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自我鉴定>浅谈提高初中生水平(精选16篇)

浅谈提高初中生水平(精选16篇)

时间:2023-12-05 08:36:33 作者:雁落霞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和进步。优秀作文是一座价值的灯塔,指引着读者在思维的海洋中找到方向和力量。作文应该注重结构的合理安排,每个部分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以下是一篇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口语水平论文

摘要:关注阅读教学实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将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语言。

新的课改理念不断地深入教学实践中,使一度枯燥无味的课堂又变得生机勃勃了。特别是阅读实践中的口语交际活动,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所以,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就显得犹为重要。它帮助我们穿越时空的限制,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当然,它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阅读、理解、感知、感悟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则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一切可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说完整、具体、有序的话,说优美的话,说内容丰富、合乎情理的话,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态度,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景中,体会各种不同的交际方式、交际目的以及交际环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得到锻炼、提高与发展。因此,关注阅读教学实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将是阅读教学的重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在朗读中丰富学生语言。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评价建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就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为学生的交际活动创设一定的交际情景,使学生在朗读的实践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就会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的空间,去作进一步的体验。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设计了这样的朗读片段:”漓江的水真美呀!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漓江,荡舟漓江,感受这种美,请跟我一起读。“接着,老师又叫学生独自朗读体会美。这样,通过教师的领读感悟美,通过学生的个别读品味美,在此基础上,老师及时引导:漓江的水让我们流连往返,可长安好玩,不是久留之地。难道我们的家乡就没有这么美的景色吗?作为家乡的一分子,难道没有义务展示一下家乡的美吗?能否借鉴作者的写法描绘家乡的一处景物呢?这样,通过朗读,为学生创设了口语表达的'机会,通过借鉴,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使学生变得有话可说了,使口语交际的初步目标――能说话,会说话得到了训练。学生具备了这种表达的能力,为以后的交流互动创设了良好的机会。

2、在质疑中训练学生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忠告:”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风雨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所以,教师只有在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大胆质疑,在疑问中辩出真伪,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质疑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倾听,表达和应对。

3、在课外延伸中提升学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即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所以,阅读教学中的课外延伸部分,将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广阔空间,它既教给学生养成反馈课文的习惯,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这一语言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做到了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必说。例如,在学完了《开国大典》一文后,文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此时你正在参加群众游行,而你是一名摄影记者,你准备拍摄哪个镜头,为什么?由于学生已经熟悉了课文,这样,他们就有话可说了,同学们就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个个跃跃欲试,说开来了。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境,学生从何说起,说什么,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所以,通过课外知识的延伸,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锻炼。

4、创新文本中重组学生的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意、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要点,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学了《美丽的”三潭印月“》《富饶的海洋》等课后,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导游“与”游客"进行对话;学了《草船借箭》《田忌赛马》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已知文本进行了再加工。这样的设计,既发展了文本,超越了文本,而且还训练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但是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训练有一定的区别,两者必须兼顾,辨证处理:一方面从阅读教学角度用好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感知、感悟的过程中进行,对阅读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口语交际的角度审视阅读教学,强调了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说完整、具体、有序、生动的话,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抓好阅读教学,为我们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家人、社会的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如何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打开话匣子,在实践活动中学会,那么,阅读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正如课标中所说的: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口语水平论文

[摘要]汉语普通话做为中华民族共同语,在社会交际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疆,少数民族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汉语,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作为一名教汉语的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我校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农牧区,由于缺乏说汉语的语言环境,汉语水平有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学生会把母语习惯带到课堂上,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会话能力是提高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工作中我尝试用以下的方法交替进行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汉语普通话做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在社会交际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提高少数民族学好汉语水平,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提高少数民族学好汉语水平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1、培养学生使用汉语的习惯。

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地域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讲母语已成为习惯,因此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开口说汉语是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了汉语文的一些初步知识,会用一些拗口的汉语进行交际,但是说不了两句又用母语来进行交际了。在教学工作中,笔者除了鼓励学生敢于说汉语外,还在课堂教学中硬性规定学生回答问题必须使用汉语,学生不会说,教师就先示范,让学生模仿,并利用鼓掌等激励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他们说汉语的勇气和信心。

2、坚持课前3-5分钟自由交谈,可让学生简单地介绍自己,对近期校园事件的看法、学校班级情况,或自己觉得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经历等,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对汉语的各种语音、词汇、语法的快速反应和运用能力。这一过程应由浅入深,题目要求从初一到初三不同。为了培养学生的连贯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定期给学生布置话题,要求学生课后准备,第二天课前轮流汇报。

3、课余时间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就所观察到的事物、现象,要求学生用汉语阐述,教师纠正,再由学生表述。经常进行这种即景反应训练,学生自然会在交际中反应迅速,既“有话说”又“说得好”,汉语文水平就会自然得到提高,这样有助于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从而心情轻松愉快,并勇于实践,对提高自己的汉语言能力更有信心。

4、角色扮演。“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理念,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准则。为此,在进行汉语文教学时,我常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指定一篇课文作为表演的剧本,让他们自己选定导演、演员,自定道具,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在全班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极大地烘托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让学生尽情的表演,过足明星瘾。同时,变讲堂为学堂,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和亲身的体验,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我创造性,并得到情感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步完成了知识与能力要求。

通过这几种办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w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改变了学生学习上的被动状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不可忽视的'一员,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伙伴间的亲密关系使得学生能放松大胆地运用新学的知识;相互间的纠错又避免学生产生紧张羞涩的心理压力,同时它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自由民主的学习气氛和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在练习中,大量真实可信的材料信息,对学生思维源源不断的输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汉语文的兴趣。

怎么样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摘要:针对目前初中生作文面临的很多困境及疑难问题作出分析,找到源头。作文要从兴趣培养上、组织学生多练笔上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上,让学生自我历练、自我肯定、自我挖掘写作潜能,下功夫慢慢去改善、去提高,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当前,很多初中生的作文面临写不出、不会写、写不好、无新意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布置的作文出现无话可写;作文中错别字多、语句不通、语病也多;层次混乱、东拉西扯、内容空乏、中心不明等状况。总体感觉水平一般,与作文要求的新颖、奇特、高远有很大的差距。总的表现为:语文基础差、视野狭窄、体验生活少、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当前初中生的语文基础太差,写作时心理压力大,畏难情绪加剧。二是初中生阅读量不够,对课外书籍阅读得很少,接触社会生活少,缺乏写作的材料。三是教学方式陈旧,教师没有好的方法去引导学生。

如何才能改变当前初中生作文的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学习,方能使初中生作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一、切实加强对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作文写作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只要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有种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

1.要循序渐进。

教师在教学中,对作文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减小写作压力。通过“修楼房式”的一层一层提高。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多积累、多练笔。一篇习作中哪怕是写好一个精彩的句子也是成功的。

2.要善于诱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写作。身边事物比较熟悉,写起来轻松,感觉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然后从熟悉的环境中,通过身边的事件感悟,通过周围的事物了解,通过沟通对事物产生启示,然后在熟悉中提高。

3.要轻松愉快。

作文写作要创造愉快的生活环境,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讨论,与学生成为朋友,这都是轻松愉快环境创造的必要条件。如,“十里蛙声一片”,在绘画中,如果在一个池塘中画下很多很多蝌蚪,就足有创意和新鲜感,也完全可以表达“十里蛙声”这个生动活泼的气氛。作文写作同理,创新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提高、创新、超越。

4.要鼓励成功。

初中生作文,怎样才能鼓励成功呢?我们可以在学生作文批语中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果实;在“校园之声”提高知名度来宣传“成功”,也可以在学校的网站或其他网站中,选登学生的文章来收获“成功”感。让学生感受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灵感。

没有素材,就没有写作之源,只有多积累素材我们才会有生动的原始基础,才会对认知有新的想法、情感、感知。

1.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

(1)要使学生热爱生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充分的了解、发现,要热爱生活。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人际交往。

