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李子核教学方案(专业21篇)

李子核教学方案(专业21篇)

时间:2024-01-14 17:29:22 作者:曼珠

计划书是一种规划和安排未来行动的书面材料,有助于我们明确目标和制定可行的计划。计划书范文的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设计合理的目标和实施计划的步骤。

《李子核》教学方案

1、总结课文,理解课文中事例阐明的道理,教育学生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造句。

3、复习巩固所学字词。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理解了内容。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弄清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还要复习巩固这一课的知识。

(1)瓦尼亚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用小黑板出示3个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说瓦尼亚错在哪里。

a、瓦尼亚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

b、瓦尼亚吃了李子。

c、瓦尼亚说慌话。

(3)当你做错了事后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做个诚实的孩子?

小结:老师相信,瓦尼亚和你们一样,通过这件事懂得了不能说谎话的道理,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喜爱的诚实的孩子。

找出课文中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例句,读一读。这个句子用了两个一会儿说明瓦尼亚很想吃李子时先后的两个动作。想想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会儿一会儿连接句子。

出示小黑板: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白羊,一会儿。

请同学把句子补充完整,说明白云形状的多变。

仿照例句,独立成句。想想:谁(什么)一会儿怎样,一会儿怎样。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李子核》教学方案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周围打算等词的词意。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第1段。

(2)出示课题,齐读。学习核。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指导学生用该、孩等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出提得好的问题。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来读懂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把生字组成的词划下来,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告诉我们些什么?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交流记生字的方法。刚才在自学中,你是怎么记住主字的,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生说一种方法,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

(1)妈妈买来李子准备晚饭后分给大家。指名读第1段。

(2)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打算)孩子们是指谁?(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塞: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完成课堂作业第1、2、3题。

《李子核》教学反思

认知目标:

1、学会“李、买、分、黑、尖、吞、肚、吓”8个生字,会认“核、盘、完、踮、塞、晃、扔”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八”。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和书写生字。

2、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尊重学生的独特内心体验。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听说过吃了李子核,肚子里会长出李子树的故事吗?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语句读通顺。

2、找出生字朋友,给他们做上记号,再读三遍。

3、四人小组互相学习认字。

4、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

5、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字音。

6、出示本课生字所拓展的词语,形成苹果树的形状,玩“摘苹果”的游戏。

7、把生字和词语送回课文中,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1、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什么。

2、你从哪里知道瓦尼亚很想吃李子,四人小组互相说说。

3、全班交流。

4、你能读一下吗?指读。

5、指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6、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想一想后来他会怎么做?全班交流。

7、自由轻声读3至6自然段,看看书上怎样写的?

8、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四、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读中感悟,突破难点。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最后三段。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4、小组讨论: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家人都笑了?如果学生没提到,老师可以提出来让大家讨论。

5、全班交流。对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孩子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不一定要统一答案。

二、指导写字。

1、选择你认为写的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4、向教师请教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5、自己练习,难写的字多写几个。

三、拓展延伸。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瓦尼亚说些什么?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可以找老师说一说,还可以跟爸爸妈妈说一说。

知识链接: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案《李子核》教学设计方案

1、理解课文,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打算、周围、注意、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

1、生字字形:塞(“人”下面有三横)。吞(上面不是“天”)拿(会意字,把手合上就是拿)

2、从瓦尼亚的语言、行动。神态,让学生明白瓦尼亚的错误。

理解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又脸色发白。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李子一只、课文录音、抄有比较句子和练习题的小黑板、课本挂图。

 :3课时

第1课时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周围”“打算”等词的词意。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第1段。

1.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2)出示课题,齐读。学习“核”。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指导学生用“该、孩”等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听课文录音,略知大意。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出提得好的问题。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来读懂课文。

3.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把生字组成的词划下来,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告诉我们些什么?

4、检查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交流记生字的方法。刚才在自学中,你是怎么记住主字的,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生说一种方法,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

5、学习第1段。

(1)妈妈买来李子准备晚饭后分给大家。指名读第1段。

(2)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打算)“孩子们”是指谁?(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6、写字指导。

塞: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7、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1、2、3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至5段,理解词意,知道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脸色发白。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抽认生字、组词。

2.学习课文第2至5段。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b、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闻闻”是闻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气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觉一下外表。)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马上)

c、他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图说说,找出句子谈谈。

比较句子:“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为什么?

d、读读第2段,说说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找出写第2幅图的课文,指名读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妈妈发现李子少了一只。…

在这儿为什么用“发现”不用“看见”呢?

