关系。我别说控制你,深圳都不忍将我的各种知识和本领使用在你身上,我只想让那个带着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一个关系,到底是滋养性的,还是损耗性的,衡量标准是在这个关系中,有多少无条件积极关注,又有多少有条件关注;有多少“我与你”的成分,又有多少“我与它”的成分。

天分或创造力,好像和人际关系能力是负相关,甚至可以夸张点儿说,创造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有时像是敌对关系。因为人际关系能力太强的人,可能在关系中沦为“它”的时候太多了。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在讨好别人的同时,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力也因此受损。那些坚持在人际关系中做主体的(做自己的人),会显得情商低,并真会伤害到别人,而被别人抵触。但因为他们一直在做自己,和自己的本我有联结,因此一直保持着创造力。

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亲密关系的质量。也就是,爱。也就是说,关系的品质(即“我与你”的部分),决定了幸福感的高低。所以,最好是在关系中既能做自己,又能爱别人。

一元、二元和三元的关系:

当你觉得世界上只有你是好的时,这就是一元关系;。

当你觉得你和另外一个人都是基本好的时,这就是二元关系;。

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和与你竞争的人,都是基本好的时,这就是三元关系。

其实关系是用来处理我们内在心灵中的坏的。

在关系之间,必须有能量流动。

成熟的人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他有了时间感,有了时间概念后,生死考验就不再局限于当下的一瞬间,而是可以拉长到很长时间范围内。如此一来,愿望得“生”的可能性就大了太多倍。

空间感也是一样的,成熟的人知道,这个空间不行,可以换个空间。成熟的人知道,可以拿时间和空间做生能量和死能量的转换。最终,你会形成这种稳定的感知:随着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转换,你的愿望得“生”的可能性会增加。由此,你的生能量就变强了,而死能量逐渐在变成生能量。

自我效能感。

定义: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养育孩子的两个关键点:第一,孩子的愿望得以实现,他的生能量会增强;愿望破灭,死能量会增强。第二,孩子的愿望,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实现,这样增强的,是他的自我效能感;如果父母等大人帮他,那就会破坏他的自我效能感。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其中又有三个要点:孩子把事情做好时,认可他;孩子遭遇挫败时,支持他;让孩子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即生本能和死本能)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能得以流动。

孩子越小,越是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好时机。

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

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只有一次的人生要珍惜,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欢迎阅读!

周国平先生的《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在我的书架上已有近十年了,是我经常翻阅的书之一。

每次读后总有如沐春风之感。

周先生是学哲学的,而且是研究尼采方面的专家,他分析“义”与“利”的见解有其独到之处。

自小父母就和所有传统的国人一样,强调“君子重义,小人重利”,但苍海桑田,时代变迁,世风日下,“义”字已少有人提起,求利也非小人专利,而视之做人理所当然的追求,工人日日加班,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种企业,使人际关系成了一个市潮。

在哲学家的眼中,“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

‘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这二者,前者教人奉献,后者诱人占有,都脱不开计较。

但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在“义”和“利”之外,还有一种“情”,“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

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也就是说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是完成“责任”,而创造是实现“自我”。

“义”是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是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而“情”则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王尔德说:“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最后一定是悲剧。”重情轻利者,接人待物有一种闲适不为物役的淡泊情怀,所体会到的辛酸和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想象不到。

近五六年我要求自己每周爬山一次,并且一直在坚持。

我喜爱在大自然中的感觉,而且犹爱未经人工雕凿的天然美,大自然可触发人的各种想象力和诗意,也可提高人的悟性。

佛教中有云:“法性遍满虚空,法身充满宇宙”,如江门公坑寺的天成禅寺门联所书:“天开境界,成大慈悲”,也就是这个道理。

周先生说“人与人的碰撞只能触发生活的精明,人与自然的交流才能开启生命的智慧”,大自然正是如此无私的在帮助着人们。

在西方,有“寻找灵魂的现代人”,在我们的时代,我发现有很多为心灵寻找家园的人,因为,电视、牌桌、甚至旅游等都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

