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北师大数学考试卷分析报告(大全5篇)

最新北师大数学考试卷分析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10-08 13:07:53 作者:雨中梧 最新北师大数学考试卷分析报告(大全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数学考试卷分析报告篇一

淮阳一高:高二数学组

一、总体评价: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基础,考查数学能力,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原则,在训练命题中立意明确,迎合了高考命题的要求,把水平测试和能力测试融为一体,命题科学,区分度强,达到了考查目的,是一份较好的试题。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1)考查全面,重点突出

试题考查了高中数学《必修五》三章全部内容,全面考查了学生“双基”,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对重点内容数列重点考查,符合考纲说明。

(2)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方法决定着数学基批知识教学的水平,培养数学能力,优化思维素养和数学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考纲考查的重点。本试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建模思想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3)注重双基,突出能力考查

(1)基本概念不强,灵活应用能力差

对于试卷中的计算题,有许多考生不能计算出准确答案,有的符号错误,有的计算错误,不该失的分失去,表明平时做题不认真,不严谨。

(4)数学术语不准确,语言表述不规范

试卷中反映出学生对主观题的回答不规范,不能准确运用数学术语,语言欠严谨。

(5)时间划分不合理,选择填空用时太多,导致后面解答题没时间做,即使做了,但是步骤过于简单,导致个人数学总分较低,以及整体分数都偏低,总分也就不高。

三、期望建议:

1、建议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本,把平时练习中的错题收集起来。认真分析错题原因,真正纠正错题原因。建议学生选做题使用排除方法,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以保证大题有时间去做,有时间去认真考虑分析。

2、让学生平时做练习或者平时周考、月考时把握好时间,要求学生选择、填空题做题时间控制在50分钟之内,那么就有时间好好分析大题,认真做大题。

北师大数学考试卷分析报告篇二

本次期中考试共有121人参加,及格率97.52%,其中优生有64人,占52.89%,总分10537分,平均分87.08分。

本次试卷共有六大题:我能填、我来判断、我是计算小能手、操作题、写出钟面上的时间、解决问题。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计算部分、把对应的时间连起来,解决问题,这部分丢分较少。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剖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题情况分析

(1)我能认真填一填:学生对填数和数的组成掌握较好,但在写17的个位是7,表示7个一,十位是1,表示1个十。错的较多。找规律这个题学生丢分较多。

(2)计算:掌握的较好。只有少数学生马虎丢分,还有就是个别学生竟然出现漏题。

(3)看图列式计算,有的学生不会看图,有的把图形个数数错而丢分。也有少数学生是计算出错而丢分。

(4)解决问题的4题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小红前面有5人,后面有3人,她们这队一共有多少人?错的较多。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整体观察题目的意识和习惯不够,对题的特征缺乏敏感性。

2、没有认真看题,漏题写错都有发生。

3、解决问题中知道答案,但漏写算式,还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能力的培养和书写能力的训练。

2、以后多出一些新颖,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练

3、培养他们分析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4、培养他们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5、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6、课后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及时给学生补课,查缺补漏,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尽快赶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北师大数学考试卷分析报告篇三

上个星期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在这我就我们学校八年级数学考试试题和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以后的教学方向分析如下:

平均分为70分,及格率为60%。

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2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章《实数》、第三章《位置的确定》、第四章《函数》。这次数学试卷检测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章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1、选择题:相当不错,看似简单的问题,要做对却需要足够的细心,含盖的知识面广。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但很多学生都掌握不好,在做题时部分同学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以后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如第9题考查了函数图像的性质,学生出错率较高。

2、填空:总共10小题。第16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情况,学生出错率很大。

3、解答题:总共7小题,总分60分。第一题计算,考察了学生对实数,这一章知识的掌握。第2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无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掌握,其余五个题考察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函数图象性质的理解与应用等。

通过这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立足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不能忽视自认为是简单的或是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几何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让他们自己分析题目设计解题过程,强化学生的书写格式。

