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时间:2023-12-07 06:54:23 作者:灵魂曲

教学计划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进度,使教学更加有条不紊。范文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学计划的要素和编写技巧。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读报的重要: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如何读报:先浏览,再细读。

[课内]组词。

[课外]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部分词语。

2、指名逐段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讨论给课文分段。

1、学习第一段。

(1)指读,思考写了什么?

(2)出示: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3)引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

(4)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2、学习第二段。

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3、学习第三。

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段。

实践活动。

开展“报纸剪贴”读报评报活动。

教后感:

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从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叙述。在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了解报纸的一般内容,阅读报纸的一般方法,读报的好处。教育学生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述课文第一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佳肴yao。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根据问题自学课文:

1、出示问题:

(4)报纸上有魔力吗?为什么这么说?

(5)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

(6)该怎样读报呢?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

(7)读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8)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呢?

2、生自学后,交流。

(四)课处延伸。

1、你平时读报吗?爱读哪些报纸?

2、选择你最近看过一则感兴趣的文章给大家介绍。

3、生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三_教学实录_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希望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从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叙述。在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这篇课文,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了。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小组交流――指导解惑。下面展示的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简单过程。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理解重点句子: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及收益。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教学过后,我感觉到,像这样的阅读教材,传统的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而现代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报纸的文章标题,等于报纸的眼睛。阅读报纸的题目,往往能较快地了解作者、编辑的意图,明确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浏览标题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读一部分。读报先读题,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值得提倡。

粗读,即浏览,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捕捉需要精读的文章。细读,就是精读,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材料,应该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节咀嚼,仔细地了解它的内容、思路等。这样点面结合,即省时且效果好。

剪报的范围可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和个人兴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报纸的名称和日期。贴报有几种方式。如剪后放在纸盒内。到一定阶段,再分门别类地贴在旧练习本或旧杂志上。也可边剪边贴,手边准备一些十六开的白纸,剪下就贴在纸上,每张纸贴一篇,日后分门别类装订,另编目录。报纸剪贴后,要常常翻阅整理。

有些文章的片断、精彩语句、出色的标题,一些有用的事实、数据等,因其比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摘录时要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对。

读报后,写些读后感,对报纸写点书面意见,模仿报上的文章练习写作,给报社投稿,都是读报写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读报时,注意积累词汇,学习写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可以找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读报小组。活动形式有几种:(1)定期交流心理,讨论报上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以讨论促读报;(2)开展读报知识小测验。轮流出题,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进读报;(3)交流剪报或摘报资料,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开展评报活动,讨论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编得活泼,哪些地方有差错,还可以写成意见稿,寄给报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之三,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希望对你有帮助!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自读课文,了解部分词语。

2、指名逐段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讨论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指读,思考写了什么?

(2)出示: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3)引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

(4)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2、学习第二段。

画出写读报方法的句子。

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3、学习第三段。

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读报的好处以及如何读报。

3、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及怎样才能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课件

揭示课题: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自由读文,读准确、通顺。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正音。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了解部分词语。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围绕重点自学,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点拨。

(二)班内交流读书体会。

1、指名说出自己理解到的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1、出示要求:轻声文,品味你喜欢的句段,看有什么新收获新发现,写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按要求自读品悟。

2、交流读书心得。

答案预设:

文章内容(略)。

写作特色:(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试说:明明不爱读报,你该如何劝他呢?

向同学介绍一种读报的方法。

同学们,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种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种命运。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掌握天下大事,成就精彩人生!

养成读报1、读报的重要性

的好习惯2、读报的方法

3、养成好习惯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读报的重要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如何读报先浏览,再细读。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组词。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指导。

1、自读课文,了解部分词语。

2、指名逐段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讨论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指读,思考写了什么?

(2)出示: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3)引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

(4)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2、学习第二段。

画出写读报方法的句子。

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3、学习第三段。

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实践活动。

开展“报纸剪贴”读报评报活动。

教后感:

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从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叙述。在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理解重点句子: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小组交流。

1、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及收益。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四、指导解惑。

像这样的阅读教材,传统的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而现代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附:阅读材料。

一、报题阅读法。

报纸的文章标题,等于报纸的眼睛。阅读报纸的题目,往往能较快地了解作者、编辑的意图,明确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浏览标题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读一部分。读报先读题,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粗读、细读结合法。

粗读,即浏览,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捕捉需要精读的文章。细读,就是精读,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材料,应该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节咀嚼,仔细地了解它的内容、思路等。这样点面结合,即省时且效果好。

三、剪贴法。

剪报的范围可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和个人兴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报纸的名称和日期。贴报有几种方式。如剪后放在纸盒内。到一定阶段,再分门别类地贴在旧练习本或旧杂志上。也可边剪边贴,手边准备一些十六开的白纸,剪下就贴在纸上,每张纸贴一篇,日后分门别类装订,另编目录。报纸剪贴后,要常常翻阅整理。