“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权贵贪欲的膨胀使腐`丛生,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的平庸,所以民间有言嘲笑其“穷得只剩下钱。”哲人和思想家在呼唤着性灵、爱心和寻找净化之道;“文明与野蛮的决斗犹未见分晓,超越与沉沦的对峙已拉开序幕。”物质上的贫富是有目共睹的,但精神上不也有着两极分化吗?只要能守住心中的圣地,认识到清贫与寂寞是心灵高贵者的必然命运,就能坦然的面对社会、人生。

生活中,人的追求各不相同。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体会是没得到时渴望得到,得到后则感觉不过如此而失去追求的快乐只剩下空虚。

人生态度,除重“名”“利”“义”“情”之外,还有一块“净土”,它不受“名”“利”的污染,也不为求“义”和“情”所操纵,它能冷静、安详的用无限的慈悲心对待世间的一切,那就是一颗佛心,它帮助困惑的人们找到心灵的家园,那就是觉者的淡泊中的追求。

阅读周国平先生的《只有一个人生》,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我用了一周时间,从头到尾浏览了这本书,感觉一篇篇短文似乎毫无联系,又觉得好像存在着一些必然的关联,似乎懂得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懂。

我带着困惑静下心来开始细读,一行一行,一篇篇,一边阅读,一边勾划、圈点、批注、点评,10天工夫,这本书又让我品读完了,看着书上自己勾划圈点的句段,读着自己批注点评的话语,觉得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是,想要提笔用文字表达时,又深深地感到迷惑不解。

无奈之下,我又开始精读,一边阅读勾划圈点出来的内容,一边思考品味细读时的批注、点评。

读着,品着,心里渐渐亮堂了,思维开始活跃了,智慧的闸门被彻底打开,瞬间,思想与情感的激流奔涌而出。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写下这个题目,想表达我读完周国平先生《只有一个人生》后之真实的感悟与收获。

生命这样宝贵,人生这么美好,我们该怎样去对待呢?周国平先生说:“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

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

回味周国平先生这本书中所蕴含的哲理,细细品读他的这句话,我由衷地想说:“人生就是一场伟大的爱恋!”

我读完《只有一个人生》的感悟和收获有三点:

一是要活出真性情,做自己心灵的朋友。

周国平先生说,要想“活得真诚、独特、潇洒,首先要活得自在”。

希腊哲人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这些话都表明了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真实的自己。

要活出个性、活出自己,就要在名利面前,不爱慕虚荣,不失志变节;在权贵面前,不低三下四,不摧眉折腰;在得失面前,既不沾沾自喜,也不唉声叹气,不顿足捶胸;在成败面前,既不骄傲自满,也不自暴自弃,不垂头丧气……始终能保持一种大喜不过望、大悲不绝望的宠辱不惊的个性,始终拥有一种乐观豁达、阳光自信的心态,始终怀着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宁静处世的胸襟。

周国平先生在书中十分推崇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中郎袁宏道自然飘逸、潇洒脱俗、不拘格套的个性。

袁中郎,他想学“凡间仙,世中佛,无律度的孔子”,因而,他说自己“出则为湖魔,入则为诗魔,遇佳友则为谈魔”。

周国平先生也许欣赏的就是袁中郎这种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约束的个性和他“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又抱着宿命的态度坦然地死”的生死观吧。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东晋的陶潜陶渊明,他也应该算得上是个活出真性情的人。

他在《饮酒二十首(其五)》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为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以看出他入世的个性心态,即使身处闹市也能做到超凡脱俗、心静气定、安然自在地过远离尘世、归于自然的生活。

而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又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又是他出世之后归隐田园,那种自食其力、不辞辛苦、闲适恬静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郎也好,陶潜也罢,他们之所以都能极有个性的释然决然地放下功名利禄,寄情山水田园,是因为他们能克制欲望,能静心面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与冷遇,能坚守住自己的灵魂,乐观豁达地面对孤独与寂寞,他们能真正成为自己心灵最忠实的朋友,一人独居时,自己与自己对话,与朋友知己相逢时,用真情与他们交心,亲近自然山水时,能跟万事万物私语。

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护神。”中郎、陶潜的个性就是他们的守护神,所以,他们始终能活出真性情,活出自由快乐,活出真实的自我,也正因为他们能坚守自己的灵魂,做自己心灵的朋友,时时陪伴自我、勉励自我、创造自我,最终,他们都成为了独特的自己。