(2)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良好习惯,用心观察之后要思考问题;从琐碎的小事和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闪光点;要动笔记录,把生活中的琐事记录下来,充分积累写作元素。引导学生多参与、体验生活,文章才会更真实可信,贴近生活。

2.多阅读书籍,积累好词佳句。

对现有书本的阅读,只是基础,在我们写作文时就会有局限性。素材的积累,不仅要从课内外书籍中汲取营养,还要从社会知识中拓宽知识面,使自己知识丰富。这样写作时在头脑中具有一个富饶的材料“庄园”,才会将写作的“城堡”修建得更好。

三、强化学生多写、多练。

1.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

引导学生明白写不好一篇文章并不怕,怕的是一句话都写不好。要有循序渐进慢慢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是一个耐心积累的过程。

2.克服自卑、自负心态。

引导学生克服自卑、自负两种心理,就要始终树立坚持练习、不断练习的思想,逐步体会、摸索、掌握写作的要领和技巧。

3.创新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不要千篇一律写一篇文章,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体会、多感悟、多思考,新颖的文章才会出现。

四、提升学生自己对作品的自我评改能力。

初中生对自己的作文,往往觉得自己改不了,要么认为自己的作文很美好,要么认为自己的作文很不值得一改,无从下手。要让初中生形成文章百改成“精品”的理念。因为修改过程是一个重新审视、重新构思、重新认识的过程。指导学生修改自己文章,可以养成学生严谨认真对待写作的态度,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判断思维能力。要培养他们善于修改的习惯,善于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陋习,请同学多批评指正,才会在修改中渐渐的提高。

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是一项坚巨、复杂、长期的工作,所以,对初中生的作文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努力、共同学习,才会使初中生的写作有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庆梅。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上海师范大学,.

[2]李磊。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及其与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西南大学,2010.

(作者单位陕西省紫阳县焕古镇中心学校)。

初中生如何提高英语水平

首先,在“听”的方面,要持之以恒,最好能做到每天都听,古语有云“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而且,在听听力的时候,如果都能听清、听懂了,那不妨试试模仿和跟读,模仿和跟读是语言学习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说”的方面,首先就是不要害羞,不要怕说错,要勇敢的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看到外国友人的时候,可以主动试着去聊聊天,感受和模仿英美本地人的发音和措辞,争取各种各样和englishnativespeaker交流的机会。

一定要带着字幕去看,先把意思都理解明白了,再一点一点的跟着读,如果更喜欢美音的话,那voa绝对是一个好材料,基础不好的,还可以从voa慢速开始。

只要能够好好的坚持下去,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哦!

在英语的各类考试中,阅读占的分值是非常大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读”的重要作用了。

不得不说,单词是英语阅读必须要过的第一大关,想要阅读做起来轻松,就必须要下功夫去背单词。

以此来不断拓宽词汇量。

如果你是一个不需要考试,但却常常面对英语交流的成年人,那不妨每天花1小时时间看看英文报纸、杂志以及原版书等,用以增强语感、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等,如果纸质的资料买不到的话,也可以经常看看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新闻和一些外国网站。

多看美剧和英剧,不断的加强英语在生活中出现的频次,这样也是会有一定提高的。

如果你已经有了较好的“听”、“说”、“读”方面的积累,那之于“写”这一块儿,多多训练即可看见提高。

可以从今天起就尝试着用英语来记日记,习惯用英语来写东西,来表达自己,坚持下来,写作将不是难题!

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口语水平论文

2.1克服障碍,鼓励为主。

面对民族学生心里的障碍,只要找到了病因,教师就应该认真反思,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想说就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只有教师有了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依赖,任何一个学生都愿意和老师接近,都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喜欢和老师攀谈学习和生活的感受。

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激励机制,营造出说普通话的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及部分学生尤其要热情,帮助他们扫除心理障碍,确不可用语言打击。罗杰斯对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视的,只有学生无条件的接受了教师,才会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才能真正的和老师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

2.2规范语言,培养兴趣。

民族学生进入学校后,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都是用本民族的'语言交流,这不利于傣族学生学习汉语,也不利于训练傣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进行汉语的强化训练和语言规范的养成教育。明确规定,进入学校的民族学生必须讲汉语,同学之间用汉语交流,回答老师提问要用普通话。

其次是在每个年级中都要安排一些字、词、句、段的训练,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严格训练,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民族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其语病,提高其用词的准确性,逐步要求表达完整的意思。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也十分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大量事实已经证实,两个能力相当的学生,兴趣高的往往优于兴趣低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去克服各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专心致志,乐而不倦。同时,他们的内在潜力也得到了充分调动,各方面都变得十分活跃。总之,兴趣是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2.3创设环境,多渠道训练。

民族学生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训练的目的,关键是要学校造就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学生都要使用汉语,让学生进入学校就感受汉语训练的氛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由不自觉到自觉自愿的学习汉语,融会训练之中,学有所成。当然,只造就一个语言环境还不够,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开展说话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进行训练,且说话训练不能与语文课脱节,孤立地进行,要相辅相成,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中说话的重点制订出训练计划,按训练计划,有步骤、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再加上教师的正确指导,语言环境的熏陶,一定能使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此外,在进行口语训练过程中,如果只是千篇一律,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厌倦,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花样。首先老师可以带同学到野外,让同学用普通话把大自然讲给大家听;其次可以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普通话比赛等。坚持长期灵活的训练方式,既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4转变观念,加深认识。

语文教学由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移,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是一个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是具有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的,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任。教师要给学生及家长阐明讲汉语和普通话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将来要走出村寨,走出德宏,走出云南上大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者,就必须要学好汉语和普通话。即使自己不能上大学,到农村参加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也必须学好汉语,才能读懂国家法律法规,懂得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利用,以此发展家乡的农业生产,只有掌握了汉语和普通话,具备了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有竞争村支书、村主任的资本。因此,在校期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讯工具的日益普及,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际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口语交际的频率也将越来越高,要想迅速地适应和融入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培养和提高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确实可行的一条路。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是相当大的,只有教师留心观察,不断探索,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路子,从发音到词句的积累,从语言修养到文化积累,从语法辅垫到道德修养,从表达技巧到人格完善,其中每点都要扎扎实实,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作者丁秀峰等现代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学法》作者朱松生等经济科学出版社。

[3]《小学教育心理学》作者章志光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德宏教育》第1期。

[5]《德宏教育》第5期。

初中生如何提高英语水平

初中英语听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艰辛的过程,对绝大多数进入新环境的学生来说,练习听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听录音。除了教室上进行的听力练习之外,每天还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的时间不必过长,譬如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后有选择性的听一套模拟题即可,用时十五到二十分钟,以此循序渐进。

2、坚持背诵英语课文。

3、坚持积累学习法。

语言知识的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点累积的过程。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英语语言知识的三大要素。语音的提高要靠模仿,上课时模仿老师,也要在课后模仿录音材料。

学生们在跟读时,一定要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爆规则,浊化现象,同化现象等从而掌握一些朗读技巧。

怎么样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谈惯了题目开头吸引人,这固然重要。但结构清爽独特也重要。如加小标题,对话独自成段等等。写出来须有头、有尾、有中间。各部分比例还须匀称,正如古人讲的那样——“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小而漂亮,吸引人;中间充实丰满,说服人;结尾短而有力,感染人。

二、语言通顺求流畅。

一要作者思路清晰,二要反复修改。作文写完了,一定要看看、读读,把不通顺处改正过来。无论哪种体裁的作文,语言都要力求简练。平时可以这样试一试,把你原来的作文拿来,不考虑材料的取舍,单从语言上删改,看看能不能删掉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篇幅。这样练习几次,语言的功力很可能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书写工整求漂亮。

字迹是作文的脸面,同样不容忽视。平时一定要挤一些时间下功夫练一练。考场上则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给作文留足时间(一般是考试时间的45%-50%);二是要对字迹予以足够的重视,每写一个字都应想到这是作文的脸面,这是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在阅卷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力争把每一个字写得易认、工整、漂亮。

