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通用8篇)

2023年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通用8篇)

时间:2023-10-12 20:31:10 作者:QJ墨客 2023年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通用8篇)

10.读书心得的写作可以培养我们对文字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使我们在写作方面得到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培养。军训心得:筑牢意志之基,踏实追求成长

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篇一

以前对新教育的理解是浅层次的,片面的认为是朱永新教授创立的符合中国特色和国情的素质教育,通过李镇西博士对“新教育”近三个小时的深入解读,我瞬间如醍醐灌顶,顿悟了许多。

一、理解了新教育的精髓。新教育并非横空出世,它是教育的“归真返璞”和“与时俱进”。李镇西博士有一段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我的理解是新教育中的“新”是把已有的好的教育理念和当下的教育背景结合后的融汇与贯通,更是继承、发展和创新。作为一线教师要深入学习新教育理论,并把理论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如:用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一天中美好的晨读时光,和孩子们一起写下成长的话语,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等。某天,等孩子们长大了,留在他们的记忆里不只有作业和考试,还有一段有诗、有书、有画、有梦想的温馨回忆。同时,教师自己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理解了“教师”一词的真正含义。回顾十几年的教书生活,圈子的固化让我变成了活脱脱的一个教书匠,忙碌的工作让我渐渐忘却了成长。李镇西博士风趣幽默的话语,真切感人的教书育人场景,深深打动了我,聆听了李老师的教书育人故事,发现之前我所做的只是一个教书匠做的事,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有差距。李老师说:“新教育最大的价值就是人的价值。”他是一个真正有孩童视角的,站在孩子立场上去思考问题的好老师,不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下,我想他是幸福的。最近,深入学习了新教育理论后,我重新给自己定位,在以后的教育生活中,要做一个蹲下身子去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老师,真正把孩子们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努力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三、教育理想被唤醒。回想十几年前,我也是一名怀揣教育理想的追梦人。岁月的打磨和教育环境的日新月异让我渐渐发现理想被一点点的磨灭,有时好像迷失了前进方向的.寻路人。为此我常常苦恼不已,偶尔也想发个牢骚。近距离走进李老师的教育生活,认真聆听他的教育智慧,我如梦初醒。他说:“教师要寻找职业的幸福,努力追求心灵自由。”此刻,我的教育理想重新被唤醒了。李老师的经历让我重新去审视自己,一个教师要想成长,任何时候都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找各种借口阻止自我成长。在烦躁浮华的社会里,让自己静下来,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爱好。有人说:“当下的教师有何幸福感可言?”着名作家毕淑敏说:“幸福是需要提醒的。”同样,作为教师要学会寻找职业的幸福,更要学会享受职业的幸福。如: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带领可爱的孩子们到郊外认识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看着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们也仿佛回到了久违的童年,这难道不是教师独有的职业幸福吗?遇到调皮捣蛋的孩子,静下心来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学会接纳和包容孩子们的一次次小错误。用母性的光辉去温暖孩子,这也是教师独有的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无处不在,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发现。

在最美的四月里,遇见了最美的教师――李镇西博士。聆听了最美的教育心声,灵魂被洗尽了铅华和凡尘。如春风拂面,如细雨沁入心脾,教育理想瞬间被唤醒。我们是平凡的教师,我们的教育生活里时时需要这些教育大家在思想上引领我们,为我们指点迷津。也许,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在身边。

韩艳利,新安县紫苑小学教师,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作为一名专业的语文教师,她热爱语文课堂,求真务实。她有一颗炽热的教书育人的心,更有一个追求教育理想的情怀,愿在新教育思想的召唤下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自新教育的唤醒

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篇二

1

向着明亮那方漫溯――湖北随县新教育探秘

武艳艳

4月26日,我随区文教体局董高峰副局长以及校长代表一行共13人来到了美丽的随县,参加“相约炎帝故里行,共话乡村新教育”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随县是与新教育结缘,全区加入,正如朱老师所说,这是个性格内秀的实验区,在暗暗跟随一段时间,默默实践一段时间,并取得一定成绩后,才公开挂出新教育的招牌,这更让我对此次会议充满期待。

一、随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天半的学习,令人眼界大开、刮目相看。无论是实验校的展示,还是来自榜样教师、校长的汇报、节目的展演,都让我深深感受到新教育已经深深嵌入到随县教育的每一个活动中、每一节课堂中、每一个日子里。如糖入水,虽未见形,却尝其味。

参观校园时,石头拼画课程、种子课程、乡村少儿游戏课程、农耕体验课程、炎帝文化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有义阳大鼓、板凳龙、花鼓戏等,他们巧妙地把这些民风民俗变成鲜活的教材,基于乡土、研发课程,打出了一张乡村教育的王牌。参观时,我久久伫立在石头拼画展板前,看孩子们把长的、圆的、扁的形状各异的小石头,经过想象创造出《熊猫哭了》《孙悟空》《暖意》《花好月圆》等优秀的作品,可谓心灵手巧。参观时,旁边一位50岁左右的老师在细致、认真地给我们介绍,没想到,他就是全国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获得者之一王从伦老师。

下午第一个就是他的叙事,年逾57岁将要退休的王老师,在被新教育唤醒后,开始了在阳光班里的探索和实践,孩子们在他的引领下,一年阅读量最高可达600万字,成为随县“书香少年”班,成为全国完美教室的典范。看他满怀激情地站在讲台上,我想起了“飓风”大姐,不同样是在接近退休可以放松时,与新教育相识,成为深入践行的典范吗?可敬可叹啊!