二是要品味真幸福,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什么是幸福?有人说,拥有家产上百亿;有人说,拥有高贵显赫权位;有人说,事业上获得成功;有人说,身边有贤妻孝子……这些说法似乎对,又好像不全对。

读完周国平先生的《只有一个人生》之后,你就会明白,真正的幸福就是拥有健康——身体无疾病、心理状态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

一个人想品味生活的幸福,就要真正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首先,要坚持锻炼身体,永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热爱运动,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每天锻炼一小时,让自己幸福工作50年,健康生活一辈子。

要亲近自然,经常投身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看山看水,看花草树木,看飞鸟虫鱼,听水声风声鸟鸣声。

健康就是让自己获得轻松愉悦、自由快活,健康就是要敢于向自身懒惰的生活习惯开火,向危害身心健康的病魔挑战,就是超越生命极限,创造生命奇迹,为幸福生活打好底色。

其次,要拥有豁达乐观的心态。

尽管现实生活中,有喜乐,亦有悲苦;有成功,亦有失败;有相聚,亦有分离;有荣耀,亦有耻辱;有热闹,亦有孤独……凡此种种,都是每个人会遇到的情绪和境况。

但是,一个人如果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那么,他就会无忧无虑,无欲无求。

不论是名利地位面前,还是功劳荣誉面前,他也不会斤斤计较,更不会耿耿于怀。

因此,遭受不幸时,他能冷静坦然面对;遇到危险时,他能泰然处之;获得成功时,他谦虚谨慎。

生活得简单就是一种幸福。

一个人有童心而不幼稚,有梦想,爱生活,但无贪欲,他有自己的金钱观、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的人,他的生活是简单的,也是最幸福的。

再次,要做个“有所为必有所不为”的人。

孟子说:“有所为必有所不为。”意思是说,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事情。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事都能做完做好,这就有一个前提,每个人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才华、能力、志向,又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还要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只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拥有什么,才能决定该做什么。

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这样才能真正凭借自己的条件和实力,让自己优秀,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成功。

由于对自己有了认识,做事就有了目标,主见,就会在做事过程中不盲从、不攀比、不空想、不妄为,就会脚踏实地去做事,就会在优秀中体会满足,成长中享受快乐,成功中体验幸福。

三是要珍爱生命,做自己美好人生的创造者。

生命是人活着最基本的价值。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每个人只有一条命。

这也许就是周国平先生为什么说“只有一个人生”的缘由吧。

周国平先生说得好,对于自己的生命,我们当知珍惜,对于别人的生命,我们当知关爱。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一要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人活在世上仅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不行,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还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努力地去做这些事情,这就是人生的责任。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充当着许多角色,负责的事情自然也很多.首先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父母子女负责,既要教育和抚养子女健康幸福地成长,又要怀着感恩的心孝敬和赡养父母安度晚年。

其次,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为所有与自己工作相关联的人负责,这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命是用来享受的,也是用来热爱和创造的,而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就是一种享受生命和用生命去创造的过程。

二要热爱生命,更要敬畏和热爱自然。

人,栖息在大地上,来自泥土,也归于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恒家园。

也就是说,大自然是人类之母,大自然是伟大而神圣的。

周国平先生告诉我们,作为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规定范围内,可以占聪明才智,可制作,可创造,也可以尽情享受自然的恩赐与给予,但人只能顺应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

这些富有哲理的话语,既让我明白了自然是生命之源,也让我懂得,人不热爱自然就是不热爱自己生命,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就应该从热爱自然与敬畏自然开始。

周国平先生在敬畏生命与自然方面,不仅是思想的先哲,而且也是行为的导师。

他不论是旧地重游庐山,还是南极探险,在他看来,不是为了寄情山水风光,浪费体力与时光,而是一次亲近自然、感悟生命和净化心灵之旅,因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他眼里心里都是有生命、有情感、有灵性的朋友,他可以尽情的跟它们对话,交流情感,表达思想。

周国平先生本书的“第四辑”的每一篇文章,都流露出了他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深厚感情。

而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境遇如何去经营自己美好的人生呢?周国平先生也送给了许多锦囊妙计。