1考场作文不能有太多的个人风格,太个性化的作文,阅卷老师是很难接受的,要使自己的作文有文采,按我的经验是要多使用古诗词。这个需要没事的时候多背背古诗词。

2平时多积累素材,不要举常用的例子,比如李白,鲁迅等。能写的话要多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还要注意问题,看好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等,不要脱离文体。

4写作时尽量多引用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或名人说过的话,既提高作文的档次,又能凑字数。

5反复写同一个题目,并能温故而知新,找出缺点所在并做及时的改正。

6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最有文采的话写在开头结尾,确保老师一定看的见。

7好题一半文,现在大多是材料作文,一定要取一个切题且又生动形象的题目。

一、作文不是抄来的。

作文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内涵,作文的子句是需要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功底的,不是照抄照搬他人的模式,这样你模仿的只是条条框框,真正的优美的句子是模仿不来的。

二、作文不是应付考试。

三、写作文是没有技巧可言的。

四、写作文不是可怕的事。

五、千万不要买作文选,参加作文辅导。

这些做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不仅不能让孩子增加写作本领,反而给他们的作文画上了条条框框,让他们的作文更加死板,没有任何可读性,不会得高分的。

六、千万不要买作文选,参加作文辅导。

这些做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不仅不能让孩子增加写作本领,反而给他们的作文画上了条条框框,让他们的作文更加死板,没有任何可读性,不会得高分的。

1.多琢摩。

写作是个脑力活,所以,多琢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多研究写得出色的作品,不仅要看他们在写什么,还要研究他们是如何写的,而不是走马观花,一读了之,处处留心皆学问。比如,在写一个故事的时候,故事的大概内容要了然于胸,然后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写,从什么角度来写,怎样写才能吸引人。想好了这些,再下笔,就会势如破竹。

2.多动笔。

当过了脑力关之后,写作将是个体力活。文笔的好坏,取决于你写作量的大小,就像你做一个手工,做得多了,自然越做越好看,写得多了,就顺手了,也写出文采了。这需要坚持,不要怕吃苦,很多有所成就的人,都是与自己的意志力作斗争,而慢慢取得胜利的。这个过程,是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

3.多读书。

我为什么把阅读放在多写作的下面,因为只有你写得多了,才会发现,读的书太少,就会拼命的读书。这时候的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因为你已经知道,你哪里欠缺。读书的时候,不要怕麻烦,把好的句子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有空就拿出来读读,并且记在脑子里。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可以随时保存,但是那毕竟是保存在了电脑里,而不是你自己的脑子里。

4.开始行动。

光说不练,是没有作用的,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一篇千字文,一年之后,回头看,你会惊讶你的进步。

浅谈提高公路路政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

搞好现场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抓不住、抓不好这个关键就搞不好安全生产。近几年来,王坪煤矿在抓现场管理上狠下功夫,大做文章,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生产岗位责任制,积极推行队干跟班、班组长、安全员“三位一体”现场管理模式,加强班组管理,努力实行班组长职能转变,狠抓质量标准化,不仅下发了干部下井、反“三违”、查隐患的指标,还逐月考核,使王坪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通过几年的努力,王坪煤矿基本健全了整套制度完备、措施得力、落实到位的管理体制,王坪煤矿原煤生产120万t,轻重伤发生率比往年下降60%,井下安全生产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但认真剖析王坪煤矿的现场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疏漏和不足,王坪煤矿20发生的工亡事故就和现场管理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少部分班(组)长的职能还没有从生产真正转变到安全上来;少数安全员麻痹大意,对工作不负责任;跟班干部有迟下早上的现象,甚至还有缺席的现象;部分职工技术素质不高,自主保安意识差等,这些都是制约煤矿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的直接因素。要提高煤矿的现场管理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切实搞好班(组)长职能转变。

煤矿现场管理的大量工作要靠班(组)长在现场中的管理来完成。因为班(组)长在一线掌握着工作分配权、奖扣工分权等,相比较而言,班(组)长说话有号召力,如果班(组)长能够牢牢绷紧安全这根弦,处处按章作业,给工人做出样子,能够勤检查、勤督促、勤提醒,狠抓工程质量,严格管理,那么,现场管理工作就容易搞好。王坪煤矿炮采一队的7・27事故就很能说明问题。207月份,炮采一队的2801工作面过断层,顶板破碎,条件不好,生产任务压力较大,班长重生产轻安全,在回杠过程中不按规程作业,冒险蛮干,造成了伤亡事故。所以说,要搞好现场管理,作为排头兵的班(组)长的职能必须真正转变到安全上来。

搞好班组长职能转变,首先要加强对班(组)长的教育,搞好班(组)长的学习培训,通过教育,使班(组)长改变原有重生产轻安全的思维方式,弄明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现场管理与安全的关系,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其次,要加强对班(组)长的考核和管理,要经常不断地严格考核班(组)长的安全工作情况,好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给予奖励,差的要严肃地进行批评帮助,给予处罚。并要选树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介绍他们的经验,宣传他们的事迹,使广大班(组)长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再次,对于安全上不称职的班(组)长要撤换,把班(组)长的工资奖金和安全挂起钩来,以利于班(组)长职能的转变。

2全面抓好安全员的工作。

从当前情况看,仍然有安全员脱岗的现象,少数人有不安心本职工作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这样几种倾向:一是工作应付差事,马虎凑合,不负责任;二是老好人,怕得罪人;三是麻痹思想,存在侥幸心理。这都不利于煤矿的现场管理。如王坪煤矿普掘二队年的7・20事故,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2004年7月20日普掘二队2810工作面发生工伤后,当班安全员怕得罪人,在事故调查过程中,隐瞒事故真相,误导事故调查方向,延误了事故的处理。

首先,对安全员要加强管理,严格安全员的工作,发现有脱岗、睡觉、当老好人、对工作不负责的,要严于一般工人处罚。同时,还要做好安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创最佳安全员活动、夺旗争优活动来提高安全员的工作热情。其次,要搞好安全员技术业务培训,在提高安全员的素质上下功夫,使安全员说能说在点子上、卡能卡在要害处,胜任本职工作。再次,安全员中老工人多,文化程度偏低,要适当调整安全员队伍,充实新生力量,提高安全员的工作力度。另外,应适当调高安全员的工资奖金待遇,以稳定安全员队伍。

3建立健全队干跟班制度。

王坪煤矿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三位一体”抓现场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坚持“三位一体”现场管理,除班组长、安全员的作用外,跟班队干的作用丝毫也不能忽视。几年来,王坪煤矿的队干跟班制度收到了好的效果。在建立队干下井制度时,队干跟班下井有指标规定,完不成指标的队干,要给予处罚,王坪煤矿采用的逐旬逐月公布队干下井次数的办法是个很不错的办法,大会公布、大红纸公布和罚款相比,队干更看重红纸、更看重面子。另外,跟班队干的下井,安监部门也要加强考核、管理,迟下早上的除给予跟班队干处罚外,还应追究队主要领导的责任。王坪煤矿现在推行的队干与工人同下同上的办法,不仅可以避免跟班队干迟下早上,避免入井升井、上车下车等旅途中发生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也有助于现场管理。

4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要做好安全工作的现场管理,领导干部、安监干部、业务科室有关人员等就应经常深入井下了解、检查安全情况,但机关人员往往8点班下井多,二班、夜班下井少,而夜班正是工人们精力不佳、容易发生事故的班次。这样看来,就存在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王坪煤矿组织了安全小分队,全部上夜班,实行巡回检查,特别是加强了对边远地点和零散作业区的检查。

安全监督检查,不但要有量的要求,而且要有质的要求,安全监督检查员不能仅限于提出问题、查出隐患,还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队组解决问题,处理隐患。另外,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安监部门要整理分类,及时向领导汇报,向有关业务科室通报,并召集责任单位进行三定,限期处理。

