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精选8篇)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精选8篇)

时间:2023-10-16 22:52:46 作者:GZ才子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精选8篇)

在人际交往中,答谢词是一种礼貌和尊重的表达方式,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答谢词可以通过感情的起伏或文字的热情来表达我们的真心感激之情,让对方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诚意。请大家阅读以下答谢词的演讲稿,相信你会从中汲取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篇一

—、复习导入:

1、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村姑,又变成老妇人,最后变成老公公,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

过渡:中国传统小说惯用“三”设计小说情节,如《三国演义》三顾茅庐《水浒传》三打祝家庄《西游记》三借芭蕉扇“三”中包含着做事不易,需克服重重困难才会成功,三打白骨精中“三”也包含这种含义。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品味文中的精彩。

二、精读品味

1、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一打”(2-4)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讨好(2-4)小节,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句子。

课件:孙:(1)正在这时,悟空??当头就打(板书:果断、机智、勇敢)

(2)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你的,说着??

唐僧:(1)唐僧连忙扯住悟空

(2)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板书:慈善)

白:(1)白骨精不胜欢喜??今天机会来了

(2)它正要??,用斋(板书l贪婪、狡诈)

(3)妖精扔下一具??走了

3、体会人物性格总结学习方法

(1)读——————(2)画——————(3)谈——————(4)品

自己喜欢的方式划相应的句子谈自己的想法品人物的性格

三、自学引导

(1)二打白骨精

(2)三打白骨精

1、“二打”白骨精“

白:(1)山坡上闪出??走来(2)白骨精见根棒??路上

孙:悟空又??一棒(果断、勇敢、机智)

唐:唐僧一见??(板书:慈善、人鬼不分(糊涂)、善恶不分,练习读好对话)

2、“三打”白骨精

白:白骨精??女儿

孙:孙悟空??妖精

3、适时总结

1)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等展示人物性格,形象、生动、颇有韵味

2)文章对于遗词用字也颇为讲究,对于表现人物形象也十分有好处

3)“夺”??八戒的馋样

4)“闪”??动作敏捷与正常八旬老人的不同

5)“摔”??胆小

6)“笑”??自信

四、小练笔:

(1)、在第三次斗争中,课文中没有写到唐僧的表现,展开合理想像,结合教师刚才所教的方法,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他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用一段话生动地表达出来。

(2)、交流口味

五、总结拓展

1、孙悟空除掉白骨精,师徒四人又踏上西天取经的道路,前进的道路中还会有更多凶险,因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但有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和高超武艺,我们相信取经的道路上一定会化险为夷,一路平安。

2、

(1)、简介《西游记》

(2)、中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曹雪芹

《西游记》—————吴承恩

六、作业

1、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

2、课余时间运载读名著西游记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篇二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空气(      )  天空(      )  回味(      )  表演(      )

奇丽的(      )     手热乎乎地(      )     静寂的(      )

二.造句。

那么……那么……——

既……又……——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天底下,        ,而并不      ”是说         。

那些小丘的线条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      。这里把小丘比作      ,“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和平地                  。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马      ,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中把马上的男女老少比作彩虹是因为               。

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又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             。这一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句子流露出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四.回答。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

五.阅读习作,回答问题。

记崂山太平宫——狮子峰之游

青岛碱厂子弟小学四年级二班  于峣

早晨,我跟爸爸乘上了去崂山的公共汽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偎山临海的仰口海湾停车场。

我们下车后,沿着蜿蜒曲折的石级小路向上走。山路上游人熙来攘往。我们随着游人往上走,过了几座别致的小桥和亭子,来到了坐落在群峰之中的太平宫门前。我看见砖石围成的院落,高高的石级上面有很高大的门楼,门楼的红漆门上铜钉闪闪发光,院墙顶上露出灰瓦的殿顶。

我走进正殿。殿内当门有一个高约五米的神像。他身穿盔甲,瞪着一双大眼睛,手执一对竹节钢鞭,威风凛凛。在它的两侧,各有一尊略小的塑像,也都身穿盔甲,手执兵刃,威风凛凛。室内烟雾缭绕,香上的轻烟袅袅上升。着蓝衣的道士在拈香祷告。

我到了院东,一眼认出了“绵羊石”。它的形状酷似一只大绵羊。“绵羊石”上还刻着臧克家的诗。“绵羊石”后面有个石头钟亭,内悬一口很大的仿古钟。钟粗大到要两个大人拉手才能抱过来,有一人多高。据说这钟声能传到十几里外的地方。此系崂山一大景观,名叫“上宛晓钟”。