(因为妈妈根本没有想到李子会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发现”。

b、自己轻声读课文,对照图画,思考:图中画的哪位是瓦尼亚?

听了妈妈的问话后瓦尼亚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讨论思考题。

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看插图,说说当时瓦尼亚的样子,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说的话。

d、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瓦尼亚的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变白了呢?齐读第4。5段。指名回答。“想想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妈妈的话?为什么?(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练读妈妈的话。

“吓”是什么意思?瓦尼亚为什么害怕?从哪里看出瓦尼亚心里十分害怕?(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是指什么?以结结巴巴的语气读读瓦尼亚的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小结课文内容。

4、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第4、5、6题。

 

《李子核》教学反思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至5段,理解词意,知道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脸色发白。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抽认生字、组词。

2.学习课文第2至5段。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b、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闻闻是闻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气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觉一下外表。)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马上)。

c、他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图说说,找出句子谈谈。

比较句子: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为什么?

d、读读第2段,说说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找出写第2幅图的课文,指名读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妈妈发现李子少了一只。

在这儿为什么用发现不用看见呢?

(因为妈妈根本没有想到李子会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发现。

b、自己轻声读课文,对照图画,思考:图中画的哪位是瓦尼亚?

听了妈妈的问话后瓦尼亚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讨论思考题。

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看插图,说说当时瓦尼亚的样子,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说的话。

d、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瓦尼亚的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变白了呢?齐读第4。5段。指名回答。想想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妈妈的话?为什么?(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练读妈妈的话。

吓是什么意思?瓦尼亚为什么害怕?从哪里看出瓦尼亚心里十分害怕?(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是指什么?以结结巴巴的语气读读瓦尼亚的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小结课文内容。

4、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第4、5、6题。

《李子核》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理解“发现、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懂得不能产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瓦尼亚的撒谎过程;难点是展开想象,说出瓦尼亚及妈妈的心理活动。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悠扬什么事?(板:瓦尼亚)。

2.指名读课文1、2段。

3.说说不得两段告诉我们什么?(板:偷吃了李子)。

过渡: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去学课文3-5段。

(二)教学3-5段。

1.听录音朗读3-5段,思考: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

2.瓦尼亚在撒谎的过程中,脸色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瓦尼亚脸色变化的句子。

3.投影出示句子: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瓦尼亚听了,吓得脸色发白。

读句子,教学“虾、吓”,比较字形,理解字义。

为什么瓦尼亚会脸红了?后来又吓得脸色发白呢?我们仔细来阅读课文。

4.齐读第3段。

(1)说说有几句话,每句分别是讲谁的?

(2)“发现”可以换成其他词吗?为什么?妈妈的话该怎么读?

(3)瓦尼亚听了妈妈和大家的话,心里会怎么想?

(4)为什么瓦尼亚脸红了?比较我句子: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5.指名读第4段。

(1)从哪句看出妈妈知道李子是谁吃的?当时妈妈心里会怎么想?

(2)选词填空:(出示投影片)。

吞吃。

谁要是把核下去,那就麻烦了!

(3)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麻烦?

6.齐读第5段。

(1)为什么瓦尼亚会吓得脸色发白?

(2)“结结巴巴”是什么意思?

(3)他最后说的话可以的看出什么?

(三)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当你做了错事后,你该怎么办?

(四)完成作业。

《课堂作业》第5、6、7题。

五、板书设计。

李子核。

闻闻摸摸拿……塞。

(偷吃了李子)。

瓦尼亚脸红了说没有吃做了诚实的孩子。

(不承认说谎)。

脸色发白结结巴巴。

六、教后感。

本文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如果按通常的方法,问问答答,进行所为的分析。

教学,就会冲淡课文蕴含的教育,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上。多处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从学生的回答案中很自然地得出本课要做个诚实的孩子的道理。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所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

《李子核》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打算、周围、注意、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字形:塞(人下面有三横)。吞(上面不是天)拿(会意字,把手合上就是拿)。

2、从瓦尼亚的语言、行动。神态,让学生明白瓦尼亚的错误。

教学难点:

理解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又脸色发白。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教学准备。

李子一只、课文录音、抄有比较句子和练习题的小黑板、课本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李子核》教学反思