5加大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力度。

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直接制约着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往工作中,王坪煤矿在抓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有些方面仍不适应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制约着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2004年5月7日发生的皮带队重伤事故,就是职工许某在清理皮带头浮煤时,冒险把胳膊伸进皮带主副滚筒之间,结果右手被挤掉,造成一起重伤事故的发生;2004年“7・10”事故中,班长在扶杠过程中,不进行敲帮问顶,也不注意观察离层的顶板,结果被塌落的顶板打成重伤。所以说,不管是队长、班(组)长还是工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单位可以每周二、五搞安全技术学习培训、脱产培训等,这样既能结合本队的实际,又便于管理,还可以使工人在体力上得到相应的休息。另外,还可以搞一些考试、知识竞赛等安全活动。

6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对搞好现场管理很有必要。工人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应注意什么,要以程序固定下来,使各类人员严格按程序操作,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7积极采用现代安全技术装备。

采用现代化安全技术装备、设施、工程等,可以减小现场管理的难度。如: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各材料斜坡的声、光阻车装置,都能使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浅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方法

1、听写工具准备。准备 1 支铅笔、1 块相橡皮、数张空白稿纸(注:听写时是用铅笔写好还是用键盘敲好?个人认为用铅笔+稿纸的方式,就不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显示器,是一种更健康的方法)。准备好一本英语词典工具书(或者英语电子词典)。

2、听写素材选择。如果你是英语专业二年级或以上的',请从“voanew”下载常速英语新闻听写素材(包含节目文稿和配套mp3声音)。如果你不是英语专业(或者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请从“voa special english”栏目下载voa慢速英语专题节目资料(包含节目文稿和配套mp3声音)。

3、判断自己应该先听还是先看。深呼吸,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地完整听一遍节目mp3(第1次完整播放)。

——如果你能完全听懂,完全理解文章内容,只有极少数几处非关键单词没有听清,那么这个听写素材对你来讲太容易了,请换一个难度大些的。

——如果你能大概听懂,能理解文章大意,但还存在多处细节没有听懂,那么这篇文章就非常适合进行听写。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先听后看的顺序,在听写完成之前,绝不要偷看原文。

—— 如果你听完一遍,只能听懂几个句子或几个单词,不能掌握文章大意,那这篇文章对你来说比较难。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先看再听的顺序。在不借助英语词典的情况下直接阅读原文,如果仍不能理解文章大意,那么这篇文章对你来讲就太难,请换一篇难度小的。如果直接阅读可以基本理解原文,那么接下来请细读原文,遇到不懂的词汇请立即查词典。阅读学习完后,继续完成下面的步骤。

浅谈雅思听力水平的提高方法

雅思考试中,最令中国考生感到束手无策的就内容就是听力考试。在听,说,读,写四项考试中,听力考试要求考生不仅有良好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有相当的科普文史知识,这无形中就提高了考试的难度。从2002年新增加的考题内容来看,增加了科普和文史的比例。9月的全新换题,可能这方面的还会增加。其中科普知识是中国考生很陌生的领域。一方面由于听力水平有限,基本上听懂的内容很少;另一方面,因为考生的`知识面比较有限,能够理解的题目就更少。例如,在问到鲨鱼怎样游泳时,大多数考生认为应该靠鱼鳍和尾巴游泳,而实际上鲨鱼属于软体动物,在游泳的过程中依靠头部带动身体呈s状前行。从这个角度看,鲨鱼游泳是考身体而不是尾巴。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听懂文章的内容,还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否则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另外题型不熟悉也会造成考生失分。中国考生在十分钟情的选择题部分受到很大的打击,目前成为失分极高的题型。考生发现题目中的各个选项,几乎在原文中提到。这和toefl考试中的听力有很大的区别。在题目没有完全理解或对文章的理解又不很充分的情况下,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考生要想提高分数,就不能单纯依靠技巧和猜题。只能通过提高实际的水平和掌握考试规律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听力的确是一个水平的问题,但是任何考试都有自己固定的范围,只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相当的知识面,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是可以取得理想的分数的。很多考生希望在短期内,在听力水平方面有个质的飞跃,一般来讲是很困难的。但是通过听写练习在短期内提高听力分值还是很有希望的。在听写过程中, 考生会将听到的信息反复消化理解,既加深了记忆也训练了快速反应的能力,使得考生在实际的考试中能够抓住相关信息,又避免了在汉英互译中错过了答案。

浅谈增加农民收入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国家、集体和社会无偿支付和承担的一切费用、实物、劳务和压力的总和。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增收而努力,才能为农村小康打下基础,才能实现农村稳定,才能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时,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大市场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从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看应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的状况已基本结束,农民收入目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自从1985年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后,城镇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却逐步放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追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目的,其一是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其二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因此,实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必须使农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我国对农产品供给目标历来都很重视,而对农民收入目标则重视不够。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推广,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二、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了的2253元,接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43%,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分阶段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现阶段性递减趋势。1978-198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1985年-1988年4.9%;1989-1991年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期间仅1.9%;1992年-20为4.6%。特别是-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连续四年下降,分别比上年减少4.4、0.3、0.5、1.7个百分点。增长率从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态势。1983-1990年,二者收入比由1980年的2.5∶1缩小为2.2∶1,最高为2.29∶1,最低为1.84∶1,此为缩小阶段。1991-1995年,差距明显高于前一阶段,除1991年为2.4∶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其中1993、1994年分别高达2.80∶1、2.86∶1,此为迅速扩大阶段。-,差距比前一阶段有所缩小,但除一个年份略低于2.5∶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明显高于80年代。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税费以外的农民负担也显得过重。农民在交纳法定税费后,仍不能按自己意愿安排剩下的所得收入。尽管国家一再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禁止搞不符合农民经济条件和意愿的“形象工程”、达标项目,但实际上有的地方法定以外的收费名目很多,其中不少项目数额还比较大。

农民收入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地区差距上看,全国一半以上的低收入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中部,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多于西部,差距呈扩大趋势,据农村住户调查,按经济地带分,198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民纯收入之比为1∶0.82∶0.79,1985年为1∶0.84∶0.69,19为1∶0.68∶0.51。1980年东部与西部农民人均收入比为1∶0.77,1985年为1∶0.67,年为1∶0.65。从收入分配状况看,总体的基尼系数1978年由0.2124上升至1999年的0.3361。如果从局部来看,基尼系数已突破0.4的警戒线。从城乡差距看,随着1985年后改革重心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从农民的就业选择看,纯农业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这部分农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

有8326.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9.4%。这些数据说明,目前农村有所1/3人口的月收入在125元以下,其中约有1.2亿人口月收入不足或只有100元。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67000农户的抽样调查看,1999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13%,1000-1300元的占10.8%,1300-1500元以下的占8.1%。三部分合计占被调查户的31.9%,其中年收入不足或只有1300元的.比例为23.8%。

加入wto后,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冲击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如此不利的价格形势,将会使农民收入增长雪上加霜。农民即使年年丰产,也难实现收入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没有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也得不到钱,也卖不出好价钱”的现象将会不断上演,这说明农民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农民收入下降或相对下降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仍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

三、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经济行为能力降低,对收入预期下降,从而导致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是严重侵犯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影响了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挫伤了广大农民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其次是极大削弱了农民的积累能力,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来实现的,农民负担过重会使农户家庭的生产性积累大大减少,导致农民无力进行农业再生产投资,农业发展资金日趋匮乏。最后,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收入预期悲观,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受到影响,以上这些,都削弱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也使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制约,使农民收入遭受严峻挑战。

(一)农民收入结构方面的因素。

当前农民人均收入的来源和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入较以前增多了,但无论怎么增加,增加多少,农民收入的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种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获得的农业收入,二是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以及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这一部分收入我们称为非农业收入。近几十年来,这两部分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已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8.4%上升到1999年28.52%,增加了十个百分点。而同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从48.15%和11.16%下降到39.91%和7.14%。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的很重要的增长部分主要靠非农业,而不是种地,这是事实,也预示着今后农民收入增长的发展方向。然而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放慢,主要在于非农业就业机会的减少,以前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乡镇企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企业经营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破产到闭日益增多,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劳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减慢,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民负担过重,造成农民实际收入减少,目前有的地方的农民负担占到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达到20%以上,大大超过了国家明文规定的不得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的标准。乡镇政府增加农民负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巧立名目,欺上瞒下,多收多征。二是肆意虚假提高农民纯收入水平,以达到既可以增加统筹提留基数,又可以成为基层领导的政绩的双重目的。因而有的地方虚假上报的农民纯收入比实际值高出一倍以上。这样做表面上似乎解决了乡镇一级基层政府人员庞大、机构臃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农民负担加重的直接诱因。