二、我区――初尝新教育的味道

去年,孙局长在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上解析了我区新教育的实验路径,两年后,我被指定以新教育推进办的角度发言,其实我们只是刚刚上路。

如果说这两年新教育给我区带来的变化,应该是点燃了激情、唤醒师生的潜能,全区涌现了一批想成长、愿成长、有激情、想做事的校长和老师,全区师生的教育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深知,十大行动中我们都做得相对粗浅,只是初尝了新教育甜蜜的味道,并未领会其精髓。全区老师都知道了新教育,但理解得多深、实践了多少、收益有多大不清楚。部分学校、老师已走在了前面,成为先行者,而后面是一个急待崛起的集团军。我们还不能用区域教育的奇迹告诉大家我们的新教育在哪里、怎么样?如陈院长所说,要做真的新教育,真的做新教育,真心做新教育,才会真有魅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做,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去谛造,一个课程一个课程去研发。

三、未来――挖井见水、掘地及泉

自我反醒,我深深感觉我对新教育理解得不深、有透,我首先要成为新教育的行家里手。

未来的发展,朱老师告诫我们三点:不忘初心、深耕细做、典型引路。追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是形式、符号,而是提醒,标准,我们经常提醒自己:我们的学生幸福不幸福?我的孩子快乐吗?我们要努力创造更适合儿童的校园,要努力让每个孩子成为完整的自己,身心灵和谐统一,主动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同进,注重深耕细做,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品质,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要讲好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故事,典型引路、榜样示范。

未来不是我们要达到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随县一行,为全区下一步的发展明确了路径,点亮了明灯。我们自会坚定脚步、踏石有印。

2

参加随县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

见闻感悟

辛店六小张新声

204月26日,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在湖北省随县神农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我有幸随洛阳高新区代表团参加此次会议,见闻感悟颇深,现分三方面简略介绍,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一、所见

本次会议,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卢志文,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等一行领导莅临会议指导观摩。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参会代表近500余名。

4月26日上午,参会代表分别乘车前往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尚市镇第二初级中学、尚市镇中心小学、尚市镇净明小学新教育实验学校观摩学习。净明小学展示了完美教室书香小屋,葫芦丝课程、舞蹈课程、以及着力研发的“乡村艺术教育和种子文化课程”等卓越课程,完整呈现了“和雅”核心校园文化。同时,籍此让艺术的种子伴随学生萌芽,让学生的生命更加绽放精彩。

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位于炎帝的诞生地,学校以“和”文化为核心文化,研发“和美太极拳”、“炎帝神农”等卓越课程,让新教育实验扎根于三中这片沃土,令参观代表赞许不已。

下午,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志文主持,湖北省随州市、县领导及朱永新教授分别致辞讲话。朱永新教授在致辞中强调:要用真心支持课程的研发、项目的推动、教师的缔造以及学校的建设,脚踏实地,尊重新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随县教育局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校园文化”为“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已经实现随县新教育实验的创设,随县也找到了切合自己特点的新教育方向。当前,随县教育回归本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正在探索一条生态教育发展之路,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随后,榜样教师们分别进行叙事。王从伦老师通过缔造阳光班,开设“生命的石头”特色课程给学生一片丰富的生命牧场;支咏梅为四叶草班的学生唱响一首幸福的教育生活;王b校长因带动老师们打造乡村校园文化让校园生机勃勃,焕然一新。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榜样教师的教育硕果因播种自己,而收获未来。

最后,随县新教育成果展演精彩纷呈,编钟表演、义阳大鼓等当地特色展演让在场来宾一睹新教育成果带给师生的改变。

4月27日,新教育实验区代表逐一汇报新教育实验区工作,分享工作成果,营造共同成长的新教育氛围。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徐新海院长畅谈了2016年工作计划,最后,新教育工作会议在朱永新教授热情洋溢的讲话中落下帷幕。新教育将唤醒更多教师,把教育引领在理想的大道上。

二、所感

2016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区随县工作会议上,有幸聆听了朱永新教授的总结发言,对“新教育人”有一种发自心底的钦佩。更让我敬仰的,在随县这块土地上共写乡村新教育的一帮躬耕者,他们点亮自己、照亮学生的教育情怀,让我似乎找到了苦苦追寻的东西。

随县于20重新设立,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人口98.1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20整体成为新教育实验区后,短短五年,在学校美育、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三驾马车”的推动下,学校品质、教师素质、学生潜质得以挖掘与提升,成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区“乡村教育”的一个品牌。

体艺之美:让乡村少儿享受朴素的教育。随县108所中小学全部分布在农村。为了让乡村少儿也能享受到与城区学校一样优质的体育艺术教育资源,教育局鼓励各校创建乡村教育特色,基本上做到了“一校一品”。如尚市中心小学的“跳沙包、滚铁环、跳房子”等体艺活动,以乡村传统游戏为特色;万和镇义阳小学的《义阳大鼓》类似于我们潜江的荆州花鼓戏,成为每年炎帝文化庙会及每两年举行的炎帝文化艺术节的传统节目;吴山镇中心学校把校园竹竿舞和葫芦丝的演奏完美融合,做到丝竹合韵;殷店中心学校的“抖空竹”、殷店西坡中学的“绳采飞扬”,学生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卓越课程:乡村特质以不同形态如花绽放。随县结合乡村性地域文化,研发了极富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炎帝文化课程、石头拼画课程、纸盘画课程、种子课程、农耕体验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义阳大鼓、板凳龙等)、乡村儿童传统游戏课程等。我们走进尚市镇中心小学的手工课堂,看到学生用树叶拼成一个个漂亮的图画,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游戏时光。随县教育局还开展了“卓越课程”的展示和评选活动,确保了这项工作的整体推动。