独处是一种能力。

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

只有这样,你才能摆脱生活中一切无聊、孤独、寂寞。

交往要有限度。

人与人之间应当保持一定距离,这是每个人的自我的必要的生存空间。

诚信和友善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但是,谨慎选择与明辨是非是与人深交必不可少的能力。

面对金钱,要知道,钱对穷人很重要。

但也要明白,快乐与金钱关系不大。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钱,而是贪欲,贪欲才是万恶之源。

所以,一定要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

钱是考验一个人素质的试金石,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采取正当手段,发财也是光荣的。

……

书中有太多太多富有哲理和充满生命力的话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个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虽说是渺小的,但是,生命对自己来说又是极其宝贵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整个世界。

因此,我们也应该像周国平先生一样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去创造自己人生的精彩与幸福。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伟大的爱恋。

如果你对人生献出的虚伪、自私、无情……那么,人生也会回报你以痛苦、无奈、绝情,甚至是灾难;如果你对人生献出的是爱心、真诚、友善……那么,人生也会回报你以快乐、成功、幸福。

只有一个人生!这是最明白的道理,也是最简单的事实。

最后请记住:你献给人生多少爱,人生就会为你绽放多少精彩,就会回报给你多少幸福。

周国平先生的《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在我的书架上已有近十年了,是我经常翻阅的书之一。

每次读后总有如沐春风之感。

周先生是学哲学的,而且是研究尼采方面的专家,他分析“义”与“利”的见解有其独到之处。

自小父母就和所有传统的国人一样,强调“君子重义,小人重利”,但苍海桑田,时代变迁,世风日下,“义”字已少有人提起,求利也非小人专利,而视之做人理所当然的追求,工人日日加班,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种企业,使人际关系成了一个市潮。

在哲学家的眼中,“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

‘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这二者,前者教人奉献,后者诱人占有,都脱不开计较。

但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在“义”和“利”之外,还有一种“情”,“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

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也就是说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是完成“责任”,而创造是实现“自我”。

“义”是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是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而“情”则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王尔德说:“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最后一定是悲剧。”重情轻利者,接人待物有一种闲适不为物役的淡泊情怀,所体会到的辛酸和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想象不到。

近五六年我要求自己每周爬山一次,并且一直在坚持。

我喜爱在大自然中的感觉,而且犹爱未经人工雕凿的天然美,大自然可触发人的各种想象力和诗意,也可提高人的悟性。

佛教中有云:“法性遍满虚空,法身充满宇宙”,如江门公坑寺的天成禅寺门联所书:“天开境界,成大慈悲”,也就是这个道理。

周先生说“人与人的碰撞只能触发生活的精明,人与自然的交流才能开启生命的智慧”,大自然正是如此无私的在帮助着人们。

在西方,有“寻找灵魂的现代人”,在我们的时代,我发现有很多为心灵寻找家园的人,因为,电视、牌桌、甚至旅游等都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

“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权贵贪欲的膨胀使腐`丛生,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的平庸,所以民间有言嘲笑其 “穷得只剩下钱。”哲人和思想家在呼唤着性灵、爱心和寻找净化之道;“文明与野蛮的决斗犹未见分晓,超越与沉沦的对峙已拉开序幕。”物质上的贫富是有目共睹的,但精神上不也有着两极分化吗?只要能守住心中的圣地,认识到清贫与寂寞是心灵高贵者的必然命运,就能坦然的面对社会、人生。

生活中,人的追求各不相同。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体会是没得到时渴望得到,得到后则感觉不过如此而失去追求的快乐只剩下空虚。

人生态度,除重“名”“利”“义”“情”之外,还有一块“净土”,它不受“名”“利”的污染,也不为求“义”和 “情”所操纵,它能冷静、安详的用无限的慈悲心对待世间的一切,那就是一颗佛心,它帮助困惑的人们找到心灵的家园,那就是觉者的淡泊中的追求。

只有一个人生读后感

阅读周国平先生的《只有一个人生》,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我用了一周时间,从头到尾浏览了这本书,感觉一篇篇短文似乎毫无联系,又觉得好像存在着一些必然的关联,似乎懂得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懂。