(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以城乡相互封闭、内部自我循环和严禁乡村人口流向城市为突出标志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是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农民收入渠道拓展的最大障碍。1、从经济结构来看,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业扩张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政府强制干预农业生产活动,限制甚至禁止农村工业和商业等非农产业的自然发展,把农业生产局限于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上,这不仅割断了农村内部产业间、城乡产业间的自然联系,而且人为地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扼杀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性。2、从社会结构来看,二元户籍制度及粘附其上的二元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厚的壁垒,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动,剥夺了农民分享现代工业、城市文明和社会福利待遇的权利,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两极分化。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许多城市出台了限制用农业工的政策,清退农民民工回乡,使得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进一步加大,农民就业问题更加尖锐化。

(三)农业投资不足。

1.农业投资需求压力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在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小城镇建设、反贫困、农业科技推广、西部农业开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当前我国农业投资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农民、集体合作组织、银行和有关企业。农业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使投资流动方向的利润导向性明显,农业所需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在投资主体中,有能力对农业投资方向进行干涉的主要是政府。由于国家财政能力仍不雄厚,以及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需要,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从相当长时期看仍是十分有限的。

2.农业资金非农化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趋利行为,使农业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变化,支农资金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从农业流向第二、三产业。一方面农业资金投入量不足,资金供求制品很大;另一方面,农村资金沉淀流失,分散的现象都非常严重。财政支农资金不到位;农村信用社进城、银行向农村下伸网点,只存不贷;在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各环节中截留、挪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受利益调节造成的趋利性分流,农村资金重新流入城市和非农业的逆向式分流等表现形式。从全国金融机构年终的统计报表可以看出,真正进入农村的资金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资金不下乡,甚至不到中小企业,更不用说到农户。从当前来看,农民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家庭经营中的农业,由于农业资金非农化的存在,使本来有限的农业资金更加减少,农民享受不到发展农业的回报。

3.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经营的自主权,形。

成了双层经营的模式。长期以来,双层经营中,“分”的部分强调过多,“统”的部分强调不足,或是对“统”的经济功能强调不足,村与乡集体普遍存在积累不足,加上政府支农资金到位率不理想,农民实际上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微观投入的主体。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投资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只能集中在短期投资上,主要是当年生产费用的支出,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从再生产角度看,这些主要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对于扩大再生产所需的中长期投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市场建设、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系的建立等,靠农户是无法胜任的。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农民的收入预期不高,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增长的收入大部分流向了生活领域,生产性投资下降,这些使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四)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

(五)农业科研体制不合理,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当前农产品品种单一、品质低劣、结构性剩余等问题的出现,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体制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表现在:1、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与农业生产长期各自为政、相互脱节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农业科研人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缺乏充分了解,其科研成果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也没有对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推广。2、农业科研目标单一、结构不合理。以往农业科研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农产品单产、增加农产品总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同时,大多数科研集中在产中阶段,产前、产后科研力量薄弱,造成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科研成果严重不足。3、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世界各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平均为1%,有些发达国家超过5%,发展中国家0.5%,而我国仅为0.2%。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我国为40%,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4、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慢,转化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我国每年都有一大批质量较高、数量可观的农业科研成果,但科研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适用于企业或农户的少,转化为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的更少,造成科研成果闲置、浪费,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六)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民增收的艰难性。农业的弱质性是指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劣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农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农业的产前和产后部分仍被其它产业所控制,农产品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农民收入风险大,尽管农业产业化在尽力化解这一矛盾,但目前成效有限,而且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真正取得实效的并不多见。二是农产品特别是主要农产品(如粮食类等)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农民很难在价格波动中把握市场,得到好处。长期以来,政府靠提高农产品收购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但从目前各方面情况看,农产品价格上扬的余地几乎没有了。三是大部分农产品是生命体,不耐久贮,保管费用高。同时,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很大。

(七)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宏观指导,缺乏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机构,农民与政府和社会的对话地位很低,形不成对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抗衡力量和制约机制。农户的供给对市场价格影响甚微,而作为需方的国家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机构却组织严密,这种非对称性导致农民利益受侵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产前环节信息网络不健全,水利、交通、电力等设施薄弱;产中环节主要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不能满足需求;产后环节主要是没有建立较稳定的产后服务保障,包括农产品的加工与贮藏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刚起步,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滞后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表现在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等方面,这些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是很不利的。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彻底纠正过去长期形成的重工轻农思想,切实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就“三农”发展本身而言,必须跳出过去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要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统筹安排。同时,还要遵循“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大力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第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土壤气候条件下才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现在要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发挥各地优势,让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加速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沿海地区要尽快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中部地区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经营,把粮食产业做优。要强化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西部地区要加大发展还林(草)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在搞好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把广种薄收的农田和山坡地退出来,封山绿化,植树种草。这样,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发挥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多样的优势,有利于使西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第二,加快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财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用法治的方法,靠制度来规范农村的分配行为,是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1、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通过把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费改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乡统筹费,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和义务工,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取消屠宰税,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把属于农民合理负担的“费”改为“税”,将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税收体现出来,从制度上为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提供法律保证。2、加快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机构改革能否到位。要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要从过去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转到落实政策、行政执法、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同时,适度撤并乡镇,可将一些交通方便,管理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乡镇进行适度的撤并,形成一定的管理规模。村组要减少补贴干部人数,村干部尽量交叉任职,村民小组长尽量由村干部兼任。从而达到减少管理机构、精简人员的目的,减轻财政的压力和农民的负担。3、调整和完善乡镇分税制财政体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和分税制管理体制的要求,科学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事权范围,合理划分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建立“以收定支”的新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按需而征、随意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将过去乡镇各部门“自收自支”的不规范化管理变为财政部门统一收取、统一拨付的规范化管理。

第三,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积,只要少数人种植就可以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要加快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继续发展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西部省际间流动,实现中国人口东部、中部、西部呈正态分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分为两步实施,第一步,即目前正在实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二、三产业,这只是职业上的转变阶段。由于这时的农民没有完全割断同土地的联系,职业的转变还不够彻底,会随时有可能打道回府。第二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职业上,而且在居住地上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让那些能独立谋生且有生活来源的主要在城市或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流动工彻底脱离农村,变农民身份为市民身份,不仅有利于提高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四,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应当废除城乡隔离政策。在户籍制度上,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尽快将户籍制度的改革从中小城镇扩大到大中城市,撤除人为的樊篱,万众一心推倒“户籍墙”。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法律以及国际组织所接受。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明确规定:“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早在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中,也曾赋予了公民这样的权利。但1958年颁布的《户籍登记条例》取消了迁徙自由的规定。应恢复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废除限制农民进城的《户籍登记条例》,制定和颁布确保公民居住和迁徙自由的新《户籍登记法》。

第五,加强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优化农产品品种与品质。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程度,取决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从体制与机制上切实解决科教兴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立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实?quot;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浅谈如何提高纳税服务水平范文