(偷吃了李子)。

瓦尼亚脸红了说没有吃做了诚实的孩子。

(不承认说谎)。

脸色发白结结巴巴。

六、教后感。

本文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如果按通常的方法,问问答答,进行所为的分析。

教学,就会冲淡课文蕴含的教育,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上。多处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从学生的回答案中很自然地得出本课要做个诚实的孩子的道理。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所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

《李子核》教学反思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理解课文中事例阐明的道理,教育学生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造句。

3、复习巩固所学字词。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听写字词。

2、提出本节课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理解了内容。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弄清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还要复习巩固这一课的知识。

3、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瓦尼亚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用小黑板出示3个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说瓦尼亚错在哪里。

a、瓦尼亚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

b、瓦尼亚吃了李子。

c、瓦尼亚说慌话。

(3)当你做错了事后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做个诚实的孩子?

小结:老师相信,瓦尼亚和你们一样,通过这件事懂得了不能说谎话的道理,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喜爱的诚实的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巩固练习,指导造句。

找出课文中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例句,读一读。这个句子用了两个一会儿说明瓦尼亚很想吃李子时先后的两个动作。想想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会儿一会儿连接句子。

出示小黑板: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白羊,一会儿。

请同学把句子补充完整,说明白云形状的多变。

仿照例句,独立成句。想想:谁(什么)一会儿怎样,一会儿怎样。

6、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李子核》教学方案

1、学习课文第2至5段,理解词意,知道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脸色发白。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抽认生字、组词。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b、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闻闻是闻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气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觉一下外表。)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马上)。

c、他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图说说,找出句子谈谈。

比较句子: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为什么?

d、读读第2段,说说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找出写第2幅图的课文,指名读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妈妈发现李子少了一只。

在这儿为什么用发现不用看见呢?

(因为妈妈根本没有想到李子会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发现。

b、自己轻声读课文,对照图画,思考:图中画的哪位是瓦尼亚?

听了妈妈的问话后瓦尼亚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讨论思考题。

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看插图,说说当时瓦尼亚的样子,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说的话。

d、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瓦尼亚的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变白了呢?齐读第4。5段。指名回答。想想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妈妈的话?为什么?(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练读妈妈的话。

吓是什么意思?瓦尼亚为什么害怕?从哪里看出瓦尼亚心里十分害怕?(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是指什么?以结结巴巴的语气读读瓦尼亚的话。

完成课堂作业第4、5、6题。

《李子核》教学反思

课文《李子的核》是一篇叙述性较强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从没有吃过李子的万尼亚在李子的诱惑,好奇心的驱使下吃了一个李子。在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承认的情况下,爸爸用巧妙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课文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事情的一个发展线索和爸爸的这个巧妙方法是怎么会让孩子从不敢承认到最后无意识的自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是一个难点。为了屏除课堂内教师烦琐的讲解,让学生反复读文,在读文实践中,解决难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在读文实践中,联系课文的有关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规范的话,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二、学情简介。

课文讲述的是每个孩子都知道的一个道理:要做诚实的人,学生在读了课文以后一定能很快的知道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如果课堂上仍反复围绕“诚实”这个观点,课堂教学的氛围一定会变得枯燥、烦琐、沉闷,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中爸爸用的巧妙的方法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提高,从中也让学生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发展顺序,了解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指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平舌音“算、滋”的发音,学习部首“皿”。

以往从读音到笔画、笔顺、偏旁、结构、字义,看似严谨,可学生对那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却毫无兴趣。其实识字在成为阅读基础的同时,阅读也是帮助识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所以汉字的教学万万不可脱离语言环境。同时由于识字量、教学时间等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需要强化的生字进行重拳出击,生字中“算、滋”都是平舌音,特别对上海学生而言是发音上的一个难点,教师应该关注。并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看图学习部首“皿”。

目标二: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万尼亚两次说话时不同的语气,根据人物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要提高语文知识能力,都离不开阅读。在读时字字咬准,句句读对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也是整个一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传授朗读技巧,紧扣文意,帮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

目标三:能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读懂爸爸说这段话的目的,感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这是一篇叙事的`课文,万尼亚的心情变化离不开爸爸说的话和想的办法,而爸爸说的话和想的办法也离不开万尼亚的行为和想法。为了要让学生了解爸爸说这段话的目的一定要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展开。同时渗透“要读懂课文,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

四、教法:

1、在快乐中识字在识字中学习。

在教学初,李子核的实物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到了学习生字“核”上,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记字方法。在落实部首“皿”的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皿”的意思,并用示范书写的方法,直观地表现皿字底的一般书写规律。