学校文化:让校园弥漫书香、墨香和花香。书香是学校的底色,文化是学校的底蕴。我们走过的厉山三中(和文化)、尚市镇中心小学(本真文化),积极践行“把校园建在图书馆中,把博物馆建在校园中”的理念,规划和创新了学校图书室建设,将高高在上的图书室下移到基层(一楼或二楼),创建班级图书柜,在走廊等处创设图书吧,让学生随时随地、方便取阅不同的书籍,变图书室为“三味书屋”(品味、滋味和回味)。很多学校在校园里建起了炎帝文化长廊、农耕文化博物馆、编钟文化陈列馆、义阳大鼓演练室等功能室。部分学校还研发“楹联课程”和“书法课程”,墨香彰显魅力。注重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绿化和美化,花草树木四季常青,花团锦簇四季飘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让乡村儿童享受最为优质的精神教育,让乡村校园迸发生机,”随县实践“让我们欣赏、反思与汗颜。

三、所悟

1.随县教师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随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大。因此,随县大多数学校均为寄宿制,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活动。他们忍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敬业乐教。相比而言,我们高新区的教师比他们幸福多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多的是应该把它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随县的各项活动(校本课程)开展的红红火火,是因为他们真正把“一师一课程”落到了实处。老师们通过网络、走访学习等方式学到一技之能,然后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有的教师甚至达到专业水平。如果我们的教师人人都有一技之能,我相信,我们的各项活动也会开展的精彩纷呈。张胜辉校长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有一项才艺的教师,会撑起一个学校一片绚丽的天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校有一个张辉,我们的经典诵读、学校舞蹈、合唱一下子就带动起来了。

有感而发,胡言乱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

遇见新教育,遇见未知的自己

东马沟小学王俊霞

四月的随县,风景宜人,空气清新。随县108所学校的新教育人,用他们饱满、热情、舒展的姿态,迎来了生命历程中的又一次庆典。

在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的运动场,随县新教育卓越课程展示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八个展区分别展示了随县加入新教育以来研发卓越课程的优秀成果。课程结构框架大,内容多,做得精,挖得深,乡村教育特征凸显。在尚市镇净明小学活动现场,我领略了一所小学校艺术课程的大格局。这所学校只有6个教学班,规模不大,在校学生277人,专任教师15人,其中县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农村骨干教师7人。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缔造了一所完美乡村学校,攀登着艺术教育的一个个新殿堂。

然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新教育,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如此能干,潜力如此巨大!真正的新教育,既不应试,也没法应付,它直击师生心灵的最深处,只有深度参与,才能深刻唤醒。真正的新教育人,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潜藏于内心深处的能量源被激发,并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流向学生,在师生中形成生命的能量场。就这样,一盏盏心灯被点燃,一座座金矿被开挖;就这样,遇见一个未知的自己,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4

同享幸福,共筑完整

滹沱小学潘小利

四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每一个生命在春天的感召下,都焕发着勃勃生机。今年的四月则比往年增添了许多色彩,因为我有幸随局里参加25――27日在湖北随县举行的“2016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短短的三天里,通过参观、交流,聆听讲座等形式,让我对新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由衷的为新教育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所折服。此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新教育的老师们用心做教育,用行动践行新教育,为乡村孩子谱写爱的篇章,创造一个个生命的传奇。

是什么让一个个乡村孩子笑靥如花,自信美丽?追寻孩子们一步步成长的足迹,探寻笑脸背后的付出,我们体味到的是教育的付出与艰辛。一间间充满希望有个性飞扬的完美教室,一门门卓越课程的创造研发,一项项才艺的精彩展示……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万分用心。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正是有了新教育同仁们数年如一日的真心付出,才收获了今天的遍地芬芳!

用爱做教育。爱是教育的底色,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如果没有爱,就好像池塘没有水,但是光有爱是不行的。面对学生,我们不仅要有爱,更要学着如何去智慧地爱。当一个老师心中有爱,就会执着于自己的教育梦想,用心去爱,就会竭尽所能让理想的天空和现实的土壤紧密连接。虽然对于乡村教师来说,所处的环境相对而言物质条件比较匮乏,教学条件比较艰苦,但这些老师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将乡间的一草一木、村头巷尾的民风民俗等融入教育,成为最鲜活的校本、班本教材。春种课程、昆虫课程、游戏课程、石头画等更是让人刮目相看。58岁的王从伦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和他的“阳光班”的故事感动了在场许多人;支咏梅老师教育学生,让其做一株有情怀、有理想、有品格的四叶草,让人们因为遇见他们而感到幸福……,她用行动诠释了四叶草的幸福!

任何工作时间久了,难免会心生疲惫。岁月会增加我们的细纹,会消磨我们的梦想,可也会沉淀我们的智慧。回首相望,莫忘初心。因为热爱,我们选择了教育,因为有梦,我们追寻教育的真谛。“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在新教育的路上,带着使命、带着爱,继续前行!