纳税服务多年来一直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的范畴。如何为纳税人服务、达到什么标准,缺乏统一的硬性规定,基本上凭各单位、各部门自身的需要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和个人的好恶来决定,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现在,纳税服务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税务机关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乃至每个税务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如果不按照法律规定去做,就是行政不作为,就是行政违法。因此,每个税务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积极主动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一是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是新形势下做好税务工作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税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离开了为纳税人服务,税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服务型政府是世界各国政府通用惯例,社会主义制度更要突出和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新《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出台,表明为纳税人服务已上升到法律的范畴,税务部门的管理理念必须改变旧的传统和思维方式,把为纳税人服务从法的高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对税务部门转变观念、强化职能、提高效能提出了1更高要求。把税务机关从行政执法机关调整为公共服务机关,真正体现以民为本、以纳税人为本的观念,平等税收征纳关系,已成为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主题之一。因此,我们国税部门一定要发挥税收职能,履行工作职责,更新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在建设服务型机关方面进行有力的探索,把服务的理念融入税收工作之中,形成税收与经济、税务与社会、征税与纳税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是全面优化纳税服务环境。办税窗口是税务部门直接为纳税人服务的前沿阵地和主要场所。办税窗口的优质服务是密切税企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将直接反映税务部门的形象。我们国税局以办税窗口为载体,始终坚持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手抓”,全面优化纳税服务环境。积极改善办税服务大厅硬件设施,为纳税人办税提供便利条件。目前,我们国税部门的办税服务大厅都安装了滚动电子大屏幕、告示板,公布了办税指南、公正执法与文明办税等有关规定,设置了服务意见箱、办税服务箱、纳税咨询台,为纳税人提供休息区以及上网申报电脑等。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开展系列活动,推动服务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提高。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窗口,事事都是窗口”的“大窗口”意识,开展“改善投资软环境年”、“满意在国税”等活动,进行“假如我是纳税人”换位思考大讨论,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的观念,使税务机2关和税务工作者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表率,树立文明、高效、廉洁、公正的形象。要定期开展纳税人评议税务机关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活动,加强对税务干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监督机制作用,极大地方便纳税人。三是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只有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高素质税收队伍,才能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广泛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素质、政治觉悟、党性修养、道德情操,牢固树立维护好、实践好、发展好纳税人根本利益的观念,使之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为纳税服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二是重视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有没有战斗力,能不能带好队伍,真正做到执法为民,直接关系到税收工作的兴衰和政府的形象,也是高质量地为纳税人服务的重要组织基础。要通过加强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开展创建先进领导班子活动、注重选拔德才兼备年轻干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等措施,在工作中锻炼,在实践中培养,使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为带好队收好税、执法为民、服务经济打下深厚的基础。三是重视培训工作。要使3纳税人满意离不开过硬的本领。要着眼税收事业的发展,确立人才长期培养战略,抓好干部的学历继续教育、任职培训、在岗培训、岗位练兵,多渠道、多途径的培养税务高精尖人才,使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有很大的提高,为税收事业的发展,为纳税人服务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才保障。

四是不断改善纳税服务手段。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改进服务手段,是税务工作的一场革命。今后,要在“科技加管理”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为税收征管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基点,建立起上联国家税务总局、省局,下联各基层局、税务所的广域网,横向与工商、银行等部门联通、内部办公全部实现自动化,使信息共享、数据集中、分类管理的工作框架得以形成,为建立依法行政、高效运转、配套完善的征管体制打下良好基础,为实现“多元申报,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一级稽查”的征管运行新机制创造条件,为纳税人服务的手段达到新的高度。积极推广多元化申报服务方式,创造为服务纳税人的新手段网络申报纳税。今后,还要进一步拓宽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在税务机关与有关银行联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银行计算机网络的通存通兑功能,实行由银行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纳税额直接将税款化转入国库的纳税方式。通过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更有效地为纳税人服务提供高效、快捷、简明的优质服务。

五是不断拓宽纳税服务渠道。“诚信服务、奉献社会”、“诚信纳税,利国利民”,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内在要求。加强税收宣传,不断拓宽纳税服务渠道,已经成为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要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成立新闻中心,配齐配强专兼职宣传员,形成税收宣传网络,及时宣传报道税收征管和队伍建设及纳税人诚信纳税的情况,开辟“国税论坛”专题,请专家、学者、纳税人从理论和宣传结合上,宣传税收的法规政策、税收事业发展趋势和解答广大纳税人在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湖南国税连体网站,在网站上开设为纳税人设置国税窗口、税务公告、国税好帮手等栏目内容,成为国税局和纳税人快捷的沟通和服务方式。在深入企业纳税辅导的同时,认真组织好各类纳税人的培训班,宣传税收知识和办事程序;广泛开展评定纳税人活动,大力宣传诚信纳税的先进事迹,有针对地把为纳税人服务意识渗透到税务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去。

浅谈提高公路路政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

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论述下提到“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而国际高水平企业或产业无一不是在更高标准、更加科学的现代工商管理模式下实现的。因此,在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企业亟待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常见问题。

(一)重视不足。

对不少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工商管理培训仅仅是企业管理体系中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而并未深刻认识到加强工商管理培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不少企业只将培训作为一项例行公事,且满足于寥寥几节课和完成若干张试卷草草了事。一些企业的高层领导甚至不认为高管有接受培训的必要,因而常常以各种理由推托甚至拒绝参加培训。

(二)成效有限。

正因为思想上缺乏重视,许多企业从高层管理到基层人员都对工商管理培训认识不足,或是将培训视作一项不得不完成的工作任务敷衍了事,或是想方设法逃避。于是,这些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便沦为形式,即便是全员接受培训,也并不能在日常工作中切实体现。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

思想决定行动。只有企业自上而下形成了对工商管理培训的关注,才能让培训结果充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细部,才能真正实现以培训推动管理水平提高的最终目标。因此,转变观念,提高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是当务之急。尤其是企业的“一把手”和直接负责人需要身体力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这不仅体现在高层领导在培训课程中的准时到场、决不缺席,也表现在“一把手”和直接负责人要将培训所学应用到现实的管理工作当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训的'客观实用性。

(二)优化创新培训形式与内容。

传统培训模式下,企业习惯以“教师讲、学生听”式的课堂教学开展工商管理培训,这其实已经在形式上和现实拉开了差距,并不利于被培训者将培训和日常工作间建立起应有的联系。同时,许多企业盲目迷信专家,自以为从高校或研究机构中请进来多位理论高手就能开展高品质的培训,殊不知这些擅长理论研究者可能根本无法将理论和企业实践结合起来,自然就不能让培训产生应有的价值。故,要使工商管理培训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创新培训形式与内容必不可少。比如,让外来专家熟悉企业内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特点,再在日常工作的间隙见缝插针开展耗时短但针对性强的主题讲座,一次一个主题,让被培训者能够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差异、弥补不足。又如,“请进来”应当和“走出去”相结合。企业应根据管理工作特点和需要安排人员到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同行中“取经”,或者选择已有丰富管理经验但缺少系统理论的成熟管理者进入专业教育机构强化培训。再如,不同管理岗位间的工作形式、内容千差万别,很难以一概而论的培训实现对所有岗位的统一培训。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各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以长短期、定期与不定期、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教育。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培训之后,考核与评价必不可少。但过去那种几张试卷解决一切的考核办法极不可取,应当尽快予以优化。比如针对不同管理岗位,以完成特定管理任务用为考核形式,考察培训前后管理任务完成的品质和效率,从而得到培训的最终结果。

(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培训的品质和效率。

俗话说学无止境,特别是实践中的学习更是需要延续终身的学习形式。因此企业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同样不能满足于一时一刻的短期培训,而是必须让管理人员实现更加自主、自觉、主动、积极的自我学习。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培训的品质和效率就成为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又一策略。

三、结语。

许多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徒有其表,反映了其在思想上的不重视和手段上的刻板单一。因此,新时期企业加强工商管理培训需要首先转变观念,再结合更加丰富的类型和内容,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优化培训手段。如此,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方能更加符合市场与环境要求,并助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切实践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等的国家战略,同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在应试教育中,常出现这样的怪事:学生的英语语法严密,词汇量充足,即使是英文名著亦能欣赏,但碰到和别人交往,却一句话也说不上。当今社会经济、科技迅速发展,人与人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笨舌笨言、手足无措显然是一种素质的缺陷。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当今英语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成果。