但我们是否就只是为了识字而识字呢?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识字来渗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那才是“授人以渔”。在学习“核”时,要求学生看教师板书,并跟着书空,学习部首“皿”时,帮助归纳带有“皿”的字,结合字形来了解字意思。前者培养了学生静心看,认真学的习惯,后者渗透了学习要时常归纳的方法,并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文字形意结合的特点。

2、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以声释意的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对生字的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可通过朗读去获得,去感知。

1)读的形式多样――自由散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师生配合读等。

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饶有兴趣地沉浸再读书中,课堂内书声朗朗,情意浓浓。学生在反复读文中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情的变化,真正提高读书的效益。

2)读有层次有指导――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目标是在识字上;第二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整体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讲述课文讲述的事情;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目标定位在了解课文的内容上。第三次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了爸爸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的与众不同之处。带着自己的疑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上下文,发现了爸爸方法的巧妙之处。通过重点指导朗读万尼亚说的话,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加以体会。通过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静心读书的好习惯。

3、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出发。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否则再精彩的教学设计也只是教师一人的作秀。

在识字教学中,结合课文生字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读准“算、滋”的读音上,反馈初,有部分学生不能咬准字音,但通过反复的读词、读句、读文,全班都能达到读准字音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万尼亚并不是一个贪吃的孩子,组织学生交流平时吃李子的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从李子的形、色、味的角度把李子阐述得非常的诱人,万尼亚一个从来没有吃过李子,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悄悄拿了一个李子吃的行为得到了大家情感上的沟通,这也是爸爸没有批评孩子,而是用巧妙的方法让他承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爸爸为什么这么说”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在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时,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在了解了万尼亚的心情后,学会对要求读出的语气一气呵成。

《李子核》教学反思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周围打算等词的词意。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2)出示课题,齐读。学习核。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指导学生用该、孩等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听课文录音,略知大意。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出提得好的问题。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来读懂课文。

3.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把生字组成的词划下来,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告诉我们些什么?

4、检查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交流记生字的方法。刚才在自学中,你是怎么记住主字的,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生说一种方法,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

5、学习第1段。

(1)妈妈买来李子准备晚饭后分给大家。指名读第1段。

(2)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打算)孩子们是指谁?(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6、写字指导。

塞: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7、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1、2、3题。

《李子核》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理解“发现、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懂得不能产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瓦尼亚的撒谎过程;难点是展开想象,说出瓦尼亚及妈妈的心理活动。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悠扬什么事?(板:瓦尼亚)。

2.指名读课文1、2段。

3.说说不得两段告诉我们什么?(板:偷吃了李子)。

过渡: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去学课文3―5段。

(二)教学3―5段。

1.听录音朗读3―5段,思考: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

2.瓦尼亚在撒谎的过程中,脸色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瓦尼亚脸色变化的句子。

3.投影出示句子: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瓦尼亚听了,吓得脸色发白。

读句子,教学“虾、吓”,比较字形,理解字义。

为什么瓦尼亚会脸红了?后来又吓得脸色发白呢?我们仔细来阅读课文。

4.齐读第3段。

(1)说说有几句话,每句分别是讲谁的?

(2)“发现”可以换成其他词吗?为什么?妈妈的话该怎么读?

(3)瓦尼亚听了妈妈和大家的.话,心里会怎么想?

(4)为什么瓦尼亚脸红了?比较我句子: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5.指名读第4段。

(1)从哪句看出妈妈知道李子是谁吃的?当时妈妈心里会怎么想?

(2)选词填空:(出示投影片)。

吞吃。

谁要是把核下去,那就麻烦了!

(3)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麻烦?

6.齐读第5段。

(1)为什么瓦尼亚会吓得脸色发白?

(2)“结结巴巴”是什么意思?

(3)他最后说的话可以的看出什么?

(三)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当你做了错事后,你该怎么办?

(四)完成作业。

《课堂作业》第5、6、7题。

五、板书设计。

教学方案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葫芦工艺品,了解葫芦由制作工艺、形状、图案、色彩表现的造型美、艺术美。了解葫芦工艺品制作工艺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欣赏力,人是葫芦工艺品对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图片、视频课件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葫芦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魅力。

3、德育目标:通过欣赏、交流、评述,了解葫芦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将民间葫芦工艺品发扬光大。教学难点:

学生对葫芦工艺品制作工艺的认识及表述。

一、课前交流激起兴趣。

1、出示礼物,生谈对葫芦的认识。

我们平时可以用葫芦做什么?

