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最新生活中的哲学论文(专业15篇)

最新生活中的哲学论文(专业15篇)

时间:2024-01-22 02:31:03 作者:QJ墨客

范文范本是一个参考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表达思想。在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和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哲学

冥冥运古,当第一股充满活力的气息注入混沌的海洋,生命由此开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此生命有了大胸怀;“巍巍呼高山,汤汤呼流水”,自此生命有了知音;“有了锲而不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自此生命有了愁绪“所谓伊有,在水一方”,自此生命有了爱情的朝思暮想,生命,源于水。

苏子贬于黄州,泛舟赤壁,于是他的生命为水所占据,有了水的胸禁,“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是水予他的豪迈,“惟江山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这是水赋他的胸襟〃情怀,他为水所成就。

“既生瑜,何生亮?何生亮?”秋风送去熊火,胜得赤壁战瑜气煞,羞终命丧黄泉。滚滚长江东逝水,无私,宽广,博大荡漾在江面,周儿你为何不给水一隙之地呢?涤荡你嫉妒的心。生命,为水所成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水诠释着李白的深情厚谊,“花白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水诠释着李清照的相思之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诠释着愁的数量,“水何渗澹,山岛竦峙”水诠释着曹操的雄心壮志,生命,为水所诠释。

上善若水,感恩似泉。一树丁香灿烂的纷扬着,香气氤氲。人们吮吸着清香。拾起一片掉落的花瓣,放在鼻间上嗅嗅,感受生命,感受水的存在,树安静的沉睡着,安静的接纳着“从今若许闲来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生命,为水所包容。

水的鼻息,你感触到了吗?

水静静的流着,带着它的灵魂,带着它的气息缓缓流动。遗留的脚印上,生命聚其精华开始成长。撷一叶草,苍翠欲滴;拈一片藓,翠色、欲流,生命,无人不充斥着水的鼻息。

生命,为水所成就。

人生哲学论文

关于价值,马克思曾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p406),那么,价值总是客体对于主体来讲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顾名思义,人生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一个人的人生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人生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只满足于自我的需要,同时还应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主体就有两个,即主体的个体自身和主体的社会,人生价值的涵义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或人生的所作所为对个体自我需要的满足和主体社会的需要满足。

人生价值就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体和社会是主体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2](p287)。“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p67)。“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3](p67)由此可见,个体总是客观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总要体现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存在,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从而人生的自我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个体追求人生自我价值无可厚非;从本质上说,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是人的一生对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然而,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体离不开社会,社会的需要与个体的需要总是有着内在联系,社会的需要从本质上看也是人的需要,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本质上就具有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性质,个体的人生自我价值在本质上就是个体的人生社会价值[2](p287),因此,人生价值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没有个体的人生自我价值,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忽视个体的人生自我价值就会失去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源泉;漠视人生社会价值,整个社会也就无法形成一股奋发向上的凝聚力。

实践是人生自我价值与人生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的根本路径。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4](p273)可见,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人能在实践中通过创造劳动满足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同时也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换言之,人在实践中既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又能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并把两者进行有机统一。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着人生的自我成长,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二、自我评价的两大功能发挥及其对人生价值的意义。

自我评价就是主体对自身的评价活动,可分为个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和群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5],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在自我评价活动中,主体两重化,即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评价活动。自我评价不仅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6].

自我评价首先体现在它的自我功能上,它促进人们进行自我验证、自我证实和自我完善,为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提供动力。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一旦人们有了关于他们自身的想法,他们就会努力证明这些自我的观念;一旦人们对自己形成了相对完整和定型的评价,就会想方设法通过证实自己的能力来减少对这种自我评价有威胁的各种负面影响,人们希望他人对自己的认识、理解与自身的自我认识保持一致[7].也就是说,人们会不断地反思自我,并证实自己的价值;在人们形成自我评价后,当感到自我评价的某方面受到威胁时,人们会加倍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那么,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还表现在有利于主体的自我完善上。因此,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对人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次,自我评价还有它的社会功能。自我评价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发现,人们的评价决定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就必然有不同的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人际关系[8],那么,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往往能够折射出这个人对于人生自我价值和人生社会价值的态度。正确的自我评价会使主体对自我、他人以及对待社会关系有正确的态度,能够使主体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具有担当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整个社会充满人生的正气。

自我评价的两大功能对于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克服自我评价可能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自我评价的两大功能,合理地利用这些功能来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使之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服务。自我评价的两大功能对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个体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促进个体进行自我验证、自我证实,自我审视人生,并不断完善自我,合理地选择自我人生价值并实现它;从自我评价的积极性质上看,自我评价能够成为人发展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提高,激发人生奋发进取的精神,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二是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使整个社会充满人生的正气,为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一个能正确评价自我的人,一般会正确地评价他人;自我评价影响着人的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自我评价的社会功能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促进人际友善,使社会充满了人间的友爱、蓬勃的生气以及人生的正气,从而为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社会成员树立正确、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减少“我”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评价与社会对“我”的人生社会价值评价的偏差,正确地看待偏差,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价活动。在自我评价活动中,我对“我”的评价常常会出现偏差,社会对“我”的评价会出现偏差,以及我对“我”的评价与社会对“我”的评价之间也常常会出现偏差或不一致的情况,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正确的自我评价下,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减少“我”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评价与社会对“我”的人生社会价值评价的偏差,并使个体正确地看待偏差所产生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价活动,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自我评价论视域下人生价值实现的思考。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主观努力和社会客观条件的共同结果。在当今社会,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否定而导致人生意义失落以致采取自杀行为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生无意义感的人则很多。那么,如何由人生的自我否定转化为人生的自我肯定,如何对产生人生无意义感的社会因素进行改造,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从自我评价论视域来思考,人生价值的实现既需要个体的自我人生忧患意识,也需要社会对自身予以反思。

1.个体:在人生的忧患意识中自觉地进行人生塑造。

忧患意识与安乐意识相对应,即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往往通过理性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或通过积极批评揭露错误,或从对事物的肯定中发现潜伏的矛盾,期冀推动社会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从内涵上看,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局安思危意识,凸显了社会主体的精神自觉,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个人具有自我人生的忧患意识则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人生责任感的自觉意识。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人,必定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人,对自己的人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深切担忧和关切。

人生哲学论文

我身在机关,本来工作就很忙,最近又要参加单位副职竞聘,更无暇抽空去乡下看望母亲。母亲并不介意,反为隔三差五地接到我的电话而感到满足。

参加单位副职竞聘的除了我,還有同办公室的两位同事。一次,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我挑灯夜战时受凉引发了急性肠炎,不得不住进了医院。母亲知道后,风尘仆仆地从乡下赶到城里照顾我。她了解到病因后,很担心地说:“这病倒没事,休养几天就行,但你的工作压力会越来越重啊!”我满脸无奈:“这个关键时候,不好好表现怎么行啊?”接着我又对她分析了当前的严峻形势,并提及了两位同事比我优越的地方。

母亲看我说了半天,问我说:“口干了吧,倒杯水给你!”等水稍凉,我喝了一口,竟然十分的咸。母亲微笑着说:“有些事你也不能太看重它,就像这杯盐开水,你越喝会越渴,真正解渴的还是白开水啊!”

刹那间,我惊呆无语。我渴望的`浮名虚利在母亲眼里其实就像是一杯盐开水——你越渴望得到,你就会越口渴。我回味良久,不由折服于母亲的大智慧。她分明是借这杯盐开水,告诉我一个浅显而又深奥的人生哲学——在各种诱人的名利面前,只有淡泊相对,才能活出自己的那份安然和从容。

自那以后,我的心平静了许多,也自然了许多。虽然在副职竞聘中最终落选,但我却活得更加快乐,更加从容。这一切,都应该感谢我那大智若愚的母亲!

哲学类论文

翻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适应、选择、保留、淘汰等现象,生态翻译学以自然生态学的适应选择为理论依据,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利用翻译活动与“求存择优”自然法则的关联性和类比性,论证和建构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该理论是一种“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观,它将翻译界定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而“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1]39-40当代译界学者认为,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运用“适者生存、求存择优”的自然法则,提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以及美学层面等多维度进行选择和转换的翻译方法,强调并论证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突破了传统“信”、“达”、“雅”的译评标准,从而得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2]这个结论。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和挖掘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思想及翻译价值,从一个新的角度进一步解读和诠释佛经翻译乃至宗教典籍翻译的复杂性、主观性、互动性和生态性。

1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可以说是一种视野的融合,是文本的世界观和译者的世界观的对话和融合。尤其宗教典籍的翻译过程从来就不是在文化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与异文化的协商、交流、会通、冲撞甚至部分冲突的情况下进行的。宗教文本不同于普通文本,往往通过隐喻性或象征性语言与读者形成一种直接的对话关系。巴赫金认为对话性的作用是“激发诠释”。一个人既可以立即否定说,这个比喻毫无意义,也可以采取合作的态度,选择恰当的诠释方式,甚至从这个比喻中获得启迪和领受,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意义是通过读者和文本的互动产生的。[3]14无怪乎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在与宗教文本的互动中,读者的生活实践改变着他与文本间的关系,弱化或强化两者间的关系,读者、译者、信徒和忠信者与文本建立起一种动态的关系,并反过来影响未来的互动。宗教典籍的这种动态语境即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

