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汇总5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汇总5篇)

时间:2023-10-04 07:18:12 作者:琉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dd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2、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dd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3、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并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投影简介作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7篇,共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放录音范读课文

五、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梳通文意

六、反复朗读,体会文意,为分析理解课文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教师小结: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

2、指名读第二段

(1).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归纳: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

过渡:文中在亮明了观点(人要担当大任,应当先受艰苦磨炼)之后,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看第三段。

3、指名读第三段

提问: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

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用于心、衡于虑)

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色、声)

教师归纳:由引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强调人的主观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严格执法,直言敢k的臣子,那国君就会怎样?(胡作非为,独断专行……)国外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那国君就会怎样?(安于享乐,骄奢荒淫……)如果这样,那国家必将怎样?(灭亡)所以,国君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得怎样?(苦其心志……所为,即经过艰苦的磨炼)

过渡:经过以上分析论证,作者推出最后的结论,齐读第四段。

二、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背诵的程度。

三、作业

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2、现代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你有什么看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篇二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篇三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2、突破重点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论证的条理,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字词及文章大意。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翻阅《孟子》,当他翻到卷四《离娄章》时,龙颜大怒。因为这一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朱元璋想:胆量好大的孟轲,竟敢鼓动人们在皇帝对待他们不好时,就把皇帝当作仇敌贼寇,那还了得。于是,他就诏告天下,说孟子的这段话“非臣子所宜言”,罢免孟子在孔庙中的配享。到了晚年,他的阅历多了,当他读到《孟子》《告子》中的一段话时,大有所悟,于是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圣庙之位。是什么话有这么大的力量?让我们走进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一起寻找答案。

今今天的45分钟,我们可一刻也不能够浪费,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完成吗?

二、介绍孟子及《孟子》(完成目标一)。

时不我待,让我们进入目标一。那位同学来读一下?

1、作者简介

2、《孟子》简介

三、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完成目标二)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1、自由朗读。(注意字音、节奏)

2、生自由轮读。(注意在读完后的纠正。)

勇气可嘉。有几个字,老师特别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它的读音。来,看一看。这几个句子的节奏,我们来一起明确一下。

3、投影出疑难字音,重点句划分出节奏

下面,我为同学们示范背诵一下。

4、师范背课文。(在节奏,字音的把握以外更加注重感情引导)

四整体感知(完成目标三)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

3、全文只有一句话论证了课题中的“死于安乐”,你能找出来吗?

4、那么第一、二段及第三段前一部分都论证的是哪句话呢?

5、他们在论证对象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6、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

五、学习第一段(完成目标四)

1、(师引入)为了证明观点,作者在第一段举出了几个例子?

这一段的注释很详细,请大家对照注释,看通全段。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也可以举手向我示意一下。

2、请同学们特别注意两个字的意思。(举:被举用;发:起用)

3、讨论一下:这些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我有提示的哦。

他们出身(卑微),在经历了(艰难困苦)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六、学习第二段。(完成目标五)

2、请大家对照注释,参考译文,看懂这段话的大意。不懂处先交流,后举手质疑。(

3、注意这几个词的'意思。

4、我们来配合一下,一人一句,把意思说说怎么样?。

5、现在,让我们暂别课本,对照板书,试背一遍。

6、缩减板书,形成记忆,熟读成诵。

7、第一段和第二段有什么关系呢?由这些人物作者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

8、齐背全文。

七、学习第三段。(完成目标六)

1、(师引入)是呀,“自古英雄多磨难”,那是否说只要经受磨难,就一定会成为英雄呢?对呀,除了客观环境,一个人主观的努力更为重要,那么一个人要成为人才,应具备哪些品质呢?请同学们对照译文、注释,学习第三段后同桌交流总结一下。

2、同学们总结的很好,对文段的意思把握很准确,不过有几个重点字义老师还是要提醒一下,希望同学们特别注意。

3、大家能否根据第二段的方法,自己设计一下板书,辅助背诵?

很多同学的设计都独具匠心,老师也从中学习了不少。下面,我把自己这一段的设计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背诵有所帮助。

5、告别课本,我们闯入背诵难关。

八、总结、拓展延伸。(完成目标七)

1、梳理全文结构。

2、本文作者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习完这篇文章,对大家有什么启发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你的感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篇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实、虚词的用法。

2、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

3、弄清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4、理解标题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本文的中心和结构。

1、中心:论述……的道理。

2、结构:

第1、2段:举例论证人材要在困难中造就的道理。

第3段:从正反方面论证经受磨难的好处,说明人处逆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灭亡的道理。

第4段:提出论点。

三、指导阅读。

1、第1段.

(1)释词。

重点古今异义词:发,举,筑,士。

(2)这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3)列举事例有什么作用?(作论据,以便议论。)

2、第2段.(1)释词。

故,降,于,是,苦,劳,饿,空乏,行,拂,乱,丑,性,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篇五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掌握重点实虚词;了解课文层层推理得出结论和从历史事例归纳出结论的写法。

4.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重点:

1.掌握文中实、虚词的用法。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2课时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一)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二)《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学习生字:

舜(shun)歌亩(quan)傅说(yue)胶高(ge)百里奚(xt)孙叔敖(a0)法家拂士(bi)

(四)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地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两段。

第一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一层:摆事实。举出六位有成就的.历史人物,摆出他们在取得成就之前都是历经磨难的事实。

第二层:古往今来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第二段:从正反两个反面论述人处于困难境地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先列举六个卑微到显赫的人的事例,再讲其中道理,由人及国,最后得出结论。说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获得成功。

相关范文推荐
  • 10-04 2023年公司管理人员聘用合同(模板5篇)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协议,签订签订协议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合同模板,仅供参考,希望
  • 10-04 2023年宿舍用电检讨书(汇总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
  • 10-04 最新幼师工作总结个人(汇总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
  • 10-04 2023年明天我们毕业教学设计(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 10-04 经典人生格言 人生格言经典语录(汇总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 10-04 最新多人保证借款合同(精选5篇)
    现今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合同该怎么
  • 10-04 最新巴金繁星读书笔记(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 10-04 跟班先进找差距发言稿(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
  • 10-04 一次性民事赔偿协议微博(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次性民
  • 10-04 2023年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通用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