5

圣地随县学真经,古都洛阳力践行

辛店二小张海涛

2016年4月25日――27日“相约炎帝故里,共话乡村教育”新教育试验区工作会议在湖北随县举行。我有幸参加此次会议,收获满满的,现将此次会议的所见,所闻,所思续写如下:

一、所见

本次会议第一天上午行程为参观新教育实验学校,我参观的学校是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和历山镇第三初级中学,这两所学校均为乡村学校,学校师资、生源、规模、地理位置和我区的学校极其相似,对我们来说最具可比性和借鉴性。走进这两所学校,新教育实验带来的变化令人震撼,师生的精神状态蓬勃向上。新教育提倡的各项行动落地生根结果,给每一位与会参观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尚市镇净明小学虽属村小,但学校一班人并没有因学校位置偏避,师资不足而放弃对新教育艺术的追求。研发了丰富的体育艺术课程,组织各种富有乡村特色的社团活动,学校的艺术教育曾多次在各级艺术活动获奖,学校最有特色的要属“种子”课程。学校编撰了校本教材《神奇的种子》,建立“种子馆”,让孩子们认识种子、种植种子,体验生命破土而出的惊喜,种子课程和生命成长的嫁接,以此来实现生命教育,很有乡村特色。朱永新教授曾这样评价净明小学:“这是一所农村的小学,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没想到,孩子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他们研发了种子课程,学校里建设了‘种子馆’,每个孩子都精心记录自己种植的种了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全程。种子的生命过程不正是每一个孩子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吗。

厉山三中是随县新教育实验的先行者,学校建造新教育陈列馆,展出新教育行动的一些珍贵的老照片,一路走来,幸福和泪水相伴。一路走来都是故事,都是幸福。学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设置“炎帝苑”文化长廊,把炎帝的精神功绩和与教育行为相结合,研发“炎帝文化”方面的卓越课程,化用乡村地域文化改变师生的行走方式和科研范式,实现教育对地域文化的“选编”、传承和发扬。在厉山三中塑胶运动场的跑道上展出随县各乡镇学校研发的卓越课程,有石头拼画课程、树叶配诗拼画课程、炎帝文化课程、泥塑课程、楹联课程、儿童创意画课程、青花瓷纸盘画课程等,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了随县师生研发卓越课程的能力和素养。

二、所闻

下午王从伦、支咏梅、王b、谭芳、王春英等为代表的新教育榜样教师进行教师生命叙事,充分展现了随县新教育实验教师的思想、行动与幸福教育生活。以炎帝功绩、编钟古乐为文化元素《炎帝颂》、《宴飨盛乐》,恢宏的乐音、壮阔的背景、粗犷的舞蹈给人一种艺术的震撼与冲击。这些剧目是随县新教育实验对地域文化的“选编”,是让炎帝文化和编钟文化进校园,建设相关基地学校的舞台表达。情景剧《书香少年》,以留守儿童霍莉莉在书香中成长的故事来呈现随县“营造书香校园”的建设举措,折射出随县浓郁的书香底色,表现了阅读在弥补人空缺的情感、滋养人崇高的精神、促进生命成长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所思

随县新教育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

1、不遗余力的营造书香校园,走进每一所学校,犹如走进图书馆,他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一所流动的图书馆镶嵌在随县的乡村大地上,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2、乡土气息浓郁,不看硬件看软件,不比吃穿比读书,让每一个随县人都耳熏目染的炎帝文化和编钟故事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让他们成为每一个随县人的骄傲。

3、教师队伍中的榜样引领作用,不管是将要退休的王从轮老师,还是年轻漂亮的支永梅老师,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梦,一个插星星的梦,他们必将引领新教育的教师团队取得更大的成绩。

四、所悟

结合我区实情,在全力推进新教育的前提下,着力在以下几点进行挖掘尝试。

1、营造书香校园,用阅读去提升师生的容颜。

2、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用洛阳和高新地区在全国独一无二的资源作为我们的卓越课程来打造。(重点做好洛阳牡丹、周山遗址等)

3、加大和区内高新企业,研究院所的合作。(在整个新教育实验区中能和洛阳高新区比拼高新技术的实验区并不多,这是我们的优势,要化为引领我们前进的推进剂)

4、进一步加大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县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新教育是适合我们的教育,在新教育的指引下,我们高新教育必将能更高,更新,更快的发展。

6

行走之美――湖北随县新教育会议有感

辛店四小李飞利

一次出行。

一次邂逅。

走进随县,邂逅了太多太多的美。

走进尚市镇中心小学,学校师生的蓬勃昂扬,校园里的角角落落,无不彰显着教育的细节魅力与雅致之美。在师生的无限创意里,废弃的轮胎可为花盆,可摆造型;餐厅里,孩子们煎炸烹煮,我很愉悦地喝了杯孩子们榨的果汁,吃了块烙饼,突然间,心里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最欣赏的,是老师们开发的传统游戏课程,翻绳、跳皮筋、抓石子等简便易行又有趣的传统游戏,教会孩子们动手动脑。

一次出行。

一次修行。

教育教学生涯中,年龄是不是阻碍发展或者停止发展的问题?王从伦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解释了一切。发自内心深处的成长意愿,乐于奉献与想要做些什么的愿望,真的和年龄无关。只要乐意,只要付出,只要坚持,只要改变,我们的职业生涯就可以有所不同。

时常认为,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好老师,有时候要有一点老僧入定的定静功夫,能稳住身,定住心,从一个微笑开始,从安心读一本书开始,从愿意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开始,从一个个很小很小的改变开始,认真做好自己,这样就很好!

行走!

用美好的姿势!