历代佛经译文,充满了消弭不了的异解,乃至异说。就佛经汉译而言,语言和文本的客观性很大程度被动态语境的主观性所取代,译者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关注文本的词语和语法规则,而是穿越时空,揭示文本的语境,并与当下的汉文化语境联系起来,基于汉语语境进行反复的诠释性反思,最终成为经典的共同创作者。可以说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是被神秘高深的佛经所塑造的,也是被译者内在不断变化的思维状态甚至行为所塑造的。无论是东晋道安、姚秦鸠摩罗什,还是隋彦琮、唐玄奘,以及北宋赞宁,历代的译经大师,无不是虔诚修行多年的高僧,每位译者的翻译可以说只是一种个别的诠释,而不是最终的诠释,译者可以通过不断解构自己以前的译文从而产生更好的译文。历代佛经汉译之后出转精的事实便是明证。一方面,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译经,必然导致对宗教教义理解的差异,甚而至于同一宗教内不同派别的产生。另一方面,虔诚信众的翻译标准与一般文人的翻译视角显然不同,也势必造成翻译标准的多角度与多重性。

有鉴于此,在宗教文本的翻译实践和翻译审美上,译者的思想不能囿于成见、固执一端,为保证文本与读者、译者之间的动态互动,译者要避免把文本转换为具象的、非模糊性的译本,简而言之形神兼备,“传神”为妥。这不禁让笔者想到鸠摩罗什“质而能雅、依实出华”的翻译思想实在是对于这种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2鸠摩罗什的适应与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的选择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体现在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笔者认为,从鸠摩罗什的翻译操作、翻译过程、翻译方法、翻译形式及翻译结果上看,都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基本法则。

2.1删繁就简的翻译操作。

鸠摩罗什梵汉双通,为适应汉语的语言接受习惯,他对冗长繁复的经文有自己的剪裁标准,这也充分体现了译者选择上的主体性、自觉性。据慧皎《高僧传》载,在与僧睿论西方辞体,商略同异时,罗什云:

“其大意是:按照印度风俗,见佛之时,皆当陈述赞颂,印度文章辞句华美,佛经的偈诵,都可以配合音乐唱诵,但译梵为汉后,则无此美感,虽然译出大意,文体却很不相类,就像把饭嚼烂了喂人,非但没有味道,而且使人呕心。”[5]90罗什译场所出最大部头的经典就是《大智度论》,有100卷,100多万字,包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全文30多万字,和罗什对该经文的解释60多万字。僧叡在《大智度论序》中说过:“论之略本,有十万偈,偈有三十二字,并三百二十万言。梵夏既乖,又有烦简之异;三分除二,得此百卷;于《大智》三十万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见。”由此可见,所删略的经文占梵本原文的2/3之多。罗什撷取精要,删繁就简的翻译操作手法既保留了印度文学的吟唱风格,又符合汉语言简意赅、生动晓畅的审美要求,而且便于实际讲经、读经、诵经的开展,完成了在更大范围向汉地传播佛教经典的译经任务,这也是其译本较他人译本更为流行的一大因由。

参考文献。

哲学的毕业论文

摘要: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都应用了马克思的教育学思想,这种教育学思想产生于近代的大学教育,能够把现实中的人作为教近代教学的出发点.这种教育学思想的实质是“人”.在这种思想的帮助下.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关注教育是提高社会人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传统马克思教育学、他的现状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马克思教育学传统问题解析。

研究马克思教育学能够深化对人的本质和发展理论的探究,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和社会价值.能够实现教育公平、社会价值取向正确以及全面推荐你认得发展.马克思教育学理论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教育学中必须要从马克思教育学整体入手,把这个理论与认识论和价值论结合来实现两者的统一.

1.传统的马克思教育学研究意义。

研究教育学是从哲学角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入手的,在培养一个人的时候是从人的本质开始入手的,这种培养的方式是以人为本质的.对于马克思教育学它的哲学效应更高,它能够重视人是主体这一方面.强调认识自然世界的产物,也能够改变自然世界研究马克思的教育学能够对教育学有新的认识.不断的研究能够拓展方向,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第一,在研究马克思教育学中,也能够,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正义.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教育的转型阶段,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型到素质教育,这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会出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只有运用马克思的教育学林论对教育部公平进行分析才能找到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社会根源.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不公的现象.并且通过在一定时期内的改变能够保证社会制度的完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

第二,研究马克思的教育学能够使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深深埋藏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在人民群众价值追求中,一定要坚定人才培养,正确树立马克思教育学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目标.

第三,马克思的教育学是把科学的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相结合,高度重视人的主体精神.这样就过于重视人是主体这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不仅是老师和学生,其中还包括了广大人民群众.这样这种教育学思想就与当代人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了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2.马克思教育学是改善大学教育的根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表现在国民素质这方面,这样要提高国家实力就必须要提高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发展.这样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各个阶段都不断的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实践.发展他们与社会联系,在大学教育中,有效的发展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是进行教育改革最根本的表现.

3.大学教育存在问题。

第一,在大学教育中,在遵守马克思教育学规律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这样就影响了整个大学教育的发展,在大学教育中,很多学者对马克思教学学理论进行研究,但是没有得出很好的了理论,他们在研究方法上忽视了马克思教育学与整个马克思理论整体的关系.忽视马克思教育学的学术价值和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导向.这些是教育问题的关键.从总体上看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教育学的研究速度非常慢,这与主张利用马克思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改革进程和教育发展不能够结合.根据一些书店的调查,目前只有一本书解释了以上的问题.

第二,马克思的教育学不是课本里边的抽象理论,他能够有效的通过教育实现自身价值.在当下马克思教育学研究缺乏问题意识的情况下,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教育学的关注度不高.同样也缺乏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和研究方法.这就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它只是从概念逻辑进行分析,甚至用现代西方教学的观点来歪曲马克思的教育思想.这不符合马克思教育学的价值取向.

第三,在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教育学研究资料很少,这样就不能够完整的研究.就会造成很少从哲学的角度加以深化.这样虽然,这个问题的价值论和认识论有一点相符.但是更多方面是孤立了教育的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特点,这种单一性非常不可取,要从整个社会中入手,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教育学在大学教育中的更完整性.

4.马克思教育学在大学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在大学教育中一定要深入理解马克思教育学理论.对于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把价值论和认识论两者相结合才能理解.从认识论或价值论角度研究来马克思的教育学思想的状况.应从人的解放、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讨论人实现价值的手段.

其次,马克思教育学的研究偏向主要表现在脱离人的价值,忽视人的个性发这两方面,只是在理论上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性,不利于人在社会中发挥,不能偏向于哪个价值论和认识论,这样就不能保证马克思教育学在起重工的应用.

在研究马克思教育学理论的时候不能单一的进行研究,要从马克思理论的整体出发.马克思教育学理论把整个教育改革比喻成了一个社会性的改革,这样就包括了马克思整体理论的方方面面.要准确的理解马克思教育学的思想,就必须要超越传统的教育方式,从大的范围去了解这个教育学理论,另外还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用哲学的角度去分析研究这些理论,这样才能够改善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在研究中国大学马克思教育学中,要把这个理论与整体的马克思理论相结合,这样能够更深层次的研究,得到更深刻的理论.教育学理论关系到整个大学教育的发展,应用这个教育学理论进行大学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所以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要不断的深入研究马克思教育学理论.

参考文献。

生活世界理论与当代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趋势论文

衣俊卿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区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为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文化危机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的文化哲学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但是目前还显得粗疏,如:注重宏观社会研究而缺乏微观的个体分析,对于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的区分显得绝对化,对“制度化领域”的思维性质判断不够准确.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日常思维即马克思所说的“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非日常思维即科学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掌握方式,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专门的思维方式.双方通过人生感悟达到“度”的掌握而互相联系、互相转化,是不能截然区分的.

作者:夏之放xiazhi-fang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名:东方论坛英文刊名:orientalforum年,卷(期):2007“”(5)分类号:b83关键词: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日常思维非日常思维掌握世界的方式

生活世界理论与当代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趋势论文

从笛卡儿开始,先验的主体性就成了哲学的基础,人们力图从先验的主体性出发创建存在的整体,这实际上是将一切存在包括人类的世界都当作先验主体的对象,换句话说,人们实际上将物的存在方式当作了人的存在方式,这是现代人类异化的生存状况在哲学思维方式中的体现。为了揭示世界异化的根源,当代哲学不约而同的走进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之中,人们发现了人类存在的独特结构,这推动了哲学在当代的变革。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厘清从生活世界生发出的诸种哲学理论路径,以及蕴涵在这些理论路径中的当代哲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生活世界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胡塞尔,不过,对坚持彻底的先验立场的胡塞尔来说,生活世界是哲学需要面对的难题。胡塞尔是从这样一个问题切入生活世界的,即根据抽象的方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现代科学越来越远离其直观的基础,因而失去了其自明性的前提,变得不可理解了,胡塞尔将这种现象称作意义的抽空。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在胡塞尔看来,是科学远离生活世界的结果。

现代科学本质上是数学化的科学,它是通过对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实行形式化和理想化的方式产生的。首先是将生活世界的空间抽象化和形式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数学化;其次,通过引入假设的方式,将生活世界中所有感性的质都还原为空间化的关系,亦即可数学化的关系。这样,科学的发展就表现为数学、测量技术以及各种科学假设的发展。随着数学越来越符号化和抽象化,科学变成了推测结果的方法,人们现在只关心所推测结果的正确性,至于推测的过程,由于因过于的符号化和抽象化,反而变得不可理解了。因此,以清楚明白的理性为自身标准的科学,就应该重新回过头来,反思自身的意义基础,反思科学在其中产生的生活世界。