四、资料摘录法。

有些文章的片断、精彩语句、出色的标题,一些有用的事实、数据等,因其比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摘录时要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对。

五、读写结合法。

读报后,写些读后感,对报纸写点书面意见,模仿报上的文章练习写作,给报社投稿,都是读报写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读报时,注意积累词汇,学习写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六、小组读报法。

可以找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读报小组。活动形式有几种:(1)定期交流心理,讨论报上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以讨论促读报;(2)开展读报知识小测验。轮流出题,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进读报;(3)交流剪报或摘报资料,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开展评报活动,讨论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编得活泼,哪些地方有差错,还可以写成意见稿,寄给报社。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后感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也是全册为一篇篇自读课文。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二、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怎么坚持“以人为本”和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呈现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使教学互动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我采用了朗读法、提问点拨法、实践法。

通过朗读法、提问法教学,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课文,加深记忆,丰富词语,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促进理解、表达、鉴赏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语文,如何在学习中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方法的渗透与引导,使学生学习上有一个方向,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法上我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比较法、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二)指导。

1、自读课文,了解部分词语。

2、指名逐段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讨论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指读,思考写了什么?

(2)出示: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3)引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

(4)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2、学习第二段。

画出写读报方法的句子。

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3、学习第三段。

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五) 实践活动。

开展“报纸剪贴”读报评报活动。向学生介绍进行阅读的学习方法。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设计是根据课文段落大意进行安排:

读报的重要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如何读报 先浏览,再细读。

六、小结。

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从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叙述。在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

而教师,通过这篇自学课文的教学,要明确自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明白自读课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让学生以自读课文为学习材料,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意识,把教读课所得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扩展到自读课上,使学生在自我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2、自读课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捷径。古话说的好,“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教者的使命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引导他们如何自己去获取知识。在讲读课文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路,就是为了要让他们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上得到锻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自读课文就成了学生自学的最好捷径。

3、自读课文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金石。在自读课文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动求知,有思维的时空自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对他们思维的训练,启发多角度思维,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深。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阅读本文,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2)说出课文所讲的主要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读报的重要性,并了解、掌握读报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并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读报。

重、难点与关键。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报纸若干、生子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设,学生亲身体验。

1、教师设计晚上自习题。(并不讲第二天要上这一课)。

2、要求学生每人买一份报纸。

3、回家后按下列要求完成作业(半个小时):

(1)这份报纸共有多少版?怎样折叠排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排放?

(2)共有多少种版面标题?按先后顺序分为几大类型?列出标题来。

(3)第一版与其他版的设计有什么不同?仔细找出不同点想一想为什么。

(4)你看这份报纸时,觉得怎样看既快又有收获,写写方法。

(5)你读了这份报纸后,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收获最多的是什么内容?画出批注。

(6)你认为读报对你有什么好处?准备一个简要的谈话提纲。

二、先交流、引导,再学文、谈体会。

1、学生互相交流昨晚读报作业。教师巡视中倾听学生发言,将失误之处默记于心。

2、对昨晚读报收获有了明确的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读报的实际进入这一课的自学。

3、整体感知,了解结构。

第一段(第1至第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第4第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第6第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4、结合课文中“九霄云外”“名人名言”“回肠荡气”等重点词语,先朗读课文第1至第3自然段然后谈一谈自己读报的视觉感受。

5、再结合课文中讲的读报方法的句子第6第7自然段,朗读并谈谈自己读报的真是体会。

重点理解: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6、请学生简要地概括和归纳一下学习本课的重点收获: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7、教师范读课文,并分别对学生所读和所做交流做一个剪短的总结。

三、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四、课堂小结。

1、你们学习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2、你能向大家推荐一些报纸吗?

(《日报》《晚报》《中国少年报》《小学生作文报》《小学生英语报》。。。。。。)。

是啊!既然读报有这么多好处,大家也知道了读报的方法,老师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能够自觉地养成认真读报的好习惯,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受益匪浅的!

五、布置作业。

1、运用本课的方法,认真读报。

2搜集、交流科学的读报方法。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从这篇文章中自己读懂了什么。学生分别谈了自己的阅读后感受,师相机进行了教学评价与概括。接着,让学生质疑。最后建议他们推荐一些能读的报纸,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说:“《日报》《晚报》《中国少年报》《小学生作文报》《小学生英语报》”等等。教师要把课本当作教学材料来使用,而不能把课本当作圣经来拜读。只有将课本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才会爱学、乐学。

板书设计。

读报的重要                      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如何读报                         先浏览,再细读。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学习目标。

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学情调查。

1、找出文中的生字词读一读。

2、读报有哪些好处?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自读课文,了解部分词语。

2、指名逐段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讨论给课文分段。

(二)展示交流。

1、学生读课文,说说文中有哪些词语运用的比较好。

2、让学生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并汇报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学习第一段。

学习引导:

1、学习第一段。

(1)指读,思考写了什么?

