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2023年孙中山传读后感 孙中山传记读后感(通用5篇)

2023年孙中山传读后感 孙中山传记读后感(通用5篇)

时间:2023-10-06 17:42:52 作者:琉璃 2023年孙中山传读后感 孙中山传记读后感(通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孙中山传读后感篇一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人物传记――《牛顿传》,书中的主人公是牛顿。

牛顿从小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牛顿长大了,家里的生活却越来越紧张,为了生活,母亲改嫁了。这些不幸,给了牛顿沉重的打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成为木匠的渴望和对做小发明的喜爱。刚刚入学时,他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而且常常被那些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开始好好学习了,考上了皇家中学。不久后,那里流行鼠疫,他只好停学回家,但这是他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了光的散射等现象。后来他考取进了剑桥大学,结识了许多有名的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经典物理,给科学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牛顿他是一个艰苦的人,是一个平凡但又不平凡的人。他怎样在不幸与艰苦中废寝忘食学习的,他努力探索,给科学界做出贡献。我看了牛顿的故事后,心里不禁流过了一丝惭愧,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要让妈妈再为我操心。

孙中山传读后感篇二

在读完《孙中山全传》之后,我了解到孙中山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我个人认为在孙中山成功之路上有五大转折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首先,孙中山在广州行医之时,想要通过上书以救时局来将他的“医国”的想法付诸实践,草拟《上李鸿章书》,谋划北上天津投书。文中一些于我们至今耳熟能详:“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然而,此次上书终究失败。怀抱“改良祖国”大志却痛感报国无门的孙中山愈益忧愤,遂赴檀香山在华侨中揭露清王朝的腐朽残暴,倡议集结团体,共谋救国大计,成立了兴中会。

通过了孙中山草拟的《兴中会章程》,强调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宗旨。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这是孙中山成功的第一大转折点。其次,于1905年,孙中山成立了同盟会。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组建本部机构。同盟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革命小团体存在的领导机构组织不健全的缺陷。

它的产生,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在组织建设方面的一次理性飞跃。遗憾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坚持最初的“三权分立”,而是“总理负责制”。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这是孙中山成功的第二大转折点。再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得知消息回国后,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任命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对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意义,首先,它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其次,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这是孙中山成功的第三大转折点。然后,伴随宋教仁被刺事件引发的“二次革命”的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这是孙中山革命生涯中最困难、最感孤独的岁月。而在这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孙中山得到了宋庆龄的巨大支持和鼓励。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结合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此后的岁月证明,这桩婚事对孙中山最后十年的革命活动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同时,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华革命党。这是孙中山成功的第四大转折点。最后,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上海。1942年1月召开中国革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国共第一次合作加快了革命的步伐,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到革命的洗礼。然而,无法否认的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未成功。正如孙逸仙先生所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须努力”。

我们都清楚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是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虽然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和正义悲壮的革命,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演示、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故而,不可不谓之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说道:“我们越南人民,深切崇敬孙中山献身的奋斗精神和崇高道德。孙中山毕生的民族民主革命活动,曾大大地鼓舞了越南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曾说“孙中山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我想“孙中山”这三个字将烙印在我们千千万万人心中,直到永远。

孙中山传读后感篇三

“和平……奋斗……救中国!”这是一位老人临终时的遗言,他的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奋斗,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竟不是自己,而是人民,他是谁?他就是――孙中山先生。

千万年后,那个拄着手杖,在风雨中疾行的医生,该是怎样的形象?有些人看来,他遥远地背着一座山,茕茕而前行,虽不见前方的一点星光、一个人影;另一些人看来,他在众人的哈哈大笑中摸爬滚打于乱石的河滩上,血、污泥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还有一些人看来,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昆仑之山,他右手举起的手杖分明挥向每一个灵魂中的每一根长辫,而他无声的叹息和沉默的热泪,分明在那黄河与怒海之间,惊涛拍岸;或有一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具医生的骸骨。

走近一些吧,重新想起这个渐行渐远的名字,便会看见那不仅仅是一具屹立的骸骨,更是一个透明的灵魂。即使在漫天的阴霾下,从这个灵魂的微隙之明中,也能看到一排排颠沛流离的妇孺、一列列疲惫孤寂的男子,从黄河两岸矢志不移地走向远方的足迹。在那足迹之上,布满了梧桐枝的灰烬,却从中袅袅升起了火的'凤凰――如果说这具屹立的骸骨,承担的是每一个悲剧生命的总和,这具骸骨掩盖不住的明亮的灵魂,就是昆仑顶上留下的、在每一次黑夜之中轮回的初曙。

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权。

文档为doc格式

孙中山传读后感篇四

1894年,孙中山在太平洋上的檀香山(现属美国)创建了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顾名思义,就是振兴中华的意思。孙中山在成立宣言中明确指出,成立本会的目的,“专为振兴中华”。后来,他又经常不断地宣传振兴中华的思想。有一次,他说:“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到了现在怎么样呢?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顶弱顶贫的国家。……我们中国人要赶快想想法子怎么样来挽救……不然中国就会成为一个亡国亡种的地位。大家要醒!醒!醒!醒!”

他还要说过:“如果我们能从今天就醒起来,那么中国前途的运命,还是很大的希望。……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前仆后继,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很多人流血牺牲,终于在19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清朝被推翻了。虽然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可这为祖国的富强创造了条件。“振兴中华”从此成为更多的中国人奋斗的目标。

孙中山传读后感篇五

有的人,不仅其生前活动为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其去世后,仍保有着持久、强大的影响,人们会从他的遗产中汲取教益,获得力量,继续推动社会和历史向前。孙中山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积弱积贫,孙中山最初喊出“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从那一时期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在今后的若干世纪内,中华儿女也仍将继续为之奋斗。

孙中山思想的核心的部分是坚决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历史实现了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古老的中华大地升起了“共和国”的大旗。此后的历史虽然反复多变,但是,将我国建成具有高度民主水平的现代国家始终是中华儿女不变的奋斗目标。

孙中山不仅期望国家富强,人民民主,而且期望民生幸福。孙中山高于他的同时代战友的地方就在于,他在领导人民进行一般的民主革命的同时,还创造性地提出“民生”问题,要求建立一个新社会,人民普遍享有“文明之福祉”,达到“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境界。

孙中山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从提出“驱逐鞑虏”,到提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从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到提出国家政权应该“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从提出“平均地权”,到提出“耕者有其田”:处处体现出,孙中山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思想。

孙中山还是一位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家。最初他只是一个人,然而,却毅然、决然向清王朝这个庞然大物发起冲击。民国建立,是孙中山理想的成功,然而,失望与挫折接踵而来。孙中山一次又一次掀起革命斗争。在晚年,他更改组反动派,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重视和扶助工农力量,为推翻北洋军阀、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打下胜利的基础。

孙中山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其经历、事迹、精神、思想都将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珍贵财富。在中华民族最终完成国家统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珍贵财富的作用。一切中华儿女都有了解孙中山、学习孙中山、继承孙中山事业的义务和责任。

相关范文推荐
  • 10-06 最新盲羊读后感(优秀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6 最新新龟兔赛跑心得体会(优质7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
  • 10-06 2023年铁皮狗读后感 铁皮鼓读后感(实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10-06 2023年最好的读后感(模板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
  • 10-06 最新余华作品读后感(模板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
  • 10-06 2023年热爱生命读后感(通用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6 2023年写写读后感(模板6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
  • 10-06 最新托尔斯泰读后感 飘读后感读后感(优质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就给大家
  • 10-06 和美家庭读后感(汇总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
  • 10-06 城南旧事读后感段落(精选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