7

真做新教育,做真新教育

土桥沟小学于少辉

周一我们一行十三人赶赴湖北随县参加“相聚炎帝故里,共话乡村教育”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第一次参加这样隆重的新教育会议,心里有太多的感动。

一、为随县同仁踏实真做新教育而感动。在第一天上午的参观活动中,不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是各种特色课程的开发,处处体现着用心。特别是尚市小学的童年游戏课程的开发令人印象深刻,推铁环、打陀螺、跳房子……传统的乡村游戏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欢乐!

二、为我们的朱永新老师不辞辛苦而感动。从美国哈佛到北京,凌晨三点飞往湖北随县,一路走来朱老师都在播撒新教育的种子。导师的精神是激励更是鞭策!

三、为各实验区认真坚持,积极践行新教育而感动。会议上共有九个实验区代表发言,不论是坚持十年实验,还是刚加入实验区两三年或是观察员身份地区的发言都包含着对新教育无限的热情,都在积极创造着新教育。朱老师说:“我们要的是真做新教育,做真新教育。”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了新教育的真谛,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让我们不断前行,为高新区的新教育事业奋斗!

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篇三

8月30日,我校专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随县新教育实验区工作方案》大家一致认为该方案从随县教育实际出发,目标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具体,措施保障有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同时大家结合上学期我校开展新教育的实际也提出一些建议:

一、转变观念,是首要。

在新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很难唤醒一些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教育信仰,他们不是什么理念和方法的问题,而是缺乏一种责任,因为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温水环境,而没有去油锅里捞孩子的那种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的老师的观念不变,我们的课堂就不可能改变,因为课堂是我们教师的主战场,课堂不变,我们的教育现状就不会变。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谋生的职业,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所以,新教育呼唤有新思想、新观念、新行动的新教师。唤醒教师的教育信仰,转变教师的观念,培养其责任意识是新教育开展的首要任务。转变教师观念不是简单的开几次动员会所能解决的,需要身边实实在在榜样的示范和引领,更需要包容和等待。这就需要我们在新教育实验过程中发现、呵护、培养本土的榜样教师。

二、深入研究,做到知己知彼。

1、建议由随县新教育实验研究工作室牵头,分小组研究个实验项目在全国各地开展的情况:取得了那些最新成果、积累了那些经验、走了那些弯路、还有那些等待开发等。

2、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形成开展各个实验项目的具体指导意见。

三、尊重实验学校的自主选择。

鼓励新教育学校,根据各校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师资等实际,量力而行,选择2-3个项目重点突破。

四、建立新教育协助区。

可以借鉴随县教学协作区的成功经验,按照区域成立“新教育随南区、新教育随中区、新教育随北区”每学期由各区中心学校轮流举办新教育活动。达到展示、交流、共享之目的。

五、结合实情,形成特色。

鼓励各实验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本地实情和产业特点,编写校本教材如《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菇乡传奇》、《蜜枣史话》、《塑编之路》、《炎帝神农》等。形成自己的.特色。

六、巧借媒体,广泛宣传。

在教育在线建立随县新教育实验专版、宣传报道我县新教育的做法和成绩。在随州日报科教周刊或湖北日版文教卫版或湖北教育频道开辟专栏宣传我县新教育,扩大影响。同时可以由随县新教育实验研究工作室负责一月出一期《新教育简报》宣传报道各校的成功经验。

七、开展教师共读、共写活动。

利用随县读书会qq群,号召随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一季度共读1-2本专业书籍。写好读书体会在qq群里交流。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八、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我县许多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同时外出务工、经商的家长较多,形成了留守儿童和少年,开展养成教育更有必要。可以开展一月一事: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主题活动。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坐、立、行走等开始小事抓起,行序渐进。

九、我们的困惑:

1、在1-2年级开展的“读写绘”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学校缺乏美术教师、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学生想象丰富,但绘不出来。能否将“读写绘”换成“读写说”。

2、留守儿童较多开展家校共读难度较大。

3、学生读物缺乏。

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篇四

3月17日,为了领略新教育的风采,我们来自各地的几百位老师相约绿城郑州,共享了一场精神盛宴。

两天过去了,我觉得脑袋都大了,因为里面被输入了太多太多全新的理念,直到现在,坐在电脑面前,我的脑海中依然在回忆着白天的画面。每一位老师都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动,请允许我一一道来。

1.做一个温暖而幸福的人

海子说过: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之前,我一直不敢公开谈论工作和幸福感这个话题,总觉得自己的幸福总好像是和懒惰挂钩似的,幸福了就是没有好好工作,可是蒋蕾老师的介绍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职业幸福感。她是一位来自山东诸城的种子教师,之前的她,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位应试教育的机器,她把每一个字词、每一篇课文、每一道习题都看的比什么都要重,当然,每次考试她们班都是第一名,但是,她从未觉得幸福,因为:学生说他严厉,老公说他暴躁,孩子说他不苟言笑。蒋老师突然意识到在大家眼中她一无是处,常年的这种生活使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于是,在某个瞬间她突然觉得自己生无可恋了。听到这里时,我深有同感,十年的教育生涯,如果非要问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那无疑就是暴躁的脾气,我还曾经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严师出高徒”,其实却换来了自己的身心俱疲。

幸运的是,蒋老师遇见了新教育,而我遇上了蒋老师。从她的言语中,我知道老师可以是一个温暖而幸福的职业,每天早晨,踏进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音乐,快乐而富有激情的陪孩子读上一首小诗,那才是开启美好的一天的金钥匙。快乐的节日晨诵让孩子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彩的生日晨诵让孩子们幸福满满,温暖的亲子共读让家长们也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说,让我们每一个人从现在起,也做一个浑身都能散发出幸福感的人,让我们陪着孩子们一起到达远方!