实际上,先于一切日常活动和科学活动,我们就已经具有了对世界的确信;我们生活于世界之中,我们相信世界是存在的;可见,反思人类的生活世界,首先就要反思人的世界意识。任何对象都是作为在世界中的某物而存在的,因此,任何一个对象意识都蕴涵着一个世界意识,就此而言,世界是对象出现于其中的地平线。但世界意识又不同于对象意识,因为对象是多样的,而世界总是唯一的。人们对于具体的对象以及关于这些对象的意识总是可以持怀疑态度的,我们认定为存在着的对象很可能仅仅是幻象,但世界是不可怀疑的,世界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胡塞尔看来,如果我们不对世界意识本身加以反思,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就依然是建立在一个未经反思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一种彻底的反思意识就应该探究我们对于世界的确信是如何在先验的主观性中被给予的,也就是说,要为生活世界确立一个先验的基础,实现生活世界的先验化。

胡塞尔对于生活世界的先验重建是围绕着知觉对象展开的。通过对知觉活动进行反思,胡塞尔发现,事物实际上是在双重的地平线中向意识呈现自身的,一个是内在的地平线,一个是外在的地平线;前者是事物通过它才得以显现的意向活动系统,后者是事物置身于其中的事物系统。我们获得对于世界的确信,关键在于通过意识活动系统显现出来的对象以及它身处其中的事物系统能否以协调统一的方式出现。由此会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世界实际上只是先验意识的一个意向关联项,世界呈现为一个协调的系统、还是会在相互矛盾的显现中崩溃,完全是偶然的。

所以,通过先验反思的方式重建生活世界并不能实现胡塞尔追求清楚明白的理性的目标。因此,在胡塞尔之后,人们对生活世界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胡塞尔反对科学对于世界的建构,认为这导致了世界的无意义化,也就是世界的客观化和异化。不过,他对于世界的先验重建实际上是体现在科学中的物化思维方式的更加彻底的实现,在他的先验重建中,以前作为科学活动不自觉前提的生活世界被进一步对象化和客观化了。哈贝马斯同样从工具化的方法所导致的世界异化这个基本的事实出发的,但是他更侧重于社会世界的异化,因此,他的目的是要寻求对异化的社会世界进行理性批判和理性重建的可能性。由于异化的社会世界是一个利益分化的世界,因此,对异化的社会世界的批判和重建又以人们能够形成超出利益视界的共识为前提。哈贝马斯宣称,正是在人们形成普遍共识的可能性条件中,他发现了不同于工具理性的交往理性,这为人们对异化的社会世界进行理性的重建保留了希望。

要在不同人之间形成共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意义的有效性问题,人们只有有效性的意义才能正一样,哈贝马斯也认为生活世界构成了意义的基础,就此而言,生活世界作为文化解释系统具有世界观的意义。不过,生活世界中的意义的有效性并没有先验的基础,其有效性根据只能是人们的认同,也就是说,生活世界中意义的有效性是靠人们的信念来维系的。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人们对这些意义有效性的信守,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作是理性的昵?或者说,我们在何种意义上可以对生活世界采取反思和批判的态度昵?对此,哈贝马斯是通过诉诸生活世界中意义有效性的独特结构加以解决的。

首先,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总体,它的有效性是确定无疑的,我们总是将它作为最终的语境和进行解释的意义源泉。就此而言,生活世界是一个我们身处其中的意义有效性的总体,是有效性意义的地平线,我们不可能转到生活世界的背后,对生活世界进行彻底的反思[2]。这就是说,我们的任何反思实际上都是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的反思,都要以一些已为我们接受的有效性为基础。其次,生活世界中的意义有效性离不开我们的认同和信守。既然生活世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世界,很显然,对意义有效性的认同和信守,实际上意味着生活世界中的人们已对这些意义有效性形成了共识,意义的有效性必然是主体间的有效性。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哈贝马斯认为,我们虽然不能从实质上为生活世界中的意义有效性提供一种理性的论证,却可以拥有一套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形式化的论证规范和法则——这构成了交往理性的基本内容,通过这套规范和法则,我们就可以保证,对任何一个意义有效性的接受,是通过理性的论辩程序进行论辩的结果。一方面,意义有效性的根据在于人们的共识,这就意味着任何人提出来的有效性主张都可能要面对他人的异议,因此,他有义务在别人面前为自己的主张进行论证;另一方面,这样的论证总要诉诸于一些已形成共识的理由。这样,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总体是不可怀疑的,而生活世界中的任何一个意义有效性都要向怀疑和反思开放自身。这样生活世界就可以通过内在的形式理性维持自身为一个合理化的世界。生活世界的合理化意味着人们能够在生活世界中不断形成合理的共识,这为人们改变和调整异化的社会世界、为克服工具理性的统治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生活世界理论的以上两种发展路径都致力于寻根据的时候,没有事先去考察人类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因而,这两种理论关于人类理性的思考都缺乏本体论上的根据。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则代表了从本体论上克服世界异化的理论努力。

海德格尔同样对理性的客观主义给人类生存所带来的异化深表担忧,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仅仅是理性的问题,更不认为在科学客观主义之外寻求另外一种理性就可以解决问题,在他看来,问题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理性本身,而在于通过理性所体现出来的、人们对于存在的理解。理性之所以给我们带来了_个物化的世界,是因为理性本身就是以一种物化的存在观为前提的。在海德格尔看来,只是由于我们接受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存在观,即将存在理解为自足的现成存在,即将物的存在理解存在本身,我们才可以按照科学客观主义的模式重构整个世界,从而将世界理解为物的世界,这样我们既忘却了人类自身的存在,又忘却了存在的真实意义。

因此,要克服世界的物化,首要的任务是获得对于存在意义的领悟。正是在追问存在意义的过程中,海德格尔回到了人类的生活世界。海德格尔认为,人类是这样一种存在,即他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存在,因此,在人类的存在即人类的生存中就已包含着中对于存在的理解。有鉴于此,海德格尔希望通过对于人类生存结构的分析,揭示出存在的意义。而人类首先就是一种在世界之中的存在,也就是说,人类不是一种孤零零的抽象物,不是一个物化的现成存在,世界总是随着人类的到场而敞开,只要人在此,世界总已经在此。实际上,只有在世界已经敞开的情形下,我们才能在敞开的世界境域中和现成的存在即物相遇。但是,在说明世界的结构的时候,海德格尔却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海德格尔是从人的周围世界,也就是用具世界开始他对于世界结构的分析的。用具世界实际上是按照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相互联络的世界,它不能够阐释自身,只有在人的生存中,它才可以得到阐释。但是,人类又不是什么最终的目的,人类的完整性不在于他能够在某个目的中让自身得以终结,从而给予整个用具的世界一个终极的解释;人类是一种可能之在,人类要想获得自身的完整性,就必须向一种终极的可能性挺进,即向他不在世界中生存的可能性挺进,也就是说,人类只有进入虚无才可以获致能够让用具的世界得以阐释的意义视域。然而,虚无作前止步,他克服物化世界的努力是又陷入到一个虚无的世界。

不过,海德格尔对于存在意义的追问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这就是使我们认识到,人是一种和他的世界相关的存在,我们不能抛开人的世界来理解人。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人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人又是如何与他的世界相关联的。对此,加达默尔的解释学可算是一种解答,在他的语言本体论中,世界被赋予了一个非物化的结构,可以说在加达默尔的解释学中,生活世界得以本体化。关于加达默尔的本体论思想我们留待下文再详细阐释。

政治世界的发现是阿伦特为当代哲学所作的一个重要贡献。对于阿伦特来说,生活世界首先是一个政治的世界,或者说只有在政治的世界中,才能显现人类存在的真实本质。

阿伦特关注的焦点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存在特性的威胁。现代技术的特点在于它已经和自然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技术已经参与到自然的循环之中,技术的力量已经转变为自然的力量。因此,技术不再是人的用具,相反人类的存在已扎根于技术之中,并随同技术一道被卷入自然的循环之中,这样的人类和自然当中的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生命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它和自然一道进入永恒的循环之中。就其存在特征而言,生命是没有真正的个体性的,个体生灭变幻而类永恒。当人类随同技术进入自然的永恒循环之后,人也就成了一个自然当中的类,通过个体的生死更替保持着类的永存,而类无非是相同个体的无限重复。因此,在技术的时代,人类已不再是有个性的存在,或者说人类已丧失了他的存在。

要想摆脱自然的永恒循环,唯一的办法就是进入政治的世界。政治的世界是一个公共的空间,是个体的言行得以展现的空间,因而政治的世界对人的存在具有构成的意义。首先,在政治公共领域,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明自己是一个独特的、有个性的存在,而不是类当中匿名的一员;其次,在政治的世界,人可以成为开端性的存在,即人可以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存在,因而可以挣断自然的锁链,成为自由的存在;第三,在政治的世界中,人的过错可以得到他人的宽恕,因此,人的存在对其自身来说,才不至于成为永恒的厄运,不会成为无法摆脱的重负;最后,在政治的世界,个人治的世界就可以获得一种真正的不朽,这是一个独特个体的不朽,是通过显示自身独一无二性的性获得的不朽,而不是无名的类的永恒重复。