2、了解吉祥寓意,引入课题。

二、学习欣赏制作工艺深入了解工艺特点。

1、出示制作工艺的名称,学生根据名称猜测可能的制作方法。

2、在以上基础上,学生自学课本相关知识。

(1)实物展示,学生通过区分实物,了解天然葫芦、针划葫芦、刀刻葫芦、彩绘葫芦4种简单的制作工艺。

(2)拓展引入山东聊城的刀刻葫芦取得的成就,引发学生对民间工艺的兴趣,激发自豪感。

(3)投影与视频展示,学习勒扎、范制等比较抽象的制作工艺。

(4)教师亲自动手示范,制作烙画葫芦,生在观看过程中了解烙画葫芦工艺。

(5)课堂小结,简单总结葫芦制作工艺。

三、学以致用,创作体验。

1、教师示范制作彩绘葫芦,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2、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学生了解注意事项。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优秀成果展示。

四、拓展课外资源,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方案

《鞋匠的儿子》是一篇演说辞,主要围绕林肯的三段话展开描述。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演说辞这类题材比较陌生,是第一次接触,还要在林肯的演说中感悟他的思想,难度颇高。上课前自己感觉准备地差不多了,但是课上下来以后,却是让我感触颇多。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几点看法:

大家都知道,调动课堂气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教师首先要在备课时,创设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在争辩中激起学习的乐趣。

例如:《鞋匠的儿子》课文中有这样一条隐线,参议员态度的变化:羞辱——大笑——静默——掌声,学习过程中,就可以紧紧扣住为什么最后参议员会从羞辱林肯转变为发出赞叹的掌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林肯的三段演说,从而体会这三段话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是促使学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不同学生对和意境的体味是不同的。

在感情朗读时对感情的理解和表达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千万不要强求一致。

在教学《鞋匠的儿子》时,我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又随机指名学生朗读,及时地指出其中不足并予以正音,接着我范读课文,用深情并茂地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最后,让学生再细读一遍,说说已经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读懂。学生从中感悟到了林肯的思想感情,体会了林肯当时的心情。

不明白什么?从林肯的话中,你感悟到林肯是个什么样的人?参议员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我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通过思考,逐步地培养创新精神。

课虽然结束了,有遗憾也有收获。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我将在不断反思与探索中学习。

教学方案

一、教育就是引导,导出是"引"的过程。

教育就是引导,导出是"引"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挖掘孩子的创作潜能,让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寻者、创造者。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充分感受自然的美。

二、利用自然物,美化校园和生活。

通过对鹅卵石的巧妙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从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1、认识鹅卵石,了解其特点。

2、培养幼儿大胆运用多元化、夸张的表现手法,学习在石头上作画。

3、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4、通过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运用多方面的尝试和组合,提高孩子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幼儿能够大胆想象,并能在鹅卵石上作画。

难点:擅于运用多种辅助材料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鹅卵石。

2、石头画作品。

3、各色颜料、各色彩纸、橡皮泥、双面胶、幼儿用剪刀、棉签、排笔、抹布等。

(一)、启发引导(激发创意)。

1、教师课前将教室布置成幼儿在江边玩耍的环境。幼儿进入环境后自由玩耍,感受石头。(配音乐)。

2、教师出示石头画作品,让幼儿带着问题仔细观察。(课件展示)。

(二)、要点辅导(构思创意)。

1、欣赏作品,启发想象,讨论思考方法。

(1)、选择鹅卵石启发幼儿想象,利用鹅卵石的大小、形状进行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想象。

(2)、幼儿讨论,确定你根据卵石的形状要制作出什么样的'作品,鼓励幼儿别出心裁和与众不同,加强幼儿的观察和联想。

2、选择材料,构思作品。

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鹅卵石,挑选需要的材料,同伴间合作交流,既鼓励幼儿独立创作,也可充分发挥想象,用比较多元化的手法或比较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形象,也可借助辅助材料做好作画前的准备。

(三)、创作体验(展现创意)。

1、幼儿可独自创作,也可和小伙伴一起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制作过程。

3,、提醒幼儿在作画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四)、探索玩法(感受创意)。

1、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向伙伴们做介绍,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玩法。

2、大家一起玩耍。

结束。

教学方案

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到教学工作中,真正贯彻落实我校“20+25”课改实验精神,达到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全体教师搭建一个展示教学教研才能的.平台,经研究决定,于第十七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钢笔字书写比赛”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