2.用笃定的信念走向远方

泰戈尔说:让鹅卵石日臻完美的,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有两层含义,成就鹅卵石的是水的温柔和坚定的信念。蒋蕾老师讲她带着孩子去北京跟班学习多么辛苦时,眉心是舒展的;大杨树老师讲述他们的毛毛虫班的成长故事时,声音是甜美的;飓风大姐讲到他一天要审阅150多篇诗稿时,嘴角是微笑的,他们都用那颗水一般的温柔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事业,这是他们成功的诀窍之一。同时,成就他们的还有内心的坚毅。为了让新教育课堂日臻完美,这些新教育的先行者们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想的辛劳,才有了我们眼中的完美课堂。当然,所谓的完美只是一个理想,要想我们的事业越来越理想,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助推这股力量,现在,我已经在心中播下了种子,我也要用温柔而坚毅的内心去呵护每一个生命!

3.携手家长,助推孩子的梦想

当讲述家校共育的杨咏梅老师温柔的站在台前时,我顿时感受到她女性魅力的光芒四射,当他把一条条家长理念讲出来时,我顿时又觉得羞愧难当。原来,我们一直都在把自认为对的教育理念强加给孩子。比如,当他们还小的时候,我们剥夺了他们动手的能力,还自认为是呵护,当孩子长大了,我们却责备他什么都不会;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只是武断的作出决定,而不能做到先静静的聆听;我们每天都在给孩子制定这样那样的家规,可是,却从来没有询问过他们自己的意见。孩子们创造性的张力就这样被我们所谓的爱一点点扼杀殆尽,真正意义的爱,应该是愿意为了孩子改变自己,是宽容、理解和陪伴。

来自山西的孙薛莉老师和焦作的宋新菊老师,他们都成功筑建了家校共育,他们让家长亲眼见证了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相比之下,我们又做了什么,我们忘记了,家长才是孩子们最初的守望者,他们比我们更渴望孩子成才。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应该试着,牵起家长的手,来共同创造孩子们的辉煌。

4.有关梦想

最后,我想用童喜喜老师的诗歌来勉励所有教育战线的同仁,也送给自己!

听说梦想无处栖身

——童喜喜

我们全力以赴奔跑,抵达目的地

是这样一个地方:

荒凉、寒冷、肮脏、肮脏、肮脏!

苦痛与绝望!

是回头还是坚守?

梦想无处栖身,

沉默是天和地给我们的回响

愤怒吧,让烈火锻造我们的钢铁脊梁

不要伤心,偶尔才准哭泣

泪水——那心灵深处爱的岩浆

我们只应该为亲朋好友流淌

耕耘吧,别再张望

手为犁、汗为水、脚为桩,

八千里路云和月、不诉离殇

每一个异乡,都是他人的故乡

每一片土地,都应该有人铸造起梦想

亲爱的老师们,耕耘吧!

我们不再四处张望

如果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地方

让我们苦痛与绝望

如果我们仍然在这里无法逃避

只能坚守

那么

就让我们把脚下的土地变成

我们耕耘的——人生的课堂!

作者|道口二完小汤海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篇五

3月17日,为了领略新教育的风采,我们来自各地的几百位老师相约绿城郑州,共享了一场精神盛宴。

两天过去了,我觉得脑袋都大了,因为里面被输入了太多太多全新的理念,直到现在,坐在电脑面前,我的脑海中依然在回忆着白天的画面。每一位老师都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动,请允许我一一道来。

1.做一个温暖而幸福的人

海子说过: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之前,我一直不敢公开谈论工作和幸福感这个话题,总觉得自己的幸福总好像是和懒惰挂钩似的,幸福了就是没有好好工作,可是蒋蕾老师的介绍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职业幸福感。她是一位来自山东诸城的种子教师,之前的她,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位应试教育的机器,她把每一个字词、每一篇课文、每一道习题都看的比什么都要重,当然,每次考试她们班都是第一名,但是,她从未觉得幸福,因为:学生说他严厉,老公说他暴躁,孩子说他不苟言笑。蒋老师突然意识到在大家眼中她一无是处,常年的这种生活使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于是,在某个瞬间她突然觉得自己生无可恋了。听到这里时,我深有同感,十年的教育生涯,如果非要问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那无疑就是暴躁的脾气,我还曾经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严师出高徒”,其实却换来了自己的身心俱疲。

幸运的是,蒋老师遇见了新教育,而我遇上了蒋老师。从她的言语中,我知道老师可以是一个温暖而幸福的职业,每天早晨,踏进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音乐,快乐而富有激情的陪孩子读上一首小诗,那才是开启美好的一天的金钥匙。快乐的节日晨诵让孩子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彩的生日晨诵让孩子们幸福满满,温暖的亲子共读让家长们也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说,让我们每一个人从现在起,也做一个浑身都能散发出幸福感的人,让我们陪着孩子们一起到达远方!