总而言之,只有在人类的生活世界发现政治的维度,或将生活世界政治化,人类才可能摆脱异化的世界,从而实现自身的真实存在。

以上我们从克服世界异化的角度对生活世界理论的几种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不过,这些理论的意义并不仅止于此。上述的几位思想家在寻求克服世界异化方法的同时,也为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在上述几种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路径中,我们实际上可以发现当代哲学发展中的两个基本趋势:哲学的去先验化和实践哲学的复兴,以及本体的'中介化和哲学的本体论复兴,它们只有根据生活世界理论才能得到更加完整的理解。

1.哲学的去先验化和实践哲学的复兴。

生活世界的发现对先验哲学来说构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先验哲学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建构性和控制性的模式,它相信在先验主体的基础上可以建构一切,这也就隐含着控制一切的可能性。但是,生活世界恰恰不是一个可以凭空构成的世界,因为生活世界不是一个物的世界,而是一个人的世界。人的基本存在特性之一,正如阿伦特所说的那样,在于他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存在,人本身就是一个开端,是创始者。因此,作为能够进行创始行为的人,是不可以按照任何先验的模式加以建构的,这违背人的存在本性。

正因为如此,在胡塞尔以先验自我为基础去重建生活世界的时候,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如何构造出生活世界中的人类,即有自己的肉身并在世界中生活的、众多的自我。胡塞尔通过自身回忆即自我反思的方式重构了自己的自我,但是要在先验自我中构造出和我共同生活与世界之中的其他人的人格,实际上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不过胡塞尔认为,可以通过移情的方式,将构造自我的方式转用于他人,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必然会丧失他自己所要求的现象学的自明性。胡塞尔反对的是技术性建构,他所要坚持的是反思性建构,因为在反思性建构中可以保证意识的自明性。不过,当他将移情作为反思性建构的组件他们重建历史和文本的一个基本方法,在他们那里,移情是精神科学的专有技术。当胡塞尔向精神科学的专有技术求援时,他就放弃了彻底的反思态度,而走向了对他者的对象性和控制性的重建。

然而,不仅在先验自我中通过纯粹的反思构造出他人是不可能的,即使仅仅在反思中构造出自我也是不可能的,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已经揭示了这一点。海德格尔自始至终都不愿意使用自我这个概念,更不用说先验自我了,当他要表达每个人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时,他使用的是“我自身”这个概念。虽然海德格尔承认,对“我自身”的诠释说明整个生存论分析实际上是建立在唯我主义基础之上的,他称之为生存论的唯我主义,但他并不承认“我自身”可以作为一个先验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构造出整个世界。由于人类此在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人类自身的存在离不开他和世界的相关性,因此,要理解每一个人类此在在何种意义上是不可替代的个别化存在,必须从他的在世存在着手。但是,在世有两种形式,_种是陷入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具体关联中,从而在物的存在中失落自身;另一种是直接返回自己的本真存在,回到自己的纯然在世中来。只有在第二种在世方式中,人类此在才能个别化自身;因为在第二种在世方式中,生活世界中具体的、经验性的关联已经沉陷在纯然的世界之中,人类此在也不得不从各种具体的关联中解脱出来,直面自己本身的存在,从而个别化自身,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4]。可见,“我自身”是扎根于虚无之中的存在,回到“我自身”同时意味着沉陷于虚无之中。向虚无的沉陷说明先验哲学作为起点的自我本身就是不可确定的,就此而言,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已经在根基之处揭示了先验哲学的不可能性。

可见,从生活世界理论的诸种发展路径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先验哲学最终根基的先验主体本身就是无根的,这样一个自身就缺乏自足性的基石当然不足以支撑起先验哲学的大厦。可以说,通过生活世界理论完成的对先验主体的解构,已经宣告了先验哲学的终结。不过,先验哲学的终结不代表哲学的终结,在生活世界的基地上,实践哲学却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先验哲学终结的同时,我们又迎来了实践哲学的复兴。

我们知道,当初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要区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就是因为人类行动的领域是一个包含着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领域,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有筹划自己的行动,以及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而在理论理性发挥作用的形上领域,一切都是由不变的存在构成的,理论理性所能做的就是参与到不变的存在当中去,而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存在,因此,理论理性的最高形式形而上学就是对于不变本质的沉思。不过,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并不是两个并行和平等的哲学形式,形而上学是更为高级的哲学形式;实践的最高目的就是要为作为一种生活形式的形而上学的沉思创造条件,因此,形而上学凌驾在实践哲学之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之间还是存在着重大差别的。到了近代,先验的主体及其活动法则已经代替了形而上学的不变本质,对于形而上学来说,这只是改变了表现的形式,对实践哲学而言,则意味着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传统的衰落。

实践哲学发展到近代已经完全处于先验哲学的统治之下,认识活动的领域和实践活动的领域,在近代哲学中是是按照同样的模式来理解的。所谓的理解,实质上是按照先验的法则进行重构。作为近代实践哲学最主要成就的政治哲学就是从先验的实践主体出发,按照某种先验的法则来建构国家与社会的,这可以说是认识领域的先验哲学模式在实践领域的简单转用,是实践哲学向先验形而上学的自觉臣服。也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实践哲学传统衰落了。然而,生活世界理论发展所带来的去先验化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实践哲学的前提,既然不存在什么先验的主体,在实践领域当然就不存在以之为基础的先验的行动法则。如此,实践哲学就摆脱了先验形而上学的统治,开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传统再度复兴,成为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但是,实践哲学的复兴不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传统的简单重复,因为实践哲学的存在条件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还承认一个终极本质的存在,它能够为实践哲学提供最终的目标,因而实践哲学还是处于一个理性体系之下的。在先验哲学解体之后,当代实践哲学已经不可能在自身之外为自己确立一个行动的最终根据,这就会引发这样的问题,即扎根于生活世界之中的实践哲学如何才不至于陷入虚无主义的困境之中的昵?实际上,这也是在追问实践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当代哲学如果不为自己确立一个牢固的基础,虚无主义就是不可避免的归宿。当代哲学发展中的另一个基本发展趋势,同样是依托于生活世界理论的本体论复兴,为确立实践哲学的本体论基础给出了有益思考。

2.本体的中介化和哲学本体论的复兴。

海德格尔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使得本体论问题再次成为哲学的重心之所在,本体论在当代又一次复兴。本体论复兴当然不是对过去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复兴,而是要对存在的意义作出全新的诠释。我们知道,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着本体论区分的两种形式,一个是有限存在和无限存在的区分,一个用海德格尔则是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分。第一个本体论区分的意义在于设定了一个超越者,它作为超越世间的存在,却能够作为世界的最终基础,后来的主体性问题、特别是先验主体的设定都是这个超越者的翻版。通常所说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其本体论上的依据就是这个超越世间的无限者。形而上学的统治地位说明本体论区分的第一种形式长期以来规定了哲学的发展模式,近代先验哲学也在第一个本体论区分中有其最终的根源。亚里士多德本体论区分的第二种形式,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探究,海德格尔的存在追问让第二个本体论区分成了哲学的主题,由此,才有当代哲学的本体论复兴。

如果存在不同于存在者,不管是有限的存在、还是无限的存在,那么如何理解的存在的意义昵?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直接追问不同于一切存在者的存在所具有的意义是不可能的,但是,人类的存在又让人们保留了一点希望。人类是这样一种存在,即他是为自身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在人类的存在中就已经包含了某种对存在意义的领悟,生存论分析的任务就是让这种领悟得到彻底地澄清,以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存在本身阐释其意义。可见,回归生活世界目的在于开创一条全新的哲学发展之路。但是,正如我们在上文中分析的那样,海德格尔在解构先验主体性的同时,也让人类自身的存在以及他存在于其中的世界都陷入虚无之中。海德格尔的问题在于,他虽然放弃了无限存在和有限存在之间的形而上学的区分,承认生活世界是理解存在的根基之所在,但是,他又在存在和存在者之间划定了一条无法逾越的界限,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由于海德格尔要在人的存在之中探求存在本身的意义,在坚持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绝对区分的前提下,他必然要将人类自身的存在、以及随人类自身存在而展开的世界,同生活世界中具体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严格地区别开来,一旦抽离于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关联,人类自身的存在和他的世界必然同时幻化为虚无。

实际上,海德格尔已经认识到了,要理解人类自身的存在,离不开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关联,但是,他又认为人类在这些具体的关联中会失落自身的存在,因此,为了回到人类的本真此在,人类此在必须抽离于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关联,或者用他的话说,必须让这些具体的关联沉陷在虚无之中。不过,只要决心置身于生活世界的具体关联之中,还是有可能找到_条通向新的本体论的道路,这一点,在哈贝马斯、阿伦特和加达默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中已初露端倪。

人虽然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但不是孤独的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必然是处于各种具体关联之中的存在,离开这些具体的关联,人的存在就是不可理解的;更确切地说,人的存在实际上是在各种具体关联中被构成的。这一点在阿伦特政治公共领域的分析中就已经得到说明,如上所述,政治世界之所以被阿伦特看作生活世界的本质构成部分,是因为在政治世界个人实现其存在的行动空间,同时,也只有在政治世界,个人行动的成就才能转变为持久的存在。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共同置身于政治世界的他人存在的中介,个人的行动才是可能,同样要通过他人的中介,个人的行动才可能是有意义的。对此,哈贝马斯作了更为系统的分析。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生活世界首先是一个交往的世界,个人作为交往世界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存在,单靠在自身反思是不可能实现自身的个体化,从而确立自身存在。要确立自身的存在,个体必须得到他人的承认,只有被他人承认为一个负责人的对话者,能够根据经合理论证的理由对自身持批判态度的对话者,这也就是著名的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对主体间结构的分析,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过中介的存在,离开他者的中介,任何个人都不能实现自身的存在,不能展示自己真正的存在本性。