我带着困惑静下心来开始细读,一行一行,一篇篇,一边阅读,一边勾划、圈点、批注、点评,10天工夫,这本书又让我品读完了,看着书上自己勾划圈点的句段,读着自己批注点评的话语,觉得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是,想要提笔用文字表达时,又深深地感到迷惑不解。

无奈之下,我又开始精读,一边阅读勾划圈点出来的内容,一边思考品味细读时的批注、点评。

读着,品着,心里渐渐亮堂了,思维开始活跃了,智慧的闸门被彻底打开,瞬间,思想与情感的激流奔涌而出。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写下这个题目,想表达我读完周国平先生《只有一个人生》后之真实的感悟与收获。

生命这样宝贵,人生这么美好,我们该怎样去对待呢?周国平先生说:“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

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

回味周国平先生这本书中所蕴含的哲理,细细品读他的这句话,我由衷地想说:“人生就是一场伟大的爱恋!”

我读完《只有一个人生》的感悟和收获有三点:

一是要活出真性情,做自己心灵的朋友。

周国平先生说,要想“活得真诚、独特、潇洒,首先要活得自在”。

希腊哲人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这些话都表明了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真实的自己。

要活出个性、活出自己,就要在名利面前,不爱慕虚荣,不失志变节;在权贵面前,不低三下四,不摧眉折腰;在得失面前,既不沾沾自喜,也不唉声叹气,不顿足捶胸;在成败面前,既不骄傲自满,也不自暴自弃,不垂头丧气……始终能保持一种大喜不过望、大悲不绝望的宠辱不惊的个性,始终拥有一种乐观豁达、阳光自信的心态,始终怀着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宁静处世的胸襟。

周国平先生在书中十分推崇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中郎袁宏道自然飘逸、潇洒脱俗、不拘格套的个性。

袁中郎,他想学“凡间仙,世中佛,无律度的孔子”,因而,他说自己“出则为湖魔,入则为诗魔,遇佳友则为谈魔”。

周国平先生也许欣赏的就是袁中郎这种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约束的个性和他“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又抱着宿命的态度坦然地死”的生死观吧。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东晋的陶潜陶渊明,他也应该算得上是个活出真性情的人。

他在《饮酒二十首(其五)》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为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以看出他入世的个性心态,即使身处闹市也能做到超凡脱俗、心静气定、安然自在地过远离尘世、归于自然的生活。

而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又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又是他出世之后归隐田园,那种自食其力、不辞辛苦、闲适恬静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郎也好,陶潜也罢,他们之所以都能极有个性的释然决然地放下功名利禄,寄情山水田园,是因为他们能克制欲望,能静心面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与冷遇,能坚守住自己的灵魂,乐观豁达地面对孤独与寂寞,他们能真正成为自己心灵最忠实的朋友,一人独居时,自己与自己对话,与朋友知己相逢时,用真情与他们交心,亲近自然山水时,能跟万事万物私语。

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护神。”中郎、陶潜的个性就是他们的守护神,所以,他们始终能活出真性情,活出自由快乐,活出真实的自己,也正因为他们能坚守自己的灵魂,做自己心灵的朋友,时时陪伴自己、勉励自己、创造自己,最终,他们都成为了独特的自己。

二是要品味真幸福,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什么是幸福?有人说,拥有家产上百亿;有人说,拥有高贵显赫权位;有人说,事业上获得成功;有人说,身边有贤妻孝子……这些说法似乎对,又好像不全对。

读完周国平先生的《只有一个人生》之后,你就会明白,真正的幸福就是拥有健康——身体无疾病、心理状态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

一个人想品味生活的幸福,就要真正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首先,要坚持锻炼身体,永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热爱运动,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每天锻炼一小时,让自己幸福工作50年,健康生活一辈子。

要亲近自然,经常投身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看山看水,看花草树木,看飞鸟虫鱼,听水声风声鸟鸣声。