1、书写用笔自备;

2、书写内容与纸张由教务处提供(见附表一);

3、书写时间:40分钟;

4、作品纸上姓名栏处不写姓名,只写编号(见附表二);

5、全体教师参加钢笔字比赛,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1、钢笔字比赛:20xx年6月1日,与校第二次教研活动周活动并轨。

2、结果公布、公示:第十八周。

1、由学校组织专家初评,评出若干作品参加复评;

3、教科室、教务处参考教师的打分情况,综合考评,终评出一二三等奖。

比赛将按参赛个人成绩的高低设置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及鼓励奖,所有参赛未获等级奖的教师均发给鼓励奖。

所有获奖教师,将由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集中进行表彰。

《李子核》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打算、周围、注意、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生字字形:塞(“人”下面有三横)。吞(上面不是“天”)拿(会意字,把手合上就是拿)。

2、从瓦尼亚的语言、行动。神态,让学生明白瓦尼亚的错误。

教学难点:

理解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又脸色发白。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教学准备。

李子一只、课文录音、抄有比较句子和练习题的小黑板、课本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周围”“打算”等词的词意。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2)出示课题,齐读。学习“核”。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指导学生用“该、孩”等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听课文录音,略知大意。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出提得好的问题。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来读懂课文。

3.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把生字组成的词划下来,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告诉我们些什么?

4、检查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交流记生字的方法。刚才在自学中,你是怎么记住主字的,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生说一种方法,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

5、学习第1段。

(1)妈妈买来李子准备晚饭后分给大家。指名读第1段。

(2)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打算)“孩子们”是指谁?(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6、写字指导。

塞: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7、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1、2、3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至5段,理解词意,知道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脸色发白。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抽认生字、组词。

2.学习课文第2至5段。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b、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闻闻”是闻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气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觉一下外表。)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马上)。

c、他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图说说,找出句子谈谈。

比较句子:“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为什么?

d、读读第2段,说说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找出写第2幅图的课文,指名读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妈妈发现李子少了一只。…。

在这儿为什么用“发现”不用“看见”呢?

(因为妈妈根本没有想到李子会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发现”。

b、自己轻声读课文,对照图画,思考:图中画的哪位是瓦尼亚?

听了妈妈的问话后瓦尼亚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讨论思考题。

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看插图,说说当时瓦尼亚的样子,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说的话。

d、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瓦尼亚的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变白了呢?齐读第4。5段。指名回答。“想想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妈妈的话?为什么?(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练读妈妈的话。

“吓”是什么意思?瓦尼亚为什么害怕?从哪里看出瓦尼亚心里十分害怕?(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是指什么?以结结巴巴的语气读读瓦尼亚的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小结课文内容。

4、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第4、5、6题。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理解课文中事例阐明的道理,教育学生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造句。

3、复习巩固所学字词。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听写字词。

2、提出本节课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理解了内容。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弄清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还要复习巩固这一课的知识。

3、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瓦尼亚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用小黑板出示3个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说瓦尼亚错在哪里。

a、瓦尼亚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

b、瓦尼亚吃了李子。

c、瓦尼亚说慌话。

(3)当你做错了事后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做个诚实的孩子?

小结:老师相信,瓦尼亚和你们一样,通过这件事懂得了不能说谎话的道理,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喜爱的诚实的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巩固练习,指导造句。找出课文中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例句,读一读。这个句子用了两个“一会儿”说明瓦尼亚很想吃李子时先后的两个动作。想想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会儿……一会儿……”连接句子。

出示小黑板:“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白羊,一会儿”。

请同学把句子补充完整,说明白云形状的多变。

仿照例句,独立成句。想想:谁(什么)一会儿怎样,一会儿怎样。

6、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李子核》教学反思

课文《李子核》是一篇叙述性较强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从没有吃过李子的万尼亚在李子的诱惑,好奇心的驱使下吃了一个李子。在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承认的情况下,爸爸用巧妙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课文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事情的一个发展线索和爸爸的这个巧妙方法是怎么会让孩子从不敢承认到最后无意识的自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是一个难点。为了屏除课堂内教师烦琐的讲解,让学生反复读文,在读文实践中,解决难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在读文实践中,联系课文的有关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规范的话,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二、学情简介。