在加达默尔的语言本体论中,人类生存中的中介性结构被扩展为普遍的存在结构,因而为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哲学本体论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加达默尔对本体论问题的关注是从揭示真理的存在方式开始的。这里所说的真理主要是精神科学中的真理。在加达默尔看来,精神科学中的真理不是某种现成的东西,精神科学的真理不是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重构的物,相反,它类似于另一个向我们诉说的主体,当然,这不是一般的主体,而是在其诉说中开启了真理之境的主体。不过,这样的真理不是我们可以直接把握的,我们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够理解这种真理,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从自身的处境出发、即从我们自身的生存实践出发,我们才能够进入真理之境,才能领悟精神科学的真理。因此,对于真理的理解就是真理的实现,就是让真理进入我们的生活;只有在生活世界中,真理才得以成其为真理。精神科学的真理正是通过在历史性的实践中不断重现才得以存在的,可见,对于人类的精神领域而言,真理就是一个过程,是真理通过历史性的实践中介不断扩充自己的过程。就此而言,真理是一种中介性的存在,它只有通过历史性的中介才能显现自身。

加达默尔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进一步将真理的存在方式扩展为世界的存在方式,从而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本体论结构。正如精神科学中的真理要通过中介性的理解活动展示自身的存在一样,世界也要通过中介才能展示自身的存在。世界展示自身的中介是语言。世界就其自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个纯粹在自身中的世界也是无法显现的存在,即无法显现自身存在的存在。只有进入语言之中,世界才是一个可以理解的世界,世界的存在才能得以显现。可以说,世界只有进入语言之中,就是进入自己的存在之中[气不过,各民族的语言是不同的,世界在不同的语言中会显现为不同的面貌。但是,在加达默尔看来,这并不成为问题。虽然世界要通过中介才能显现自身的存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和它的存在中介是合一的,也不意味着世界和它的存在中介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语言是对于世界的显现,但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不会穷尽世界,因此,语言的多样性能使世界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对于这些不同的语言而言,由于它们都是世界的中介,都包含世界的真理,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也是可以进行对话和交流味着就某些问题形成共识,因为,在对话的过程种,每一种语言都可以通过其它语言的中介来扩充自己的存在,而世界也在不同语言的相互中介的过程中得到更丰富的显现形式。

这样,加达默尔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本体论,这种本体论的核心思想是承认一切存在都是中介性的存在,这根本改变了对存在的传统看法。按照传统本体论,真正的存在都是自足性的存在,只有这样的存在才可以世界的基础。因此,当代哲学的本体论复兴实际上是本体论在当代的变革。

三、结语。

实践哲学复兴和本体论复兴作为当代哲学发展中的两个基本趋势是相互构成的。只有在中介性的本体论的基础之上,实践哲学才能真正摆脱形而上学的阴影,成为不同于传统实践哲学的当代哲学形态。同样,中介性的本体论首先是在实践活动的内在结构中向我们显现的,如果不是实践哲学的复兴,如果不是实践活动在当代哲学中的优先地位,哲学本体论很难走出先验主义的窠臼。此外,只有在实践哲学和中介性的本体论相互奠基的关系中,我们才能获得对现代物化生存状况进行批判的哲学基础。只要存在都是中介的存在,将事物当作对象加以改造,并封闭在特定的存在模式之中都是违背事物的存在本性的;同时,只有立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事物才能够和人的创始性活动一道进入新的存在的可能性。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还遗留了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即实践哲学如何避免虚无主义困境的问题,这_方面是篇幅所限,另一方面,本人已有专文论述,不在此重复。

哲学论文

绪论。

本文虽然在心灵哲学的视角下研究命题态度的相关问题,但从渊源上来说,对命题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来自于语言哲学,因此必须澄清本文的研究与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

将命题态度纳入哲学中来,其源头来自于著名的弗雷格疑难,即态度语境下同一性替换问题。

对弗雷格及罗素关于此问题解决方法的评析促进了情境语义学(situationsemantics)的产生。

情境语义学注重研究命题态度的关系,即个体对命题的态度,比如“相信”、“期待”等,这些具有意向性的状态能够表达一个个体的态度。

该研究将命题态度形式化,即一个逻辑系统如何表示命题态度的关系,以及这个系统是如何构造的。

总体来说,语言学或者逻辑学对于命题态度的研究更偏重于形式化,从命题态度的结构入手来探讨有关语义的问题。

其结构要素包括命题态度主体(propositionalattitudesubject)、命题态度谓词(propositionalattitudepredicate)及命题内容。

其中命题内容指的是命题态度谓词指向(directat)或关于(about)的内容。

第1章命题态度的含义。

1.1命题态度与心理意向性。

也就是说,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虽然能够感知一侧事物,但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即“无意识的心理状态”。

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些无意识状态比如惯性。

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10年不变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并且在同一个区域上班,那么每当他上下班时,即使在路上不费力寻找路标甚至走神,他依然能到达期望的地点。

或者一个人惯用手写,提起钢笔就会自发地寻找纸张进行书写,那么当有人手持文件等待其签字,惯用手写之人可能在找到钢笔后由于走神而忘掉待签字文件,进而继续翻找纸张。

这些无意识的状态是否具有意向性?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无论主体有没有对当下状况的意识,他都在心理意向的驱使下完成了某项工作。

例如某人顺应心中对家的期待而在不故意的情况下抵达住所,或者能够遵循对书写的渴望而寻找纸张。

关于意识与意向性关系的进一步讨论我们将在下一节完成。

而这种无意识的意向能否称为命题态度?显然不能。

这种无意识的心理意向并没有指向一个命题表达出来的内容,换言之,潜在的心理意向性并非命题态度。

1.2意识与意向性。

与上述分离主义不同,意向性基本论认为,意识与意向性是不可分离的,但是它们的联系体现在,意向性在二者中更为重要、是基本的,意识可以用意向性来解释。

表征主义是其中一种代表性理论。

表征主义认为,所有心理状态都是意向状态,意向内容可以由心理状态对事物或性质进行表征而得来,换言之,本应理解为由意识得来的内容,其实可以由意向(表征)得来。

其解释有赖于德雷斯克的“移位感知”(displacedperception)理论。

人的经验有一种透明性,“经验的透明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例如,当我们注视一棵树,并且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视觉经验,我们能发现的性质只是所呈现出来的树的性质。

这表明,经验恰如眼镜的镜片一样,可以让我们投过它知觉到外部事物的性质。

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经验是透明的。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17。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21。

结论.......................24。

第3章命题态度的归属过程。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

也有例外。

比如当这个人害怕火焰,但假设他是一个冷血的人,在看到几百米外的一座房子失火时,由于他同时相信这个火焰不会伤害到自己,那么他将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如前所述,惊叫甚至避开。

还有一种例外是,当一个人拥有两种不同的信念,信念q的影响力远大于信念p的影响力,那么他会呈现出与我们假设不同的行为倾向,也可能与其他相信p的人表现不同。

例如,一个人虽然害怕火,但是当他独自迷失在森林中,此时如果不取火,他相信自己将被冻死;或者相信,他手边的猎物如果不用火烤就无法食用,而他将被饿死,那么此时他会抛开对火的'害怕而选择生存。

当然如果他相信只要点火他就会害怕到死掉,或者相信生肉也可食用、总比面对火好,结果将不相同。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危险的水边,主体a相信靠近水可能会丧失生命,那么他将远离水岸,而同样一个拥有该信念的主体b,由于他寻求刺激,或者有轻生念头,那么他反而会靠近水岸。

如此种种。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

在上一章提到的fp三种理论中,理论论和模仿论最为流行,但无论是理论论主张的人们对命题态度的归属能力由先天或学习得来,还是模仿论所说的人们虚拟他人视角来理解或预言他人心理状态,都将研究集中在命题态度归属能力的第三人称方面,因此,对第一人称问题进行考虑,mm理论就成了一个好的选择。

此外,对于解释自闭症人群能否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该理论也提供了解答。

然而,尽管mm理论作为前两种fp理论的补充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中不乏值得考虑的问题。

例如,该理论的提出者并没能明确解释监视机制在什么情况下完成表达任务,同时,该理论关于信念的上升程式中的问题也没能给予良好的解答。

所谓信念的上升程式是指,当人们思考类似“是否相信p”的问题时,实际上在心中考虑的是“是否p”,这就将思考一种心理状态转化为思考一个事实。

对于这种现象,mm理论并没给出合理的解释。

结论。

关于命题态度归属的过程,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是研究命题态度在解释行为时的表现,二是研究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即人如何认知命题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这个部分的分析主要利用信念这一命题态度。

对于命题态度的解释过程,我们除了沿用理论论及模仿论,即利用理论或者模仿他人的视角来进行解释或预测行为以外,还参考了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在行为维度,我们知道命题态度对行为解释的表现为,同一命题态度引发的行为不唯一,且受所持命题态度的程度及硬度的影响;通过对神经生理维度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命题态度的解释方式是对每一个行动方面的解释而非行动整体;在社会历史维度,命题态度对行为的解释则受社会、历史、语言的影响。