健康就是让自己获得轻松愉悦、自由快活,健康就是要敢于向自身懒惰的生活习惯开火,向危害身心健康的病魔挑战,就是超越生命极限,创造生命奇迹,为幸福生活打好底色。

其次,要拥有豁达乐观的心态。

尽管现实生活中,有喜乐,亦有悲苦;有成功,亦有失败;有相聚,亦有分离;有荣耀,亦有耻辱;有热闹,亦有孤独……凡此种种,都是每个人会遇到的情绪和境况。

但是,一个人如果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那么,他就会无忧无虑,无欲无求。

不论是名利地位面前,还是功劳荣誉面前,他也不会斤斤计较,更不会耿耿于怀。

因此,遭受不幸时,他能冷静坦然面对;遇到危险时,他能泰然处之;获得成功时,他谦虚谨慎。

生活得简单就是一种幸福。

一个人有童心而不幼稚,有梦想,爱生活,但无贪欲,他有自己的金钱观、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的人,他的生活是简单的,也是最幸福的。

再次,要做个“有所为必有所不为”的人。

孟子说:“有所为必有所不为。”意思是说,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事情。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事都能做完做好,这就有一个前提,每个人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才华、能力、志向,又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还要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只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拥有什么,才能决定该做什么。

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这样才能真正凭借自己的条件和实力,让自己优秀,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成功。

由于对自己有了认识,做事就有了目标,主见,就会在做事过程中不盲从、不攀比、不空想、不妄为,就会脚踏实地去做事,就会在优秀中体会满足,成长中享受快乐,成功中体验幸福。

三是要珍爱生命,做自己美好人生的创造者。

生命是人活着最基本的价值。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每个人只有一条命。

这也许就是周国平先生为什么说“只有一个人生”的缘由吧。

周国平先生说得好,对于自己的生命,我们当知珍惜,对于别人的生命,我们当知关爱。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一要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人活在世上仅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不行,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还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努力地去做这些事情,这就是人生的责任。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充当着许多角色,负责的事情自然也很多.首先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父母子女负责,既要教育和抚养子女健康幸福地成长,又要怀着感恩的心孝敬和赡养父母安度晚年。

其次,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为所有与自己工作相关联的人负责,这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命是用来享受的,也是用来热爱和创造的,而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就是一种享受生命和用生命去创造的过程。

二要热爱生命,更要敬畏和热爱自然。

人,栖息在大地上,来自泥土,也归于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恒家园。

也就是说,大自然是人类之母,大自然是伟大而神圣的。

周国平先生告诉我们,作为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规定范围内,可以占聪明才智,可制作,可创造,也可以尽情享受自然的恩赐与给予,但人只能顺应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

这些富有哲理的话语,既让我明白了自然是生命之源,也让我懂得,人不热爱自然就是不热爱自己生命,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就应该从热爱自然与敬畏自然开始。

周国平先生在敬畏生命与自然方面,不仅是思想的先哲,而且也是行为的导师。

他不论是旧地重游庐山,还是南极探险,在他看来,不是为了寄情山水风光,浪费体力与时光,而是一次亲近自然、感悟生命和净化心灵之旅,因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他眼里心里都是有生命、有情感、有灵性的朋友,他可以尽情的跟它们对话,交流情感,表达思想。

周国平先生本书的“第四辑”的每一篇文章,都流露出了他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深厚感情。

而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境遇如何去经营自己美好的人生呢?周国平先生也送给了许多锦囊妙计。

独处是一种能力。

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

只有这样,你才能摆脱生活中一切无聊、孤独、寂寞。

交往要有限度。

人与人之间应当保持一定距离,这是每个人的自己的必要的生存空间。

诚信和友善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但是,谨慎选择与明辨是非是与人深交必不可少的能力。

面对金钱,要知道,钱对穷人很重要。

但也要明白,快乐与金钱关系不大。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钱,而是贪欲,贪欲才是万恶之源。

所以,一定要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

钱是考验一个人素质的试金石,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采取正当手段,发财也是光荣的。

书中有太多太多富有哲理和充满生命力的话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个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虽说是渺小的,但是,生命对自己来说又是极其宝贵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整个世界。

因此,我们也应该像周国平先生一样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去创造自己人生的精彩与幸福。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伟大的爱恋。

如果你对人生献出的虚伪、自私、无情……那么,人生也会回报你以痛苦、无奈、绝情,甚至是灾难;如果你对人生献出的是爱心、真诚、友善……那么,人生也会回报你以快乐、成功、幸福。

只有一个人生!这是最明白的道理,也是最简单的事实。

最后请记住:你献给人生多少爱,人生就会为你绽放多少精彩,就会回报给你多少幸福。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5.12汶川地震,春节冰雪灾害,不知大家记得吗?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大家污染环境所造成的。读了《只有一个地球》,我终于明白了地球的重要,环保的重要!