课文讲述的是每个孩子都知道的一个道理:要做诚实的人,学生在读了课文以后一定能很快的知道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如果课堂上仍反复围绕“诚实”这个观点,课堂教学的氛围一定会变得枯燥、烦琐、沉闷,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中爸爸用的巧妙的方法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提高,从中也让学生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发展顺序,了解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指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平舌音“算、滋”的发音,学习部首“皿”。

以往从读音到笔画、笔顺、偏旁、结构、字义,看似严谨,可学生对那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却毫无兴趣。其实识字在成为阅读基础的同时,阅读也是帮助识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所以汉字的教学万万不可脱离语言环境。同时由于识字量、教学时间等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需要强化的生字进行重拳出击,生字中“算、滋”都是平舌音,特别对上海学生而言是发音上的一个难点,教师应该关注。并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看图学习部首“皿”。

目标二: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万尼亚两次说话时不同的语气,根据人物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要提高语文知识能力,都离不开阅读。在读时字字咬准,句句读对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也是整个一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传授朗读技巧,紧扣文意,帮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

目标三:能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读懂爸爸说这段话的目的,感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这是一篇叙事的课文,万尼亚的心情变化离不开爸爸说的话和想的办法,而爸爸说的话和想的办法也离不开万尼亚的行为和想法。为了要让学生了解爸爸说这段话的目的一定要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展开。同时渗透“要读懂课文,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

四、教法:

1、在快乐中识字在识字中学习。

在教学初,李子核的实物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到了学习生字“核”上,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记字方法。在落实部首“皿”的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皿”的意思,并用示范书写的方法,直观地表现皿字底的一般书写规律。

但我们是否就只是为了识字而识字呢?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识字来渗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那才是“授人以渔”。在学习“核”时,要求学生看教师板书,并跟着书空,学习部首“皿”时,帮助归纳带有“皿”的字,结合字形来了解字意思。前者培养了学生静心看,认真学的习惯,后者渗透了学习要时常归纳的方法,并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文字形意结合的特点。

2、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以声释意的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对生字的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可通过朗读去获得,去感知。

1)读的形式多样——自由散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师生配合读等。

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

能饶有兴趣地沉浸再读书中,课堂内书声朗朗,情意浓浓。学生在反复读文中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情的变化,真正提高读书的效益。

2)读有层次有指导——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

读通课文中的句子,目标是在识字上;第二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整体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讲述课文讲述的事情;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目标定位在了解课文的内容上。第三次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了爸爸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的与众不同之处。带着自己的疑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上下文,发现了爸爸方法的巧妙之处。通过重点指导朗读万尼亚说的话,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加以体会。通过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静心读书的好习惯。

3、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出发。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否则再精彩的教学设计也只是教师一人的作秀。

在识字教学中,结合课文生字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读准“算、滋”的读音上,反馈初,有部分学生不能咬准字音,但通过反复的读词、读句、读文,全班都能达到读准字音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万尼亚并不是一个贪吃的孩子,组织学生交流平时吃李子的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从李子的形、色、味的角度把李子阐述得非常的诱人,万尼亚一个从来没有吃过李子,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悄悄拿了一个李子吃的行为得到了大家情感上的沟通,这也是爸爸没有批评孩子,而是用巧妙的方法让他承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爸爸为什么这么说”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在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时,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在了解了万尼亚的心情后,学会对要求读出的语气一气呵成。

五、学法。

1、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是通过提出问题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质疑同样是一种能力,学生如何运用,运用效果如何,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的质疑中掌握知识,学会思维,发展智力,这便是质疑教学法。《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也明确规定,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本堂课上我主要培养学生“读思中质疑”,在读思过程中质疑,既能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究,又能促进学生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当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时,他们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产生一些针对强的具体问题。在本堂课上,当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爸爸说的话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问:我爸爸要是知道我撒谎了,不是骂我,就是打我。可是课文中的爸爸知道自己的孩子撒谎了,为什么不打也不骂?有的问:不但不打不骂,反而是担心孩子吃了李子核会肚子疼?还有的直接就质疑爸爸说的话是不是真的……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既领悟了课文的内容,也体会到了孩子不是个贪吃的孩子,爸爸也正是这样的原因,用了一个“吓唬”孩子的方法,让孩子说出实话。

在学生主动参与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得以解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1、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儿童说话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必须从小抓起,持之以恒。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启蒙和过渡时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培养儿童的说话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说话,减少说话的难度,我创设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话。如:看着媒体上李子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吃过的李子说说李子的诱人。接着,说说看到了诱人的李子,万尼亚在李子跟前走来走去,他会想些什么。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得说话不是一座空中楼阁,说话就是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规范地说出来。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说标准的普通话,说礼貌的话、完整的话。这样创设情景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口头说话、口头作文的教学任务。