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则主要参考mm理论,即我们通过认知建构中的监视模块来完成自我认知,对于该理论不详尽之处,我们也尝试给出了解决方案。

哲学论文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

1.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

在逻辑学上所谓外延就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上面本文已经对“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了界定,因此“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应与其内涵相一致包括一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活动。

费老先生用一句话将“文化自觉”的内涵归纳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16字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然后去尊重传统文化,继而自觉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明确其发展方向。

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以上就是“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

2.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

费老先生的16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概念内涵最精准的概括。

文化自觉中“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美感。

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文化,看到自己的优点。

“美人之美”是在欣赏自己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美美与共”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最后相互融合,和平共处,达到“天下大同”的终极目标。

可以看出“文化自觉”是充分认知本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且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国文化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是“文化自觉”的小目标,不管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天下大同”这一伟大理想,这一理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相契合的。

2.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

中国近代较完整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开始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

甲午战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得社会矛盾加深,同时也唤起了民族觉醒。

亲身经历这次事件的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役始也。”

民族觉醒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甲午海战这次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醒,让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国内和世界形势,导致了“公车上书”的出现,这是文化自觉的起点。

“公车上书”是知识分子们对祖国前途理性思考之后采取的重要举措,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之下,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开眼看世界,使得他们成长为文化自觉的主力。

从甲午海战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走在时代前列,主张“变法”,向西方学习。

他们一方面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平等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实际行动自觉承担时代使命。

其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则大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民主自觉。

孙中山则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弊端提出批评。

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思考,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活动阵地,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知识分子结成新文化阵营,主动承担起唤醒国民意识的使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国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国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促进了人的解放。

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国民意识得到极大的解放和觉醒,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1.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想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必须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文化的本质属性必须要先知道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讨论的是文化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

从文化的内涵中就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与人类世界相关联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的产物,具有属人性和社会性,它不属于自然界的范畴,所以文化具有超自然性。

同时文化是人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成果,文化是相当于人这个类来说的,不是相对于其中的单个人而言。

文化以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品质附加在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中,一代代被继承和发展。

每一个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习得这种习惯,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所以文化具有超个体的特征。

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不同文化,因此很显然文化具有民族性。

同时,在存在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里,文化不可避免的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僵化、静止的存在状态,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必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契合,不同时代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则意味着文化依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可促使民族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2.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是由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从宏观上来说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主要有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和凝聚的功能。

第一,满足需要的作用。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将文化创造出来,文化的作用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正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文化的创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

第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本质能力的固化,展示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人类文化知识宝库越来越丰富,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

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借助文化,人们日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人们采取正确的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三,规范的功用。

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系统化。

它提供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社会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因此文化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凝聚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域中的人们,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种民族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激励着民族内部成员奋勇前进,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25。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25。

2.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联系....................27。

3.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源泉和中介........28。

(二)从文化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文化现象....29。

2.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29。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31。

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文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词,涉及的领域和层次十分丰富复杂,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文化”最早来源于《周易》中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通过礼乐文明教育和感化民众,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与“武功”相对的概念,据汉代刘向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可见,“文化”又是与“武功”相辅相成的统治方法和手段。

西方的“文化”一词则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是指对农作物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居住、联系,后来引申扩大为所有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发展及其产物。

文化自19世纪以来就受到许多哲学家的关注,西方出现了许多文化哲学的学说,如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文化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和韦伯的价值的文化哲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文化哲学,胡塞尔的本质的文化哲学,舍勒的情感的文化哲学,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文化哲学等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哲学流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产生、实质、结构和功能等等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深化了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的认识,但是这些文化哲学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夸大人的主观精神、夸大历史偶然性、夸大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低估或者否认人类实践活动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实践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人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不仅没有文化,连人的生存都不可能。

结语。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决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做出的,为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创造了有力的政策条件,它势必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必须发扬传统文化,深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外必须处理好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无论是发展本国传统文化,还是借鉴、吸收外来文化,都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只有在对文化充分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这一概念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法和路径。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流派迭出,理论丰富,要做好历史性的研究就必须根据其演变历程,追根溯源,梳理出脉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教条主义哲学史观的影响,我国的西方哲学史研究一直遵循着这一基本模式,即哲学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的发展。实际上,西方哲学的演变进程包括许多哲学要素的发展,常常显现出一定的脉络。这些思想的脉络在历史上相互交织,成为了西方哲学史特定的研究对象。把握西方哲学史的脉络可以有许多维度,只有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去透视历史才能从各个侧面去把握西方哲学史的整个图景。这也是追寻西方哲学史线索的意义之所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这个维度强调的是“哲学”,而不是“历史学”或其他。例如从哲学家的师承、学派、哲学的概念、问题、体系、方法等视角来把握的脉络就是突出了“哲学”的维度。

首先是以哲学概念、范畴和哲学问题的变化发展为线索。西方哲学史家们在这一方面早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就是以哲学家们的种种“问题”为基点来展开对各个哲学体系的阐述的。作者叙述哲学家的哲学体系时,大都先讲其“问题”,“探讨的问题”、“注意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思考的问题”等等。但是梯利只是以问题作为体系的开始,不是始终以它为线。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则算是一部经典的问题和概念的历史。虽然伽达默尔曾以文德尔班没有针对问题提出新问题为由,判定其哲学史为假问题史,但是从对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性研究上看,我们不能否认《哲学史教程》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概念、范畴是哲学的基本元素,研究哲学离不开对概念、范畴的哲学史梳理,而每一个哲学概念、范畴又都与某些哲学问题相关。至于为什么要强调寻找哲学问题的历史脉络,笔者认为有必要说明。的确,哲学史常常令人觉得哲学似乎总是在重复着那些永远也找不到答案的问题,那种无休止的批判和探索在一些人看来根本毫无意义,与其在这里兜圈子,还不如去找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做。但是,哲学本身就源于惊奇,没有对世界、对人生的追问,就不会有哲学。为什么从泰勒斯至今这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中,总有一些问题是哲学家们无法回避的,这就说明哲学问题看起来虽然玄妙,实际上却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只要有人类,这些问题就会相伴而生,成为永恒的问题。这些根本的问题在思维的历史运动中不断重复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谋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的理论不断更新,这也就使得寻找问题的主要路线成为哲学史研究的必然。

其次是要理出哲学学派、体系及其相互关联和发展的脉络。这不是水獭祭鱼式地按照编年体的模式罗列哲学派别,而是重在西方哲学史理论、体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性。黑格尔第一次揭示全部哲学史是必然性的有次序的历史,提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但是他夸大了“历史中的理性”因素,为了解决个人思维的偶然性混乱,以自己哲学上先验预设的内在逻辑次序为标准,忽略了历史应该遵循一个基本的时间次序,对历史进行主观剪裁和拼凑。历史本身是经验的事实,历史研究虽然加入了主体的因素,但在某种意义上这毕竟是一个融入“创作”与“写生”的作品,它最终不能脱离经验历史,历史图景的描绘更不能忽视对“生”的还原的努力。黑格尔把对哲学史发展的内在理路的寻求当做一种哲学创造。所以,要批判地吸取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首先就要跳出其唯心主义的桎梏。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逻辑的、内在联系的因素在哲学史脉络梳理中的重要性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否则,我们就会像黑格尔所批判的“某些动物”那样,只听见音乐中的音调,但这些音调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却没有透进头脑。

有了对理论的内在逻辑必然性的梳理,才能理解一种理论是如何发展的,是什么矛盾使这一理论最终走向困境,同时另一种理论又是如何诞生的。哲学家之间常常产生跨世代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如果缺乏对思想内在必然性的认识,缺乏对事物逻辑的自觉,就无法理解西方哲学史上的几次转向,也就不能更深入的了解西方哲学史。从哲学维度来追寻西方哲学史脉络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在这里得以凸现。所以,大多数西方哲学史的编写都以哲学学派、体系及其相互关联和发展为脉络。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就是极具代表性的著作。

“做哲学史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历史科学地’做,一种是‘哲学地’做。”〔3〕哲学史虽然定义了其“哲学”的领域,但它终究还是“史”,所以哲学史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历史学的方法。把哲学史还原为历史而加以考究是必要的。笔者从葛兆光教授的《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方法》一书中获得了许多启发。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在书中曾以哲学史研究的困境来反思思想史研究的出路,得出了不少新方法。本文又以此为出发点,回到哲学史研究的层面上去重塑哲学史脉络。

比如葛教授在书中提到思想史要眼光向“下”,要与社会史、文化史、生活史、宗教史等方面携手。这颇类似于他介绍的日本历史学家丸三真男的史学方法。这一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丸三真男分别借用了地质学和音乐学的两个概念“古层”和“执拗低音”来说明其历史研究方法。他强调,在古层的上面是儒、佛、自由民主主义等外来思想,但底层也就是日本本身的文化却一直延续着。在近代日本,虽然欧美近代思想居于主旋律的位置,但也常常被低音部也就是日本自身的文化思想所修饰。这种低音有时成为背景存在,有时甚至压倒主旋律,有时又被主旋律掩盖,但它始终存在。所以在历史研究中他强调重视“古层”和“低音”。这一方法如果借用在西方哲学史脉络的重塑上就是要重视每一种哲学思想形成之前的文化积淀。任何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决不仅仅属于哲学家本人,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虽然处于古层之上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主旋律,但那古层之下和低音部分的东西应该值得哲学史家去探究。比如不研究古希腊的神话、诗歌就不可能更好的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不研究古希腊晚期的民间犹太教等各种宗教的流传、融合以及教义的变迁,也就不能把握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文德尔班也认为,内在联系的线在哲学史上经常被打断,所以,还有一条线是值得探索的,那就是“来自文明史的因素”。“因此在哲学史中,除开对于对象的基本特性有经常性的依赖性(内在联系因素)以外,起作用的还有从文化史中或从当代的文化现状中产生的一种必然性,此必然性说明了:为什么思维结构本身的历史存在权利不是持久不变的。”〔4〕这就说明了时代文明背景也限制和影响着哲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些观点与哲学观念史派的观点如出一辙。哲学观念史派主张哲学史是文化史、观念史,而不仅仅是哲学范畴、哲学流派的历史。