地球是渺小的,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本来,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可人类,不顾“母亲”,毁坏了各种资源,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上面提到的大地震、雪灾也是我们造成的。

当我看到科学家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4万亿公里啊!都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啊!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体现了如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人类啊!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的地球非常渺小,又十分脆弱,地球上的环境不断恶化,我们居住在地球上,不是在保护它,而是在不同程度地破坏地球,如果地球爆炸,我们人类将灭绝。科学家们正在寻找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至今未找到,所以课文告诉我们必须保护地球,别在破坏地球。

我们人类居住在这美丽的地球上非常的荣幸,我们应该保护这美丽的地球。我们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对大气层的破坏;地球上淡水资源也十分有限,要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不能使用那些破坏地球而且有害的“发明品”。

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的垃圾,变废为宝。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全世界可产垃圾3000多亿吨,全是我们到处乱扔造成的后果,地上堆积,河上漂着,时常发出臭气,让人看见非常恶心。如果能修建一些垃圾处理厂,让垃圾成为再生能源,服务于人类。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正如文章中说我们的地球非常美丽,但又太脆弱了。我们应该保护它,我们也有义务保护它,一定要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更加美丽。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读了这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她用自己的甘甜的血液哺育了我们;他无私地给人类慷慨地提供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而我们人类一如既往的破坏她,伤害她。

她是我们唯一的地球妈妈!

看看我们以前的地球妈妈是多么美丽——广阔的陆地、浩瀚的海洋、茂密的森林、苍绿的群山、绿色的草原、清澈的江河、迷人的湖泊、这是多么美丽!这简直是一个天堂!再看看现在——到处是人们的生活垃圾,以前的那一条小河也变成了臭水沟,水土大量流失,植物被砍伐,到处是生态灾难的痕迹!“这还是昔日那美丽可爱的地球吗?”我问自己。保护地球吧!从小事作起,丛生边做起!

我们应该;见到垃圾就要捡起来;在家里可以让水多次使用;工厂的工业垃圾不能排到河水里;多种植树木;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这句话印证了现在的这个地球。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担任起保护地球的重任,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筑起一道绿色大堤,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吧!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只有一个地球”这多么贴切呀。当我读到《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体会到了仅有的一个地球是多么需要人类来保护。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春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是啊,人们太不爱惜地球了,保护地球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可是,我发现在我身边,就有不爱惜地球的人。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刚学完英语的我看到对门的一个年轻的阿姨拎着一袋空塑料瓶下楼,当时我想:“阿姨肯定是那这些瓶子去卖,既可以省钱,又可以环保。”第二天,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大早,我走下楼去上学,突然,发现前面草坪上有一个大袋子,里面还装有许多东西。我急忙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口。“哇!”面前的景象让我禁不住喊出了声。这不是阿姨昨天那下楼的那袋瓶子吗?怎么会在这里?“快点!不走就迟到了!”不容我多想,妈妈急促的声音又在催我了。

一天,两天,那袋瓶子依旧没人拿走。一个星期过去了,那袋瓶子依然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最后,是妈妈让邻居阿姨把瓶子拿走的。

这是算是解决了,可是,工厂排出的废水,汽车的废气,砍伐的森林,这些大事又如何解决呢?这只能靠我们自己。让我们向全世界呼吁:让我们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今天,我在学校里认认真真地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读完以后,我心潮澎湃,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如果人们不断地破坏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球就会破碎,所以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是呀!我觉得作者说得太对了,我太想对全世界人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希望你们停手吧,别再破坏我们的地球了,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为了我们能快乐的生活,停手吧!如果地球破碎了,我们将别无去处。”再看看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是怎样对待地球的。