2、认真倾听。

听和说是一对“双生子”,培养良好的听话习惯,可以促进说话能力的提高,经过多年观察,我发现一些不善说话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会听老师讲话,不善听同学发言。因此不利于吸取别人说话的优点。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听话时主动调整自己的大脑,排除一切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努力听清说话人的每句话、每个词,尽量在心中形成表象。对听到的话还要进行重现、总结、评价,区分主要和次要意思,自觉记忆某些需牢记的要点。

六、实施。

在教学设计时,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朗读兴趣的激发。

2、注重认真听,培养说话习惯的培养。

教学方案

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认识各种各样的颜色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设计在这节课时,想到了,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小朋友体验游戏的乐趣,并且从游戏这种边玩边学的过程中认识了红色和绿色。

1、认识红色、绿色。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一、谈话活动引入,形式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好玩的海洋球1、教师出示一个袋子,请幼儿摸球,当摸到第一个红球的时候认识红色。当摸到第二个红球的时候,教师放慢语速让幼儿加深印象认识红色。当摸到第三个球的时候,让幼儿面对其他小朋友说出自己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球(认识绿色球的方法和红色的方法一样)。

二、游戏:送球宝宝回家师:“小朋友有家吗?我们的球宝宝也有家。”出示房子。

三、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玩游戏。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和颜色宝宝一起来做个游戏师:小朋友们看看自已身上是什么颜色的小圆宝宝。

师:老师拿出红颜色的宝宝说:“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

老师拿出绿颜色的宝宝说:“绿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小朋友们记住了吗?记住了我们就开始啦。

四、听音乐,和瓶子宝宝跳舞。

师:小朋友手上拿的瓶子,摇一摇,它就会变颜色哦!

师:我们和瓶子宝宝一起跳舞吧!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我们教室里面也有许多的红色和绿色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教学方案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投影、录音。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

增添(zengtian)姿态(zitai)遮挡(zhedang)。

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第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

第二节:

绒帽(rong)缠绕(chanrao)。

系ji系鞋带。

xi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

弥漫:(雾气)布满、充满。

缠绕:环绕。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第三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

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第四小节:

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1、默读,理清xx脉络。

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你特别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尤其)(神秘美)。

3、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xx,漫步山道,xxx)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就象xxxxx。

4、那么奇丽的云雾想想细细去欣赏?

三、精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2、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你怎么读吃来的?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六、作业:

1、练习册。

2、朗读背诵课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结构写法,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山头绒帽。

千态姿态半山象玉带。

庐山的云雾山谷大海。

奇丽瞬息万变眼前刚刚。

转眼间。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

相关范文推荐
  • 01-14 部编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19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以便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注重实效性和可行性,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范文供参考。本学期全班学生共计33人。本
  • 01-14 思想作风整顿自查报告大全(20篇)
    自查报告的撰写过程可以激发个人或组织的思考、总结和反思能力。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这些自查报告范文,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和风格。自我镇开展机关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
  • 01-14 小学美术教师自我发展计划(精选17篇)
    范本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能够触类旁通,提高写作、表达等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帮助。我是一名普通的小
  • 01-14 村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精选12篇)
    汇报材料不仅是向上级汇报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是进行自我思考和反思的重要手段。这些汇报材料范文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清晰度而广受好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 01-14 烫火锅音乐教案(专业23篇)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能说出自己喜欢的食物,知道冬天吃火
  • 01-14 小学和平话题的演讲稿(通用14篇)
    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这些演讲稿范文涵盖了多个主题和领域,包括教育、科技、环境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 01-14 奶茶店个人总结(汇总16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一段时间内的付出和努力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成就感和自信心。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总结是我们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供大家参
  • 01-14 退款申请书(实用23篇)
    在我了解到某个基金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资助计划后,我决定写一封更多申请书,来争取获得这个计划的支持。小编精心挑选的这些申请书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撰写出精彩的申请书提
  • 01-14 安徽高一下学期(实用13篇)
    安徽是中国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传统手工艺品介绍,希望能让大家了解更多关于安徽的文化艺术!上学期的理科没有学好,
  • 01-14 适合大学生的背诵式演讲稿(通用17篇)
    大学生演讲稿的结构可以包括开场白、主体内容和结尾等部分。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和竞争。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