走出太平宫东门,猛抬头,狮子峰矗立眼前。它那么高,棱角分明,巍然耸立,像一头威武的狮子,昂头怒吼,在薄雾的笼罩下,更显得雄伟壮丽。峰顶,“狮子峰”三个鲜艳的红漆大字闪闪发光。

我听说“狮峰观日”是崂山的又一大景观,就振作精神,沿着陡峭的小路,扶着两侧的铁链往上攀,一口气攀到了狮子峰顶。可惜我来得晚了,太阳已经升起了老高。但我并不为此感到遗憾,因为我看到了另一幅壮丽的景色:仰口海湾,碧波荡漾,闪闪烁烁,像一幅巨大的闪光缎;远处隐隐可以看到状似太阳帽的小岛和点点渔帆;在视线尽头,海天相接,成了米黄颜色。

转视南西两面,层峦叠嶂,峻峭雄奇;北面群山跌宕起伏,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我为家乡的壮丽山河感到骄傲,不禁立下誓言,努力学习,长大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本文获中央电视台少儿部、《小学生优秀作文》编辑部“我的家乡”征文比赛优秀奖

指导教师:朱维山

1.依次写出小作者到达的地点。

2.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在狮子峰顶上看到的景物的?

3.结尾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六.总结出参观游览访问一类文章的写作知识。

七.写一篇习作,向别人介绍你去过的一个地方的风景名胜或风土人情。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篇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蟋蟀的图片,住宅图片,文字,一段影像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放“蟋蟀的叫声”影片

问:知道这是谁在唱歌吗?它的歌声怎么样?

2、看图片

3、先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写的?

二、新授

(1)选址,主要抓住它不肯随遇而安写。

问:写这部分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通过蟋蟀与别的昆虫进行对比,更加体现出它不肯随遇而安。)

出示课件:联系上下文说说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说一说:总是随遇而安。

从不随遇而安。

(2)外部:用得最多的是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内部特点:简朴、干燥、卫生,说明了什么?

(此三点应大部分由学生自己说出,教师只做引导和判断)

(当同学说到写得好的地方时,要讲明好在哪儿,再由他领读此句段。)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篇四

【教学要求】

1.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难点 】

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2—5段。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9.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体会作者感情。

4.理解“骏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

二、学习课文第3—5段。

1.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

19.草原

(张伟)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篇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3、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描写,体会悟空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思考回答)

2、为了降妖除魔,扫清取经路上的障碍,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时候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八课《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

模块一:学习第一次斗争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第一次斗争的段落,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词句,然后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下列投影片:

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片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小组展开讨论。

4、交流汇报。(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学生概括学习方法,教师板书:阅读课文――画出句子――品析词语――体会性格)

模块二:学习第二次和第三次斗争

1、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试,看看从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斗争中,你们能体会到他们的哪些特点。

2、各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部分内容来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先挑选一个小组的.同学来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作补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4、小练笔。

在第三次斗争中,课文没有写到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他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学生自主动手练习,然后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模块三:练习复述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更加佩服,对诡计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吧。

温馨提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力争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可采用一人讲一段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各组推行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三、总结课文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篇六

教学《三打白骨精》第二课时,我出示句子“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我让学生读读句子,揣摩揣摩从悟空的“笑”中体会到的是什么。

一会儿,学生a说,她觉得这个“笑”是孙悟空在嘲笑妖精,是对妖精的蔑视。我让她把自己的感悟读进去,她果然读出了一种“讥讽”的味道。我再次鼓励学生认真体会“笑”字的意味。学生b说,她从中感受到了孙悟空的一份自信和乐观,因为悟空觉得自己有把握打败妖精。我让她把自己的感悟读进去,她果然读出了一种“自信”的味道。

我问:“还有不同的感受吗?”学生c说:“我觉得这种笑是在掩饰对妖精的恨,好麻痹善恶不分的`唐僧,也在麻痹得意洋洋的妖精。”我说:“那么说,这种“笑”其实是悟空的一种应对敌人的计策。你们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悟空?”学生懂了悟空的“笑里藏刀”“绵里藏针”,自然就看到了悟空的“足智多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的思维是不可小看的!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化的阅读感悟。活力课堂要解放孩子的思维,要在课堂上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课堂才能收获惊喜。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篇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语句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青蛙妈妈的话,弄懂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知道什么是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声》,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一、学习第一段

1、放录像,相机理解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象一个大月亮。

2、指导读出景物的美。

二、学习第二段

1、看录像,说说:在这个美丽的桥洞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讨论上述问题。

4、指导朗读小青蛙说的话,注意两次语气的不同。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找出写小青蛙这时心情的语句。

2、理解奇怪极了的意思。

3、引导想象: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想些什么?