对中国学生来说,发英语音无非易事,不可能硬求学生一下子发音和美国人、英国人一样,重要的是要达到国际上使用时,能为人所理解。要使学生的口语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首先要弄清新旧教材的差异点,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内容上:旧教材多以语法作为线索,题材较单一。新教材包含有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卫生体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际关系、环境保护等方面,并意故事、书信、日记等多种形式出现。编排上:旧教材较注重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编排教学内容。新教材采取循环式编排方法,一个语法项目日常安排在不同教学阶段,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交替进行。新教材注意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注意听、说、读、写技能,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巧,并发展英语交际能力,所以在教学上要摒弃旧的教学方法。不要往新里补充大旱的旧教材知识,大讲语法。这样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充足的听说训练,亦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把语言切成一小块、一个字,一个短语地喂给学生。而是营造出语言的氛围,使学生始终对英语语言有一种整体感受,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感和语速的形成。当今最新的外语教学方法是“交际式教学法”,正是为了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别人交际。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学生的口语能力快速提高,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教师的发音不准了,学生学出来的的更不知道像什么了。为了接近外国人的发音,教师一定要多听教学录音像带,纠正发音。虽然许多教师发音可以说是字正腔圆了,但由于受旧教法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听仔细些,故意断句,拉慢语速等,这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因此要尽量接近英美人士的正常语速,还要注意在本课中的语调、情感等。

使用录音机:教师的发音不太准确,即使很好了,与英美人士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录音带里的对话都地产的英美人士口音,多听自然对学生的发音有极大的帮助。使用电视机、录音机:调动了体态语言的'作用,使学生不但身临其境,而且还能“察颜观色”,增强对感情情形心态的理解,促进对语言的表层和内涵间关系的细致体会。

刚学英语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惯于模仿,很少因受自尊心的限制而生羞于启齿的现象。当他们学到一定的英语知识后应有怕说错、怕闹笑话的尽量,不轻易开口了。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应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胆子自然就会大了。还要注意创造说英语的情景,在这种气氛下说英语则是水到渠成了。

平时上课,教师的堂上教学用英语多说英语,学生不明白,可加以手势等身体语言作补充解释,确实理解不了才用中文说明。鼓励学生平时说话可以中英文夹杂,就好像香港人话一样。

学生对英美国家的了解,自然会产生说英语的兴趣,这时,顺势鼓励他们听英文歌曲,听英语教学广播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说话的水平。

总之,要想学生的口语提高快,就要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多听多说。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写观察日记。现在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留心观察生活,作文时想当然,任意编造,言之无物,行文干瘪。孩子写观察日记时,可把观察日记分为人、景、物三块,每月确定一个训练重点。如人物观察日记,可细化为“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等,并要求孩子每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写叙事日记。要求孩子清楚、完整地记叙生活中的一件、两件或多件真人真事。先一件事,再两件事,最后到多件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较有文采地记叙事情的目的。

写心情日记。鼓励孩子以我手写我心,写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学会用理性的思想、感性的认识来看待生活。

日记是抒发心声、交流思想的平台,更是激发情感、挥洒情感的载体。它不仅能巩固语言基础知识,更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课堂为阵地。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几乎占去了半壁江山。作文指导,需要让孩子在动笔之前,认定中心,审查材料,这对孩子写好作文起着关键作用。

例文学习。初中生生活阅历与生活体验较少,很难写出情节动人、说理深刻的文章。但初中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接受力好,摹仿就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在例文学习时,可按照“析构思、找线索、品语言”的模式操作。

方法指导。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很多,教师在指导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选择性的介绍和讲解,要注重实用,切忌面面俱到。教师在方法指导时,要巧妙地点拨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创新意识,以提高写作质量。

观察生活。

为打破作文的时空限制,在写作时,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进行写作。

定主题,写系列文章。每学期用1个月让学生就某一主题写三至五篇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体裁的作文,自己设计封面、插图,在全班范围内相互交流、评改,并选择优秀作文汇编成册。

定形式,写类似文章。每当发现一种较为新颖的写作形式,笔者就把它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学习,并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一至两篇形式类似的作文。

定时间,写快速作文。平时一节课的写作时间过长,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作文教学时,一般只给学生30分钟,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写作。

多参加活动。

要想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浓厚的兴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只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持之以恒。

浅谈增加农民收入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目前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但是,近年来,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增长速度放慢,增长点相对匮乏,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近年来农民收入的现状如何?导致农民收入增幅缓慢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对此,本文作些粗浅的分析和思考。

一、目前农民收入的现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县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成为当前我县经济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我县农民收入变化大体如下:”八五期间“,1990―1995年,为收入增长快速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203元,平均每年增长19.9%;而1996年,年增长率下降至4.24%;1997―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16元增加到2058元,为收入增长较快阶段,平均每年增长16.5%;2000年到现在,为收入增长迟缓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526元增加到2001年的2690元,年均增长率仅6.5%.

二、农民收入少增收难的主要原因。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1、由于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1996年以来,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总量相对过剩和农业结构调整缓慢造成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农产品价格连续三年持续走低。由于价格下降,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下降,农民从农业生产得到的逐年减少,而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减少。2、由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这些年来,单从粮食和其它作物的产量来看是增加了,农民的其它直观收入也是增加的,但是生产成本却在大幅度提高,合同外的各种收费屡禁不止,致使农民的实际收入难以增长。3、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增长不快。随着近年来产业政策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乡镇企业被淘汰出局,部分农民工失去了相对稳定的二产收入。而农民进城务工又遇到城市下岗职工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减少了农民的收入。4、农业结构调整进展较慢。市场需求的约束,技术和信息缺乏,使得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而农业结构调整本身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始阶段,龙头企业和农民经纪人不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也较少,受耕地面积、粮食安全、价格调节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能高估。5、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据不完全统计测算,我县的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值之比为3:1,而发达国家为3:1,全省为1:1.5.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少,严重制约了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能力。6、农业融资能力差,资金流入少。(1)我县对农业资金支持水平低。(2)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向农村的”输血“机制。(3)农户新增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也明显偏低,表现出强烈的非农化倾向。(4)通过财政和银行系统,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入城镇。7、农村税费负担重。近年来,农民承担的各项农业税、提留统筹费、社会负担和两工(积累工和义务工)有增无减。此外,农民负担还出现了越来越复杂化、隐性化的趋势。8、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村第三产业不能正常发展,无法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9、农业人口太多。目前我县有农业人口20.2万人,人均耕地仅0.74亩,以此解决温饱是可以的,但不能满足农民大幅增收的需要,想以此致富是很难的。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第一、我县现有农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县现有农业组织结构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二是规模小,农民平均每人占耕地仅0.74亩。这种农业组织结构,主要弊端在于:1、小规模农户之间的同步调整行为,极易产生对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导致市场的同步震荡、大起大落,并由此引起资源利用的浪费。2、由于每个农户生产规模太小,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产品生产成本难以降低。3、为数众多的分散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不仅难以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也难以协调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增加市场风险。4、由于农户众多分散,生产规模小,农民无法在市场流通中占据主导地位,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等。5、由于农业经营和纳税主体高度分散,导致农村税费的收取和监督难度增加,这也是导致当前农村税费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6、由于农户众多分散,生产规模小,难以有效地组织起来,与其他产业和企业相比,处于极为不利的融资地位。