(2)出示: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3)引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

(4)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2、学习第二段。

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3、学习第三段。

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实践活动。

开展“报纸剪贴”读报评报活动。

(二)展示交流。

1、报纸上有那些东西令人着迷?2、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四、达标检测。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

2、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            )。

3、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4、形容远得无影无踪。(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开阔(            )陶冶(            )积累(            )。

五、总结提升。

看来读报的好处的确很多,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佳肴yao。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根据问题自学课文:

1.出示问题:

(4)报纸上有魔力吗?为什么这么说?

(5)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

(6)该怎样读报呢?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

(7)读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8)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呢?

2.生自学后,交流。

(四)课处延伸。

1.你平时读报吗?爱读哪些报纸?

2.选择你最近看过一则感兴趣的文章给大家介绍。

3.生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教后记: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3、理解: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读报的重要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如何读报先浏览,再细读。

[作业 设计、安排]。

[课内]组词。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新课。

二、指导。

1、自读课文,了解部分词语。

2、指名逐段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讨论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指读,思考写了什么?

(2)出示: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3)引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

(4)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2、学习第二段。

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3、学习第三段。

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实践活动。

开展“报纸剪贴”读报评报活动。

教后感:

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从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叙述。在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了解报纸的一般内容,阅读报纸的一般方法,读报的好处。教育学生。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师述课文第一节内容,导入  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佳肴yao。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根据问题自学课文:

1、出示问题:

(4)报纸上有魔力吗?为什么这么说?

(5)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

(6)该怎样读报呢?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

(7)读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8)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呢?

2、生自学后,交流。

(四)课处延伸。

1、你平时读报吗?爱读哪些报纸?

2、选择你最近看过一则感兴趣的文章给大家介绍。

3、生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小组交流――指导解惑。下面展示的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简单过程。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理解重点句子: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小组交流。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四、指导解惑。

教学过后,我感觉到,像这样的阅读教材,传统的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而现代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附:阅读材料。

一、报题阅读法。

报纸的文章标题,等于报纸的眼睛。阅读报纸的题目,往往能较快地了解作者、编辑的意图,明确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浏览标题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读一部分。读报先读题,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粗读、细读结合法。

粗读,即浏览,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捕捉需要精读的文章。细读,就是精读,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材料,应该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节咀嚼,仔细地了解它的内容、思路等。这样点面结合,即省时且效果好。

三、剪贴法。

剪报的范围可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和个人兴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报纸的名称和日期。贴报有几种方式。如剪后放在纸盒内。到一定阶段,再分门别类地贴在旧练习本或旧杂志上。也可边剪边贴,手边准备一些十六开的白纸,剪下就贴在纸上,每张纸贴一篇,日后分门别类装订,另编目录。报纸剪贴后,要常常翻阅整理。

四、资料摘录法。

有些文章的片断、精彩语句、出色的标题,一些有用的事实、数据等,因其比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摘录时要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对。

五、读写结合法。

读报后,写些读后感,对报纸写点书面意见,模仿报上的文章练习写作,给报社投稿,都是读报写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读报时,注意积累词汇,学习写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可以找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读报小组。活动形式有几种:(1)定期交流心理,讨论报上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以讨论促读报;(2)开展读报知识小测验。轮流出题,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进读报;(3)交流剪报或摘报资料,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开展评报活动,讨论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编得活泼,哪些地方有差错,还可以写成意见稿,寄给报社。

相关范文推荐
  • 12-07 到亲戚家做客小学(精选15篇)
    优秀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目标之一,它让我们在表达思想和情感上更加自信和准确。优秀作文是对所学知识的巧妙运用,是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验。一篇优秀作文不
  • 12-07 六年级坚持不懈的演讲稿范文(21篇)
    演讲稿范文是通过对经典演讲稿的收集和整理,总结出的一种指导性的写作材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演讲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 12-07 一份真情一份爱(优质18篇)
    通过写优秀作文,我们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力。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作品,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 12-07 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模板20篇)
    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和待提高的地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当代愚公”黄大发之所以成为“时代楷模
  • 12-07 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发言稿(精选17篇)
    开学典礼是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的体现,让学生们有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开学典礼是迎接新学年的重要仪式,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
  • 12-07 学校安全生产实施方案(实用17篇)
    实施方案是指为了达成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步骤。实施方案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制定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制定
  • 12-07 我家乡的一处美景(通用20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要准确、得体,要避免生硬和啰嗦,让人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力量。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写作的要领和技巧。东湖是绍兴有名的
  • 12-07 小学二年级期试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范文(21篇)
    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改革与活动开展情况的重要机会。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备受欢迎的家长会议题和议程安排,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
  • 12-07 手和脚童话(通用13篇)
    写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和有条理的内容,还需要有独特的观点和精彩的词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
  • 12-07 初中生阅读羊脂球心得体会(精选19篇)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改进自己。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生活中,在学习中,谁都想当强者,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