2.用笃定的信念走向远方

泰戈尔说:让鹅卵石日臻完美的,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有两层含义,成就鹅卵石的是水的温柔和坚定的信念。蒋蕾老师讲她带着孩子去北京跟班学习多么辛苦时,眉心是舒展的;大杨树老师讲述他们的毛毛虫班的成长故事时,声音是甜美的;飓风大姐讲到他一天要审阅150多篇诗稿时,嘴角是微笑的,他们都用那颗水一般的温柔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事业,这是他们成功的诀窍之一。同时,成就他们的还有内心的坚毅。为了让新教育课堂日臻完美,这些新教育的先行者们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想的辛劳,才有了我们眼中的完美课堂。当然,所谓的完美只是一个理想,要想我们的事业越来越理想,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助推这股力量,现在,我已经在心中播下了种子,我也要用温柔而坚毅的内心去呵护每一个生命!

3.携手家长,助推孩子的梦想

当讲述家校共育的杨咏梅老师温柔的站在台前时,我顿时感受到她女性魅力的光芒四射,当他把一条条家长理念讲出来时,我顿时又觉得羞愧难当。原来,我们一直都在把自认为对的教育理念强加给孩子。比如,当他们还小的时候,我们剥夺了他们动手的能力,还自认为是呵护,当孩子长大了,我们却责备他什么都不会;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只是武断的作出决定,而不能做到先静静的聆听;我们每天都在给孩子制定这样那样的家规,可是,却从来没有询问过他们自己的意见。孩子们创造性的张力就这样被我们所谓的爱一点点扼杀殆尽,真正意义的爱,应该是愿意为了孩子改变自己,是宽容、理解和陪伴。

来自山西的孙薛莉老师和焦作的宋新菊老师,他们都成功筑建了家校共育,他们让家长亲眼见证了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相比之下,我们又做了什么,我们忘记了,家长才是孩子们最初的守望者,他们比我们更渴望孩子成才。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应该试着,牵起家长的手,来共同创造孩子们的辉煌。

4.有关梦想

最后,我想用童喜喜老师的诗歌来勉励所有教育战线的同仁,也送给自己!

听说梦想无处栖身

——童喜喜

我们全力以赴奔跑,抵达目的地

是这样一个地方:

荒凉、寒冷、肮脏、肮脏、肮脏!

苦痛与绝望!

是回头还是坚守?

梦想无处栖身,

沉默是天和地给我们的回响

愤怒吧,让烈火锻造我们的钢铁脊梁

不要伤心,偶尔才准哭泣

泪水——那心灵深处爱的岩浆

我们只应该为亲朋好友流淌

耕耘吧,别再张望

手为犁、汗为水、脚为桩,

八千里路云和月、不诉离殇

每一个异乡,都是他人的故乡

每一片土地,都应该有人铸造起梦想

亲爱的老师们,耕耘吧!

我们不再四处张望

如果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地方

让我们苦痛与绝望

如果我们仍然在这里无法逃避

只能坚守

那么

就让我们把脚下的土地变成

我们耕耘的——人生的课堂!

作者|道口二完小汤海芳

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篇六

2017年7月14日一早,在张荣照局长的带领下,追寻新教育的领导、教研员和校长们踏上了奔赴栖霞的列车。张局长在车上简短而有力的讲话,鼓舞着、激励着的大家,让大家更加信心百倍的去追寻新教育的步伐。几天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信心十足,现将我的心得汇报如下:

一、诗情画意洒满栖霞路

虽然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新教育年会,但是不免心中还是非常激动,接到通知我就亟不可待,感觉时间过的太慢,终于等到13日了,彻夜难眠,思绪万千。14日我4点就起床了,准备好行装5点就驱车出发前往道口的集合地。新教育年会是点燃激情的地方,一路上大家怀揣着对新教育的憧憬,欣赏着旅途的风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一首首诗篇,尽显对南京栖霞、对新教育的向往,身在车上,心早已飞到了栖霞。

伴着欢声笑语、伴着诗情画意,下午5点我们到达了心已早往的南京栖霞地,入住到了中共南京市委党校。选择在陶行知教育生活的发源地——栖霞举办第17届新教育年会,意义非凡啊!

二、在栖霞,共享家校合育的大餐

随着激昂的音乐,走进栖霞主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非常醒目的会场背景,赫然打着“相聚行知栖霞,共话家校合作”一行大字。在这里见到了只能从书中感受到的教育名家:朱永新、李镇西、孙云晓、童喜喜、张硕果等,他们都年过花甲,但是都精神抖擞,健步如飞,激情四射,无不感染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此时,突然明白了张局长为什么一说到新教育总能热情洋溢、满怀激情,原来新教育人都尺码相同——身上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

通过短片我们了解了栖霞的教育历程,领略了栖霞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我寻到了课改的真谛,也明白了为什么在美丽的栖霞召开新教育年会,因为这里是课改的前沿,这里展示着新教育的魅力!