从这一维度来重塑哲学史脉络,在以往的哲学史研究中曾有过一个范例。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就尝试过“文化史”的写作模式,在时代社会政治的广泛联系中去分析、把握哲学论辩的生成条件。“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5〕可以说,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来自他的时代,来自当时社会的需求,任何一个时期的哲学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如科学发展的程度、社会文化习俗等。哲学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甚至是自然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造就富有个性的思想。这些改变不但给哲学发展以动力,同时也在引导哲学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常常可以从某一哲学体系中看到它身后的时代烙印,甚至还能从哲学思想的斗争中看到其他社会矛盾的影子。

又如,葛教授还认为思想史“推陈出新”的模式值得怀疑,它和“道统”的意义一样了,这不能反映历史的全貌。因此他首倡思想史研究不应该只做加法,还要注意那些被历史和历史学家减去的东西。一些东西是历史中渐渐减少的,还有一些则是史家们有意识地渐渐少记了的。而后人只能通过史书来了解历史,这样的历史我们的确不能说真正接近了历史原貌。

从史学的“减法”维度出发去重塑哲学史的脉络有特殊的意义。虽然至今还没有哲学史家从这一维度去开展研究,但是问题却是明摆着的。西方哲学历史之丰富毋庸置疑,所以每一个史家都必须用一个筛子去筛选他需要的东西,如果筛子的漏洞越大,那么历史所剩下的东西就越少。一旦史家们所用的筛子具有了普遍性――就如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为筛子一样,那么哲学史上的一些思想也许就会人为的消失在后世的史书当中,结果是一些历史被永远的漏掉了,余下的渐渐变得单调。如果史家们选择了形式各异的筛子,别人筛过的我们用不同的筛子重新筛一遍,那么,我们收获的就是另一种思想。一种思想较之另一种思想与米和米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别人筛下的米糠也许我们不屑于理会,而如果这些米糠换作一些思想,那么,这些思想对于恢复历史全貌而言,它们的价值就不是米糠所能比拟的了。且把这些形式各异的筛子当作不同维度的西哲史脉络去重塑它们,那么历史原貌保留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对于那些已经被筛选掉的或者即将被筛选掉的思想,那些在今天看来是过时的、没落的、甚至反动的哲学观念,也许应该引起哲学史研究的注意。

西哲史的脉络除了从以上两个维度去追寻和重塑之外,还可以从更广泛的维度来探索。各种脉络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可以并行不悖,甚至互相支持,只有这样,研究西方哲学史的意义才不会落空。从不同的维度去寻找脉络使哲学史具有无限的重塑性,哲学史研究的创意空间和意义深度才得以大大开拓。我们研究哲学史,除了原著也就只能从史书到史书,有时候,越是通行越是普及的脉络就越有可能成为我们思想的障碍物。而对西方哲学史脉络进行开放性重塑就要走出传统模式的限制,多视角的诠释西方哲学史,拓宽它的研究视野。历史不能做成万花筒,它再好看也是事先设定好了的,就在一个筒子里,这不是历史。

笔者认为人的维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这一点在文德尔班看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哲学历史进程之所以形形色色,是由于“观念的发展以及一般信仰成为抽象的概念,都只有通过个别人物的思维才能完成;而这些个别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深深地扎在该历史时期的逻辑联系和流行观念之中,然而他们总用他们自己的个性和生活行为添上某种特殊因素。”〔6〕因而在哲学概念的发展中会打上个体因素的烙印。他还特别强调在哲学史发展中占主导作用的人物的独立特性对他们思想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个人因素值得重视的原因。尽管哲学家们的思想受到其所处时代的限制,但他们总有自己的个性,有各自不同的成长历程,这使得他们的哲学思想又独树一帜。哲学史的世界也就是哲学家自己的王国,他们通过思考一些人类无法回避的共同问题来展现自身。没有一种哲学体系能够脱离其哲学家来考察,所有的哲学体系都是个性的创造物。大哲学家们毕竟不等于哲学概念、问题或者哲学体系,他们是思想者,不是思想本身。每一位哲学家都是唯一的,在某一无法定义的点上是不可能被超越的。他们通过自身的展现而与时代紧密相连,形成了永恒的客观形象,他们超越了由他们所塑造的时代精神,他们可以在以后对所有时代都产生影响。

从人的维度来讲其实还不够具体,因为从人的维度还可以有许多取向。不同的取向得出的内容相差很远。在这一问题的探索上,笔者认为有几本书颇值一提。一是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以哲学家为线索,并不突出其概念、体系,而是像讲故事一样去阐释他们的思想,描绘他们鲜活的形象,赋予知识以人情味。二是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这虽然算不上是一部严谨的西方哲学史,但它却做到了将读者置身于哲学史之中去直接面对哲学家。他像是在讲一个侦探故事,实际上他已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他的脉络去穿越西方哲学史,与众多的哲学家们对话。这是许多哲学史家所没有做到的。三是雅斯贝尔斯的《大哲学家》。在导论里,他很明确地说了,这只是三卷书的第一卷,遗憾的是雅斯贝尔斯生前只完成了他哲学史计划的第一卷。他把历史上众多的哲学家分成许多大组、小组,如思想范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等等。雅斯贝尔斯从人的维度出发,借用了心理学的方法,承认并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无限性,并设法把人的这种无限性从各种理论的践踏中解放出来。另外,雅斯贝尔斯还研究过从其他角度去把握哲学史脉络,比如实用的角度、动力学的角度等。

史无定法,但有成例。真正富有启发性的哲学史并不在于其没有缺点,而是以其独特的视野去理出哲学史的脉络,去诠释和描绘历史。因为任何一部哲学史都有史家的取向,史家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他们只能在众多的线索中进行选择。就如文德尔班的“忍痛割爱”――确定了对哲学的历史发展作纯粹主题的处理,就不能够对哲学家的品格做同他们的真实价值相称的深刻描述,就不得不牺牲赋予哲学史更广泛阐述特殊技巧的艺术魅力;也如罗素的“大刀阔斧的选择原则”――在他所讨论的人物中,他只提到与他们的生平以及社会背景有关的东西,对于那些他认为似乎不值得详尽处理的人物他就完全掠过不提。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一部哲学史是绝对完美的,也正因如此,对西方哲学史脉络的多维度研究才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哲学论文

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分析,为了警示高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且说明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性,希望高校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质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校,德育工作。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特殊群体,是在高等学府接受教育还没有进入社会的人,接受社会最新的信息、技术、思想的教育,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年龄集中在20岁左右,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又面临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习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远离亲人,不能及时得到关怀,思想上的波动会比较大。此外,大学是一个微型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聚集在同一所学校,为了能让学生在学校真正学习到今后在社会生存的本领,需要提高对他们的德育水平。

在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之前,需要对大学生整体的德育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在高校这样的大家庭中,学生的德育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大学生在公共场合的所有行为和举动都是透明的、公开的,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速度之快,在网络上也不难看到部分高校的学生在食堂用餐浪费极大却不以为然,并且就餐后的餐盘也不归位;寝室关系不融洽、卫生习惯不好等现象说明大学生对于环保、节约等方面的态度冷漠。不仅在校园里,在社会中一个学生的举动将会代表大学生这个整体,例如,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吸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主动为老弱病残幼让座等不符合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行为出现。

(一)端正教学心态。

(二)看待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

(三)看待问题坚持用联系的相关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的相关原理就是指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性质,目前在人们脑海中大学生的德育水平的看法其实就是对联系的客观性的反映,若是反对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唯心主义。在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借鉴以往的教育经验,但是也要遵循联系的客观性。当然,若没有如今社会对于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有高要求,也不会出现这一类问题,而且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具有时代特色,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总而言之,世上不可能单一地存在一个事物,必定是有联系的,德育工作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能流于形式。

(四)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五)由量变到质变。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完善,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学校与学生双方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协助他们创造更好的未来。

生活的哲学感悟

人类对冒险充满了向往!因为人类每一次进步都是一小部分人冒险的结果。

不要埋怨令你跑得很累的人,恰恰是他,才能使你跑得更快!