第二,是因为产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关系落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一家一户分散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2、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仍然没有走上良性循环。3、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低,其他待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差。4、农民收入有限,支出却有增无减,加重了困难程度。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1、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山区乡镇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山高坡陡,山体滑坡、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靠天吃饭“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相对短缺,据1996年我县第一次农普资料显示,农民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明显较差,耕地面积15.05万亩,仅占用地的18.5%,加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差,防灾抗灾能力不强,自然因素对农民增加收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2、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因素。我县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连平原乡镇都基本上没有实现机械化。同时,通公路的村占8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上,特别在公路设施的等级上有较大的差距。3、人口素质较差,高文化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因素。目前农村中专以上科技人才仅占总人口0.8%,普遍存在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尴尬局面。2000年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占1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将近一倍;小学文化程度占5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个百分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2个百分点。特别是劳动力后备力量的素质也不容乐观,7-15岁少年儿童入学率农户比城镇户低115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观念、思维方式落后,导致农村处于低水平经济状态,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4、市场信息滞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农民对生产仍缺乏预见性。在农产品生产上,不少农民仍满足于听从政府号召,叫种什么就种什么,看见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往往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农民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过程中,显得束手无策。政府部门在指导农产品生产时,对农民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预测性、定量分析的信息偏少,导致农民决策缺乏依据,最终造成农产品供求的失衡,从而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从客观上讲,要求众多小规模经营、素质不高的农民根据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也不太现实,因此,信息滞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同时,我县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余地很大,潜力很大。我县要选择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如我县希得蔬菜加工厂、绿色食品厂的竹笋加工,西屏镇、古市镇的火煺加工和优质米加工及饲料加工等。同时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创名牌产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我县还要依托当地资源开发新产品,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度。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机制,使农民不仅从生产环节获益和创收,而且也要从加工和流通环节中获益和创收。三是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农产品在加工转化中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目前,我县已建了涉农科技协会11个,涉及了食用菌、高山蔬菜、名茶、脐橙、笋竹、烟叶等方面。要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建立覆盖面广、灵敏度高的市场信息网络,以农技110为依托。为农民提供及时、有用的科技信息,以科技促农增收。三是要向农民提供科技服务,通过调查研究,专题队伍、示范推广、科普培训,参与行业决策等开展科技活动,为农举办各类农技培训,便其掌握一技之长,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

四是引导农民走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之路,打好特色品牌如端午茶、野山菜、黄粘果、本鸡、靖居油豆腐、玉岩马苓薯及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促农增收。加入wto后,我县农业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将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引入国际市场,如:这样既能为国家增加创汇又能为农民自身增加收入。五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培训教育体系,以便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对于我县来说,一是要加大对民营科技组织的扶持力度。受一市场、政策的约束,更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制约,以长远来看,单线性依靠农业增上难度很大。同时,若农业的优势得不到保障,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并把精力放在服务上。支持和保护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以扶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分享加工增值收益;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使农民能够扩大再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来源;制定合理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等等。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使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使农民收入不断得到增加。六是,加快城镇化过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利益,还必须努力减少农民,转移农村人口,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施。当前,我县最根本的举措施是加愉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实践证明,没有经济的较快增长,小城镇是秀难发展起来的。为了繁荣小城镇经济,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把新办的企业建在镇上。对已办村里的乡镇企业,可以分别情况,创造条件,逐步搬迁到镇上来。二是把发展小城镇与农村市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要注意把发育市场、完善市场功能结合起来,通过健全的市场功能,吸引人流、物流。三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运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我县经济的发展。四是搞好社会服务。要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供电、交通、通讯以及住宅、学校、文体场所、商业网点等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好。五是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七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收入增加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减轻农民负担能够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减负就意味着增收。现在,农民负担仍然很重,尤其是”三提五统“以外的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屡禁不止,农民意见很大。为此,我县必须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文件,坚决制止一切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要取消一切必须靠增加农民负担才能实现的各种活动,特别是要制止名目繁多的达标千级活动和”三乱“行为。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手抓增收,一手抓减负,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近几年有的乡村干部在追缴”三提五统“和各种集资款的过程中,作风粗暴,往往因为几十元、一二百元欠款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对这种恶性事件,发生一起,要严肃查处一起,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予以通报。同时,我县要积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探寻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力争从制度上解决好这个问题。

四、解决农民增收的要素:1、政府的任务是服务虽然政府在农民增收过程中起到不定期的推动作用,可是政府要明白自己不能为农户承担利益风险,所以政府就不要对农民指手划脚,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服务上。一是出台政策,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政府要制定出具有预见性、能够贴近农村实际并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打破行业垄断,减少垄断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与侵害,维护农民的自身收入,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增强农民增收的积极性。政府还应大力发展保险业,制定出能够保农民收入稳定的险种。同时要出台一些减轻农民负担的条文,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二是加大投入,为农民增收提供保证。政府要尽可能地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在农田水平基础设施、品种改良、引导乡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等方面。还要加大投入力度,推广农业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的保护制度,大力发展本乡镇的非农产业,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好环境。

三加强组织协调,为农民增收服务。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劳务信息、销售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在进行经营上提供参考意见,引导农民利用自身优势闯市场。有计划地发展一些中介性服务组织和社区性的合作组织,协调农户与农户,农衣与市场间的关系,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农民素质。2、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增收首先要有增收的本事。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具备起码的科学文化,就川不好”市场田“,增收的路子了会越走越窄。农民素质不高在各地普遍存在,如何解决,需要从长计议。若要短期内就有个说法,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有个较大的转变。传授或引导群众学习知识不能光讲理论,应该琢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群众往往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印象深。

实践证明”科技之冬“、”科技之春“等活动都没有现场观摩讲解效果好。同时,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知识也必须及进更机关报换代,注意跟上时代的节拍,否则几十年一个本子,一套路子,与实际严重脱节,实践中不会有用武之地。我相信,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如何增收就不必再让别人操心了。3、发展农民流通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但它也应体现农民能因此而分享逐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而要实现货畅其流,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发挥贸工农一体化中”贸“字当头的作用,根据市场搞加工,真正做到在顺应市场要求的基础上,发展产地农民自发的流通组织,一乡一县自己生产和加工,集中销售,通过合作、股份或运销大户等形式,形成以农民自发的流通组织,一乡一县自己生产和加工,集中销售,通过合作、股份或运销大户等形式,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促使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加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使农民能最大限度地分离流通利润,从而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难题,达到使农民增收的目的。4、科技是增收的法宝笔者认为,引导农民树立科技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是解决增收难问题的关键。比如我县农村信用社,在配合政府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过程中,及时和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含量高、易操作、投入少、见效快、前景广阔的种养项目,同时投入贴息贷款700多元,并请农技人员对其所扶持的项目进行具体指导,大大缓解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据统计,受信用社扶持的农户,年人均收入提高了60%.5、强化农业的保护政策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受到市场、政策的约束,更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和制约,从长远来看,单纯依靠农业增收难度很大。同时,若农业的优势得不到保障,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农业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保护才能确定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我县农业的保护政策,至少应包括由政府直接干预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价格补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等等。

相关范文推荐
  • 12-05 望远镜小学五年级(优质21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出色,还需要在语言运用上有独到之处。通过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的例子,可以了解写作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我们家有一个天文望远镜,普通的望远镜和照相
  • 12-05 整改阶段动员讲话(通用14篇)
    演讲稿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能够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以下是一些动人心弦的演讲稿范文,它们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打动人心。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其
  • 12-05 农村垃圾分类活动方案(精选16篇)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活动的预算和资源调配,确保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根据多年的经验整理的一些常见活动方案问题和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 12-05 礼仪小姐个人简历表格(优秀24篇)
    礼仪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水平,因此对于培养良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在个人礼仪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情境下的个人礼仪要求和表现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场合的
  • 12-05 唤醒自己初三(专业15篇)
    优秀作文不仅具有语言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文化,让读者有所得。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清晨,太阳缓慢的爬
  • 12-05 小班了教案(实用22篇)
    小班教案是针对小班幼儿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的一份重要文件。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所编写的小班教案,供您参考和借鉴。在我班的做做玩玩区里,摆放着一些布条。这些布条
  • 12-05 会计助理求职简历(专业19篇)
    会计是一门重要的财务管理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写一份专业的财务报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目前住地
  • 12-05 中学交通安全班会方案(模板13篇)
    计划书是对未来某一活动、项目或任务的计划和安排进行全面阐述和说明的书面材料。计划书范文中的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非常有说服力。1、通过活动、演小品等形式
  • 12-05 电子版的求职简历(汇总23篇)
    个人简历的撰写过程需要反复修改和完善,确保简历的内容充实有力,完整准确,具备说服力。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个人简历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12-05 老师不在教室的那些事(专业17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感人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语言描写,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包括了不同主题和风格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