上午,以“家校共育,花开四季”为主题的节目展演拉开了大会的序幕,剧情感动每一个人,一个个灵动的孩子,自信、阳光、多才多艺,脸上自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和自信,撞击着我们的即将沉寂的内心。随后最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智慧校长、榜样教师、卓越课程、完美教室、最佳年度人物,一个个优秀的新教育人登上了领奖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激励我们。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每一个人成功人的背后都伴随无法想象的艰辛和辛酸,鲜花的背后是荆棘的道路,荣誉的背后艰辛的付出。我们只想得到鲜花和荣誉,可是我们没有行动,没有付出,最终也只是一种梦想而已。

三、栖霞盛宴启迪家校一体化

十位优秀校长的报告,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家校合育的经验和成绩,例如亲子共写日记、智慧妈妈成长营、智慧父母研习坊、让父母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新父母义工、新父母一日住校办公、和雅新父母学校……都给我们提供了思路和方向,特别是朱永新教授的主题报告,以放眼世界的气魄、高瞻远瞩眼光深刻的阐述了家校共育这个话题,他说:“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家校合作共育是人类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必然产物,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所以,我们应尽快起步,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实现家校合作达到共育的目的,现在我们不再感到束手无策,不再感到茫然,不再感到没有勇气和信心,把现成的经验内化,把计划落实,把梦想付诸行动,用成绩证明本次学习的价值所在。

我校本学期也尝试了一些家校共育的措施和方法,总感觉信心不足,内心非常迷茫,有时候还感到非常的孤寂——没有人同行,没有人商量,更甚的是还遭来他人的不解和嘲笑,一度的激情也会冷落,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可是,过后还会坚持走下去。此时,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心中有了榜样,有了方向,更有了勇气和动力,我不再孤单,我有了许多同行者。我心中暗暗发誓: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一路上。

专家指出:家校共育不是一个个活动,不是形式主义,我们要实实在在的做。活动只是家校共育的载体,而不是主要内容,我们目前只是浅显的把活动当作家校共育。更甚者是挂羊头卖狗肉,成立所谓的“家长委员会”,为学校做一些学校不能的事,这些都是形式主义。听了专家的话,我心中不免窃喜,我没有挂羊头卖狗肉,我没有搞形式主义,虽然我做的不多,但是我是实实在在做的。

一.我们学校建立家长共同成长会:a.每周五下午放学家长自参加,在学校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有理论学习,有分享,共学共育共同成长。b.周末,带领家长代表去濮阳、长垣参加学习,学习家庭教育,学习经典诵读。c.每天利用微信群学习,分享家庭教育的链接和文章,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也可以说出自己的困惑,大家一起讨论解决。d.讲微课,教师在晚上8点开始讲微课和读书均是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有时候也讲一些关于家庭和谐的内容,帮助家长共同成长。自然家长慢慢就了解了学校的真诚和艰辛,于是就缓和了家长和学校的关系。

二.成立父母义工队:在家长共同成长会日益成熟的情况下,我多次征求家长的意见,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学校活动,愿意为学校服务。于是让自愿报名,颁发聘书,挂牌服务。学校有活动这些家长义工就会到学校帮忙,打扫卫生、布置场地,接待客人或家长、还自主成立了迎宾礼仪队,有时候还走进课堂,客串一下老师。

三.建立公益国学亲子晨诵会:每天早上6-7点在村大队院亲子共读《论语》,由当初的5、6个人已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还有外村的家长和孩子也参与进来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孩子和家长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都养成了早起和热爱读书的好习惯。特别是家长说话和言行举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说话也会引经据典了,自然也就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以前不敢再生人面前说话,感觉没有底气,现在特有自信,和谁说话都感觉有底气,不再害怕别人笑话无知。

作者|大寨乡杜冠鹏

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篇七

7月,我们一行43人同赴南京栖霞区,共同参与新教育第十七次年会召开。

7月15日,年会正式拉开帷幕。栖霞区教育局的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报告、栖霞新教育实验成果与年度颁奖、新教育学校现场参观和朱永新教授主题报告依次展开,给全体新教育同仁的新教育之路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家校合作的教育力量。

学校教育历来重视发展学生素质的智力因素,于是催生出了应试教育,也饱受社会诟病,而家庭教育大多也有名无实。新教育带领实验区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达成这一目标仅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事倍功半,此时必须借力家庭教育。

在栖霞区仙灵学校学校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实践,看到了家校共育的实施途径:家长委员会。

家委会是家校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学校有校级家委会,年级有年级家委会,班级也有班级家委会,各司其职共同为学生成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孩子们的社团活动家委会参与,聆听窗外声音家委会参与,甚至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能看到家长的身影。

仙灵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人力资源与教育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学校运作中,加深家校双方的了解,既培养了学生,又发展了学校。

通过本次的学习,收获很多,特别是清晰地看到我眼中的学校是这样的:孩子入校时看到的校园是干净整洁的,教室是明亮整齐的,老师是从容淡雅的;早上带着希冀,放学散发自信;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是全面而深入的,而非一条作业的短信。相信经过本次的学习,我县的学校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进修学校侯永杰

新教育专题培训会心得体会篇八

久仰李镇西老师大名,他的书籍也略略拜读过几本,如:《花开的声音》《做最好的班主任》等,今天有幸亲临现场聆听大师的智慧,感触颇深。

今天,李老师讲座的主题是《新教育与人的价值》。他从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入手,着重讲了新教育特征中的人文性。新教育实验的对象,本质上是注重人的发展,新教育主张“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关注教师,学生,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新教育倡导真正关注人类的问题。

李老师说,只有当师生彼此相融,彼此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能感受到对方的脉博时,教育才能真正发生。回想自己的经历,惭愧至极。因为我对孩子们的教育还没有真正发生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李老师的讲座胜过20年教学生涯的收获。坚定信念,以人为本,让学校和教室成为孩子们迷恋的地方。新教育唤醒了我们的职业良知,如果说前20年教过的学生是不幸的,那我后20年的学生一定是幸运的!幸福的!因为我开始真正地了解教育啦!

【作者简介】

孙小玲,中共党员,新城实验学校教师,本科学历,洛阳市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爱好:阅读、摄影。人生格言: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