信念这玩意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光荣在于平淡,艰苦在于漫长。-。

静静地看着夜晚的天空五彩七星,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c

你是你的敌人,只有你才能打倒你;你是你的上帝,只有你才能拯救你。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

文章来源:

个人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生活与哲学教案

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大家还没有学习,不大了解,那什么是生活同学们清楚吗?(教师提问若干学生随意谈谈“什么是生活”)翻开课本的“致同学们”,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的概念,原来生活就是人类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了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那我们现在坐在课室里学习算什么生活呢?(文化生活)对,我们的学习其实也是属于生活的。远的不说,我们就以学习生活来看看,它和哲学有没有关系。(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两列,一列是“生活”,一列是“哲学”)

我们班是政治班(历史班、地理班……),下面我们请若干同学来谈谈,当时高一为什么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作为自己的专业科呢?(若干学生回答,答案无非就是“兴趣”、“基础较好”、“家里原因”、“其它科目都不好”……)从以上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作出选择的时候,依据是不一样的,但无一例外,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这就恰恰符合哲学里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另外,虽然很多同学都说,是因为兴趣所以才选择这个专业,不过在高一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学问我:老师,报政治(历史、地理……)的人多吗?学政治(历史、地理……)有什么前途呀?找工作好找吗?高考的时候有什么专业的报呢?大家会发现,其实你选择政治(历史、地理……)是综合考虑了各个方面的情况的,大家并不是片面的、孤立地看问题,而是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这恰恰就是我们哲学的观点,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

生活哲学

高二选科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我们已经发现,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哲学,不过在我们解决“选科”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有意无意(无形)中用到了哲学的观点、方法,体现了哲学的智慧。人们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哲学是与智慧息息相关的,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己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在实践中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惊讶和困惑被先哲们看成是哲学的开端。

2、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同学们都十六七岁了,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可能大家都忘却了,不过我们观察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可惜他们还不能说话;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口问一些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

p3探究――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人们在童年时代大多曾痴迷过“是鸡生蛋,还是蛋孵鸡”这种让人永远也不可能找到答案的“无聊”问题,为什么太阳会从山那边落下去呢?为什么会天黑呢?为什么人会死亡啊?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不过这些问题却触及了哲学方面的东西。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进发出哲学的火花。我们的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总之,哲学并不神秘,也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一句话,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p4探究――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一位学生是一种常规、形象思维,另一位学生是一种创新、抽象思维。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哲学对于人们思维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哲学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续交谈时,一阵巨风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

这时,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在水中挣扎地回答道:“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听了上面的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密切相关。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虚荣心,或束之高阁、夸夸其谈,而是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明灯,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而这位哲学家不善于用哲学的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实践,再好的哲学也会失去意义。)

p4探究――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意味着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不正确,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20xx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遇难者超过23万人,还有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近几年来,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砍倒了海边的红树林以换取外汇,并建起大量观景房,发展旅游业。这导致了海啸直接扑向陆地。东南亚和南亚数国发生的地震、海啸只是天灾吗?(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砍伐红树林,建观景房,违背了客观规律,受到了自然规律的惩罚。)

哲学的智慧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正确看待我们的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换言之,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可见,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生存哲学

学会生存是生物在这个地球上生存所必需的。早在十八世纪,达尔文就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观点。从生物学的角度说,这句话向我们提出了进化论,从哲学的角度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要学会拥有生存的智慧。

美国有个棒球手,他的最好成绩纪录并不是很了不得,但他却大大有名,是许多球迷的偶像,因为他特别会接高飞球,总是在最惊险的时候把对方的球接住并把对方杀出球局。后来,他退休了。有人问他接球的秘诀,他笑了笑说:“这简单,你明明可以一下子判断落点,还是要用最危险的姿势接到;表演嘛,就像摔跤大赛,棒球赛也要演出,才能吸引人吗。”

初听这个故事,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一种受欺骗的感觉,但只要转而一想,这正是这位棒球手得以在棒球场生存的方法。这虽有些欺骗的意味,但终归是人之常情。活在这个大于世界上,谁不希望更好地生存下来呢?对于他的“欺骗”,我们就从生物生存的'法则上去理解,这样才能解释清楚“欺骗”的来龙去脉。

在如今的世界里,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隐藏的危险,于是有人就感叹“人心险恶,不得不防”,而谨慎处事,事事提防,甚至说这就是所谓的人性。这些看法从某些角度和某些方面来说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不应该用以上态度去面对这些。刘墉的书中大部分论述了人性的道理,对于他写书的目的,他说是要大家打一场光明正大的圣战,而不是做个阴毒的人只会去放放毒气。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这些应该了解,在某些程度上也应有所防备。我们应该以智者的心去了解“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对于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我们不仅要了解“你不可不知的人性”,还要培养“你不能没有的谅解”,这样,我们才算基本拥有了生存的智慧。

简评:这篇习作能对如何生存这个古老、重大而严肃的论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并阐述了“要培养你不能没有的谅解,才算基本拥有了生存的智慧”的观点。

哲学论文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同时也对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利用哲学思想指导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还能培养文理兼长的后备人才。

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同时也对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利用学生们在政治课上学到的哲学思想指导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还能培养文理兼长的后备人才。

现将如何利用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总结如下:

1.利用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讲到:一般,指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指矛盾的特殊性。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

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处理。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中所讲的规律一般都是一般规律,任何一般规律都是对事物的共性的总结,事物还存在其个性与特殊之处,共性和特性相互依存。

例如高中生物必修1在介绍细胞统一性时讲到:生物一般是由细胞组成的,但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一般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但原核生物蓝藻光合作用是光合片层;一般情况下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应有的细胞器,但植物的根尖细胞、叶表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一般的细胞都含有一个细胞核,但双小核草履虫,胚乳细胞含有两个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一般细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型,但硝化细菌为自养型:一般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的方式为有丝分裂,但蛙的红细胞为无丝分裂;植物体一般组织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与二氧化碳,但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高中生物必修2讲到:生物的遗传物质一般是dna,但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高中生物必修3讲到:一般生产者是绿色植物,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原核生物蓝藻也是生产者;一般消费者是动物,但猪笼草这样的植物也可充当消费者,病毒、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也是消费者。

2.利用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与局部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有部分功能。

在生物学教学中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种学习策略在高三全面复习时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复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要引导学生认识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只有生物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才能使内环境维持稳态,换句话说只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配合使各器官、系统之间协调统一,保证内环境的稳态,生物体才能正常完成生命活动;另外,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教学来说:第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各个章节各本书内容的连贯性、整体性。

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只注重各个部分内容的讲解,而不从整体角度出发就可能使学生的理解过于片面,那么很多理由很多知识就可能让学生无法联系,很难构成知识网络,造成学生理解上的空缺和漏洞。高中生物课本的每一章节主要是对生物局部活动进行研究,如果教师能每节课的导课或小节时都站在整体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也就是简短的几句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完成之后,就可以建立生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活规律等)的知识框架,如果建立的这个框架或网络很致密,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以前的一些不解和疑惑,也会在整体框架构建之后融会贯通,迎刃而解。

3.利用宏观与微观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讲到的宏观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在自然科学中,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而除微观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被称为宏观世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生物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中穿梭自如,“微”则进入细胞中了解原子与分子是如何完成细胞代谢的;“宏”则能跳出来了解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如何维持稳态的其实高中生物就是从微观入手的,从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到组成生物的化合物,再到组成生物的细胞;到了必修3又从个体水平认识生命活动的调节,从生态系统的水平认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对生物微观知识的认识,还必须注重宏观角度的理解。

4.利用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哲学中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它有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例如必修1讲到的细胞代谢的方式涉及到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同化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是生物的分解代谢,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自身的组成物质发生分解,同时放出能量。从细胞到生物体,包含了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生长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在这些生命活动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整个代谢过程始终发生着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一般认为,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有机物才能积累,生物才能表现出生长现象。

5.利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学生利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可以很好的理解酶催化作用一例。酶是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内在因素,但要使酶发挥其催化作用,外界环境条件比如说温度、ph值显得至关重要。生物的细胞发生癌变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因子等外因作用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内因而发生的变化。学生在分析光合作用时得意识到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有叶绿体色素的含量、酶的种类及含量,外因有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样,学生做关于光合作用的题就显得不那么难了。此外,高中生物学中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生物进化的过程、群落的演替、生态平衡。

相关范文推荐
  • 01-22 大学职业规划书(汇总22篇)
    职业规划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盲目跳槽和选择错误的职业道路,从而避免职业危机和困境。下面是一些职业规划的实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 01-22 七年级任课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6篇)
    教学工作总结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整理的教学工作总结参考样稿,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本学期我担任初一
  • 01-22 市场类面试的自我介绍大全(19篇)
    无论是面试还是社交聚会,一个好的自我介绍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自己的形象。随着社交场合的不断增多,我们对自我介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的范文或许能给大家一
  • 01-22 企业军训发言稿(优质20篇)
    通过撰写一份发言稿,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思路、提高演讲水平,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发言稿是在公开场合或活动中,以口头形式陈述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的一
  • 01-22 最新八年级历史复习教案(精选19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常用来参考和借鉴的一类文章样本。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独特的观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启示。
  • 01-22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模板22篇)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优势、兴趣、价值观等因素,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目标和行动计划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职业发展方向,提高职业竞争力,实现个
  • 01-22 2024年副经理述职述廉报告案例分析(汇总16篇)
    对于一些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来说,撰写述廉报告也是一项法定的职责和要求。探索描述廉洁事迹的多样性与魅力,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案例。我作为副经理,主要分管
  • 01-22 最新大学职业规划书(专业16篇)
    进行职业规划可以提前设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这样在职业发展中能够更加明确方向和努力目标。职业规划是指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定位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个
  • 01-22 最新述职述廉报告(优秀20篇)
    领导干部经常撰写述廉报告,通过详实的自述向组织和公众交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你对撰写述廉报告有疑问或者需要范文参考,以下是一些相关资源可以提供帮助。
  • 01-22 最新的橡树教案(通用15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范本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范本作为一种学习和参考的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