3、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4、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识、新规律的能力。

北师大数学考试卷分析报告篇四

九年级数学试卷是一份知识覆盖面广、基础性和创造性都强的试卷。它集检测反馈与训练提高于一体,对实践新课标具有必须的指导好处。

(一)考生答卷基本状况

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状况是:人平分79。8分;及格率94%;优秀率38%;多数得分在70分—85分之间,各试题的得分状况如下表:

题号1、2、3、4、5、6、7、8、9、10

得分率98%、98%、98%、86%、70%、41%、88%、98%、60%、76%。

题号11、12、13、14、15、16、17(1)、17(2)、18(1)、18(2)

得分率82%、100%、62%、85%、50%、95%、96%、80%、96%、84%。

题号19(1)、19(2)、20、21、22、23、24、25、26、27

得分率98%、94%、89%、96%、61%、52%、86%、81%、42%、62%。

(二)知识分布

第二章有理数(14分):其中填空题第1、2、3题,共4分;选取题第13、8题,共2分;计算或化简第17(1)、(2)题,共8分。

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19分):其中填空题第4、5、6题,共5分;计算或化简:第17(3)、(4)题,共8分;解答题:第26题,共6分。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9分):选取题第1题,共2分;简答题第19(1)、(2)题,第24题,共17分。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14分):选取题第12题,共2分;简答题第21、25题,共12分。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34分):填空题第7、8、9、10题,共6分;选取题第14、15、16题,共6分;解答题第20、22、23、27题共22分。

1、公正性和导向性并举。

试卷中第17题选自课本71页第8题(1)、(2),试卷中第18题选自课本108页第6题(5),试卷中第20题选自课本199页第3题,试卷中第21题选自课本169页“试一试”第3题改编;试卷中第22题选自课本212第11题改编。以上各题共占37分。这样考查,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导向性。

2、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

前面填空题和选取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难度不大,这体现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解答题第17、18、19小题,是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的掌握,因为准确迅速的计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石。解答题第24、26小题都是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这充分体现了“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数学问题是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填空题第9小题是用地理知识结合数学知识考查学生对数学理解的潜力。这就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全套试卷易中有难,充分到达了通过考试来评价的目的。

1、对基础知识(主要是计算)的运用不够熟练。

2、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3、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

4、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这次考试,重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要发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潜力”,使学生普遍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越是要重视基础,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潜力具有迁移性。人的创新精神、实践潜力离不开过硬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同学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有所收获”。

本次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题是“稳中求活”。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体现,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概念掌握状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潜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确实是一份好试卷。

北师大数学考试卷分析报告篇五

这次期中考试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这次考试主要考察了初一数学1至3.3章的内容。主要内容有,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同类项,科学记数法等。

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的比例设置考题,命题能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整体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应用题的考查力度,适当设置创新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

1、两极分化严重

2、基础知识较差。我们在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之差让人不可思议。

3、概念理解没有到位

4、缺乏应变能力

5、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

1、强化纲本意识,注重“三基”教学

我们提出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依纲据本进行教学,踏踏实实地教好第一遍,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脱离课本,搞难题训练,更不能随意补充纲本外的知识。教学中要立足于把已学的知识弄懂弄通,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打好初中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全面意识,加强补差工

这次考试数学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生还比较多,怎样使这些学生尽快“脱贫”、摆脱中考成绩个位数的困境,以适应在高一级学校的继续学习和当今的信息时代,这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重视培优,更应关注补差。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班的学情,选择好教学内容,合理地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进程。课外要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满腔热情地关心每一位后进生,让他们尽快地跟上其他同学,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强化过程意识,暴露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精选一些典型例题和习题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暴露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过程;要让学生多说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暴露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经常性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暴露学生对复杂的数学语言进行分解与简化的过程;要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训练,暴露学生对数学问题多种解法的比较与反思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5、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6、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相关范文推荐