4、小青蛙又是怎么做的?

5、指导有感情朗读小青蛙妈妈的话。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说说: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3、找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4、讨论: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意思相近的词语?

5、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6、看录像,理解:激、荡。

7、师生共同用板画再次理解激、荡的意思。

8、齐读,小结: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青蛙妈妈的话,思考: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用序号标出来。

2、青蛙妈妈第一句说了什么?

3、自由读2、3句,思考:为什么说小青蛙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呢?

4、放录像,想象声波碰到洞壁返回来的.现象。

5、讨论:声波与水波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6、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返。

7、齐读青蛙妈妈的话。说说小青蛙是怎样听见自己的声音的?

8、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9、小结:青蛙妈妈投石击水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这段。

2、放录像,欣赏小青蛙的回声。

3、小青蛙现在的心情怎样?(理解欢快。)

4、它这时的高兴与它刚来到桥洞时的高兴一样吗?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总结全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两同学角色表演四、五段内容,说说还在哪些地方可以听到回声?是怎样产生的?

3、口头填空:

回声就是声音的____碰到____返回来的声音。

4、师讲述回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板书设计

回声

奇怪水波河岸高兴

一蹦老高

明白声波石壁欢快

燕子第二课时课教学实录篇八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蟋蟀的图片,住宅图片,文字,一段影像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放“蟋蟀的叫声”影片

问:知道这是谁在唱歌吗?它的歌声怎么样?

2、看图片

3、先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写的?

二、新授

(1)选址,主要抓住它不肯随遇而安写。

问:写这部分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通过蟋蟀与别的昆虫进行对比,更加体现出它不肯随遇而安。)

出示课件:联系上下文说说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说一说:总是随遇而安。

从不随遇而安。

(2)外部:用得最多的是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内部特点:简朴、干燥、卫生,说明了什么?

(此三点应大部分由学生自己说出,教师只做引导和判断)

(当同学说到写得好的地方时,要讲明好在哪儿,再由他领读此句段。)

[《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2023年生活正能量的句子经典子(汇总8篇)
    答谢词是一种礼貌、真诚和感激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效地传递感谢的情感。如何让答谢词更加生动有趣,让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技巧。答谢词范文可以帮助
  • 10-16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面试自我介绍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自我介绍(精选8篇)
    爱国标语是民族凝聚力和集体认同感的象征,它能够唤起国民的爱国情怀。如何创作一句贴合时代需求、富有感染力的爱国标语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是一些寓意深远的爱国
  • 10-16 最新幼儿园小班防走失安全教案设计意图(通用17篇)
    中班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制定的教学方案。高质量的三年级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幼儿园小班防走失安全教案设计意图篇一1.认识眼睛
  • 10-16 2023年第一次杀鱼 第一次杀鱼日记(通用8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种文体或作品类型的典型样本进行整理和归纳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语法和拼写的准确
  • 10-16 最新教师六一国旗下讲话(优秀8篇)
    通过竞聘,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增加职业机会。在写竞聘信时,我们需要注意用词精准和突出自己的优势。以下是一些经过成功竞聘者撰写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一起学
  • 10-16 2023年书店节日活动策划(实用14篇)
    梦想是指人们心中对未来理想状态的向往和追求。梦想需要具体的计划和目标,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以下是一些令人感动和震撼的范文,它们证明了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书店节日
  • 10-16 外出参观幼儿园心得体会 幼儿园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实用8篇)
    工作心得是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记录方式,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阅读这些学习心得范文,我们可以更好
  • 10-16 2023年初中军训感悟 初中军训心得感悟(通用10篇)
    民族团结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倡导民族团结需要推动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利合作。这是一份关于民族团结的资料汇编,收集了大量权威出版和学术研究的文献,有助于大家
  • 10-16 2023年申请升职申请书格式(精选13篇)
    奖学金申请书应该突出申请者的特点和独特之处,与其他申请者区分开来。这是一份学生会申请书的示范文本,希望能对同学们撰写申请书有所启发。申请升职申请书格式篇一xx中
  • 10-16 最新试用期合同是否合法(汇总8篇)
    装修合同是装修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份文件,它涉及到双方权益的保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授权委托模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试用期合同是否合法篇一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