例如1995年7月份,我国发生的一件事;几家工厂因为过量地向大海和大气中排放污水和废气,以至造成大量酸雨下降,使大片森林和庄稼受损。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使自然资源受到严重损失。还有,近几年来,人们乱砍滥伐树木,令到我们的森林覆盖率大大缩小。如果还是这样,不爱护我们的母亲——地球,我们就等于自取灭亡。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公民们,快醒悟过来吧!从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生活的大家园——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读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很有感触。地球妈妈无私地奉献给我们。地球资源,在我们一天的生活中,吃、穿、住、行,都在不断地使用来自地球的资源,而日常生活的棉制品、金属制品、石油制品、生物制品等等。也都是由地球资源做成的,可以说,我们人类强烈地依赖着地球资源而生活着。如果有一天,大自然停止了资源的供给我们将无法生存,因此,我们要节约地球资源,糟蹋地球资源实际是在毁灭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节约资源,比如说我们应该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具。不乱仍瓜皮果壳,在校园里撤离物品交换使用的方法,用过的书留给下一届的小弟弟小妹妹们用这样可以节约资源。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担。

人们常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的天然资源,大量地浪费,可是水在地球上只占有很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随手你拧紧水龙头。提倡“一水多用”节约小小水滴,关乎户户人人啊!

另外,花草树木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它们能给陆地积水,像一块吸收雨水的海绵;能蒸发水份,使空气湿润,极大地净化了空气;还能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它们多么可贵去,不能再乱砍滥伐,糟践花草啦;不然,后过难以想象。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意味着地球永久性地丢失了一个物种独特而珍贵的基因库。因此如果是由人的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损失将无法估量!

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说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历史,大至国家,小至家庭,无不是兴盛于勤俭节约,败亡于奢靡浪费啊!因此,从小要确立“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观念,并化为实际的行动,因为,这是我们每个地球人的职责!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作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这个故事讲述了由于人类大量的排放废水、废气……让我们这唯一的地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地球妈妈的绿衣裳千疮百孔;头发稀稀拉拉;血液也变成了黑色……作者向我们呼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爱好这个家园。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因为人们使用了冷冻剂、消毒剂、起泡剂和灭火剂等化学制品时,这些东西在使用时还向大气排放的氯氟烃、溴等气体在紫外线照射下会放出氯原子,氯原子夺去臭氧中的一个氧原子,使臭氧变成纯氧,从而使臭氧层遭到破坏。除此以外,沙漠化也越来越严重,沙漠开始吞没森林、城市、农村……我们的动物朋友也越来越稀有。哎,这都怪我们不珍惜生存的环境呀。

想到这,我觉得很惭愧。我经常使用一次性的产品,不爱惜文具,不注重节约……正是因为这些不起眼的小毛病让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让人无法忍受。

可喜的是,环保问题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世界各国相继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区,使各种动植物都有了自己的家。各国也制定了环保政策,治理污染企业,退耕还林,恢复湿地,还世界一片蓝天。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让每一个人到成为地球母亲的保卫者!

相关范文推荐
  • 01-10 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报告(专业18篇)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一些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分享,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在写作中可借鉴之处颇多。
  • 01-10 新学期大学班主任工作计划表(优秀20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班级的组织和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是一
  • 01-10 酒店个人自我鉴定(模板16篇)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范文范本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了解优秀作品的结构和特点。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从xx月xx日进行的网络培
  • 01-10 军训心得体会简洁(模板18篇)
    军训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在军训结束后更好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军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
  • 01-10 小学毕业老师致辞大气(优秀13篇)
    通过致辞,我们能够向听众表达诚挚的情感,同时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致辞的片段,它们将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和启示。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
  • 01-10 个人军训心得体会文章大全(22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对军事训练中所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和提高。下面是一些来自不同学生的军训心得体会,他们的观点和经验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 01-10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研讨发言(热门19篇)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维,提高智力,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欢迎大家阅读以下学习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一)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抓得还不够。虽然
  • 01-10 幼儿园早操教研活动(汇总14篇)
    教研是教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探索有效教学方法的过程,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研成果,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 01-10 生命重于泰山观看心得(热门20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并发现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价值,从而使我们的成长更加全面和有意义。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进行总结和记录的方式,下面是一些优
  • 01-10 国庆晚会主持词串词(专业14篇)
    主持词是在会议或活动中引导和组织的一种开场白,它能够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为后续内容做好铺垫。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总结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